用科技之笔绘文化发展新篇章-记2023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_第1页
用科技之笔绘文化发展新篇章-记2023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_第2页
用科技之笔绘文化发展新篇章-记2023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科技之笔绘文化发展新篇章——记2023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身着一袭白衣的“李白”正慷慨激昂地吟诗,腰间挂着酒葫芦,两缕胡须也微微颤动。“好诗!太白兄!”在一旁席地而坐的“杜甫”高声喝彩。2023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现场,以仿生人形机器人为载体,千年前两位诗人饮酒作诗的互动画面吸引来不少观众围观。近日,2023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以下简称“融交会”)在江苏南京开幕。作为全国首个深度践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专题展会平台,本届融交会吸引430家企业现场展风采、秀实力,带来数字文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文化科技融合最新成果。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等数字媒介已经成为赋能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的新动能。在2023文化和科技融合热点和趋势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介绍,数字技术让“过去”的文物“涅槃重生”,越来越多的数字化内容生产工具正在成为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关键节点。步入展区,重磅打造的“中华文化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是今年融交会的亮点之一。利用3D光雕、影像互动等数字光影技术,观众能欣赏到三星堆世界的奇幻场景。在南京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AI绘画平台“丹青约”采用完全中文生态多模态模型“玉知”“丹青”,观众借助AI绘画平台“丹青约”就能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水墨画;玄武区的德基美术馆、南京投石科技、南京小鱼共同打造了“苏轼”“李白”跨越时空、在金陵相会的水墨动画;鼓楼区“数字长江”元宇宙博物馆通过全景视频、虚实相结合等动态方式,全面展现长江千年文脉的演变,沿线丰富的文物、文化遗产以及近年来长江大保护的丰硕成果。文化是灵魂,科技是手段。在文化大模型开发应用大会上,国内文化大模型首发仪式举行,工作人员现场展示了如何基于自然语言模型给文本、图片作标注,如何基于视觉大模型对藏书印进行识别比对,以及如何利用模态大模型将文本生成图片,或将图片转化为文本。文化大模型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应用的里程碑,为中华文化数字化发展、创新创造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技术支持。一大批文化科技融合代表性企业在融交会现场展示了科技赋能文化的无限可能。在南京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来自新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的企业带来了自己研发的通用大语言模型“序列猴子”。在这一技术加持下,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复刻属于自己的数字分身,不少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打卡……这些打上南京印记的企业、园区正在不断向外界展示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科技创新特色,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数字南京”建设的新引擎。在2023南京文化产业合作交流大会现场,203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现场招商,49个项目线上线下签约,投资金额近60亿元。继2021年南京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之后,2022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120亿元,占GDP比重达6.62%。2023年上半年,南京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78亿元,同比增长12.2%。如今,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