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观》期末复习指导_第1页
《中国文化概观》期末复习指导_第2页
《中国文化概观》期末复习指导_第3页
《中国文化概观》期末复习指导_第4页
《中国文化概观》期末复习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16春季学期《中国文化概观》期末复习指导实行统一考试。现将有关考试和期末复习的几个问题说明如下:一、课程考核有关说明局部〔一〕考核对象本考核说明适用于山西播送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学生和注册学习本课程的全部学生。〔二〕考核命题依据本考试说明依据《中国文化概观课程教学大纲》拟定,考试命题即以本考试特别说明:假设本次学员手中教材是中心播送电视大学出版,李山编著《中国文化概观》的话,大家期末复习以本次期末辅导文本为主。〔三〕考核方式30%,终结性70%。〔四〕课程综合成绩的计分方法大统一安排,书面四次作业挂在省电大在线教学辅导“寻常作业”栏目中。寻常3070%计入课程总成绩。寻常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加为本课程考核的最终成绩,总分60分以上为及格。〔五〕形考的要求、形式及手段〔12%〕。〔六〕终考的要求及形式1、考试要求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考核的命题力求全面,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表达教学要求的重点、表达该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试题中根本理论和根底学问占50%,联系事例的力量分析占50%。考核要求的层次为:识记力量:记忆作者的姓名及其所处时代,作者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理解力量:总体把握每个单元文选所表达的共同特点;能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解释疑难词语。简洁应用力量:辨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从肯定课文材料中识别出各种修辞方法,并简要说明这些修辞方法的作用。综合力量:运用已学过的学问,结合具体材料,对课文有关思想内容或写作特点方面的问题,进展简明的综合性分析、比较或评价。2、组卷原则[附录]局部和本大纲未选定的作品,一律不属于期末考试范围。②试卷要包含反映认知力量各个层次的题目。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303040%。③试卷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题目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20%,较易占402020%。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在命题时将二者兼顾,统筹安排。3、试题题型及比例题〔20%〕、简答题〔20%〕、论述题〔20%〕。4、考试形式本课程考试形式为:开卷5、答题时限90绪论文化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㈡根本问题:简述文化构造的四个层次。学习中国文化的现实意义学习中国文化需要把握的方法。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㈠根本概念:1.历史地理环境㈡根本问题:中国地形、地貌的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简述中国气候的特点。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联系马克思的“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繁茂的热带,而是温带。”,分析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具体分析中国的地理环境是否有利于开放?分析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其次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根底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㈡根本问题:中国农耕文明的重心为什么南移?联系万里长城的修建历史,说明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联系“胡服骑射”说明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融合。中国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为什么会消灭多元化经济成分?简述中国海洋贸易消灭内敛性的缘由。联系中国农耕经济的特征,说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缘由。中国农耕经济的多元构造造就了中国文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中国农耕经济的早熟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靠的社会政治构造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度㈡根本问题:简述宗法制度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社会构造的特征。分析中国传统政治构造对中国文化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进展历程图腾制礼作乐焚书坑儒今文经古文经唐型文化宋型文化瓦舍勾栏㈡根本问题:为什么说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制造?简述石器时代的根本特征。为什么原始宗教会成为原始文化的主流?简述周人的文化维对中国文化模式转换的意义。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汉代文化思潮的主流是什么?为什么?简述儒、玄、道、佛的关系。简述隋唐文化气象恢弘的历史背景。举例说明唐代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举例说明宋代精巧细腻的文化特征。简述宋代官学的特色。简述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简述元杂剧的历史背景及意义。举例说明宋代中外文化沟通的盛况。简述明清两代中国古典文化概况。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茶马互市㈡根本问题:简述游牧文化的优势及与中原农耕文化的融合。简述山地游耕文化的根本特征。举例说明少数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奉献。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六书㈡根本问题:1.简述汉字形态的演化。2.简述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化。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浑仪二十八宿《本草纲目》四大制造㈡根本问题:举例说明中国古代科学的宏大成就。简述指南针的制造和改进给航海业带来的影响。简述造纸术的制造对人类文化传播的意义。为什么说印刷术的制造开创了书籍历史的纪元?联系实例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缘由。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六艺书院㈡根本问题:简述科举制的考试内容及其优缺点。联系实例分析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联系实例说明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风骚历史散文赋元杂剧㈡根本问题:简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古代文化典籍中的比重。联系实例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根本概念:原始彩陶青铜饰纹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民间音乐㈡根本问题:简述中国古代雕塑在绘画上表现出的特点。简述中国古代书法与中国古代艺术虚无的关系。简述中国古代绘画的共同的美学原则。简述中国古代音乐的特色。简述中国艺术的整体风貌。以故宫为例,分析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表达出的传统文化内涵。举例说明中国园林“虽为人为,宛如天成”的艺术特色。以陵墓雕塑为例,说明其中蕴涵的厚重的文化内容。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甲骨文金文《史记》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春秋笔法春秋三传史评㈡根本问题:简述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简述《史记》的宏大成就。简述“史家之才”。简述《资治通鉴》的巨大成就。试举例分析中国古代史学以古为镜,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郭沫假设先生曾说:“青年人学习中国历史一是可以增长见识,二是可以学习古代那些出色人物的高尚品德”。联系学习,谈谈自己的对这段话的生疏。第十二章 中国古代史学传统美德慎独玄学伦理隋唐佛学儒学三纲五常㈡根本问题:简述传统道德标准的类型。简述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体系的两个根本特点。简述“礼”的四次制造性转化过程。简述“礼”的制造性转化过程中包含的民族性因素。简述中国伦理思想进展的三个局部。试分析宋理明学在伦理道德观上的根本特点。试举例分析在中国伦理进展史上人性善恶学说。试举例说明传统伦理道德对公共道德建设的启迪。试举例说明传统伦理道德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启迪。试举例说明传统伦理道德对家庭道德建设的启迪。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㈠根本概念:自然神崇拜三清尊神四谛道功道术㈡根本问题:简述佛教的特点。简述道教的思想渊源。简述道教的特点。为什么说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试分析宋明理学具有的肯定的宗教功能。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哲学㈠根本概念:五行学说宋明理学境地㈡根本问题:简述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试分析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和一的思想对中国文学与艺术的影响。试分析中国古代哲学知行合一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中抱负人格塑造的影响。第十五章 中国文化的类型与特点㈠根本概念:同化力分散力融合力农业文化经学传统㈡根本问题:简述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的产生条件。简述中国文化的特点。举例说明中国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表现何在?试分析中国文化中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形成的条件。试分析中国文化中的经学传统对中国文化的进展产生了什么影响?第十六章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㈠根本概念:文化的根本精神天人和一以人为本㈡根本问题:简述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思想观念的特点。简述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主体内容。简述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主要功能。第十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㈠根本概念:1.价值观㈡根本问题:简述中国传统文化在天人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了解儒家和道家对群己关系的定位。了解墨家对义利关系的生疏。第十八章 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㈠根本概念:1.经世思想㈡根本问题:为什么说中国近代的民族危机根本上就是一种文化危机?简述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动因。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活力的因素。第十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文化㈠根本概念:文化上的认同与适应综合创论㈡根本问题:8080简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原则。三、试题类型及标准解答举例一、单向选择题1、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前期为主的是(A A、般假设学 B、涅槃学C、禅宗 D、密宗2、“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B )。A、文明时代 C、夏商周三代 3人类文化进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C A、文化产品 B、文化内涵C、文化现象 4、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心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 A )A、《说文解字》C、“文字神赐“B、“书同文“D、“圣人造字“5、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根底是(A、血缘C)B、地缘C、亲亲D、同门6、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有(A )A、24个 C、26个 7、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掌握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A A、什伍里甲制度 B、郡县制度C、户籍制度 D、宗法制8、在1972年《考古学报》第一期上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争论》一文的学者是(A )。A、竺可桢 C、夏鼐 9、中国封建伦理标准的最高法则为(A)A、三纲B、五常C、五伦D、十教1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 B )A、《刑书》B、《法经》C、《秦律》D、《汤刑》11、佛教的创始人是(C)A、张道陵B、葛洪C、释迦牟尼D、孔子12、哲学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等方面属于(D A、物质文化 B、生产生活文化C、制度文化 D、精神文化13、原始巫术、行业禁忌等等,都属于〔C〕A、文化现象 产品C、文化事象 观念14、标志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农耕业的萌芽的文化遗址是( A)。A、仰韶文化遗址 B、龙山文化遗址C、河姆渡文化遗址 家岭文化遗址15、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D〕A、归宿 C、进展 16、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指的是从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中的〔C〕A、文化内涵 外延C、文化经受 结果17、在文化史上,春秋战国时代被称作是( D )。A、中国文化的发生时代 B、中国文化在曲折中的演进时代C、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 、文化观念的原创时代18、《殷墟卜辞综述》的作者是〔C〕A、郭沫假设 B、于省吾C、陈梦家 19、七巧板所流行的民族是〔C〕A、蒙古族 C、汉族 20、在中国传统的工商贸易之中,西式广告消灭于(B A、晚清时期的北京 B、晚清时期的上海C、民国时期的北京 、民国时期的上海21、在以下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A〕A、《孙子》 C、《春秋》 22、在传统伦理道德标准方面,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董仲舒,列为众德之首的是〔B〕A、孝 C、义 23、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有集中反映的典籍是〔C〕A、《论语》 B、《孟子》C、《礼记•大学》 D、《荀子•劝学》24《周礼记载周朝专设司民之职其职掌反映古代很早就有(D A、宗法制度 B、察举制度C、什伍里甲制度 口户籍登录治理制度25、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B〕A、道家思想 C、佛家思想 D、杂家思想26、以下有关制度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C )。A、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B、它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C、它在文化体系中稳定性不强D、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27(C)。A、会亲友 B、家族饮宴C、祭祖扫墓 D、散祭神28、哲学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等方面属于(B)。A、物质文化 B、生产生活文化C、制度文化 D、精神文化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选项,属于区域文化构成因素的有(ABCD )。A、自然环境 C、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D、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2、以下关于“广义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有(ABC )。A、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制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B、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进展的综合概念。C、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制造和精神制造的全部。D、广义文化也专指人类的精神制造,它着重人的心态局部。3、以下有关西周宗法制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D)。A、周王自称“余一人”。 B、与宗法制亲热相关的是分封制。C、政治关系与血缘关系合一。 D、诸侯之长子继承诸侯之位。4、明末清初以“三先生”为代表的思想家,对中国历史文化进展了深刻反思,“三先生”是指〔BCD 〕。A、李贽 C、顾炎武 5、以下选项,属于中国家庭治理文化要素的有(ABCD A、字辈谱 B、家谱C、家风 D、人生仪礼6、以下关于语言文字文化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ABD )。A、语言文字是重要的文化事象。 B、语言文字又是文化的载体。C、语言文字也是文化政策。 D、众多语言文字之间相互吸取。7、以下观点中,反映中国古代审美观念的是(BCD )A.诗言志 C.中和之美 D.尊崇自然8、尊崇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以下文学作品属尊崇自然典范之作的有( ABCD )。A、《归园田居》 B、《岳阳楼记》C、《醉翁亭记》 》9、以下有关西周宗法制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D )。A、周王自称“余一人”。 B、与宗法制亲热相关的是分封制。C、政治关系与血缘关系合一。 D、诸侯之长子继承诸侯之位。10、以下思想家中,论述过“知行观”的有(ABCD A、孔子 B、旬子C、王阳明 D、王夫之11、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BC A、嫡长子继承制 B、宗族祭祀C、军事讨伐 D、宗法体系12、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构成有〔AD〕A、江汉平原 B、成都平原C、华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平原13、察举是一种由下向上选拔官吏人才的制度,其中最著名的三科为( ACD )A、孝廉 B、茂才C、秀才 D、探花14、隋朝大水道西以洛阳为中心,偏向东北一支和偏向东南一支的包括〔AB 〕A、永济渠 济渠C、广济河 民河15、以下选项中,属于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的有〔ABCD 〕A、环境标志 B、性别标志C、年龄标志 D、体型标志16、以下属于庶族平民礼俗的有(ABCD A.三月三 B.七月七C.端午 D.清明17、两汉时期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方法有〔BCD〕A.孝廉 C.考试 18、中国戏曲的角色分为( ABCD A.生 B.旦C.净 19、尊崇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以下文学作品属尊崇自然典范之作的有( ABCD )。A、《归园田居》 B、《岳阳楼记》C、《醉翁亭记》 》20、以下选项中,属精神文化的有〔BCD〕A.艺术 B.政治C.道德 D.风俗习惯21、明末清初以“三先生”为代表的思想家,对中国历史文化进展了深刻反〔BCD〕。A、李贽 C、顾炎武 22、影响20世纪中国文化趋势的最重要的思潮有( BCD A、“中体西用论” B、“儒学复兴论”C、“全盘西化论” 综合创论”三、推断改错题1、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制造的,长期历史进展所积淀的文化。〔 〕2、文化是人的文化,包括个人文化和群体文化两种。〔 〕3、科举以考试为主要标准,策问是考试的主要形式。( )4、中国文化是封闭的文化,西方文化是开放的文化。〔 〕5、古埃及文明发生于尼罗河,巴比伦文明发生于底格里斯和密西西比两河流域。( )6、硬文化对现代社会没有直接的影响。〔 〕7、“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提出来的。( )8、中西文化应当趋同。〔 〕9、据文献记载,商朝的《汤刑》或许是中国最早的国家法律。( )10、汉文化是古老的华夏文化与其他周边文化混血而成。〔 四、简答题1、简述中国古代利用自然的失误、后果及其主要因素。答:中国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森林资源的过量开采;其后果是森林资源的损失和水土流失的加重。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2、我国历史传奇中解释的工匠有哪三个特点?答:①具有手工艺性;②缺乏大机器生产的合作性;③唯一性。3、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进展的大势。答:(1)北方民族大举的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很多的精神因素。4、简述传统儒家伦理学说对法律制度的影响。德刑并用是统治者所提倡的统治方法;三是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5、简述中国日常生活的文化习惯。答:(1)血缘社会的礼俗美德。以血缘家族共同体为根底,结合地缘关系和社缘关系,形成集体观念和行为事象,营造亲睦祥和的气氛。人情社会的公益传统。如富有怜悯心和牺牲精神、乐善好施等。耕读社会的奋斗精神。由于适应中国农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进展水平,在社会各基层中,耕读成了一种社会抱负,也成了一种进己途径。6、简述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答: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约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②汉语是联合国指定的七种工作语言之一。7、简述“家天下”的政权模式。答:所谓“家天下”,是指王朝的更迭往往是旧家族的代兴与衰亡。从秦始皇创立大一统帝国到晚清帝制完毕,一部中国政治变迁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的兴亡史。这种政权模式的特征如下:“家天下”政权模式长期连续;亲亲伦理政治原则的不断扩张;宗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习惯力气。从而鲜亮表现出宗法观念对“家天下“国家政治构造的渗透。8、简述近代中国文化变革的历程。答:从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进入制度层面的文化变革,最终进入文化变革的核心——价值观念层面的变革。9、现代中国境内各民族分别使用的多种语言可归属为哪五大语系?答: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10、明清之际的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上做了哪些主要工作?史地、音乐、美术等。其次,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会士要翻开传教局面,必需了解、适应中国社会,必需首先钻研四书五经等中国经典之后。再向西方介绍。11、简述建设有的文化纲领。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抱负、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进展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的民族的科学的群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五、论述题1、试述中国古代科举制的特点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一般以大业三年(607〔2〕其特点有:一是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应考者不管出身、地位、家业,不必由官员举荐;二是考试定期影响:(1)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动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进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2)科举制也制约和局限了中国文化的进展。科举制消耗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学问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进展;科举制极端维护了专制王权。在专制王权的高压下,科举制蜕变为扼才的工具。2、试述中国古代艺术致用精神的内涵及具体表现。义传统,带有鲜亮的效劳于现实的致用精神。诗歌、文章、音乐等把道德教化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尺度。主要的观念有:“诗言志”,根本含义是说诗歌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抱负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这一命题强调的是诗歌的社会功用,特别在儒家的诗教观念中,诗歌对社会政治的干预更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如《诗经》。“文以载道”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提出来的,认为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教化效劳,强调文章要效劳于社会。乐以教化。中国古代音乐历史悠久,并且很早就与道德教化联系在一起。孔子认为,乐和礼一样,都具有肯定的道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