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赤壁赋》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赤壁赋》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赤壁赋》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赤壁赋》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高中必修上语文16-1赤壁赋同步练习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抱明月而长终 C.而卒莫消长也 D.纵一苇之所如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同“凭”,乘) B.倚歌而和之(循、依)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端正)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宜)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烟涛微茫信难求 B.渺沧海之一粟 C.白露横江 D.凌万顷之茫然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和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而今安在哉? B.何为其然也? C.沛公安在?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下列对有关常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纪年,全部循环一次为60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据月亮的情况来记日,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三十为晦 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与“人生常离别,动如参与商”中的“参”“商”相同,都是星宿的名称,前者是“斗宿”和“牛宿”;后者是“参星”和“商星”,后者因为此出彼没不同时出现,常用来比喻亲友难以相见 D.“苏子”当中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如孔子、孟子等,与“将子无怒”中的“子”同,与《核舟记》中“虞山王毅淑远甫刻”中的“甫”也相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中都有对英雄人物的精彩描绘: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曹操则是“,”。(2)苏轼《赤壁赋》中“,”两句,阐明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事物的认识。(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阅读本文,将每一段能充分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找出来,并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答:这篇赋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表现了苏轼被贬黄州之初自己思想上的激烈斗争,作者是怎样显示自已这两种思想斗争的?请填写下表简要说明斗争的过程。客(悲观沮丧)问题苏子(乐观豁达)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①②功业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欢乐③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源自古人的诗词之趣,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行飞花令时可选用诗词曲中的句子,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七个字,“花”字出现的位置是有规定的。比如说,酒宴上甲说一句第一字带有“花”的诗词,如“花近高楼伤客心”;乙要接续第二字带“花”的诗句,如“落花时节又逢君”;丙可接“柳暗花明又一村”“花”在第三字位置上;丁接“人面桃花相映红”,“花”在第四字位置上;接着可以是“不知近水花先发”“出门俱是看花人”“化作春泥更护花”等,到花在第七个字位置上则一轮完成,可继续循环下去。请以“酒”为令,填写下面的诗句,必须是有据可考的诗词。①酒酣胸胆尚开张②酒③酒④酒⑤酒⑥酒⑦酒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但爱好做饭的文人却并不常见。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苏轼偏不在乎,他不仅爱好美食,还极爱下厨房,,做出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菜。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潘多拉效应”。(不超过30字)苏轼和苏辙小时候非常顽皮,不肯读书。为了让他们喜欢上读书,他们的父亲苏洵想到了一个“怪招”。每当孩子们玩耍嬉戏的时候,他就躲在旮旯里读书,孩子们一来,他就故意把书藏起来。父亲“偷偷摸摸”“神秘兮兮”的举动让孩子们好奇不已。他们猜想父亲一定是在读什么好书。他们满怀追根究底的欲念,趁父母不在家时,把父亲藏起来的书“偷”出来读。日复一日,读书竟成了苏轼和苏辙的乐趣。苏轼、苏辙热爱读书,发奋学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文学家。这个典故与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不顾宙斯禁止偏偏打开装满罪恶的盒子如出一辙。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命名为“潘多拉效应”。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四小题。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B.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C.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D.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赤壁赋: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两篇赋。本文是其中之一。 B.望:农历每月十五。苏轼两次游览赤壁都是选择了“望”这一天。 C.冯夷: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 D.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仙鹤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苏轼是一个旷达乐观的人,但他还是在此赋中流露出了悲伤的心情。 B.这篇赋以记游为主,描绘了冬夜赤壁凄凉可怕的景象,从而衬托出了作者无限伤感的心绪。 C.将苏轼的前赋和后赋一比较,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后赋具有更浓厚的虚无色彩。 D.此赋末尾写了一个梦境,流露出了作者暂且忘记现实,得到心灵愉悦的心情。(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i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译文:ii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译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两小题。方山子传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①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黃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②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注]①朱家、郭解?西汉著名游侠,《史记·游侠列传》详载二人事迹。②方山冠:古代的一种帽子。汉时为祭祀宗庙时乐工舞女所戴。唐宋时隐士多戴这种形状的帽子。(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A.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B.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C.前十有九年余/在歧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D.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折节:意为降低自己身份或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2016年台湾地区参选人洪秀柱在临全会演讲曾说“孤臣可弃,但绝不折节”。 B.谪:古代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的词语有拜、除、迁、擢、黜、谪等,谪就是贬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C.妻:《礼记·曲礼下》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庶人曰妻。”看来那时的“妻”只是平民百姓的配偶,是没有身份的。后来“妻”才渐渐成为所有男人配偶的通称。 D.公侯:《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如此看来,公侯是泛指有爵位的贵族和官高位显的人,与诸侯是一回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出身微贱,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终不得意;晚年放弃了富贵生活,隐逸在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传记主人公少年时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说方山子可能会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可见作者对“异人”的仰慕,也隐含有对方山子超脱世俗、淡泊自守的赞扬之意。 D.结合苏轼被贬黄州的处境可知,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己之“不遇”,本文可以视为作者当时的一种形象的折射。(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i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译文:ii​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译文:

答案1.【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识别古籍中的通假字,是提高古书阅读能力必须逾越的一关.因此,各类古代汉语教材都列有古音通假一项,并列有一定数量的通假字以帮助读者掌握.而同学们在现阶段要做的,就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归纳,多识记.【解析】A.“冯”通“凭”,凭借;B.没有通假字;C.没有通假字;D.没有通假字;故选:A。【点评】常见通假字举例:1、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困顿,失败.3、始皇既没没,通“殁”,死.4、而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兴起2.【答案】D【解析】适:享有。3.【答案】B【解析】A.古义:的确,实在。今义:书信。B.古今义相同,皆为“大海”。C.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D.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故选B。4.【答案】D【解析】D项属于被动句,其他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5.【答案】D【解析】【分析】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极其广泛,大致说来它包括“天文地理、目录辞书、科举职官、礼仪习俗、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器物用具、史传典籍、古代纪时、音乐娱乐、学校设置”等等,需要平时加强积累和识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解析】A项,正确;B项,正确;C项,正确;D项,“将子无怒”中的“子”是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故选:D。【点评】文学常识需要积累内容: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6.【答案】(1)酾酒临江;横槊赋诗(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7.【答案】第一段:“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第二段:“饮酒乐甚”“泣孤舟之嫠妇。”第三段:“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第四段:“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第五段:“喜而笑。”感情变化过程:乐一悲一乐。先写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由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8.【答案】①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②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③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9.【答案】②斗酒十千恣欢谑;举酒欲饮无管弦;添酒回灯重开宴;浊酒一杯家万里;③借问酒家何处有;④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斗酒诗百篇;葡萄美酒夜光杯;⑤水村山郭酒旗风;长安市上酒家眠;自称臣是酒中仙;⑥夜泊秦淮近酒家;莫笑农家腊酒浑;⑦白日放歌须纵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解析】这是一道考查诗词积累的题目,要求按照诗词飞花令的要求填写下列的空格,给出的字是“酒”,注意是含有“酒”的古诗句,同时“酒”要出现在规定的位置。书写时不要出现错别字。10.【答案】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有失身份;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11.【答案】(“潘多拉效应”是)基于好奇和逆反心理、结果与预期恰好相反的心理效应。12.【答案】(1)A(2)B(3)D(4)i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ii于是我回到船上,任凭船在江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解析】(1)“今者薄暮”表时间,故选A或C。“状如”不能断开,排除C项。(2)《前赤壁赋》是“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游览赤壁的。(3)“流露出了作者暂且忘记现实,得到心灵愉悦的心情”错误。(4)ii[参考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晩,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松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登上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不觉忧伤悲哀,感到恐惧,觉得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于是我回到船上,任凭船在江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凊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拉长声音嘹亮地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是谁了。昨天夜晩,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13.【答案】(1)B(2)D(3)A(4)i(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ii(他)都放弃不要了,偏要来到荒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参考译文]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