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地理2024年第一轮复习阶段检测2(第二章)_第1页
新高考地理2024年第一轮复习阶段检测2(第二章)_第2页
新高考地理2024年第一轮复习阶段检测2(第二章)_第3页
新高考地理2024年第一轮复习阶段检测2(第二章)_第4页
新高考地理2024年第一轮复习阶段检测2(第二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检测2(第二章)[学生用书P427(单独成册)]一、选择题(2023·湖北十堰高三开学考试)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中国空间站,开启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据此完成1~3题。1.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选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原因不包括()A.地形平坦开阔B.降低发射成本C.发射经验丰富D.多晴天,能见度高2.中国空间站距离地表约400km,每1.5小时可绕地球转一圈。由此可推测中国空间站的线速度约为()A.1.8×104km/h B.2.8×104km/hC.3.8×104km/h D.4.8×104km/h3.航天员在太空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0°58′N,100°17′E)与文昌卫星发射中心(19°19′N,109°48′E)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小差值为()A.23°26′ B.21°39′C.17°32′ D.13°25′解析:第1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多晴天,能见度高;中国载人飞船发射任务一直放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发射经验和配套措施;载人飞船发射成本非主导因素。故选B。第2题,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绕地球一圈的周长为2×3.14×(6371km+400km),所用时间为1.5小时,可以计算出中国空间站的线速度大约为2.8×104km/h。故选B。第3题,航天员在太空驻留时间段大致为6月5日—12月5日,根据酒泉、文昌的纬度关系,文昌正午太阳高度大于酒泉,文昌在太阳直射后,随太阳直射点北移,正午太阳高度变小,而酒泉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故夏至日为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值最小的一天。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该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2°28′,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正午太阳高度为85°53′,两地最小差值为13°25′。故选D。答案:1.B2.B3.D(2023·浙江绍兴检测)下图为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值△H(△H=H甲-H乙)的年变化规律图。读图完成4~5题。4.关于图中①~④线段所示4个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时段内甲地昼变短夜变长B.②时段内甲、乙分处直射点的两侧C.③时段内甲地东南方向日出D.④时段内乙地的日落时间越来越晚5.若乙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4时,则乙地对称于球心的地球另一端坐标是()A.(90°E,5°S) B.(90°E,5°N)C.(30°W,20°N) D.(90°W,20°S)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②时段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不变,说明②时段内当太阳直射点移动时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同时变大或同时变小,说明两地应在②时段太阳直射纬线的同一侧,B错误;①时段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根据数值可推测此时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在变小,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在变大,说明甲在南半球,乙在北半球,①时段内南半球甲地昼变短,夜变长,A正确;④时段内北半球乙地昼先变短,再变长,故日落时间是先变早再变晚,D错误;③时段太阳直射点由北半球到了南半球,全球各地除极昼区外,日出方位先是东北,后是东南,C错误。故选A。第5题,乙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4时,则乙地经度应为90°E,关于地心对称的地球另一端的经度应为90°W。故选D。答案:4.A5.D(2023·湖北武汉高三阶段练习)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44,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22年6月5日20:50,我国三名航天员进入天宫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并将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据此完成6~8题。6.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时,位于某海域(120°W,30°S)的航天远洋测量船正在执行观测任务,此时该地的地方时是()A.2:44 B.4:50C.12:50 D.18:447.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武汉市龟山电视塔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A.始终保持不变 B.先变小后变大C.持续不断变小 D.先变大后变小8.航天员返回地球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江淮地区伏旱严重B.华北平原小麦返青C.洛杉矶山火频发D.南非草原草木繁茂解析:第6题,北京时间是东八区区时,某海域(120°W,30°S)位于西八区,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6小时,当北京时间为2022年6月5日20:50时,该地地方时为20:50-16=4:50。故选B。第7题,酒泉与武汉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同步增减,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a=90°-|φ±δ|计算可知,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实际是两地纬度差值。故选A。第8题,材料显示在轨驻留时间为6个月,当航天员返回地球时,为2022年12月5日,为北半球冬季。江淮地区伏旱发生在7-8月,A错误;华北平原小麦返青发生在春季,B错误;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山火可能性小,C错误;南非大部分为热带草原气候,12月为其湿季,降水多,草木繁茂,D正确。答案:6.B7.A8.D(2023·河南濮阳检测)2022年1月14、15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连续两天剧烈喷发,首都努库阿洛法出现1.2米高的海啸。卫星图像显示,喷发的大片火山灰以及气体像蘑菇云一样,从蓝色的太平洋海域升起。据此完成9~10题。9.此次火山口喷出的岩浆可能来源于()A.岩石圈 B.地壳C.软流层 D.地核10.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巨大烟雾柱)喷出地表后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岩石圈B.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C.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D.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解析:第9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岩浆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岩石圈下面,属于上地幔,所以C正确。第10题,火山灰物质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喷出地表之后进入大气圈,经过沉降过程落在地表,然后进入水圈、生物圈,最后在地表沉积,进入岩石圈,D正确。答案:9.C10.D(2023·辽宁阜新模拟)太阳能生态路灯在我国乡村得到广泛应用,新疆等西部地区生态路灯更是采用太阳能与风能双重供电,以实现光风互补。下图示意某日江西一处太阳能路灯蓄电池充电和供电过程。据此完成11~13题。11.图示日期可能是()A.3月1日 B.5月1日C.10月1日 D.12月1日12.城市中心区路灯较少采用太阳能供电的主要原因是()A.电力供应充足 B.照明需求不大C.休憩用地偏多 D.建筑高大密集13.新疆生态路灯对风电依赖较大的时间是()A.夏季,阴天 B.夏季,晴天C.冬季,阴天 D.冬季,晴天解析:第1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此日太阳能路灯6时之前开始充电,18时之后结束充电。太阳能生态路灯,有太阳辐射才能进行充电,因此此日江西6时之前日出,18时之后日落,白昼时间超过12个小时,应该在3月21日-9月23日之间,5月1日符合,B正确。第12题,城市中心建筑高大密集,需要照明的范围广,且对照明灯的亮度要求高,需要照明灯的电力供应稳定,而太阳能供电并不稳定,因此城市中心较少采用,D正确。第13题,新疆纬度较高,冬季日照时间更短,太阳辐射较少,因此对风电依赖较大。相较于晴天来说,阴天的太阳辐射更少,因此冬季的阴天对风电依赖最大,C正确。答案:11.B12.D13.C(2023·福建龙岩高三检测)不同地质年代的沉积岩含有不同生命现象的信息。下图示意厦门中学生助手地理兴趣小组搜集的不同地质年代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据此完成14~15题。14.根据地层及其化石的有关知识,可知()①任何地层都含有生物化石②化石的特点与环境关系密切③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④生物总是从复杂向简单演化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15.人类出现在()A.前寒武纪 B.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解析:第14题,生物化石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形成条件,并非任何地层都会含有生物化石,①错。化石的特点反映了当时的自然地理环境,化石的特点与环境关系密切,②对。生物总是由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③对,④错。第15题,人类出现在新生代的第四纪。故选D。答案:14.B15.D二、非选择题16.(2023·广西南宁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1为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轨迹图,图2为某日全球光照示意图,图中弧线BAC表示晨昏线,①②③④⑤为世界著名卫星发射基地。(1)图1中太阳直射a位置时,北半球节气为______,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2)当太阳直射点从a移动到c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为________。当太阳直射点从d移动到e期间,图2中各卫星发射基地中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增大的是________地(填序号)。(3)图2中若AB为晨线,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图1中________(b或d)位置,M地日落时间为________。(4)图2中若AC为晨线,M地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M地日出地方时是________时,则旧一天占全球之比为________。(5)与③④⑤三地相比,①②两地作为卫星发射基地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答案:(1)秋分由赤道向两极递减(2)先变快后变慢①(3)b16:00(4)0°4:001/4(5)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地转偏向力小,节省燃料17.(2023·湖北武汉高三专练)下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eq\o(ABC,\s\up10(︵))上的太阳高度为0°,B点为eq\o(ABC,\s\up10(︵))与纬线的切点。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