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劝学(节选)诗海拾贝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赏析】《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的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黑发”时的厌学和“白首”时的悔恨形成鲜明的对比,发人深省。这首诗告诉年轻人:要珍惜时光,勤奋读书,增加学识,树立大志;不要等到自己老了才后悔。语林撷英“学习”名言集锦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3.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王充4.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5.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8.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作者卡片姓名荀子生卒年约前313—前238朝代战国末期字号称谓名况,字卿,汉后又称“孙卿”籍贯赵国相关资料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背景呈现战国时期,各家学派林立,相互进行辩论说理。荀子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从唯物主义的角度,阐释自己对社会的认识。他反对天命论,主张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这篇文章就是阐述后天的学习能弥补认识的不足,从而鼓励人们努力学习。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后天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文章,是荀子认识论思想的集中体现。知识链接《荀子》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荀子》的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一是人性论,二是他关于政治思想的“礼”论。《荀子》中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用比喻、排比、对偶句等,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1.字音靛青(diàn) 参省(xǐnɡ) 槁暴(ɡǎo)(pù)跂而望(qì) 生非异(xìnɡ) 骐骥(qí)(jì)驽马(nú) 锲而舍之(qiè) 金石可镂(lòu)螯(áo)2.通假字(1)木直中绳,以为轮“”通“煣”,用火烤来使木材弯曲(2)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本性3.一词多义(1)备eq\b\lc\{(\a\vs4\al\co1(①圣心备焉动词,具备,②有备无患动词,准备,③关怀备至形容词,详尽))(2)望eq\b\lc\{(\a\vs4\al\co1(①吾尝跂而望矣动词,向远处观望,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动词,希望,③都督阎公之雅望名词,名声,声望))(3)疾eq\b\lc\{(\a\vs4\al\co1(①声非加疾也形容词,疾劲,强,大,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动词,憎恨,③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形容词,快速,迅速))(4)于eq\b\lc\{(\a\vs4\al\co1(①青,取之于蓝介词,从,②而寒于水介词,比,③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介词,引出对象,可不译))(5)而eq\b\lc\{(\a\vs4\al\co1(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并且,②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可不译,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连词,表因果,因而,④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可不译))(6)绝eq\b\lc\{(\a\vs4\al\co1(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动词,横渡,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动词,终止,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形容词,与世隔绝的,④以为妙绝形容词,独一无二,⑤佛印绝类弥勒副词,很,非常))4.词类活用(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名词作状语,每天(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用作动词,游水(4)登高而招形容词用作名词,高处(5)积善成德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行(6)用心一也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5.古今异义(1)声非加疾也古义:疾劲,强,大。今义:疾病。(2)假舆马者古义:借助。今义:不真实。(3)蟹六跪而二螯古义:蟹脚。今义:两个膝盖着地的一种姿势。(4)金就砺则利古义:指刀斧之类的金属砍削器。今义:专指“黄金”。(5)蚓无爪牙之利古义:鸟兽的爪和牙。今义:多比喻坏人的党羽,含贬义。(6)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安身,托身。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种事物上或某人身上。6.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②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倒装句①状语后置句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②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省略句木直中绳,(之)以(之)为轮,其曲中规。7.名句名篇(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我的理解]学不可以已2.文章提出中心论点以后,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展开论述的?[我的理解]①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②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③学习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3.文脉图示eq\a\vs4\al(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eq\b\lc\{\rc\}(\a\vs4\al\co1(学习的意义\b\lc\{(\a\vs4\al\co1(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弥补不足)),学习的方法、态度\b\lc\{(\a\vs4\al\co1(积累,坚持,专一))))eq\a\vs4\al(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1.“学不可以已”的含意是什么?[名师指津]从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来理解其含意即可。[我的理解]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包括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学习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是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2.木材从非常直的状态经过火烤变成了弯曲的车轮,说明了什么道理?[名师指津]这是比喻论证,说出论证的事理即可。[我的理解]说明了事物后天可以改造。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而且一旦提高和发展了,就不会回到原来的状态,即人不断学习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3.在第三段中,荀子论述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提出了哪些建议?[名师指津]抓住典型比喻,分析出作者主张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即可。[我的理解]①学习要注重积累。作者先用了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善成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难以实现远大目标。②学习要坚持不懈。作者用四个比喻从正反两个方面对照说明。用“骐骥”“驽马”对比:“骐骥”素质好,但是如果只跳一次,还达不到十步;而劣马能力虽差,只要不停地走,也能走很远。这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接着用“锲而舍之”“锲而不舍”对照:学习是否成功,差别在于“舍”和“不舍”。这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③学习要专心致志。作者用蚓的“用心一”和蟹的“用心躁”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有效的学习还要靠专心致志。4.本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比喻具有哪些特点?[名师指津]从喻体特点、设喻角度、设喻形式、与说理的关系等方面组织答案。[我的理解]①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将有所成就的道理。②多角度设喻:正面设喻,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等,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同一道理的理解。③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5.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②“木直中绳”“使之然也”;③“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三组设喻从总体上看,都是为了论证“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一论点的。既然如此,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如果是,说明理由。如果不是,它们的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名师指津]首先表明观点,然后从学习的必要性、人的可塑性、学习的结果三个角度来分析三个比喻的不同。[我的理解]不是简单的重复。①是将前后不同的状态和性质加以对照,说明后者高于前者,用来比喻人们经过学习,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于学习之前,智力发达程度也高于学习之前。②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既经改变,则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性质上去,用“”来比喻学习可以改造人这一重大作用。③“受绳则直”“就砺则利”所强调的是改造的结果,照应下文“知明而行无过”;被省略的“锯”“磨”二字,都表示持续的动作,又包含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可见这一组设喻是前两组设喻的总括,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出作者的观点。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却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二人的说法是否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名师指津]孔子和荀子两位大师在谈论“学”与“思”的关系时,强调的角度不完全相同,分析这些角度,就可以得出合理的答案。[我的理解](观点一)两位儒家大师的观点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相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需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学思结合。(观点二)不矛盾。荀子把“所说”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观点三)不矛盾。荀子并没有否定思考,他反对的是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的方法。他强调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他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雄辩地证明了空想不如“善假于物”的学习。eq\f(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eq\b\lc\[\rc\](\a\vs4\al\co1(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已:停止,结束。))eq\f(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却比蓼蓝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冻的,)eq\f(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但它比水更冷。木料直得符合墨线,如果用火烤来使它弯)eq\f(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符合圆规,即使又曝晒,也不会)eq\f(复挺者,使之然也。,再挺直,这是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的。)eq\b\lc\[(\a\vs4\al\co1(青:靛(diàn)青,,一种染料。取之))eq\b\lc\(\a\vs4\al\co1(于蓝: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于,介词,从。蓝,草名,也叫蓼(liǎo)蓝,叶子,可提取蓝色染料。绳:木工用以取直的墨线。(róu):通“煣”,用火烤来))eq\b\lc\\rc\](\a\vs4\al\co1(使木材弯曲。规:圆规。虽有(yòu)槁暴(ɡǎopù):即使又曝晒。,虽,即使。有,通“又”。槁,枯。暴,通“曝”,晒。复:再。挺:直。然:这样。))eq\f(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所以木料经墨线比量过就笔直了,刀斧在磨刀石上磨后就锋利了,)eq\f(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才德高的人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照反省自己,就能理智而又清醒,)eq\f(而行无过矣。,思维敏捷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eq\b\lc\[(\a\vs4\al\co1(故:所以。金:这里指刀斧之,类的金属砍削器。就:动词,))eq\b\lc\(\a\vs4\al\co1(靠近。砺:磨刀石。博:广博,广泛。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参省,(xǐnɡ)乎己:每天对照反省自己。参,验,对照检查。省,省察,))eq\b\lc\\rc\](\a\vs4\al\co1(反省。乎,相当于“于”。知(zhì)明:理智而又清醒,,思维敏捷。知,通“智”。行无过:行为没有过失。))eq\f(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eq\f(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远,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eq\f(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eq\f(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并没有增大,但听的人都听得更清楚。)eq\b\lc\[(\a\vs4\al\co1(尝:曾经。终日:整天。,须臾(yú):片刻。跂(qì):))eq\b\lc\\rc\](\a\vs4\al\co1(提起脚后跟站着。博见:看得远,见得广。见者远:意思是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疾:疾劲,强,大。彰:明显,清楚。这里指听得更清楚。))eq\f(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借助车马(前进)的人,不是善于走路,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eq\f(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的人,不是善于游泳,却能横渡江河。修养高的人本性(同一般人))eq\f(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eq\b\lc\[(\a\vs4\al\co1(假:借助。舆(yú):车厢。这,里指车。利足:善于走路。))eq\b\lc\(\a\vs4\al\co1(而:却。致:到达。舟楫:船只。楫,船桨,这里指代船只。能水:,善于游泳。水,游水,用作动词。绝:横渡。生(xìnɡ):本性。))eq\b\lc\\rc\](\a\vs4\al\co1(这里指天生的资,质。生,通“性”。))eq\f(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堆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从中产生;汇集水流成为深渊,蛟龙)eq\f(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便在这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人)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eq\f(圣心备焉。,通达事理的思维也就会具备了。)eq\b\lc\[(\a\vs4\al\co1(兴焉:从中产生。渊:深水。,蛟:一种龙。善:善行,好的))eq\b\lc\\rc\](\a\vs4\al\co1(行为。神明:指人的智慧。得:获得。,圣心:通达事理的思维。备:具备。))eq\f(故不积跬步,无以,所以不积累每步,就没有用来)eq\f(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达到千里之外的办法;不汇集细小的水流,就没有用来汇成江海的办法。)eq\f(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千里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到达),)eq\f(功在不舍。,它的成绩来源于不放弃行走。)eq\b\lc\[(\a\vs4\al\co1(跬(kuǐ):半步。古人把跨出,一只脚叫“跬”,左右脚各跨))eq\b\lc\\rc\](\a\vs4\al\co1(一次叫“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骐骥(jì):,千里马。驽(nú)马:跑得很慢的马。功:成绩。舍:放弃。))eq\f(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雕刻一下就放弃,即使是朽木也不会刻断;不停地刻下去,)eq\f(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即使是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eq\f(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是)因为用心专一。)eq\f(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螃蟹有六条腿,两只蟹钳,没有蛇和鳝鱼的洞穴就无处容身,)eq\f(用心躁也。,(这是)因为用心浮躁。)eq\b\lc\[(\a\vs4\al\co1(锲(qiè):雕刻。镂(lòu):雕刻。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句。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埃土:eq\b\lc\\rc\](\a\vs4\al\co1(尘土。黄泉:地下泉水。六跪:六条腿。蟹实际是八条腿,可能是,“八跪”之误。跪,蟹腿。二螯(áo):一对钳子。鳝:鳝鱼,穴居。))运用比喻论证需要注意的问题写法指导文中在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时,有的从正面设喻,有的从反面设喻,有的只设喻而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由此形成了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机勃勃。平时作文该如何恰当运用比喻论证呢?须注意以下问题:(1)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2)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如可以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春蚕,说明他们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却不能将他们比喻成能使别人干净起来,可他们自己却越来越脏的抹布、扫帚,这样运用比喻法,叫“引喻失义”,应当注意。(3)因为比喻的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几个比喻,更应把它和例证法、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范文示例对奶企进行反垄断调查,让人欣喜,但也有不堪与纠结。奶企有垄断行为,可以反,那么,众多其他领域的垄断行为,是不是也应该反一下呢?以垄断经营为手段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企业,远远不只奶粉这一领域。关于“石化双雄”,关于宽带运营商,发改委对他们的反垄断什么时候能到来?事实上,只有让反垄断法全面着陆,才可能让广大民众享受到更多的实惠。我们痛快于政府对奶企的反垄断罚单,欣喜于实实在在的“拍苍蝇”之举。但是,公众更希望政府的反垄断之举能够敢于“打老虎”。反垄断不是一时之事,不是应景之事,不是权力想反谁的垄断就可以反的性情之事。反垄断关乎公共利益,所以反垄断应该是一种态度和立场,公众希望反垄断能成为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时时刻刻都应该持有的态度,是每天都要做的本职工作。只有让反垄断具有真正的“热炉效应”,像部分奶企这样的“外来的和尚”才不会来念垄断经营的经。荀子结合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接着连设多个比喻,展开论证。这些比喻,从见、闻、陆、水等多个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适用话题问,与探索同行大千世界充满了无数未知的领域,在人类面前形成一个个谜团。天性爱好探索解密的人往往不服输,调动一切智力、毅力、体力,只为探索、征服未知的世界。问,始终与探索同行。面对光怪陆离的世界,面对芸芸众生,我们问天问地,问自己也问他人,以求探索出那些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真理。我们问天问地,从包罗万象的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中得到灵感。18世纪中叶,维也纳一名叫盎布鲁格的医生诊治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却始终查不出症结所在。病人死后,经过解剖尸体才发现病人胸腔内积满了脓水。他问自己,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最后他从用手指关节敲击酒桶的情景上得到启发,探索出胸部疾病和叩击音变之间的关系。我们问自己问他人,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中深入探索。亚里士多德认为:推一个物体,当不再推它时,物体会归于静止。1000多年后,这个似是而非的论断让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用理想实验推翻了这个结论,奠定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问,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明确的目标。问,引发了思考;问,牵引着思考。问,是荒漠中水草丰美的绿洲,始终激励着饥渴地穿越在荒漠中的旅人;问,是暗夜里永远悬在北方夜空的璀璨的北极星,为在无畏的探索中迷途的勇士指明方向。在卢瑟福从阿尔法粒子小散射实验中证实原子核存在后,发现原子核的质量数与质子数不符,他产生了疑问,在实验的基础上,积极思考,终于成功地预言了中子的存在,极大地推动了原子物理学的发展。这对于一个只知重复实验,不善于提出质疑并思考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如果像卢瑟福的那位学生那样,只知埋头工作,而不善于提出质疑,根本不思考,成功了不知为什么成功,而失败了也不知为什么失败,好像在兢兢业业工作,其实却浪费了很多时间,这不可能取得成就。他之所以一无所获就是因为少了问的引导。问,使人类走向高科技领域,使人类战胜自然,战胜自我。问,是人类创造发明的阳光雨露,是走向成功的阶梯。哥白尼说过:“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让问与探索同行。让我们问天问地,从万象中有所得;让我们问自己问他人,不断总结,不断汲取,不断充实。让我们带着问,上下而求索。【赏评】本文的成功在于既有理性的分析又有典型事例的支撑,作者在文章的第二段就提出“问,始终与探索同行”的观点,接着作者用盎布鲁格、伽利略、卢瑟福的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而且作者在行文时注意了事例和理性分析的结合,文章大开大阖,一点都不显呆滞。语言流畅,富有文采。如何看待女司机“顺走”巨额加油卡张贵峰从法律上说,东西不能随便捡,捡到了要及时归还,否则可能面临法律制裁。从社会层面上说,拾金不昧应该成为一种价值追求。10月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某加油站一名员工因一时疏忽,弄丢了该站的加油卡主卡,这张卡没有设置密码,卡内余额高达3900多万元。当地警方当晚迅速追查到捡卡后据为己有的女司机彭某。鉴于彭某态度诚恳,未造成巨额损失,及时归还了加油卡,且事情因加油站员工疏忽在先,加油站及警方均不再追究彭某责任。(见10月8日《南国今报》)对“不再追究责任”这样一个结果,一些网友认为处理太轻,如此行为应该属于盗窃,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认为,3900多万元这样的巨大财产,应当严处重罚。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对事实和法律的某种误读。在加油站工作人员“一时疏忽,弄丢该站加油卡主卡”的基本事实背景下,女司机顺走加油卡的做法,实际上并不符合盗窃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构成要件,而只是一种“捡拾他人遗失物”的行为,与人们常见的,在路上捡拾他人遗失的钱包等,其实并没有根本区别。尽管捡拾他人遗失物并不违法,但如果捡拾者进一步企图将这一遗失物私吞,则显然不能获得法律支持。这种占为己有的行为,在民事法律层面构成了一种“不当得利”。根据相关法律和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虽然通过捡拾他人遗失物而获得的不当得利,一般只是民事层面的财产纠纷,但在相关事实已被查明的情况下,如果捡拾者仍然拒不归还,继续强行占有,则确实可能涉嫌刑事层面的违法犯罪。只不过,相应的罪名并不是“盗窃罪”,而是“侵占罪”——依据《刑法》规定,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两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也就是说,面对他人的遗失物,捡拾的行为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错,也并不违法,只有在捡拾后心生贪念,企图将捡拾物据为己有、“拾金而昧”时,才可能构成不当得利。而如果在事实真相查明后,能及时归还遗失物以及相应的“不当得利”,且没有造成什么严重后果的,便无需再继续追究。换个角度看,此番事件也是一个普法的机会,东西不能随便捡,捡到了要及时归还,否则可能面临法律制裁。从社会层面来说,拾金不昧应该成为一种价值追求。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靛青/佃户蛇鳝/修缮舆马/辇车B.二螯/藏獒俏丽/陡峭槁暴/暴风C.跂而望/堆砌桎梏/浩瀚折磨/折本D.参省/节省跬步/圭臬地契/锲而不舍解析:选D。A.diàn,shàn,yú/niǎn;B.áo,qiào,pù/bào;C.qì,gù/hào,zhé/shé;D.xǐng/shěng,kuǐ/guī,qì/qiè。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解析:选B。“水”是名词作动词,其余各项都是名词作状语。3.下列句子中,“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解析:选D。A、B、C三项都是兼词,在这里;D项是语气词。4.从文言文句式特点来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求人可使报秦者C.客有吹洞箫者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解析:选D。A、B、C三项都是定语后置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循,进士。历兵部武选郎中。会考选武职,有指挥二十余人素出刘瑾门,循罢其管事。瑾怒骂尚书王敞,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循历知镇江、淮安二府,徐州兵备副使,咸有声。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嘉靖八年,举进士第一,授修撰,即请告归。外舅太仆卿曾直喜曰:“幸吾婿成大名。”洪先曰:“儒者事业有大于此者。此三年一人,安足喜也?”洪先事亲孝。父每肃客,洪先冠带行酒、拂席、授几甚恭。居二年,诏劾请告逾期者,乃赴官。寻遭父丧,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继遭母忧,亦如之。十八年,简宫僚,召拜春坊左赞善。明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请来岁朝正后皇太子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诏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洪先归,益寻求守仁学。甘淡泊,炼寒暑,跃马挽强,考图观史,自天文、地志、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战阵攻守,下逮阴阳、算数,靡不精究。至人才、吏事、国计、民情,悉加意谘访。曰:“苟当其任,皆吾事也。”邑田赋多宿弊,请所司均之,所司即以属。洪先精心体察,弊顿除。岁饥,移书郡邑,得粟数十石,率友人躬振给。流寇入吉安,主者失措。为画策战守,寇引去。素与顺之友善。顺之应召,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起用,皆力辞。初,告归,过仪真,同年生主事项乔为分司。有富人坐死,行万金求为地,洪先拒不听。乔微讽之,厉声曰:“君不闻志士不忘在沟壑耶?”江涨,坏其室,巡抚马森欲为营之,固辞不可。隆庆初卒,赠光禄少卿,谥文庄。(节选自《明史·罗洪先传》)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明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请来岁朝/正后皇太子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B.明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请来岁朝正后/皇太子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C.明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请来岁/朝正后皇太子/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D.明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请来岁朝/正后皇太子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解析:选B。时间后面要断开,两个人物中间要进行切分,后面介绍的是皇太子的情况,可断开。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守仁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精通儒、释、道三教,并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罗洪先涉猎广泛且精心研究正是对王守仁为学的继承和学习。B.“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的人。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其中殿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文中“三年一人”即可印证。C.守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孝顺的行为,明清时期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守丧期一般为三年,“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即守丧之礼。D.文中多有表示官员授职升迁的词,如“授修撰”中的“授”,“召拜春坊左赞善”中的“拜”,“除三人名”中的“除”等,就是表示授予官职的。解析:选D。“除”在这里为削除官职。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罗洪先志向远大。他幼年仰慕罗伦的为人,后又想拜王守仁为师,因父亲没有同意才作罢;他认为考中进士并不值得炫耀,认为儒学之士的事业应该有更大的。B.罗洪先犯言敢谏。皇帝常常称病不上朝,罗洪先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在皇帝非常忌讳太子临朝时,依然敢于上疏请求皇帝让位,让太子接受群臣朝贺。C.罗洪先心忧国民。他留心察访人才、吏事、国计、民情,发现田赋弊端,请求均衡处理并使积弊消除;流寇侵入吉安,他献策战守并使盗贼退兵离去。D.罗洪先正直淡泊。他拒不同意犯罪富人拿钱请求免死的行为;因江水上涨,屋子被毁,他坚决推辞巡抚马森为其营造房屋的好意。解析:选B。“请求皇帝让位”错,文中说“来岁朝正后,皇太子出御文华殿”,是建议太子来年临朝。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译文:(2)顺之应召,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起用,皆力辞。译文:解析:第(1)句中的关键词语有“趣”“迟”“谢”,第(2)句中的关键词语有“挽”“拟”“假”。答案:(1)王敞害怕,回到兵部催促改变奏折。罗循故意拖延,几天后刘瑾倒台,王敞于是向罗循道歉。(2)唐顺之应召入朝,想引他出山,严嵩因为同乡的缘故,打算假托治理边疆的人才起用他,他都极力推辞。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亲罗循,是进士。历任兵部武选郎中。恰逢考核选拔武官,有二十多个指挥平素出自刘瑾门下,罗循罢除其管事。刘瑾愤怒地骂尚书王敞,王敞害怕,回到兵部催促改变奏折。罗循故意拖延,几天后刘瑾倒台,王敞于是向罗循道歉。罗循历任镇江、淮安两府的知府和徐州兵备副使,都有治政的名声。罗洪先幼年仰慕罗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装修合同样填写简单装修合同样本
- 2024年娄桂与前配偶共同抚养子女合同
- 2024年度鲜花花艺设计合同
- 2024年度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合同
- 2024年废纸回收合同范本下载
- 2024年建筑工程木工长期劳务合同
- 2024年双方协商一致停薪留职具体条款协议
- 课件彩虹2教学课件
- 2024年度货物销售合同标的:电子产品销售
- 2024年度项目托管合同
- 钠与水的反应
- 议论文写作技巧
-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风的作用) 教学课件
- 二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诗词大会”题库二 (word版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
- GB/T 7702.20-2008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孔容积和比表面积的测定
- 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
- GB/T 40120-2021农业灌溉设备灌溉用热塑性可折叠软管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 GB/T 3903.2-1994鞋类通用检验方法耐磨试验方法
- GB/T 10801.2-2018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
- 12J5-1 平屋面建筑标准设计图
- 中印边境争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