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120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120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120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120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120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辽宁省沈阳市第120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含答案)沈阳市第120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质量监测

地理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选择题(每小2题分,共80分)

星球是宇宙中由各种物质组成的超大型球状天体。2023年7月22日,天文学家发现了R136a1星球,该星球距离太阳系16.5万光年,直径大约为44.54亿千米,质量是太阳的215倍,表面温度超过4万摄氏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R136a1所处较精确的位置是在()

A.可观测宇宙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

2.假设用R136al替代太阳的位置()

①地球两极冰川将增加②地球将很难存在生命

③地球将遭受非常强烈的紫外线辐射④地球上的旱涝等自然灾害将会减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之后,月球车“玉兔二号”开始在月面上巡视探测。下左图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右图为“玉兔二号”留下的第一道痕迹影像图。完成下列小题。

3.图中,嫦娥四号探测器经历高温考验的时段是()

A.T1~T2时段B.T2~T3时段

C.T3~T4时段D.T4~T1时段

4.月球车在月球表面执行任务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包括()

①受宇宙辐射影响大,白天太阳紫外线强烈

②月面昼夜温差巨大,易损坏仪器

③月球车在月球白昼时太阳能供电不足

④月壤松软,月面凹凸不平,月球车行走容易打滑翻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5.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则其不可能观测到的现象有()

①绚丽多彩的极光②我们美丽的地球③一闪即逝的流星

④轮廓模糊的星云⑤黑子或耀斑活动⑥明亮耀眼的恒星

A.①③B.②④C.②⑤D.⑤⑥

6.月球公转周期27.32天,木星公转周期11.8年。下图为某日太阳系部分天体相对位置示意图。次月看到满月现象的当日24点,天体相对位置最可能是木星

A.B.

C.D.

图示意某时期内太阳黑子数量多少对我国某区域降水强度的影响,图中等值线数值为相关系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a、b、c、d四地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数相关性最强的是()

A.aB.bC.cD.d

8.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A.乌鲁木齐出现极光现象B.干扰航天器的短波通信

C.黑子出现在色球层当中D.中国大部分区域降水增多

下图为太阳“可见半球耀斑面积相对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与耀斑在同一太阳大气层的太阳活动是

A.黑子B.日珥C.磁暴D.太阳风

10.耀斑面积相对数较大的年份,地球上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太阳射电引起地球大气电离层电磁扰动减弱

B.全球各地气温升高,蒸发旺盛导致降水增多

C.带电粒子轰击臭氧层,高纬地区的极光多发

D.太阳辐射能增强,全球农业生产倾向于增产

下图是“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有()

①纬度低②海拔较高③云量少,晴天多④上空臭氧少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12.据图可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是()

A.由南向北逐渐增加B.西多东少

C.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D.整体分布较均衡

13.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能量源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巨大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C.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D.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紫外光区

下图示意我国海南岛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影响海南岛年太阳辐射总量东西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A.纬度位置B.天气状况C.海陆位置D.经度位置

15.若在海南岛建设太阳能电站,场地应选择在海南岛的()

A.东北部B.东南部C.西北部D.西南部

中国科学家针对寒武纪早期三叶虫--宜良红石崖虫的一项研究表明,三叶虫与节肢动物门有颚类的亲缘关系更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三叶虫属于()

A.原始鱼类B.古老的两栖类C.爬行动物D.海洋无脊椎动物

17.三叶虫灭绝的地质年代为()

A.元古宙末期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断层断裂最可能发生在()

A.古生代前期B.古生代后期一中生代前期

C.新生代后期D.中生代后期一新生代前期

19.图中乙地层形成的地质时期是()

A.古生代前期B.古生代后期一中生代前期

C.中生代后期一新生代前期D.新生代后期

下图为地球6亿年以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工业革命期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1)变化曲线。完成下列各题。

20.地质时期,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B.频繁的火山爆发

C.生物的呼吸作用

D.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21.代表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古生物科考队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一个古植物化石群,采集到了大量叶、果实、种子(如兔耳果,推测该树种是一种高大的乔木)等化石,推测距今约4700万年,同时期棕糊、红树林等植被的分布范围可达北极图内。下图示意兔耳果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兔儿果是()

A.蕨类植物B.裸子植物C.被子植物D.藻类植物

23.兔儿果化石所在地层形成于()

A.侏罗纪B.古近纪C.泥盆纪D.石炭纪

24.兔儿果生长的年代,气候()

A.炎热干燥B.寒冷干燥C.高温多雨D.无法判断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12月24日,老挝丰沙里省约乌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该次地震震源位于()

A.D层B.E层C.F层D.G层

26.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向上传播的过程中,其波速()

A.横波逐渐减小,纵波逐渐增大B.横波逐渐增大,纵波逐渐减小

C.横波、纵波都增大D.横波、纵波都减小

27.关于图中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震波中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B.圈层利用GPS和GIS技术划分

C.组成物质密度最大的是岩石圈D.活跃的生物圈是地球特有圈层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2日22时21分,在南海海域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约5公里,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28.此次地震的震源发生在

A.软流层B.地壳C.地核D.地幔

29.岩石圈位于

A.A顶部B.B的全部

C.A的全部和B的顶部D.B的全部和C的顶部

30.地震发生时,正在震中海域行驶的轮船上的游客会感到

A.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D.上下颠簸

3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不同,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

A.寻找地震中的幸存者B.探寻海底石油、天然气等

C.准确预报地震D.研究地核的物质组成

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2.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

33.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

A.位于地球大气的最外层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

C.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D.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34.飞机在平流层底部飞行的主要原因是()

A.对流强烈,热量充足B.氧气含量高,便于呼吸

C.大气稳定,云雨少见D.反射无线电波,利于通信

35.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大气垂直分层是()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D.电离层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6.b层与a层相比,b层()

A.对流运动旺盛B.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能大量吸收紫外线

37.同一季节,下列城市上空对流层厚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依次是()

①新加坡②北京③漠河④上海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②④①③

38.许多足球、长跑运动员的训练基地设在高原地区,主要是因为高原地区()

A.气温适宜B.适当缺氧C.气压较高D.湿度适中

2023年11月7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9.宇航员在月球表面()

A.宇航员感受不到重力的存在,处于失重状态

B.有密布的环形山,都是受陨石撞击形成的

C.白天的天空漆黑一片,能够看到明亮的星星

D.没有昼夜交替现象,始终以同一面朝着太阳

40.“飞天”舱外航天服具有的主要功能有()

①隔绝超低温②保持压力平衡③防强辐射④减轻失重感

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二、综合题

41.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20分)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波,B表示波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D表示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地震波B速度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液态,F面是界面

(4)(填字母)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