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知识精讲专研】高二语文同步精讲精读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知识精讲专研】高二语文同步精讲精读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知识精讲专研】高二语文同步精讲精读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知识精讲专研】高二语文同步精讲精读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知识精讲专研】高二语文同步精讲精读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诵读《无衣》《春江花月夜》《将进酒》《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无衣《诗经·秦风》军中战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一将功成万骨枯!正是千千万万普通战士们的团结一致,才有那些将领们的高光时刻,一将功成,万众努力。学习提示①《无衣》产生于秦地。该诗反复咏唱: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我的衣服跟你共享。修好我们的铠甲和兵器,我跟你一同奔赴战场。诗歌既表现了慷慨赴敌、同仇敌忾的豪情,也表现了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②朱熹评价这首诗,强调它体现了秦人“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的气魄和“与子同仇”的“欢爱之心”。诵读这首诗,注意体会质朴诗句中蕴含的真挚情感。素养目标1.了解《诗经》有关的基础知识,积累文化常识;2.掌握诗经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3.体会主人公乐于为国效力的无私品质和浓郁的家国情怀。1.走近《诗经》《秦风·无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2.《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内容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雅分为《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手法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朱熹《诗集传》“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3.写作背景《无衣》选自十五《国风》中的秦风,属于秦国民歌。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奢侈淫逸,朝政腐败黑暗,统治集团内讧,造成国弱兵残。周幽王岳父申侯趁机勾结西戎犬戎攻入国都,幽王死,周域大半沦落,于是平王举室东迁。勇武善战的秦地人民,眼看沦陷的国土将要遭到敌人的蹂躏,便纷纷响应秦襄王兴师御敌的号召,保家卫国,参军参战,一鼓作气击退了侵扰的贼兵。《无衣》便是在此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是一首秦国人民慷慨从军、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歌谣。本诗标题“无衣”的意思是说当时军情紧急,征衣一时难以齐备。初读感悟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深度探究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思考1:本诗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与子同袍共享战服团结友爱修我戈矛准备兵器齐心迎战与子同仇同仇敌忾勇赴战场统一思想与子同泽修我矛戟与子偕作统一行动与子同裳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统一征战作用:内容上:①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题。

②渲染战斗的紧张气氛;

③强烈表现战士们同仇敌忾、为国征战、英勇抗敌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形式上:①便于记忆和咏唱。

②增强诗歌的节奏美和音乐感,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

③回旋反复,委婉而深长。思考2:除了重章叠唱,本诗还有怎样的特色?明确

①设问。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有呼唤有应答,有强烈的现场感,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表现了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的英雄气概。②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这样的诗句,可以歌,可以舞,堪称激动人心的话剧。思考3:“王于兴师”在文中有何作用?它与“问答”有无逻辑事理关系?文章把它置后有何作用?明确

交代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逻辑上有前后关系,文章把它置后补充交代,先“议”后“叙”。目的有二:①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势;

②激发爱国热情,突出为国而战的斗争精神;思考4:试体会整首诗歌的情感。

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思考:辨析诗歌中不同的“衣”。“袍”:秦国士兵御寒所穿的是袍,较一般人所穿的袍稍短,白天穿在身上,到了夜晚则可以当被子来用。“泽”:同“襗”,贴身穿的衣服。《释名》:“汗衣,近身受汗之衣也。《诗》谓之泽。作之用布六尺,裁足覆胸背。汗衣滋液,故谓之泽”。“裳”:“裙,下裳”。古代男女皆着裳。军人的战裳常常以皮革做衣料,即所谓“甲裳”。思考:衣食住行中,“衣”在第一位,它向来不仅是简单的一件衣服,更是一种生活。你从袍”“泽”“裳”中读出战士们怎样的生活?

本诗中之“衣”从外到内,从上至下,是战时士兵必不可少的装备。风餐露宿中,借袍来积蓄温暖;千里奔驰中,当热汗打湿时,靠泽来抵御渗骨的寒气;短兵相接中,利用裳来抵御伤害。“同袍”“同泽”“同裳”,一唱三叹,让带有铠甲的战衣消减了冰冷,融入了人性,在衣中不断加入袍泽深情,战士们在残酷的战争中生死相“衣”。总结《无衣》是一首赋体诗

,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激昂慷慨、豪迈乐观及热情互助的精神,表现出同仇敌忾、舍生忘死、英勇抗敌、保卫家园的勇气,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闻一多先生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学习提示①这首诗以月升、月悬、月斜、月落为线索,贯串叙事、写景、议论、抒情,把春、江、花、月、夜的景色和情理融为一体,空灵而美妙;而所有场景的转换都有内在的连续性,自然而流畅。毫无疑问,这一切是因为人的观照:人对美景的赏鉴和美景对人的情思的启发,自然的恒久与个体生命的短暂,游子的离情别绪和亲人的相思之苦,交互感发,让人心旌摇荡。②诵读这首诗,感受诗人以月为核心意象营造出的空灵曼妙的意境,体会其中寄寓的情怀和哲思。素养目标1.了解张若虚,了解整首诗的评价与地位。2.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线索,梳理诗歌层次。3.抓意象,品意境,体会诗歌的景、情、理。1.走近张若虚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以文词俊秀,名扬京都。又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张若虚现存诗仅《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唐诗开山之作,享有“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之名,和《代答闺梦还》二首。这首堪称千古绝唱的名篇《春江花月夜》,使他在诗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2.创作背景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年份已难以确考,而对此诗的创作地点则有三种说法: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认为,诗人是站在扬州南郊曲江边赏月观潮,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表现的是唐代曲江一带的景色;长期从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认为,此诗作于瓜洲,表现的是千年古镇瓜洲江畔清幽如诗的意境之美;长期从事大桥文史研究的学者顾仁认为,此诗作于扬子江畔,其地在今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南部。3.了解诗题《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张若虚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初读感悟明确字音滟滟(yàn)芳甸(diàn)霰(xiàn)汀(tīng)捣衣砧(zhēn)碣石潇湘(jié)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概括本文的行文线索。

本诗以“月”为中心、以“月升”“月落”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展开。深度探究思考1:诗题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你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重点是“月”字。春、江、花、夜,都是围绕着月作陪衬。诗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配合着,构成完整的诗歌形象,形成美妙的艺术境界。思考2:试着概括整幅画面的意境。五个意象成为由月光主导的意象群落,营造出澄静明快的审美意境,构成了一幅广阔、纯净、空灵的春江夜月图。

鉴赏一:月下之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思考1:请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幅图画。

看那春江潮涨,汪洋一片,江面开阔;江水与海水相接,水势浩荡,洪波翻涌。浪滔中涌出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明月清辉洒在万顷江波上,所见之处水光粼粼。江水宛然前行,流到了一个芳草萋萋、繁花满树的幽处。但见月华洒在花树上,朵朵花儿晶莹可爱。但见月色溶溶,月光如凝霜朦胧。而江畔沙滩上,银色沙滩和乳色月光融为一体,无法区分。思考2:本段写景有何特点?①开篇便写春、江、花、月、夜,紧扣文题。②描写的景物极多,但以月光统摄各种景物,由大到小、由远及近地一一展开,层次分明。③画面色泽柔和,意境幽美恬静。思考3:“海上明月共潮生”一句中的“生”字可不可以换成“升”字?为什么?①不能。②“生”本义为“出生、诞生”,在此处有“突然出现”之意。③“生”字有强烈的表达效果: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恢弘。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使春潮涌动的景象更加壮观。而“升”字只是写出了月初升的状态,无任何情味。²鉴赏二:月下之思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思考1: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什么样的遐想?诗人对人生对宇宙的认识有何特点?①引发的遐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②诗人的认识特点:由“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可以看出作者没有像前人那种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消极思想,他认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生命长河则是绵延长久的。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当时时代强音的回响。拓展比较:①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把酒问月》)②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思考2:“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句中的“待”字,有些版本作“照”字,你觉得作“待”字好还是作“照”字好?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何作用?①“待”字好。“待”字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明月徘徊,像是在等待什么人似的,但又永远不能如愿的情境。而“照”字只表现了月光照人的情景,缺乏“待”字的悠远和怅惘的意境。②承上启下。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鉴赏三:月下之情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思考1:阅读“白云一片去悠悠……何处相思明月楼”这四句诗,并思考这四句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四句诗中的“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伤离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绪,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思考2:“可怜……还来”这四句诗是全诗感情冲动的高潮。试找出其中的两个细节描写并简析表现了思妇怎样的感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天上孤寂的明月仿佛找到了楼上思妇这个“同病相怜”的人,它踱上楼台闺阁,徘徊着,不肯离去,也照在了她的梳妆台上。月光照在闺房的门帘上,卷也卷不走;照在曾为丈夫捣过衣服的衣砧上,拂去了却又回来。“卷不去”、“拂还来”这两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思考3:“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两句诗怎么解释?有人说,这两句诗意在说明一切生命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感情在宇宙中的无奈;也有人说,这两句诗重在说明以传信为任的鱼雁也无能为力。你认为这两种说法哪种更好些?为什么?可理解为:思妇因思念而惆怅,遥望长空,鸿雁远飞,永远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深水跃动,只是能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在永恒广阔的宇宙中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和无奈。也可理解为:“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来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信息了——该又平添几重愁苦!(两种理解均可,但要言之成理)鉴赏四: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思考1:这八句诗,主要写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八句诗,写游子,更是写诗人自己。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渲染他的孤寂。“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不忘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尽,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寂寞之情。“沉沉”二字加重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回归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思考2:请结合全诗内涵解释结句“落月摇情满江树”中“摇情”的内涵。

结句中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总结

张若虚以“月”为主线,围绕“春”“江”“花”“月”“夜”,描绘出一幅壮丽画卷:江潮连海,月潮共生。赞颂了大自然的神奇永恒,讴歌了人间纯洁的爱情。从江月的永恒到对宇宙永恒的思考,进而体悟人生的短暂与永恒,思想深邃。

拓展--典型意象解读明月诗句效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流水诗句效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类的渺小—浩渺宇宙(空间)人生的短暂—历史长河(时间)喻指阻隔、愁情、时光飞逝落花诗句效果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将进酒》李白1.走近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14岁立志“济苍生,安社稷”。24岁离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42岁入长安,供奉翰林。44岁被排挤,“赐金放还”。54岁安史之乱爆发,入永王幕府,献计献策。56岁兵败,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61岁因战事而准备再次请缨,因年老多病而半道还。62岁卒。2.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李白作此诗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3.解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属古体诗。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拓展:饮酒的诗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李白与酒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不见》中的描写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李白与酒难舍难分的传世佳作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初读感悟明确字音将进酒(qiāng)岑夫子(cén)钟鼓馔玉(zhuàn)恣欢谑(zìxuè)

径须沽取(gū)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深度探究思考1:朗读全诗找到诗眼,并鉴赏诗人的情感变化。明确

诗眼:悲情感变化:悲→欢→乐→愤→狂→愁

情感核心:悲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思考1:这一部分,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起兴——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比喻——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夸张——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思考2:黄河之水天上来,可以改成“黄河之水山上来”吗?

明确

不能,作者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²情感核心:欢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思考1:作者乐什么?是如何表现“乐”的?

欢是因为朋友相聚,及时行乐直抒胸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诗人直接抒写人生得意,需纵情欢乐。“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必”和“还”展现了李白的乐观、自信、豪放,透露出作者怀才不遇但渴望入世的态度。夸张:“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三百杯”夸张地写出朋友相聚时的纵情豪爽。思考2:诗人正自感伤,却为何突而转悲为欢?它是一种真正的“乐”吗?①既然人生短暂,既然此处失意,就应另外去寻找寄托,朋友相聚,正好开怀畅饮及时行乐。②不是真正的快乐,是通过这种及时行乐,寻求一种自我安慰。补充:

王羲之说:“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李白不是圣人,当酒酣至极,心中的幽怨到底还是忍不住的。²情感核心:乐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思考1:作者在这里连续用了四个“三字句”,与前文的长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什么好处?

①诗歌的节奏不单调,富于变化。②加快了诗歌的节奏,旋律的加快实际上就反映出作者情感的变化,心情是非常激动地,他的情感由原来的欢乐变得狂放起来。思考2:“钟鼓馔玉”指什么?诗人真认为其“不足贵”吗?“钟鼓馔玉”是一种借代手法,指富贵生活。诗人认为这“不足贵”。一方面反映了对权贵的蔑视,另一方面更是诗人仕途失意、怀才不遇的愤慨之词。²情感核心:愤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思考1:鉴赏“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对比:

诗才敏捷,才华横溢的人都遭受排挤,只有寄情诗酒人生的才流芳千古。诗人通过圣贤和饮者不同的命运遭遇,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思考2:鉴赏“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用典:以空有才华却不得重用的曹植自比,认为自己与他有一样的才华、一样的遭人妒忌排挤,有志难展。这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

补充:曹植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最终没有得到父亲曹操的重用。

“曹子建七步成诗”是著名的文学典故,他的《七步诗》家喻户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²情感核心:狂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思考1:诗人为何发狂?如何表现这种狂的?反客为主,诗人要将一切昂贵的东西都拿来换美酒,狂放!这狂,是悲之重,欢之浓,愤之深的集中体现。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夸张:“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呼儿”“与尔”,诗人口气甚大,甚至反客为主,显示出李白不拘形迹的豪迈性格。²整体探究明确

假象,是李白借酒来消释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思考:李白是抱着“奋起智能,愿为辅弼”的宏愿来长安入仕的,但从以上诗句看,李白在政治理想破灭后,好像很安于这种颓废享乐,放浪形骸的生活。怎样理解这种现象?小结李白在诗中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以及与朋友痛饮共醉的描写,表达诗人对自己仕途失意、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概和郁郁不得志。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学习提示①生死相隔,深情难忘。这首悼亡词一开篇便抒发作者对妻子诚笃的感情。生死,是一种隔;妻子葬于千里外的故乡,是一种隔;岁月沧桑,即使相逢也认不出,又是一种隔;梦中还乡,四目相对,千言万语无从谈起,还是一种隔。在对梦境的淡淡追述中,将死别之悲、独处之苦、世路之艰写得极为沉痛。②诵读这首词,留意细节描写,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梦境的记述、对亡妻的思念和落拓的身世之感融合在一起的。素养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主要人生经历,了解诗歌背景。2.理清诗词的线索脉络,分清内容层次。3.鉴赏诗歌中的表现手法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1.走近苏轼苏轼(1036一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轼幼年时即极为出色,深得老师赏识。21岁时,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随父苏洵离家进京,第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进士。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2.苏轼的重要经历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四十四岁时谪往黄州;五十八岁谪往惠州;六十一岁谪往海南儋州。3.后世的评价苏轼深受儒、释、道三家思想影响,并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将其统一起来,既积极进取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4.写作背景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27岁时就去世了。这对诗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公元1075年,苏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夜,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悼亡词。此时诗人三十九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5.苏轼的三任妻子①王弗(1039—1065),苏轼的结发之妻,眉州青神人,幼承庭训,颇通诗书。年十六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治平二年五月卒,年方二十七。②王闰之(1048—1093),眉州青神人。她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第二任妻子。苏轼第一任妻子是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出嫁之前,家中称其“二十七娘”。性格温和,知足惜福。③王朝云(1062—1096),字子霞。浙江钱塘人。苏轼的红颜知己和侍妾。朝云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为西湖名伎。但她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独具清新洁雅的气质,苏东坡因而爱幸之,纳为常侍。6.了解词牌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此词双调七十字,上下片各五平韵。悼亡诗,古代诗歌题材之一,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于西晋潘安的《悼亡诗》三首。现在广义的悼亡诗也指对亡故亲人或朋友表达追悼、哀思的诗歌。代表诗人有潘安、元稹、李商隐、纳兰性德等;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7.悼亡诗初读感悟明确字音乙卯(mǎo)

思量(liáng)

鬓如霜(bìn)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梳理整首词的思路明确

“记梦”为贯穿全词的线索,联结梦前、梦中、梦后三个层次。上片,梦前思念,下片前五句,梦中相逢;结尾,梦醒悲凉。

深度探究

赏析“梦前”诗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思考1:“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两茫茫”怎样理解?

①“茫茫”二字为全诗奠定了凄婉哀伤的基调。“两茫茫”,既指词人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妻子的感受。生者和死者,一样的情思,一样的哀绪。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②这里将无知作有知写,虽系虚空悬想,却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两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凄婉、沉痛,笼罩全篇。思考2:词作明明是写了词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应该“常思量”才对,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这不显得有点矛盾吗?明确

①不矛盾。

②“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说不思量,即是思量。

因为这种思念,不一定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而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这一叙述的跌宕,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

③“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忘”。

——相思太苦、旧情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思考1:此句中的“凄凉”有哪些含义?明确

①相思之情的凄凉。满腔的哀怨和思念无处倾诉,亡妻之恨,相思之痛,孤寂之苦只能遥寄于千里之外的孤坟。②政治失意之凄凉。苏轼当时官运不佳,屡被贬放,此时被贬密州,流离坎坷的文豪满肚子的委屈需要发泄和倾诉,可他没地方诉说,也没人敢听他诉说,更没有可以诉说的人。补充:亡妻之坟在眉州,与诗人所在的密州遥隔千里。没有自己相伴身边,可以想见她一人独卧泉下,该是何等的孤寂凄清。共同点:出生者与死者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隔离

,表达了对亡妻沉痛的思念以及永远不得相逢的遗恨。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思考1:词人说自己“尘满面”,而其时不过40岁,如何理解?明确

这十年,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轼被卷进了这场漩涡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徙,历尽苍桑,备尝艰辛,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了。“为伊消得人憔悴”不仅是大地上的灰尘,也是岁月的风尘、情感的风尘,“鬓如霜”是艰难苦恨烦霜鬓,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思考2:这首词是记梦,可文已至半却还没有写到梦境,为什么?上阙的内容在词中有什么作用?明确

铺垫作用。

上阙阐明了“自难忘”,但是“十年”漫长的时间,“千里”广阔的空间,在这漫长广阔的时空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