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喀则市重点中学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人体在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渴觉。渴觉中枢位于A.脊髓 B.下丘脑 C.脑干 D.大脑皮层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B.不同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是相同的C.群落经过演替会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D.群落演替导致生物种类的不断改变3.如图所示有关生物学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A.如图1若在c点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B.如图2过程的作用是释放抗原,以便抗体能进一步对其发挥作用C.如图3中草到兔的能量传递效率为(能量②/能量①)×100%D.如图4表示人体不同体液间的物质交换,其中A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于C液4.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中,检测酒精成分的试剂是A.澄清的石灰水 B.溴麝香草酚蓝溶液C.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D.醋酸洋红溶液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循环往复意味着任何生态系统在物质上都是自给自足的B.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C.只有生物才会对信息有反应,因此信息传递只发生在群落内部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6.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要将它转变为基因型为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的生物,采用的技术手段正确的--组是()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A诱变育种花药离体培养基因工程技术诱变育种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基因工程技术多倍体育种C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基因工程技术D花药离体培养基因工程技术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A.A B.B C.C D.D7.在一些饼干等食品的包装袋上,经常会见到一些提示语,如“过敏原提示:本生产线还生产含有燕麦、鸡蛋、花生、牛奶、芝麻,大豆,海苔制品等产品”。下列有关过敏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原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使人体产热量增加B.过敏原会减弱效应T细胞的作用,使人容易患病C.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可能会引发自身免疫病D.过敏原会引起异常的特异性免疫,可能使人患病8.(10分)某同学为了研究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与淀粉浓度之间的关系,实验设计中错误的做法是()A.不同实验组反应时间必须相同B.不同实验组的温度保持相同且适宜C.不同实验组α-淀粉酶的浓度相同D.不同实验组淀粉浓度必须保持一致二、非选择题9.(10分)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如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P、A、B、C、D、E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请分析回答:(1)P、A、B、C、D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这是实现生态系统___________等功能的主渠道。(2)若B中的能量不变,将D的食物比例由B:C=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D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___倍。假设A摄入的能量为a,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则由A流入B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__。(3)图中碳元素在B、E间以___________形式传递。虽然氮元素也是不断循环的,但农田生态系统中仍需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研究小组考察了一个位于置位点的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所示:年龄0+1+2+3+4+5+6+个体数9218712170696263年龄7+8+9+10+11+≥12个体数7264554239264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该鱼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如果引入该湖泊本没有的鲶鱼并大量繁殖后,导致原鱼种减少,从而改变了此湖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此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10.(14分)新冠病毒的肆虐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研发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下图为我国研制的两种疫苗的作用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为将新冠病毒灭活后研制的灭活病毒疫苗,这种疫苗失去新冠病毒的_____________,保留有新冠病毒的抗原性,能激活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但通常需要多次接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2)图②所示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制作原理是将编码新冠病毒棘突蛋白(S蛋白)的基因与腺病毒的核酸连接,构建成无害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将该疫苗注入人体后,可表达出新冠病毒的_____________,诱发人体内产生_____________细胞,当人体被新冠病毒感染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发挥免疫保护作用。(3)从抗原种类角度分析,与腺病毒载体疫苗相比,传统灭活疫苗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4)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有助于救治危重症患者,其免疫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11.(14分)下图1是某雄性动物(2n=32)某个细胞进行分裂时,核DNA数目的变化;图2是该动物某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A时期的细胞称为__________。(2)图2细胞所示的染色体形成__________个四分体,该细胞所处时期位于图1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时期,此时期该动物体内一个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共有__________对。(3)细胞由B时期进入C时期,核DNA数量减半的原因是__________。处于C时期的细胞,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在__________(填时期)增加一倍。12.如图是自然条件下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模型,请回答:(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___特征,___(填“能”或“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2)图中曲线是反映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___模型,用该模型解释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___,以利于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增加。(3)图中A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型,A点后种群的增长速率___(填“增大”、“减小”、“基本不变”)。(4)提高种群的K值,可采用___的措施,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5)研究还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调查统计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研究者通常采用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了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___,这种数量增长形式称作___型增长。而实际上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家鼠的数量增长往往呈现出___型曲线。重复观察统计田鼠数量,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___,以利于鼠害的防治。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1、水盐平衡调节过程受神经(例如通过主动饮水)和体液(抗利尿激素起作用)调节。2、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详解】A、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A错误;B、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B错误;C、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C错误;D、各种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D正确。故选D。2、B【解析】群落演替一般会朝着一定的方向进行,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可预测。【详解】A、群落演替是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该过程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A正确;B、不同生物群落的起点不同,因而演替的过程也不尽相同,B错误;C、一般来说群落演替会朝着一定的方向进行,最终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C正确;D、群落演替是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该过程中,生物种类会不断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B。3、B【解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2、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淋巴来自组织液回到血浆,所以A是组织液,C是血浆。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所以D是细胞内液。【详解】A、若在c点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但肌肉不会收缩,A错误;B、图2B过程效应T细胞将靶细胞裂解后,释放其中的抗原,以便抗体能进一步对其发挥作用,B正确;C、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兔到狐的能量传递效率为(能量②/能量①)×100%,C错误;D、据图分析,A是组织液,C是血浆,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低于血浆,D错误。故选B。4、C【解析】澄清的石灰水是检测二氧化碳的,A错误。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检测二氧化碳的,会由蓝变绿再变黄,B错误。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会使酒精变成灰绿色,C正确。醋酸洋红是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的,D错误。5、B【解析】1、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2、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特点:①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②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3、碳循环: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一是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如短日照处理能使菊花提前开花;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喷洒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交尾的环保型防虫法。【详解】A、自然生态系统的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不断循环确保了其在物质上的自给自足,但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不断的输出,需要不断的补充矿质元素,如由于氮元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因此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A错误;B、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正确;C、信息传递还可以发生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C错误;D、信息传递可以是双向的,不一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D错误。故选B。6、B【解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某些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采用的技术是杂交育种;②aB,采用的技术是花药离体培养;③AaBBC采用的技术是转基因技术;④AAaaBBBB,采用的技术多倍体育种。杂交育种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分离、自由组合或连锁交换,分离出优良性状或使各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脂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举例:太空育种、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与优点: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原因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最常用的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时纺缍丝的形成,染色体不能移动,使得已经加倍的染色体无法平均分配,细胞也无法分裂。当秋水仙素的作用解除后,细胞又恢复正常的生长,然后再复制分裂,就能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如八倍体小黑麦的获得和无籽西瓜的培育成功都是多倍体育种取得的成就。基因工程育种原理:DNA重组技术(属于基因重组范畴)方法: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操作步骤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等.举例:能分泌人类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获得,抗虫棉,转基因动物等。【详解】①将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转变为AABB,采用的技术是杂交育种;②将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转变为aB,采用的技术是花药离体培养;③将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转变为AaBBC,采用的技术是转基因技术;④将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转变为AAaaBBBB,采用的技术是多倍体育种。,B正确。故选B。7、D【解析】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诱发过敏反应的抗原称为过敏原。有些人接触到过敏原时,在过敏原的刺激下,由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有些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等。上述反应如果发生在皮肤,则出现红肿、荨麻疹等;如果发生在消化道,则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个别病情严重的,可因支气管痉挛、窒息或过敏性休克而死亡。【详解】A、过敏原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上,释放一些物质,引起炎症反应,不会使产热增加,A错误;B、过敏原会增强辅助T细胞的作用,使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引起炎症反应,使人容易患病,B错误;C、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体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过敏原是引起炎症反应,不会引发自身免疫病,C错误;D、过敏反应被认为是体液免疫过强所致,过敏原会引起异常的特异性免疫,D正确。故选D。8、D【解析】题意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与淀粉浓度之间的关系,因此自变量是淀粉的浓度,因变量是淀粉水解反应的速率,其他淀粉酶的量和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均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要求相同且适宜。【详解】A、本实验中反应时间是无关变量,因此,不同实验组反应时间必须相同,A正确;B、温度也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无关变量要求相同且适宜,因此不同实验组的温度保持相同且适宜,B正确;C、不同实验组α-淀粉酶的浓度应该相同,因为α-淀粉酶的浓度也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C正确;D、不同实验组淀粉浓度应该不同,因为这是本实验要研究的量,即自变量,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9、(1)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①.1.375②.(a-b)×20%或(c+d)×20%(3)①.有机物②.由于氮元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生态系统,因此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4)①.保持稳定②.次生演替【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2、据图分析,P是生产者,A、B、C、D是消费者,E是分解者。【详解】(1)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功能。生态系统抵御外界干扰、保持生态平衡的特性称为抵抗力稳定性。(2)当D的食物比例为B:C=1:1时,设传递给D的能量为x,则x/2来自于B,x/2来自于C,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需要B的能量为(x/2)÷10%+(x/2)÷10%÷10%=55x;当D的食物比例为B:C=2:1时,设传递给D的能量为y,则2y/3来自于B,y/3来自于C,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需要B的能量为(2y/3)÷10%+(y/3)÷10%÷10%=40y;B中的能量不变,则55x=40y,该生态系统传递给D的能量是原来的y/x=55/40=1.375倍。假设A摄入的能量为a,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A,则A的同化量为a—b=c+d,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由A流入B的能量最多为(a-b)×20%或(c+d)×20%。(3)图中E为分解者,P、A、B、C、D、E构成生物群落,碳元素在生物群落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农田生态系统中氮元素不断通过农产品输出,因此需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以保持土壤肥力。(4)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处于幼年时期的个体数为92+187+121=400,处于成年期的个体数为70+69+62+63+72+64=400,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处于老年期的个体数为55+42+39+264=400,各年龄期个体数相等,表明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推测该鱼种群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将保持稳定;引入该湖泊本没有的鲶鱼并大量繁殖后,导致原鱼种减少,从而改变了此湖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此演替在具有一定生物的前提下发生,属于次生演替。【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考查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种群年龄组成、群落演替的理解,解答第(2)小题时,可根据“B中的能量不变”和“D的食物比例由B:C=1:1调整为2:1”分别计算两种情况下传递给D的能量,进而求出其比值。10、(1)①.致病性(传染性或感染性或毒性)②.初次免疫产生抗体量和记忆细胞数少,需要通过多次接种,免疫应答才更持久(2)①.S蛋白(棘突蛋白)②.记忆(3)灭活疫苗抗原种类多,刺激人体产生的抗体种类多,病毒发生变异后仍可能发挥作用(4)康复者血浆中含有抗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该抗体与患者体内的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解析】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小问1详解】图中①为将新冠病毒灭活后研制的灭活病毒疫苗,这种疫苗失去新冠病毒的致病性(传染性或感染性或毒性),保留有新冠病毒的抗原性,因而能激活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使人体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但由于初次免疫产生抗体量和记忆细胞数少,需要通过多次接种,免疫应答才更持久通常需要多次接种,因此需要多次接种。【小问2详解】图②所示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制作原理是将编码新冠病毒棘突蛋白(S蛋白)的基因与腺病毒的核酸连接,构建成无害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将该疫苗注入人体后,可在人体中表达出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S蛋白),该蛋白作为抗原诱发人体内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而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当人体被新冠病毒感染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进而产生大量的抗体发挥免疫保护作用。【小问3详解】从抗原种类角度分析,图中腺病毒载体疫苗只能产生S蛋白这一种抗原,而传统灭活疫苗含有的抗原种类多,刺激人体产生的抗体种类多,在病毒发生变异后仍可能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小问4详解】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中含有抗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该抗体与患者体内的相应抗原(病毒)特异性结合,进而起到了免疫治疗的作用。【点睛】熟知免疫系统的组成以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疫苗的种类和作用机理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1、①.精原细胞②.2③.B④.16⑤.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使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减半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析】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形式,是有性生殖生物的原始生殖细胞(如动物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成为成熟生殖细胞(精、卵细胞即配子)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它的特点是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因此,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多次有丝分裂后,染色体复制,细胞开始长大,成为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原始生殖细胞如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再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所谓同源染色体是指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其形态大小相同的一对染色体。受精卵及体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指的是在动物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减I)的前期,两条已经自我复制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四条染色单体的结合体。【详解】(1)A时期的细胞核DNA为2n,称为精原细胞。(2)图2细胞所示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形成2个四分体,该细胞染色体已复制完成,DNA数目为精原细胞的两倍,所处时期位于图1中的B时期。2n=32,n=16,此时期该动物体内一个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共有16对。(3)细胞由B时期进入C时期,为减数第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五金件表面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超硬合金材料项目商业计划书
- 机房工程验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游泳池电动吸污器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中国电动三轮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中国半流体膏状包装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宝宝玩具织布机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2020-2025年中国预装式箱式变电站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儿童摄影店营销策划方案三
- 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书
- 主题班会:新学期 新起点 新期待
- 披萨制作流程
- 2024 河北公务员考试(笔试、省直、A类、C类)4套真题及答案
- 厦门2025年福建厦门市公安文职人员服务中心招聘1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 》
- 不同产地筠连红茶风味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 DB50 577-2015 汽车整车制造表面涂装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生态安全课件
- 大学英语(西安欧亚学院)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欧亚学院
- 人教版高中英语挖掘文本深度学习-选修四-UNIT-2-(答案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