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武术课教学内容与内容的调查研究_第1页
高校武术课教学内容与内容的调查研究_第2页
高校武术课教学内容与内容的调查研究_第3页
高校武术课教学内容与内容的调查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校武术课教学内容与内容的调查研究

1979年《大学体育暂行条例》的颁布,为中国学校体育改革打开了大门。2002年教育部又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体育课程内容的原则之一是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作为具有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武术课,多年来,武术运动在高校的普及和推广,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学生体质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多方面原因,高校的武术课教学仍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当前,新疆普通高校武术公共教育的弊端(一)存在的现象教学内容单调、枯燥,与现代体育课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客观要求不符,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是高校武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现行的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内容基本上以五步拳、初级长拳三路、初级剑(初级刀)、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为主。可是这些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现行的武术课教学内容的不满意率最高达到48.0%,学生最不满意的教学内容为长拳类,不满意率达到46.0%,仅仅因为对教学内容的不满意而对武术学习失去兴趣的学生为32.0%。(二)现行教学内容的难度相对较大现行的武术教材中,以初级长拳三路为例,一个套路共有三十六个动作之多,要让一个几乎没有武术基础的学生在短短一个学期(大约36个学时)之内,完全掌握它,确实是非常之难。武术课结束一周后我们对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即让他们回忆学过的武术动作并示范出来,结果基本掌握的学生占10%。由此说明,对于以前从没接触过或较少接触武术套路的普通学生来说,现行教材中规定的教学内容难度相对较大。我们目前体育课中的武术课教学并不能很好的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更不能促使学继续努力练习使之成为自己终身锻炼的一种手段。(三)武术部分教学内容及训练效果所产生的影响长期以来,高校武术课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判多以学期末的“技术考试”的为主,造成教师与学生片面的重视运动技术的传授与学习,而对每学期仅有的理论课视若不见。学生对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文化内涵、拳种流派以及武术特有的健身原理和功能知之甚少。因此不能正确理解武术学习的重要性,造成了学生被动、消极参与课堂学习的状态,对他们来说,进行武术学习不是体验乐趣、强身健体,而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行为,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因而在教学之中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培养不了学生课外自我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二、分析了当地传统武术内容进入大学武术课程的有利因素(一)武术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对策武术作为一种传统的体育项目,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它独特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文化性、民族性、地域性、健身性等。而高校作为武术运动继承、发展、普及的一块重要的阵地,对我国普及和推广武术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武术教学的改革,除了必要的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完善外,应从武术教材和教学内容两个环节入手,从实际情况出发,注重武术运动由于地域差异而产生的不同流派、不同拳种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以此完善高校武术课教学体系的建设和提高武术课的教学质量。新疆作为一个武术大省,是八门拳、通备拳等优秀拳种的发源地,如果在新疆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中,把八门拳、通备拳等一些优秀的传统拳术加入课堂的教学,这对于新疆武术教育来说,是一大幸事,对新疆优秀的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来说,也是一大幸事。(二)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我国传统武术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而产生和发展的,是中华灿烂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始终受着中国传统文化形态的深刻影响。中国传统武术的思想理论、方法在数千年的流传中,经历了历史的选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仍然能够从中国传统武术中领略到中国传统的“和谐”精神同“天人合一”的境界。此外,传统武术作为最具有民族代表性的体育项目,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蕴涵了丰富的文化背景和人文思想,也就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最好的载体,从内容到形式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民族精神。因此,中国传统武术进入普通高校的课堂,对学生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三)学生学习武术,培养了“理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中国传统武术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具有其他运动项目无法比拟的独特的健身功能。同时,传统武术丰富的文化内涵、妙趣横生的动作名称,都极大地引起学生学习传统武术的兴趣。在八门拳很多套路中都有蝴蝶展这一称的组合掌法,可谓“蝴蝶展,展连翻,翻掌叠打紧相连。”八门拳称之为斩法,这种以赶腕手、斩手及阴手展组合而成的蝴蝶展,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八门拳掌法、斩法的运用,练者的理解与心法和实战技巧以及独特的技击风格。(四)加强普通高校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目前国际武联已有83个成员,基本遍及全球各洲。然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传统武术在西方发展的不利因素。比利时的马克·特博姆在《亚洲传统武术与西方文化》一文中,曾这样评论:“大多数西方人对亚洲武术真正含义的理解是相当肤浅的,因为其传统的思想和意义是源于一种与他们本国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当他们用汉语和日语之外的语言解释亚洲武术时,就变得不那么好理解了。通过参与身体运动,存在着循序渐进的相互文化交流的机会”。也就是说,通过有形的动作表象练习可以达到无形的文化意识的提高。因此,普通高校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阵地,聚集了大量的对中国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外国专家、学者、留学生。在普通高校教学中,加强对传统武术的教学,使他们通过对传统武术技能的学习和演练,能更深刻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因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加深,其学习中国传统武术的兴趣必然相应的得以提高,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更好的促进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播。(五)传统武术在全民健身中的应用在我国体育199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它是一部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文件和新时期群众体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宗旨是“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很显然,全民健身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内群众体育运动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而传统武术作为一种中国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丰富的健身功法。必然为我国的全民健身作出巨大的贡献。根据1999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显示:“在我国体育人口对体育项目的选择排序中,武术和太极拳(被分开来统计)分别占第11位和第12位”。另据王建华对上海市区参与体育锻炼人群的社会调查中显示:“在518名参与体育锻炼人群中,其中参加拳术、剑术、练功十八法、气功等项目的占练习者总数的70.1%,而其它项目仅占29.9%”。以上有关资料表明,传统武术在全民健身中受重视程度很高,应用十分广泛。高校作为我国学生素质教育的最高学府,其毕业生必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全民健身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理应加强对其体育锻炼技能及意识的培养,因此,加强对高校学生传统武术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六)部分学生得到了显著的健身功效现行武术课的教学内容以竞技武术为主,动作难度较大,对学生自身的条件要求较高。这些不利于体质较差和有一定身体或生理缺陷的学生。而传统武术包含有大量优秀的强身健体的功法。动作十分简单,健身效果相当明显。通过教学,使得大多数伤、病、残、弱的学生体质得到增强,体格得以完美。同时使学生掌握一些武术的基本理论,武术健身功法,武德修养、防身技能,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三、提出建议(一)武术理解不够深刻武术教学中,相当部分任课教师是非武术专业或者专业水平不高,教师本身对传统武术的理论和技能理解的不够深刻,这样会导致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大减,甚至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必须提高任课教师的业务素质,掌握地方传统拳术的演练和教学,以及与之有关的历史人物及历史典故,和传统武术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的理解,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增加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二)到学生学习武术课的兴趣及程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学生对武术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及程度。学生只有深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武术基本理论知识,才能真正了解武术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对武术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武术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相应会得到极大的提高。(三)节课负荷大小对学生体质的影响1979年颁布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明确规定:“评定中、小校(或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最根本的是看学生的体质是否有所增强。”因此,学校教学出现重视有形的短期效应现象,借助增加学生的课堂训练量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一节课负荷大小对学生体质的提高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我们应把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育意识放在首位,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四)电化教学的应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重在创法。我们应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利用电化教学,通过观看教学录像,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动作表象,激发对武术的兴趣,更快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让学生观赏各类武术比赛录像带,了解国内外武术的发展动态,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武术教学的指导思想随着现代社会的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