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新型的教材观。3.新型的学生观。一、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1.化学课程标准。
化学课程的改革重点,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这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根本区别。一、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1.化学课程标准。2.新型的教材观。一、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
化学教材是化学课程目标、基本理念的具体反映,是化学课程内容的物质载体。但是,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只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教学设计既要考虑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学,应该用教材教(注意教材和其它课程资源的整合),而不是教教材(仅以教材内容传递知识信息)。3.新型的学生观。一、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
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有个性、有潜质、有能力、会创造的生命个体。只有树立了新型的学生观,我们才能减少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满堂问,真正地把话语权、思考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主人。2.较深的功底。3.清晰的思路。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1.先进的理念。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1.先进的理念。
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基本理念有六点,其中的关键词句大致有:轻松愉快学化学;给学生平等学习的机会;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注重探究和体验;注意多元评价。深刻理解这些理念的内涵,并用其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我们的实践,这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2.较深的功底。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1.先进的理念。一是教材处理的功底;二是文字表达的功底。2.较深的功底。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1.先进的理念。一是教材处理的功底;二是文字表达的功底。提高教材处理功底的途径主要有三条:阅读教材;分析教材;整合教材。2.较深的功底。3.清晰的思路。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1.先进的理念。
一节课,有哪些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的逻辑顺序怎样?教学流程如何安排?三、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1.突出新颖性——导入2.体现推进性——过渡3.增强实用性——联系三、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1.突出新颖性——导入(1)新课导入的原则1.新课的导入要有助于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明确学习本节知识的目的及对学习后续知识所起的作用。2.导入要能够起到衔接的作用,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3.导入要做到直观化,并富于启发性,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4.导入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对学生提供刺激,使得刺激情境能够被学生知觉到,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情感上升到最佳的学习状态。5.导入要能做到引人入胜,具有一定的风趣,但又要注意思想性,雅而不俗。(2)新课导入的方法(例谈)实验导入,水到渠成三、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1.突出新颖性——导入(1)新课导入的原则(2)新课导入的方法(例谈)实验导入,水到渠成故事导入,引人入胜三、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1.突出新颖性——导入(1)新课导入的原则(2)新课导入的方法(例谈)实验导入,水到渠成故事导入,引人入胜诗词熟语,亲切自然三、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1.突出新颖性——导入(1)新课导入的原则(2)新课导入的方法(例谈)实验导入,水到渠成故事导入,引人入胜诗词熟语,亲切自然巧设问题,“引君入瓮”三、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1.突出新颖性——导入(1)新课导入的原则(2)新课导入的方法(例谈)实验导入,水到渠成故事导入,引人入胜诗词熟语,亲切自然巧设问题,“引君入瓮”联系生活,新知呈现三、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1.突出新颖性——导入(1)新课导入的原则(2)新课导入的方法(例谈)实验导入,水到渠成故事导入,引人入胜诗词熟语,亲切自然巧设问题,“引君入瓮”联系生活,新知呈现旧知导入,温故知新三、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1.突出新颖性——导入(1)新课导入的原则案例展示:《质量守恒定律》一课的多种导入方法一、理论导入
核心提示: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变化的宏观表现(有新物质生产)和微观本质(原子间重组)。而且,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化学变化前后原子重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保持不变。根据学生具有这样的前提知识,可引导学生从理论推演的角度,对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产物质量关系作出初步猜想。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这一猜想去开展实验探究,最终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预期
学生活动预期
活动结果[教师讲述]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接触了不少的化学反应。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如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反应前后个有什么物质,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微观粒子的结合问题。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对深化化学反应的认识很有帮助。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问题,你能准确回答吗?1.什么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有何本质区别?2.下图为电解水过程的微观示意图(略,见课本)。结合本图,分析下属问题:①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是否发生变化?3.请根据上述问题2分析,推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产物的总质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通过倾听老师的讲解、提出的相关问题以及展示(投影)的图片等,开展观察与思考、交流与讨论、作出回答并提出自己的猜想等活动。上述活动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的互助下完成。能正确回顾化学反应(变化)的概念,并能准确描述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在此基础上,根据反应前后重组的微粒(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的事实,作出相应的猜想。二、史实导入
核心提示:化学史实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价值。在化学史上,质量守恒定律的建立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不少学者为研究这一问题呕心沥血。教学设计时,可利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变化情况的史实作为教学情景,并引导学生对史实中的一些观点作出猜想,激发探究欲望。案例展示:《质量守恒定律》一课的多种导入方法创设情景提出问题预期
学生活动预期
活动结果[教师讲述]直到十七、八世纪,科学家才开始研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间的质量关系。下面列出两位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的研究情况:1.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一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锡和铅等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容器中的物质的质量增加了。此外,在同一时期,一些化学家研究木材等物质的燃烧,发现燃烧后剩余的灰烬比原来物质的质量更小。2.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有一定量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锡和铅,一段时间后,两种金属的表面都生长了一层“金属灰”。停止加入并冷却容器,称重,发现容器的总重量在加热前后并没有变化。根据上述史实,请思考:1.波义耳和拉瓦锡的研究方法是否存在差异?2.波义耳和拉瓦锡的研究结果有何差异?3.根据你的理解,分析波义耳和拉瓦锡的研究结果为何会存在差异?4.两位科学家研究的问题,其实是关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间的质量关系。你认为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是否会改变?通过倾听老师的讲解,开展思考、交流与讨论、作出回答并提出自己的猜想等活动。
上述活动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的互助下完成。能正确回顾两位科学家所采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研究结果的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的理解和经验的判断,作出相应的猜想。三、故事导入核心提示: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常常包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而且,故事对学生来说,还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因此,化学教学中,如果能够寻找合适的故事素材,作为新课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探究能够起到很好的定向作用。案例展示:《质量守恒定律》一课的多种导入方法创设情景提出问题预期
学生活动预期
活动结果[讲述故事]一天,福尔摩斯和华生在书房里研究一桩血案。此时,福尔摩斯往大烟斗中装烟丝,并将烟斗送入嘴里,点燃烟丝后开始大口大口的吸烟,烟斗上冒出缕缕青烟。华生问:“聪明的福尔摩斯先生,你知道青烟的质量是多少吗?”聪明的福尔摩斯不假思索的回答:“这容易回答。清烟的质量等于点燃烟丝前烟斗与烟丝的总质量减去烟丝烧完后留在烟斗中灰烬和烟斗的总质量。”[投影反映上述情景的图片]
根据上述故事,请思考:福尔摩斯认为:清烟的质量等于点燃烟丝前烟斗与烟丝的总质量减去烟丝烧完后留在烟斗中灰烬和烟斗的总质量。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为什么?
通过倾听老师的讲述,开展思考、交流与讨论、作出回答。
上述活动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的互助下完成。能根据该故事情景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四、经验导入
核心提示: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开展教学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学提出的要求。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经验,而不同学生的经验为丰富教学素材、激发学生探究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化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关注学生已有经验(不论是科学还是错误),并以此作为情景进行教学,一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案例展示:《质量守恒定律》一课的多种导入方法创设情景提出问题预期
学生活动预期
活动结果[教师讲述]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常常对某些自然现象产生各种各样的遐想,有时感到非常款或,进而引起我们的好奇。比如,一支蜡烛点燃后,蜡烛会逐渐减少、质量逐渐变轻,最终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仔细研究会发现铁生锈,质量会变重了。根据上述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类似上述的事例?请举例。2.为何会有上述现象出现?通过倾听老师的讲述,开展思考、交流与讨论、作出回答。
上述活动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的互助下完成。能根据生活或学习经验举出一些相关的例子,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尝试进行回答。三、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1.突出新颖性——导入2.体现推进性——过渡三、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1.突出新颖性——导入2.体现推进性——过渡
例如:在讲授CO的还原性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氢气的还原性和实验操作技能,用设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已具有的能力去解决新问题。可组织下列问题:(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可否用于CO还原氧化铜?为什么?(2)实验装置能否通用?若不行,需如何改进?(3)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起什么作用?尾气如何处理?(4)如何正确鉴别同样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的H2和CO?让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在观察、比较和讨论后,一步步弄清CO的性质和特性。三、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1.突出新颖性——导入2.体现推进性——过渡3.增强实用性——联系四、课堂教学设计的误区四、课堂教学设计的误区1.导入刻意出新。
新课导入的设计要出新,但是不能为了出新而出新,更不能牵强附会刻意出新,出新必须建立在对教学内容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做到简短、清新、自然。四、课堂教学设计的误区1.导入刻意出新。2.教学过度开放。
课堂教学中的“扶”与“放”,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扶得过多,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放得过多,教学则会茫然无序。
教师导入:农民伯伯为了使玉米生长的茎杆粗壮常常给它们施一种叫做碳铵的化肥。有经验的农民经常在雨后施肥,且要把化学施在土层以下3cm的深度。有一次从城里回到农村老家的小明为了给奶奶一个惊喜,悄悄的帮奶奶施肥,他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把碳铵施在了土层的表面,没隔多久他和奶奶一起去地里时,发现碳铵不见了!碳铵去哪儿了?小明给奶奶帮忙,难道是帮了“倒忙”?碳铵的消失,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精彩案例赏析:碳铵哪儿去了?
教师导入:农民伯伯为了使玉米生长的茎杆粗壮常常给它们施一种叫做碳铵的化肥。有经验的农民经常在雨后施肥,且要把化学施在土层以下3cm的深度。有一次从城里回到农村老家的小明为了给奶奶一个惊喜,悄悄的帮奶奶施肥,他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把碳铵施在了土层的表面,没隔多久他和奶奶一起去地里时,发现碳铵不见了!碳铵去哪儿了?小明给奶奶帮忙,难道是帮了“倒忙”?碳铵的消失,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建立假设:学生们讨论,各抒所见。
如:碳铵被庄稼吸收了,物理变化。
碳铵挥发了,物理变化。
碳铵受热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方案
- 夜市摊位灯箱设计与制作方案
- 家居建材市场广告方案
- 基础分部监理工作总结及未来展望
- 吉林师范大学《成本管理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特殊教育作业管理的探索总结
- 吉林大学《田径基础BII》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购销合同(标准文本3)版范文
- 2024商品房购销合同书范本
- 2024装饰设计合同范本
- 天然气巡检记录表
- 食品进货台账制度范本(3篇)
-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临床应用
- 中国古代文学史PPT完整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外包施工单位入厂安全培训(通用)
- 车牌识别一体机安装调试教程
- Python语言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海报设计教学课件完整版讲课讲稿
- 年产30万吨碳酸钙粉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
- 公务员晋升职级现实表现材料三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