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分析(论文+实践(报告))9700字】_第1页
【某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分析(论文+实践(报告))9700字】_第2页
【某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分析(论文+实践(报告))9700字】_第3页
【某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分析(论文+实践(报告))9700字】_第4页
【某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分析(论文+实践(报告))97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PAGES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目录TOC\o"1-2"\h\u17200S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 119181关于城市垃圾分类问题的思考 111417摘要 16110一、引言 229794二、S社区垃圾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 222094(一)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监管不足 24812(二)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推进效果不明显 37297(三)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不完善 320488(四)居民垃圾分类参与意愿、认知意识不够 522768三、S社区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的成因分析 621362(一)政府垃圾分类日常监管不够 625899(二)社区和社会组织参与治理宣传不够 610613(三)政府资金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 714498(四)居民垃圾分类参与认知意识的教育宣传薄弱 723982四、改进S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策略 8707(一)提高垃圾分类的日常监管意识 829449(二)发挥社区和第三方组织的支撑作用 928441(三)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管理作用 94591(四)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及参与意愿 1011086五、结论 1017598参考文献 1217975(一)调查结果分析 14 137456一、调查对象 1330810二、调查目的 1312542西安市社区公共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1310637三、调查内容 135151四、调查过程 1325756五、结果分析 1423480(一)调查结果分析 1412574总结 19关于城市垃圾分类问题的思考摘要因为城市生活消费的剧增,随之产生的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为了保护环境,国家开始推行垃圾分类,西安市市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一些成就,但因为实行时间较短,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西安市市S社区,无论是居民观念、社区工作和政府管理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以西安市S社区为例,对其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进行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出当前西安市S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效果不佳,并进一步分析出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从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参与度,发挥社区和第三方组织的支撑作用,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四个层面,构建了西安市S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的优化措施,以便完善西安市市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手段。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居民行为;西安市市S社区;治理措施一、引言当国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济水平较过去数十年前已有了显著的提高,国家基础建设提升迅猛,人民生活水平己有显著提高,让每一个人物质生活和生活环境有了极大改善,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让人民对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但是伴随而来的便是各种各样不同类型垃圾产生所带来的爆炸性増长,这些垃圾迅速产生让原本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各垃圾处理站点难以承受,导致了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再加上社会成员环境意识缺乏,对各种垃圾随处丢弃,让这些垃圾未得到有效的处理,特别是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与工业垃圾简单堆放、露天曝晒甚至就地焚烧。这不仅影响城市与农村的美观度,还会造成周边居民生活不便,甚至会有各种安全隐患,对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极为不利的影响,而对于这些未经分类处理的垃圾会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二、S社区垃圾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一)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监管不足社区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不足,这也给S社区垃圾分类管理这一盘棋增加了很多变数。垃圾分类是一项远大工程,是党中央部署的决定性战略方针,但在一些地方执行起来就显得重视程度不足,尤其是下到各社区和各村,认为垃圾分类还没有完全普及,等到普及那天再开展垃圾分类也不迟,殊不知这样只会耽误垃圾分类的进度,拖了垃圾分类的后腿,个别软弱涣散的社区或村辖区内居民的垃圾分类普及率几乎为零,社区以及政府对居民垃圾分类提供的帮助较少,使居民不重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二)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推进效果不明显目前S社区的拉近分类推进效果不理想,很多居民在小区设有分类垃圾桶的情况下也做不到对垃圾的分类投放,极大地降低了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率。调查结果显示,可以做到垃圾分类投放的居民只占少数,这部分居民会根据分类标志来进行垃圾分类处理,但大部分居民都是偶尔才能做到,即使垃圾桶有明确的标志,这部分居民依然只是偶尔才会照做,目前不能做到垃圾分类投放的居民占比例较大,充分说明了大部分西安市市民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还没有养成。部分居民表示,自己看到了垃圾分类的标志,但因为怕麻烦,依然选择随便扔了,这部分居民大多是男性,只有少部分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或中老年人能做到认真分类,并且愿意在这方面花费时间。但绝大多数的居民做不到这一点,一方面是习惯使然,一方面是怕麻烦。由于大部分居民做不到这种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管理,所以西安市的垃圾分类推进较为缓慢,垃圾分类的效率较为低下,效果不够明显。(三)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不完善调查西安市S社区的垃圾分类设施情况发现,当前的基础设施供给存在不足的情况,无法满足所有居民的垃圾分类投放需求,数据显示,认为普通垃圾收集设施设置非常足够的只占到5.50%,认为目前的垃圾桶供给数量比较少的居民也占到了16.95%,甚至还存在1.41%的居民表示生活社区中完全没有垃圾桶等生活垃圾收集设施,这说明基础设施的布局还有待优化。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2.66%的居民表示小区有分类垃圾桶,还有87.34%的居民认为社区没有分类垃圾桶。这进一步说明了分类垃圾桶在西安市小区中的布局有待增加。目前,西安市没有分类垃圾桶的小区数量不少,比如S社区每栋楼设置的就是出口和入口各一个垃圾桶,小区居民就将垃圾一股脑全部扔进去。有的小区垃圾分类设施破坏较为严重,还有的小区垃圾分类设施数量与居民楼的数量严重不匹配,比如居民楼的数量有五栋,但只设立了三个垃圾收集点,垃圾收集点过少,而且收集点只有一个统一的垃圾桶,没有四个垃圾分类的垃圾桶,硬件设施的不足影响到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图2-1西安市S社区普通垃圾收集设施普及现状图2-2西安市S社区活垃圾分类设施供给现状(四)居民垃圾分类参与意愿、认知意识不够虽然垃圾分类已经慢慢深入人心,政府、媒体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也已经全方位覆盖,人们可以从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种渠道接收关于垃圾分类的信息。从表面上来看,仿佛人人都了解垃圾分类,人人都懂垃圾分类,人人都接受并愿意垃圾分类。其实不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群体,对垃圾分类漠不关心,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觉得垃圾分类所带来的利益和不施行垃圾分类所带来的害处与自己无关。针对是否真的了解垃圾分类,还是有很多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淡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部分人无疑拖了垃圾分类的后腿,是垃圾分类无法顺利开展的一大阻碍。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与处理都需要依赖于城市居民的支持与配合才能顺利开展。但是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不具备较强的环保意识,随手丢垃圾等现象也时有发生。从家庭角度来讲,生活垃圾混装已成为习惯,想要对其进行更改,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城乡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是有很大差别的,虽然城区的垃圾分类基础比较好,但是总体而言,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还是很浅薄。尤其是农村,由于留守农村人员整体岁数偏大,条件偏差,所以要想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从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这一点切入,改进各个社区垃圾分类治理是事半功倍的。三、S社区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的成因分析(一)政府垃圾分类日常监管不够这就要求街道一级的政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程度,加大监督力度,成立攻坚小组,全力促进各社区、村的垃圾分类工作。各社区和各村也要设立党员示范岗,建立党员包保责任制,名单公示上墙。党员要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冲锋在前,率先学会垃圾分类,言传身教,带动百姓做好垃圾分类,垃圾分类与干部绩效挂钩,使垃圾分类烙印在党员干部心中。让党员起到带头作用,这也是改进S社区垃圾分类管理的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让党旗在社区垃圾分类管理的工作高地上飘扬。(二)社区和社会组织参与治理宣传不够垃圾分类需要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通过前文的调查可知,当前西安市S社区相关部门的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宣传效果并不明显。其一,西安市第三方环保企业和社会组织城市生活垃圾宣传教育工作落实不够,尤其是城市各社区的宣传工作不到位,宣传效果不理想,由上文调查可知,大多数居民表示自己很少甚至基本没有接触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其二,由居民接受到垃圾分类教育的程度可知,相关部门在宣传分类投放方面的知识和政策时还存在的宣传教育形式单一的问题,导致居民在接受这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与政策方面存在难度,很多政策和信息对居民来说显得较为陌生,从而无法理解,就更别说有效执行了。政府的宣传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这种宣传就是无效的,对于居民来说,很难去理解这些政策,还浪费了政策宣传的成本。出现这一情况与政府宣传内容缺乏引导性还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引导性不足主要体现在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倡导不足、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规定不够明确等方面上,导致宣传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三)政府资金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目前西安市为了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特意成立了西安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要职责旨在为西安市工业城市推动环保产业的开放与科技的进步,开拓环保市场等等,但是该协会并没有发挥根本的作用,比如在垃圾分类资金投放方面,组织力量也不大,群众号召力不高,其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公共环保机构在西安市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面发挥着终端治理作用,主要处理其他环节无法处理的垃圾类型,但在治理城市生活垃圾方面,环保部门的作用并不显著,缺乏垃圾治理的技术和设备等,导致治理的效果得不到显著的提升,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建立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在垃圾源头分类减量、中间收运运输等环节的参与度严重不足,除了这些环节外,监督环节的参与更是处于空白阶段。(四)居民垃圾分类参与认知意识的教育宣传薄弱不仅仅是垃圾分类,做任何一项工作或活动,宣传一定是第一位的,没有宣传、教育就没有支持者,要想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并让所有居民都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和教育是重中之重,是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可以说垃圾分类宣传先行。宣传也作为管理手段中最前沿的那一部分,虽然宣传和管理表面看似关联不大,但想要良好的管理,提前的宣传必不可少,所以宣传在整个垃圾分类治理中起到先锋作用。尤其在当下这么一个自媒体时代,信息交流高度畅通,媒体通信高度发达,利用好宣传将会使垃圾分类治理事半功倍。这里就需要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更关键的就是通过学校对孩子的教育使得垃圾分类能够极快的普及。组织垃圾分类进校园,跟学校沟通,派专人给学生们上一堂垃圾分类课,垃圾分类必须从小抓起。通过学校的宣传提高孩子们的垃圾分类意识,通过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等会议提高党员和干部垃圾分类意识,通过进户宣传提高老人的垃圾分类意识。四、改进S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策略(一)提高垃圾分类的日常监管意识首先,S社区所在的街道要分别制定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城市和农村垃圾分类管理法,明确各项法律规定,明确各项方针政策。其次,建议细化法律法规,出台针对特殊物品的法律,如《塑料制品法》,《家电回收法》、《汽车回收法》等。最后出台垃圾分类管理如何具体的实施的规定,涉及的内容是政府部门和个人以及社会组织、企业应付责任以及详细划分规定,并明确各个主体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垃圾分类必须形成长效机制,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进行严格的管理,形成长期考核机制。以S社区为例,西安市市龙城街道政府需制定五年以上的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计划,有长远的垃圾分类工作目标,有经得住考验的全套垃圾分类考核、奖惩机制,具备可以持续执行的垃圾分类管理方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垃圾分类管理将会一直成为S社区各项管理中的重点坚持下去。除了良好的教育,前期的宣传,还要设立一套完善的奖惩机制,对症下药,解决这一问题。根据S社区自身的情况,制定垃圾分类奖励机制,激发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主动性(二)发挥社区和第三方组织的支撑作用西安市市关于环境保护的第三方组织虽然有一些,但是并未动员起来,而致力于S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推进的第三方组织更是没有,第三方社会组织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过程中并没有发挥自己的全部作用,对此,西安市S社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发挥社会组织第三方在推进城市垃圾分类政策的力量。首先,需要提高社会组织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政策的认识,以便更多的社会组织能够自觉地参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推进工作中来,并自发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带动更多的居民强化生活垃圾处理意识,西安市市S社区地方管理部门经常与第三方社会组织合作,应当承认社会第三方组织的合法性,并保证社会组织的独立性。最后,第三方社会组织可以采取相对温和的方式,引导居民参与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和扩散,比如采用新媒体,开微信公众号,网上直播的方式开展宣传活动,不再受限制于各种传统的环保活动,不是像政府一样采用惩罚的制度来管理居民的行为,这可以弥补政府管理的不足,丰富西安市S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的推广方法。(三)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管理作用政府要通过健全监督问责机制保障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可以得到顺利的推进。西安市就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中并没有制定完善的监督问责体系。举例来讲,根据《管理办法》西安市政府明确了对违反规定的主体的相关处罚制度,但是对疏于工作职责的行政主体却没有明确惩罚标准,所以,西安市政府应当完善相关监督问责机制。首先,相关部门应当明确垃圾分类推进工作的考核标准;其次,西安市政府应该在生活垃圾行政管理部门之内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监督力量,这些监督人员负责监督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的全过程,一旦发现其中有违规违法的行为发生,就进行举报,让相关人员实施惩罚措施,从而防止违规违法行为的再次发生,使得垃圾分类投放、运输管理和末端处理等都在规范下运作。再次,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并确保监督的多元参与,使得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网络媒体等都发挥相互监督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四)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及参与意愿垃圾的处理方式同时也标志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垃圾分类不仅仅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更能够降低垃圾处理量和处理成本,同时也能够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人们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本身就比较淡薄,因此对于后期垃圾的分拣和运输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与阻碍。做好垃圾分类工作需要提高全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普及环保知识。西安市市政府需要大力发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引导居民进行理性的消费,及时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与相关的法律,培养正确的垃圾分类价值观,及时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与环保意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与手段进行多角度、渠道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源,及时普及生活垃圾的危害,引导居民实行无公害的处理方式,进而明确生活垃圾分类,建立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五、结论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要加强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是近年及未来我们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西安市也开始积极探索生活垃圾分类之路,研究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的制定,西安市市环境保护的开展都有巨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1]徐晓莉.服务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产品设计策略研究[J].美术大观,2020(12):115-117.[2]毕学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困境与摆脱:基于居民社区参与视角[J].宁夏社会科学,2020(04):114-122.[3]代杰,金钊.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义务体系[J].中华环境,2020(07):60-63.[4]周淑婧.西安市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实施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20.[5]古良红.成都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20.[6]廖茂林.社区融合对北京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30(05):118-126.[7]朱莹莹.西安市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监管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20.[8]宫成秀.西安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中的“两社联动”模式研究[D].西安市师范大学,2020.[9]杜瑾.西安市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协同治理机制研究[D].西安市师范大学,2020.[10]谭易晨.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11]陆锦玲,王晨阳.生活垃圾分类中的社区动员与居民参与——以A市垃圾分类小区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0):10-11.[12]纪珂珂.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政策执行研究[D].华侨大学,2020.[13]王仪.重庆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工具研究[D].西南大学,2020.[14]孔劲松,谢旭禾,姚歆元,李宁澳,于晓雪.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行为调查与优化策略研究[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9,12(12):20-25.[15]孙盈.西安市市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社会实践1365一、调查对象 138959二、调查目的 139998西安市社区公共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1317905三、调查内容 1324969四、调查过程 1331148五、结果分析 1413677(一)调查结果分析 1426330总结 18题目:ADDINCNKISM.UserStyle西安市市S社区公共生活垃圾分类调查报告一、调查对象问卷主要调查的对象是西安市S社区的居民,除此之外同时对S社区地方政府领导、社工、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等多名成员进行访谈,对这些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二、调查目的西安市社区公共生活垃圾分类现状三、调查内容西安市在2020年被选为垃圾分类政策试点城市后,才强化了对城市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进措施。但只有试点的几个区域积极执行了这些政策,其他地区的居民依然没有垃圾分类投放的行为习惯,这不利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政策的推进,很多居民在小区设有分类垃圾桶的情况下也做不到对垃圾的分类投放,极大地降低了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率。基于此针对西安市S社区的居民展开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居民的个人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现状;第三部分是居民垃圾分类投放心理因素;第四部分是居民环境知识掌握情况;第五部分是公共宣传情况;第六部分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推进的情景因素。四、调查过程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设计并修改调查问卷,选取西安市S社区,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进行调研,调研以填写调查问卷为主。本人采用随机抽样法,在西安市S社区各调查区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共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45份,有效回收率91%。在发放问卷方面,2021年2月将设计好的问卷在‘问卷星APP’上发布,让调查区的居民在网上进行作答,收集S社区居民的问卷结果,从而得出西安市S社区垃圾分类推进的情况。五、结果分析(一)调查结果分析A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表1是本次调查的居民基本情况,从表中的数据可知,从学历来看,初中及以下、高中或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居民分别占17.43%、44.40%、28.62%、9.54%,这充分说明大部分小区居民是高中或大专学历,这符合西安市的基本情况。从年龄来看,小于18岁、18岁到45岁、45岁到65岁、大于65岁的居民分别占2.75%、57.25%、34.50%、5.5%,可见,大部分居民是45-65岁之间,这说明所调查的居民区大部分是中老年人,这些中老年人在垃圾分类处理方面的意识还有待提升。从整体来说,西安市调查区居民在性别、年龄和学历等方面的分布较为合理。表5-1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人数占比性别男26348.26%女28251.74%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9517.43%高中或大专24244.40%本科15628.62%硕士及以上529.54%年龄小于18岁152.75%18岁到45岁31257.25%45岁到65岁18834.50%大于65岁305.5%B居民对垃圾分类标准的了解情况的调查笔者对西安市S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标准的了解情况进行了调查,询问居民是否了解西安市现在生活垃圾分类的四种形式,通过调查发现,西安市S社区居民对四种垃圾分类标准的了解还存在不足的问题,其中有64.22%的人表示不完全了解,只有4.77%的人非常了解。图5-1西安市S社区居民对四种垃圾分类标准了解现状C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的调查笔者对西安市S社区居民能否按照垃圾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投放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能做到,垃圾分类意识较强的居民占16.33%;但大部分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一般,不能完全做到,这部分居民占到了54.68%;部分居民甚至没有垃圾分类意识,做不到这部分居民占比也高达28.99%。这些结果充分说明了西安市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大部分居民嫌垃圾分类较为麻烦,习惯在不分类的情况下就直接焚烧或者填埋处理。图5-2西安市S社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现状D垃圾分类教育推广情况的调查调查显示,认为经常接受生活垃圾分类方面的宣传教育的居民只占到26.97%,只有13.03%居民认为接触到的垃圾分类教育比较频繁。但依然有44.59%的居民表示自己很少接触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教育推广,认为自己没有接触到这类宣传教育的居民占到了15.41%,这进一步说明了西安市居民接受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教育不足。图5-3西安市S社区居民接受垃圾分类教育的情况E居民对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情况的评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西安市普通垃圾收集设施普及现状还不容乐观,认为目前普通垃圾收集设施非常足够和较为合理的居民分别占5.50%和76.14%,但依然有16.95%和1.41%的居民认为垃圾收集设施有些不足或完全没有,这充分说明了西安市的垃圾分类设施情况差强人意,但依然有不少居民对垃圾分类设施的普及不太满意,需要西安市在这方面加以布局。这是满足日常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等的设施基础,图5-4西安市S社区普通垃圾收集设施普及现状在社区是否有分类垃圾桶的调查显示,有87.34%的居民认为社区没有分类垃圾桶,只有12.66%的居民表示小区有分类垃圾桶。这进一步说明了分类垃圾桶在西安市小区中的布局有待增加。图5-5西安市S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供给现状F垃圾分类整体满意度的调查西安市居民对生活小区卫生环境状况满意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垃圾分类推进后小区卫生环境比较整洁的占27.52%,认为垃圾分类推进后小区卫生环境一般的占63.30%,但依然有9.18%的居民认为垃圾分类推进后小区卫生环境不整洁。这说明西安市小区环境卫生情况还需进一步改善。图5-6西安市S社区公共卫生是否整洁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西安市在环境改善方面可谓是不遗余力,不仅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而且还加强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力度,还出台了垃圾分类处理的方案,但总的来说,西安市环境改善情况还不容乐观,认为环境改善效果不明显的居民占到了绝大多数。总结总体来看,S社区大部分的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还只停留在表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居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