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专类梅花名园的渊源_第1页
中国古典专类梅花名园的渊源_第2页
中国古典专类梅花名园的渊源_第3页
中国古典专类梅花名园的渊源_第4页
中国古典专类梅花名园的渊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典专类梅花名园的渊源

王cai-yu1;chenlui-dan2;nai-qiny;chenjungu2.中国famous经典园林与文化时事(2012)34(suppl.1)143-147[ch,24ref.)。1KeyLaboratoryforBiologyofHorticulturalPlants,MinistryofEducation,CollegeofHorticulture&ForestrySciences,Huazh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Wuhan,430070,P.R.China;2CollegeofLandscapeArchitecture,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100083,P.R.China.Meiflower(Prunusmume)isoneofthefamoustraditionalflowersinChina,andaspecialtypeofamousclassicalmeiflowergardenhasalonghistoryandculturalroots.Thispaperpresentsabriefreviewonorigins,historyandcultureofChinafamousclassicalmeiflowerresorts.Ithasimportanttheoreticaandpracticalsignificancetodevelopmeiflowerspiritsandculturalheritageandtoconstructmodernmeflowergardens.梅花(Prunusmume)是我国原产的著名花木,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自20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学者曾勉、汪菊渊、陈俊愉等已开始研究梅花起源、种质资源、栽培品种、栽培与育种以及梅花文化等。陈俊愉将我国古代梅花栽培史分为4个时期:自汉初至南北朝为艺梅初盛时期;自隋初至五代为渐盛时期;宋元为兴盛时期;明清为昌盛时期。并总结出梅花具有开花早、花期长、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等生物学特点。在梅花名园或专类园方面,梅花学者们研究了古代梅花名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对古代最早的“三大梅花名胜”、“五大梅花名胜”等进行了考证和分析比较,努力寻找和分析构成我国传统赏梅文化中核心的记忆载体。随着梅花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乃至现今评出我国“十大梅花名胜”,甚至更多梅花专类名园,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梅花风景旅游资源,推动了传统梅花专类名胜名园的旅游事业的发展。在对梅花文化和梅花精神的研究方面,前人赋予了梅花很多优良的品质,如韵胜格高,坚韧不拔;玉洁冰清,傲雪而开等意境深远之特点。今天我们重温前人从不同侧面研究我国古典梅园名胜的起源与发展,对传承和发扬梅花文化精神,发展梅花产业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1中国古典梅花园的起源和历史研究1.1我国艺梅观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曾勉、汪菊渊、陈俊愉等研究梅花的原产地与梅花栽培历史时认为,梅之原产地系以川、鄂山区为中心,梅花的栽培亦由四川开始向周边发展。梅之始由野生状态引入栽培系以生产果实供加工食用与药用为目的。“梅实生汉中川谷”,汉中位于陕南,南与四川毗邻,自此向南,便是梅花普遍露地栽培的广大江南地区。从发展历史与地区的关系来看,陈俊愉认为汉代初期仅在成都和长安附近种植梅花,可能与这一带接近原产地有关。以后随着经济、文化和交通事业的发展,艺梅地区逐渐扩大。到了唐代,开始形成了成都和杭州两个艺梅中心,至南宋而愈益发展和扩大,这便逐渐造成了江、浙、皖与川、鄂、滇东西均有发展的状况。自北宋起,河南的梅花栽培虽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历史背景与自然条件等影响,我国梅花栽培至今仍以上述提及的东西两区域发展为主。关于川蜀梅花的发展历史,有《华阳县志》载:五代初王建据蜀称王,曾在成都辟梅苑。孟知祥在成都称王时,别苑中有老梅卧地,称为“梅龙”。《梅谱》云:“去成都二十里有卧梅,偃蹇十余丈,相传唐物也,谓之梅龙。好事者载酒游之。清江酒家有大梅如数间屋,傍枝四垂,周遭可罗坐数十人。”可见早在唐代,成都巳栽种较多梅花,而以杭州和成都为其栽培中心。可惜后人再寻古梅踪迹,成都“梅龙”久已无存。清代《花镜》记载有“梅本生于罗浮、庚岭,喜暖故也。”陈俊愉认为该说法缺乏确切的其他考证证据。但最近的研究认为,广东和江西交界的大庾和广州的罗浮以及杭州孤山和杭州西溪是我国的第一批赏梅胜地。即仍然认为大庾和罗浮是梅花栽培的起源。从时间上看,大庾和罗浮始自六朝,孤山始于南宋时期。之后,有明代的苏州邓尉梅园、杭州西溪梅园和南京梅花山以及清代的无锡梅园。这些梅园发展到今天,都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因此,从不同角度来研究梅花的起源,对我们开拓思路,进一步挖掘和传承梅花的历史与文化,指导现代梅园的创新性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思考。1.2大前沿美学实施的具体产地的玫瑰花社会程杰认为,江西和广东交界的大庾岭梅花、广州的罗浮山梅花与杭州孤山梅园是我国古代第一批出现的“三大梅花名胜”。作者援引清代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卷二十五“吾粤自昔多梅,梅祖大庾而宗罗浮,罗浮之村,大庾之岭,天下之言梅者必归之。”认为,从时间上说,大庾岭梅花在南朝就有记载,可能是历史上记载最早,或者说是第一个明确记载有梅花具体产地的梅花名胜。我们知道,六朝到宋代是我国赏梅文化的早期,之后赏梅风尚不断走向鼎盛,梅花因此从普通花卉上升为百花之尊,并成为人们精神寄托的文化象征。南宋以来,人们提及梅花,经常将庾岭、罗浮和孤山三地连喻并称,成为赏梅的著名掌故。延及明代,有“……或以为庾岭之所见,或以为罗浮之所遇,或以为扬州东阁之赏,或以为西湖孤山之观……”“宛似孤山见,还如庾岭开”“春回庾岭花南北,梦晓孤山人古今”等一些类似将庾岭、罗浮和孤山同时出现的文献。可见,这些名胜成了当时赏梅的代名词。罗浮梅花不仅历史悠久,且因苏轼“罗浮山下梅花村”的诗意而闻名,加上罗浮山本是道教名山,因而更增加了罗浮梅花的神话色彩。1.3山之石:充分发挥山和唐之文杨乃琴研究认为,虽早在南北朝就出现赏梅诗文,但专植梅树成园林以供赏游者,乃唐宋以来才渐兴起,有唐代白居易在诗中描写的杭州孤山梅园为佐证:“三年闷闷在余杭,曾与梅花醉几场。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并认为诗中提及的孤山梅园是我国最早的梅园。在元吕浦的《梅边稿》中:“十年不见梅花树,长忆暗香冰雪颜。心逐暮云飞庾岭,梦随寒月到孤山。”将孤山梅花与庾岭梅花一并提及,不仅说明孤山梅花的历史悠久,另一方面开始将梅花赋予“暗香”和“寒月”等的文学隐喻。作为对后世的影响力来讲,最负盛名的要数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佳句。程杰等学者认为“疏影横斜”和“暗香浮动”的文学意象是国人进行梅花专类园造景追求的最高意境。这种文学意境与“林逋隐居”、“梅妻鹤子”的经典掌故以及“山因和靖隐来灵”的诗句构成了孤山赏梅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开创了梅花审美重在人格意趣的新纪元,奠定了后世赏梅的基本情趣和理念。在古人看来,林和靖与梅花的渊源以及在形成梅花文化中的地位与陶渊明和菊花的关系齐名。从辛弃疾的《浣溪沙·种梅菊》诗句“自有渊明方有菊,若无和靖即无梅”可见一斑。孤山梅园名胜奠定了中国梅花文化典型的人文意趣特征,具有划时代里程碑的意义。1.4邓尉花的景观除上所及第一批古典赏梅胜地外,邓尉山梅花和杭州西溪也是令今人非常崇尚的赏梅胜地。两处梅园种植均起源于宋代,昌盛于元明。邓尉梅花种植在清代康熙时就涉及整个光福半岛,一直持续到乾隆后期,成为著名的“香雪海”景观。乃至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历史上最为盛大的梅花风景之一。同样,杭州西溪的盛况也持续至康熙末年和乾隆年间。据考证,鼎盛时十八里沿路山坡遗迹西溪两岸遍植梅花,其规模与邓尉梅花相似,持续一个半世纪。其自然景观资源极为丰富。1.5梅花山梅景的历史溯源至明代,除苏州邓尉山梅花和杭州西溪梅花外,南京钟山等皆以梅之大型天然林植为主,构成公众性的赏梅胜景。王玉娟等认为,南京植梅历史悠久,早在六朝时期,南京植梅已盛,在其后的唐、宋、元、明、清历代相传不衰。梅花山梅景最直接的源头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国民政府在南京中山门外兴中山陵园时兴建梅花山,从此成为近代江南赏梅胜地。到1949年南京解放前的两三年间,梅花山已经形成了以梅花种植为主的风景特色。解放后的多次改造和扩建以及品种不断丰富,梅花生长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梅花山旧名吴王坟,本为陵园纪念植物园蔷薇花木区,抗战前梅、桃、樱等花栽培颇盛,蔚为大观。1944年汪精卫死葬于此,改名梅花山,为战后这里以梅花种植为主恢复梅花造景提供了潜在的契机。国民政府还都后,陵园管理机构着力恢复,梅花山再次成了重要的赏梅胜地,为新中国成立后这里的梅花风景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6植物风格特点无锡梅园始建于1912年,为著名民族工商业者荣氏兄弟植梅数千株,经10余年建设而成。园内景点丰富,入口“梅园”石刻,继而紫藤棚架指引,古柏环绕;“米襄阳拜石”、“太湖石峰”等石景,“瘦、漏、皱、透”苍老古奇;玲珑多姿的“天心台”,名出于“梅花点点皆天心”。湖石伴植红梅,翘角飞亭,远处塔影,相映成趣,形成层次丰富的景色;小溪、“野桥”,影射古诗“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的意境。这里梅林最盛,品种尤繁。有洁白素净的玉蝶梅,花如碧玉、翡翠相托的绿萼梅;有红颜淡妆的宫粉梅,胭脂滴滴的朱砂梅,以及浓妆艳抹的墨梅等,不胜枚举。老干古梅,绽开朵朵繁花,使游人流连忘返。由此可见,古典梅花名园或者梅园名胜之兴建历史悠久,风格特色各异。这些优秀的梅园是我国古典园林精华的一部分,是值得我们珍惜、研究和传承的宝贵财富和精神食粮。2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设计2.1梅园的数量将增前人对古典梅园梅花的种植与配置艺术风格已有较多研究。陈俊愉研究认为,以观赏为主的梅花栽培始自西汉。扬雄(公元前53年至公元18年)著《蜀都赋》,有“被以樱梅,树以木兰”之句。这表明距今2000年前,梅已供园林绿化之用了。杨乃琴研究认为,自宋代起梅园增多。援引张鎡《梅品》序云:“淳熙岁乙巳……有古梅数十,……合三百余本,筑堂数间以临之,……夏开涧环绕……”,认为这是颇具规模的水景梅园。分析范成大《梅谱》“余于石湖玉雪坡,既有梅数百本,……又于舍南买……七十楹,尽拆除之,治为范村,以其地三分之一与梅。吴下栽梅特盛,其品不一,今始尽得之。随所得为之谱……”,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座梅花品种园。再看王冕隐居浙江九里山,“树梅花千树”,且有“马迹山前万树梅”,推测这恐是最早大规模植梅作画的盛况。2.2水生植物的功能前人研究了梅花专类名园和我国古典皇家园林、私家宅园、寺观园林中的梅花造景应用。姚崇怀、张薇等研究了以“粉墙”、“明窗”、“疏篱”等背景与梅花种植的关系,如对古人“梅花绕屋”、“近屋植梅”造景艺术进行了赏析,认为梅花配植中,梅之姿韵最宜与南方清雅淡逸之古典建筑相互配合成景,粉墙青瓦,明窗疏篱,益显梅花神态。临窗散植梅花数株,疏枝摇曳,暗香浮动,由内观外,有李笠翁“无心画”之趣。宋人张鎡(号约斋)在《梅品》“花宜称二十六条”中,即有梅花“为明窗”一说。屋基墙隅,可散植梅树数株,亦可梅、石相配,既缓和了建筑死角的呆板生硬,又能形成“粉墙为纸、梅石为绘”的天然图画。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佳句,即为明证。古典园林中临水植梅,易表达疏影横斜之意。姚崇怀研究和总结了古人由爱梅而赏梅、植梅、艺梅过程中的各种造景形式与风格,阐述了水边植梅的品种选择原则与技巧,如应尽量选用疏枝横抖之老梅或垂枝类品种,使梅姿、梅韵与水体相互掩映,虚实相应。梅花性喜干爽,最忌积水,故水边植梅一定要选高燥处或适当堆土,注意排水,使植物能正常生长而达到所期望的景观效果。从“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的诗句,研究了宋代松、竹、梅成为“岁寒三友”的典故出处;从“苍松、老梅、翠竹”提出了“三友”配置的植物生长状态选择与造景要求。以松之苍劲古朴,曲干虬枝;竹之翠影摇风,超凡脱俗;梅之暗香疏影,清幽雅洁,表达“三友”耐寒之精神、斗霜之性情。三者相配,相得益彰。古人在梅花与其他植物的组合中,除松、竹、梅“岁寒三友”外,还有典型的梅、兰、竹、菊“四君子”之称。以梅之映雪傲骨,兰之幽谷飘香,竹之高风亮节,菊之斗霜竞芳,既体现植物习性特点,又比拟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品行。所谓梅兰竹菊,“君子”同心;因物言志,借物寄情。张薇等从古典诗词和文献分析中探讨了从汉上林苑到五代成都梅苑;从南唐金陵苑梅花千树,“梅岗亭”、“冰梅亭”,至明清北方宫苑等不同时期梅花在园林造景中的作用与特点。同时,论述了古人喜丛植、林植梅花,好依山傍水组景,在各地梅园、梅岗、梅岭、梅岩、梅溪、梅坞等专类园景区广泛应用。3梅与梅园之美由上可知,我国的古典梅花名园之所以成其为名园,乃因包含了丰富的梅花人文历史和梅花文化。此外,不少专家学者研究了历代著名梅花诗人、梅花画家、梅花雕塑家等以及他们的相应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梅花文化的人文内涵和精神品质。余树勋、陈秀中等分析了中国古代梅花审美特征。陈俊愉在《王冕与梅花诗画》中着重介绍了元代梅画、梅诗大师王冕的生平和风骨,是一篇分析王冕梅诗、梅画,突出梅花文化精神难得的专论。陈先生认为他开创了我国别具特色的墨梅画派并通过配以梅花诗和印石来着力倡导和宣扬梅花精神方面,厥功甚伟,影响深远。陈俊愉等还认为《诗经》中阐述了我国从吃用梅子到赋予梅子文化内涵的典故;从古代姑娘摘青梅的“青梅文化”,提出梅是体现古人浪漫情怀的最佳佐证,是比西方用月季表达爱意更早的爱情礼物,有比西方情人节更早的爱情文化习俗。李木子研究了梅花的美学价值体现于色、香、姿、韵诸方面。吴大红论述了金农梅花不类古人,主张师古人之意,不师古人之辞,以梅为师,不求形似,形成了画梅史上一种独特的风格创意主张。程杰认为唐宋两代分别形成了牡丹文化的王公贵族之气和宋代梅花文化的士人平民之品格。这也是近年来陈俊愉先生一直倡导将牡丹和梅花作为双国花的历史情结之一吧!王彩云等专门研究了梅花与中国水墨画画论的关系。从梅花水墨画之起源与发展简史,到造化为师、意在笔先、指物譬喻、借物起兴的创作手法;从“老嫩得宜、逸格难俦、为梅写真,为梅传神”的品评,到村梅、瘦梅与江路野梅、傅彩梅与墨梅、疏枝梅与繁花梅等的造型形式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些梅花传统水墨画的画论对指导梅花造景及其在梅园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此外,金荷仙等研究了梅花诗画以及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宋仪艳全面综述了梅花文化与中国旅游的关系以及在梅花名园中的应用。4植物类园的建设,丰富了中国不同的花我国古典梅花名园在形成我国独特的梅花风景旅游资源和特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