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诗词默写与赏析(教师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点分析(统编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f7dff752540ee71948899385491287/12f7dff752540ee719488993854912871.gif)
![专题09 诗词默写与赏析(教师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点分析(统编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f7dff752540ee71948899385491287/12f7dff752540ee719488993854912872.gif)
![专题09 诗词默写与赏析(教师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点分析(统编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f7dff752540ee71948899385491287/12f7dff752540ee719488993854912873.gif)
![专题09 诗词默写与赏析(教师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点分析(统编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f7dff752540ee71948899385491287/12f7dff752540ee719488993854912874.gif)
![专题09 诗词默写与赏析(教师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点分析(统编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f7dff752540ee71948899385491287/12f7dff752540ee7194889938549128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9诗词默写与赏析一、诗词默写1.(2022秋·河南三门峡·七年级统考期中)古诗文默写。(1)水何澹澹,。树木丛生,。(《观沧海》曹操)(2),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杜甫)(3)乡书何处达?。(《次北固山下》王湾)(4),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6),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7)峨眉山月半轮秋,。(《峨眉山月歌》李白)【答案】山岛竦峙百草丰茂正是江南好风景归雁洛阳边不知何处吹芦管闻道龙标过五溪遥怜故园菊影入平羌江水流【解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竦峙、芦管、羌”等字词容易写错。2.(2022秋·山东泰安·七年级统考期中)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2),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4),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纸上得来终觉浅,。(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6)落木千山天远大,。(黄庭坚《登快阁》)(7),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8)三十功名尘与土,。(岳飞《满江红》)(9)有德者必有言,。(《论语》)(10)子曰:“贫而无怨难,。”(《论语》)【答案】山岛竦峙我寄愁心与明月思而不学则殆岐王宅里寻常见绝知此事要躬行澄江一道月分明小楼一夜听春雨八千里路云和月有言者不必有德富而无骄易【解析】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竦峙、寄、殆、躬、澄、骄。3.(2022秋·北京·七年级北师大实验中学校考期中)古诗文默写(1),江春入旧年。(2)夕阳西下,。(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4)《<论语>十二章》中讨论学习与思考关系的两句是:,。【答案】海日生残夜断肠人在天涯择其善者而从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易错字词:残、肠、善、罔、殆。4.(2022秋·浙江金华·七年级统考期中)古诗文名句默写。(1),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4)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运用想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的句子是:,。(5)日月星辰是诗人们常爱吟咏的对象,请写出有关“日”的古诗文句子(连续的两句)。【答案】回乐烽前沙似雪断肠人在天涯学而不思则罔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闻早渡江去,日高来起居【解析】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烽、断、涯、罔、遥、菊、傍”这几个字的写法。(5)考查古诗词的识记理解。解答时,结合自己的积累,选取有关“日”的连续两句诗词作答即可。示例一: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示例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5.(2022秋·河南漯河·七年级统考期中)古诗文默写。(1)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2),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于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4)诗中有画,是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点之一。曹操的《观沧海》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风起浪涌的大海景象;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为我们展现的则是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答案】影入平羌江水流不知何处吹芦管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解析】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羌、芦管、落、萧瑟、藤。6.(2022秋·江西赣州·七年级统考期中)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给人乐观向上的力量的句子是:,。(2)《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大漠似雪,月华如霜,边城夜色凄神寒骨的诗句是:,。(3)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两句“,”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析】考查名篇背诵,注意:生、烽、霜、罔、殆。7.(2022秋·河南鹤壁·七年级统考期中)古诗文默写:(1)《观沧海》描写草木繁盛的诗句是:,。(2)《次北固山下》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是:,。(3)《<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4)《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影入平羌江水流。(5)《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化用陶渊明的典故,紧扣标题的是:,无人送酒来。【答案】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峨眉山月半轮秋强欲登高去【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丛、潮、悬、罔、殆、峨”等字要正确书写。8.(2022秋·山东淄博·七年级统考期中)默写填空(1)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不知何处吹芦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曹操在《观沧海》中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是:,。(6)《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中直接抒发天涯沦落人的凄苦愁楚之情的诗句是:,。【答案】落花时节又逢君遥怜故园菊一夜征人尽望乡我寄愁心与明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逢、怜、寄、涯”等字的正确书写。9.(2022秋·广东清远·七年级统考期中)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3)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4)《<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5)古诗中的地名总惹无限情思。“,。”同样的地方却有物是人非的感伤(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地名是家的方向,可望却不可即(王湾《次北固山下》)。(6),,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答案】闻道龙标过五溪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山岛竦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解析】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易错字词:溪、峨、羌、竦峙、落、雁、藤。10.(2022秋·山东淄博·七年级统考期中)默写填空。(1)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2),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遥怜故园菊,。(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5)《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杜甫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表达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的两句是:,。(6)李白《峨眉山月歌》中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两句诗是:,。(7)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曾站在河边,感叹逝去的时间就像流水一样永不停歇,从而更加珍惜光阴,对应的句子是:,。【答案】归雁洛阳边回乐烽前沙似雪闻道龙标过五溪应傍战场开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归雁、烽、岐、峨眉、平羌”。11.(2022秋·辽宁大连·七年级统考期中)默写填空。(1)树木丛生,。(曹操《观沧海》)(2),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遥怜故园菊,。(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4)回乐烽前沙似雪,。(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6),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7)《次北固山下》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8)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引用《论语》中的“,”来表达对远道而来的各国朋友的欢迎。(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回答)【答案】百草丰茂夕阳西下应傍战场开受降城外月如霜山朗润起来了油蛉在这里低唱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茂、傍、蛉、亦”等字词容易写错。12.(2022秋·山东东营·七年级东营市东营区实验中学校考期中)填空。①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朋友,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②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表达深切思乡之情的句子是:?。③《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④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诗句是:,。④《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他写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答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解析】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寄、郎、雁、浮、逢、致。13.(2022秋·湖北黄石·七年级统考期中)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1)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呢?在《〈论语〉十二章》中对此进行了这样的阐述:,。(2)《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3)《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唤醒“征人”思乡情绪的诗句是:,。(4)《峨眉山月歌》中抒发作者对友人思念的诗句是:,。【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解析】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罔、殆、涯、溪、渝”这几个字的写法。14.(2022秋·河北保定·七年级统考期中)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1)曹操在《观沧海》中写眼中景象,抒心中豪情,表达了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的才情,其中表达作者登山临海的诗句“,”。(2)诗人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其诗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写自然景象雄奇壮观,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友情真挚深沉,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又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用“?”诗句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4)宽阔的河面一望无际,滔滔的河水向东奔流,此情此景让人不由地想起孔子的一句话“,”。【答案】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解析】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碣、沧、郎、雁、逝。15.(2022秋·江西新余·七年级新余四中校联考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未来必定美好的哲理句子是:,。(2)《<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3)《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主旨,抒发诗人离情别绪的诗句是:,。【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残、罔、殆、溪、渝州”等字词的正确书写。16.(2022秋·江西萍乡·七年级统考期中)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饱含诗人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句子是:,。(2)《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和对国事的忧虑之心的诗句是:,。(3)《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答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解析】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寄、愁、随、遥、傍、断、涯”这几个字的写法。17.(2022秋·山西晋中·七年级统考期中)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徜徉中华古诗文的长河中,让情感得到升华。读曹操的“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悟其博大胸襟;读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叹其抒情妙语;读王湾的“海日生残夜,”,感其积极乐观;读马致远的“夕阳西下,”,品其凄切心情;读岑参的“,应傍战场开”,见其无限情思;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教我们如何提高自我修养。过去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正如孔子所言“,”,我们唯有珍惜当下,传承经典,才能在与先贤的对话中享受快乐,做最好的自己。【答案】若出其中星汉灿烂随君直到夜郎西江春入旧年断肠人在天涯遥怜故园菊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解析】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郎、涯、逝、昼。18.(2022秋·浙江丽水·七年级校联考期中)古诗文名句默写。日月东升西落,皆可入诗入画。“(1),若出其中”曹操借日月展现自己博大胸襟;“夕阳西下,(2)”马致远借落日抒写游子的孤寂愁苦;“(3),(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借月表达对朋友的深切关心;“(5),(6)”(《次北固山下》)王湾借日月揭示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7),(8)”(《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借月渲染边塞的荒寒凄冷。【答案】日月之行断肠人在天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肠、涯、愁、郎、生、烽、霜”等字的正确书写。19.(2022秋·江苏镇江·七年级统考期中)诗句默写。(1)“月”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典型意象,寄寓作者丰富的情感。像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他的《峨眉山月歌》中的“,”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表现了诗人远行的喜悦;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回乐烽前沙似雪,”表现了边塞气候的奇寒。(2)子曰:“,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答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受降城外月如霜学而不思则罔【解析】本题考查名篇默写。解答此类题目,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本题需要注意“郎、羌、霜、罔”这几个字词的书写。20.(2022秋·江苏淮安·七年级统考期中)四季风景皆可入诗文。请完成诗文名句的填空。祖国山川壮美,四季风景如画,最能引人遐思。朱自清为春天高唱赞歌:“春天像健壮的青年,,他领着我们上前去。”初春的和风顺江而来,令王湾心胸开阔:“,。”暮春的杨花、鸟鸣牵引李白的思念直到远方:“,。”曹操听秋风萧萧,看海浪澎湃,不禁咏叹:“,。”冬夜,李益登城远望,夜风里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一夜征人尽望乡。”陡然唤醒了戍边军人的思乡情绪。【答案】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不知何处吹芦管【解析】本题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识记。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胳膊、阔、悬、落、溪、萧瑟、芦管”等字词的正确书写。21.(2022秋·山东菏泽·七年级统考期中)古诗文默写。(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自问“①?”,一问一答中抒发的都是对故土的眷恋;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②“”的温馨画面反衬游子孤寂凄凉的心境。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运用比喻描写边塞荒凉凄寒的句子是:③,。(2)阅读经典诗文,可以触摸不同的情绪,也可以领悟诸多哲理:学习需要注重发掘兴趣,“④,”;学习必须与思考结合,方能事半功倍,“⑤,”。(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填空)【答案】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小桥流水人家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雁、烽、降、罔、殆”等字词容易写错。22.(2022秋·河南漯河·七年级统考期中)古诗文默写思乡怀人、渴望和平是古诗中常见的主题。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都蕴含着剪不断的乡情;王昌龄被贬龙标,李白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寄托他对远方朋友的关切和挂念。大唐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安史之乱”却把人们抛入战乱的深渊,杜甫的“,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勾起了诗人对过往安宁岁月的美好回忆;岑参的“遥怜故园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表达了对早日收复长安的渴望。【答案】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岐王宅里寻常见应傍战场开【解析】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断、肠、涯、寄、愁、随、夜、岐、傍”等字的写法。23.(2022秋·河南安阳·七年级统考期中)古诗文默写。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用一支笔写尽四季的景与情。同样写春,李白说“①,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连春日都显得凄凉悲惋;王湾却说“③,④”(《次北固山下》),用早春黎明之景一展积极与乐观。同样写秋,曹操写下“树木丛生,⑤。⑥,洪波涌起”(《观沧海》),显现出大海的辽阔与威严;而岑参低吟“⑦,⑧”(《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独自登高的惆怅凄凉,难以言表。【答案】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百草丰茂秋风萧瑟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解析】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规、啼、闻、溪、海、残、夜、茂、萧瑟、欲、登”等字的写法。24.(2022秋·广西玉林·七年级统考期中)古诗文默写。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能引起文人的感触。曹操登高望海心中升起“(1),;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豪情;马致远面对秋野残阳,顿生愁思:“(2),”;李益夜上受降城,以“(3),”描绘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笛声,徒然唤醒“征人”的思乡之情;王湾停宿北固山下,借“鸿雁传书”表达思乡之情“(4)?。”时光匆匆,有多少豪情壮志被岁月销蚀,《论语》中孔子就有“(5),”的感悟。【答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解析】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涯、芦、雁、昼”等字容易写错。25.(2022秋·湖南长沙·七年级统考期中)古诗名句填空。“月”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典型意象,寄寓作者丰富的情感。像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①“,”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他的《峨眉山月歌》中的②“,”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表现了诗人远行的喜悦;曹操的《观沧海》中的③“,”以“月”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与远大的政治抱负。【答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寄、君、夜郎、峨眉、平羌”等字词容易写错。二、诗词赏析(2022秋·湖南永州·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26.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首句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诗人李白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B.诗中连续使用了五个地名,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到行船之快。C.诗人将离开放乡外出闯荡,内心的憧憬和对未来的不安自然地流露在诗中。D.这首诗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意境明朗优美,音韵流畅。27.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答案】26.C27.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解析】26.C.“内心的憧憬和对未来的不安自然地流露在诗中”有误。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悬着半轮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动着月亮映影。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诗中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友、思乡的情怀。故选C。27.此题考查学生对于古诗句中重点诗句的理解与描述画面的能力。答题时首先理解诗句的大意,然后结合全诗的内容,同时要在把握诗歌主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诗意化。示例:高峻的峨眉山前,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前行。(2022秋·福建南平·七年级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8.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思”在这里的意思是“思绪”。B.首句中“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C.“小桥流水人家”读来令人亲切,表现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29.“古道西风瘦马”中“瘦”字妙在何处?请简要分析。【答案】28.C29.示例1:马都走瘦了,表明了诗人旅途的遥远、艰辛,侧面衬托出诗人离家在外、漂泊时间之久,表达了作者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示例2:瘦是“枯瘦”的意思,衬托出诗人漂泊在外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解析】28.C.“小桥流水人家”意思是:小桥下溪水潺潺,溪边人家炊烟缭绕;画面显得安逸而悠闲。联系“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极度伤感的游子漂泊在天涯海角)”可知,“小桥流水人家”一句乐景衬哀情,反衬了游子内心的无助、孤寂、伤感。“表现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表述有误;故选C。29.本题考查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诗文。“古道西风瘦马”意思是:在瑟瑟秋风中骑着一匹瘦马,缓慢地走在荒凉的古道。“瘦”在此有“瘦弱、枯瘦”之意;联系“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极度伤感的游子漂泊在天涯海角)”可知,用“瘦”来形容“马”,似乎是因为诗人在外漂泊之久,旅途遥远,使马都累瘦了,侧面表现了诗人旅途之艰,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之上,抒发作者因远离家乡,浪迹天涯,居无定所,漂泊无依时内心愁苦,疲于奔波时的思乡之切。(2022秋·福建泉州·七年级福建省永春第三中学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3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标题中“夜”字交代了“时间”,“受降城”点明了地点。B.首句“沙似雪”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月下大漠雪花纷飞、苍茫轻盈的景象。C.李白的“随君直到夜郎西”中的“夜郎西”与本诗的“回乐烽”都表明了地点,也都能引发人们对特定情景的联想。D.“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这两句分别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景物,使人如临其境。31.这首诗如何写“月”,表达诗人什么的情感?【答案】30.B31.本诗用比喻手法描写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深秋白霜,表现了边塞的苦寒,衬托征人思乡的愁绪。【解析】30.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辨析。B.“形象地写出了月下大漠雪花纷飞、苍茫轻盈的景象”有误,“回乐烽前沙似雪”意思是,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故选B。3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意思是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深秋白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受降城外月如霜”,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由此可知,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月,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表现了边塞环境的寒冷艰苦,衬托处征人思乡的愁绪。(2022秋·江苏盐城·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问题。月夜忆舍弟①杜甫戍鼓②断人行,边秋③一雁声。露从今夜白④,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⑤不达,况乃⑥未休兵。【注】①舍弟:对自己弟弟的谦称。②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③边秋:边地之秋。④露从今夜白:今夜适逢“白露”节气。⑤长:一直,老是。⑥况乃:何况是。32.普天之下,月亮明明都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33.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32.这明显是战乱中的诗人因思乡心切而出现的一种心理幻觉,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浓浓思念。(围绕“思乡之情”写即可)33.①“月是故乡明”“无家问死生”,表达了诗人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况乃未休兵”则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的思想情感。【解析】32.本题考查诗文内容理解。“月是故乡明”意思是: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只有一轮月亮,诗人却说家乡的月亮最明亮,“月”在此作为意象倾注了作者的情感;联系诗题“月夜忆舍弟”可知,在月夜作者思念起远方的弟弟写诗寄情;联系背景“秋杜甫在秦州所作,此时距安史之乱爆发已有四年。乾元二年七月,杜甫由华州弃官,携家客居偏远的秦州。同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杜甫的几个弟弟当时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尾联“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寄往洛阳城的家书老是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可知,正在当时处于战争时期,作者因思念家乡与亲人故而认为“月是故乡明”是作者因思乡心切而产生的心理幻觉,表现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33.本题考查作者情感。“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节候;那是在白露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思乡念亲之情。“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意思是: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写因战争作者与家人分散,彼此都无法知晓对方的消息,表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掺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意思是:寄往洛阳城的家书老是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作者因战争无法返回故园,而作者的经历是战争中无数家庭离散的缩影,表现了作者渴望战争早日停息,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的思想情感。(2022秋·福建南平·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34.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B.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能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捎到夜郎之西。C.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D.诗的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君去到夜郎。35.“杨花落尽子规啼”,试从“景”和“情”的角度分析这句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答案】34.C35.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于景/寄景抒情)借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意对即可)抒发出对友人远谪的关切与同情(意对即可)。【解析】34.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C.“杨花落尽子规啼”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并无欢快之意。故选C。35.本题考查诗句写作手法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意思是:杨花落完,子规啼鸣。杨花在春天开放,飘飘洒洒,暗含离别之意,“杨花落尽”从视觉上进行描写,点出时间是暮春时节,同时营造出一种凄清哀伤的氛围,暗含飘零之感。“啼”字从听觉上进行描写,子规的啼叫声声悲切,自古以来被认为是悲伤之音,是离别的象征,从而渲染出悲凉之意、离别之恨。诗人借暮春之景,抒发悲凉离别之情,为下联诗人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安慰作铺垫。(2022秋·北京海淀·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下面小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6.诗人先描绘了眼前所见的苍凉萧瑟之景,进而以“”呈现一派温馨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突出了“断肠人”的情感。诗人的视野层层拓开,情感随之变化,耐人寻味。37.回顾学过的《枫桥夜泊》,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和《天净沙•秋思》都借秋景传达情思。不同的是:《枫桥夜泊》写的是夜晚之景,而《天净沙•秋思》写的是之景;《枫桥夜泊》除了描绘“月”“枫”“渔火”等景象,还从听觉角度写了“”等,表达了诗人的心情。【答案】36.小桥流水人家思乡37.黄昏(或傍晚)乌啼(或钟声)忧愁【解析】36.本题考查对元曲的理解。诗人先描绘了眼前所见的苍凉萧瑟之景“枯藤老树昏鸦”,然后“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出一派温馨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37.本题考查诗歌和元曲内容与情感的理解。《天净沙•秋思》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据此概括即可。(2022秋·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8.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情景。3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中“生”和“入”用得精妙,请结合诗意简要赏析其妙处。【答案】38.潮水上涨,仿佛与两岸齐平,江面更显得宽阔了,顺风行船将白帆高高悬挂。39.“生”和“入”都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述自然的时序更替中,景中含情,景中寓理,给人积极、乐观向上的力量。【解析】38.考查描述诗歌画面的能力。解题时要明确,描绘某句诗的画面,一定要在正确翻译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与描写。“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意为潮水上涨,两岸更显开阔;风势正顺,白帆高高扬起。诗句中“平”是潮水与岸平,“阔”是开阔,描绘出两岸一望无际的景象,在空间上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正”是风向正好,“悬”是端端直直的高挂着的样子,写出了开上孤帆远行的景象。示例:春潮上涨,江水与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清风吹拂,船帆刮起,船行平稳迅疾。39.考查诗歌炼字的赏析。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作者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2022秋·广西钦州·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0.下面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题目点明了作者写此诗的地点。“北固山”北临长江,与“金山”“焦山”合称“京口三山”,“次”是“次日”之意。B.首联对偶点题,“青山”指北固山,是诗人的行经地,“客路”即驿道,是诗人即将要走的路,“客”字流露出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C.颔联写了船上所见之景,诗人通过妙用“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展现了一幅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宏伟画面,诵读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D.“乡书”“归雁”暗含着“鸿雁传书”的典故,且与首联“客路”“行舟”遥相呼应,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4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答案】40.A41.示例1:“生”“入”赋予了“日”“春”以人的情态,形象地描绘了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自然画面。示例2:“生”“入”赋予了“日”“春”以人的情态,蕴含着深刻的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解析】40.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A.有误。“次”是停宿的意思,而非“次日”之意;故选A。41.本题考查诗句赏析。要求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从炼字的角度看,句中“生”与“入”二字,不仅使得这一联对仗工稳,更妙在这两字一出,才使得“海日”和“残夜”、“江春”与“旧年”两不相干之事物有了联系,而且还因之而生动起来。蕴含着深刻的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具体而言,这一“生”字实在是形象极了。太阳刚升,大地还基本处于黑暗之中,但黑夜已撕破,这个“残”字写出了不可抗之消失。夜是被动的,却又是无可奈何的,它生了太阳,却又因太阳而消退!而“入”字更生动,任你江南虽还是旧年的冬天,但是春天却已将江边的柳树涂上了一层春色。这一“入”字很不客气,它几乎是带有强迫的楔入,写出了新生的锐气。蕴含着深刻的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2022秋·江西赣州·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寒菊[宋]郑思肖①花开并不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①郑思肖:南宋末年爱国诗人,终身不降元朝。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之后。4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从菊花开放的时令来写菊花,表现了菊花不与春天开放的百花争妍斗艳,写出了他不俗不媚的品性。B.第二句从菊花开放的姿态来写菊花,写出了百花凋零之后,只有菊花傲霜拒风,独放光华,趣味无穷。C.第三、四句写菊花盛开之后,尽管枯萎、凋谢,被北风吹落地上,但香味仍留在枝头。D.全诗借菊抒怀,以“寒菊”自比,以“北风”喻指北方的蒙古侵略者。4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42.C43.既对菊花孤傲、高洁、坚贞不屈的精神进行了赞颂,又表达了诗人坚守高尚节操,忠于故国的情怀。【解析】42.本题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意思是: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写出了菊花凋谢后不落,但仍系枝头而枯萎。所以“被北风吹落地上”的理解是错误的。故选C。43.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她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这两句是借菊言志,菊花,宁可一直守在枝头,何曾被北风吹落在尘土,这是郑思肖民族气节的写照,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2022秋·江苏无锡·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44.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抱膝灯前影伴身”所展现的场景,并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45.“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此句抒情独具匠心,请赏析其妙处。【答案】44.诗人双手抱膝,对着孤灯,形影相吊,一直坐到深夜。蕴含着诗人的孤寂之感,思家之情。45.诗人运用想象(或:虚写,或:落笔对方),写冬至深夜,家人围坐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想象家人思念着自己,来表达自己的思亲之切,委婉含蓄,令人回味。【解析】44.本题考查古诗词诗句内容及作者思想感情分析。此句意思是,晚上孤灯下抱膝在床,只有自己的影子陪伴着自己。“抱膝”、“灯前”都写出了作者缺少温暖、彷徨失落的感觉,“影伴身”表明了作者形单影只的孤独处境,抒发了作者孤苦无依,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45.本题考查诗句赏析。此句意思是,想到家中亲人今日也会相聚到深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多联齿轮泵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餐馆家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标准版小企业劳动合同合约
- 全球融资租赁合作合同
- 股份制企业入股合同
- 别墅整体装修合同范文
- 砖厂劳动合同模板及示例
- 区域经销商授权合同样本
- 危险品道路运输服务合同模板2025
- 数据保护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合同
- DB63-T 1987-2021干拌水泥碎石桩施工技术规范
- (完整版)欧姆龙E3X-HD光纤放大器调试SOP
- 2022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考试题库模考300题及答案下载(四川省专用)
- 2022年高级统计师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 1小时: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课件
- 2022-2023年(备考资料)医技类-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试卷6
- 老年社会工作完整版ppt-全体教学教程课件最新
- 2第二章 保护煤柱的设计
-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精心整理)三角函数w的取值问题
- 下肢深静脉血栓课件(精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