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力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天水师范学院天水师范学院
第一章测试
下面关于学习物理学的作用的观点,恰当的是()
A:学好物理学,就可以掌握世界的全部规律,不需要再学其它学科.
B:只有物理专业的人才需要学物理,其它人学习物理毫无用处.
C:学习物理不仅可以了解自然规律,还可以指导人类的科学活动.
D:物理学纯粹是理论研究,与日常生活无关.
答案:学习物理不仅可以了解自然规律,还可以指导人类的科学活动.
关于地球的半径,最接近下面哪个量级?()
A:六千千米;
B:六万千米.
C:六十千米;
D:六百千米;
答案:六千千米;
光从太阳传播到达地球所需的时间大约为()
A:8秒钟;
B:8小时.
C:8分钟;
D:不需要时间,瞬时到达;
答案:8分钟;
下列物理学研究内容与分支学科的对应中,描述不恰当的是()
A:对热运动的研究形成了热学;
B:对微观粒子运动的研究形成了量子力学.
C:对机械运动的研究形成了近代物理学;
D:对电磁和光运动的研究形成了电磁学和光学;
答案:对机械运动的研究形成了近代物理学;
研究宏观物体机械运动的分支学科是()
A:力学和量子力学
B:力学和电磁学;
C:力学和理论力学;
D:力学和热力学;
答案:力学和理论力学;
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下面说法中恰当的是()
A:物理学研究主要依靠计算,只要计算正确也可以不做实验.
B:物理学研究必须以实验为前提,实验之前的理论预测毫无意义.
C:实验和理论的方法并存,相辅相成推动物理学发展.
D:任何物理学研究只能先做实验,从实验中发现规律.
答案:实验和理论的方法并存,相辅相成推动物理学发展.
下列关于物理学特点的观点,不恰当的是()
A:从整体上了解物理学的概貌可以帮助我们学好物理.
B:多做习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理规律.
C:物理学与艺术截然不同,物理理论无所谓美感.
D:物理学理论具有很多的实用价值.
答案:物理学与艺术截然不同,物理理论无所谓美感.
牛顿建立牛顿力学体系的基础是总结观察和实验的规律。()
A:错B:对
答案:对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其著作《物理学》被称为古代世界学术的百科全书。()
A:对B:错
答案:对
牛顿为了计算天体间作用力与其运动轨迹的关系,创立了微积分方法。()
A:对B:错
答案:对
第二章测试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的位置矢量的表达式为(其中a,b为常量)则质点做()
A:变速直线运动;
B:一般曲线运动.
C:匀速直线运动;
D:抛物线运动;
答案:变速直线运动;
一运动质点在某时刻位于矢径(x,y)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
A:
B:
C:
D:
答案:
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x=3t-5t2+6,则该质点作()
A: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轴正方向;
B: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轴负方向;
C: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轴负方向.
D: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轴正方向;
答案: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轴负方向.
以下几种运动中,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是()
A:单摆的运动;
B:圆周运动;
C:抛体运动;
D:匀速率曲线运动
答案:抛体运动;
下列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A:斜上抛的物体,在最高点时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大;
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则速度越大.
C:物体在作曲线运动时,有可能在某时刻的法向加速度为0;
D:一质点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是4m/s,说明它在此后的4s内一定要经过16m的路程;
答案:物体在作曲线运动时,有可能在某时刻的法向加速度为0;
抛物运动是匀加速运动。()
A:错B:对
答案:对
质点在两个相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中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A:对B:错
答案:对
运动方向不变的加速直线运动,平均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才是相同的。()
A:对B:错
答案:对
仅知道某质点的速度变换规律,就可以唯一的确定其运动学方程。()
A:错B:对
答案:错
当物体同时参与两个或多个运动时,其总的运动是各个运动的合成,而各个分运动之间互不影响。()
A:错B:对
答案:对
第三章测试
伽利略得出惯性定律和落体定律的途径是()
A:设计斜面实验并进行数学计算
B: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
C:学习牛顿的著作.
D:在比萨斜塔上表演两球落地实验;
答案:设计斜面实验并进行数学计算
牛顿发表其力学理论体系的伟大著作名称是()
A: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原理
B:物理学的数学原理;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惯性定律的数学原理.
答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牛顿建立牛顿力学体系的基础是()
A:依据分析力学推导
B:总结观察和实验的规律.
C:进行大量的数学计算;
D:依据宗教教义;
答案:总结观察和实验的规律.
在水平冰面上以一定速度向东行驶的炮车,向东南(斜向上)方向发射一炮弹,对于炮车和炮弹这一系统,在此过程中(忽略冰面摩擦力及空气阻力)()
A:总动量守恒;
B:总动量在炮身前进的方向上的分量守恒,其它方向动量不守恒;
C:总动量在任何方向的分量均不守恒.
D:总动量在水平面上任意方向的分量守恒,竖直方向分量不守恒;
答案:总动量在水平面上任意方向的分量守恒,竖直方向分量不守恒;
一炮弹由于特殊原因在水平飞行过程中,突然炸裂成两块,其中一块作自由下落,则另一块着地点(飞行过程中阻力不计)()
A:比原来更远.
B:仍和原来一样远.
C:条件不足,不能判定
D:比原来更近.
答案:比原来更远.
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
B:切向加速度为正时,质点运动加快.
C:法向加速度越大,质点运动的法向速度变化越快;
D: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也越来越小;
答案:切向加速度为正时,质点运动加快.
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B:物体质量越大,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C:物体速率不变,则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D:速度很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答案:物体质量越大,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受力支点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A:错B:对
答案:对
如果人离高速行驶的列车太近,会受到向列车方向的推力。()
A:错B:对
答案:对
物体只有运动状态变化时,才存在惯性。()
A:对B:错
答案:错
第四章测试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动量不变,动能也不变.
B:物体的动能变化,动量却不一定变化.
C:物体的动量变化,动能也一定变化.
D:物体的动能不变,动量也不变.
答案:物体的动量不变,动能也不变.
作直线运动的甲、乙、丙三物体,质量之比是1∶2∶3.若它们的初速度相等,并且作用于每一个物体上的制动力的大小都相同,方向与各自的速度方向相反,则它们制动距离之比是()
A:1∶4∶9.
B:1∶1∶1.
C:1∶2∶3.
D:3∶2∶1.
答案:1∶2∶3.
A、B两物体的动量相等,而mA<mB,则A、B两物体的动能()
A:孰大孰小无法确定.
B:EKA>EKB;
C:EKA=EKB;
D:EKA<EKB;
答案:EKA>EKB;
质点系的内力可以改变()
A:系统的总动能;
B:系统的总动量;
C:系统的总质量;
答案:系统的总动能;
质点系统不受外力作用的非弹性碰撞过程中()
A:系统的动能和动量都不守恒;
B:系统的动能不守恒,动量守恒;
C:系统的动能守恒,动量不守恒.
D:系统的动能和动量都守恒;
答案:系统的动能不守恒,动量守恒;
对于一个物体系来说,在下列的哪种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A:外力和保守内力都不作功.
B:合外力不作功.
C:外力和非保守内力都不作功.
D:合外力为零.
答案:外力和非保守内力都不作功.
一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入某一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后,随木块一起运动。对于这一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子弹所受的冲量等于木块所受的冲量;
B:子弹、木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子弹、木块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
D:子弹动能的减少不等于木块动能的增加.
答案:子弹、木块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
;子弹动能的减少不等于木块动能的增加.
质点系内力所做的总功不一定为零。()
A:错B:对
答案:对
力的功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
A:错B:对
答案:错
当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时,则对该物体必须施力,且合力不会为零。()
A:对B:错
答案:对
第五章测试
一人造地球卫星到地球中心O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分别是RA和RB.设卫星对应的角动量分别是LA、LB,动指分别是EkA、EkB,则应有()
A:
B:
C:
D:
答案:
力使物体绕某点转动的效果用哪个物理量来度量?()
A:力矩
B:力偶
C:力
D:弯曲
答案:力矩
一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变;
B: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断改变.
C: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变;
D: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断改变;
答案: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变;
一力学系统由两质点组成,他们之间只有引力作用.若两质点所受合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此系统()
A:动量、角动量守恒,但机械能是否守恒不能确定。
B:动量、机械能守恒,但角动量是否守恒不能确定;
C:动量守恒,但机械能和角动量是否守恒不能确定;
D:动量、机械能以及对一轴的角动量都守恒;
答案:动量守恒,但机械能和角动量是否守恒不能确定;
飞机、轮船上的导航仪利用了哪一力学原理?()
A:动量守恒定律;
B:机械能守恒定律.
C:角动量守恒定律;
D: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角动量守恒定律;
下列哪一实验清楚地演示了地球自转的效应()
A:阿基米德实验.
B:厄缶实验;
C:傅科摆实验;
D:多普勒效应实验;
答案:傅科摆实验;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角加速度大的物体,受的合外力矩不一定大;
B:有角加速度的物体,所受合外力矩一定不为零;
C:有角加速度的物体,所受合外力矩不可能为零;
D:做定轴(轴过质心)转动的物体,不论角加速度多大,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答案:做定轴(轴过质心)转动的物体,不论角加速度多大,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力矩与功不同;力矩是状态量,功是过程量。()
A:错B:对
答案:对
对某一参考点,质点所受合力矩为零,则质点对该点的角动量不变。()
A:错B:对
答案:对
质点对点的角动量是矢量,不但与质点运动有关,而且与参考点位置有关。()
A:对B:错
答案:对
第六章测试
日心说的提出者是()
A:开普勒
B:牛顿
C:哥白尼
D:托勒密
答案:哥白尼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宇宙观,其依据是()
A:哲学思考;
B:宗教规定;
C:哥白尼学说.
D:天文观察;
答案:天文观察;
下列关于哥白尼日心说宇宙观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日心说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B:布鲁诺等日心说的支持者受到了教会的迫害.
C:用日心说描述星体运行,比地心说更简单;
D:哥白尼是通过查阅前人的资料加上自己的观测思考而提出日心说的;
答案:日心说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下列哪一现象是支持日心说、反对地心说的决定性证据()
A:在地球上观察到金星的盈亏位相;
B:在地球上观察到月亮的盈亏现象;
C:在地球上观察到行星的轨道是椭圆形的.
D:在地球上观察到行星运行的折返现象;
答案:在地球上观察到金星的盈亏位相;
首先用望远镜观察天文现象的学者是()
A:第谷;
B:哥白尼
C:伽利略;
D:开普勒;
答案:伽利略;
在地球上发射人造卫星,使卫星能围绕地球运动的最小速度是()
A:第三宇宙速度;
B:第二宇宙速度;
C:第一宇宙速度;
D:光速
答案:第一宇宙速度;
地球上的物体若要脱离地球引力,其初速度应不小于()
A:第二宇宙速度;
B:第三宇宙速度;
C:光速
D:第一宇宙速度;
答案:第二宇宙速度;
开普勒十分聪明,在得到第谷赠送给他的天文观测资料后,很快便计算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A:错B:对
答案:错
因为太阳的质量比月亮大得多,所以由太阳引起的潮汐力比月亮引起的潮汐力大。()
A:对B:错
答案:错
经典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弱场低速情况。()
A:错B:对
答案:对
第七章测试
几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具有光滑固定转轴的刚体上,如果这几个力的矢量和为零,则此刚体()
A:必然不会转动;
B:转速必然不变;
C:转速可能不变,也可能改变.
D:转速必然改变;
答案:转速可能不变,也可能改变.
关于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取决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与轴的位置无关.
B:只取决于转轴的位置,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无关.
C:取决于刚体的质量、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
D:只取决于刚体的质量,与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无关.
答案:取决于刚体的质量、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
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旋转时为了提高自己的角速度,会采用哪种方式()
A:尽量使自己的重心降低.
B:尽量保持原有姿势不变;
C:伸展手臂使身体的质量远离转轴
D:收紧手臂使身体的质量向转轴集中;
答案:收紧手臂使身体的质量向转轴集中;
一个可以绕定轴转动的刚体()
A:若转动角速度很大,则角加速度一定很大;
B:若转动角加速度为零,则受力一定为零;
C:若受力很大,则角速度一定很大;
D:若受力矩为零,则角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答案:若受力矩为零,则角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力矩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越大的刚体角加速度越小;
B:质量越大的刚体角加速度越大;
C:刚体的角加速度取决于刚体的质量,质量分布及刚体转轴的位置;
答案:刚体的角加速度取决于刚体的质量,质量分布及刚体转轴的位置;
均匀细棒OA可绕通过其一端O而与棒垂直的水平固定光滑轴转动。今使棒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在帮摆动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下述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A:角速度从大到小,角加速度从小到大;
B: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大到小;
C:角速度从大到小,角加速度从大到小;
D: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小到大;
答案: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大到小;
有A、B两个半径相同,质量相同的细圆环,A环的质量均匀分布,B环的质量不均匀分布。设它们对过环心的中心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JA和JB,则有()
A:
B:无法确定哪个大;
C:JA<JB;
D:JA=JE:JA>JB;
答案:JA=J
关于力矩有以下几种说法:
(1)对某个定轴转动刚体而言,内力矩不会改变刚体的角动量。
(2)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同一轴的力矩之和必为零。
(3)质量相等、形状和大小不同的两个物体,在相同力矩的作用下,它们的角加速度一定相等。
在上述说法中()
A:只有(2)是正确的;
B:(2)和(3)是正确的;
C:(1)、(2)、(3)都是正确的。
D:(1)和(2)是正确的;
答案:(1)和(2)是正确的;
假设卫星绕地球中心作椭圆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卫星对地球中心的角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A:对B:错
答案:对
质心和重心的概念不同。质心是质量中心,其运动服从质心运动定理。重心是重力合力作用线通过的那一点。()
A:错B:对
答案:对
第八章测试
两个同周期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x1的相位比x2的相位()
A:超前π/2;
B:落后π/2;
C:超前π.
D:落后π;
答案:超前π/2;
对一个作简谐振动的物体,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负方向运动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B:物体处于在负方向的端点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C:物体处在运动正方向的端点时,速度和加速度都达到最大值;
D: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正方向运动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答案: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正方向运动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物体作简谐振动,每当物体到达同一位置时,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有()
A:动量;
B:速度;
C:加速度;
D:动能.
答案:动能.
一质点沿X轴作简谐振动,其运动方程为X=0.05cos[4π(t+1/8)](SI),则质点振动的振幅,周期和初相位分别为()。
A:5cm、2s、π/8;
B:5cm、2s、π/2;
C:0.2m、2s、π/2.
D:5cm、4πs、1/8;
答案:5cm、2s、π/2;
当质点以频率v作简谐振动时,它的动能的变化频率为()
A:4ν.
B:v/2;
C:v;
D:2v;
答案:2v;
在受迫振动中,当阻尼增大时,共振圆频率()
A:无固定变化规律.
B:不变;
C:减小;
D:增大;
答案:减小;
质点同时参与如下两个简谐振动:x=A1cosωt,y=A2cos(ωt+2π),则合振动的轨迹为()
A:过原点在1、3象限的直线;
B:椭圆;
C:过原点在2、4象限的直线.
D:圆;
答案:过原点在1、3象限的直线;
简谐振动中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A:对B:错
答案:对
复杂的振动可以分解为若干个简谐振动。()
A:对B:错
答案:对
简谐运动的动能和势能都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且变化频率与位移变化频率相同。()
A:错B:对
答案:错
第九章测试
一平面简谐波沿着X轴负方向传播,角频率为ω,波速为u,设T=π/4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则该波的表达式为()
A:y=Acos[ω(t+x/u)+π]
B:y=Acos[ω(t-x/u)+π]
C:y=Acos[ω(t-x/u)-π/2]
D:y=Acos[ω(t+x/u)-π/2]
答案:y=Acos[ω(t+x/u)+π]
平面简谐波方程中表示()
A:x处质点振动初相
B:波源的振动相位
C:波源的振动初相
D:x处质点振动相位
答案:x处质点振动初相
干涉现象是波的重要特征之一,其本质是能量的重新分布。()
A:对B:错
答案:对
多普勒效应不仅仅适用于声波,它也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波,包括电磁波。()
A:错B:对
答案:对
平面简谐波中做简谐振动的体元的圆频率ω并非决定于振动系统本身性质,而取决于波源的频率。()
A:对B:错
答案:对
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为()
A:振幅相同,相位不同;
B:振幅相同,相位相同;
C:振幅不同,相位相同;
D:振幅不同,相位不同.
答案:振幅不同,相位相同;
波的表达式为y=0.05cos(6πt+0.06πx),式中y和x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则()
A:周期为1/3s;
B:波速为10m/s;
C:波长为5m;
D: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答案:周期为1/3s;
平面简谐波方程中的质元位移既是时间t的函数,也是质元位置x的函数。()
A:对B:错
答案:对
两相干平面波波源A、B,振幅皆为2cm,相位差为π,两波源相距20m,则在两波源连线的中垂线上任意一点,两列波叠加后振幅为()
A:2cm
B:0
C:4cm
D:2.82cm
答案:0
第十章测试
流体静压强的作用方向为()
A:指向受压面
B:垂直指向受压面
C:平行受压面
D:垂直受压面
答案:垂直指向受压面
雷洛数物理意义表示()
A:粘滞力与重力之比
B:压力与惯性力之比
C:惯性力与重力之比
D:惯性力与粘滞力之比
答案:惯性力与粘滞力之比
理想流体是()
A:无黏性流体
B:符合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
C:不可压缩流体
D:静止的流体
答案:无黏性流体
下列关于流体粘性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流体粘性具有阻碍流体流动的能力;
B:流体运动粘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m2/s。
C:粘性是实际流体的物性之一;
D:构成流体粘性的因素是流体分子间的吸引力;
答案:构成流体粘性的因素是流体分子间的吸引力;
理想流体与实际流体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考虑重力特性;
B:是否考虑粘滞性;
C:是否考虑易流动性;
D:是否考虑惯性。
答案:是否考虑粘滞性;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可认为其密度在流场中()
A:随压强增加而增加;
B:与压强变化无关。
C:随压强减小而增加;
D:随体积增加而减小;
答案:与压强变化无关。
温度升高时,液体的粘度减小,而气体的粘度增大。()
A:错B:对
答案:对
流体力学的研究中有两种主要的方法,其中欧拉法研究每个空间点的质点轨迹变化情况。()
A:错B:对
答案:对
在定常流动中,流动参数不随时间而变,流线和流迹重合。()
A:错B:对
答案:对
文丘里管利用伯努利方程,用来测量流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高考物理试题系列模拟卷(10)含解析
- 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工程大数据》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信息技术 第二册(五年制高职)课件 9.3.1 语音识别系统
- 护士分层级培训及管理
- 护理操作质量控制
- 支行行长日常管理
- 2025不动产登记代理人《不动产登记代理实务》考前冲刺必会300题-含详解
- 青海省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中药)历年考试真题库及答案
- 原发性腹膜癌病人的护理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三英语人教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动词词义辨析
- 2025-2030羊毛制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新零售背景下的电子商务尝试试题及答案
- 《商务沟通与谈判》课件 第二章 商务沟通原理
- 烫伤不良事件警示教育
- 2025年腾讯云从业者基础认证题库
- 面试官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中主题班会 预防艾滋珍爱健康-中小学生防艾滋病知识宣传主题班会课-高中主题班会课件
- (高清版)DB11∕T2316-2024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 诊所规章制度范本
- 小学生航天科技教育课件
- 2025年日历表全年(打印版)完整清新每月一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