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平与效率我国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
一对“效率优先”观点的批判2006年初,“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调研组发布了100多名党的高级干部的问卷。在回应“我们现在应该特别注意解决这些问题”时,“生活质量差距”成为第一位。“2006年的改革重点是什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占据了头板。“中国现在应该注意的主要风险是什么?”,“穷人和穷人”是第一位。调查真实反映了当代中国的社会矛盾以及老百姓的关注度。传统观念认为,平等和效率是一对“悖论”,是天使和魔鬼的冲突。在中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后,这种冲突显得愈加突出,并由此导致人们在政治理念上的冲突。具体说来,就会形成侧重于效率的“效率优先论”和侧重于公平的“公平优先论”。“效率优先”论者认为,坚持“效率优先”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他们认为,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转型期,关键是激活各个社会成员经济上的自主性和追求利益的主动性,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率才能达致国民财富的巨大增长,才是实现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基础。因而,现在不是讨论谁多吃、谁少吃(公平)的时候,而是应当把精力放在把“蛋糕”做大上,“蛋糕”做大了,对谁都有份。因而,必须加速市场化改革,才能求得经济效率与经济发展。他们相信,市场化改革作为一种“自然过程”能够自发地导致共同富裕的实现,因而,为了求得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即使暂时地牺牲公平,从总体上说也是一种值得付出的代价,这样可以以高效率实现财富的迅速增长而实现新的高层次的公平。“公平优先”论认为,防止收入差距过大,消除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者的永恒话题。反观我国,这些年“公平”牺牲得够多的了,但究竟由此获得了多少“效率”?真正的效率是由这种牺牲获得吗?他们认为,先富起来的人并不想去如何实现公平,而是使自己的财富如何更快、更便捷地增加。如果任由“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继续“发达起来”,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导向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相反,它使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产生了强烈的被剥夺感和不满情绪,导致价值趋向失衡和社会性的心理震荡,给下一步的改革埋下不稳定的因素。“效率优先”论者认为,“公平优先”论者的主张将挫伤有经济能力的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并有回复到传统的平均主义老路上去的潜在可能。所谓分配不公的说法只不过是根深蒂固的平均主义分配观的影响所致,在很大程度上是用平均主义的眼光看问题。公平是一种道德理想,是一个诱人的陷阱,对公平的过分偏好必然导致乌托邦幻想。而“公平优先”论者则认为,“效率优先”论者所提出的思路是一个诱人却是有害的建议。且不说效率产生的利益根本无法成为国家政府的财富从而成为新公平的物质基础,效率由于起点不同而不均等,这种不均等将不断扩大不公平;即使这条建议完全合理,那么也将是一个时间延续很长的过程,在最终达到新的公平之前,社会现有的公平将严重瓦解,社会能够承受如此沉重的牺牲吗?二“公平优先论”提出的提出、内涵和意义:“效率”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不允许把效率作为价值范畴来追求“效率优先”论的重要理论来源是美国经济学家S·库兹涅茨提出的“倒U型理论”。库兹涅茨认为,收入分配状况的变化趋势呈现为一条倒U型曲线:在经济发展初期,社会的财富总量有限,收入分配相对平均,共贫是基本特征;进入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起飞阶段后,由于对增长有重要意义的储蓄和积累集中在少数富有阶层以及城市中高收入者向农村的扩展,社会收入的差距会迅速扩大,尔后是短暂的稳定;在进入增长后期和达到较高发展水平后,随着纳税、福利制度的改善以及社会流动的增强和中间收入阶层的扩大,收入差距会逐渐缩小(P220)。这一从西方国家经验出发的理论感悟至少为我们分析此类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和视角。但问题在于,“倒U型理论”所揭示的西方国家的“历时态矛盾”,而中国现在面临的是“同时态矛盾”。因而,“倒U型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不能直接拿来分析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效率优先论”的合理之处是重新确立了“效率”作为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应有地位。长期以来,公平是一个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价值范畴,而效率并不总是一个价值范畴,至少不是一个具有较高地位的价值范畴。尤其是在道德理想主义的背景下,公平往往居高临下,具有裁夺效率的权力;效率则常常屈居末流,丧失了评判标准的效力。把效率作为工具合理性来追求,是对以往忽视效率的修正,但问题在于,效率优先并非在充分民主化的框架内执行,以“穷庙富方丈”、“各顾各”为主要特征或明或暗地瓜分国有资产的行为盛行也就不足为怪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在市场化改革的导引下容易产生财富积累和裂变的效应,因而,在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收入分配差距已到了接近警戒线的时候,再奢谈什么牺牲公平也在所不惜,就太不顾及起码的现实了。纵观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历程,的确都是由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种种不公正的痛感,才有了对未来公正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向文明进步社会的转型和变迁才成为可能。正如康德早就意识到的:“如果人们在进入文明状态之前,并没有意思去承认任何公正的获得,哪怕是暂时的,那么这种社会状态就不可能产生。”(P375)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在其第二个报告《人类处于转折点》中就提出了一种颇具宏观眼光的看法:从人类历史上看,任何社会的发展中都出现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各种差别的生生灭灭,如果一个社会要保持下去,就决不能让这些差距无限扩大。迟早,不是这些差距被有效地缩小,就是社会被各种力量撕得粉碎。英国学者保罗·哈里森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进行过实地考察之后认为,不平等和两极分化是经济成长过程中必然阶段的理论,在道义和客观实际中都是站不住脚的。追求公平和平等,既是人性的一般要求,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P373)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平优先论”提出的问题是深刻的。它警示我们:问题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收入分配理应追求社会公平的道义方面考虑,更重要的是,如果两极分化扩大到了超过极限,单纯的经济总量增长对于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将失去意义,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都将受到威胁。目前,人们对收入分配差距颇有微词,与其说在于收入分配差距本身,不如说造成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确有许多不公之处。由于感受到不公平的相当广泛,使得现有分配制度的信任度正受到严重挑战。一旦不信任指数积累到尖锐的程度,就可能以激烈的形式爆发出来。指出这一点,丝毫没有贬低收入分配差距所具有的积极作用的意思,而是要说明:如果我们不愿意看到我们的社会不断地处于财富重新分化的动荡之中,而白白浪费掉本可用来创造财富的时间,那么,我们就不应当把老百姓对收入分配差距的怨言都统统斥之为平均主义的愚昧而置之不理,而毫不顾忌地做进一步促使收入分配差距的事。三寻求公平与效率的整合点,确立科学的社会公平观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整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原以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这个问题,实践表明并非如此。传统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既有悖于公平,也有悖于效率,实质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从我们今天的认识高度上讲,公平和效率都是社会主义者追求的目标,既实现公平、又实现效率,一直是社会主义者追求的理想。从抽象的意义上讲,公正与效率是统一的。实现了社会公正,就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效率的增长提供精神条件;而效率增长了,就能增加社会财富,为实现社会公平创造物质条件。然而,现实情况是,一个社会要想在任何时候都取得公平与效率的两全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公平和效率成了难以踩平的跷跷板,不是这头高了,就是那头高了,多种分配方式的实施更是加剧了跷跷板的不平衡。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公平分配与效率增长显然是矛盾的。在中国,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启动,收入分配中的差距有扩大之虞,甚至出现高低悬殊和两极分化。这种现象极易使中国现代化进程出现振荡,从而遏制效率的增长。但是,若在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起飞阶段过多强调分配公平,又可能牺牲效率,因而难以加快现代化进程。这是一个深刻的“悖论”。笔者认为,解决这一悖论的可能出路是“公平效率整合观”。其基本意蕴是:首先,应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公平”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恩格斯指出:“如果群众的道德意识宣布某一经济事实,如当年的奴隶制和徭役制,是不公正的,这就证明这一经济事实本身已过时,其他经济事实已经出现,因而原来的事实已经变得不能忍受和不能维持了。”(P209)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由于人们物质基础的不同或者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公平的看法也就不同。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在道德上是公平的甚至在法律上是公平的,而从社会上看来很可能是很不公平的。”(P273)这表明,社会公平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过程。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我们面临着通过市场化提升效率这样一个最迫切的现实任务,加之社会发展在公平实现机制及其效果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还很难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完全统一。当人们对社会公平的期待和追求与现实生活中种种不公平现象产生严重反差的时候,就容易产生严重的不平衡心理和失落感。我们必须正视社会发展过程中某些不公平现象带来的人们的心理失落和精神反差,帮助人们确立科学的社会公平观,使人们懂得:社会公平是一种目标,一种过程,是需要经过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长期奋斗才能实现的美好理想,过去那种把公平当成一种起点,“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与社会主义本质背道而驰的。要激励人们为实现社会公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其次,应寻求公平与效率的整合点。公平与效率分别代表着两种价值选择。效率,是指人们工作中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的比率;公平,实际上是伦理学的概念,是被社会实践检验和证明为利益分配合理的社会关系的规定性。在社会和政治权利领域,社会至少在原则上把公平的优先权置于经济效率之上,而当我们转入市场经济领域中,效率获得了优先权,而大量的不公平却被认可。“如果平等和效率都有价值,而且其中一方对另一方没有绝对的优先权,那么在它们冲突的方面,就应该达成妥协。……然而,作为更多地获得另一方的必要手段,(或者是获得某些其他有价值的社会成果的可能性)无论哪一方的牺牲都必须是公正的,尤其是,那些允许经济不平等的社会决策,必须是公正的,是促进经济效率的。”(P86-87)在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体中增进平等,在平等中诸入一些合理性,在效率中诸入一些人道,这就是公平与效率整合的意蕴。但是,整合并不意味着一味的调和。一味追求调和可能导致公平与效率的两败俱伤。调和要以得失的计算为基础,以实现合理目标为目的。任何涉及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的决策,都应以保障最低限度的公平和最低限度的效率为前提。最低限度的效率是公平增长的极限,最低限度的公平则是效率增长的极限。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来看,公平恰是效率增长的基础。例如,中国当前的经济政策是扩大内需,但是内需总是迟迟启动不起来?根本原因就在于收入差距过大。高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已经饱和,他们大量的收入转化成了储蓄;而低收入群体虽然有消费冲动,但是缺乏消费能力,导致整个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而且,中国为什么在人均不到800美元的情况下就走向了过剩经济?概由于收入差距过大所造成的结构性的过剩,即生活必需品过剩,而耐用消费品消费不足。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从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消费阶段向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阶段的转变时期。而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格局,显然是不利于耐用消费品时代的。因而,在中国现阶段,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不仅仅是为了体现社会公平,也是为了最终达致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目标。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寻求公平与效率的整合点,追求在市场公平的基础上的社会公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市场公平;一种是社会公平。说市场经济是一种公平经济,这种公平指的是市场公平。应当指出,市场公平主要暗含着效率,通过起点均等和竞争规则公平等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以达到高效率。但同时,这种市场公平又暗含着社会不公平。一方面,所谓起点均等只是一种理想形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不可能实际存在。再加上人们天赋能力和后天条件的差异,机会均等的结果必然是事实上的不平等;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则必然导致优胜劣汰,造成人们收入差距过大。因而在实现了市场公平之后,还要着力实现社会公平,来平抑过大的贫富差距,使之处于社会所可承受的范围内。但这里所说的社会公平,和我们以往削平一切个体差异的平均主义毫无共同之处,而是有特定的内涵:(1)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承认人与人之间在地位、人格上的平等;(2)给每个社会成员的发展提供大致均等的机会和条件;(3)在考量人的社会价值时,不是以出身、身份、职务、财产等外在因素为尺度,而是以个人自身的素质及其潜能的发展程度、发展方向为依据。再次,应在收入分配的全过程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整合。一般来说,社会总财富的分配是经过三次分配形成的:第一次分配是市场分配,社会财富以工资、利润和利息的形式分配给生产要素所有者,主要体现效率原则,因而必然出现结果不平等;第二次分配是政府分配,政府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进行分配,主要体现公平原则;第三次分配是道德分配,一般是由非政府组织通过募捐和资助活动实施的,主要体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按照这一收入分配理论和当下中国的分配现实,我们应当采取的是一种“多面出击”方略:——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社会公平的优势与市场机制追求最大效率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这既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又是我们的现实任务。我们应该坚信,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建立在高效率基础上的社会公平就一定会实现。——“低保优先”,实施社会保障工程,构筑社会安全网。在这方面政府应积极干预,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那种只强调“锦上添花”而不同时“雪中送炭”,坚持在收入分配上“无为而治”的主张,都是对穷人和社会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上台之后首先为社会弱势群体办了几件实事:一是对农民“多予少取”,出台减免农业税政策;二是各地陆续提高了(主要针对农民工的)最低工资标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并不断扩大城市居民低保范围。——适时“扩中”,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从宏观意义上讲,中国收入差距之所以如此之大,原因并非高收入阶层收入太高,而是低收入水平太低。或者换句话说,并非是富人“太富”,而是一般人“太穷”。所以,解决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因为调节过高收入,不能使富的变穷;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在生产力水平尚未达到高度发达之前,也很难把穷的都变富。因此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服装类政府采购合同2篇
-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模板常用3篇
- 《车间布置设计》课件
- 铝合金加工合同范本完整版范文
- 医疗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班会课件
- 《长期筹资方式修改》课件
- 2024年度教育培训服务及教材转让合同2篇
- 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合同模板完整版
- 教师聘用的合同范本
- 公司内部付款申请单
- 年产10万吨电解铜的铜电解车间设计
- 砌体结构PPT课件
- 检验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记录本
- 下乡调研农业访谈总结
- 粮油食品加工工艺学复习题
- D702-1~3 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及灯具安装(2004年合订本)_(高清版)
- 租户分级安全管理规定
- 钢板桩支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 年产20万吨氯碱盐酸工段工艺设计(共22页)
- 《卵巢黄体破裂》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