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六年级上册(湘科版2023)期中 实验题 专题训练(含解析)_第1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湘科版2023)期中 实验题 专题训练(含解析)_第2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湘科版2023)期中 实验题 专题训练(含解析)_第3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湘科版2023)期中 实验题 专题训练(含解析)_第4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湘科版2023)期中 实验题 专题训练(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科学六年级上册(湘科版2023)期中实验题专题训练(含解析)期中实验题专题训练

1.(2023秋·湖南益阳·六年级校联考期中)显微镜的使用。

(1)写出下图显微镜各部位相对应的名称。

③④

(2)显微镜下,用高倍物镜看到的细胞数量要比低倍物镜下看到的。

(3)这台显微镜的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40×”,则这台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图像将被放大的倍数是倍。

(4)图甲中细胞A在视野的上方,将其移到中间的方法是。

(5)如果实验中需要将镜筒下降,那么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填“物镜”或“目镜”。)

2.(2022秋·湖南益阳·六年级校联考期中)如图所示,杆秤是一种老式称量物体质量工具。

(1)它属于杠杆类工具。

①提绳与秤杆交接处的位置相当于是(选填“用力点”、“阻力点”或“支点”)。在用杆秤量物体时,一般是通过调节的(选填“拜钩”、“提绳”或“秤砣”)位置使杆秤保持平衡;

②在提绳不变的情况下,秤砣越远离秤钩,说明物体质量越(选填“大”或“小”)。杆秤能测量的最大重量与(选填“提绳位置”、“秤砣大小”或“提绳位置和秤砣大小”)有关。

(2)请你根据杆秤的知识,提出2个问题并自己作答。

提出的问题我的回答

例如如何称量更加重的物体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更换一个更加重的秤砣。

3.(2022秋·湖南益阳·六年级校联考期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对于日月星辰的探索从未停止。同学们在研究“昼夜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时,提出了下面四种假说:

ABCD

①经过实验,我们发现可以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有。(多选)

②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历史上人们对地球的运动提出了许多看法:

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的观点,哥白尼提出了“”的观点,他们共同的观点是,这个观点后来经证实是正确的。

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用实验让人们亲眼见证了地球在自转,现在我们可以排除上述假说中是不成立的。(多选)

③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根据相对运动原理,我们判断出地球自转方向是,所以(填“北京”或“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④我们观察到每天正午的日影长度会随着季节有规律地变化,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制作了(填“日晷”或“圭表”),这是由于地球的运动造成的。

⑤结合以上所有实验,以及人类经过长达1600多年的不懈努力,最终证实了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真正原因是(填字母)。

4.(2023秋·湖南益阳·六年级校联考期中)小科想知道骑自行车沿甲、乙两条山路到达山顶,哪条路更省力,于是小科进行了一个探究实验。小科将一个重5牛的小木块分别放在3个坡度不一样的斜面上拉。

斜面①②③④

拉力/牛54.12.61.7

(1)实验完成后,他获得如上数据。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沿不同斜面拉重物所需要的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竖直提升重物需要的力。

(2)再比较①、②、③这三个斜面,可以进一步得出:斜面的坡度越(),需要的拉力越()。

(3)根据上题实验结论,可知图中的两条山路中沿()(填“甲”或“乙”)到达山顶更省力。

5.(2023秋·湖南怀化·六年级统考期中)东东做的“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纸梁的厚度一倍厚二倍厚三倍厚四倍厚五倍厚

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放垫圈的个数)预测1491218

实测27162542

(1)在实验中预测这一环节(选填“有用”或“没有用”);

(2)实验材料:纸梁、(若干个)、支撑物;

(3)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实验中不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A.纸梁的宽度B.垫圈的单个重量C.两侧支撑物的距离D.纸梁的厚度

E.放垫圈的个数

(4)分析实验记录的数据,可知改变纸梁的厚度对提高纸梁的抗弯曲能力效果(选填“明显”或“不明显”)。

6.(2023秋·湖南怀化·六年级统考期中)“纸的厚度和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实验结果如下:

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实验记录表

纸的宽度一倍宽二倍宽四倍宽

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放垫圈的个数)预测139

实测126

(1)分析实测的数据,你的发现:纸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

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实验记录表

纸的厚度一倍厚二倍厚四倍厚

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放垫圈的个数)预测1312

实测11075

(2)分析实测的数据,你的发现:纸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

(3)分析两张表格的实测数据,你的发现:要提高抗弯曲能力,增加()比增加()更有效。由此可以得出,横梁()(“立”或“平”)着放,抗弯曲能力更强一些。

7.(2022·湖南怀化·六年级统考专题练习)小明同学要进行材料抗弯曲能力的实验研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材料厚度(张纸)1234

承受垫圈数(个)271218

(1)实验研究的是材料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设计实验时不变的条件是材料的长度和,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材料的。

(2)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材料厚度,承受能力越强。

8.(2022秋·六年级校考单元测试)下表是同学们在做斜面实验时,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提升重物所得出的数据,请根据数据回答问题:

斜面的状况直接提起A斜面B斜面C斜面D斜面

所需拉力(N)3.01.01.31.61.9

(1)这一实验改变的条件是斜面的。

(2)这一实验不改变的条件是斜面的。

(3)从以上图表来看,坡度最大的是斜面。

(4)分析记录的数据可知,利用斜面比直接提升货物要,且斜面坡度越越省力。

9.(2023秋·六年级校考单元测试)下表是同学们在做斜面实验时,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提升重物所得出的数据,请根据数据回答问题:

斜面的状况直接提起A斜面B斜面C斜面D斜面

所需拉力(N)3.01.01.31.61.9

(1)这一实验改变的条件是斜面的。

(2)这一实验不改变的条件是斜面的。

(3)从以上图表来看,坡度最大的是斜面,坡度最小的是斜面。

(4)这一实验告诉我们:。

(2023秋·六年级校考单元测试)小东同学做“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纸梁的厚度一倍厚两倍厚三倍厚四倍厚五倍厚

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放垫圈的个数)预测1481216

实测28152540

10.实验材料有、、胶水和书本等。

11.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不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A.纸梁的宽度B.垫圈的重量

C.支撑物的距离D.纸梁的厚度

12.把实测的数据制成曲线图。

13.从图中你有什么发现?

参考答案:

1.物镜载物台少400将装片向上移物镜

【详解】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如图中①是目镜、②是调节旋钮、③是物镜、④是载物台、⑤是反光镜。

(2)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显微镜下,用高倍物镜看到的细胞数量要比低倍物镜下看到的少。

(3)如果这台显微镜的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40×,则这台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将被放大400倍,就是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

(4)由于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左右也倒,当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时,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上都,只有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能移动到达视野的上都。图甲中细胞A在视野的上方,将其移到中间的方法是将装片向上移。

(5)如果实验中需要将镜筒下降,那么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物镜,防止把玻片压坏。

2.支点秤砣大提绳位置和秤砣大小杆秤利用了什么简单机械原理杠杆秤砣磨损后,称量结果会如何变化数值偏大

【详解】(1)杆秤属于杠杆,提绳与秤杆交接处的位置相当于支点,在用杆秤量物体时,一般是通过调节秤砣位置使杆秤保持平衡。在提绳不变的情况下,秤砣越远离秤钩,说明物体质量越大,用力越大。杆秤能测量的最大重量与提绳位置和秤砣大小有关。

(2)可以研究的问题如秤砣利用的简单机械原理是什么,答案是杠杆。秤砣磨损后,称量结果会如何变化?秤砣磨损后,相当于用力变小了,要将秤砣位置往远离提绳的方向移动,这样测量数值会变大。

3.ABCD日心说地球是球形的AB自西向东北京圭表公转D

【分析】地球的运动分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

【详解】①在地球上看到昼和夜不停地交替出现,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几种假说:A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C太阳不动,地球自转。D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实验后发现这四种假说都能使地球上的某一区域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

②“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太阳每天环绕地球一周,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而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第一次提出“日心说”。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所有天体绕太阳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他们共同的观点是地球是球形的

③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经度数越大,日出时间越早,西经度数越小,日出时间越早,越是东边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所以北京先迎来黎明。

④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之一,包括“圭”和“表”两部分,用来度量正午的日影长度;其中立着的是表,有刻度的是圭。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根据圭表上的日影长度,人们就可以确定节气的日期和一年的长度。

⑤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

4.小于小小乙

【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详解】(1)由实验结果,可以知道将一个重5牛的小木块分别放在3个坡度不一样的斜面上拉,拉力分别是4.1N、2.6N、1.7N,使用斜面比直接提起重物用的力小,由此得出的结论:沿不同斜面拉重物所需要的力小于竖直提升重物需要的力。

(2)再比较①、②、③这三个斜面,可以进一步得出:斜面的坡度越小,需要的拉力越小。

(3)斜面是一种简单的省力机械,图中甲、乙两条山路中,图中甲的坡度大,乙是曲折的盘山路,虽然路程较长,但是坡度较小,因此沿乙山路到达山顶更省力。

5.有用垫圈DEABC明显

【分析】物体的抗弯曲能力与宽度有关,与厚度有关,还与形状有关。

【详解】(1)在实验中预测这一环节有用的,这样可以更好地设计实验过程,以应对随时出现的状况;

(2)根据题干可知,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是用垫圈的个数来表示的,所以还需要垫圈;

(3)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所以唯一的变量是纸梁的厚度,其他条件纸梁的宽度、垫圈的单个重量、两侧支撑物的距离比如都要保持不变;

(4)物体的抗弯曲能力与宽度有关,与厚度有关,变纸梁的厚度对提高纸梁的抗弯曲能力效果明显。

6.越强越强厚度宽度立

【分析】把薄板形材料折成V、L、U、T、或工字等,折成这些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减少材料的宽度虽然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详解】(1)根据题干可知,纸的宽度越宽,能够承受垫圈的个数就越多,因此抗弯曲能力越强;

(2)根据题干可知,纸的厚度越厚,能够承受垫圈的个数就越多,因此抗弯曲能力越强;

(3)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减少材料的宽度虽然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由此可以得出,横梁立放,抗弯曲能力更强一些。

7.宽度厚度越厚

【分析】一般情况下横梁是立着放的,因为横梁立着放虽然减少材料宽度,但增加了厚度,大大增强了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详解】(1)影响材料抗弯曲能力的因素较多,应用控制变量法:实验研究的是材料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设计实验时不变的条件是材料的长度和宽度,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材料的厚度。

(2)由上表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材料厚度越厚,承受能力越强。

8.倾角(坡度)高度D省力小

【详解】(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根据图可知,这一实验改变的条件是斜面的坡度,其他的条件均相同。

(2)进行的对比试验,改变的条件是斜面的坡度,相同的条件是高度和木块。

(3)从以上图表来看,坡度最大的是斜面D,坡度最大的是斜面A。

(4)斜面具有省力的作用。分析记录的数据可知,利用斜面比直接提升货物要省力,且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9.斜面的坡度提升的高度和物体的重量DA将物体沿斜面提升,坡度越小越省力。

【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