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行业分析报告_第1页
医院行业分析报告_第2页
医院行业分析报告_第3页
医院行业分析报告_第4页
医院行业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2"\h\z上篇:行业分析提纲 1I行业进入/退出定性趋势预测 1II行业进入/退出指标分析 3一、行业平均利润率分析 3二、行业规模分析 3三、行业集中度分析 3四、行业效率分析 4五、盈利能力分析 4六、营运能力分析 4七、偿债能力分析 4八、发展能力分析 4九、成本构造分析 5十、贷款建议 6III行业风险揭示、政策分析及负面信息 8一、风险揭示 8二、政策分析 8三、负面信息 9IV行业动态跟踪分析评价 10一、行业运行状况 10二、行业强势、弱势、机会与风险(SWOT) 11三、行业经济运行指标 12V龙头/重点联系公司分析 13一、龙头/重点联系公司财务指标 13二、公司在全国各地的分布 13VI资我市场及同业动态 15下篇:行业分析阐明 21I医药行业分析 21一、医药行业运行状况 21附件:我国医药行业加入WTO两周年分析 28二、行业政策分析 33三、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 37四、上下游行业影响 39五、世界药品市场新进展 51六、中国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63II医药公司分析 93一、公司整体状况分析 93二、重要公司分析 94三、公司(按规模)区域分布 94III市场产品分析 104一、重要产品生产状况 104二、重要产品价格变动趋势 105IV区域热点分析 108上篇:行业分析提纲本报告如无特殊阐明数据均根据统计局1~11月份数据整顿计算而得,单位如无特殊阐明均为万元人民币,数据来源均为国家统计局。本报告如无特殊阐明数据均根据统计局1~11月份数据整顿计算而得,单位如无特殊阐明均为万元人民币,数据来源均为国家统计局。=1\*ROMANI行业进入/退出定性趋势预测指标数量同比增减%供应生产能力化学原料药561807.60吨7.80中成药594578.90吨24.20化学原料药803461.20吨16.47中成药601963.40吨18.48比新增生产能力化学原料药241653.6吨-中成药7384.5吨-1~11月份医药品进口量28151吨17.41~11月份医药出口量270510吨15.4趋势预测本期市场供求特点分析1~11月,医药工业平均产销率94.2%,比上年同期提高0.55个百分点,产销衔接状况好于上年。但数年来低于全国工业平均产销率水平4~5个百分点的状况仍没有根本扭转,且产成品资金占用较上年同期增加7.74%,产成品库存可供销售天数居高不下,年末剧增达50%以上。下期市场供求趋势分析【结论】简要结论行业生产能力没有过剩,建议进入。公司参考指标净资产(千元)利润(千元)自然排序法较好值33308.002845.00中间值9794.00383.00较差值2601.000.00算术平均法较好值196529.1532561.15中间值46008.195442.22较差值9590.21-206.45注:公司指标参考为该项指标根据统计局末全国18万家工业公司统计数据计算整顿而得,单位为千元,仅供参考。自然排序法三个值分别为序列中分别处1/4、2/4、3/4位置公司数值;算术平均法分别为全部公司平均水平、平均线上全部公司平均水平、平均线下全部公司水平。=2\*ROMANII行业进入/退出指标分析一、行业平均利润率分析平均利润率与全行业比较与top10比较与全部工业行业比较行业5.391.000.831.22top106.491.201.001.47全部工业行业4.400.820.681.00二、行业规模分析(一)本行业与整个工业之间的规模总量比较规模指标本行业A全部工业行业B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总资产42284274.20.602.57利润2279154.3072516479.803.14销售收入24403255.80.801.96从业人数1128309.0056524091.002.00(二)行业不同规模公司与整个行业之间的规模总量比较规模指标总资产利润销售收入从业人数全行业42284274.22279154.30244032561128309Top105162584.1334803.10379679883792三、行业集中度分析Top10(%)销售集中度15.56资产集中度12.21利润集中度14.69四、行业效率分析单位:元本行业a全部工业行业b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每万元资产利润539.01440.02122.50每万元固定资产利润2025.221126.77179.74人均利润9.7412829.30157.45五、盈利能力分析本行业A全部工业行业B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净资产收益率(%)7.857.24108.55总资产酬劳率(%)6.535.55117.56销售利润率(%)35.457.05502.89成本费用利润率(%)10.276.28163.60六、营运能力分析本行业A全部工业行业B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总资产周转率(次)0.580.7676.35流动资产周转率(次)1.191.7468.11应收账款周转率(次)3.996.5760.64七、偿债能力分析本行业A全部工业行业B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资产负债率(%)54.0259.2591.16已获利息倍数5.734.81119.06八、发展能力分析本行业A全部工业行业B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资本积累率14.7313.49109.16销售增加率18.5927.6967.14总资产增加率15.2814.60104.67九、成本构造分析(一)成本费用构造比例(二)去年同期成本费用构造比例(三)成本费用变动状况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成本费用1~11月15612921.003746601.902340624.10481679.1022181826.10去年同期1383.113188326.011958189.66441785.8418789384.63同比增加(%)18.2717.5119.539.0318.06(四)本期成本——销售收入——利润比例关系分析公司的经营目的是实现利润,目的利润的实现是由成本费用(涉及销售成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收入等指标来确保的。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变动分析,能够发掘出该行业有哪些潜力能够挖掘,明了该行业的市场竞争、抵抗风险能力,据以拟定出下阶段的目的方案。1.成本——销售收入——利润比较1~11月去年同期同比增减(%)成本费用22181826.1018789384.6318.06其中:销售成本15612921.001383.1118.27销售费用3746601.903188326.0117.51管理费用2340624.101958189.6619.53财务费用481679.10441785.849.03销售收入24403255.8020577836.0718.59利润2279154.301770906.8028.702.成本——销售收入——利润比例关系本行业A全部工业公司B与全部工业公司比较a/b(%)成本费用/利润9.7315.9261.13成本费用/销售收入0.910.9398.08利润/销售收入0.090.06160.45十、贷款建议行业资金流向流入利润水平可接受度较高建议开发热点区域上海、北京、广州等产品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公司1.西安杨森制药公司2.天津史克制药公司3.阿斯利康制药公司4.上海罗氏制药公司5.上海施贵宝制药公司重要风险政策风险10月份国务院公布了从2004年1月1日开始,中国出口公司的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3个百分点的决定,其中涉及到西药原料和医用敷料,品种面较广:这次调节后退税率拉开了档次,分为17%、13%、11%、8%和5%五档,即不同的出口商品见面临不同的调减退税幅度。受该政策影响,中国医药出口贸易的增加速度将比今年有所下降。市场风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医药市场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竞争市场已勿庸质疑。国内公司将面对大型跨国公司而不仅仅是国内其它公司的挑战,如果不进行改革并加速国际化进程就会在竞争中被裁减出局。几年后庞大的中国医药市场将吸引外国大公司巨款的不停投入,中国将成为全球重要的原料药及制剂生产基地,药品进出口贸易将急剧增加,药品价格悬殊的现象将荡然无存,医药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化。经营风险现在,由于急功近利、盲目跟风和互相攀比的“顽症”复发,医药行业正面临新的重复建设和过分竞争。,医药公司之间的兼并行动将进一步升温。兼并的成果是医药生产经营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公司通过转换机制将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公司间的竞争将愈趋激烈。=3\*ROMANIII行业风险揭示、政策分析及负面信息一、风险揭示一是公司规模问题突出,大多数中小公司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且布局分散。二是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多数公司专业化程度低,缺少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重复生产现象严重。三是是医药流通体系不健全,公司改革和战略重组的任务还很艰巨。四是产品质量、性能有待提高;五是外贸产品构造不合理。二、政策分析现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除了推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之外,近期还将采用四方面方法,加强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这些方法涉及:完善国家药品政策,加强合理用药,确保人民用药安全;进一步完善药品安全监督法规体系;完善和贯彻药品不良反映监测工作;建立防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滥用的应对机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GMP认证时限不延期,原则不减少。1998年我国只有87家药品生产公司通过GMP认证,到11月底,全国4979家药品生产公司中,有2230家通过了认证。现在我国的血液制品和注射剂已全部在符合GMP的条件下生产。GMP是国际通用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原则。卫生部1988年公布了这一规范,1993年对其进行修订,并开始实施GMP认证工作。实施GMP不仅加强了药品生产的监督管理,同时也有效地遏制乱办药厂造成的低水平重复现象。药品不良反映同样是日益引发公众关注的话题。究竟,全国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均组建了ADR(药品不良反映)中心,全国ADR监测网络已经形成。据统计,,国家药监局收到的ADR报告为1868份,的报告数量上升至17000份,报告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边振甲透露说,现在国家正在研究并建立国家药品不良反映的损害求助机制,探索设立赔偿或赔偿基金会。三、负面信息一是我国的传统中草药含有优势,但在生物制药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着相称的差距。即使我国已经开始了对药品制造公司实施GMP管理,规定按照国际规则实施GMP认证,但我国的医药制造公司尚欠竞争能力;二是研制开发的力量单薄,经费投入严重局限性;三是急功近利的无序竞争使我国医药制造公司内耗严重。首先,医疗药品含有较高的附加值,如PCR诊疗试剂的成本只有10多元,而售价在100元以上;另首先,仿制新药的时间和费用远远低于独立开发新药项目。这就必然诱导众多医药公司、甚至是某些非制药公司纷纷投资生物医药项目,造成了同一产品多家生产的重负现象;四是公司规模小,缺少参加国际竞争的能力。我国大多数制药公司的销售额都在几百万元至一千万元左右,公司规模小,规模经济效应无法与国外的大公司抗衡,这已经成为我国医药制造行业发展的瓶颈。再加上进入WTO后,制剂药品的关税将在内逐步减到6.5%的水平,这就意味着我国的药品将丧失关税政策保护下的市场价格优势;五是知识产权的禁锢。由于资金投入的局限性,国内生产的大部分新药品都是模仿而来的,这势必潜伏着巨大的生存危机:首先这些产品不可能出口,只能内部销售;另首先仿制的做法也越来越受到诸多的限制,甚至引发知识产权的纠纷。=4\*ROMANIV行业动态跟踪分析评价一、行业运行状况运行特点1.重要经济指标一路走高。2.新的构造性矛盾有所显现。重要产品变动1~11月,我国医药生产公司共完毕化学原料药73.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5.7%;完毕中成药产量54.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9.93%。预计全年化学原料药产量有可能突破80万吨大关,创历史最高水平;预计中成药产量将超出60万吨,也创近年高水平。存在问题1.制药公司多、规模小。2.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形成“多、小、散、低、乱"的局面,许多产品低水平重复生产。3.科研资金投入少,产品创新能力局限性。4.公司整体质量不高:多数公司未通过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但在上市公司中,此状况相对较好。上下游变动1.市场竞争主体快速增加,打破了原医药站、医院分别对医药批发、零售市场的垄断。2.现在药品流通市场是多个流通模式并存,并正呈现“少流通环节”的趋势。3.药品零售市场的区域垄断在形式上被打破,药品零售公司能够在全国跨省连锁。4.上游生产公司的市场地位在不停加强。5.消费者的选择自主权以及对药价的敏感程度在不停加强。6.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对药品的流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加剧了生产公司之间的竞争程度。技术进步变动1.资金投入不停升温,形成全新的投资开发热点。2.战略联盟日趋频繁形成强大的联合研制与开发攻势。3.生物技术新药品品种不停出现。4.R&D投入持续上升,蓬勃势头不减。国际市场变动1.生物技术为突飞猛进的医药产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2.医药贸易国际一体化进程加速。3.非处方药(OTC)市场销售增加速度加紧。4.在制剂方面,透皮吸取控释药品制剂前景广阔。5.老年疾病用药以及妇女小朋友用药市场发展速度将加紧。6.天然药品发展潜力巨大。行业前景预测1.持续稳定增加,增幅高于。2.出口碰上一定困难,进口继续高幅增加。3.产业构造、产品构造加紧调节,生产经营集中度进一步提高。4.工业经济效益继续回升,商业效益下滑,两极分化加剧。5.资产重组推动业态转型,民营经济发挥更重要作用。业内对策建议1.突出主业,发挥优势,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2.“改”字当头,实现三个转变。3.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4.以降费增效为目的,加紧医药流通改革。二、行业强势、弱势、机会与风险(SWOT)强势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行业年均增加17.7%,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2.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3.农村人口的药品消费水平提高。4.城乡人口的比重上升。5.非处方药的需求较快增加。弱势1.制药公司多、规模小。2.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形成“多、小、散、低、乱"的局面,许多产品低水平重复生产。3.科研资金投入少,产品创新能力局限性。4.公司整体质量不高:多数公司未通过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但在上市公司中,此状况相对较好。机会在新世纪,人类的医疗模式正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向防止与保健相结合的模式,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也由传染性疾病向着影响身心的慢性疾病方面转化,人口的老龄化使某些老年性疾患的防治问题更加突出。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停提高,“回归大自然”的思潮会更加强劲;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保健体系也就有更高和多样化的规定。医疗卫生界人士则通过实践认识到,对防治身心疾病为主的当代疾病,应考虑到作用的多靶点和人体的整体性等等。入世后,中药在绿色健康产品市场将有更大的潜力。据测算,美洲消费120亿美元,欧洲消费120亿美元,亚洲消费120亿美元,其它地区消费90亿美元。这些因素对中药的发展发明了机遇和条件。风险随着中国医药市场越来越融入到国际医药大市场之中,我国的中药行业面临强大跨国医药集团的激烈竞争。即使我国传统中药出口量在不停增加,但由于某些产品尚不符合国际医药市场的原则和规定,销售份额只有百分之几。三、行业经济运行指标阐明:带*数据为根据协会数据计算整顿而得。阐明:带*数据为根据协会数据计算整顿而得。本行业A同比增加全部工业公司Ba/b总产值(变价)26071044.917.312.08总产值(不变价)33147956.519.992.91产品销售收入24403255.818.591.96利润总额2279154.328.7072516479.83.14税金总额1600643.912.3764904114.52.47应收账款6121541.47.50.63.23产成品2637043.66.9884078455.63.14进口总额156890523.10.0042出口总额*252981821.80.0065=5\*ROMANV龙头/重点联系公司分析一、龙头/重点联系公司财务指标业内按销售收入排名前十位公司重要财务指标单位:千元/人排名销售收入资产利润从业人数1690249671454414589336261594511542327038541517512355005982776007544327117944322912671451863445113292532352388064288306514537163106826308154992902884272562421188556561607613248220741136215079749866859202654921650881369344803101944075748608749814698二、公司在全国各地的分布地区公司数亏损公司数亏损公司比重全国406399024.37%北京市1563723.72%天津市952122.11%河北省1704828.24%山西省843035.71%内蒙511529.41%辽宁省1274636.22%吉林省1965226.53%黑龙江省862124.42%上海市1883217.02%江苏省3336419.22%浙江省3204413.75%安徽省1133631.86%福建省791924.05%江西省1093027.52%山东省2614015.33%河南省1934121.24%湖北省2495823.29%湖南省1433524.48%广东省2948127.55%广西1193932.77%海南省381026.32%重庆市511325.49%四川省1893920.63%贵州省963738.54%云南省812530.86%陕西省1516140.40%甘肃省50612.00%青海省1218.33%宁夏7342.86%新疆22627.27%具体分规模公司分布状况参见下篇公司分析部分=6\*ROMANVI资我市场及同业动态在“国退民进”政策指导下,国有资本的集中急促退出,要在国企退出中拔得头筹,资本成为首当其冲的要素。,在“国退民进”政策指导下,中国医药业也掀起了第三次浪潮。而,贵州神奇收购永生数据,西安步长入主红河光明,东盛与太太对决潜江制药……这一次轮到羽翼初丰的民营资本大显身手。整个中国医药行业市场集中度的严重低,意味着中国医药行业蕴藏着无限的并购潜能。近几年,整个世界医药市场形势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国医药公司固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洗牌不可避免,以资本为动力的产业整合开始出现,外资由于种种因素临时还难以大规模进入中国药业,这就为民营资本跃上并购舞台提供了较好的机会。医药行业大部分都属于竞争性行业,国有资本存在很大的退出空间,这无疑给民营资本获得了绝佳的投资机会。中医药、保健品、生物工程、化学制剂、医疗服务等领域近几年相继成为国内民营资本的投资热点。在新一轮医药产业的调节中,民营公司有机会以资本对医药行业优势公司、资源的整合,提高了其在行业竞争中的地位。医药行业和证券市场上,一家大的集团公司控股和参股数京公司,我们往往称这些母公司及控股参股公司为一种医药系。随着医药行业兼并重组的不停进行,已有七大医药系浮出水面,相信此后这样的医药系会越来越多。太极系。1998年5月,上市仅六个月的太极集团就斥资1亿元收购桐君阁全部国有股,成为桐君阁的绝对控股公司,实现了本公司资金、技术、产品优势与桐君阁百年老字号品牌和庞大商业零售网点等优势资源的整合。1999年,太极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达10余亿元,净利润7,500多万元,总资产逾20亿元。桐君阁的经营状况也随之快速好转,业绩大幅提高,特别是医药商业规模跃居全国前列,并实现了上市以来的初次配股,配股融资8,400余万元。2月太极托管本地区的另一家上市公司西南药业,并不拥有其产权,只是负责向西南药业提供新药报批的支持,同时委托西南药业加工曲美、睡宝等产品。而据最新公示,太极集团已经完毕广对两南药业的收购。本次收购将使太极集团旗下3家上市公司的运作思路更加明晰:后来太极股份只负责中成药生产;西南药业主攻西药和生物制药;桐君阁则发挥医药流通作用。华源系。以纺织业起家的中央直属公司华源集团不停调节产业构造,最后定位于以医药产业为核心的“大生命产业”,涵盖医药研究、制造、流通和医疗保健等。并购重组就是华源进入并完善“大生命产业”的重要途径。华源集团首先重组浙江凤凰为华源制药,然后由华源制药重组辽宁本溪三药,收购安徽广生制药,确立了华源制药在中药领域的发展方向。中国医药史上最大的并购案就是以华源为主角的。8月初,华源集团出资11亿元人民币,占有上药集团总股本的40%,成为上药集团第一大股东。这样,华源集团和上药集团在医药领域的销售额加起来靠近200亿元,强强联手打造了医药领域的“巨无霸”。复星系。复星系大厦始建于1992年,当时郭广昌与其它4位复旦同窗筹集几万元开办了名为“广信”的民营科技咨询公司,同年11月,广信组建了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开始进入生物医药领域。2001年6月18日,天药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天津药业集团为第一大股东。而早在8月,复星即注资1.49亿元人民币拥有天津药业集团22%的股份,成为天津药业集团第二大股东。复星对羚锐制药有类似的间接参股。近几年来复星的收购兼并动作神速,先后参股河南信阳、天津药业、武汉中联、上海雷允上北区药业,并收购了商业性资产豫园商城、友情股份,今年又参股了广西花红药业,控股了重庆药友、北京金象。一系列的收购令复星实业成为一种庞大的医药产业综合体,而在医药商业渠道上的扩张现在已经成为公司的投资重点。今年1月16日,复星集团宣布和中国医药集团组建注册资本达10.27亿元的国药集团医药控股有限公司。根据合同,中国医药集团以旗下固定资产投资,拥有合资公司51%的股份,而复星集团以资金进入,拥有49%的股份。复星集团为此一举抛出5个亿的资金。此举奠定了复星在国内医药连锁方面的优势地位。华立系。华立集团近期从红塔集团收购了昆明制药,为公司植物药的成药制造、研发和销售提供了一种重要平台,是华立打造生物制药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由重庆川仪改名而来的华立控股,现在配成为华立集团发展生物制药产业的旗舰,发展方向是青蒿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将来5~,青蒿素类产品将在全球市场上形成15~20亿美元的销售额,而我国现在所占份额很小。华立控股的目的是3-5年内,投入3~5亿元,在国际上占有30%到50%的份额。而昆明制药公司的主营产品重要有高甲醚系列、三七系列、天麻素系列药品等。收购昆明制药无疑拿下了中国青蒿素产业链最核心的一环。华立已经将该行业内从上游到中游、下游的实力最强的公司收购控股,着力打造从种植、哺育、提炼、制药、研发始终到国际市场营销的青蒿素产业链。远大系。远大系的核心中国远大集团属于国务院扶贫办下面的大型国家计划单列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以资本为纽带形成了40亿元的实业体系。以前农业是其发展根本。但是20世纪80年代后,远大在国际贸易、房地产、科技、制药等领域发展势头迅猛。当华东医药改制上市时,远大集团作为实际控股入初次亮相。11月远大集团先后与远大(连云港)海洋集团有限公司、连云港兴农农业有限公司、珠海生兴贸易发展有限公司签定了股权转让合同,以抵债方式受让各方所持如意集团法人股累计5,570.1万股,以41.26%股份控股如意集团。2001年6月13日,如意集团将其持有的远大(连云港)花生食品有限公司90%的股权和连云港艾利如意食品有限公司70%的股权,包含部分应收账款等资产,与令国远大集团持有的四川远大蜀阳药业有限公司60%的股权进行置换。重要由于医药资产蜀阳药业的功绩,如意集团的每股收益由的0.03元上升至的0.19元,再到的0.22元,并推出了10配3的再融资方案。浙江医药于2003年2月26日公布公示,公司第二大股东国投药业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远大集团公司签定了股权转让合同,拟以每股1.244元出让其持有的公司国有法人股9,730.759l万股,完毕本次股权转让后,中国远大集团公司将持有该公司总股本的21.62%,成为第二大股东。太太系。太太药业(已改名为健康药业)是一家典型的保健品公司,即使保健品利润丰厚,太太药业的太太口服液、静心口服液销售也不错,但太太药业始终都想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市场谋求突破,将发展空间延伸到生化医药领域。而太太药业花5.5亿元巨款收购健康药业及丽珠集团是实施其“大医药”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步。收购健康药业,拓宽了公司在保健品市场的经营领域。而丽珠在消化道用药、心脑血管用药和抗感染用药上有一定优势,并含有较为完善的处方药销售渠道,这与太太药业较为成熟的0TC渠道形成有效互补。通过合并报表,太太药业可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较大增加,并遏制住原有业务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东盛系。,东盛集团技工贸总收入30亿元人民币,集团现拥有1个药品研究所,6个药品生产基地,1个医药公司和1个保健品公司。1996年12月,东盛集团兼并陕西卫东制药厂,正式切入医药行业。从1996年起,东盛集团每年都有超出亿元的资本并购活动。1999年11月,东盛集团受让青海同仁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股股权,以28.92%的股权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3月,同仁铝业改名为东盛科技。11月,东盛科技受让江苏启东盖天力80%的国有股股权,拥有了启东盖天力的白加黑、盖天力等老牌名药。底,白加黑受惠于PPA事件,销量达2.67亿元,为国内感冒药销量第一。8月,东盛科技以7,000万元控股青海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2.9%的股权,由此控制了国家唯一定点麻醉制剂生产商。2003年6月21日潜江制药公布公示称,公司将向东盛集团、西安风华医药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分别转让其所持有公司国有法人股2,150万股、283.75万股。转让后东盛集团将成为第一大股东。综合来看,东盛集团击败丽珠集团成功收购潜江制药品有所值,意义重大,犬其是在和太太药业在“丽珠争夺战”中败北之后。七大医药系组员医药系控股/参股的重要公司太极系太极集团、桐君阁、西南药业华源系上药集团、华源制药、华源股份复星系复星实业、豫园商城、友情股份、天药股份、羚锐股份、重庆药友、花红药业、北京金象华立系华立控股、昆明制药、华立科技太太系丽珠集团、健康药业(H股)远大系华东医药、如意集团、浙江医药东盛系东盛科技、潜江制药、盖天力制药、青海制药下篇:行业分析阐明=1\*ROMANI医药行业分析一、医药行业运行分析医药行业运行状况上六个月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风暴,给生产非典药品的有关医药公司带来意想不到的发展良机,他们成为非典药品卖方市场的宠儿、非典时期最大的赢家。据理解,在这场非典战役中,医药领域的不同环节、不同公司由于在医药流通所处的位置、生产销售药品的种类不同,其受益程度也各有差别。1.消热解毒类厂家最盈利有业内人士指出,在的非典事件中,最大的赢家应当是生产销售清热解毒、抗病毒药品的医药公司,这些可能防止非典的药品巨大的需求市场给这些公司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广州白云山制药厂的板蓝根销量占到了全国市场的60%,在非典肆虐的3月曾经一天销售各类板蓝根药品600余万元,创下了该厂最高日销售统计。白云山前董事总经理陈翔志透露,一季度,白云山抗病毒的中成药销售额也有大幅的增加,其中板蓝根同比增41%,清开灵同比增56%,而抗生素类西药增幅则达成了70%左右。另外某些生产销售清热解毒类及抗病毒药品的医药公司在其中也获利不菲。如生产双黄莲口服液的哈药六厂、生产利巴韦林的丽珠集团。丽珠集团刚刚公布的一季度报表显示: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同期增加1.438639亿元,主营业务利润比同期增加8526万元。丽珠集团旗下的丽珠得乐系列产品、罗红霉素、抗病毒颗粒等销量的增加在其中功不可没。尚有一类公司并不生产销售与非典有关的药品,但却由于非典概念而使股价一路走高。如某些生化公司,由于非典疫苗的爆炒也成为非典受益者之一,天坛生物的股价就曾在前段时间处在涨停板上。2.中药材批发商一夜狂赚百万从2月中旬,广州的中药材价格就开始飙升。3月初在广州清平中药材交易中心,某医药业务员报出的价格以下:防风每公斤80元(日常价格40元下列),黄芪30元(日常价格8元),沙参40元(日常价格8元左右),银花320元(日常价格为20元),贯众、白术、霍香、苍术都从10元左右的价格飙升到30元以上。这位业务员说,银花即使涨到320元一公斤,仍然是有价无市,他们不多的银花都是到陕西、河南等地以10块钱一小包抓来的。据业内人士透露,在该药材市场,有大药材经销大户一天就赚上百万元之多。政府有关部门曾就此下发文献,对药材、药品价格实施控制,但由于供求过于悬殊,药材批发价仍然居高不下。四月份后,由于人们的恐慌心理有所缓和,购置药品趋于理性,中药材价格才平稳下来。但某些药材批发商早已狠发了一笔。3.医药中间商有人欢喜有人愁4月,广州某医药公司宣传处一位姓陈的先生说,4月份该医药集团的利润额下降了近10个点。因素有两个,一是大批量销售非典药液,一瓶亏损1元多,预计这一块的损失就要达成上百万元;二是该公司重要以销售处方药为主,而4月份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减少,致使处方药的销售也大受影响。一季度公司的产销率为87%,而在去年同期这一数字是96%。另一位民营医药流通公司负责人透漏,三四月份他们每天的药品销售额有一千多万元,销得最佳的是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再就是抗生素,生意红火,不遇。但其中也有一定风险,4月下旬,公司高价进了一批免疫球蛋白,当天央视的新闻里就播出专家访谈,指出免疫球蛋白对非典的防止作用没有根据,成果可想而知。但他表达,总的来看,非典是一次巨大的商机。(二)医药行业发展特点1.重要经济指标一路走高在我国宏观经济大好形势的带动下,医药经济在以坚定的步伐高速迈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医药工业各项重要经济指标均创近年来的新高,超额完毕既定目的已成定局。(1)重点产品产量创出新高。1~11月,我国医药生产公司共完毕化学原料药73.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5.7%;完毕中成药产量54.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9.93%。预计全年化学原料药产量有可能突破80万吨大关,创历史最高水平;预计中成药产量将超出60万吨,也创近年高水平。(2)重要生产经济指标增速加紧。按可比价格计算,1~11月,医药行业共完毕工业总产值35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9.7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医药工业完毕增加值10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1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18个百分点;累计完毕销售产值26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6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85个百分点;完毕出口交货值314亿元,。按此趋势判断,全年医药经济以快速增加的势头创出历史性新高,各项重要经济指标将实现新的突破,工业总产值(不变价)、增加值、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将分别达成4000亿元、1100亿元、3000亿元、370亿元。回忆全年医药工业生产经营形势,二季度在非典和国内市场急剧增加的影响下,增幅出现陡然增加态势,其后于三季度有所减缓,回复常态发展,继续保持稳定发展轨迹。(3)效益增加创出新高。截至11月末,医药工业共完毕产品销售收入26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6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0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4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8.0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18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9.25%,比上年同期提高0.68个百分点,效益增加较为突出。从实现效益的总量看,已经创出历史性新高。预计全年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将突破3000亿元,实现利润将突破280亿元。(4)医药工业公司成本费用出现下降。截至11月末,医药工业公司产品销售成本占销售收入比重为64.71%,较上年同期下降了0.14个百分点。这一指标自下六个月以来持续保持下降态势,这对于处在严峻而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的医药工业公司而言,无疑是一种重大利好。显示出医药工业加强管理、提高营销水平、减少成本费用获得了较好的改革成效。(5)亏损公司亏损面、亏损额双双减亏。截至11月末,医药工业亏损公司亏损面为24.03%,比上年同期下降5.3%;亏损公司亏损额为24.4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91亿元。重要子行业增加各具特色。医药行业各重要子行业效益增加出现明显增降不同的差别性变化,但从年终盘点状况看,各重要子行业的效益水平都有较好增加。化学制药行业利润增加明显。截至11月末,化学制药行业完毕产品销售收入14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72%;实现利润12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6.67%,比行业平均增幅高8.6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原料药制造业利润增加更为突出,增幅达45.71%,比行业平均增幅高17.64个百分点。化学制药行业仍是我国医药制造业中最具竞争力的“鼎足”行业。中药行业增势“不温不火”。截至11月末,中药行业完毕产品销售收入6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97%;实现利润7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92%。近年来中药工业效益增加始终弱于行业平均水平,增势“不温不火”。但其销售利润率为10.6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35个百分点,显示出中药行业较好的盈利能力和“含金量”。生物制药业发展快速。截至11月末,生物制药行业完毕产品销售收入1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17%,高于行业平均水平4.5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9.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2.66%,与行业平均增幅基本持平。医疗器械行业持续稳定。截至11月末,医疗器械行业完毕产品销售收入1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72%;实现利润13.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75%。其中:器官植(介)入制造业、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利润增加超出50%,是医疗器械行业中利润增加最快的。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异军突起。截至11月末,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业完毕产品销售收入7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6.83%,高于行业平均水平8.1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6.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8.14%,高于行业平均水平60个百分点。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业在去年抗击非典、卫生保健事业中大显身手,将来发展前景十分看好。2.新的构造性矛盾有所显现医药经济即使延续了持续快速增加的势头,但仍存在着某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化,新的构造性矛盾有所显露。(1)产销衔接仍未走出阴影,“瓶颈”制约仍然存在。1~11月,医药工业平均产销率94.2%,比上年同期提高0.55个百分点,产销衔接状况好于上年。但数年来低于全国工业平均产销率水平4~5个百分点的状况仍没有根本扭转,且产成品资金占用较上年同期增加7.74%,产成品库存可供销售天数居高不下,年末剧增达50%以上。(2)重复建设“顽症”复发,某些高水平重复建设凸现。现在,由于急功近利、盲目跟风和互相攀比的“顽症”复发,医药行业正面临新的重复建设和过分竞争。有专家提出,继以彩电、冰箱等家电制造业和汽车、钢铁等生产线为标志的两轮重复建设后,以生物医药工程、电子信息、新材料为代表的第三轮重复建设正在我国凸显,有关产业风险亦加速集聚。从医药行业的投资趋势看,这种重复建设苗头十分值得注意。同时也反映出,国家宏观管理部门应加大调控力度,尽快建立起符合市场机制运作的预警机制。(3)外资公司加紧向我国转移生产的同时未同时转移先进技术。我国引进外资的一种重要战略目的是“以市场换技术”,但现在状况显示,在华外资公司的研究开发活动并不活跃,外国直接投资公司对华技术扩散极为微弱,并没有把先进的技术转移到中国。诸多外资公司仅仅是将中国作为转移生产的一种新的生产基地和平台,这对于正在按照国家规定主动适应国内市场国际化的中国医药公司而言是十分不利的,且无益于公司、产业的久远发展。3.行业发展三大趋势(1)分化发展已成必然从医药经济走势看,即使呈现前高后低的运行态势,但医药工业基本面对好,运行质量有所增强,经营绩效水平有所提高,为医药经济快速增加奠定了基础。从各子行业发展趋势看,分化发展已成必然。在将来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格局下,含有发展优势、竞争实力、能够与更强大竞争对手直面抗击的产业和公司将得到快速而持续的发展;而失去发展优势、缺少竞争实力的产业和公司,将逐步被弱化、裁减。(2)产业构造升级进一步明显,公司组织构造进一步优化在我国数年加大投资力度、加大技改投入、改善投资构造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批持续发展的高增加行业,有力地拉动了经济的稳定快速增加。医药工业在这个“大浪淘沙”的产业构造升级和公司组织构造优化调节中,已经出现了某些主动有利的本质性变化,对将来医药经济加紧实现“质”的飞跃奠定了良好基础。(3)药品价格体制改革将继续快速推动药品价格总体继续保持下降趋势,政府将根据赔偿生产经营合理成本和合理利润、反映市场供求、体现药品质量和疗效差别、保持药品合理比价、激励新药开发的原则,加强价格管理。同时依靠市场经济杠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依法加大医药市场净化力度,加大药品价格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用药水平。附件:我国医药行业加入WTO两周年分析中国加入WTO已经2年了。中国加人WTO所承诺的条款和医药有关的并不多,重要是:(1)知识产权保护,实质是严格按照国际通行的原则尊重人类的知识产权,由于我国1992年公布的专利法基本和国际是接轨的,核心是要严格执行。(2)关税下调,药品的进口关税进一步下调到中药3.0%左右,西药大部分在4~5%,原料药大部分为4.0~6.0%,只有少数在6.5%以上。事实上对进口药品零售价的影响,不仅有关税的影响,还涉及市场的影响。在关税方面的减少幅度将很有限。(3)3年内开放服务业,涉及物流业、药品批发业、零售业。外资对物流介入的爱好远远高于药品批发和零售业;但在管理市场开发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可能仍然是人才和管理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带来的负面影响。(4)医疗单位向外资开放,能够成立外资的医院。这些条款的影响,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多少年下来了,没什么了不起;有的紧张后来日子不好过;有的认为外资会借中国加入WTO的东风,大举快速占领中国市场。事实上,中国加入WTO无非是把中国融人国际经济中去,中国应当走向世界,在世界经济事务中,尊重和应用国际贸易的通用规则(或者称为游戏规则)。政府不要过分地干涉经济,用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给外资以国民待遇等。将来,可能国际间的官司会增加,我们需要更多地理解世界,特别是别人走过的历程,别人的游戏规则,修改和补充我们的游戏规则,按照游戏规则办事。这一定会影响某些团体的利益。中国有一句俏皮话: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但愿真正能按照规则做,由于这样会对中国经济带来主动影响。从实际状况看,发展慢的地区,往往是观念落后,做法和想法仍然有封建残存的地方。例如,近年暴露的最大问题是公司、个人和政府管理部门的诚信问题。这在经济活动中是很大的问题.也影响吸引外资和出口。这方面的实例诸多,如伪劣商品、低价竞争等。加入WTO,和我们原来预期的同样,其实对中国药品生产和市场的影响并不大,中国的药品生产和药品商业没有由于加人WTO而有明显变化,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对70家会员单位158个重要品种的调查,国产药品销售占27%,合资药品销售占55.55%,进口药品占17.4%。阐明事实上的市场占有率并没有由于中国加入WTO而有所变化。由于国有公司改制、药价减少,市场份额有所变化,但从销售数量上,比例应当变化不大,低于以销售额计算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并且,近年来,中国的医药市场发展仍然很快,增加速度相称于GDP增加的2倍。由于兼并,我国的医药行业大型公司越来越多,销售和利润越来越集中,这是经济活动中正常的发展过程,但中国公司国际化水平低、研发能力差、管理水平低等缺点仍然存在。中国经历了SARS的考验,药价继续在下降,医疗体制改革仍然沿着原来的方向在缓慢迈进。医院在控制药价和处方的同时,加大了化验的力度,以补充在药费上收入的减少。传统的问诊和经验的检查正逐步被当代仪器的检查所替代。手术费用也在提高。我国的医疗事业事实上没有真正进入市场,仍然是一种垄断的事业,老百姓没有太多的选择。药品价格虚高,应当是医院药房的药品价格虚高,由于在社会药房,药品价格比较靠近市场,而医院药房的价格仍然是公布的零售价,甚至有加价的现象。因此医院的问题不解决,减少药价只是一种临时的解决方法。(1)中国医疗事业的基本预计我国有13亿人口,但是医疗事业费用只有400亿美元,美国有2亿人口,医疗事业费为14000亿美元。中国的非专利名药品的价格比较低,因此绝大多数病人的医疗要依靠非专利名药品。中国年收入在600元下列的人口占4000万以上,年收人在800元下列的人口近1亿。真正能自己负担大病的人口可能在5000万人,甚至更少。医疗保险是一种基本保险,真正得了大病,大部分仍然很难负担。近年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有很大的进步,但医生的水平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一部分医患矛盾也因此而产生。农村医疗和都市医疗都有问题,农村更为严重,由于三农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这次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解决农民问题是十分及时的。中国的经济只有农民富裕了才干真正发展,才干健康发展。医疗(2)中国的医药事业已经持续数年快速发展,近年的产值增加率都超出20%,预计在23~25%。销售的增加超出10%,药价减少并不影响制药公司的销售,但是,那些没有通过GMP的公司在市场上见面临严重的挑战。有的公司认为GMP和自己关系不大,或者认为自己品牌老,有信誉,不重视GMP,今年都碰到市场的问题。由于市场接受GMP,而不再仅仅接受老牌子。在销售增加中跨国公司增加都在20%以上,特别是某些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投资的公司通过数年市场的努力,增加都在25%以上。预计合资公司中,老大仍然是西安杨森制药公司(销售超出30亿元),另首先是天津史克制药公司(销售超出15亿元);阿斯利康制药公司、上海罗氏制药公司、上海施贵宝制药公司今年的销售都会超出12亿元(毛销售额)。国内公司的特性是公司发展多元化全部制,民营公司仍然继续发展壮大,兼并和收购仍然是资产运作的重要方式,股市融资越来越难,上市公司效益仍然不尽人意。上药集团拍卖资产成为国有公司资本运作的一种模式。诸多地方集团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并且上药集团改组后,真正按照国际跨国公司的当代公司管理模式进行尝试。(3)国内的商业公司也在进行整合,外资仍然没有真正进入这个领域,但是TNT、DHL等外资物流公司都专门成立了生命科学物流部门,准备进人医药品流领域。永裕公司和北京新兴公司合资成立的公司仍然规模很小,无法满足制药公司的物流需求。因此,医药商业已经开始变成多个全部制竞争的场地。中国1500亿元药品生产的物流需求是很大的。物流成本可能占销售的2.5~4.0%。如果加上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的物流需求,就是一种更大的市场。在药品流通过程中的不正之风仍然没有得到完全的遏制,但是已经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如果以严格执行GSP作为进入医药商业的门槛,中国的药品批发公司可能只有数百家,由于现有的药品批发公司中亏损面超出30%,重要是小、散、乱的状况造成的。由此看来兼并不会避免,改革也不可避免。平价药房已经得到政府部门和病人的共识,增进了同业药价的下降,同时,政府部门也加强了督促和质量管理,同业的抵触状况得到改善。事实上,平价药房是一种市场行为,成功与否决定于公司本身的运作和市场。中国有医疗保险的只有7000万人,自费医疗市场仍然是大头,因此,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需求。不同层次的产品适应不同层次的消费者。但是,中国医疗保险的品种仍然有限,由于历史的因素,参加保险的人数比较少。事实上,仍然是经济条件不够。(4)公司管理上台阶,诸多公司开始请出名的海外咨询公司进行咨询,即使效果不一定抱负,但最少阐明公司在走国际化的道路。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应用ERP管理软件,阐明当代公司管理思想开始着陆中国公司。中国公司都在学习海外先进经验和共享世界的科技成果。(5)中国的医药品流得到诸多公司的重视,国债项目正在启动。但是在项目的实施中决定成功的重要因素是领导重视(亲自参加)、技术合用、投资回报、服务质量、减少成本。例如,采购已经从价格比较到质量和服务比较,到集中采购,从而进入战略采购阶段。分销进入了减少流通渠道和作业环节阶段,从而能够减少人员和成本,应用供应链管理体系后,内部控制也得到了比较好的实施。总之,中国加入WTO二年的“与狼共舞”,我们获得了诸多经验,我们也有了某些准备,即使有的地方仍然是我行我素,但是大多数都在跟着时代的进步与时俱进。在中国加入WTO二周年之际,和印度比较,我国仍然有局限性的地方,如投资对GDP的奉献率只有印度的二分之一,印度已经快速地进入了国际舞台,印度有10个以上品种通过FDA的审批。印度在欧洲的公司进行了兼并,使其规模壮大。我国某些计划成为医药航母的公司,应当进人世界药品市场,培养自己的国际化团体,涉及国际并购、国际市场、国际药品注册、国际药品营销、管理(生产、质量、营销、财务、法律等的管理)的团体,要有一批懂得GAP、GMP、GLP、GCP、GDP的人才。只有做好人力资源、资金准备、法律等的准备,才干真正地成为国际意义上的航母。现在,比较容易的办法是参加WHO的投标项目,积累经验;但是,欧美日应当是药品的目的市场。二、行业政策分析(一)有关政策分析1.GMP、GSP的认证GMP、GSP认证期限逼近,截至5月底,通过GMP认证的药厂只有1821家,通过GSP认证的商业公司252家。也就是说,尚有约2/3的工业和大部分商业公司未通过认证,这两项工作的压力很大。其带来的影响:一是并购个案增多;二是部分生产、经营公司明年上六个月不得不放慢生产经营增加的步伐;三是部分生产经营条件差的公司将被裁减。2.分类管理政策的进一步贯彻根据新《药品管理法》第60条规定,SFDA规定自2002年12月1日起,OTC目录以外的药品不准在大众媒体做广告。该规定实施一年后,一批靠大众媒体广告拉动销售的处方药品种市场份额急剧下降,而新的OTC强势品牌正在逐步形成。10月,SFDA又有新规定,明确从2004年7月1日起,未列入非处方药目录的多个抗菌药品(涉及抗生素和磺胺类、喹诺酮类、抗结核、抗真菌药品)在零售药店必须凭医师处方才干销售。这意味着药品分类管理政策在明年将得到进一步的贯彻。零售市场品种构造将出现新的调节,来自国内外大型公司的新的OTC强势品牌在将来两年将陆续登场。3.招标购药自国务院纠风办出台《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监督管理暂行方法》、卫生部出台《医疗机构药品招标采购工作规范》以来,招标购药在全国范畴内广泛推行。究竟,招标采购的品种覆盖了医保目录的全部品种和抗生素、心血管、抗肿瘤类、消化系统类的西药和生物制品。从政府的意愿看,招标购药的目的有二:一是减少药价,减轻政府和老百姓的负担,二是引入“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纠正购销活动中的不正之风。而从事实上看,预期目的并没有达成。因素是:如果医院根据实际进价顺加15%作零售价销售,则招标药品因医院及医生本身利益的损失处方量必将下降转向其它非招标的替代品种;如果物价部门监管不到位,则往往会按原零售价出售(事实上不少医院是这样做),因而消费者未能真正得到招标带来的实惠。至于不正之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新的“变通”手段出现了,“变通”的成果是商业财务费用的进一步增加。尽管招标购药未能达成预期目的,但在未有新的解决方法出台之前,临时不会被取消。招标购药带来的中标药品回款长久占用资金,招标代理费等财务支出增加,以及药价水平下降等等困难,仍将留待公司去消化。4.药价改革自1999年起,国家计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药价改革政策,历经几年调节,将药品价格降至较低的水平。1997年以前社会药品零售价年递增10%左右,1999年下降到1%,后来出现负增加。现在药价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医保目录品种上来。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组织的30个重要都市化学药品零售物价指数测算成果显示,药价总指数为95.39,比上年下降4.61个百分点。上六个月,国家计委又对西药199种、2200个规模,中成药267个品种,进行了调价,平均降价幅度为15-20%。至此,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内的甲、乙类药品调价方案已全部出台。也就是说政策性调价已告一段落,药价水平大面积、大范畴削价的时期已过,政策性降价的可能性很小。5.医药分开核算与医药分业试点“医药分开”与“医药分业”的目的都是为了斩断医院与药品收入的利益关系,但因“以药养医”的历史因素和医院赔偿机制的未能形成,至今这两项改革均未有大成效。医药分开核算已于起正式实施,成果是不少医院与商业默契转移利润,搞“小金库”;卫生行政部门直接介入利益再分派,难免滋生新的腐败现象。医药分业仍停留在试点阶段,因医院药品收入明显下降,来自商业同行的抵制严重等显得困难重重。但一旦该变化试点有成功的突破,则有可能解决招标购药带来的困难,医药利润分派格局将会发生新的变化,同时也将给零售药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6.《药品进口管理方法》的实施2004年1月1日起,《药品进口管理方法》将正式实施,这是对新修订《药品管理法》的进一步贯彻。该《方法》重要改善了通关程序,变先药检后施行为先由药监局备案出具告知单放行流通,后由口岸药检所抽检。同时,规定进口药品只能在国务院同意的18个口岸都市进口通关。这些新的变化简化了药品进口程序,加紧通关上市速度,减少了进口药品的进口成本,对进口药品的经营十分有利,特别是会进一步活跃口岸都市的进口药品市场。7.出口退税率的下调10月份国务院公布了从2004年1月1日开始.中国出口公司的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3个百分点的决定,其中涉及到西药原料和医用敷料,品种面较广:这次调节后退税率拉开了档次,分为17%、13%、11%、8%和5%五档,即不同的出口商品见面临不同的调减退税幅度。据测算,平均出口退税率下调1个百分点,中国出口增速将下降4.9个百分点:受该政策影响,中国医药出口贸易的增加速度将比今年有所下降。(二)新出台的医药行业政策法规有关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管理工作的告知羟考酮是一种半合成的蒂巴因衍生物,是列入联合国《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管制的品种,我国已将其列入麻醉药品管制范畴。羟考酮自19初次应用于临床,至今已有80数年的历史。盐酸羟考酮控释片(专利产品)自1995年上市以来,已在许多国家被广泛用于中、重度疼痛治疗。北京萌蒂制药有限公司于1998年申请从英国进口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经审核,我局现已同意该药品在临床使用。现将有关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的管理规定告知以下:一、北京萌蒂制药有限公司负责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商品名:奥施康定)的进口及进口分装工作。全部进口分装药品交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按麻醉药品经营渠道经营。二、各级医疗机构可凭麻醉药品印鉴卡到所在地麻醉药品经营单位购置盐酸羟考酮控释片供医疗使用。医疗机构治疗疼痛使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每张处方量应不超出15日量,处方留存3年备查。三、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用于癌症止痛时,应遵照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用于非癌症慢性疼痛治疗时,应遵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联合下发的《有关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增加适应症的告知》(国药监安[]194号)附件1中第四条“强阿片类药品在慢性非癌痛治疗中的指导原则”的各项规定。资料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三、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一)第一种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药品研制成功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2003年9月9日宣布,世界上第一种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药品已经研制成功,并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新药生产文号,现在已正式应用于临床。这标志着我国在抗肿瘤基因工程药品研制领域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据张英起(二)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有新方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研究人员初次发现:麦冬多糖注射剂能够抗心肌缺血,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使缺血氧的心肌细胞较快获得恢复与保护,减少心肌细胞的受损。其作用机制则与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滴丸不同。麦冬多糖注射剂可望成为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升级换代的良药。(三)以补肾健脾活血法防治骨质疏松症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人员在全方面分析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发病机理的基础上,根据补肾壮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的治疗原则研制出骨康口服液,现已完毕临床前研究,正在申报国家三类新药。(四)全新理论催生新一代中药助眠药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制出纯中药植物制剂“一身清晚安颗粒”。该制剂能恢复人体的主动睡眠能力,摆脱被动睡眠状态,无毒副作用,长久服用无依赖性,无耐药性。(五)首批绿色中药年终诞生据悉,此后中药和保健品将陆续进行绿色药品的认证,没有通过绿色认证的将逐步被裁减。绿色药品是以绿色原则对药品进行重新评定,特别重视对重金属、黄曲霉素、农药残留、微生物等世界公认的“四害”进行检查的药品。四、上下游行业影响(一)药品流通市场的现状现在医药流通市场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之中,特别是1998年以来,药品分类管理方法的推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等政策的影响,现在医药流通体制正经历着一系列重大变化:(1)市场竞争主体快速增加,打破了原医药站、医院分别对医药批发、零售市场的垄断。随着医药零售市场的放开,以及对外资的开放,生产公司从药品批发进一步延伸到药品零售市场,深度介入药品流通领域;大量民间资本进人涉及批发零售在内的整个药品流通领域;外资医药流通公司的进入对国内的医药流通公司将构成潜在的巨大压力,使得医药流通市场竞争主体快速增加,对原有的流通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原有的市场格局被打破。现在,药品流通市场的竞争主体有:生产公司、批发公司、零售公司(涉及医院、连锁药店、单体药店)以及涉及药品超市(平价药店)在内的及正准备进入药品流通市场的公司和等待中国药品流通市场的外资医药流通公司。(2)现在药品流通市场是多个流通模式并存,并正呈现“少流通环节”的趋势。现在药品流通市场存在以下几个药品流通模式并存的局面:生产公司→医院/药店→消费者;生产公司→代理→医院/药店→消费者;生产公司→总代理→地区代理→医院/药店→消费者。同时,药品流通环节减少,无论是生产公司进入药品流通领域,还是采用类似大卖场这种经营方式的“药品超市”均阐明了这种趋势。(3)药品零售市场的区域垄断在形式上被打破,药品零售公司能够在全国跨省连锁。即使8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意了50家跨省药品零售连锁公司,在形式上打破了药品零售市场的区域垄断,但药品零售市场因不同形式的地区保护所造成的区域垄断仍然存在,并成为维持药价虚高的基础。(4)上游生产公司的市场地位在不停加强。随着药品零售市场的放开,生产公司开始不停向下游流通领域延伸,通过自建、收购或特许加盟等方式直接进入药品流通市场,自己掌控药品销售终端。从而生产公司的市场地位在不停加强,正变化其在流通市场中的弱势地位。在87家医药类上市公司中,除去5家纯医药商业公司,共有20家生产公司涉足药品零售市场,占24.4%。(5)消费者的选择自主权以及对药价的敏感程度在不停加强。随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消费者自付比例的提高,消费者的选择自主权以及对药价的敏感程度不停增强。(6)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对药品的流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进一步强化了医疗机构在药品流通中的强势地位,加剧了生产公司之间的竞争程度。年初,有20多家生产公司联名上书,建议取消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这一政策。(7)医药分开的政策趋向是:有不少医疗机构首先成立药品销售公司,涉及药品经营业务,另首先开始医药分开的试点。(二)有关流通市场变革1.流通市场变革对各市场竞争主体的影响医药流通市场的变革对医药流通市场的各竞争主体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原有零售药店受到的冲击最大也最直接,重要体现在:一是打破了本地原有的市场格局,竞争加剧。在“药品超市”进来之前,由于地方保护以及其它政策上的限制,如距离的限制、税收政策的限制等形成了局部区域市场的垄断,市场保持相称的稳定,如上海的市区药品零售市场,基本由十几家大型国营连锁药店所共享,在各区都有一到二家连锁药店处在相对优势地位。随着“药品超市”的进入,原有的市场均衡被破坏,使得市场竞争加剧。二是效益下降。由于竞争的加剧,价格的大幅下降,各药店的效益对应地都有明显下降,特别是临近“药品超市”的零售药店,销售额大幅下降;有相称多的单体药店被迫关门。在南昌,开心人大药房开业,对黄庆仁栈华氏大药房的影响很大,由于被迫降价,公司3个月损失1000万。据医药经济报的报道,仅今年1~6月,就有127家药店关门,其中单体药店占77.8%。三是社会舆论的压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使得药价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药品超市”以低价进入市场,各大媒体竞相报道,使得涉及医院在内的零售单位经受了相称的社会舆论压力。批发公司:药品流通体制的变革对批发公司的潜在影响最大,随着药品流通环节的减少,批发公司的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小。“药品超市”的进入将加速医药商业公司的整合,后来的药品流通市场将会向少数的几个大的能覆盖全国的批发公司集中,大量的中小批发公司将被迫转型,或进人零售领域,或定位于医药品流,或被兼并。直接影响重要体现在:生产公司深度介入流通领域以及类似“药品超市”等某些零售公司直接从厂家进货,造成市场竞争加剧,效益减少。据医药商业协会统计,上海区县批发公司初次出现亏损,亏损的有4~5家,而利润负增加的有十几家,两者累计共有20多家,占统计公司的66%。医院:总体说来,现在医药流通市场的变革对医院的影响不大(只是有少量的处方外流)。因素可能一是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不习惯在药店配药;二是由于医保政策的限制,医保定点药店的数量太少;三是医院采用的控制方法,如电子处方、暗语处方,或销售不同于“药品超市”的药品等。对医院来说,现在的变革对其影响更多的是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对其影响较大的是医药分离的潜在趋势,现在,有不少医院和地方已经开始医药分开的试点。如杭州市卫生局规定市级医疗机构必须五条件满足门诊病人药品外配规定,医院不得控制处方“外流”,由消费者自己决定在何处配药。生产公司:现在药品流通市场变革极大地影响了生产公司产品的价格体系。之前,生产公司实施的是多元价格体系,即对不同的地区制订不同的价格。这对生产公司来说能够获取最大的利润,然而,随着当代通信工具的发达,交通运输工具的快捷,这种价格体系给了市场潜在进入者以进入市场的机会,如,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21金维他”,在杭州老百姓大药房出售的价格比本地的批发价格还要低。这重要是由于老百姓大药房将在外地销售的产品返销到杭州所致。另首先,生产公司需要在原有的销售渠道与新的销售渠道之间做出选择。即使新的销售渠道代表了将来发展的方向,但毕竟原有的销售渠道在现有的流通过程中占相对较高的份额。生产公司需要调节其产品销售方式,采用代理方式可能是将来更为可行的销售方式。其实,在每一种有“药品超市”开业的市场,均出现生产公司受到本地原有经销商的威胁而被迫向“药品超市”提出“撤货”的状况。消费者是市场变革的最大受益者,首先,药价减少,能够大大减少消费支出;另首先,零售药店的增加,竞争加剧,消费者选择的自主权增加,医药零售市场将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变。2.流通市场变革的分析现在医药流通市场发生的种种变化,无论是上游生产公司进入药品零售市场,还是以老百姓、开心人为代表的民间资本采用类似“大卖场”这种经营方式以低于市场平均价格的手段进入药品零售市场,均表明了一种信号:医药流通市场正向着“少流通环节、价格回归实际价值”的方向发展。事实上,现在医药流通市场的变革正是本源于“流通环节多、药价虚高”的顽疾,给了新的进入者提供了进入市场的机会。在一种成熟的市场,同一种或同一类商品的生产公司和销售终端的数量是保持在某一相对稳定的比例上,即使这个比例因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别。由于长久以来的“医药不分”,95%的药品是通过医院销售的;再加上地方保护所形成的区域市场垄断,造成流通环节众多。对于生产公司来说,销售终端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因此,随着药品分类管理政策的实施,医药分开的势在必行,向制药公司释放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得制药公司有可能自己掌控销售渠道。而流通环节多事实上也给“药品超市”提供了市场空间。国内药品流通环节多这一事实,“药品超市”的重要高层管理人员显然深知其中的“奥妙”,他们都有在国有医药公司数年的销售经历。“药品超市”通过直接向厂家或以现金从大的民营医药流通公司进货,绕开众多的中间环节。现在的医药流通市场变革的另一种重要因素是“药价虚高”。由于药价存在较大的降价空间,这就给了新的进入者提供了进人市场的机会。“药品超市”采用以较低价格作为进人市场的手段,以不同于原有经营者的“高毛利、低流量”的经营方式(低毛利、高流量)作为其立身之本。其实,就其本源来说,现在医药流通市场变革更深层次的因素在于现行药品价格管理机制。长久以来,由于药品的特殊性,我国对药品的价格始终实施严格的监管,对药品价格实施的一种直接管制,由物价部门割据社会平价成本,在综合考虑生产、流通等利润的基.础上,由国家对药品进行统一定价。这种药品价格管理机制产生的后果是首先药品供应远不不大于对药品的需求,另首先,药品价格却在不停攀升。生产公司为留下操作流通渠道的空间,通过虚增成原来虚高定价。物价部门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很难掌握药品的实际成本信息。事实上,首先由于我国存在国有和国有控股公司、三资公司、民营公司和乡镇公司等多个公司类型,不同公司类型有不同的成本构造;另首先,由于医药行业本身品种多的特点以及历史因素所造成的制药公司众多,使得社会平均成本的计算难度很大。现在全国有几千家制药公司,生产几十万种药品,其计量和监督成本是十分高的。另外,由于信息的滞后性,根据这些滞后的信息制订出来的价格或调节,本身就很难反映市场的真实状况。事实上,自1998年以来曾先后11次降价,但效果甚微。(三)“平价药店”市场的发展及预测自“平价药店”开张之日起,褒贬之声就历来没停过。可喜的是时至今天,“平价药店”的发展已经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它的发展和将来作一种分析。1.“平价药店”的价格原则顾名思义,“平价药店”从字面上解释,应当是售出的药品价格与某一相对固定的原则价格相持平的药店,其核心是“平价”二字。平价并不是与国家制订的零售药价价格持平,几乎全部的“平价药店”的零售药价,都比国家制订的零售药价低;也不是和国营药店的零售药价持平,几乎全部的“平价药店”的零售药价,都比国营药店的零售药价低;也不是和药品批发价持平,有的“平价药店”的零售药价比药品批发价低,也有的“平价药店”的零售药价比药品批发价高,固然也有持平的,但“平价药店”绝不是因此而命名的;如果说是和工业公司的出厂价、批发价持平,仿佛有点牵强附会,但是也真有个别品种的价格与工业公司的批发价持平的,但这绝不是“平价药店”经营者的初衷。比来比去看不出“平价药店”与哪个价格持平,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我们能够说,这个“平价药店”持平的价格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平价药店”无价可平,平价之说只但是是一种人为的、虚拟的、炒作的东西。因此,“平价药店”的叫法有点名不副实,事实上应当叫“低价药店”,这两者的概念是不同的。2.“平价药店”发展的背景因素老百姓喜欢“平价药店”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究其因素重要有下列几点:从背景因素来看,近几年,药价虚高问题几乎成了社会顽症之一,看不起病、吃不起药已不是个别现象。即使政府也采用最高限价、招标购药、统一降价等方法,但到了老百姓这里几乎感觉不到。而“平价药店”的诞生,首当其冲地担当起向虚高药价发起攻打的重任。不仅如此,还刺激了相称一批国有药店也把药价拉了下来,成了药价变革的催化剂,为打破虚高药价这个壁垒立了头功。有人预言说一种药品从暴利到微利的时代正在到来。不言而喻,这一切直接给老百姓带来了好处,真正代表了老百姓的利益,使他们买药少花了不少冤枉钱,更实实在在的看到了治理虚高药价的曙光和但愿。因此他们理所固然的持欢迎态度。从直接因素来看,一是药价低,省钱,能直接得到实惠。同样的药,‘平价药店’卖的就是便宜,例犹如样是一盒地奥心血康,国营药店卖七块五,而‘平价药店’才卖六块二,这一盒就便宜一块三!”调查者对所居住都市的“平价药店”的零售药价粗略调查比较了一下,从整体上说约比国家核定的零售价格低30~45%左右,比国有药店的零售价格低15~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