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质量管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质量管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质量管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质量管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科技大学成教学院德阳教学点《质量管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种选项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对的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属于汽车轮胎真正质量特性的是(A)A.使用寿命B.耐磨度C.抗拉强度D.抗压强度2.最先提出全方面质量管理概念的学者是(B)A.朱兰B.菲根堡姆C.戴明D.泰罗3.我国自(C)年开展全方面质量管理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一定的发展。A.1960B.1976C.19784.返工费属于(B)。A.外部故障成本B.内部故障成本C.鉴定成本D.防止成本5.(B)是调查顾客对本公司产品的价格反映,摸清适宜的价格,新产品如何定价,为本公司拟定产品目的成本,谋求适宜的质量水平提供根据。A.产品调查B.价风格查C.市场需求量调查D.流通渠道调查6.(D)又称产品构想,是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A.产品设计B.产品计划任务书C.产品总体方案设计D.产品构思7.在正态分布状况下,工序加工产品的质量特性值落在6σ范畴内的概率或可能性约为(A)A.99.73%B.95.45%C.68.27%D.80.25%8.工序能力定量表达为:Cp=T/60,其中T表达:(B)。A.原则偏差B.产品的公差范畴C.不合格品率D.分散幅度9.(D)是检查员在生产现场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或加工产品的一定数量间隔对有关工序的产品质量进行检查。A.首件检查B.装置检查C.自动化检查D.巡回检查10.(A)是质量体系文献的重要内容,它阐明了一种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体系的基本构造,是实施和保持质量体系所应长久遵照的文献。A.质量手册B.程序文献C.质量计划D.质量统计11.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最后一种过程是(D)A.设计过程B.销售过程C.运输过程D.使用过程12.(D)是指拟定质量活动和有关成果与否符累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与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成预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有系统的独立的检查。A.质量检督B.质量检查C.质量检查D.质量审核13.质量改善中,(A)是通过控制,消除急性故障,维持现有的质量状况。A.防守型改善B.攻打型改善C.消极性改善D.主动性改善14.下列办法中,有助于认清目的并拟定自己与本行业领先水平之间差距的是(A)。A.水平对比法B.调查表法C.分层法D.因果图法15.若短时间内有不纯熟工人替岗,则直方图所呈现的形态最可能为(C)。A.偏向型直方图B.双峰型直方图C.孤岛型直方图D.锯齿型直方图16.在我国现阶段,(A)在宏观质量管理中起主导作用。A.政府B.行业自律组织C.消费者协会D.社会舆论17.质量监督的根据是(C)。A.顾客对产品、服务的基本规定B.行业公认的质量原则C.国家和政府制订的质量法规和产品技术原则D.ISO9000族原则18.(B)年,英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种认证标志。A.1900B.1903C.190519.下列(D)由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颁发。A.PRC标志B.标样标志C.SG标志D.长城标志20.普通来讲,防止成本占全部质量成本的(D)A.25%-40%B.20%-40%C.10%-50%D.0.5%-5%21.(A),可靠性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可靠性指标已成为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A.20世纪50年代起B.20世纪60年代起C.20世纪40年代起D.20世纪70年代起22.贯彻和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的要素是(C)A.质量文献B.质量目的C.质量体系D.最高管理者23.PDCA循环的核心在于(C)A.P阶段B.D阶段C.A阶段D.C阶段24.矩阵图的最基本形式是(B)A.T型B.L型C.Y型D.C型25.在散布图中,当x增加,对应的y减少,则称x和y之间是(C)A.正有关B.不有关C.负有关D.曲线有关26.直方图定量表达的重要特性值中的平均值(x)表达(D)A.数据的分散程度B.数据范畴的间隔C.数据值的大小D.数据的分布中心位置27.在画因果图、树图、亲和图时,能够运用的办法是(C)A.分层法B.水平对比法C.头脑风暴法D.流程图法二、多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对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GB/T19000-ISO9000系列原则是一套精心设计,构造严谨,定义明确,内容具体和实用性强的管理原则,它涉及“两个指南”和“三种质量确保模式”、“三种确保模式”是指(BCD)A.GB/T19004.1-9004-1B.GB/T19001-ISO9001C.GB/T19002-ISO9002D.GB/T19003-ISO90032.间接质量成本是指在直接质量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和扩展,它涉及到制造和销售过程以外的公司活动,以及公司完毕的有关活动。这方面的质量成本涉及(ABCD)。A.无形质量成本B.使用质量成本C.供应商质量成本D.设备质量成本3.新产品开发决策后,应将具体的顾客和普通的市场规定、盼望转化成产品规范,在产品规范中,应涉及下列内容:(ABCD)。A.性能特性与感官特性B.包装、质量验证和确保C.安装布局或配合D.合用的原则和法规4.影响工序因素普通涉及(ABCD)。A.操作者B.机器设备C.材料与工艺办法D.测量环境5.工序检查是指在其加工工序完毕后进行的检查,其目的是避免不合格的半成品流入下道工序。普通有下列几个检查方式(ABCD)。A.首件检查B.巡回检查C.装置检查D.逐件检查6.质量体系文献重要涉及(ABCD)。A.质量手册B.程序文献C.质量计划D.质量统计和作业指导书7.质量改善的环境的规定有(ABCD)。A.要有以满足顾客规定和设立更强竞争目的为中心的、新颖的、共同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具体制订公司质量改善目的B.应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公开交流、沟通和合作C.应对质量改善所需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的承认D.应对公司全体组员进行教育和培训8.散布图的分析判断办法有(ACD)。A.对照典型图例法B.指数分析法C.回归分析法D.简朴象限法9.可能对产品提出明确质量规定的状况有(ACD)A.合同环境B.非合同环境C.法律法规D.技术规范10.属于质量成本的内部故障成本有(AC)A.废品损失费B.保修费C.返工费D.工序控制费11.营销人员素质包含的因素有(ACD)A.专业知识B.售后服务C.销售技术D.责任心12.为有效进行采购而由供需双方制订的联合质量计划普通要涉及的内容有(ABD)A.经济B.技术C.市场D.管理13.按因素普通将检查差错分为(ACD)A.粗心大意(无意)差错B.“致命”差错C.故意差错D.技术差错14.为打破和超越现有的质量水平而制订的“突破性”目的所涉及的指标有(BCD)A.顾客投诉率上升10%B.三包费用减少50%C.合格品率达成98%D.废品率由25%降至5%15.质量审核普通涉及(ABCD)A.产品质量审核B.质量体系审核C.过程质量审核D.管理评审16.在我国工厂中的“两图一表”普通指(ACD)A.排列图B.流程图C.因果图D.对策表17.宏观质量管理采用的手段和办法涉及(ABCD)A.行政监督B.法律监督C.社会舆论监督D.消费者监督18.认证制度普通涉及的内容有(AB)A.产品和质量体系认证B.认证机构的承认C.颁发生产许可证书D.公司认证三、名词解释1.质量体系检查质量体系检查是对产品生产公司的质量确保能力进行的检查和评定。2.质量监督质量监督是指为了确保符合规定的质量规定,由顾客或第三方对公司的产品或质量体系等状况进行持续的监督和验证,并对完毕的状况或达成的成果的统计进行分析的宏观管理方式。3.排列图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它是将质量改善项目从最重要到最次要进行排列而采用的一种简朴的图示技术。排列图由一种横坐标、两个纵坐标、几个按高低次序排列的矩形和一条累计比例折线构成。4.系统图系统图是表达某个质量问题与其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问题的重点,谋求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最适宜的手段和方法的一种树枝状示图,亦是一种倒立树状逻辑因果关系图。5.质量改善我国国标GB/T6583-94对质量改善下的定义是为向本组织及其顾客提供更多的实惠,在整个组织内所采用的旨在提高活动和过程的效益和效率的多个方法。6.质量审核我国国标GB/T6583给质量审核下的定义是拟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与否符累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与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成预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有系统的独立的检查。7.成品检查成品检查也称最后检查或出厂检查,是对竣工后的成品质量进行检查,其目的在于确保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不合格的成品不入库。8.可追查性可追查性,又称可追溯性,是指根据记载的标记,追踪实体的历史、应用状况和所处场合的能力。9.全方面质量管理全方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全部组员及社会受益而达成长久成功的管理途径。10.工序能力工序能力是指工序能够稳定地生产出产品的能力,也即在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操作办法、测量办法和环境等原则条件下,工序呈稳定状态时所含有的加工精度。11.质量螺旋质量设计从最初识别需要到最后满足规定和盼望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互相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又称为质量螺旋或产品寿命周期。所谓质量设计,就是在产品设计中提出质量规定,拟定产品的质量水平(或质量等级),选择重要的参数,规定多个性能参数经济合理的容差,或制订公差原则和其它技术条件。12.质量成本公司为确保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由于产品质量未达成既定的原则而造成的一切损失的总和。13.可靠性元件、产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无端障地执行指定功效的能力或可能性。14.质量方针由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公布的该组织的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15.接受概率指根据规定的抽检方案,把含有给定质量水平的交检批判为接受的概率,称为接受概率。16.抽样检查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定量的样本,然后根据一定的判断原则来判断该产品与否合格。17.工序能力指数表达工序能力对设计的产品规范的确保程度。18.质量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合用性,即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19.服务补救是指组织为重新赢得因服务失败而已经失去的顾客好感而作的努力。涉及5个环节:道歉、紧急复原、移情、象征性赎罪和跟踪服务承诺,是公司向顾客公开表述要达成的服务质量。20.成品检查又称最后检查或出厂检查。对竣工后的产品质量进行检查,其目的在于确保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不入库,以确保顾客利益和公司本身的信誉。四、简答题1.什么是质量改善?质量改善涉及哪些内容?答: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规定的能力。质量改善是使效果达成前所未有的水平的突破过程。质量改善涉及下列内容:(1)质量改善的对象。即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两个方面。(2)质量改善的效果在于突破。质量改善的最后效果是按照原计划目的高得多的质量水平进行工作。(3)质量改善是一种变革过程。该过程必然遵照PDCA循环的规律进行。(4)偶发性缺点和长久性缺点。既要及时排除产品的质量缺点,又要确保产品质量的继续提高。2.PDCA循环及特点。答:PDCA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点(1)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2)不停迈进,不停提高。(3)形象化。3.全方面质量管理与传统的质量管理的区别。答:与传统的质量管理相比较,全方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1)把过去的以事后检查和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防止为主,即从管理成果转变为管理因素。(2)从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转变为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治理。(3)突出以质量为中心,围绕质量开展全员的工作。(4)由单纯符合原则转变为满足顾客需要。(5)强调不停改善过程质量,从而不停改善产品质量。4.抽样检查的优缺点及合用条件。答:抽样检查的优点有:明显节省了检查的工作量和费用,缩短了检查工作周期,减少了参加检查的人员和设备。抽样检查的缺点是含有一定的错判性。抽样检查合用于:生产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比较稳定的产品或工序、带有破坏性检查的产品或工序,外协件、外购件成批进货的验收检查,某些生产效率高、检查时间长的产品和工序,检查成本太高的产品或工序,漏检少量不合格不会引发重大损失的产品等。5.简述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答: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的,由一组互有关联或互相作用的要素构成的集合。含有以下作用: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协助组织增进顾客满意;质量管理体系激励组织分析顾客规定,规定有关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实现顾客能接受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提供持续改善的框架,以增加使顾客和其它有关方满意的可能性;质量管理体系还就组织能够提供持续满足规定的产品,向组织及其顾客提供信任。6.简述全方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答:全方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工业公司建立质量体系,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立足点和根据,也是质量管理活动获得成效,质量体系有效运转的前提和确保。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开展全方面质量管理,应首先着重做好下列五方面的工作:(1)质量教育工作。开展全方面质量管理活动,必须从提高职工的素质抓起,把质量教育作为“第一道工序”。质量管理的教育工作重要涉及两个方面:首先是全方面质量管理基本思想、基本原理的宣传和教育;另首先是职工的技术业务的培训和教育。(2)原则化工作。原则是衡量产品质量和各项工作质量的尺度,也是公司进行生产技术活动和经营管理工作的根据。原则涉及技术原则和管理原则两类。技术原则是对技术活动中需要统一协调的事物制订的技术准则;管理原则是为合理组织、运用和发展生产力,对的解决生产、交换、分派和消费中的互有关系,以及行政和经济管理机构为行使其计划、监督、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而制订的准则。(3)计量工作。计量管理工作涉及精密测量、理化实验和技术鉴定等工作,它是确保产品质量特性的数据统一、技术原则的贯彻执行、零部件的交换和生产优质产品的重要手段。(4)质量信息工作。质量信息,指的是反映产品质量和产供销各环节工作质量的原始统计、基本数据以及产品使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多个信息资料。搞好质量管理工作,掌握产品质量运动的发展规律,必须深人实践,认真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齐全的、精确的信息资料。质量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将严重影响决策的质量。(5)质量责任制。建立质量责任制是公司开展全方面质量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公司建立质量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公司中的每一种部门、每一种职工都应明确规定他们的具体任务,应承当的责任和权利范畴,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原则,考核有根据。把同质量有关的各项工作同广大职工的主动性和责任心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严密的质量管理工作系统,一旦发现产品质量问题,能够快速进行质量跟踪,查清质量责任,总结经验教训,更加好地确保和提高产品质量。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严密有效的全方面质量管理工作体系。7.简述开展质量成本工作的意义。答:开展质量成本工作,①有利控制和减少成本;②有利贯彻质量责任制;③有利满足顾客有关质量成本方面的需要;④增进公司领导重视产品质量;⑤有利监测和评价质量体系。8.如何描述质量特性?答: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合用性。即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满足于顾客需要的程度。体现在性能、成本、数量、交货期、服务等因素的最佳组合,产品质量特性人含义涉及技术的、经济的、社会的、心理的和生理的。用产品质量原则(或技术原则)衡量。具体涉及物质方面、操作运行方面、构造方面、时间方面、经济方面、外观方面和心理与生理方面。9.参数设计与容差设计的办法。答:参数设计的基本思想是通过选择系统中全部参数(涉及原材料、零件、元件等)的最佳水平组合,从而尽量减少外部、内部和产品间三种干扰的影响,使所设计的产品质量特性波动小,稳定性好。容差设计的目的是在参数设计阶段拟定的最佳条件的基础上,拟定各个参数适宜的容差。容差设计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各参数的波动对产品质量特性奉献(影响)的大小,从经济性角度考虑有无必要对影响大的参数予以较小的容差(例如用较高质量等级的元件替代较低质量等级的元件)。这样做,首先能够进一步减少质量特性的波动,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减少质量损失;另首先,由于提高了元件的质量等级,使产品的成本有所提高。因此,容差设计阶段既要考虑进一步减少在参数设计后产品仍存在的质量损失,又要考虑缩小某些元件的容差将会增加成本,要权衡两者的利弊得失,采用最佳决策。10.简述全方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答:(1)质量第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繁华;(2)系统的观点;(3)“顾客至上”,顾客第一,下道工序就是顾客;(4)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5)防止为主的观点;(6)数据是质量管理的根本,一切用数据说话;(7)经济的观点;(8)突出人的主动因素。11.简述质量成本优化方法。答:质量成本优化是指在确保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前提下,谋求质量成本总额最小.质量成本优化就是要拟定质量成本各项重要费用的合理比例,方便使质量总成本达成最低。质量成本达成优化的几项方法:(1)处在最佳点A的左面时,即当质量总成本处在质量改善区时,应增加防止费用,采用质量改善方法,以减少质量总成本;当处在质量最佳区时,应维持现有的质量方法,控制住质量水平的最佳状态;若处在最佳点A的右面,即处在质量过剩区时,则应撤销原有的过严质量规定方法,减少一部分鉴定和防止费用,使质量总成本退回到最低点A处。(2)增加防止成本,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鉴定成本。(3)增加鉴定成本,可减少外部损失,但可能增加内部损失成本。另外还要注意的是,为了实现质量成本优化,不能孤立地去减少质量成本构成中的每项成本,还应考虑各项成本之间的互有关系。因此为了拟定某项质量成本的最佳水平,还应考虑其它成本所处的状况。12.简述控制图的两类错误。答:根据控制界限作出的判断也可能产生错误。可能产生的错误有两类。第一类错误是把正常判为异常,即工序过程并没有发生异常,只是由于随机的因素引发了数据过大波动,少数数据越出了控制限,使人误将正常判为异常。虚发警报,由于徒劳地查找因素并为此采用了对应的方法,从而造成损失。因此,第一种错误又称为徒劳错误。第二类错误是将异常判为正常,即工序中确实发生了异常,但数据没有越出控制限,没有反映出异常,因而使人将异常误判为正常。漏发警报,过程已经处在不稳定状态,但并未采用对应的方法,从而不合格品增加,也造成损失。两类错误不能同时避免,减少第一类错误,就会增加第二类错误,反之亦然。13.简述计量工作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答:计量是有关测量和确保量值统一和精确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公司计量工作的重要任务,是以统一计量单位制度,组织量值对的传递,确保量值统一为目的的基础工作。没有单位制度和量值统一,工艺过程就不能正常控制,生产就无法进行,制订和贯彻技术原则与提高产品质量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计量工作有下列几个特点:(1)一致性。计量工作的一致性必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指统一国家的计量制度,并且要同国际上的计量制度保持一致。另首先是指统一多个单位值,其目的在于确保多个测量成果的符合一致,使生产含有社会化意义。(2)精确性。要达成量值传递的目的,每次计量过程都必须保持一定范畴内的精确可靠,这就规定计量给出的数据能够经得起考验,即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员对同一种量值的测量成果,都含有一定程度的精确范畴,并含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复现性,这样才干达成符合一致的目的。测量成果不仅要给出明确的量值,并且要给出误差的大小,可见,计量的精确性是确保统一性的基础和前提。(3)可溯源性。计量是从单位制开始的,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量值称为基准量值,复现这些量值的设备称为基准器,简称计量基准。单位量值复现后来,要通过较低一级的原则器,逐级传递下去称为量值传递。传递都规定有一定的误差范畴,以确保同类测量成果在全国的精确一致。这种为达成量值统一而进行的量值逐级传递的形式,即为量值的可溯源性。(4)法制性。计量工作贯穿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为了实现全国的计量单位制统一和全国的量值统一,国家必须制订和颁布有关计量的法律、命令、条例、方法、制度、规程等一系列法律、法令,作为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涉及计量工作所必须恪守的准则。因此,做好公司的计量工作,对于公司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以及与国际惯例接轨,含有重要意义。14.简述设计评审的要素。答:既然产品设计的质量职能是把顾客需要转化为材料、产品和过程的技术规范,因此,设计评审就应围绕满足顾客需要(即真正质量特性)、产品规范(即代用的质量特性)、确保产品满足规定规定(即过程规范)等方面进行评审。具体评审项目涉及:(1)与满足顾客需要和使顾客满意有关的项目。①将材料、产品和过程的技术规范与产品规范中体现的顾客需要进行对比。②产品在预期的使用和环境条件下的工作能力。③通过样机(样品)的实验对设计进行确认。④非预期的使用和误用。⑤安全性和环境相容性。⑥与否符正当规规定、国家和国际原则以及惯例。⑦与有竞争性的设计进行对比。⑧与同类设计进行对比,特别要对过去组织内外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以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2)与产品规范有关的项目。①可信性和耐用性的规定。②允差与过程能力的比较。③产品接受准则。④安装性、易装配性、贮存规定、货架寿命和可处置性。⑤良性失效和失效安全特性。⑥美学规范和接受准则。⑦失效模式及其影响分析。⑧诊疗和分析问题的能力。⑨标签、注意事项、标记、可追溯性规定和使用阐明。⑩原则件的评审和使用。(3)与过程规定有关的项目。①生产的产品符合设计的能力,涉及特殊过程规定、机械化、自动化、部件的装配和安装。②设计的检查和实验能力,涉及特殊检查和实验规定。③材料、零部件和组件的规范,涉及已被承认的供应品和分承包方及其供应状况。④包装、搬运、贮存和货架寿命的规定,特别是与进出物品有关的安全因素。15.简述如何做好对供应商的监督。答:监督供应商是为了确保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符合既定原则或合用性的规定而进行的一切活动。这里所指的监督,涉及程序的、工艺的和产品的多个审核,以及购买者所执行的任何检查,监督也属于“早期报警”的范畴。普通有两种监督方式,一种是通过对供应商的定时访问来实施监督;另一种是派驻厂代表执行对于某些重大产品或危及人身安全和重大影响的产品的经常性监督。在我国,后者最常见的是各军兵种派到各承制厂的军代表。近年来,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国家出口商品检查局对部分外向型公司也采用了“派驻厂员”的制度。如果执行的好,监督活动能够在产品不符合规格或不适于使用等故障之前,就让买方或顾客获得早期报警。但是达成这一目的是困难的。由于监督工作难以使供需方都满意,这重要由于某些对合用性仅有很小或毫无影响的小缺点,或文献中规定的某些规定虽不影响合用性,但确实影响所证明的状态;若驻厂代表职责不清,就会干涉过多。因此最佳的方法是,将出现的缺点及其程度进行分级,加强对于解决质量问题以及工序控制的合作。16.质量检查计划的总体安排涉及哪些重要内容?答:①编制检查流程图;②设立检查站;③拟定检查项目;④建立检查数据解决系统。17.引发管理者可控差错的因素有哪些?答:①质量意识淡薄;②对质量管理的成果和质量管理的办法的理解不同;③对合用性含义的理解不对的;④质量管理部门的人员极少参加产品设计和决策。五、叙述题1.试述开展全方面质量管理和实施系列原则的关系。全方面质量管理和系列原则存在共同点。但是两者毕竟有差别性。原则从本质上看是协商一致的成果,含有系统性和一致性,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最基本、最起码的规定;而全方面质量管理要始终不停地谋求改善的机会,是更高的规定。可见,两者是静态和动态、基础和发展的关系。正由于有同有异,因此在实践中,开展全方面质量管理和实施系列原则并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互相补充,互相增进的。实施系列原则并不是要把已有的质量体系“推倒”,一切从头开始创立一种新的“体系”,而是根据系列原则的规定,对现行的质量体系进行更新、改造和完善,从而使质量管理活动更加有效。在公司的实际工作中,我们主张把开展全方面质量管理和实施系列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说来有下列四种状况:(1)已开展全方面质量管理数年并且行之有效,获得成功经验的公司。这类公司过去的成功经验,是实施系列原则的良好基础与条件。在此基础上,对照系列原则结合公司的具体状况,发挥公司的优势,寻找自己的局限性,进一步规范、完善公司的质量体系并确保其有效运转,增进公司质量管理工作和公司素质的深化和提高。为了提高公司的信誉和竞争能力,公司可考虑根据市场需要,向经国家承认和授权机构申请对公司的质量体系认证。(2)过去搞过全方面质量管理,但只限于搞宣传教育或应用某些数理统计办法的公司。对于这样的公司来说,实施系列原则正是一种“补课”的好机会。在系列原则指导下,根据公司的产品、服务、工艺等具体状况,按照科学的程序去建立合用的质量体系使之贯穿于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明确划分职能,逐级分派,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质量教育工作,深刻领略全方面质量管理和系列原则的系统性、科学性原则,使全体职工都能理解质量体系的含义,并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工作技能;应用数理统计办法要与改善质量相结合,真正发挥这些办法的作用,获得实效;加强质量成绩的考核工作,当在质量活动中获得成绩时,要予以必定和激励,激励员工获得新的更大的成绩。总之,这样的公司通过实施原则,通过“补课”,踏踏实实地工作,同样也能够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增强公司的素质和竞争力。(3)新建立的公司或是全方面质量管理与实施系列原则工作尚未起步的公司。对于这样的公司来说,更要强调开展全方面质量管理和实施系列原则相结合。同样,根据本企业的具体状况,在系列原则的指导下,按照公司的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的规律,把影响这些环节的技术、管理等因素控制起来,建立质量体系并明确体系中的具体的质量职能和活动。然后,逐级进行质量职能的分派,并把各个环节的各项工作的“接口”均纳入质量体系的控制范畴之内,使得公司的全部质量管理活动协调地发挥作用,获得一种最佳的整体效应。固然,在工作中也必须注意,切忌搞形式、重数量,否则也就不能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实现公司的经营目的。(4)已通过认证机构认证的公司。我国自从实施系列原则以来,已有诸多公司通过了认证机构的认证,其中某些公司还被作为当代公司制度试点公司。对于这样的公司来说,其质量体系已比较完善,因此它们的重点是继续深化全方面质量管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到一种新的台阶。2.试讨论N,n,c对抽样方案接受概率的影响。答:当用一种拟定的抽检方案对产品批进行检查时,产品批被接受的概率是随产品批的批不合格品率p变化而变化的,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用一条曲线来表达,这条曲线称为抽样特性曲线,简称为OC曲线。OC曲线是指在一种抽样检查方案(N,n,c)拟定后,产品的接受概率L(P)与产品的实际质量水平P之间的关系,它反映了抽检方案对多个质量的产品的分辨能力,是制订和评价抽检方案的基本工具,又称OC曲线。OC曲线的性质(1)抽样特性曲线和抽样方案是一一对应关系,也就是说有一种抽样方案就有对应的一条OC曲线;相反,有一条抽样特性曲线,就有与之对应的一种抽检方案。(2)OC曲线是一条通过(0,1)和(1,0)两点的持续曲线。(3)OC曲线是一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