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课教师授课特色_第1页
任课教师授课特色_第2页
任课教师授课特色_第3页
任课教师授课特色_第4页
任课教师授课特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课教师授课特色刘学礼本课程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本课程不拘泥马克思主义的条条框框,而以马克思生平和思想发展为纵线,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横线,突出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感受马克思伟大的人格魅力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本课程力图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除课堂讲授外,采用多种多样、丰富生动的教学方法,如讨论课、教学视频、学术报告、案例分析、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活动周等。高建昆根据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路,我设计了授课的章节顺序。先讲三个具体的社会形态及其规律,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第四、五章)、社会主义社会(第六章)、共产主义社会(第七章),再讲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第三章),然后讲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第一章),最后讲在尊重物质世界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实践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第二章)。教学充分互动:首先,在课堂上与学生展开即时的互动。每堂课开始以提问形式回顾上次课主要要点。授课过程中,结合讲授要点进行讨论互动。其次,课后,与学生展开邮件互动,对课程知识点展开充分讨论。在教学活动周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学习兴趣参加讲座、观影、参观和征文相关活动,并撰写学习体会。韩欲立自2007年工作以来,我一直承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课程教学。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思政课教学既应该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同时也有着自身的独特教学规律,思政课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引领和信仰的构建,而我发现通过师生之间的共同问题探索经验所获得的价值观和信仰具有很坚固的基础,所以,共同的情感和共同的经验在思政课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援性力量。思政课要有说服力,就要使得学生产生共情的效应。这就要求一个教学方式的转变,即从自己作为教育者,转变为自己也是被教育者。根据自己的这样的教学体悟,我在自己的思政课课堂上进行一些教学形式的革新,比如在每周的课堂演讲分享环节,从选题到制作ppt和讲稿,师生之间积极互动,就典型性问题进行专项的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在课堂演讲中呈现出来,在呈现完毕之后,我还要用5到10分钟的时间对问题所涉及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当场的解说,这种问题导向的课堂演讲的好处是能具体解决一些典型的困惑大多数同学的问题,比如有同学就反馈说,“从每节课的2组同学的课堂演讲中学习到挺多东西,学生的选题还是比较贴近学生关系的热点问题的。比如对私有制的问题的讨论,我明白了,原来马克思不是要废除一切私有制,而是要废除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啊。我以为马克思要把所有人的财产都没收归国家集体分配呢。我觉得这种演讲挺能解决一些具体的困惑的问题的。”以课堂教学经验为支撑,我的研究获得2012年度复旦大学科教学研究课题的立项(“苏格拉底的辩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参与式问题教学法研究。思政课教学也是一项团队性事业,在教学工作中,我体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观引领和信仰的构建更容易在大规模的集体性活动中完成。我所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每年秋季学期都有一周时间进行全校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活动周”的教学活动,我协助教研室主任刘学礼教授进行策划和实施,这项活动从2007年开始至今已经举办了10届,形成了一系列的成果,如专家学者的讲座录像,学生的征文文集等。以这项活动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获得复旦大学校园文化主题建设二等奖,除了参与策划和实施活动周的各项活动之外,我主持建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精品课程网站,目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的团队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已经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李威利我主讲的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为了上好这一门课,我慢慢摸索出了一些办法和模式。课程的基本特点是把马克思主义放在资本主义时代的系统性分析中去,放到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与批判中去,放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运动中去。形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系统性理解。第一,基于哲学体验。思政课的对象一般是大一、大二的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如何能与新世纪时尚前卫的90后大学生的哲学体验相关联?为实现这一目标,整个课程坚持这样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时代的、历史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时代的、历史的,因此,课程的讲述要回到历史、回到不断变化的资本主义时代,对到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对时代问题的反思和分析。马克思主义是反思和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学说,因此,不理解资本主义就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第二,藤瓜型结构。如果从哲学体验出发,本科生的马原课在内容上怎么设置。我在课程的设计上强调三个基本设计。一是从理解马克思出发;二是要整体性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三是理解从马克思到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因此,从这个体系出发,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入到对资本主义时代的主要矛盾和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图景中去讲述。这个课程设计,既有专题又有主线,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与成长,因此是一个“藤瓜结构”。第三,微课组合拳。由于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极快,所以在课程实践中,我将课程设计为“微课组合拳”,即将课程以10--15分钟为单元。每一个单元不是从知识点出发,而是强调问题式教学,即每一个单元讲述一个清晰的“为什么”问题,在每周三个课时的课程时间中,除了与学生研讨的部分,我将每次课设计为“六至八个为什么”。这六个问题又相互有因果关系,一个问题比一个问题深入,形成一个剥笋式的思考体系,保证课程的统一性和深刻性。因此,这个微课组合是依靠剥笋式的问题教学支撑的。第四,嵌入式课堂。在课堂设计上,吸收翻转课堂和对分课堂的对学生参与和讨论的重视,将整个课程分为三个阶段以突出学生参与,即嵌入式课堂。第一阶段30分钟,讲2个导入式问题,突出与上一次课程的衔接;第二阶段40分钟,安排4个学生主题报告,并安排师生对谈环节,其他学生参与讨论;第三阶段60分钟,讲4个成体系的理论问题。最后5分钟是课程总结。这个嵌入式不是教师嵌入学生,而是将学生讨论嵌入教师的知识体系,一方面强调思政课堂教师对课程的引导性,另一方面在师生的课堂对谈中实现教学相长。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经典研究,为学生提供马克思主义阅读和研究的书单,每位同学必须阅读一本著作,并做3000字以上的读书报告。教师在课程过程中,选择优秀学生做报告展示。林青《马基》课程,除绪论外,教材分为7章,但在授课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讲述,很多时候是作为一个整体在论述,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概念上,这就需要对教材本身的内容进行融会贯通,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授课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基于上述考量,本人在授课过程中,重点突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板块的讲授以及对三者关系的论述,因为,这三者看似分离,但是其实质内容都是相通的。也就是说,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其首先是相关证成和相关关联,其次二者的概念体系和论证模式共同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所以,在讲授这些内容时,不能分裂开来单独讲,必须时时往前、往后衔接各章内容,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程内容能够更加形象、更加具体。在讲授课程中,本人首先要求学生以理论学习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理论学习是前提,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体系,必须要以理论的态度来对待;其次是从社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的“误读”入手,为大家提供马克思本人的论述内容,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正名”;最后以问题入手,让学生做课程分享,强化学生对理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程的质量。户晓坤本人从事本科生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程教学。课程以专题方式讲授,以马恩经典文本阅读与分析为基础,旨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内在统一的整体性高度,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性及其解释和把握现实问题的理论批判方法。以本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中的科研努力作为教学的基础,在学教学中立足于澄清和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理基础、批判方法和当代价值,并重视课程内容的思想性和前沿性,培养学生的理论高度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课程设计上实现从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学生认知体系的有效转换,在尊重和理解受教育者思想特点差异的基础上,有计划和针对性地使用教材和不同的授课方式。在教学中侧重于一般问题的历时性梳理;重点问题的文化性铺垫,在更大的时空背景下寻找问题的学脉支撑,在多学科视角下透视所关注的问题,在原有的参考书目的基础上扩充更多的文化经典著作,使课程本身具有“以理服人”、“以学养人”的魅力。回归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回归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和回归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原则。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在于经典文本的阅读分析和阐释能力,通过撰写读书报告的方式使学生回归基础理论;其实是对社会现实的独立思想和批判能力,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剖析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朱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要任务是: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辩和批判能力。为此,通过组织和鼓励同学自发讨论,既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也启发他们自主思考,并提高他们批判性思辩的能力。1.讨论有以下的特点:1)课堂内和课堂外的讨论相结合,并作为平时分记录。课堂外讨论的阵地是Elearning的讨论区。2)讨论的主题是课堂内容的延伸和深化,既有教师布置的题目,也有学生自发提出的;3)提倡学生的自主提问、思考和发言,不作硬性的规定。2.讨论的主题有:1)现代自然科室的发展是否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提出了挑战?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是什么?3)真理是否有阶级性?4)《共产党宣言》几个问题的讨论5)小岗村的变化说明了什么?6)当代资本主义是否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3.结果:1)学生非常参与度极高2)从学生反应来看,觉得教学内容有厚度、收获颇丰3)有些学生由此喜欢上了哲学及其思辩方法4)对当今现实的资本主义有进一步的思考吴海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以下简称“原理”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其根本目的和功能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他们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下科学的理论基础。在“原理”课的教学中特别注重两点:一是“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优化“原理”课教学内容。讲授“原理”课,既要科学概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又要完整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及其在实践中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特别是在当代中国丰富和发展的最新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很好地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的总体设计注意遵循“新而精”的教学原则。原则中的“新”是指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把国内外的重大社会变动和学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及时、科学地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去。“精”则是指要坚持“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指导方针,在完整地保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前提下,精选出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作为课堂讲授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课堂讲授内容要有针对性,能帮助学生解决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二是正确处理好教学的政治性、思想性同生动性的关系。坚持政治性、思想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灵魂,增强生动性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重要手段。离开教学的政治性、思想性一味追求生动性,会损害理论课的严肃性和威信;光有政治性、思想性而无生动性的教学,则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要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又要增强生动性。基于以上认识,在“原理”课的教学中,一方面坚定地坚持“原理”课教学的政治性、思想性,在教学上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旗帜鲜明地搞好政治导向,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充分发挥“原理”课的立德树人功能。另一方面努力增强“原理”课教学的生动性,潜心研究教学方法、教学规律和教学艺术,广泛涉猎教育学、心理学、青年学、演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以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谌中和由于本人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同时也由于个人的理论研究偏好是中国文化传统,因此本人在讲授马基课程时比较注重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历史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明中国文化传统形成的内存机理与历史必然,另一方面,用中国文化传统的历史实际来证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当然,同时也试图在两者的结合比对中讨论中国文化传统的当代转化与未来发展方向。本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