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平衡电离平衡教案_第1页
电离平衡电离平衡教案_第2页
电离平衡电离平衡教案_第3页
电离平衡电离平衡教案_第4页
电离平衡电离平衡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电离平衡第一节电离平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共分三方面内容:强弱电解质与化合物构造的关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电离平衡常数。教材是在三方面内容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初中化学中的溶液导电实验、高一教材中的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电离和上一章所学的化学平衡的建立及移动的有关知识。因此,本节内容即使相对是新知识,但只要把握好三方面的基础的作用,完全能够很容易建立新的知识点。对于强弱电解质与化合物构造的关系,教学中只要把常见的化合物,如,酸、碱、盐、氧化物等与电解质强弱建立联系即可,教学中还要阐明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的粒子的不同。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此后各节内容特别是盐的水解知识的基础,十分重要,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特性必须认真掌握。有关弱电解质的平衡的影响因素即电离平衡的移动,即使课本中没有具体阐明,但教学中应当依赖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让学生结合具体实例讨论,在研究中学习。有关电离平衡常数问题,首先要结合化学平衡常数的特性,建立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也要讨论得出电离平衡常数的意义。有关多元酸的电离问题,一定建立有关规律。教学目的与规定:1.使学生理解强、弱电解质与构造的关系。2.使学生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3.常识性介绍电离平衡常数。教学重点:电离平衡的建立以及电离平衡的移动教学难点: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电离平衡常数教学办法:讲述法、比较发现法、实验法、启发引导法课型:新课学时:2教学内容:第一学时新课的准备:复习强弱电解质概念,强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复习化学键的知识。设问:强弱电解质与其构造有无关系呢?新课进行:一、强、弱电解质与构造的关系复习:强电解质电解质弱电解质化合物非电电解质从氯化钠、硫酸钾、盐酸、硫酸、硝酸等为强电解质说起: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绝大多数为离子化合物和强极性共价化合物,如,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弱电解质: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绝大多数为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弱酸、弱碱、水。设问:碳酸钙与一水合氨分别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的建立以醋酸为例:CH3COOHCH3COO-+H+阐明:醋酸的电离是一种可逆的过程,首先分子电离出离子,另首先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当矛盾的过程势均力敌时,也能够建立平衡——电离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离子化)的速率与和离子重新结合生成分子(分子化)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成了平衡状态。①从电离开始:CH3COOHCH3COO-+H+(醋酸加水)②从离子结合成分子开始:CH3COO-+H+CH3COOH(醋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2、电离平衡的特性“动”——动态平衡;“等”——V分子化=V离子化;“定”——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保持一定,溶液中多个粒子的浓度保持一定;“变”——外界条件发生变化,电离平衡也要发生移动。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讨论:在氨水中,分别加入适量盐酸、NaOH溶液和NH4Cl溶液,对NH3·H2O的电离平衡各有什么影响?有关分子及离子浓度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并简要阐明理由。①加入适量盐酸,平衡如何移动?NH3·H2ONH4++OH-②加入NaOH溶液,平衡如何移动?③加入氯化铵溶液,平衡如何移动?阐明:②、③平衡如何移动,取决于加入溶液的浓度。强调:①对弱电解质溶液的稀释过程中,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离子数目增多,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变大,再变小;②电离均为吸热过程,升高温度,电离程度增大,离了数目增多,离子浓度增大。新课的延伸:①电离度的概念介绍:与化学平衡中转化率性质相似的参数,适合于弱电解质建立平衡时,反映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的大小,能够用于判断电解质的强弱,电离度的影响因素;②对于NH3+H2ONH3·H2ONH4++OH-平衡体系,变化压强、加水稀释、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如何移动?教学小结:总结电离平衡的建立、特性、影响因素;练习电离方程式、,强调多元酸的分步电离。作业:P60一、填空题1、2、4课堂讨论P61三、四,书面作业课后小结:第二学时新课的准备:1、复习电离平衡的建立、特性及影响因素;2、讨论对弱电解质溶液加水稀释后,各粒子浓度的变化状况;3、请学生书写盐酸、硫酸、醋酸电离的电离方程式;4、复习化学平衡常数概念及体现式。新课进行:三、电离平衡常数1.电离平衡常数阐明: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同样,各离子浓度与分子浓度之间在一定温度下也存在着一定量关系。以一水合氨和醋酸电离为例,电离平衡常数体现式:C(NH4+)·C(OH-)K=(NH3·H2O)C(H+)·C(CH3COO-)K=(CH3COOH)强调:①电离平衡常数的意义:判断弱酸弱碱的相对强弱;②电离平衡常数受温度的影响(影响不大),与浓度无关。2.多元弱酸的电离多元弱酸分步电离,每一步电离都有电离常数,各步的电离程度也不相似,其中第一级电离程度最大:K1>K2>K3>……>Ki。以磷酸电离为例:H3PO4H++H2PO4-K1=7.5×10-3H2PO4-H++HPO42-K2=6.2×10-8HPO42-H++PO43-K3=2.2×10-13强调:①多元弱碱电离与多元弱酸电离状况相似。②多元弱酸电离以第一级为主,只写第一级电离也可。新课的延伸:电离度与平衡常数影响因素不同比较。教学小结:电离平衡常数与多元弱酸的电离。作业:P61一、填空题3、4;二、选择题课后小结:第三章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材分析:本节事实上是电离平衡在水的电离及电离平衡移动方面的具体运用,是第三节盐类水解的基础。节节教学的核心之一是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导出,强调水的离子积常数是水的电离平衡常数的一种表达形式。本节另一种核心是溶液的酸碱性及溶液的PH,一定温度下不管是纯水,还是酸碱的稀溶液中,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OH-浓度之积总为一种常数,溶液出现酸碱性,只是溶液中H+、OH-浓度相对大小不同。在介绍溶液PH时,应当阐明“P”的含义,还要强调引入PH的意义。教学目的与规定:1、使学生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2、使学生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教学重点:水的离子积,c(H+)、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教学难点:水的离子积,有关PH计算。教学办法:推理法、讲述法、分析比较法课型:新课学时:2教学内容:第一学时新课的准备:复习电离平衡常数的体现式,以一水合氨电离表达之。请学生回答弱电解质涉及哪些物质?弱酸、弱碱和水。复习初中的化学中学习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引入课题:实验证明,水确实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25℃时,纯水中c(H+)=c(OH-)=1×10-7mol·L-,阐明水能够电离。新课进行: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一、水的电离水的电离:H2O+H2OH3O++OH-简写:H2OH++OH-K=c(H+)c(OH-)

c(H2O)已知纯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5.6mol/L,c(H+)·c(OH-)=55.6×KwKw=c(H+)·c(OH-)。(阐明水的浓度几乎不变)1、水的离子积普通把Kw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只与温度有关。已知在25℃时,水中的H+浓度与OH-浓度均为1×10-7mol/L,因此在25℃时,Kw=c(H+)·c(OH-)=1×10-7×1×10-7=1×10-14。2、影响水的电离的因素①加入酸或碱,克制水的电离,Kw不变;②加入某些盐,增进水的电离,Kw不变;③升高温度,电离过程是一种吸热过程,增进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增大,在100℃时,KW=1×10-12。新课的延伸:1、c(H+)=1×10-7mol/L,溶液一定呈中性吗?阐明:溶液或纯水呈中性,是由于溶液中c(H+)=c(OH-)。2、纯水中溶液H+、OH-浓度的计算办法:c(H+)=c(OH-)=。教学小结:水的离子积及25℃时纯水中水的离子积常数。影响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因素。计算纯水中H+、OH-浓度的办法。作业:P65一、1课堂作业思考乙醇呈中性与纯水呈中性是一回事吗?课后小结:第二学时新课的准备:1、25℃时水的离子积常数值;2、水的离子积常数与温度的关系;3、往纯水中加入稀盐酸和NaOH溶液后,c(OH-)、c(H+)如何变化?从平衡移动原理加以解释。新课进行: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讲述:常温时,由于水的电离平衡的存在,不仅纯水,并且在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中,均存在H+、OH-,且c(H+)·c(OH-)=1×10-14。1、溶液的酸碱性分析:中性溶液中,c(H+)=c(OH-)=1×10-7mol/L;酸性溶液中,c(H+)>c(OH-),c(H+)>1×10-7mol/L;碱性溶液中,c(H+)<c(OH-),c(H+)<1×10-7mol/L。强调:①含水的稀溶液中,H+与OH-共存,H+与OH-的相对多少决定溶液的酸碱性,但两者浓度的积必为常数;②碱性溶液中的c(H+)=/c(OH-);同理,酸性溶液中的c(OH-)=/c(H+)。阐明:当我们表达很稀的溶液时,如,c(H+)=1×10-7mol/L,用c(H+)或c(OH-)表达溶液的酸碱性很不方便。2、溶液的PH化学上惯用c(H+)的负惯用对数表达溶液酸碱性的强弱:PH=lg{c(H+)}计算:纯水中,c(H+)=1×10-7mol/L,PH=lg{c(H+)}=lg1×10-7=7;1×10-2mol/LHCl溶液,PH=lg{c(H+)}=lg1×10-2=2;1×10-2mol/LNaOH溶液,c(H+)=1×10-12mol/L,PH=lg{c(H+)}=12;3×10-5mol/LHCl溶液,PH=lg{c(H+)}=5-lg3。强调:①c(H+)=m×10-nmol/L,PH=n-lgm。②溶液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中性溶液中,c(H+)=1×10-7mol/L,PH=7;酸性溶液中,c(H+)>1×10-7mol/L,,溶液酸性越强,溶液的PH值越小;碱性溶液中,c(H+)<1×10-7mol/L,PH>7,溶液碱性越强,溶液的PH值越大。③c(H+)、PH、溶液酸碱性的关系c(H++)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10-1110-1210-1310-14PH0123456789101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