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姜会春与何长龙民间借贷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纠纷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审理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2.02.14【案件字号】(2021)京03民终18464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郑吉喆金妍熙张海洋【审理法官】郑吉喆金妍熙张海洋【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姜会春;何长龙【当事人】姜会春何长龙【当事人-个人】姜会春何长龙【代理律师/律所】李某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彭眉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韩冰北京金理律师事务所;李立文北京金理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李某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彭眉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韩冰北京金理律师事务所李立文北京金理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李某彭眉韩冰李立文【代理律所】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北京金理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姜会春【被告】何长龙【本院观点】本案二审争议焦点为:1.本案实际出借金额如何认定;2•双方2018年签订的《借款合同》的性质;3•姜会春尚欠本息金额的确定。结合双方证据情况及姜会春按月付息情况,能够认定该180万元借款的真实性,且姜会春2011年9月20日至2013年2月21日期间支付的19笔款项,系对该180万元借款的还款。何长龙负有举证责任证明该笔款项的性质,现何长龙未能提交任何证据证明该笔转款系受姜会春指示代付款的情况,也未对姜会春和韩冰之间存在债务关系进行举证,且从转账金额看本笔转账并非整数,与双方的其他借贷款项存在明显差异,从现有的还款看,无法体现和该笔款项的直接关联,何长龙亦未提交证据对自己的主张和陈。【权责关键词】撤销代理合同合同约定管辖反证证据交换质证证明责任(举证责任)诉讼请求清算执行诉讼时效【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二审争议焦点为:1.本案实际出借金额如何认定;2•双方2018年签订的《借款合同》的性质;3•姜会春尚欠本息金额的确定。 关于第一个争议焦点。本案中,何长龙主张其于2011年8月30日通过POS机刷卡的180万元,2013年2月至7月转账共计280万元,2013年7月5日向案外人韩冰转账213340元为出借给姜会春的款项,姜会春仅对2013年2月至7月转账共计280万元予以认可,主张实际借款金额为280万元。对于其他款项性质,本院认为: 关于2011年8月30日的180万元款项,当日姜会春与何长龙签订《协议书》约定姜会春向何长龙借款180万元,按年利率24%计收利息,每月利息在每个月的20日汇至何长龙指定账户。从一审查明的转账情况来看,该协议签订之后的2011年9月20日起,姜会春在每月固定时间向何长龙转账,且金额与双方约定的月息数额基本一致。姜会春上诉主张2011年9月20日至2013年2月21日期间的19笔转账款项并非还款,而是口头约定向何长龙出借的款项。经查,一审中,姜会春向法院提交还款明细,其中包括2011年9月20日至2013年2月21日期间的款项,即明确将其二审争议的19笔款项作为还款向法院举证,且在庭审中亦有认可该期间款项均系还款的意思表示。故姜会春虽在此后的庭审中否认该部分款项系还款,但未能提交证据对该款项性质予以证明,且对于其在一审中前后陈述不一致亦未能作出合理解释。故本院认为,结合双方证据情况及姜会春按月付息情况,能够认定该180万元借款的真实性,且姜会春2011年9月20日至2013年2月21日期间支付的19笔款项,系对该180万元借款的还款。 关于2013年7月5日何长龙向案外人韩冰转账的213340元,何长龙对此主张称系因姜会春欠韩冰钱,由何长龙代为还款,因此主张系对于姜会春的借款。对此本院认为,何长龙负有举证责任证明该笔款项的性质,现何长龙未能提交任何证据证明该笔转款系受姜会春指示代付款的情况,也未对姜会春和韩冰之间存在债务关系进行举证,且从转账金额看本笔转账并非整数,与双方的其他借贷款项存在明显差异,从现有的还款看,无法体现和该笔款项的直接关联,何长龙亦未提交证据对自己的主张和陈述进行补强,即便考虑相关人员的关系和2018年的借款合同所确定的借款总金额,合议庭亦无法得出该笔款项系对于姜会春出借款项的确定心证,在无其他证据予以佐证的情况下,本院认为何长龙对该笔款项的举证不足,仅凭何长龙向韩冰的转账难以认定何长龙向韩冰支付的款项系其对姜会春的借款。一审法院对此事实认定有误,本院依法予以纠正。若当事人之间就该笔款项存在其他纠纷,可另行解决。 关于第二个争议焦点。双方2018年1月31日签订了新的《借款合同》,其中载明借款金额为450万元,2015年7月20日至今未付利息合计261万元。何长龙称该数额是签订合同时估算的金额,包括对2011年的180万元借款的结算。结合前述本院认定的实际借款及还款情况,该《借款合同》载明的本金数额与何长龙2011年至2013年出借金额基本一致,何长龙的陈述具有合理性。姜会春主张该协议不包含2011年的180万元,称协议约定的是后续何长龙要借给姜会春的钱,但未能对合同中关于2013年借款及2015年以来的利息结算等表述作出合理解释,亦未有其他证据证明该《借款合同》所载金额系尚未发生的借款。故本院认为根据当事人陈述及现有证据能够认定双方在2018年签订《借款合同》系对包括180万元在内的借款达成的新的协议。双方在2018年《借款合同》重新约定了还款期限,因此姜会春关于2011年出借的180万元已经超过诉讼时效的主张缺乏事实依据,本院不予采纳。因该合同明确了双方争议由人民法院管辖,对于姜会春主张的180万元借款不应由法院处理,本院亦不予采纳。 关于第三个争议焦点。因何长龙认可2018年《借款合同》中的450万元仅为估算,故本院根据实际出借金额及还款情况对尚欠本息重新予以核算。对于还款情况,双方对2015年10月16日支付的10万元存有争议,考虑到双方在《借款合同》中载明“2015年7月20日至今未支付利息”,且何长龙亦就该款项的性质提交了其他证据,姜会春仅称签订《借款合同》时不知道该笔还款,未能提交相反证据否认合同载明的内容,本院对姜会春的主张无法采纳,对于2011年9月20日至2015年6月25日期间的还款予以采信。双方明确约定借款利息为年利率24%,因本案系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考虑本案的起诉时间等,本院依法对尚欠本息金额予以核算。 综上所述,姜会春关于何长龙向韩冰的转账不应被认定为借款的上诉意见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予以采纳,姜会春的其他上诉理由依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一审法院认定的部分事实有误,本院依法予以纠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条、第二百零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年修正)六十七条、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二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5]18号)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九条之规定,判决如下:【裁判结果】一、撤销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2020)京0105民初63617号民事判决;二、 姜会春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偿还何长龙借款本金2924912.35元及利息(以2924912.35元为基数,自2015年6月25日起按月息2%的标准计算至实际偿还之日);三、驳回何长龙的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年修正)第二百六十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一审案件受理费69130元,由何长龙负担23209元(已交纳),由姜会春负担45921元(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交纳)。二审案件受理费32706元,由姜会春负担29470元(已交纳),由何长龙负担3236元(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交纳)。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更新时间】2022-09-2503:33:37【一审法院査明】一审法院认定事实:2011年8月30日,姜会春作为甲方(借款方)与何长龙作为乙方(出借方)签订《协议书》,约定甲方因业务需求资金较大,超过了甲方的资金额度,为保证甲方业务正常开展,由乙方借款给甲方使用。借款金额180万元,借款期限自乙方资金划入之日起至2012年9月20日止。借款按年利率24%计收利息,每月利息在每个月的20日甲方汇款至乙方指定账户。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部分约定:执行本协议发生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各方同意由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该机构作出的裁决对各方有约束力。2018年1月31日,姜会春作为甲方与何长龙作为乙方签订《借款合同》,约定甲方因业务需要,特向乙方借款。借款金额450万元,甲方于2013年从乙方借款450万元,并于2015年7月20日至今未支付利息合计29个月,利息计算方式为每月2%,即年息24%,利息合计261万元。本合同期限自2018年1月30日起至2019年1月29日止。本合同项下的利息计算方式为按借款总额每月利息2%计算,利息期间为2018年1月30日至2019年1月29日。甲乙双方在履行本合同过程中所发生的争议,首先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一方可向乙方所在地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 2011年8月30日,何长龙通过POS刷卡200万元。何长龙称其系按姜会春要求刷卡,其中180万元为借款。姜会春对此不予认可。2013年2月22日,何长龙向姜会春转账80万元;2013年7月3日、7月4日、7月5日,何长龙分别向姜会春配偶刘某转账99万元、100万元、1万元。姜会春认可前述280万元为借款。 2013年7月5日,何长龙向案外人韩冰转账213340元,何长龙称该款为借款,系按姜会春指示支付给韩冰。姜会春对此不予认可。 2011年9月20日至2015年10月16日期间,姜会春及其配偶刘某、案外人洪某向何长龙转账47笔,具体时间和金额如下: 1.2011年9月20日24000元;2.2011年10月20日38323元;3.2011年11月20日36000元;4.2011年12月20日36000元;5.2012年1月20日36000元;6.2012年2月20日36000元;7.2012年3月20日36000元;8.2012年4月20日36000元;9.2012年5月21日176593.12元;10.2012年6月20日32000元;11.2012年6月29日100600元;12.2012年7月20日30000元;13.2012年8月20日30000元;年9月24日30000元;15.2012年10月20日30000元;16.2012年11月20日30000元;17.2012年12月20日40200元;18.2013年1月21日30000元;19.2013年2月21日30000元;20.2013年3月21日44400元;21.2013年4月24日46000元;22.2013年5月20日46000元;23.2013年6月20日46000元;24.2013年7月21日52400元;年9月18日110000元;26.2013年10月21日110000元;27.2013年11月21日110000元;28.2013年12月21日110000元;29.2014年1月30日110000元;30.2014年2月24日110000元;31.2014年3月21日110000元;32.2014年4月20日110000元;年5月20日110000元;34.2014年6月20日110000元;35.2014年7月21日110000元;36.2014年8月20日110000元;37.2014年9月20日110000元;38.2014年11月26日110000元;39.2014年12月19日1000000元;40.2014年12月23日109333元;41.2015年1月20日90000元;42.2015年3月3日90000元;43.2015年3月20日90000元;44.2015年4月21日90000元;45.2015年5月20日90000元;46.2015年6月25日90000元;47.2015年10月16日100000元。 前述转账中仅第1、xxx24笔系姜会春转账、第16笔为案外人洪某转账,其他均为刘某转账。何长龙认可前述1-46笔为偿还本案借款,不认可第47笔系偿还本案借款,并提出2015年10月14日其前妻帖某向案外人杨某转账10万元,该款系按姜会春指示代姜会春向杨某还款,第47笔10万元系偿还的该款项,为此提交了帖某向杨某转账10万元的银行明细。关于2018年1月31日的《借款合同》为何载明“于2015年7月20日至今未支付利息”,姜会春称因第47笔借款系刘某转账,签订协议时刘某未在场,未仔细核对。2013年8月20日,刘某向何长龙转账56.6万元,双方均确认其中11万元系偿还本案借款。 庭审中,姜会春先称前述第1至47笔均系还款,后称第21笔开始往后为还款,第1至20笔系何长龙向其借款。关于为何自2011年11月开始每月规律提供借款,姜会春称2011年9月初,双方口头约定姜会春向何长龙提供借款100万元,但姜会春不太愿意,但是有生意上往来,故按月提供一定数额借款。关于《借款合同》约定金额如何确定,何长龙称是双方估算出来的,姜会春对此认可。姜会春称当时双方并未仔细核对具体数额,且双方存在矛盾,因当时对账也不清楚,故就先签订了金额为450万元的借款合同。经询,姜会春称其原系北京英泰格瑞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案外人韩冰也曾系该公司股东。 另,何长龙于2020年8月11日向本院提交了起诉材料。【一审法院认为】一审法院认为,根据2018年1月31日何长龙与姜会春签订的《借款合同》以及双方陈述,可以认定该合同系双方对此前借款进行清算后签订。姜会春虽称2013年3月21日之前向何长龙转账款项系借款,但其所称按月支付借款,与常理不符,且未能提供充分证据予以证明。另外,在2011年8月30日双方签订借款180万元的协议后,姜会春规律性的按月支付36000元,该金额与借款协议约定的月利息金额相符,故本院认定根据现有证据可以认定何长龙实际提供了2011年8月30日《协议书》项下的180万元借款,且2018年1月31日的借款合同确定的借款金额包含前述180万元借款。因《借款合同》就争议解决的办法约定由法院处理,故本院对姜会春提出的2011年8月30日《协议书》项下款项未支付以及不应由法院处理的抗辩意见不予采纳。另外,因在2018年1月31日何长龙与姜会春就借款数额进行了清算,且姜会春在协议中明确偿还期限,故本院对姜会春提出的已超过诉讼时效的抗辩意见不予采纳。 关于何长龙提供的实际借款情况,姜会春认可何长龙主张的2013年2月22日以及2013年7月3日至5日共计280万元为借款,本院不持异议。关于何长龙提出的向韩冰转账的213340元,考虑到姜会春与案外人韩冰之间的关系以及《借款合同》确定的借款总金额为450万元,故本院认为该款项为借款具有高度可能性,本院对该款项予以认定。关于姜会春实际还款情况,除2015年10月16日的10万元外,其他款项何长龙不持异议,本院均予以认定。关于2015年10月16日的10万元,因在后签订的《借款协议》明确了2015年7月20日至签订协议时姜会春未支付利息,且何长龙也提供了反证证明该款项与本案无关,故本院对该笔款项不予认定。 根据何长龙与姜会春签订的《借款协议》可以认定双方之间就借款按月息2%计算利息,另外考虑到双方之间签订《借款协议》时仅估算了结算总金额,故本院根据认定的何长龙实际提供借款的时间、金额以及姜会春偿还款项的时间和金额对尚欠借款本息予以核算。经核算,截至2015年6月25日姜会春尚欠借款本金3238253.02元,截至2015年6月24日的利息均已清偿。 综上所述,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条、第二百零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判决:一、姜会春于判决生效后7日内偿还何长龙借款本金3238253.02元并支付自2015年6月25日按月息2%的标准计算至实际偿还之日的利息;二、驳回何长龙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本案二审期间,姜会春向本院提交英泰格瑞投资有限公司第一届第二次股东会决议、出资转让协议书,英泰格瑞集团公司董事会决议及会议记录,英泰格瑞(天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企业工商档案、营业执照,英泰格瑞融资租赁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执照、董事会决议,《融资服务协议》、民生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回单、北京增值税专用发票,网银业务回单等证据,用以证明姜会春与何长龙之间有多种往来交易,在有汇款证据的情况下,除非双方认可,否则不宜简单认定为借款,在无直接汇款依据的前提下更不宜就此推断为借款。本院组织当事人进行了证据交换和质证,何长龙对有何长龙签字的内容认可真实性,认为何长龙与公司的关系与本案无关。 本案二审期间,何长龙未向本院提交新的证据。【二审上诉人诉称】姜会春上诉请求:1.撤销一审判决第一项并予以改判;2•依法改判姜会春归还何长龙欠款本金71347元及利息;3•依法对姜会春出借给何长龙的83.78万元本金及利息予以调解;4•一、二审诉讼费用由姜会春及何长龙依法按比例承担。事实和理由:一审法院事实认定有误。1.双方《借款合同》可以看出签订合同时仅认可将双方于2013年当年发生的借款进行总结确认,一审中姜会春也陈述此合同仅作为双方对2013年至2015年的债权债务的结算协议,一审认定该合同系对此前借款进行结算,与基本事实不符。2•姜会春规律性按月支付36000元,无法认定何长龙因此向姜会春提供了180万元借款。何长龙2011年8月30日的POS机刷卡消费并非借款,其消费对象与姜会春没有任何关联关系。双方2018年合同确定的借款金额并不包含前述180万元借款。姜会春2011年至2013年共19笔向何长龙打款,有口头约定和打款记录,可认定为借款。3.2011年合同与2018年合同是独立的两份合同,按照2011年合同约定,争议应由北京仲裁委员会管辖。即便2018年合同包含2011年合同,也不应就此推断该笔借款已支付。4.2011年合同已经超过诉讼时效。5•姜会春曾为北京英泰格瑞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韩冰为公司股东,两人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关系,一审判定何长龙向韩冰的转账为其对姜会春的借款,缺乏事实依据。6.2018年合同签订时姜会春妻子刘某并不在场,姜会春不清楚2015年7月20日之后还存在这笔还款,故没有算作之内。何长龙提供的反证与刘某支付的10万元没有任何关系。一审法院认定该合同中约定的2015年7月20日至签订协议时姜会春未支付利息,却未认定其中约定的双方就2013年发生的多笔借款进行统一结算,避重就轻。7•何长龙实际借款280万元,姜会春合计还款3634133元,尚欠本金71347元。8.一审认定2011年9月20日至2013年2月21日共计19笔83.78万元为还款属于事实认定错误,姜会春申请法院对该部分款项进行调解,若调解不成将另行诉讼。9.一审法院法律适用错误。姜会春与何长龙民间借贷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1)京03民终18464号当事人 上诉人(原审被告):姜会春。委托诉讼代理人:李某,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诉讼代理人:彭眉,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原告):何长龙。委托诉讼代理人:韩冰,北京金理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诉讼代理人:李立文,北京金理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审理经过 上诉人姜会春因与被上诉人何长龙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不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2020)京0105民初63617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姜会春的委托诉讼代理人李某、彭眉,被上诉人何长龙的委托诉讼代理人韩冰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二审上诉人诉称 姜会春上诉请求:1・撤销一审判决第一项并予以改判;2•依法改判姜会春归还何长龙欠款本金71347元及利息;3.依法对姜会春出借给何长龙的83.78万元本金及利息予以调解;4.一、二审诉讼费用由姜会春及何长龙依法按比例承担。事实和理由:一审法院事实认定有误。1.双方《借款合同》可以看出签订合同时仅认可将双方于2013年当年发生的借款进行总结确认,一审中姜会春也陈述此合同仅作为双方对2013年至2015年的债权债务的结算协议,一审认定该合同系对此前借款进行结算,与基本事实不符。2•姜会春规律性按月支付36000元,无法认定何长龙因此向姜会春提供了180万元借款。何长龙2011年8月30日的POS机刷卡消费并非借款,其消费对象与姜会春没有任何关联关系。双方2018年合同确定的借款金额并不包含前述180万元借款。姜会春2011年至2013年共19笔向何长龙打款,有口头约定和打款记录,可认定为借款。3.2011年合同与2018年合同是独立的两份合同,按照2011年合同约定,争议应由北京仲裁委员会管辖。即便2018年合同包含2011年合同,也不应就此推断该笔借款已支付。4.2011年合同已经超过诉讼时效。5•姜会春曾为北京英泰格瑞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韩冰为公司股东,两人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关系,一审判定何长龙向韩冰的转账为其对姜会春的借款,缺乏事实依据。6.2018年合同签订时姜会春妻子刘某并不在场,姜会春不清楚2015年7月20日之后还存在这笔还款,故没有算作之内。何长龙提供的反证与刘某支付的10万元没有任何关系。一审法院认定该合同中约定的2015年7月20日至签订协议时姜会春未支付利息,却未认定其中约定的双方就2013年发生的多笔借款进行统一结算,避重就轻。7•何长龙实际借款280万元,姜会春合计还款3634133元,尚欠本金71347元。8.一审认定2011年9月20日至2013年2月21日共计19笔83.78万元为还款属于事实认定错误,姜会春申请法院对该部分款项进行调解,若调解不成将另行诉讼。9•一审法院法律适用错误。二审被上诉人辩称 何长龙辩称,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当维持一审判决,驳回姜会春二审全部诉讼请求。原告诉称 姜会春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1.判令姜会春偿还借款450万元并支付2015年7月20日至2019年1月29日利息369万元;2.判令姜会春支付以450万元为基数自2019年1月30日起按月息2%的标准计算至实际偿还450万元本金之日的利息。一审法院查明 一审法院认定事实:2011年8月30日,姜会春作为甲方(借款方)与何长龙作为乙方(出借方)签订《协议书》,约定甲方因业务需求资金较大,超过了甲方的资金额度,为保证甲方业务正常开展,由乙方借款给甲方使用。借款金额180万元,借款期限自乙方资金划入之日起至2012年9月20日止。借款按年利率24%计收利息,每月利息在每个月的20日甲方汇款至乙方指定账户。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部分约定:执行本协议发生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各方同意由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该机构作出的裁决对各方有约束力。2018年1月31日,姜会春作为甲方与何长龙作为乙方签订《借款合同》,约定甲方因业务需要,特向乙方借款。借款金额450万元,甲方于2013年从乙方借款450万元,并于2015年7月20日至今未支付利息合计29个月,利息计算方式为每月2%,即年息24%,利息合计261万元。本合同期限自2018年1月30日起至2019年1月29日止。本合同项下的利息计算方式为按借款总额每月利息2%计算,利息期间为2018年1月30日至2019年1月29日。甲乙双方在履行本合同过程中所发生的争议,首先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一方可向乙方所在地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2011年8月30日,何长龙通过POS刷卡200万元。何长龙称其系按姜会春要求刷卡,其中180万元为借款。姜会春对此不予认可。2013年2月22日,何长龙向姜会春转账80万元;2013年7月3日、7月4日、7月5日,何长龙分别向姜会春配偶刘某转账99万元、100万元、1万元。姜会春认可前述280万元为借款。2013年7月5日,何长龙向案外人韩冰转账213340元,何长龙称该款为借款,系按姜会春指示支付给韩冰。姜会春对此不予认可。2011年9月20日至2015年10月16日期间,姜会春及其配偶刘某、案外人洪某向何长龙转账47笔,具体时间和金额如下:1.2011年9月20日24000元;2.2011年10月20日38323元;3.2011年11月日36000元;4.2011年12月20日36000元;5.2012年1月20日36000元;6.2012年2月20日36000元;7.2012年3月20日36000元;8.2012年4月20日36000元;9.2012年5月21日176593.12元;10.2012年6月20日32000元;11.2012年6月29日100600元;12.2012年7月20日30000元;13.2012年8月20日30000元;14.2012年9月24日30000元;15.2012年10月20日30000元;16.2012年11月20日30000元;17.2012年12月20日40200元;18.2013年1月21日30000元;19.2013年2月日30000元;20.2013年3月21日44400元;21.2013年4月24日46000元;22.2013年5月20日46000元;23.2013年6月20日46000元;24.2013年7月21日52400元;25.2013年9月18日110000元;26.2013年10月21日110000元;27.2013年11月21日110000元;28.2013年12月21日110000元;29.2014年1月30日110000元;30.2014年2月24日110000元;31.2014年3月21日110000元;32.2014年4月20日110000元;33.2014年5月20日110000元;34.2014年6月20日110000元;35.2014年7月21日110000元;36.2014年8月20日110000元;37.2014年9月20日110000元;38.2014年11月26日110000元;39.2014年12月19日1000000元;40.2014年12月23日109333元;41.2015年1月20日90000元;42.2015年3月3日90000元;43.2015年3月20日90000元;44.2015年4月21日90000元;45.2015年5月20日90000元;46.2015年6月25日90000元;47.2015年10月16日100000元。前述转账中仅第1、xxx24笔系姜会春转账、第16笔为案外人洪某转账,其他均为刘某转账。何长龙认可前述1-46笔为偿还本案借款,不认可第47笔系偿还本案借款,并提出2015年10月14日其前妻帖某向案外人杨某转账10万元,该款系按姜会春指示代姜会春向杨某还款,第47笔10万元系偿还的该款项,为此提交了帖某向杨某转账10万元的银行明细。关于2018年1月31日的《借款合同》为何载明“于2015年7月20日至今未支付利息”,姜会春称因第47笔借款系刘某转账,签订协议时刘某未在场,未仔细核对。2013年8月20日,刘某向何长龙转账56.6万元,双方均确认其中11万元系偿还本案借款。庭审中,姜会春先称前述第1至47笔均系还款,后称第21笔开始往后为还款,第1至20笔系何长龙向其借款。关于为何自2011年11月开始每月规律提供借款,姜会春称2011年9月初,双方口头约定姜会春向何长龙提供借款100万元,但姜会春不太愿意,但是有生意上往来,故按月提供一定数额借款。关于《借款合同》约定金额如何确定,何长龙称是双方估算出来的,姜会春对此认可。姜会春称当时双方并未仔细核对具体数额,且双方存在矛盾,因当时对账也不清楚,故就先签订了金额为450万元的借款合同。经询,姜会春称其原系北京英泰格瑞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案外人韩冰也曾系该公司股东。另,何长龙于2020年8月11日向本院提交了起诉材料。一审法院认为 一审法院认为,根据2018年1月31日何长龙与姜会春签订的《借款合同》以及双方陈述,可以认定该合同系双方对此前借款进行清算后签订。姜会春虽称2013年3月21日之前向何长龙转账款项系借款,但其所称按月支付借款,与常理不符,且未能提供充分证据予以证明。另外,在2011年8月30日双方签订借款180万元的协议后,姜会春规律性的按月支付36000元,该金额与借款协议约定的月利息金额相符,故本院认定根据现有证据可以认定何长龙实际提供了2011年8月30日《协议书》项下的180万元借款,且2018年1月31日的借款合同确定的借款金额包含前述180万元借款。因《借款合同》就争议解决的办法约定由法院处理,故本院对姜会春提出的2011年8月30日《协议书》项下款项未支付以及不应由法院处理的抗辩意见不予采纳。另外,因在2018年1月31日何长龙与姜会春就借款数额进行了清算,且姜会春在协议中明确偿还期限,故本院对姜会春提出的已超过诉讼时效的抗辩意见不予采纳。关于何长龙提供的实际借款情况,姜会春认可何长龙主张的2013年2月22日以及2013年7月3日至5日共计280万元为借款,本院不持异议。关于何长龙提出的向韩冰转账的213340元,考虑到姜会春与案外人韩冰之间的关系以及《借款合同》确定的借款总金额为450万元,故本院认为该款项为借款具有高度可能性,本院对该款项予以认定。关于姜会春实际还款情况,除2015年10月16日的10万元外,其他款项何长龙不持异议,本院均予以认定。关于2015年10月16日的10万元,因在后签订的《借款协议》明确了2015年7月20日至签订协议时姜会春未支付利息,且何长龙也提供了反证证明该款项与本案无关,故本院对该笔款项不予认定。根据何长龙与姜会春签订的《借款协议》可以认定双方之间就借款按月息2%计算利息,另外考虑到双方之间签订《借款协议》时仅估算了结算总金额,故本院根据认定的何长龙实际提供借款的时间、金额以及姜会春偿还款项的时间和金额对尚欠借款本息予以核算。经核算,截至2015年6月25日姜会春尚欠借款本金3238253.02元,截至2015年6月24日的利息均已清偿。综上所述,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条、第二百零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判决:一、姜会春于判决生效后7日内偿还何长龙借款本金3238253.02元并支付自2015年6月25日按月息2%的标准计算至实际偿还之日的利息;二、驳回何长龙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案二审期间,姜会春向本院提交英泰格瑞投资有限公司第一届第二次股东会决议、出资转让协议书,英泰格瑞集团公司董事会决议及会议记录,英泰格瑞(天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企业工商档案、营业执照,英泰格瑞融资租赁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执照、董事会决议,《融资服务协议》、民生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回单、北京增值税专用发票,网银业务回单等证据,用以证明姜会春与何长龙之间有多种往来交易,在有汇款证据的情况下,除非双方认可,否则不宜简单认定为借款,在无直接汇款依据的前提下更不宜就此推断为借款。本院组织当事人进行了证据交换和质证,何长龙对有何长龙签字的内容认可真实性,认为何长龙与公司的关系与本案无关。本案二审期间,何长龙未向本院提交新的证据。本院认为 本院认为,本案二审争议焦点为:1.本案实际出借金额如何认定;2.双方2018年签订的《借款合同》的性质;3•姜会春尚欠本息金额的确定。关于第一个争议焦点。本案中,何长龙主张其于2011年8月30日通过POS机刷卡的180万元,2013年2月至7月转账共计280万元,2013年7月5日向案外人韩冰转账213340元为出借给姜会春的款项,姜会春仅对2013年2月至7月转账共计280万元予以认可,主张实际借款金额为280万元。对于其他款项性质,本院认为:关于2011年8月30日的180万元款项,当日姜会春与何长龙签订《协议书》约定姜会春向何长龙借款180万元,按年利率24%计收利息,每月利息在每个月的20日汇至何长龙指定账户。从一审查明的转账情况来看,该协议签订之后的2011年9月20日起,姜会春在每月固定时间向何长龙转账,且金额与双方约定的月息数额基本一致。姜会春上诉主张2011年9月20日至2013年2月21日期间的19笔转账款项并非还款,而是口头约定向何长龙出借的款项。经查,一审中,姜会春向法院提交还款明细,其中包括2011年9月20日至2013年2月21日期间的款项,即明确将其二审争议的19笔款项作为还款向法院举证,且在庭审中亦有认可该期间款项均系还款的意思表示。故姜会春虽在此后的庭审中否认该部分款项系还款,但未能提交证据对该款项性质予以证明,且对于其在一审中前后陈述不一致亦未能作出合理解释。故本院认为,结合双方证据情况及姜会春按月付息情况,能够认定该180万元借款的真实性,且姜会春2011年9月20日至2013年2月21日期间支付的19笔款项,系对该180万元借款的还款。关于2013年7月5日何长龙向案外人韩冰转账的213340元,何长龙对此主张称系因姜会春欠韩冰钱,由何长龙代为还款,因此主张系对于姜会春的借款。对此本院认为,何长龙负有举证责任证明该笔款项的性质,现何长龙未能提交任何证据证明该笔转款系受姜会春指示代付款的情况,也未对姜会春和韩冰之间存在债务关系进行举证,且从转账金额看本笔转账并非整数,与双方的其他借贷款项存在明显差异,从现有的还款看,无法体现和该笔款项的直接关联,何长龙亦未提交证据对自己的主张和陈述进行补强,即便考虑相关人员的关系和2018年的借款合同所确定的借款总金额,合议庭亦无法得出该笔款项系对于姜会春出借款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2 慧眼看交通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牛羊进口合同范本
- 外包员工顾问合同范本
- 亲属买房合同范本
-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专题辅导教学设计:观察生物
- 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 Module 5 Unit 2 On Monday,I'll go swimming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三年级下册
- 玉米买卖居间合同范本
- 收购的合同范本
- 法社会学教程(第三版)教学
- AQ6111-2023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规范
- 医院评审工作临床科室资料盒目录(15个盒子)
- 压力性损伤指南解读
- 汤姆走丢了 详细版课件
- 大学学院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预案
-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课件
- 铁路建设项目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办法(铁总建设〔2018〕124号)
- 叉形件加工设计与分析论文
- 高强螺栓质保书
- 市政工程施工进度网络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