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明代柿蒂纹提梁壶的设计特色
一、提梁发展的原因西汉玄帝三年(公元前59年),王宝被宣布为“千茶万茶”,这是中国最早的“茶千茶”记录。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说法:“凡陶家为缶属,其类百千。大者缸瓮,中者钵盂,小者瓶罐,款制各从土,悉数之不能。”“凡诸陶器,精者中外皆釉,粗者或釉其半体,惟沙盆齿钵之类,其中不釉,存其粗涩,以受研擂之功。沙锅沙罐不釉,利于透火性,以熟烹也。”《阳羡茗壶系》在叙述紫砂壶的原始特征时有如下文字:“金沙寺僧……抟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盖、的,附陶穴烧成”。《茗壶图录》记述“明制一壶,值抵中人一家产”。这可见历史已对砂壶估了价。文人的参与,提高了紫砂艺术的身价,历来紫砂壶对社会有影响,吸引了不少文人,已步入高层次文化人收藏、欣赏的殿堂,它不仅保值、增值并体现了社会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地位,同时也包含了紫砂壶艺的文化、文物的价值,名人佳作不仅“价埒金玉”,而且为四方好事者收藏殆尽。紫砂陶土的深层次的挖掘、紫砂壶设计工艺的发展和成熟、明朝文人士大夫的参与等因素,促使紫砂壶的设计创作出现繁荣。佛教等宗教的兴盛,茶道的直接影响,与之密切相关的茶具业发展都在紫砂壶的设计创作中有所体现。本文明嘉靖柿蒂纹提梁紫砂壶的出现,是由多方面的原因促使产生的。该壶除了实用功能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到了明朝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形成了与茶道文化息息相关的社会文化1。二、提梁杯和陶土该壶造型稳定,给人以安定感。柿蒂纹提梁壶为平底,底径7.1厘米,大小合适,感觉稳重。此外,壶体的肩、腹部位的变化,也影响着整体造型的重心和稳定性。该柿蒂纹提梁壶壶体较高,底部相对肩部、腹部较小,造型的重心沿中轴上升,这样设计能在稳重的形体中带来生动感。这是该壶的设计特色,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该壶采用“三平”、“三角”定位。“三平”就是嘴和把的最高点要与壶囗取平。“三角”就是嘴和把可依一个三角形的结构来装置。不论是“三平”还是“三角”都要求以取得整体视觉平衡、提携紫砂壶便捷、使用舒适为设计目的。“壶嘴出水流畅而不涎水,注水七寸而不泛化,直泻杯底无声响。”这与壶嘴壁厚薄、光滑与否,壶体孔眼、壶嘴眼、壶盖孔眼的设计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2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该柿蒂纹提梁紫砂壶是给人使用的,所以壶的实用性是设计的根本要求和出发点。设计制作采用人工成型技法,设计制作者的“手”成了标准的“尺寸”,以人的身体作为参考,从设计者自己第一感受出发,适人制壶,因此,该壶的体量、比例很适合人便捷操作。提梁是该壶的重要操作部位,也是使用时受力的关键点。该壶的提梁跨度的设计有利于提携用力,运输方便,在当时使用范围很广。柿蒂纹提梁壶,通高17.7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7.1厘米。其形体平盖,壶盖没有设唇,高底座宝珠钮,无子母口,盖内贴十字形筋,以保证壶盖与壶身的结合稳定。该壶胎近似缸胎,造型规整。3该紫砂壶平底,流与腹部的连接处饰四瓣柿纹,采用模印贴花装饰技法,这是该壶重要的特色设计。流与提梁用接榫法粘结。提梁圆角四棱,海棠状近似桥形,转折处为委角,截面为扁方圆,提梁后部还有一个用来拴绳系盖的小系。壶的内壁、壶底和下腹的连接处无接缝,腹壁中间有不规则的连接痕。壶肩上部比下部稍厚,腹壁厚0.3厘米,盖片0.3厘米。整个提梁壶造型端庄,做工规整。其壶口的口径为7厘米,便于放茶进入壶内,以及泡完茶后的去渣。壶嘴为三弯嘴,源于铜锡壶造型,明接饰四瓣柿纹,出水流畅,水柱不打滚、不分叉。该壶流量设计适中,这样有益控制好茶汤浓度,且断水干净利落,也就是倒完茶后不会有余水沿“壶流”外壁滴到桌面。该壶把为了操作方便,提梁的高度及宽度(壶口部份)特意加大,留置茶与渣也容易清理。壶的提梁设计很适手,通过提梁的委角巧妙界定把持的位置,而且容易将壶提起。壶“口”与“流”间的距离比较宽,这样倒茶时,茶汤容易从“流”流出来。可以说,该壶的结构形态紧紧围绕使用功能而设计,是明朝嘉靖时期典型的提梁壶。江苏宜兴出产的陶土,按其产地、颜色的不同,可分为本山甲泥、东山甲泥、涧众甲泥、瓦窑甲泥、西山嫩泥、圯山泥、蜀山泥、白泥、黄泥、绿泥、乌泥、红棕泥、紫砂泥等。甲泥(夹泥)是深藏在地层里的一层页岩,未经风化,也叫石骨。嫩泥是接近地层表面的一种黏土。它们的性质有软硬、韧脆、粗细以及耐火程度的不同。白泥、黄泥、绿泥和紫砂泥用水簸法精炼后,不需要混合就可以单独制造所需要的陶器。而其它陶土需混合后,才能获得良好的性能,其配合情况视陶器的种类、性质和形状大小而不同。宜兴所产的各种天然陶土,含多量的氧化铁,达到2%至8%左右。柿蒂纹提梁壶紫砂胎就是用这种泥料制成器胎,经过氧化焰1000℃到1250℃之间的高温烘烤而成。紫砂壶的成型工具种类繁多,以实用为主。一般包括:搭子、拍子、尖刀、矩车、线梗、明钉、矩底、泥扦尺、挖嘴刀、铜筒、独个、水笔帚等。紫砂壶的成型技法,有手工、注浆、旋坯和印坯等几种。柿蒂纹提梁壶采用传统的手工成型制作方法。其工艺特征是,用泥片附合虚砣,上下两半镶接成型,腹部出现节腠,嘴、把均用接榫法制作完成。该壶体沾有缸坛油泪,证明当时烧制紫砂还没有另装匣钵,是与一般缸器同窑烧成的。三、功能先导的设计原则该柿蒂纹提梁壶形态如缸,这也说明早期紫砂壶造型与陶缸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成型用手捏制,再用木拍拍打,使泥质之间紧密结合。该壶表面平整,从里面可以看出壶壁厚薄不一。柿蒂纹提梁壶是圆形紫砂壶,曲线造型充分,富于张力,体感很强。在整个形态造型设计里,该壶流露出的曲线状有机体,以其直观形象的线性美,使得造型风格含蓄而自然,形态生动。通过造型的轮廓线条来构成壶的基本形态,同时形成造型上具体的直观的线,来加强造型的形式感。其浑厚的壶形,飞虹般大跨度的提梁,沉稳中显出古拙气势,平面如镜的壶盖“浑”中见心。该壶在满是曲线的形体中,通过平盖、平底的直线设计语言,即在整个壶体轮廓线中最恰当的位置上“收口”,造型上形成“笔断意不断”的意境,同时很好的进行对比曲线形,体现曲中见方、柔中带刚的视觉效果。柿蒂纹提梁壶使用的紫砂泥质地比较粗,壶体上有缸坛挂釉。该壶的流与腹部的连接处饰四瓣柿纹,流的外壁有刮削的棱状痕迹。壶盖面和壶的腹部刷有胎浆水,呈肝红色,色泽深浅不一,无光感,盖内壁呈瓦灰色。壶的内壁、壶底和下腹的连接处无接缝,腹壁中间有不规则的连接痕。紫砂泥固有的天然砂肌理与色泽,可以感觉到该壶具有的紫而不姹、红而不嫣,谷皱周身,珠粒隐现的韵味。柿蒂纹提梁紫砂壶作为喝茶使用的工具,其造型与结构的设计紧紧围绕当时的饮茶方式而进行创作。明朝嘉靖年间,煮茶、泡茶同时存在,也是煮茶向泡茶过渡的时期。该壶主要是为煮茶而设计的,借鉴了以前的圆壶子造型。如战国原始瓷龙梁壶,高18厘米,浙江绍兴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其造型扁圆腹,有盖及兽首流,下有三个矮蹄足,上装有一龙形提梁,保留较多青铜器的风格。结合煮茶的需要、茶壶的设计目的(详见该文的第二设计原理分析),造型与结构有机联系、整体合一。柿蒂纹提梁紫砂壶的提梁所体现的方便携带,与皮囊式壶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该壶由于与其他陶件混烧,所以表面欠缺精致,这点在后来的紫砂壶的制作中得到了改善。柿蒂纹提梁壶是初创时期的紫砂壶,实用的杰作。此壶高17.7厘米,体形大、提梁跨度尺寸对于煮茶是比较实用的,体现形体设计由于功能需要而存在,功能是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柿蒂纹提梁壶是紫砂壶,紫砂固有的特性和韵味,作为茶壶的首选造型材料,有着其他材料没有的艺术特质。然而,用不锈钢、铁、铜、现代合成材料等设计制作的壶也有不同的优越性。尤其是在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大背景中,大量复合材料的出现,新的造型壶层出不穷,壶的设计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但无论如何都无法代替紫砂壶的特有功效和造型魅力。该壶吸收了历史上铜壶提梁的便携优势,结合紫砂的物理性质,创作出适合紫砂壶提梁的尺寸、跨度,不影响拿取壶盖、出渣自如,煮茶时不易烫手。所以,该壶结合了不同功能需求的壶的优点,经过反复试验得出的尺度,具有典型性。功能先导的设计原则为以后同类器具的设计创作树立典范。该壶功能的标示明确。通过有序且精致的装饰,既划分结构区域,又暗示功能,指示手的操持模式。四、柿蒂纹提梁农业发展的形成这件具有实物考证的明朝嘉靖年间的柿蒂纹提梁壶,以其浑朴的造型,海棠状的提梁,沉稳中显出气势,平面如镜的壶盖“浑”中见心。它不但实用,而且具有一种汉文化石雕所特有的雄浑、饱满之美。“腹半尚现节腠”,“故前此茗壶,不免沾缸坛油泪。”出土实物印证了典籍记述。可以认为,吴经墓出土的这把提梁壶虽是初创时期的紫砂壶,但其时的工艺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从明代王问(嘉靖年间的进士)的《煮茶图》中得到启发,它的作用可能是煮茶,而且此壶有17.7厘米,煮茶是比较实用的。明朝时期的茶饮方法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大致从1531年到1595年,完成了从煎煮到沏泡的转变,即在明朝早期,还存在用壶煮茶的生活方式,到了明朝后期,煎煮、沏泡两种方式都存在。明代画家王问有—幅《煮茶图》,上面煮茶用的壶与吴经墓出土的柿蒂纹提梁壶形制非常相似。明代明太祖“罢造龙团”后,促进了散茶的改进,受清饮之风的影响,这时的茶具有明显变化。紫砂壶也开始从大向小的方向发展,“提梁”的设计语意也增加很多,更具有人文的思想。该柿蒂纹提梁壶正是出现在煮茶到泡茶的过渡时期,不过从出土的实物来分析,表面的紫砂质地肌理、底部形状内凹、壁厚由上到下越来越薄,可见,该壶煮茶是主要功能。从生活方式分析,煮茶是柿蒂纹提梁壶形成的根本原因。随着紫砂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梁壶的“提梁”的语意也变得更加丰富。柿蒂纹提梁紫砂壶在设计制作时考虑具备优良的实用功能,这是设计制作紫砂壶最根本的要求。优良的实用功能是指其容积和容量的恰当,壶把、“的子”端拿的便捷,壶嘴出水的流畅,让品茗沏茶得心应手。因此,考量壶的容量,壶嘴出水的顺畅,壶把执握的舒适成为该壶设计评价的关键。透过使用上的舒适感,可以产生情感,愉悦身心,百玩不厌,让人珍爱有加。该提梁紫砂壶,可以煮水、煮茶,也可以泡茶。明代是从煮茶逐渐过渡到泡茶,饮茶时不再碾茶成末,而是全叶冲泡,茶叶的生产也逐渐取代团茶的地位。此壶也正是处于从煮茶到泡茶的阶段,因此从功能上既满足煮茶的需要,又满足泡茶的需要。其通高17.7厘米,相对后期的紫砂壶较高,目的是在煮茶时,提梁与竹炉的火焰具有足够的距离,以免烫伤手指。海棠式提梁除了寓意美好的祝愿外,中间突起的部分,也方便人手的提握,不易滑手。4自从明代朱元璋为发展农耕、废除斗茶之风以后,“龙团茶”变为“散茶”、原来的“煮茶”逐渐改变为“泡茶”,而紫砂茶具也由大向小发展。然而,紫砂壶的功效并未改变,并且发展了。该壶造型整体感强,壶体的肩、腹、底三部分围绕着重心形成饱满的形态,这样设计有利于壶的容量的最大化。壶体的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六年级数学下册 二 圆柱和圆锥第四课时 圆柱的体积教案 苏教版
- 租赁仓库合同(2篇)
- 自担风险的合同(2篇)
- 西南林业大学《城市规划原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艺术鉴赏》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摄影摄像基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别克新一代君威按键操作课件
- 西京学院《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训》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风力发电 课件
- 浣溪沙课件图片
- 涵洞检查评定表
- 幼儿园健康课件ppt
- 卫健委2020年落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情况的汇报
- 白蛋白的合理使用(专业应用)
- 不同季节的花(共27张PPT)课件
- 绿化起重吊装专项方案
- 计算机网络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 DB62∕T 4339-2021 高速公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指南
- 安然纳米会员手册
-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课堂PPT)
- 《安全评价》课程设计-采石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