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第11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第1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第11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第2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第11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第3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第11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第4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第11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背景(1)国际环境:二战后形成_________________和资本主义阵营对峙。(2)国内环境: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成立。(3)国家利益:新中国进展政权稳固和建设需要有利的国际环境。社会主义阵营2.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__________________,具体表现为“另起炉灶”“清扫洁净屋子再请客”和“___________”。3.外交成就(1)建交高潮:冲破美国____________,建国后第一年同________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2)的提出①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________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外交方针一边倒外交孤立苏联印度②内容:即“相互敬重领土主权、____________、互不干预内政、公正互惠、和平共处”。③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____________。互不侵害根本准则(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项目背景成果意义日内瓦会议为和平解决朝鲜和_________问题中国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提高了新中国的__________亚非会议战后亚洲、非洲_________运动高涨中国提出“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推动了“__________”的形成印度支那国际声誉民族解放求同存异万隆精神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背景:20世纪70年月,中国____________提高,进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表现: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_________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意义: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国际地位恢复2.中美关系正常化(1)背景:世界局势的重大变化使中美对改善关系有了共同的要求。(2)进程①1971年7月,__________访华,以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②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______________》。两国关系开头走向正常化。③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_____________。基辛格中美联合公报外交关系3.中日关系正常化(1)缘由:_____________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关系的改善。(2)标志: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______访华,签署了建交联合声明。(3)意义:促使更多国家与中国建交,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中美关系田中角荣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经济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2.方针反对____________,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霸权主义3.成就(1)开展以___________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2)乐观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等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3)乐观进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提倡建立了_______________。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1.“另起炉灶”是指去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剩余势力,再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另起炉灶”是指不成认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另行建立新的公正外交关系;“清扫洁净屋子再请客”是指去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剩余势力,再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2.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与“一边倒”相互冲突。(×)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与“一边倒”并不冲突,“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绝不是盲目地听从苏联,二者并不冲突。3.是新中国为了进展与非洲国家友好关系而提出的。(×)是新中国在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进展友好关系时提出的,最早是周恩来在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4.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联合国安理睬五大常任理事国地位参与的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与的重要国际会议,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安理睬常任理事国席位是在1971年。5.“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说明新中国外交政策不再以意识形态的亲疏预备对外政策。(√)“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加强团结和合作。“同”是指大多数与会国家都曾经患病过殖民主义的侵略;很多国家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进展本国经济的任务;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异”是指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6.1971年中国参与联合国。(×)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参与联合国。这是由于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由于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得不到恢复。7.20世纪70年月中国外交能够取得突破的关键是中美关系开头走向正常化。(√)由于美国是资本主义阵营的头号强国,中美关系开头走向正常化促使中日关系缓和,最终促使国际上消逝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8.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式建交。(×)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是中美关系开头走向正常化的表现,不是中美建交的标志,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9.20世纪70年月,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美双方共同的愿望。(√)从美国方面讲,由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其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再者,由于美国与苏联争霸,美国需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从中国方面讲,改善中美关系,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应对苏联的威逼、解决台湾问题。10.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根本缘由。(×)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国家利益,这才是根本缘由。☆☆突破提示☆☆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在当时具体表现为“一边倒”等三大政策。应结合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实行“一边倒”的背景及作用。确实立是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只要正确分析其特点,才能更全面地生疏建国初期外交的特点。1.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之一,“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的背景、内容和结果各是怎样的?(1)从背景看:二战后国际形势变化的突出特征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而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政策,为了稳固新政权,只有依靠社会主义阵营的力气。所以说,新中国提出“一边倒”的政策,是依据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而作出的明智选择。(2)从内容看:它与独立自主的提法并不冲突,由于它最终的目的是保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听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3)从结果看:“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制定很有必要。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外交领域最突出的成就。它对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进展、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起了重要的作用。2.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其各局部内容之间的关系及其特点是什么?(1)关系①是一个不行分割的整体。相互敬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害、互不干预内政,是处理各国政治关系的根本准则。②公正互利是各国经济、贸易关系的根本动身点,同时也是国家间处理相互关系的政治根底。③和平共处是目标,前四项原则是实现和平共处的根本根底和前提条件,只有遵循前四项原则,才能实现和平共处。(2)特点①包涵性:既适用于社会制度一样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进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兴盛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②开放性:是和平的原则,也是进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进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③公正性:强调全部国家,不管大小、强弱,都应当公正互利、和平共处,表达了国家间关系应当遵循的根本原则。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外交特点1.革命性(1)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亲切联系。(2)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炉灶”“清扫洁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方针,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几项原则都表现出一种猛烈的革命性。2.结盟性“一边倒”坚决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3.公正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根底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政策与,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表达。1.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邀访华时,幽默地将中国比作大象,而将缅甸比作羔羊,坦率地表达了对中国的恐惊之心。但是接下来他又提到,周总理访缅期间发表的声明大大消退了缅甸人的这种恐惊。该声明认可的指导两国关系的根本原则是()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一边倒”的外交政策C.D.反对霸权主义【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信息“1954年12月”“缅甸”,1954年,周恩来访问缅甸时发表联合声明,全都同意以作为指导中缅关系的根本原则,C项符合材料内容。A、B、D三项与材料不符合。【答案】C☆☆突破提示☆☆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调整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20世纪70年月以来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进展,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展,深刻影响了中国外交走向,使中国外交更加灵敏、务实,并取得了光线成就。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缘由有哪些?(1)根本缘由: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加,国际地位不断提高。(2)客观缘由: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对联合国把握作用减弱;亚非拉进展中国家参与联合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大为加强。(3)直接缘由:新中国历来重视进展与第三世界的友好关系,而第三世界国家在第26届联大上支持中国。(4)历史缘由:中国既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睬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依据国际惯例,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资格应顺理成章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替。2.20世纪70年月中美关系由对抗转为缓和的缘由是什么?中国改善中国国际地位;应对苏联的威胁;为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美国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争霸中处于战略守势根本原因国家利益的需要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3.怎样正确理解新时期的不结盟政策?(1)不同美苏任何一方结盟,不同任何大国结盟和搞战略关系,也不联合任何一方反对另一方,而是在的根底上改善进展同它们的关系,同时坚决反对它们的霸权主义和军备竞赛政策。(2)处理国家关系和国际问题时,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不受一时一事所左右,而是依据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预备自己的政策。(3)不结盟不等于不关心国际事务,在反对霸权主义的同时,在的根底上连续同美国和苏联改善进展关系,这不仅有利于在国际舞台上伸张正义,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0世纪70年月和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的成就及特点阶段特点国际形势主要成就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1)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守势(2)苏联陈兵边境,中苏关系恶化(3)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第三世界崛起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中国同西方更多国家建交改革开放以后不结盟无敌国外交(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2)两极格局逐步瓦解(3)第三世界发展壮大(1)与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2)加入世贸组织(3)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4)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20世纪八九十年月,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等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疆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根本动身点是()A.坚持对外开放政策B.实行不结盟政策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争取和平的周边环境【解析】此题考察新时期外交。材料所示的国家都是我国周边国家,外交举措的根本动身点是为经济建设效劳,故争取和平的周边环境,为经济建设制造良好环境。C项主要是指美国,B项不结盟不是不与其他国家进展友好关系,而是不与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答案】D (2023·山东高考)20世纪50年月初,中国提出“”的主要目的是()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进展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动了结盟运动的兴起【解答路径】审题干关键词是“20世纪50年代初”巧排除A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目的是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及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以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B20世纪50年代尚处于两极格局下×CC项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的外交策略,政策实施对象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同×

D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得答案A1.学问角度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外交政策制定的特定历史背景;理解新中国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表现:“一边倒”“另起炉灶”“清扫洁净屋子再请客”,理解它们的内涵;把握建国初期外交成就,理解与“求同存异”方针的内在联系。2.史观角度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结合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从“一边倒”到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的进展演化,生疏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2023·北京高考)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亲切的交往与合作。其主要表现为,非洲进展中国家()①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气②是中国50年月初主要建交对象③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④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答路径】审题干关键是了解非洲各国与中国的交往与合作巧排除①非洲各国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是被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抬”进联合国的√②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主要建交对象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邻近一些亚洲民族国家×③发起不结盟运动的是印度、南斯拉夫等国×

④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不包括非洲国家×得答案A1.学问角度(1)结合建国以来,新中国的外交深受国际局势和中国国内政治经济进展的影响,在备考时要留意重点把握其内容和影响,把握教材的主干学问。(2)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外交的主题是独立自主,这是建国初外交原则和政策的主要核心,也是理解中苏关系恶化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高考重视对这一外交原则的考察,要求学生生疏独立自主外交原则在不同时期的表现。(3)结合实例说明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特点,牢记新时期的重大外交成就。2.热点角度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是当今世界重要的两对双边外交关系,也是高考考察的重点,高考命题要求学生生疏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从对峙走向缓和的困难历程,并理解国家利益是外交关系进展变化的动身点。考向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学问角度)中共领导人曾谈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有加无已。”“我们确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为此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一边倒”B.“求同存异”C.“另起炉灶”D.“清扫洁净屋子再请客”【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我们确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明显阐述的是新中国初期的“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答案】A2.(学问角度)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亚非人民团结全都、增进友情的“万隆精神”。你认为亚非会议成功的根本缘由是()A.周恩来提出“”B.帝国主义和殖民力气的减弱C.中国等一批进步国家的参与D.与会国家敬重了文明的多样性【解析】面对亚非会议召开时消逝的简洁形势,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了与会各国的支持,极大地推动了会议的进程,是会议成功的重要缘由,这一方针的内涵之一就是敬重各国的文明,这维护了各国的根本利益,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干无关;B项属于有利的外部条件,不是根本缘由,故排解;亚非民族国家不存在进步落后之说,C项表述错误。【答案】D3.(史观角度)美国《商业周刊》的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梦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这说明()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B.帝国主义国家孤立中国的政策开头松动C.日内瓦会议对中国对外关系改善影响深远D.中国日益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气【解析】考察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与的国际会议,中国在其中发挥了乐观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选择C项。A项与日内瓦会议相距甚远,B项的标志为《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D项中多极化格局尚未消逝。【答案】C考向二20世纪70年月以来的外交成就4.(学问角度)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不仅拒绝成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参与联合国”。美国的政策后来破产了,这种“破产”最早发生在()A.1954年4月 B.1971年10月C.1972年2月 D.1978年12月【解析】此题实际考察美国和中国关系缓和,及美国阻碍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学问。二者相比,前者是指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者是指1971年10月中国正式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者的时间更早一些。【答案】B5.(学问角度)1971年7月16日日本共同社日文播送,两次全文转播了中国新华社当日播发的关于中国已邀请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公告。后又用急电转播了美联社关于尼克松马上访华的声明的报道。面对此重大新闻大事,日本多数民众的反响最有可能的是()A.反对中美关系的缓和B.实行漠不关心的态度C.呼吁政府改善中日关系D.支持政府既往对华政策【解析】尼克松访华,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也直接促使了中日关系的改善,而中日关系改善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日本宽阔民众的推动和要求。【答案】C6.(热点角度)2023年6月6日至7日进展的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全球瞩目,峰会发表的宣言说明,上合组织成员国正预备建设长期和平、共同富强的地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上合组织成员国将在中亚地区建设一个“稳定之岛”。以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A.加强了中国同其他成员国的多领域合作B.主要同世界大国改善和进展关系C.在区域安全与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D.成为中亚地区和平进展的一面旗帜【解析】此题考察对上合组织的生疏。A、C、D三项从材料中都能表达出来。B项说法本身不正确,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不结盟和多边外交。而且,从上海组织成员国的组成来看,大都是进展中国家,并非B项所说的“世界大国”。【答案】B7.图片对历史学习和争论有着重要的作用。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从1951年到1975年,六次将周恩来头像登上了封面。依据图片及提示,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图一发表于1951年6月18日。标题为“共产主义者周恩来”。小标题: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时代》周刊首次给西方人介绍的周恩来,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材料二图二发表于1954年3月10日。标题为“红色中国的周恩来”。小标题:一边参与战斗,一边谈论和平。周恩来身后的栅栏里关着一条“张牙舞爪”和“目露凶光”的青龙。图二材料三图三发表于1971年11月8日。标题为“中国人来了”。封面文章写到:“当意气风发的毛泽东在1949年发表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