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三河牛育种研究进展_第1页
内蒙古三河牛育种研究进展_第2页
内蒙古三河牛育种研究进展_第3页
内蒙古三河牛育种研究进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三河牛育种研究进展

1科学选育品种,引进外血为辅三河牛经历了两个阶段:多品种杂交、育种和改良。它起源于额尔古纳右旗三河地区(根河、得尔布河、哈乌尔河)及呼伦贝尔市境内滨洲线一带。据考证远于1898年帝俄修建中东铁路时,铁路员工带进少量西门达尔和西伯利亚牛。苏联十月革命,白俄又带来西门塔尔、雅罗斯拉夫、西伯利亚牛、霍尔莫高尔、后贝加尔、瑞典牛等品种。195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前身华北农业科学院畜牧实验室在中东铁路沿线进行了实地考察,结论是当地牛群以西门塔尔牛为主(占52.9%),西伯利亚牛其次(占18%)。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呼伦贝尔岭北地区建立国营牧场,在各级领导关怀和重视下,各科研院校的大支持下,本着“以品种选育为主,适当引进外血为辅”的育种方针,三河牛有计划开展科学育种工作。通过建立种牛场,组织核心群,选培和充分利用优良种公牛,开展人工授精,严格选种选配,定向培育犊牛,坚持育种记录,建立饲料基地,加强疫病防治等一系列措施,三河牛无论从质量和数量方面都有一个飞跃,体形外貌基本趋于一致,形成耐粗饲、宜牧、抗寒、适应性强,产奶高,抗病力强,遗传性稳定的优良品种。1986年内蒙古自治区组织验收并命名为“内蒙古三河牛”。内蒙古三河牛一直以谢尔塔拉种牛场为核心扩繁,目前主要分部在呼伦贝尔市的额尔古纳市,陈巴尔虎旗和大兴安岭以西铁路沿线一带,现存栏12万头,其中基础母牛6万头。2气候变化的气候条件三河牛的培育地是高寒、干旱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年平均气温-2.4℃,无霜期为100~110d,年均降水量为300~400mm,多集中于6~8月份,雨热同季。全年积雪200d左右,1月份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5度,最高气温可达35度。全年主风向西北风,春季多风少雨,土壤多为栗钙土,地形开阔平坦,属半干旱草甸草原,天然牧草植被以禾本科碱草为主。严寒的气候条件导致草原的黄金季节———青草期仅为全年的1/3。因此,每年6月至9月中旬,三河牛充分利用青草期昼夜放牧,其余时间进行舍饲,形成了半集约化饲养方式。3三河牛品种的特性和生产性能3.1内契约:内麻黄,蹄质坚实三河牛有乳肉兼用型外貌,毛色为红黄白花为主。体质结实匀称,头部清秀,蹄质坚实。母牛乳房大部分成盆状和圆形,乳腺发育良好,乳房附着良好、前后伸展稍差,乳静脉长、较粗,但弯曲不够,乳井较大,少数母牛斜尻。3.2生长发育3.2.1分别选择合适的部位,确定每相线的最佳剂量三河牛在培育初期(1959~1968年),初生公、母犊牛体重分别为34.9kg和32.0kg。经过历年的选育提高,2007~2009年间1337头公、母犊牛测定结果,初生重分别比培育初期分别提高了18.80、23.22个百分点(详见表1)。3.2.2年生动量测定2007~2009年对核心牛群的测定和统计分析,6月、12月、18月龄,育成公、母牛体重分别比企业标准提高7.2、23、41.8,6.7、36.67、22.8个百分点(详见表2)。3.3牛的成年性能3.3.1成年公牛3.3.2成年的奶牛对2005年测定的802头基础母牛资料分析,体重比国家一级体重标准(550kg)高出5.2百分点(详见表4)。3.4良种牛奶养殖1977年突泉县畜牧局从谢尔塔拉种牛场购买三河牛种公牛,改良当地蒙古牛,效果明显,杂交二代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分别提高10.7%、12.7%,6.0%、13.3%和43%。据西藏自治区引进良种奶牛驯化调查报告:湖波农场海拔3200m,平均气温-5、-6摄氏度,降雨量482mm,无霜期71d,1959年引入三河牛、秦川牛、西门达尔、荷兰牛等,三河牛在繁殖成活率、产奶量和适应性方面表现最好。说明三河牛在高海拔和寒冷地区粗放饲养管理条件下,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以及较高的生产性能。3.5加强养殖管理,提高种植土地种植管理水平2006年起作为主力参与中国农业大学组织、内蒙古农业大学承担的《三河牛选育提高与繁育体系建立的研究》课题,加强饲养管理和选育力度,使三河牛在各方面不断得到提高。3.5.1情况2:30d产奶量据谢场1987年~1998年1350头基础母牛产奶资料分析平均产奶量为3986kg,比1986年三河牛验收时,核心母牛群基础母牛产奶量平均单产增加701.2kg(21.35%)。谢场2005年对802头三河牛进行305d产奶量统计(详见表5),平均产奶量5105.77kg,最高个体奶产9670kg。通过与历年三河牛调查对比,2005年调查基础母牛305d平均奶产量分别比1984年提高986.2kg(23.9%);比1987年提高1039kg(25.5%);比1992年提高1373.1kg(36.8%);比1995年提高1686.1kg(48.5%);比1998年提高1318.1kg(34.8%);比2002年提高904.7kg(21.5%)。谢场2009年测定5630头基础母牛,最长寿个体为第8胎,全群平均产奶量4326.30kg。(详见表6)。3.5.2核心苯磺酸酸酯养殖性能三河牛乳脂率高,据谢场82年7月上旬对159头连续测定7d,平均乳脂达4.2%。2009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奶牛生产性能中心测定三河牛核心母牛群5050头次,平均乳脂率达4.06%,乳蛋白在3.31%,干物质在12.60%,体细胞27.07万/mL。与1982年相比,乳脂率有所下降,但奶产量增长近2000kg(详见表7)。3.5.3生产力3.6性能综合评价谢场按照三河牛品种标准(1986年),1982年对861头基础母牛进行鉴定,94.5%的个体外貌评分达二等以上。2002年对340头基础母牛进行鉴定,96.8%的个体外貌评分在二等以上,十二队育种核心群基础母牛240头进行鉴定,100%的个体外貌评分在二等以上。2005年调查基础母牛802头,经外貌鉴定97.25%的外貌评分在二等以上。三河牛选育核心群按品种标准优秀个体比例越来越高。2007年参照李俊雅等编著的线性体型评定系统,制定三河牛线性鉴定办法,并应用此办法对794头三河牛进行16项性状的线性鉴定,线性评分总分为81.1分,(详见表8)。4现代育种手段下的高效选育从解放初期的老一辈育种专家到现在坚持在育种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三河牛选育经过了三代人的努力,经历了初期的整群、登记、测定、选育、扩繁,90年代受到高产荷斯坦牛的冲击牛群并经历体制改革分散饲养,正经历着采用现代化育种手段高效选育的新阶段。严谨的工作作风从三河牛馆陈列的1949年至2010年的核心群繁育记录可以充分体现。1999年三河牛种公牛站获得国家种畜经营许可证。“十一五”期间三河牛选育进一步得到国家重视,2009年三河牛列入国家良种补贴计划,对于增强三河牛推广力度,进一步开展三河牛选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面对现阶段市场对三河牛的要求,将以全新的理念从各个角度努力完善三河牛育种体系:4.1大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为了加快和规范三河牛选育工作,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认证示范牧场建设,已经制定工作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三大标准体系在内的69个具体标准,内容包括三河牛繁殖育种、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并认真贯彻执行,力争经三年努力通过国家AAAA级认证。4.2立法明确了三公牛品种国家标准及育种目标原国家标准制定于1986年,2008年在品种登记和原有性能测定的基础上,着手三河牛国家标准修订工作,2011年1月1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三河牛品种国家标准(GB/T5946-2010)2011年6月1日起实施,明确了三河牛选育目标。4.3建立互联网信息数据库海拉尔农垦集团公司建立局域网,实现11个分公司联网,建立了网上育种信息数据库,现已存储三河牛档案4万头,育种信息近10万条,同时于2010年开始了三河牛后裔测定工作,目前公牛女儿开始产奶。4.4生产性能测定2008年与内蒙古呼和浩特奶牛生产性能中心合作,开展核心群母牛DHI测定,自主测定的同时每月送样到呼和浩特奶牛生产性能中心测定,确保数据准确性。现已自主测定11751头次,呼和浩特奶牛生产性能中心测定5678头次,两种体系的测定结果经显著性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4.5发展三元牛遗传育种体系参加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三河牛选育提高与繁育体系建立的研究》课题以及十二五延续课题,充分利用课题组专家优势,明确育种目标,积极引进与三河牛选育目标一致的国际知名兼用品种遗传物质,实施开放核心群选育,消化吸收优秀基因,发挥三河牛优势。为进一步推广三河牛优秀遗传种质,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奶牛科技示范园区,引导养牛户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道路。今后将继续努力促使三河牛育种体系的继续完善,借助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实施,提高三河牛生产性能和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