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2.2.3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2.2.3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2.2.3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2.2.3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2.2.3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3大气的水平运动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学习目标1.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2.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3.能够利用气压分布图及有关条件判断近地面及高空的风向及风速。1.风的形成过程地面受热不均→大气的________(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________________)→大气的水平运动(即风由____________)2.风的形成原因eq\b\lc\{(\a\vs4\al\co1(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3.受力分析(北半球近地面)符号F1F2F3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垂直于________,由高压指向低压与风向相反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向______偏转,南半球向________偏转4.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类型受力风向图示(北半球)高空中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____________最终与等压线________近地面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________、________与等压线________【判断】(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2)随着海拔的升高,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越来越小。()(3)高空的风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4)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知识链接4】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如东北风是从东北方吹向西南方的风。【学法指导2】风力的判读方法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也大。但要注意不同的两幅图上的等压线值和比例尺两种情况的变化。规律如下:(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2)相邻等压线数值差相等时: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则与之相反。如下面图B比图A同样位置的风力大。(3)比例尺与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时:相邻等压线数值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相邻等压线数值差越小,则风力越小。探究点风[精讲点拨]1.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以北半球为例)类型受力最终风向图示高空中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与等压线斜交2.风向的判断第一步: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其具体方法是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并且与等压线垂直,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第二步:画风向。其具体方法是首先确定南、北半球,然后用左(南半球)右(北半球)手,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近地面风向可依此角度偏转,若为高空,则偏转90°,即与等压线平行),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3.风力的判读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如下图,风力:A>B>C>D。[核心探究]【情境材料】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抓住叶、花、浪、竹四种自然界物象在风力作用下的易变现象,间接地表现了风的种种形力、魅力与威力,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思考交流】1.[综合思维]风是如何形成的?2.[地理实践力]结合日常观察思考,诗中所写的“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时,风速会有何变化?[学以致用]如图示意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读图,回答1~3题。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3.近地面,空气做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C.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D.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课堂归纳总结]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2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表示风向正确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3~4题。3.N地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4.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A.M地B.N地C.P地D.Q地5.读“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其方向是____________。(2)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①与③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际大气中的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此图表示的地区在________半球。(4)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时3大气的水平运动必备知识·自主学习1.垂直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区流向低压区2.水平气压梯度力3.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等压线右左4.地转偏向力平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斜交【判断】(1)√(2)√(3)×(4)×关键能力·课堂探究探究点[核心探究]1.提示:由于水平方向上存在气压差异,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空气由气压较高处向较低处运动,由此形成了风。2.提示:当风过江时,风速较大,但当风吹过竹林时,风速会降低。[学以致用]1~3.解析:第1题,PM>PN时,⑤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⑦为北半球高空风向,⑥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第2题,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PM<PN时,③为北半球风向,⑦为南半球风向。第3题,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合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一对平衡力,方向相反。答案:1.A2.C3.D随堂演练·强化落实1~2.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风向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右偏形成的,而水平气压梯度力应由高压指向低压,所以图中③正确。第2题,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就越大。从图中看,③处等压线最密集。答案:1.C2.C3~4.解析:第3题,由题意可知,P地气压低于N地,则N地的气压梯度力垂直于N地的等压线,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