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46e0b42a660b38ad1fc8bc2c9c5838/4646e0b42a660b38ad1fc8bc2c9c58381.gif)
![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46e0b42a660b38ad1fc8bc2c9c5838/4646e0b42a660b38ad1fc8bc2c9c58382.gif)
![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46e0b42a660b38ad1fc8bc2c9c5838/4646e0b42a660b38ad1fc8bc2c9c58383.gif)
![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46e0b42a660b38ad1fc8bc2c9c5838/4646e0b42a660b38ad1fc8bc2c9c58384.gif)
![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46e0b42a660b38ad1fc8bc2c9c5838/4646e0b42a660b38ad1fc8bc2c9c583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能说明装置漏气的是()A.用手紧捂试管外壁,导气管口有气泡产生B.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后,再向长颈漏斗中加水,有稳定的液面差C.弹簧夹夹紧后,上下移动左侧玻璃管,两边液面始终向平D.夹紧弹簧夹用手紧捂烧瓶外壁,中间的导管内有水柱产生2.将充满下列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如图),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水位上升最高的是()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3.小明同学计划研究“溶质的种类对溶解限量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中最合理的是()A.20℃,分别向20g油和水中加入食盐,达到饱和,比较溶解量B.20℃,向20g水中加入食盐,向30g水中加入熟石灰,比较溶解情况C.20℃,分别向20g水中加入食盐和熟石灰,观察溶解情况D.20℃,分别向20g水中加入食盐和熟石灰,直至饱和,比较两物质溶解的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B.构成原子的粒子不一定有中子C.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极易溶于水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是由于氧气和氨气的密度不同5.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发生森林火灾,《关于严禁在森林高火险区野外用火的通告》要求,严禁带火种上山林。下列图标属于“禁止带火种"图标的是A. B. C. D.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质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干冰作制冷剂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用活性炭吸收冰箱里的异味D.用天然气做燃料7.滴有酚酞溶液的,溶液分别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显红色的是()A.二氧化碳 B.硫酸溶液 C.氯化镁溶液 D.碳酸钠溶液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稀有气体 B.海水 C.大理石 D.蒸馏水9.化学符号“2H”表示A.二个氢原子 B.二个氢元素 C.二个氢分子 D.氢气10.晓彤用量筒量取12毫升水时,仰视读数,则晓彤实际量取水的体积为()A.大于12毫升 B.等于12毫升 C.小于12毫升 D.无确法定11.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面做法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氮气 B.工匠熔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C.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 D.海员蒸馏海水获取淡水12.高氯酸可用于电影胶片制造、医药工业等,其中氯的化合价为+7,则高氯酸的化学式是()A.HClO B. C. 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作用。(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收集完气体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色,原因是_____。如果用装置E收集气体,实验完毕后,应先将______________然后再________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判断集气瓶已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氢气的密度远小于空气的密度且难溶于水),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14.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检验氧气的操作是__________。(3)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常用向碱石灰固体中加入浓氨水的方法来制取氨气,则其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__。为了探究氨气(NH3)的某些性质,同学们查阅了有关资料,知道具有碱性的物质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然后依次做了以下实验。由以上实验,得出氨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氨气的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____。1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2)以下六种物质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产生氧气。请你写出上图中物质X的名称_____,实验室用该药品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若用该药品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则实验装置应选_________(填标号)。实验中发现水变红了,导致水变红的原因是_____。(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还可以选择B,涉及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检查装置C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4)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应从_____端进气(填“b”或“c”)。用H装置进行硫燃烧实验,现象为_____,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16.实验室中,可利用下列装置制取某些气体。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2)若用C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①C装置需做出的一处改进是____________;收集装置应该选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②以下是某同学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_(填序号)。Ⅰ.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Ⅱ.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Ⅲ.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后加热试管(3)实验室常用硫铁矿和稀硫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该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由上述信息推知,在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时(要求反应速率可控,所得气流平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下同),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4)如图是一个多用途装置,其部分用途如下:
①若用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②若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然后从_______端通入氧气(填“a”或“b”)。(5)如图A、B是有关氧气化学性质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①A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②B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③请写出B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______。(2)实验室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你认为A装置存在的问题是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3)若用E收集氧气,收集完氧气后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填字母编号A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B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C将收集好的氧气正方在桌面D将收集好的氧气倒放在桌面(4)欲收集一瓶干燥的甲烷气体,除了使用D装置,还可使用F装置,则甲烷气体应从______填“a端”或“b端”通入。18.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仪器②的名称是________。(2)实验室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A中盛放的是高锰酸钾,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小海同学发现A中缺少的一种用品是______。用C装置可以制取许多种气体,C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_____。(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实验室用碳酸钠与盐酸来制备二氧化碳,用C装置是否合适______(填“是”或“否”),若用G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_(填b或c)口进气。(4)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共热制甲烷,甲烷是无色、无味、可燃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则制取并收集干燥的甲烷的装置组合为______,甲烷在光照条件下能与氯气(Cl2)以分子数1:1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CH3Cl),则另一种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需的元素,青少年缺钙容易患佝偻病。如图是某品牌补钙药品说明书的一部分,请计算(1)服用这种钙片需要咀嚼的原因是_____。(2)小明奶奶每天服用该钙片,若改喝牛奶代替吃钙片,已知每100mL牛奶含钙0.12g,则每天饮用多少毫升的牛奶即可达到服用上述钙片的效果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题分析】
A、用手握住试管,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在烧杯内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A不符合题意;B、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B不符合题意;C、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上下移动,若装置不漏气,两边液面应形成一定的高度差,而图示两端液面相平,说明装置漏气,故C符合题意;D、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双手捂住烧瓶,烧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使集气瓶中气体压强增大,在玻璃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D【解题分析】
氢气和氮气难溶于水,将充满氢气或氮气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时,试管内的水位几乎不上升;氧气不易溶于水,将充满氧气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时,试管内的水位上升较少;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时,试管内的水位上升较多;由以上分析可知,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水位上升最高的是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故选:D。3、D【解题分析】
A、20℃,分别向20g油和水中加入食盐,达到饱和,这是溶剂种类不同,不是溶质种类不同,设计不合理;B、20℃,向20g水中加入食盐,向30g水中加入熟石灰,溶质种类和溶剂质量不同,得出结论不正确,设计不合理;C、20℃,分别向20g水中加入食盐和熟石灰,饱和程度不同,无法比较,设计不合理;D、20℃,分别向20g水中加入食盐和熟石灰,直至饱和,比较两物质溶解的量,变量只有溶质种类,能够得出正确结论,设计合理。故选D。4、B【解题分析】
A、原子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错误;B、构成原子的粒子不一定有中子,如普通氢原子中不含质子,故正确;C、氧气不易溶于水,溶解的少量氧气,能满足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故错误;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是由于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故错误。故选B。5、C【解题分析】
A.是禁止烟火的标志,故错误;B.是禁止吸烟的标志,故错误;C.是禁带火种的标志,故正确;D.是禁止燃放烟花炮竹的标志,故错误。故选C。6、D【解题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题目详解】A、用干冰作致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A不正确;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B不正确;
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C不正确;D、用天然气做燃料,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7、D【解题分析】
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钙,溶液分别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显红色,说明反应后仍然显碱性。【题目详解】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显中性,不符合题意;B、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显中性,不符合题意;C、氯化镁溶液和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显中性,不符合题意D、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显碱性,符合题意。故选D。8、D【解题分析】
A、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海水中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大理石中有碳酸钙和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蒸馏水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9、A【解题分析】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H可表示2个氢原子。故选A。10、A【解题分析】
解: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如果仰视则会使读数偏小,造成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大;所以用量筒量取12mL水,读数时仰视,则所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大于12mL。故选A。【题目点拨】量取液体读数时,眼睛应平视,否则“高看偏高”,即从高处看,读数偏高;“低看偏低”即从低处看读数偏低。11、C【解题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氮气,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工匠熔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是利用二氧化碳与水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海员蒸馏海水获取淡水,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C。12、D【解题分析】
A.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则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a+(-2)=0,则a=+1,故错误;B.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b,则H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a+(-2)×2=0,则b=+3,故错误;C.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c,则H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c+(-2)×3=0,则c=+5;故错误;D.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d,则H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d+(-2)×4=0,则d=+7;故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铁架台酒精灯BC或E氯酸钾→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催化未在试管口放棉花移导管熄灭酒精灯当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逸出时,说明已经收集满AD或【解题分析】
(1)据图可知仪器a是铁架台;b是酒精灯;(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或排水法收集;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氯酸钾→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要在试管口放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应先移导管,然后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判断集气瓶已集满的方法是:当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逸出时,说明已经收集满;(4)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不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因为氢气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用D装置收集。14、酒精灯集气瓶2KMnO4K2MnO4+MnO2+O2↑ABCE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B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极易溶于水D【解题分析】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仪器b的名称是集气瓶;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来制取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的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反应的条件是加热,故选择固固加热型装置A;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的条件是不加热,故选择固液不加热型装置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氧气难溶于水,故收集氧气可以选择排水法装置E和向上排空气法装置C;检验氧气的操作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如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是氧气;用碱石灰和浓氨水制取氨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的条件是不加热,故选择故液不加热型装置B;图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氨气,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2、3、4图的实验说明氨气极一溶于水;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极易溶于水,故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装置D。15、锥形瓶高锰酸钾KMnO4K2MnO4+MnO2+O2AD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H2O2H2O+O2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观察水柱是否变化b硫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吸收生成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外泄污染空气【解题分析】
(1)仪器a名称是锥形瓶;(2)X的名称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发生装置可选用A,氧气不易溶于水,若要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故选AD;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红色溶液,实验中发现水变红了,导致水变红的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进入水中;(3)实验室选用B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时,所用药品为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O2;检查装置C气密性的操作是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观察水柱是否变化;(4)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应从b端进气。用H装置进行硫燃烧实验,现象为硫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生成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外泄污染空气。【题目点拨】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16、试管集气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Ⅱ、Ⅲ(全对才给分)AE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处,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b吸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避免其污染空气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解题分析】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题目详解】(1)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是试管;②是集气瓶。(2)①若用C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高锰酸钾是粉末状的,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试管口需要塞一团棉花,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故C装置需做出的一处改进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氧气不易溶于水,故收集装置应该选D;反应是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符合一变多,故其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②Ⅰ.实验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故正确;Ⅱ.实验组装仪器要由下而上,先放置酒精灯,后固定试管,故不正确;Ⅲ.先加热试管排尽空气,后将导管伸入集气瓶收集气体,故不正确。故选ⅡⅢ。(3)实验室常用硫铁矿和稀硫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在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时(要求反应速率可控,所得气流平稳),注射器能控制反应物的滴加速率,控制反应速率,故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硫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4)①若用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气从长管进,空气从短管排出,故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处,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②若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氧气密度比水小,氧气要从短管通入,水从长管排出,故然后从b端通入氧气。(5)①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故A中水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避免其污染空气。②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故B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③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故B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题目点拨】氧气不易溶于水,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硫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锥形瓶未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ACb端【解题分析】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题目详解】(1)仪器①是锥形瓶。(2)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若用E收集氧气,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安全服务提供与责任免责协议
- 合同补充协议
- 2025年周口货运上岗证模拟考试试题
- 2025年杭州货运从业资格证年考试题及答案
- 季度工作总结与成果汇报
- 舞蹈行业教学服务合同
- 工程管理软件技术服务合作协议
- 下承式钢桁梁施工方案
- 合肥水下桥梁切割施工方案
- 初中名校百校联盟数学试卷
- 新上岗干部的90天转身计划课件
- 可爱的四川精编版课件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 磁致伸缩液位计使用说明书
- 临床放射检查资料互认项目清单
-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优秀教学课件(1-12课)
- 侵权责任法(第五版)完整版课件
- 门诊医师出诊申请表(2022版)
-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2课时)》教学设计
- 开学第一课学生心理调适家长会PPT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报告8830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