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2024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青岛市2024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青岛市2024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青岛市2024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青岛市2024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市2024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杀虫剂DDT的化学式为C14H9O5。下列关于DDT的说法正确的是A.DDT由28个原子构成B.DDT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DDT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一个DDT分子中含14个碳元素、9个氢元素、5个氧元素2.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461114反应后质量待测15084A.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22gB.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该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A、B、C、D四种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26:9:111:803.化学服务于生活,下列过程中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分离空气制氧气B.乙炔与氧气形成高温氧炔焰C.用氢气填充气球D.洗洁精通过乳化作用除去油污4.下列元素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A.硅SI B.硫S C.钠Na D.铜Cu5.大蒜中含有的一种有效成分“硫化丙烯”(C3H6S)具有一定的杀菌食疗作用。下列有关硫化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A.硫化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B.硫化丙烯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硫化丙烯分子中碳、氢、硫元素质量比为3:6:1D.硫化丙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6.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两个氮分子:2N B.氧化铁:FeO C.钙离子:Ca+2 D.钾元素:K7.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液体的量取 B.滴加液体C.给液体加热 D.点燃酒精灯8.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B.芝麻与大米混合总体积变小的实验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C.某固体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此固体为活泼金属D.为除尽二氧化碳中一氧化碳,向其中通氧气并点燃9.根据下列哪项能判断镁带的燃烧是化学变化()A.发出耀眼强光 B.生成白色固体C.放出大量的热 D.以上各项中的任意一项10.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B.氮气充人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C.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D.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你用适当化学用语填空。(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_;(2)两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_(3)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_;(4)氧化铝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锌是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被誉为“生命之花”,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是以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为(C6H11O7)2Zn]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品,具有补锌功能。请阅读产品说明后回答:请阅读下面产品说明后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2)成人保健每天需服用两支,可补锌_______________毫克;(3)计算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4)每支葡萄糖酸锌中含葡萄糖酸锌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如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时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此图补充完整_____;(2)在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是_____(填粒子符号),(3)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14.无焰食品加热器常用于野外加热食物,它的成分是镁粉、铁粉、氯化钠。使用时加入水,镁与水反应产生热量。下面是在18℃、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中对该产品的实验研究,请结合以下实验方案回答有关问题(不考虑氯化钠对水沸点的影响)。实验1:Ⅰ、将一定质量的镁条、铁粉和氯化钠加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连续搅拌,每50s记录一次温度,得图1中曲线a;Ⅱ、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剪成100份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图1中曲线b;Ⅲ、用相同质量的镁粉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图1中曲线c。(1)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变化是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2)观察图1,从中可以发现影响镁和水反应速率的因素_______。实验2:将2.40g镁粉和质量为28.00g的铁粉混合,加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不断搅拌。氯化钠用量不同时,温度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3)实验2中,当NaCl质量大于7.30g时,实验不再做的原因是_______。A.加入更多的NaCl不再增加反应速率B.加入更多的NaCl会降低反应速率C.已达到水的沸点,温度不会再有变化D.需加入更多的铁粉来提高水的温度(4)如果在实验2中加入质量为3.65gNaCl,混合物的温度最高大约是__________。(5)某同学设计了下面四种无焰食品加热器物料配方,请根据本次实验研究的结论,判断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A.2.40g镁粉、7.30gNaCl和28.00g铁粉B.2.40g镁条、7.30gNaCl和28.00g铁粉C.2.40g镁粉、8.76gNaCl和28.00g铁粉D.2.40g镁条、8.76gNaCl和28.00g铁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实验回顾)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___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3)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_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的烟雾B.红磷的用量不足会导致测定氧气体积含量偏大C.红磷燃烧以后,须冷却到室温方可打开止水夹D.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发现问题)测量结果仍与理论值误差较大。有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实验改进)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右图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4)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此实验中铁粉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3%16.某兴趣小组同学阅读产品标签发现,市售化学纯或分析纯高锰酸钾的纯度高达,含水量可以忽略不计。小组同学设计了直立型装置制取氧气,并与传统斜卧型装置相比较,如图,各放入5g高锰酸钾,用同一酒精灯分别加热,每组进行五次实验后取平均值。装置类型收集1瓶氧气所需时间收集2瓶氧气所需时间生成氧气的总体积直立型SS552mL斜卧型SS456mL(1)小组同学用直立型装置制取氧气时,不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______。(2)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充分反应,斜卧型装置收集到的氧气较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3)收集等体积氧气,所需时间较短的装置是______;原因是______。A试管底部被火焰充分包围,升温快B药品受热面积大,温度高C加热过程中无需移动火焰,药品处于持续高温中。(4)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算出的氧气体积为理论值。实验中发现,两种装置制取的氧气质量均明显大于理论值,同学们对其原因进行了探究。(提出猜想)猜想1:可能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在较高温度下受热分解放出氧气猜想2:可能是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在较高温度下受热分解放出氧气猜想3:______。作出以上猜想的理由是______。(实验验证)实验a:取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证明猜想______错误。实验b:取少量锰酸钾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冷却,若______则猜想2正确。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题分析】

A.由化学式可知,一个DDT分子由28个原子构成,选项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DDT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选项正确;C.DDT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错误;D.一个DDT分子中含14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选项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元素是宏观概念,只有种类,没有数目;原子属于微观概念,既有种类,也有数目。2、C【解题分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不是22g,故选项错误;B、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错误;C、该反应中,A增加,是生成物,B增加,是生成物,C减少,是反应物,D增加,是生成物,故是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D、该反应中A、B、C、D四种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g:g:111g:g=22:9:111:80,故选项错误。故选C。3、B【解题分析】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题目详解】A、分离空气制氧气,利用沸点不同分离,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属于物理性质,故A不正确;B、乙炔与氧气形成高温氧炔焰是利用乙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B正确;

C、用氢气填充气球,氢气密度小,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属于物理性质,故C不正确;D、洗洁精通过乳化作用除去油污是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属于物理性质,故D不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4、A【解题分析】

元素符号的书写要注意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题目详解】A、硅的元素符号为Si,故符合题意;B、硫的元素符号为S,故不符合题意;C、钠的元素符号为Na,故不符合题意;D、铜的元素符号为Cu,故不符合题意5、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化学式C3H6S,A.硫化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6+32=74,选项正确;B.硫化丙烯中碳氢硫元素的相对质量分别为36、6、32,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错误;C.硫化丙烯分子中碳、氢、硫元素原子个数比为3:6:1,选项错误;D.一个硫化丙烯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选项错误;故选A考点:化学式计算6、D【解题分析】

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题目详解】A、两个氮分子表示为2N2,故A不正确;B、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故B不正确;C、钙离子的离子符号为Ca2+,故C不正确;D、钾元素元素符号为K,故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7、A【解题分析】

A、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观察刻度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故A正确;B、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位于试管口上方垂直滴加,故B不正确;C、试管中液体药品的体积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以防在加热过程中或液体沸腾时,有液体药品从试管中逸出,故C不正确;D、点燃酒精灯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否则易将酒精洒出,引起火灾,故D不正确。故选A。8、A【解题分析】

A、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说明铁比铜活泼,该选项说法正确;B、芝麻与大米混合总体积变小的实验,是宏观物质的混合,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某固体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此固体可能为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因此不能用向其中通氧气并点燃的方法除去一氧化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9、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A、发出耀眼的强光不能说明有新的物质生成,例如灯泡发光,就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生成白色固体,说明有新的物质生成,是镁条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故B正确;C、放出大量的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灯泡照明也放出热量,就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以上A、C错误,故D错。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能证明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10、D【解题分析】

A、稀有气体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正确;B、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充人食品包装中防腐,正确;C、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产生大量的氧气,正确;D、空气中本身就含有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H2O2Fe2+Mg+2Cl2Al【解题分析】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由水分子构成,所以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2)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个数;(3)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4)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4557.0631.65%24.7mg(详见解析)【解题分析】

(1)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6+1×11+16×7)×2+65=455;(2)根据题意,规格为10ml/支,每100mL含锌35.3mg,据此计算出成入保健每天需服用两支,可补锌的质量为35.3mg÷10×2=7.06mg;(3)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4)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每支葡萄糖酸锌中含葡萄糖酸锌的质量是=。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H+、OH﹣NaOH+HCl=NaCl+H2O【解题分析】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不变,所以在右图中应补充一个钠离子和一个水分子,如下图:(2)由图示可知:在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是H+、OH﹣,没有发生改变的是Na+、Cl﹣。(3)由图示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14、化学热镁的反应表面积(或镁的颗粒大小)C40-50℃之间A镁粉比镁条能更快产生热量,配方A中已达到水的沸点,配方C中多余的NaCl造成原料浪费【解题分析】

(1)根据图1曲线可知,金属镁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变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2)根据图1可知,相同的时间内,实验Ⅲ中水的温度上升最快,所以镁粉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多,不难看出镁的反应表面积越大反应速度越快,温度变化较大。观察图1,从中可以发现影响镁和水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镁的反应表面积(或镁的颗粒大小);(3)根据图2图像可知当氯化钠的量为7.30g时液体沸腾,已达到水的沸点,温度不会再有变化,故选C;(4)根据图2图像可知,如果在实验2中加入质量为3.65gNaCl,混合物的温度最高大约是40-50℃之间;(5)镁粉比镁条能更快产生热量,在镁和铁质量相等的情况下,7.30gNaCl能使水达到沸腾。故选A;理由是镁粉比镁条能更快产生热量,配方A中已达到水的沸点,配方C中多余的NaCl造成原料浪费。【题目点拨】本题提供了较多的信息,把图中给的一些信息要提炼出来,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关键。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4P+5O22P2O5压强C、DC【解题分析】(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