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坝建设对石羊河植物种类的影响-植物学论文-生物学论文_第1页
水坝建设对石羊河植物种类的影响-植物学论文-生物学论文_第2页
水坝建设对石羊河植物种类的影响-植物学论文-生物学论文_第3页
水坝建设对石羊河植物种类的影响-植物学论文-生物学论文_第4页
水坝建设对石羊河植物种类的影响-植物学论文-生物学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坝建设对石羊河植物种类的影响-植物学论文-生物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1],可分为南部祁连山、中部走廊平原、北部低山丘陵及荒漠四大地貌单元[2],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类型丰富,主要包括高山草甸、森林灌丛、荒漠及绿洲等。上世纪五,在流域上游及中游,修建了近30座水库,水资源分配方式及利用模式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尤其在下游,由于中游对水资源的拦截,加之耕地、人口的增加,大量超采地下水,在绿洲中心地带地下水位形成漏斗状,植被已基本转为完全依靠降雨量生存[1-5].石羊河流域作为我国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生态环境问题较突出的内陆河流域,成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带[6],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植被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因子之一,相关研究报道很多,从物种多样性对水资源变化的适应、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植被盖度动态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认为影响石羊河流域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地下水和气温,植被表现为种类减少、盖度降低,总体朝退化方向发展[3-11].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域下游,或某一年代,缺乏对流域水坝建设前至今植被变化过程的系统研究。研究石羊河流域水坝修建运行以来植被的变化过程,分析水坝建设对流域植被的影响,是全面评估石羊河流域水坝建设生态效益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通过资料收集,结合野外调查,对石羊河流域水坝建设前至今的植被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植物类型变化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过程,以期为内陆河流域水坝建设对植被的影响及响应研究提供参考,为流域水资源管理者合理制定用水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石羊河流域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东段与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南缘之间,东经10141~10416,北纬3629~3927.流域面积为4.16104km2,行政区划包括武威市天祝县的部分及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的全部,金昌市的永昌县及金川区全部以及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山丹县部分[12,13].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1020~5254m,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日照时间长,强度大,温差大,蒸发量大,降雨量少,整体呈现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规律。特别是平原区年降水量仅150~300mm,下游地区更小于150mm,而年蒸发量却高达1300~2600mm,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干旱指数最高达52以上。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干旱、寒冷,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蒸发量大、风大沙多,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态环境极其脆弱[14].石羊河流域自东向西由大靖河、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西大河等八大河流及众多小河组成,河流补给来源为山区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产流面积1.11104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56109m3.近20年来,全流域人口增加了33:,农田灌溉面积增加了30:,而水资源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约1:,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目前石羊河流域是我国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密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流域之一。

1.2研究方法

1.2.1历史数据的获取

水坝建设前至上世纪末植被资料,通过在省局、博物馆等单位查阅相关资料获取[15~23].

1.2.2植被现状调查

在石羊河流域中、下游共选取43个(其中中游22个、下游21个)荒滩作为调查对象,每个荒滩调查记录植物种、盖度、生物量等信息。

1.2.3覆盖度调查方法

每个样地在长势均匀的地段布设3条100m长的样线,记录样线上所有植物上线长度,计算植物的占线长度与总长度百分数。

C=B/L100%

式中C为植被覆盖度,B为植物压线长度,L为样线长。

1.2.4植物类型划分

荒漠植物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通过改变叶片的结构来适应外界的环境,参考相关荒漠植物叶片分类文献[24~29]并结合植物的形态指标[30]根据叶肉的分化和细胞的排列,将石羊河中下游主要植被按照正常型、全栅型、环栅型、不规则型、退化型和禾草型6种类型归类。

2结果与分析

2.1植物类型及其变化过程

2.1.1石羊河流域植物类型

通过对石羊河流域43个荒滩实地调查,共记录到植物种70种,其中灌木为37.14%,多年生草本植物占40.00%,一年生草本植物则有22.86%,大部分植物种表现为以超旱生小灌木层片、强旱生小半灌木层片及沙旱生草本层片为主的旱生结构特征(表1)。将所有物种按叶片类型划分,环栅型植物所占比例最高,共有27种,占物种总数的38.57%,其中灌木占44.44:,一年生草本植物占37.04%,多年生草本植物占18.52%,频度较大的植物种主要有:骆驼蓬(Peganumhar-malaL.)、沙蒿(Artemisiadesertorumspreng.Syst.veg)、刺蓬(SalsolaruthenicalljininCoph.Pact.)、雾冰藜(Bassiadasyphylla)、盐生草(Halogetonglomeratus)、盐爪爪(Kalidiumfoliatum)、猪毛蒿(Artemisiascopar-ia)等。其次为全栅型植物,共有12种,其中灌木33.33%,一年生草本植物占25.0%,多年生草本植物占41.67%,频度较大的植物种主要有:碟果虫实(Corispermumpatelliforme)、沙蓬(Agriophyllumsquarrosum)、蓼子朴(Inulasalsoloides)、灰绿藜(Chenopodiumglaucum)、黄耆(Astragalusmembranaceus)等。禾草型植物占总物种数的15.71%,在禾草型中没有灌木物种,以多年生草本为主,达到72.73%,一年生草本仅占27.27%,频度较大的植物种主要有:冰草(Agropyroncristatum)、三穗薹草(Carextristachya)、沙生针茅(Stipaglareosa)、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虎尾草(Chlorisvirgata)、狗尾草(Setariaviridis)、画眉草(Eragrostispilosa)等。不规则型植物占总物种数的14.29%,在不规则型中没有一年生草本植物,其中多年生草本占60%,灌木占40%,频度较大的植物种主要有:白刺(Nitrariatangutorum)、泡泡刺(Nitrariasphaerocarpa)、砂蓝刺头(Echinopsgmelinii)、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saltaicus)等。物种数量较少的有正常型和退化型,正常型物种占物种总数的8.57%,其中灌木33.33%,多年生草本植物占66.67%,在正常型中没有一年生草本植物,频度较大的植物种主要有:红砂(Reaumuriasoongarica)、苦豆子(Sophoraalopecuroides)、苦马豆(Sphaerophysasalsula)、黄花补血草(Limoniumaureum)、多枝柽柳(Tamarixramosissima)、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bifurcaL.)等;退化型物种主要有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