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健康的四大基石
联合国社会发展与健康委员会(who)提出的“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减少吸烟、平衡心理平衡”是解决健康问题和延长寿命的四大基础。本文将从饮食、运动、烟酒和心理等4方面分析阐述现代健康基础与《黄帝内经》之间的关系。1合理饮食,节约饮食1.1健全居民的膳食体系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和纤维素是人体赖以生存的七大类营养素,全面均衡地摄取各种营养素是维持健康的必备条件。为此世界各国制定了居民膳食指南,以谷薯类、蔬果类、肉蛋类、奶豆类和油盐类5大类食物构建成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指导人们合理膳食,注意酸碱平衡、主副食平衡、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以及低温烹饪等。而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华夏饮食文明很早就注意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之道。《素问·脏气法时论》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1.1.1粮食与粮食“互补”“五谷”是指黍、麻、稻、麦、菽5种粮食,泛指粮食。按照中医理论五谷能养五脏之真气,是养育人体的主食,故称为“养”。现代营养学分析表明,粮食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及B族维生素等,是人体生命活动中能量和必需营养素的主要来源。一般谷物中赖氨酸含量低,蛋氨酸含量高,而大豆中赖氨酸含量较高,蛋氨酸含量较低。因此,现代营养学提出应该把粮谷与豆类掺杂食用的“蛋白质互补”理论。而2500年前的古人早已谙熟“粮豆互补”之道,把大豆(即菽)归为五谷之一,称为五谷养生。这与现代营养学研究结果不谋而合,古人的养生智慧可见一斑。1.1.2枣汁中维生素c含量为水果之冠“五果”指枣、李、栗、杏、桃5种水果,泛指果类。果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微量元素和次生代谢物质等。现代营养学认为,食用“五果”能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调节体内酸碱平衡,有助于人体健康,对于养生具有辅助作用。居五果之首的枣因维生素C含量为水果之冠,其保健作用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古代想修道成仙的方士多以枣为辟谷食品,汉代青铜镜铭上就刻有“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1.1.3食用动物营养“五畜”指牛、犬、猪、羊、鸡5种畜禽,泛指动物性食物。现代营养学研究指出,动物性食物为人们提供优质蛋白、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元素及各种维生素,也是人体生命活动中能量和必需营养素的重要来源。过量食用动物性食物,可能引起糖尿病(消渴)、脑卒中(仆击)、半身不遂(偏枯)、肢体萎废(痿厥)、疔疮痈肿(大丁)等疾病,危害人体健康。《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高粱之变,足生大丁。”《素问·通评虚实论》曰:“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均与现代营养学不谋而合。1.1.4从“五果”到“五肉果”的饮食结构“五菜”指葵、韭、藿、薤、葱5种蔬菜,泛指各种蔬菜。现代营养学研究显示,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E、膳食纤维、钙、铁、硫、硒等矿物质以及植物酚类和胡萝卜素等,健康饮食必须有蔬菜辅佐,才能使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得以充实、完善,“为充”的五菜是人们长寿的保障。古人以“五谷”为主,以“五果、五畜、五菜”为辅的饮食方式,不仅从营养上能够满足生存需要,而且从膳食结构上的动物性食物(五畜)和植物性食物(五谷、五果、五菜)搭配比例的1∶3,也符合“黄金法则”。《黄帝内经》中“谷养、果助、畜益、菜充”的全面平衡膳食模式,是世界上最早而又全面的饮食指南。这种膳食结构由“谷肉果菜”四类食物组成,并根据食物的营养作用大小进行分类,进而指导人们“食养尽之”。它精辟而又纲领性地向人们揭示了饮食的要义,对指导中华民族的饮食生活和增进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一膳食结构又被柯林·坎贝尔历时27年研究所证实:“中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饮食结构才是合理的,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1.2饮食自倍,胃伤神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谈到上古之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长寿秘籍之一就是“饮食有节”,也就是“饮食要有规律”。古人云,“欲得身体安,须带三分饥与寒,节食可长寿;若饮食不节,则易产生疾病,影响健康”。《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乃痔。因而大饮,则气逆。”1930年美国著名营养学家克莱德·麦卡的“麦卡效应”佐证了饮食有节这一法则,凸显了我国古人的养生智慧。1.3比例的“五宜”与“五禁”在养生食疗上,《黄帝内经》还提出了食忌学说。在《灵枢·五味》中特别论述了五脏病变在饮食五味方面的所宜和禁忌,即“五宜”和“五禁”(见表1),既反映了中国传统养生学的辨证观,即各种食物对人体既有益又有害的一面,同时反映了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先进性和实践性。食忌学说对今天的饮食养生仍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2劳动运动有致现代运动营养学指出,经常性运动能增进心肺功能,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提高骨密度,减少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生率,延长寿命;运动原则因人而异,适量运动,循序渐进,贵在坚持,动则有益,多动更好;运动方式为有氧运动,主要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和体操、打球等;运动强度为中等强度,运动时心率为本人最大心率的60%~70%为宜,运动后一般心率控制在(150-年龄)次/min;运动频率为每周锻炼3~5次,运动后不感到明显疲劳为宜。《黄帝内经》的整体恒动观告诉我们,生命的本质在于运动。这种运动更强调与自然界的统一,动应有度,动应有节。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谓的“形劳而不倦”和“不妄作劳”。适度劳动或适度运动,可使人体气机通畅、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旺盛,有利于人体健康,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过劳则会耗损人体的气血、皮肉筋骨、五脏六腑,出现“五劳”、“六极”、“七伤”和“九气”等症。此外,劳作和运动还应顺应时节变化,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提出的“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灵枢·本神》强调:“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久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又强调,四时养生时作息起居、户外活动应不同季节而不同。其中“广步于庭,被发缓形”的“散步”最佳季节是春季,最佳时间是清晨,最佳运动方式是被发缓形、广步于庭(见表2)。《黄帝内经》还认为养生防病应“和于术数”,即养生防病需要采用导引以通经、按跷以宣络、吐纳以祛疾、存想以避疫等保健方法。由此可见,《黄帝内经》的运动保健方法较现代的运动营养学更加博大精深,其精髓尚待人们进一步挖掘。3酒为神药,史记以为警现代健康基石认为,烟酒是影响健康的不利因素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烟会直接引起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肺癌发病率高出10~20倍;吸烟也是导致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40多种致命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文献记载,烟草于16世纪中叶传入中国,距今不过400多年的历史。我国古代无烟草记载,《黄帝内经》也无戒烟之说,古代先民们自然地规避了烟草危害。中医药学认为,酒为五谷精华、百药之长,其味甘、辛,性温燥,能够壮精神、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有增进食欲、舒筋活络、恢复疲劳、防冻御寒之用。《黄帝内经》认为酒能养生防病。《素问·腹中论》中“鸡矢醴”治疗臌胀。《素问·玉版论要》中“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素问·缪刺论》中“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与《灵枢·经筋》中“且饮美酒,啖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的记载,均显示了酒的药用价值。同时《黄帝内经》也指出了过量饮酒的危害性。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有鉴于此,孔子提出了“唯酒无量,不及乱”的酒德标准(《论语·乡党》),即对每个人来说饮酒没有具体数量限制,但以酒后神志清晰、形体稳健、气血安宁、皆如其常的饮量为适量。4情失以伤脏现代健康基石认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维持身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ue40b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告诫人们要保持平静的心境,排除杂念妄想,淡泊名利,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人才能够“形与神俱,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同时指出,心理失衡会导致疾病,并提出“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病因说。七情与五脏相互关联,七情的失常可伤及脏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灵枢·百病始生》认为“喜怒不节则伤脏”;《灵枢·本藏》认为“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黄帝内经》同时还认识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即心主神明)。因此,七情虽各有脏腑所属,然总统于心,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都可伤心,而心伤也会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正如《灵枢·口问》所说:“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可见《黄帝内经》对平衡心理、情志养生极为重视,这正与现代养生观不谋而合。5《进行无生活习惯法》中养生智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法的多人承包合同模板
- 2025租赁合同普通我方为承租人
- 2025切边模具合同书
- 老屋修复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 2024年肛肠科医院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探究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过程的有效策略
- 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
- 二零二五年度电梯安装工程安全防护设施采购合同2篇
- 2025年牛津译林版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鲁科五四新版九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GB/T 45107-2024表土剥离及其再利用技术要求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 商场电气设备维护劳务合同
- 《妊娠期恶心呕吐及妊娠剧吐管理指南(2024年)》解读
- 202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行政执法)及答案解析
- 全国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英语七年级上册(人教2024年新编)《Unit 2 Were Family!》单元教学设计
- 2024智慧医疗数据字典标准值域代码
- 年产12万吨装配式智能钢结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独家揭秘】2024年企业微信年费全解析:9大行业收费标准一览
- 医疗器械经销商会议
- 《±11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使用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