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2·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二上期末考试·12)2005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这一论断()A.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B.有利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C.有助于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D.践行了“五个认同”的思想原则2.(2023·湖南名校高二下联考·3)“中华”一词始见于西晋末,是中原士人为把中原的政治与文化同“胡人”相区分而产生的自我称谓。唐以后,“中华”一词被广泛使用,不仅成为唐朝的别称,也成为中国名号。这意味着“中华”称谓()A.源自于地域文化双向交流B.是当时胡汉冲突之下的产物C.见证了民族深度交融发展D.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3.(2022·安徽省阜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统测·25)《史记》首创民族列传,即《匈奴列传》《南越列传》等六篇专传,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传的例子。而且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司马迁都把他们的祖先视为黄帝。这一叙史方式()A.说明西汉开始出现华夏认同观B.反映了当时华尊夷卑的思想C.顺应了当时大一统的时代潮流D.强调了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4.(2023·湖北黄冈高三9月考试·3)在汉魏时期画像中,可以随处找到少数民族的身影。汉魏画像对少数民族赋予“高鼻”、“深目”、“多须”、“披发”、“尖帽”等形象特征。当少数民族和汉人在同一幅图像中出现的时候,汉人有意塑造少数民族这些形象特征。这些现象体现出当时()A.统治者推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B.汉人文化思想中的传统意识浓厚C.民族交融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D.民族元素丰富了艺术创作的内容5.(2023·江苏南通海门区高三诊断·3)下图为唐高宗章怀太子墓的壁画《礼宾图》,描绘了唐朝鸿胪寺官员接待罗马、高丽以及东北少数民族使节的情景。该图文信息能体现()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杂糅B.外交场景与艺术审美的结合C.开元盛世与民族认同的交汇D.雕塑艺术与史料价值的统一6.(2023·广东江门高三调研·4)唐代造船,多用楠木等硬木,坚硬耐用,内河江船便已可载万石,贞观年间,阎立德造浮海大船数百艘,自东海、黄海可直达高丽向西亦远至红海。据此可知唐代()A.大运河已成为经济命脉B.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C.唐朝政府重视对外交流D.技术进步推动对外交往7.(2023·湖北问津联合体高三8月·3)唐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羁縻州制度”,少数民族首领须接受朝廷颁发的印信,实行一种有限制的自治管理方式,由朝廷的派出机构都督府或都护府代行具体管理职责。这一制度()A.反映了民族政权并立下的时代需求B.削弱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统治力度C.导致了边疆民族与中央政府的离心D.体现了统治者因俗而治的治理理念8.(2022·重庆高考·2)考古表明,战国至西汉初期,蜀地墓葬中蜀文化因素占主要地位,墓葬形式以船棺葬、狭长形土坑墓为主,随葬品也极具蜀地特征;至西汉中期,具有汉文化特色的长方形竖穴木椁墓成为主要墓葬形式,随葬品也有明显的关中特色。这反映出西汉中期()A.蜀地墓葬出现平民化趋势B.蜀文化逐渐融入到汉文化中C.蜀地经济实力与关中相当D.蜀文化与关中文化交流有限9.(2023·山东潍坊一模·4)清朝初年,政府将约1000多种汉文经史古籍、文学作品翻译为满文、蒙文等。康熙时期,“四书”“五经”的满文译本均已出齐,《本草纲目》的蒙文译本还增加了蒙古医生的用药品种和治疗经验。这些举措旨在()A.推动民族文化交融B.巩固国家大一统局面C.提升民间教育水平D.推广儒家的治国理念10.(2023·广东一模)雍正曾说道:“盖天下之人,有不必强同者。五方风气不齐,习尚因之有异,如满洲长于骑射,汉人长于文章,西北之人果决有余,东南之人颖慧较胜,非惟不必强同,实可以相济为理者也。至若言语嗜好,服食起居,从俗从宜,各得其适。”由此可见,清朝()A.实现了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B.秉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C.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间交融D.开创了边疆地区管理新模式11.(2022·山东莱西区高二上期末·11)根据国外陶瓷考古发现,宋代瓷器在亚洲的日本、朝鲜、印度、叙利亚、沙特阿拉伯、也门等地,非洲的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甚至远到津巴布韦都有不等数量出土,其中尤以日本、菲律宾发现最多。这主要说明()A.宋代制瓷技术高超B.宋代对外交往频繁C.宋与埃及直接往来D.海上丝路范围广大12.(2022佛山高二期末)以下古代中国政权采取的一系列民族治理措施,对其理解错误的是朝代措施两汉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西北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唐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安排少数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元朝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驿站制度。清朝雍正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对蒙古等少数民族上层采用封爵、给俸等政策。——摘编自《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A.治理方式侧重军事管理B.因地制宜且因俗而治C.注重保障少数民族权益D.有利边疆的稳定发展13.(2022·北京房山区高二下期末·9)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金人进入中原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同样金人也没有将宋人排除于“中国”之外。这说明当时各民族政权()A.逐渐形成“中国”文化认同B.思想观念具有完全的一致性C.采取措施开始走向联合之路D.为实现统一变革原有的制度14.(2022·山东泰安四模·4)“众建官而分其权”的举措不仅在明代广西盛行,到清代后同样在土司地区盛行,清政府甚至将“众建寡力”的举措写进了《大清会典》里。此举的根本目的是()A.稳定地方民心B.维护中央王朝统治C.杜绝边患威胁D.促进边疆地区开发15.(2022·海南高考·4)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A.疆域拓展B.民户管理C.文化认同D.政权认同16.(2022·山东日照三模·4)清朝仿明代之例,祭祀历代帝王,并对入祀的帝王作了如下增补和调整。据此可知,清廷此举旨在()顺治二年(1645年),恢复元世祖牌位,增加辽太祖、金太祖、金世宗、元太祖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开创之主入祀,入祀先代帝王达21位;顺治十七年将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罢祀康熙帝即位之初,将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重新增祀;康熙六十年(1721年)“凡曾在位,除无道、被裁、亡国之外,应书庙崇祀”,各代帝王计143人雍正帝认为祭祀不仅要知“创业之维艰”,也要知“守成之不易”,入祀帝王增至164位乾隆元年(1736年)增祀明建文帝入帝王庙;四十九年谕令增祀两晋南北朝及唐末五代时期有为之君;至五十年,正式确定增祀晋元帝等二十五帝,撤出原祀汉桓、灵二帝,总计奉祀历代帝王共188帝。至此,历代帝王庙入祀标准及规模得以最终定型A.建构起合法统治的国家认同B.顺应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实际C.促进对传统治理体系的继承D.加强文化认同促进民族交融二、非选择题17.(2023·湖南湖湘名校高三12月联考·17)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的边疆政策既各有特色,又具有继承性和创造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两汉王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边疆民族……汉王朝在秦王朝边疆防御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边疆防御体系。汉王朝的边防管理体系大致是由障塞亭燧、候望和屯田制度组成……汉王朝对强大的匈奴先后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徙、分化瓦解等政策,最终将匈奴纳入了汉王朝的管辖之下,设置使匈奴中郎将进行管理。隋唐两代是继秦汉之后我国历史上的又一次更大规模的统一时期。由于经受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较长时间的民族融合,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治边思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导致了隋唐两朝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的出现。唐太宗即位之后宣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尽管唐王朝也采取过诸如武力征伐的政策,但其治边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以怀柔、羁縻为主。唐朝发达的中原文化对边疆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边疆民族向唐王朝派遣子弟求学,以及请求颁赐书籍的记载频频见于史书。对于边疆民族的这些要求,唐王朝一般都是予以满足……这不仅有利于汉文化的传播,而且也促进了边疆地区的文化发展。——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材料二1988年,著名学者费孝通在香港中文大学发表讲演的时候说:“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费孝通先生认为,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渊源,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民族特征,应当承认中华民族统一体之下各民族部分的特殊性,并以此来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整理自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Tanner演讲”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边疆治理的特点,指出西汉到唐朝边疆政策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族发展的特点并加以阐释。(4分)班级:姓名:学号:分数: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答案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题干中“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的论断,利于中华各民族深刻领会国家的民族思想和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故选C项;“推动了”不合史实,在古代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是1954年宪法,排除B项;“践行了”不合史实,“五个认同”的思想原则提出于2015年,排除D项。2.【答案】C【解析】据材料“把中原的政治与文化同‘胡人’相区分而产生”可知,“中华”的称谓是为区分胡汉政治与文化,但唐朝以后被广泛使用,由区别胡汉的政治与文化转变为“中国名号”,这表明胡汉之间差异逐渐淡化,民族交融不断加强,故选C项;据材料“把中原的政治与文化同‘胡人’相区分而产生”可知,区分政治与文化是“中华”这一称谓产生的原因,说明此称谓是源于胡汉政治和文化的差异,而不是二者的双向交流,排除A项;据材料“把中原的政治与文化同‘胡人’相区分而产生”可知,“中华”称谓是民族交往过程中产生的,但交往中不一定只是发生“冲突”,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族这一历史概念是近代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提出的,排除D项。3.【答案】C【解析】据材料“而且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司马迁都把他们的祖先视为黄帝”,可知司马迁在编写史记过程中将周边少数民族也纳入了华夏族的范畴之中,这符合秦汉以来大一统的前提下,各族人民不断融合的客观现实,故选C项;华夏认同的观念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排除A项;“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传的例子”“而且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司马迁都把他们的祖先视为黄帝”说明司马迁在记史的过程中给予少数民族充分的尊重,排除B项;材料中司马迁并未将西汉时期所有民族的地位予以评价,排除D项。4.【答案】B【解析】据材料“当少数民族和汉人在同一幅图像中出现的时候,汉人有意塑造少数民族这些形象特征”可知,汉人有意塑造了少数民族某些形象特征“高鼻”、“深目”、“多须”、“披发”、“髡刑”、“尖帽”,之所以突出此类特征目的是区别汉族和少数民族,这是在文化意识上“非我族类”,传统华夷思想的具体体现,故选B项;统治者推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但材料仅涉及到画像中的人物形象,没有明确政府的具体措施,故“统治者推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民族交融强化,但材料仅涉及到画像中民族间区别特征明显而非融合,故“民族融合已成为社会主流”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材料的侧重点是汉人塑造的少数民族某些独特的形象特征,而非艺术创作的具体内容丰富,排除D项。5.【答案】B【解析】据材料“描绘了唐朝鸿胪寺官员接待罗马、高丽以及东北少数民族使节的情景”,可知《礼宾图》对研究唐代的对外关系场景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礼宾图》是唐代壁画成就中的代表,也反映了当时绘画艺术的审美取向,故选B项;西域位于西北地区,高丽是位于朝鲜半岛的古代政权,排除A项;章怀太子是唐高宗时期的代表人物,开元盛世代指的是唐玄宗时期的封建盛世,排除C项;《礼宾图》是唐代壁画成就中的代表,也反映了当时绘画艺术的成就,排除D向。6.【答案】D【解析】据材料“多用楠木等硬木,坚硬耐用”“自东海、黄海可直达高丽向西亦远至红海”,可知唐代造船原料和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远洋贸易的发展,使中国对外交往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故选D项;“浮海大船数百艘”说明材料主要强调的远洋贸易,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造船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体现的是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排除B项;材料中的远洋贸易属于民间行为,与政府重视无关,排除C项。7.【答案】D【解析】据材料“唐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羁縻州制度’,少数民族首领须接受朝廷颁发的印信,实行一种有限制的自治管理方式,由朝廷的派出机构都督府或都护府代行具体管理职责”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羁縻州制度”是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有限制的自治管理方式,选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地方官员并受中央监督,一方面体现了对于当地少数民族的尊重,另一方面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选D项;唐朝政府实施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和管理,唐朝是统一的政权统治局面而非民族政权并立,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羁縻州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统治而非削弱,排除B项;羁縻州制度只是给予少数民族实行有限的自治,朝廷派出机构进行监管,羁縻州并未与中央政府离心,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8.【答案】B材料主要围绕蜀地墓葬的变化,战国至西汉初期以蜀文化因素为主,西汉中期墓葬形式以汉文化因素为主,随葬品也具有明显的关中特征,这反映出蜀文化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并融入了汉文化中,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蜀地墓葬平民化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与经济无关,排除C项;由材料可知,仅就墓葬文化来看,不能得出蜀文化与关中文化交流有限的结论,排除D。9.【答案】B据材料“康熙时期,‘四书’‘五经’的满文译本均已出齐,《本草纲目》的蒙文译本还增加了蒙古医生的用药品种和治疗经验”可知,清政府将大量汉文书籍翻译为满文、蒙文等,康熙时期将“四书”“五经”翻译为满文,推动了中原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巩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故选B项;“推动民族文化交融”属于其客观影响,而非政府这一行为的主观目的,排除A项;政府翻译汉文书籍有助于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且材料未说明这些书籍用于教育,排除C项;材料中除了儒家典籍“四书”“五经”还有《本草纲目》等,推广儒家的治国理念无法概况全部材料信息,且这并非政府的主观目的,排除D。10.【答案】B【解析】据材料“盖天下之人,有不必强同者”“五方风气不齐,习尚因之有异……非惟不必强同,实可以相济为理者也”“从俗从宜,各得其适”可知清代雍正帝对国内民族关系的一些认知,说明清朝秉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选B项;“从俗从宜,各得其适”反映了对少数民族因俗而治,并不是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排除A项;材料“非惟不必强同,实可以相济为理者也”“从俗从宜,各得其适”反映了清代雍正帝采取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并非促进民族交融,排除C项;材料“从俗从宜,各得其适”反映了边疆地区的管理要因俗而治,没有开创新的模式,排除D项。11.【答案】D【解析】中国的瓷器在亚非地区都有出现,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重要渠道就是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瓷器远至非洲、日本,则表明海上丝绸之路的覆盖范围并不仅仅局限在东南亚,范围得到了延伸,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瓷器的销售范围,和瓷器的质量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项;瓷器贩卖范围广是宋代对外商贸往来频繁的表现之一,但题目要求的是主要说明,对外交往频繁只是表象,排除B项;亚洲和非洲并不接壤,宋代和非洲国家的往来要经过阿拉伯等其他国家,并不是直接往来,排除C。12.【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表格内容中“(两汉)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西北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唐朝)安排少数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元朝)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清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可知从两汉到明清,中央政府在治理边疆地区时,侧重于民族交融,并不是侧重军事管理,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题干表格内容中“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可知中央政府在治理边疆地区时,采取了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各项措施,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表格内容中“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对蒙古等少数民族上层采用封爵、给俸等政策”,可知诸多措施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益,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域都护府”、“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对蒙古等少数民族上层采用封爵、给俸等政策”等政策都有利于边疆的稳定和发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3.【答案】A【解析】据材料“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金人进入中原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同样金人也没有将宋人排除于‘中国’之外”可知,辽人、宋人、金人都自称“中国”,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政权都逐渐形成了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故选A项;各政权间对于“中国”文化均有认可,但“完全一致”一词表述过于绝对,逻辑错误,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到辽人、宋人、金人都对“中国”文化认同,没有明确各政权之间的具体联合措施,故“走向联合”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到辽人、宋人、金人都对“中国”文化认同,没有明确各政权内部具体的制度变革措施,故“为实现统一变革原有的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1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治理西南地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明清时期治理西南,“众建官而分其权”,削弱了西南地方土官实权,以防止地方叛乱,其根本目的是强化中央王朝对西南边疆的统治,故选B项;稳定地方民心不是根本目的,故排除A项;C项表述绝对化,故排除C项;“众建寡力”服务于维护中央集权的政治目的,并非促进西南地方开发,故排除D项。1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可知两宋时期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也认同中原汉族政权的做法,鼓励种植桑树和枣树,体现了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故选C项;西夏和金朝属于独立王朝,不属于宋朝的疆域,排除A项;政府鼓励种植桑树和枣树是为了鼓励农业生产,排除B项;西夏、金朝和宋朝属于不同的国家政权,周边少数民族认同的是中原政权的文化而不是政权本身,排除D项。16.【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顺治以降四位皇帝对入祀帝王庙的历代帝王不断进行调整和增补,最终确立了中华统绪一脉传承的祭祀理念,体现了多民族共同创造中国历史的国家民族认同观念,故选A项;顺应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实际是客观影响,并不是主观目的,排除B项;材料强调清统治者统治者对其统治的合法性做出合理解释,与传统治理体系的继承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国家政权的认同,而不是文化认同促进民族交融,排除D项。17.【答案】(12分)(1)特点:历代边疆政策具有继承性和创造性;高压政策与怀柔政策相结合;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措施多样。变化:汉边疆治理重防御体系构建;唐朝采取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原因: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冲击了传统的治边思想;唐太宗以“华夷一家”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导思想;唐朝时边疆民族对发达的中原文化的向往;李唐王室带有鲜卑血统。(2)特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阐释:中华民族的“多元”与“一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体”即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完成王权交替之后,都将少数民族区域纳入到了自身管辖的范围当中,例如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元世祖忽必烈设立宣政院来统辖西藏。强调“一体”、追求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多元”指各民族创造和发展了各具民族特色的社会文化,有自己的民族渊源,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我们要尊重民族差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综上所述,我们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隋唐两代是继秦汉之后我国历史上的又一次更大规模的统一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