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质学与土力学复习资料_第1页
土质学与土力学复习资料_第2页
土质学与土力学复习资料_第3页
土质学与土力学复习资料_第4页
土质学与土力学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质学与土力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土质学与土力学作业1一、选择题1.土的颗粒分析成果中,(

C)办法可用来体现三种粒组的含量。A.列表法

B.级配曲线法

C.三角坐标法

D.都不是2.同一土层中,土颗粒之间互有关系的特性称为土的构造。下列(

D

)不是常见的土的构造。A.层状构造

B.分散构造

C.裂隙状构造

D.蜂窝状构造3.土粒相对密度为2.7~2.71,则这种土为(

A)。A.粉土

B.砂土

C.粉质黏土

D.黏土4.工程上常把(

B

)作为评定土体紧密程度的原则,从而控制填土工程的施工质量。A.饱和密度

B.干密度

C.浮密度

D.相对密度5.(

A)土含有塑性,(

C)土没有塑性。A.黏性土

B.粉土

C.砂土

D.多孔土6.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将地基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D)、黏性土和人工填土。A.岩石

B.细粒土

C.粗粒土

D.粉土7.黏土颗粒表面带电的因素有(

ABCD

)。A.晶格缺点及破键

B.同晶置换

C.选择性吸附

D.水化解理8.(

A

)是黏土颗粒表面物理化学作用的一种宏观性质,是黏性土强度变化的一种特殊形式。A.触变性

B.胶结性

C.崩解性

D.带电性1.土层中由于毛细现象所润湿的范畴称为毛细水带,位于毛细水带中部的是(

B)。A.正常毛细水带

B.毛细网状水带

C.毛细悬挂水带

D.以上均不对2.达西定律只合用于层流的状况,对于(

A)颗粒土不适应。A.砾石

B.中砂

C.细砂

D.粉砂3.(

D

)现象发生在土粒表面渗流逸出处,不发生在土体内部,而(

A

)现象能够发生在渗流逸出处,也可能发生于土体内部。A.管涌

B.渗流

C.冻土

D.流砂4.基础底面与土之间接触面上的接触压力,称为(D

)。A.自重应力

B.附加应力

C.土体压力

D.基底压力5.本地基上作用的荷载不大、土中的塑性变形区很小时,荷载与变形之间近似为(

C)。A.弹性关系

B.曲线关系

C.直线关系

D.都不是6.在地面下任一水平面上,各点的附加应力非等值,在集中力作用线上的附加应力(

B

),向两侧(

C

)。A.最小

B.最大

C.减小

D.增大7.在同一竖向线上的附加应力随深度而变化,深度越深,附加应力(

A

),超多某一深度后,附加应力对地基的影响能够无视。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均不对8.对于中压缩性土,压缩系数的范畴为(

A

)。9.压缩指数在压力较大时,不随压力变化而变化,压缩指数大,表明土的压缩性(

D

)。A.不变

B.越低

C.常数

D.越高1.土体内部的滑动可沿任何一种面发生,条件是该面上的剪应力(

C

)它的抗剪强度。A.不不大于

B.不大于

C.等于

D.无法比较2.下列四种测剪切强度的办法,其中(

A)可在原位进行实验。A.十字板剪切实验

B.三轴压缩实验C.无侧限抗压强度

D.直接剪切实验3.现场十字板实验得到的强度与室内(C

)实验办法测得的强度相称?A.固结快剪

B.快剪

C.慢剪

D.不固结快剪4.土样在剪切过程中,其应力-应变曲线含有峰值特性的是(

C)。A.加工软化型

B.加工硬化型

C.塑性型

D.无法鉴别6.下列(

B)挡土墙墙背受到的土压力呈线性分布,最大压力强度发生在底部,类似于静水压力分布。A.柔性挡土墙

B.刚性挡土墙

C.临时支撑

D.以上都是7.下列作用于墙背上的土压力中(C)最大。A.主动土压力

B.静止土压力

C.被动土压力

D.无法比较8.按朗金土压力理论计算挡土墙背面上的主动土压力时,墙背是(

C

)应力平面?A.大主应力平面

B.小主应力平面

C.滑动面

D.剪切面1.挡土墙的计算普通有(

ABCD

)。A.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力系计算B.挡土墙稳定性验算C.挡土墙截面强度验算D.地基的承载力验算2.下列有关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方法,其中(

B)是错误的。A.重力式挡土墙合用于高度不大于6m、底层稳定的地段。B.重力式挡土墙不可在基底设立逆坡。C.当墙高较大时,基底压力经常是控制截面的重要因素。D.重力式挡土墙每隔10~20m设立一道伸缩缝。3.当内摩擦角

时,滑动面是(

A

)。A.坡角圆

B.坡面圆

C.中点圆

D.都有可能4.下列(

D

)不是Janbu条分法的假定。A.整个滑裂面上的稳定系数是同样的。B.土条上全部垂直荷载和合理,其作用线和滑裂面的交点为同一点。C.推力线的位置假定已知。D.不考虑土条间的作用力5.临塑荷载及临界荷载计算公式合用于(

A

)。A.条形基础

B.矩形基础

C.独立基础

D.片筏基础6.影响土的动力变形特性因素中(D

)最为明显。A.周边压力

B.孔隙比

C.含水量

D.应变幅值二、简答题1.土的特性是什么?答:1)松散性:土颗粒之间无联结或有微弱联结,因此土颗粒之间能够互相位移,土常呈松散状。2)易变性:土的性质不十分稳定。3)透水性:土颗粒之间充满孔隙,这些孔隙彼此连通,使得水能够透过土体在土中流动。4)强度低:土是颗粒的集合体,颗粒之间的联系非常弱。5)变形大:由于土中存在着大量的孔隙,当土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土颗粒互相之间能够排列加紧,土中孔隙得以缩小,土同时发生较大的变形。2.什么是黏性土的液性指数?答:液性指数是表达天然含水量与界限含水量相对关系的指标,其体现式为。3.什么是黏性土的崩解性?答:黏性土由于浸入水中,由于胶结物的溶解或软化,减少了土粒间的加固黏聚力,弱结合水力图进入土粒间,进一步破坏土粒间的联系。由此,土块浸水后很快就会甭成小块或小片,这种现象称“崩解性”。4.对同一土来讲,影响双电层厚度的因素有哪些?答:1)孔隙水中离子浓度的影响:离子浓度越高,双电层越薄。2)离子价数的影响:离子价越高,双电层越薄。3)温度与溶液的介电常数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双电层增大,但另外,随着温度的升高,水溶液的介电常数减少意味着双电层厚度减小,可认为事实上双电层影响不大。4)PH值的影响:1.何谓主动土压力?答: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向着填土方向移动或转动,当达成某一位移量时,墙后填土出现滑动面,作用在挡土墙上土压力达成最小值,墙后填土处在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2.库伦土压力计算的基本假设是什么?答:1)破坏面为平面,这样能够使计算工作大大简化,但计算精度却受到影响,特别在被动土压力的状况,假定平面破坏面与实际发生的破坏面相差甚远,由此引发的误差往往是不能允许的。2)滑动体是刚体,将破坏土视为刚体,不考虑滑动土体内部的应力和变形条件。3)滑动土锲整体处在极限平衡状态,在滑动面上,抗剪强度均已充足发挥。3.土坡失稳的因素有哪些?答:1)土坡作用力发生变化。2)土体抗剪强度减少。3)静水压力的作用。4)地下水在土坝或基坑等边坡中的渗流经常是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4.影响地基破坏模式的因素有哪些?答:1)土的压缩性,这是影响破坏模式的重要因素。2)与地基土本身的条件等有关。3)与地基基础条件及加荷速度有关。5.影响砂土液化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答:1)土类;2)土的密度;3)土的初始应力状态;4)地震强度和地震持续时间这两个动力荷载方面的因素。1.土的毛细性对工程有何影响?答:1)毛细水的上升是引发路基冻害的因素之一。2)对于房屋建筑,毛细水的上升会引发地下室过分潮湿。3)毛细水的可能引发土的沼泽化和盐渍化,对建筑工程及农业经济都有很大影响。2.影响土的渗入性的因素有哪些?答:1)土的粒度成分及矿物成分;2)结合水膜厚度;3)土的构造构造;4)水的黏滞带。3.影响土冻胀的因素有哪些?答:1)土的因素;2)水的因素;3)温度的因素。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是土层发生冻胀的三个必要条件。因此,在持续负温作用下,地下水位较高处的粉砂、粉土、亚粘土。轻亚粘土等土层常含有较大的冻胀危害。4.何谓动力水?何谓临界水头梯度?答:水在土中渗流时对土颗粒产生一定的力。、

土颗粒间的压力等于零,土颗粒将处在悬浮状态而失去稳定,这时的水头梯度称为临界水头梯度。5.何谓附加应力?其计算对地基的假设是什么?答:由于基础砌筑在天然地基地面上,那么全部基底压力就是新增加于地基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