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作业设计《桃花源记》_第1页
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作业设计《桃花源记》_第2页
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作业设计《桃花源记》_第3页
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作业设计《桃花源记》_第4页
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作业设计《桃花源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PAGE1一、单元信息

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作业设计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人教社统编教材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筑古文之基,了解古人思想单元导读2念大同社会,批判黑暗现实《桃花源记》3叹遭时之遇,寄情山水之乐《小石潭记》4刻方寸之舟,欣赏高超技艺《核舟记》5蓄美好情感,感受浓郁韵味《诗经》二首6赏古之美文,联系自身体会学写读后感7诵声情并茂,品鉴别出心裁古诗苑漫步8闻谆谆教诲,体会爱子情深阅读二、单元分析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记”这类型的古代散文的多篇作品;其次,学生可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感而发,这似乎与三篇“记”有着某种特殊的关系,由读而写,其教学价值可见一斑。精心选择并合理配置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类作业,切使作业结构化,避免碎片化。表达内心的情感变化;《核舟记》借“物”的说明,赞传统工艺,赞工匠精神。懂:透过文字的表面,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和情怀;(3)积累:随文学习特殊的文言现象,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4)背诵:熟读成诵,感受古代诗文语言之美。之精等环节读懂全文;《<诗经>二首》就要体现古代诗歌教学的特点,从初读把握语音语调,古代诗歌。的指导:要做好学生选“点”的指导;二要做好将“读”的感受与作品内容进行比照的指导;三要做好读后感基本结构人格的指导;四要做好读后感中如何结合作品内容,联系自我和现实的指导。1~8年级所学古代诗歌,可以借助《诗经》这一诗歌的源头的学习,引导学生归纳古代诗歌的源流。综合性学习要坚提供鉴赏示例等,同时要组织好展现形式。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单元学习目标】言语感;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领会文章大意;培养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并进一步学会探究文中语句的深刻含义,从而提升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笔下的美好境界。统文化的体认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1.通过诵读,增强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通过借助课文注释、查字典等方式自主阅读文言文,初步了解文言文含义;通过抄默,积累本单元文言文字词、句式、与课文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2.巩固抓住关键语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进行文意概括和文思分析的能力。3.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培养赏析重点语句的能力。4.学习古人良好的个性品质和高尚美好的道德情操,增强联系实际拓展能力,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感悟;学会根据阅读感受与感受,完成一篇读后感。五、课时作业作业1

第一课时 筑古文之基,了解古人思想1.作业内容:(预习)初识古代名家名篇(1)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朝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2)柳宗元,字子厚,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请同学们预习过后将图表中信息补充完整。少年成才:人生经历革新期间:左迁永柳:柳宗元论说:代表作品寓言:传记:山水游记:(3)魏学洢一生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文章,请将下列信息补充完整。)家,一生写过很多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被清代人()收入()的()八卷。介绍《诗经》内容。2.时间要求:(1)书面作业3分钟;(2)书面作业5分钟;(3)交流分享3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括号内信息补充完整括号内信息书写正确总体评价结果:(2)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概况作者人生经历准确内容精炼,语言表达流畅、清晰代表作品选取准确总体评价结果:(3)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概况《诗经》内容准确、精炼、层次分明语言表达流畅、清晰交流状态自然得体、声音洪亮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生对陶渊明的了解程度。历旨在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及对作品背景的了解。(3)意在让学生通过预习自主了解名家名篇,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填空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魏学洢的了解程度。查学生信息分析提取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作业2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朗读课文两遍,划出生字词,然后利用工具书(课下注释、字典等)给生字词注音并解释。2.时间要求:(诵读作业)10分钟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能通顺朗读课文两遍发音准确、声音洪亮、吐字清楚能找出生字词并正确注音解释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此题意在熟悉课文,打好深入理解的基础,学生通过朗读培养文言文语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借助注释、工具书等方式自主解决疑难。作业3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再次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选出你觉得描写最美的句子作简要分析,在课堂上分享。2.时间要求:(综合作业)5分钟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能准确的概括课文大意表达流畅、声音洪亮、吐字清楚有条理的分享最美句子,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单元或写景或状物,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精彩之处,并做分享,也体现了对语文核心素养中“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考察。第二课时念大同社会,批判黑暗现实作业11、作业内容:(预习)文言字词积累(1)请根据左侧加粗黑字在文中的意思,尝试解释右侧成语的意思。缘溪行缘木求鱼落英缤纷含英咀华欲穷其林穷兵黩武(2)分别解释每句中“乃”字的意思。①见渔人乃大惊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把如下加粗词语组成一个群,能否给这个群起一个名字?芳草鲜美阡陌交通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无论魏晋分钟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成语意思解释准确书写工整优美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能力,积累文言字词,掌握其读音和意义。作业21、作业内容:(课后)从字源上探讨寻觅之切2、时间要求(书面作业)5分钟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词语含义辨析准确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句的含义。作业31、作业内容:(课后)积雅词,绘美景画面给你的不同感受。2、时间要求(书面作业)10分钟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想象丰富合理语言简洁优美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美鉴赏和创造能力。作业41、作业内容:(课后)把《桃花源记》跟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大道之行也》进行比较阅读,找出两者在内容和思想上重叠的地方。2、时间要求(书面作业)10分钟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答题全面,分析合理思路清晰,表达流畅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和艺术的享受,进而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的目的。第三课时叹遭时之遇,寄情山水之乐作业11.作业内容:(1)请为下面加点字注音清冽()为坻()为嵁()俶()尔翕()忽斗()折蛇行悄()怆()幽邃犬牙差()互参()差()披拂佁()然不动寂寥()(2)根据拼音写汉字huáng()竹翠màn()pèi()环蒙络摇zhuì()日光下chè()(3)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清: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可:潭中鱼可百许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乐: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读音正确书写规范词义理解准确总体评价结果:作业2按照课文内容为下面的四幅图排序,并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时间要求:15分钟方法维度内容把握选择理由方法维度内容把握选择理由学生自评图片标题标题顺序理解文义把握写作技巧感悟意境整体效果组内互评教师评价格总体评价结果:境。作业31.微写作: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试想此时的你走在画面中的小潭边,结合你此时的心用50-100字描绘出小潭的环境,注意情景交融。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画面完整,景物逼真,描写生动细腻情与景的交融总体评价结果:本文写小潭曲径通幽,游鱼悠然自得,潭水空明清澈,环境清冷幽寂,景交融的写法是否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第四课时 刻方寸之舟,欣赏高超技艺作业11.作业内容:“集五福”之“积累字词福”古今异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重点实词一词多义描写人物所用的动词2.作业时间:5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评价内容及要求等级ABCD积累种类完整积累数量达标积累的态度认真总体评价结果发展。作业21.作业内容:“集五福之思维导图福”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一一介绍呢?概述雕刻者的“奇巧”技艺以及核舟的由来和内容说明顺序:船背总分概述雕刻者的“奇巧”技艺以及核舟的由来和内容说明顺序:船背总分总(2)思维导图核舟记 核舟记9PAGE10PAGE102.时间要求:(1)3分钟(2)7分钟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评价内容及要求等级ABCD小组态度积极,合作效率高能够根据文章概括准确能够通过讨论思考得出如此安排顺序的原因总体评价结果较长的课文内容从“厚”向薄,不仅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更加清晰的印象,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作业31.作业内容:集五福之人物绘制福根据文段,尝试画出苏轼、黄庭坚、佛印三人不同的位置以及特征,感受雕刻技艺的高妙。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2.时间要求:8分钟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评价内容及要求等级ABCD画面中的人物位置准确能够画出不同人物的神态、动作特征技艺的高超总体评价结果作业4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集五福之对比阅读福(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者。——林嗣环《口技》(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其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泛赤壁云。——魏学洢《核舟记》分)甲,乙两个文段都选自清代人 编选的笔记小说《 “ ”一词,表现了王叔远微雕技艺的精湛。(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满坐寂然,无敢哗者。译文:②尝贻余核舟一,盖大泛赤壁云。译文:(3)假设你参加“民间文化传播小使者”活动,请你简要介绍一种古代工艺。2.时间要求:10分钟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评价内容及要求等级ABCD课内基础知识掌握熟练,根据课内所学能够进行拓展比较阅读能够加深对中国技艺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总体评价结果教育”,拓展视野,增强对于民族文化的了解。作业5选取“泛赤壁”场景,写一幕情景剧,描绘泛舟之景。2.时间要求:当天之内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评价内容及要求等级ABCD剧本编写合理,符合人物形象有人物具体的动作、语言描写创性的补充总体评价结果形成符合学生个性化的高阶思维习惯和思维模式。作业11.作业内容:(1)字音

第五课时蓄美好情感 感受浓郁韵味关雎() 荇菜() 好qiú()未晞()溯洄()窈tiǎo()寤寐()蒹葭()mào()之(2)词义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君子好逑()左右流之()钟鼓乐之()白露未晞()总结:《关雎》全诗都是四言,可字一顿,作总结:《关雎》全诗都是四言,可字一顿,作 拍诵读;《蒹葭》以四言为主,兼有五言。其四言的均 字一顿,五言的以 拍诵读。《关雎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2.作业时间:8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读音正确书写规范朗读节奏分明总体评价结果:作业21.作业内容: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完成对诗作的吟诵准备,填写诵读卡。《的诵读》诗作简析诗作简析诗作摘录(有关《诗经》的相关知识)诵读卡正面分行摘录诗句,标注朗读符号,并作适当阐释诵读卡背面2.时间要求:20分钟方法维度诗作解读诵读表现方法维度诗作解读诵读表现学生自评诗作解读诵读设计诵读配乐情感表达节奏把握整体效果组内互评教师评价评价分为A、B、C、D四等级。各等级指标分别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总体评价结果:作业31.作业内容:“我为诗文配组画”。诗是无声的画,画是无言的诗。这两首诗都很有画面感,可以说是诗中有画。请挥动你手中的笔,为其中一篇绘组图。要求:(1)准备一张A4纸(2)根据诗歌内容,绘制3张图,组成一个序列,涵盖课文的主要内容(3)插入恰当的文字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画面完整,人物传神,景物逼真,色彩搭配合理节选课文的文字简练但能充分揭示画面内容总体评价结果:作业1

第六课时 赏古之美文,联系自身体会学写读后感1、作业内容:写作要点梳理完成《学写读后感》写作课的思维导图学写读后感基础:把握( )要领基础:把握( )要领重点:确定( )重点:确定( )点:开篇点题,引出感受点:开篇点题,引出感受介:( )写作技巧四部曲议:( )总:( )2、时间要求:5议:( )总:( )3、评价设计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书写正确工整信息补充完整掌握《写好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写法总体评价结果:法,为学生阅读、写作和评价搭起一座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作业21、作业内容字左右要求:(1)选定课文后,再仔细阅读,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来写(2)(3)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发自内心的体会,这样才能打动读者。示例:从《蒹葭》引申到现实中,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坚持。贵在坚持的道理并不难懂,半途而废。原因就是缺乏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败给自己。一一再读《蒹葭》有感2.时间要求:20分钟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结合评价项目评价细则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内容清楚完整简练地概括主要内容☆☆☆☆☆☆☆☆☆☆结构结构清楚,读与感的结合点明确☆☆☆☆☆☆☆☆☆☆中心能围绕感点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语言语言通顺,书写规范☆☆☆☆☆☆☆☆☆☆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此题的小练笔与本单元的课文紧密相关,与单元内的古诗文形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作业31.作业内容其原因。以《从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对比中,我明白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读后感。2、时间要求40分钟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结合评价项目评价细则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内容清楚完整简练地概括主要内容☆☆☆☆☆☆☆☆☆☆结构结构清楚,读与感的结合点明确☆☆☆☆☆☆☆☆☆☆中心能围绕感点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语言语言通顺,书写规范☆☆☆☆☆☆☆☆☆☆的综合能力和思想素质。作业1

第七课时 诵声情并茂,欣赏别出心裁一篇诗文进行朗读设计并上传音频参赛。建议:(1)选定诗文后认真领会意境,注意语速、语气、语调,可以配上背景音乐,声情并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字音准确,吐字清晰,语言流畅语速:节奏准确语气:注意重音,抑扬顿挫富有感情加以合适的背景音乐总体评价结果:作业21.作业内容:小组合作,选择其一任务完成长:3-5分钟)2.时间要求:周末两天内完成3.评价标准: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小组分工清晰,完成任务效率高任务内容充实,能够完整展示歌曲符合诗歌情感,短片符合人物形象表演时长符合要求1.作业设计:己的古诗文集。诗中花孟浩然待到重阳日,清泉石上,诗中花孟浩然待到重阳日,清泉石上,流。————诗中雨诗中雨当好春雨乃知发时生节。,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2)完成自己的诗集,并在班级内分享。2.时间要求:(1)5分钟(2)一星期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1)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具有较多的诗词积累,能够填上欠缺的诗句可以根据诗句起概括性的名称(2)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内容充实诗句以及作者准确总体评价结果:析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系统性的思维模式。通过对古诗文的整理与记忆,写作与生活中,真正做到古为今用。作业1

第八课时闻谆谆教诲 体会爱子情深的部分再读,并制作读书卡。《傅雷家书》读书卡制作人:关注的话题读书求学()生活细节()艺术追求()人际交往()感情处理()其他方面()选择的信件内容概括佳句摘抄我的批注我的批注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制作精美,有创意书写工整、优美内容具体、精彩朗读流畅、感人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读整本书,特别是读大篇幅作品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够引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傅雷家书》读书卡的设计,能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阅读疑惑、阅读目的等,选择自己需要的、实用的、对自己有价值的内容来重点阅读。作业21、作业内容:(1)如果傅雷要建一个亲人群,你觉得这个群里有哪些人呢?2、时间要求:(1)5分钟(2)10分钟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正确梳理人物关系个性签名符合人物性格和身份。朋友圈内容符合人物性格和身份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1)此题旨在通过学生跳读整本书快速理清人物关系(2)此人物的距离,进一步感受父子间的浓浓亲情。作业31、作业内容:话背后的深意。2、时间要求:10分钟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父母话语之正能量对话语的解读对亲情的感悟总体评价结果:对父母的日常话语和教诲认真咀嚼,细心感悟,感受父母对孩子的深情与期望。一、积累与运用(16分)

第三单元质量检测作业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垂髫(tiáo)阡陌(qiān)叹惋(wǎn)悄怆(qiāo)B.篁竹(huáng)佁然(yǐ)翕忽(xī)俶尔(shū)C.幽邃(suì)糁之(cǎn)箬篷(ruò)俨然(yǎn)D.多髯(rán)篆章(zhuàn)窈窕(tiǎo)寤寐(mèi)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分)A.渔人甚异之异:名词活用作动词,对……感到惊异。B.复前行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C.欲穷其林穷:形容词用作动词,贫穷。D.处处志之志:名词,标记。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分)A.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B.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不可久居D.皆若空游无所依同游者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2分)A.下见小潭 B.心乐之C.如鸣珮环 D.其岸势犬牙差互5.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分)A.B.C.D.6.下列文学常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赋、比、兴。B.《小石潭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作品。C.D.7.下列对诗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分)A.《核舟记》一文介绍核舟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颠倒过来。B.《核舟记》一文中,核舟这件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料体积小;二是所刻事物繁多;三是所刻人物情态毕备。C.《关雎》写一男子对女子的追求和思念,写男子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最终求而得之的喜悦。D.《蒹葭》写了主人公在深秋的清晨,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8.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无论如何斗转星移,岁月更换,后人只要一读陶诗、陶文,就会心生桃花,暖意融融,悠然自悟,妙不可言。①还用自己的作品定格、升华、传达了这种感觉②通过这种奇妙感觉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粒桃花源的种子③这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永远平和自然,葆有一颗平常心④作者不但用亲身的实践诠释了这种最佳的心理状态⑤而且具有永恒的普世价值A.①②④③⑤B.①③②④⑤C.⑤③④①②D.⑤③①②④二、阅读理解(44分)分)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屋舍俨然 俨然:整齐的样子。B.阡陌交通 交通:运输事业。C.咸来问讯 咸:全,都。D.欣然规往 规:打算,计划。10.下列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4分)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选文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B.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纯朴、热情。C.“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谨慎,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心理。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分)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节选))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袁宏道《观第五泄记》(节选))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分)(1)日光下澈() (2)其岸势犬牙差互()(3)疾趋度石罅()(4)山行之极观也()分)(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14.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4分)15.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分)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