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慎独德性新解_第1页
儒家慎独德性新解_第2页
儒家慎独德性新解_第3页
儒家慎独德性新解_第4页
儒家慎独德性新解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儒家慎独德性新解

“慎独”是儒家艺术史上影响深远的一个方面,也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自从“慎独”理论以来,它引起了思想界的重视,成为儒家经典中受尊重的重要美德之一。回溯过往,学者大多对“慎独”持有一种肯定的态度,本文试以另一角度为切入点,对慎独作一番新的反思。一慎独,慎其独《说文》云:“慎,谨也。”慎有谨慎,慎重之意,也就是所谓的小心或者谨慎,其前提是看重。先儒多把“慎”训为“顺”。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坤部》云:“慎,假借为顺。”顺之中又有“重”的意思,也就是说看重乃顺遂的前提。“慎”又从“心”从“真”,以“认真”二字解释最为贴切。故“慎”又可作“诚”解。《尔雅·释诂》云:“慎,诚也。”《论语·子张》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正是此意。《说文》云:“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这大概不是“独”的本义。《正字通·犬部》云:“独,猨类。似猿而稍大。猨性群,独性特。”独和特同义。《广雅·释诂》云:“特,独也。”独字用于人,则应指人的个性,慎独也就为认真对待自己的个性,真诚无欺。“慎”和“独”开宗明义同时出现最初是以“君子慎其独”的形式,在《中庸》和《大学》中均有论及。《大学》第六章云:“所谓诚其意,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第一章云:“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战国至秦汉之际,慎独作为独立范畴出现,不仅仅限于《大学》、《中庸》,如《礼记·礼器》篇曰:“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者也,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不得以少为贵乎?是故君子慎其独也。”帛书《德行》篇(又称《五行》)曾提出了“必贵慎其独”的理论。1993年10月,在湖北荆门发掘出土的战国中期的竹简中也有“淑人君子,其义(宜)一也,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君子慎其独也”等与帛书《德行》篇相同的文字记载。二慎独,慎独文化的内涵“慎独”初含义理解为“诚”,即心不自欺,指内心的一种精神状态,《礼记》中的《大学》、《中庸》等篇均作此意解。《礼记·大学》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礼记·中庸》中有论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独,是人心至灵,是自不可欺的,有不好的心在里面,自然有不好的形迹露于外,所以君子必谨慎于己所独知之心灵。“慎独”离不开“诚意”,诚意就是强调行动之前的动机纯正,意念真诚。慎独就是要诚于己的本然之性,不自欺,既能慎独,则发见于外的话,自无不善了。到东汉时期,郑玄把《中庸》中的“慎独”作了解释:“慎独者,慎闲居之所为。小人于隐者,动作言语自以为不见睹,不见闻,则必肆尽其情也。”闲居,即独居、独处,所谓慎独,就是指在一个人独居、独处之时,在其行为不为他人所见之处,也要做到谨慎有德,保持道德的操守,独善其身。到了宋明理学时期,朱熹对《中庸》中的“独”亦作了解释,其与郑玄的解释并无多大差别。朱熹曰:“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己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朱熹把“独”解释为“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四书集注·中庸章句》),主要指的是幽暗、细微等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随后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中对《大学》篇中的“慎独”也是基于这层理解:“闲居,独处也,此言小人阴为不善,而阳欲掩之,则是非不知善之当为与恶之当去也;但不能实用其力以至此耳。然欲掩其恶而卒不可掩,欲诈为善而卒不可诈,则亦何益之有哉!此君子所以重以为戒,而必谨其独也。”郑玄和朱熹对“慎独”的解释已经超出了“慎独”在《中庸》和《大学》中的本意,不过他们的这种理解却一直被后人广泛接受,这也许是这种解释更能与儒家注重个人“修身”的思想相一致,更能够发挥对于道德修养实践的指导意义的缘故。在郑玄、朱熹之后,“慎独”说一直多被人解释为人们在闲居独处之时,最容易任情恣意,产生不合道的行为,因此,为君子之人,独处之时特别要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道德的事。后世学者大都以此为依本,阐发自己的学说,先是作为道德修养论,后来将其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达到无所不包的境地。后来的《辞源》和《辞海》把“慎独”分别理解为“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和“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可见郑玄和朱熹对“慎独”意义的理解已经被后人所接受。三要求“慎其独”儒家提出的“慎独”有其一定的境界,即应注重不睹不闻的隐微之处,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对“慎独”的境界有过一番描述:“内无忧患,外无畏惧,独立不惭影,独寝不愧衾,上可以接神明,下可以固人伦,德被幽明,庆祥臻矣。”(《刘子新论·慎独》)刘勰认为此境界正是缘于“戒慎目所不睹,恐惧耳所不闻”的慎独工夫。君子于不睹不闻的隐微之处如果能循性而行并且合于常道,那么睹闻之处便自然不会有所违越。“道之深隐之处,或有莫见,此君子为之戒慎,道之精微之处,或有莫显,此君子为之恐惧也”。由此看出,“慎独”的两个维度就是“隐”和“微”。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平时修养心性时,由于自己的个性常常藏于自己不睹不闻的地方,即所谓的“隐”和“微”处而自己不觉察,习惯成自然而浑然不知。但在下意识的言行之中,自己的个性却往往很容易暴露,因此要特别认真地对待细小隐蔽之处,马虎不得。“或要为善,或要为恶,自家看的甚是明白。是天下之至见者,莫过于隐,而天下之至显者,莫过于微也”。可以说,如果没有“隐”和“微”这两端,“慎”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在“隐”和“微”中,方能探求“独”,“独”在隐微中。对于“隐”和“微”,朱熹曾注云:“隐,暗处也。微,细事也。”(《四书章句集注》)“隐”就是指注重隐处的行为,可以用“暗室不欺”来理解。儒家认为,君子之道更体现于在“暗室”中的行为,注重行为“隐”的方面,恰恰在于更有效地实行对于所有行为的自我制约,这是儒家一种个人独处的道德要求,可以看出儒家对个人道德的要求不仅在于外部的层面,而且上升到无人监督的层面,是对人的行为的全面渗透。“微”是指行为的细微之处,这是从对行为着手处的一种道德要求,因为微处不容易被发觉,很可能就发展为“著”,所以儒家认为这更需要重视。尽小者大,积微者著。《淮南子·缪称》曾以“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为喻,提出要“禁于微”,告诫人们应该从细小的事情上严格要求。至于精微之处,便是德,此所以君子慎其独。《礼记·礼器》曰:“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者也。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得不以少为贵乎?是故君子慎其独也。”儒家认为明者慎微,只有能注重到细微之处的人,才是所谓智者和有德之人。儒家认为,一个人要注重谨慎的自我省察,不要使任何不好的念头滋生于幽暗和细微之中,事虽细微,但意念的善恶自己是最清楚的,千万不要以为别人不易察觉而自欺其心,只有勿自欺才能不欺人,这是一个必然的前提。四提倡受封建道德“慎独”,以彰显“私我”的文化从以上不难看出,“慎独”学说的提出是同君子的修身养性联系在一起的,它要求人们要以君子的言行为目标,向着君子修养的行为方向努力,可以说是把“慎独”作为君子人格的理想状态而提出的,起到一种示范标榜的作用。“慎独”思想自形成以来,千载不泯、倍受推崇,一方面是由于它作为“入德之方”在个人修身中占据了显著地位,但主要是因为儒家强调“慎独”的思维方式,更能迎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的有效方式。“慎独”学说在其最初被提出时的本意是作为“诚”来理解的,要求人们不要自欺,如同喜好恶恶,都是出于自己的本心而毫无愧疚,要诚于自己的本然之性,注重内省,这样才会无愧于心志,才会起到修身养德的作用。那时的“慎独”说可以说是真正作为君子修身养性的道德范畴。到了郑玄时,儒家所宣扬的“慎独”说改变了其最初含义,变为一种官方哲学,而到了后来的朱熹,这种倾向已经越来越明显,其含义已经大大改变,后来人们理解的“慎独”大都没脱离二者所解释的含义,成为一种定势。本文认为,后儒所宣扬的“慎独”说,之所以会改变其最初含义,是同其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分不开的,这种解释的“慎独”说之所以备受推崇,主要原因在于有利于君主专制的统治。“慎独”即要求人不论在明处、隐处,或在人群中、独处时,都要谨慎诚一,循“道”而行。“道”是什么?就是衡量好与坏、对与错的标准,就是指人们的思想行为不可须臾离开“仁义礼信”、“三纲五常”等道德规范,它维护的是封建主义的道德伦理和风俗习惯。提倡“慎独”就是要求人们无论在何时,即使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要自觉自愿地接受封建道德,按照官方所提倡的伦理规范来要求自己,以其服从的程度来衡量他们道德水平的高下,这样的国民自然容易统治。可以说,后来的“慎独”说是对人性的一种压抑,对一个人连他独处的时候都要有道德要求,要求人按照行为规范去做,未免太过于苛刻,这就把人最基本的“私我”给抹杀了。反观历史,中国儒家文化在“我”的设计上一直是侧重于社会的“公我”,而不是一个人内在的“私我”,并且在人性上坚持“人性本善”,这样,儒家文化就没有给“私我”一个应有的位置,一味地压抑私我、贬低私我,并一贯推崇牺牲私我保全公我的做法,使得私我一向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且往往带有贬义。由于一惯羞于言“私”,羞于有“私”的思维习惯,使得人们缺乏尊重别人隐私的习惯,进而许多人难得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与“私人时间”,这或许就是致使人们缺乏独立精神的根源之一。但人毕竟是人,一定会有“私我”与“私心”,“私我”的被压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人性的被压抑,它往往使得人们以“曲折的方式”来表达“私我”,儒家这种不重视“私我”的文化,其实是不具人性化的。虽然说“慎独”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度的道德自律精神,但这些“精神”也是在那些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礼教下培养成的,因此很难形成真正独立自主的精神。不可否认,儒家提出的“慎独”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确实是治理人民的良好手段,这种方式有利于人民道德高度自律性的形成,可提高人民遵守社会规范礼仪的自觉性,提倡这种修身的德性,是仁人志士所认为的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手段,但这种德性在今天看来已经不合时宜。伦理学是始于人意识到世界上还存在着其他人,如果没有自我与他人尖锐的冲突,就不会产生所谓的伦理学,伦理的产生是人类想通过爱的渠道使一个人涌向另一个人。中国的早期哲学在伦理学中都是倾向于生活观点,力图从生活观点引出社会观点,但后来却以不同的方式背离了生活的思路,在政治和权利的诱惑下,伦理很容易就变成了政治的附庸,成为政治的吹鼓手,这种伦理的庸俗化正是由于为统治者着想而使得伦理背离了最初的生活目的,从而形成一套压抑人性的规范体系。“慎独”学说作为一种理想的修养德性的规范,且不说这种规范是好是坏,但只要考虑到人心被压缩为一种规范,就知道这种做法是不好的。儒家提出的仁义礼信等各种伦理规范,以及修齐治平的规范逻辑都是政治与伦理相统一的思想,都是一种政治目的的伦理行为,没有确切的区分,因为在根本上都是含有政治目的的。虽然说伦理规范反映了一点真正的道德价值,但那也是非常少的,主要的部分都成为了统治阶级或者社会主流人群的利益反映。伦理学应该研究的是人的幸福之路,应该回归到最初的生活中去,让人真正的情感释放出来,给人必要的私人空间释放自己的感情,面对真正的自我是人幸福的必需,人不应该使生存成为目的,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有真正情感的投入才能有幸福,这才是伦理学需要带给人的东西。某种程度的“慎独”压抑真正的情感,不该成为生活的全部。现在人类生活的危险恰在于真情和幸福的欠缺,而不是规范的欠缺。如果说“慎独”思想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价值,那应该是其注重“求诸己”的内向思维方式,这也是值得我们今天保留的东西。中国传统哲学一直很注重主体内向思维方式,其核心是关于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问题。在这样的思维方式框架内,思维主体面向自身,以自我完成、自我超越、自我实现为目的,进行内在的自我体验和反思,并以此为最大的幸福。可以说,人格塑造理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从“反求诸己”的角度去寻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实现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一大思维方向。“慎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精神,其精神的实质在于儒家反省内求的内向型思维。我们可以发扬儒家“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