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走之底》教学设计(四川省省级优课)-教案_第1页
《9走之底》教学设计(四川省省级优课)-教案_第2页
《9走之底》教学设计(四川省省级优课)-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走之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走之底”的特点和写法,写好含有“走之底”的字。2.通过描红练习,把握“走之底”与其他部件的搭配规律,在书写时能够做到间架合理,字形美观。3.通过对“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欣赏,感受行书的美。提高对书法的审美能力。4.培养学生耐心观察、细致分析、用心书写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难点掌握“走之底”的特点和写法,把握“走之底”与其他部件的搭配规律。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毛笔、练字纸若干、实物投影仪。四、教学过程(一)图片猜字,激发兴趣,出示课题1.你们可以猜到这个字是什么字吗?怎么发现的?这个字就是“近”。 2.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和“近”部首相同的一类字——走之底。出示课题。(二)初步感知活动一:揭示“走之底”观察第37页的“近”字,想一想“近”是什么结构的字?“走之底”是由哪个字变化而来?含有“走之底”的字大多与什么有关?书写“近”时要注意些什么?教师指导总结:“近”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部首是“走之底”。“走之底”由“辵chuò”字变化而来。含有“走之底”的字大多与移动、行走相关。在书写时,“辶”的平捺起笔高度与被包围部分的底部大体齐平,出捺舒展有力。活动二:师范写“走之底”边写边口述要求,请学生练习四个,反馈。“走之底”由三个笔画构成,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1)点画顺锋稍向右上起笔后折笔轻顿,调整笔锋向左收笔,要写得圆润饱满。(2)横折折撇的起笔与上点相同,轻顿后顺势往下作折弯状。横折折撇与点之间的距离较大。(3)最后的平捺向右伸展,逆锋起笔后稍向右上倾斜,行笔至横折折撇收笔处再向右下方行笔,带有波势。出捺脚时要驻笔轻回再顺势出锋,捺脚不能上翘。“走之底”平捺的起笔要比前两个笔画起笔的位置稍往前。教师示范时应特别让学生注意观察“走之底”第二、三两笔书写的连贯性,体会“走之底”富有动感的笔画特点。3.活动三:观察与发现出示《多宝塔碑》中带有“走之底”的“道”“迁”“造”三个字。观察:三个字的“走之底”在造型上有什么异同?再指导学生感悟“走之底”与其他部件的搭配规律。总结:“道”与“造”的“走之底”有两个点,“迁”的“走之底”有一个点。平捺都向左右伸展,收笔处的捺脚锋芒毕露。“走之底”与另外部件的搭配要做到疏密得当,穿插有致。4.活动四:学写“走之底”的字(1)观察三个字,写好它们的关键是什么?近:左下包右上。“斤”收小。“走之底”的点离横折折撇稍远,横折折撇向右下斜,平捺一波三折。道:左下包右上。被包部分向中心线靠拢。“走之底”多加一点。“首”两点左低右高,下部两边竖较直。造:左下包右上。“走之底”多加一点。“告”的第二横向左伸,下面的“口”两侧内收。(2)练写三个字5.活动五:欣赏与发现出示欧体、柳体和赵体中的“道”字,欧体的“道”字比较平正,平捺较平;柳体的“道”字显得刚劲,棱角分明,平捺的捺脚尖细锐利;赵体的“道”字给人柔美的感觉,笔画灵动,连带明显,转折圆润而富有笔墨气息。6.活动六:碑帖欣赏了解《兰亭序》笔法精妙,运笔流畅,字法灵活多变,同字异形,姿态各显,气象万千等诸多特点。由于《兰亭序》的真迹已经失传,我们所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