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14课(鲁人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1页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14课(鲁人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2页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14课(鲁人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3页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14课(鲁人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4页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14课(鲁人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14扬州慢(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组是 ()(6分)A.暮霭(ǎi) 凝噎(yē)夜雪初霁(jì) 戍角(shù)B.怆然(chuàng) 豆蔻(kòu)荠麦(jì) 弥望(mí)C.姜夔(kuí) 萧条(xiāo)留恋(liàn) 窥江(kuī)D.那堪(kān) 俊赏(shǎng)芍药(sháo) 黍离(sù)解析D项“黍”应读shǔ.答案D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6分)A.荠麦弥望 弥:满.B.自度此曲 度:构思.C.豆蔻词工 豆蔻: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这里指杜牧写诗的技巧和才情。D.难赋深情 赋:写作。解析B项度:创作。答案B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6分)A.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B.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D.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解析D项年年/知为/谁生?答案D4.下列对文学常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6分)A.词是古代诗歌的变式,称“长短句”,是按照一定的曲调填写的,根据词的字数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等。B.词一般有两段,在词中叫“阕”。“阕"就是“遍”,因此,词中的“遍"就是音乐乐曲的一段,上下两阕就是由两段乐曲组成的一个曲子。C.词除了被称为“长短句”之外,还有“诗余”“乐府”“曲子词”等别名。D.词“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所以后人的创作一般都是按调填词的,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解析A项根据词的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答案A5.名句填空.(6分)(1)______________,尽荠麦青青。(2)念桥边红药,______________?(3)嫣然摇动,______________。答案(1)过春风十里(2)年年知为谁生(3)冷香飞上诗句阅读与鉴赏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4分)点绛唇姜夔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1)作者“凭栏怀古”本该抒发情感,但笔锋一转,用“残柳参差舞”这一图景结句,实在高妙,请说一说其深刻寓意.(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述此词“无穷哀感,都在虚处”,即哀感通过景物写出,试结合词句评析。(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结句不抒怀古之情,却写凭栏所见景色,正体现了姜词托物起兴、意境清空的创作特色,柳本纤弱,哪堪又残,故其舞也参差不齐.“舞"本有优美、高雅之境,但此时残枝败柳却“参差不齐”,极具张力的景物描写,寄寓着作者无尽的苍凉和悲壮,这是任何抒情词句都无法表现出来的。(2)此词通过眼前之景来抒发身世之感、家国之悲.上阕写燕雁随着流云,沿着太湖西畔悠悠飞去.湖上数峰清寂愁苦,黄昏时分正酝酿着一番秋雨,饱含自己漂泊江湖之意.到结尾处又用衰残柳枝当风舞象征南宋之衰世,苍凉之中,无限悲壮。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6分)南柯子王炎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1)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不是为惜春伤怀。从两方面可以看出:首先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其次在乌云密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