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乡市重点中学2024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带正电C.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D.原子是实心的球体2.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3.生物体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如图为甘氨酸分子模型,下列有关甘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甘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B.一个甘氨酸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C.甘氨酸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的D.甘氨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既是化合物,又是氧化物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C.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原子都是金属元素的原子D.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丰富5.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A.长颈漏斗 B.试管夹 C.滴瓶 D.椎形瓶6.电工师傅使用的“验电笔”中常充入一种气体,此气体通电时会发红光,它是()A.氧气 B.氮气 C.氖气 D.空气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简要分为以下几步:①装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排水法收集气体;④固定装置;⑤加热;⑥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⑦停止加热.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②①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①⑤④⑥⑦ C.②①④⑤③⑥⑦ D.①④②③⑤⑦⑥8.关于氧气O2、臭氧O3判断正确的是A.含同一种元素B.含同一种分子C.属于同一种单质D.具有同样的性质9.改善人居环境是推动我县绿色崛起、实现更高质虽发展的重要举措。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人居环境的是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推行垃圾分类处理C.全面推进污水治理 D.加强生态湿地保护10.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只要功夫深,铁柱磨成针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如图中A、B、C、D、E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各粒子共涉及到_____种元素。(2)各粒子中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填字母)。(3)A和C所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4)在1-18号元素中,和D所属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有_____(填元素符号)。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图中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不完整,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酸锌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若相对分子质量是455,则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中氢原子右下角的数字x为__________。(2)若儿童I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________支。(3)该品牌补锌口服液中葡萄糖酸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1)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数,其范围是0-50、51-100、101~200、201~300和大于300,分别对应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中的I级(优)、Ⅱ级(良)Ⅲ级(轻度污染)、IV级(中度污染)和V级(严重污染),太原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数据如下(1mg=1000μg)请回答下列问题。AQIPM2.5μg/m3PM10μg/m3Xmg/m3NO2μg/m3SO2μg/m3O3μg/m35520600.75086(1)上述污染物中的X是__________。(2)该日太原市空气污染物中含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_。(3)该日太原市空气质量属于国家空气质量标准的___________。(4)请从上表中选择一种污染物并说明其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提出一条改善空气质量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小明同学将浑浊的河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后,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请问:(1)图1装置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_______,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2)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一种即可)(3)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用__________可判断水是硬水还是软水。(4)消毒剂高铁酸钠(Na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5)生活中常用_______的方法,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消毒杀菌。(6)利用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是_______,但在实验中所得数据略小于该值。针对这一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A.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认为实验已经成功B.相同条件下,在水中溶解的氧气比氢气稍多C.连接生成氧气一端的电极被氧气氧化,消耗了一部分氧气(7)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小明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_______。A.B.C.D.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过氧化氢分解进行探究。Ⅰ、(探究一)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分别取5mL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测定产生4mL氧气所需时间,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实验序号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温度℃二氧化锰粉末用量/g反应时间①30350t1②30550t2③5200.13s④15200.11s(1)对比①②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越快,则t1________t2(填“>”、“=”或“<”)(2)能说明过氧化氢分解快慢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有关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填实验序号),并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交流探讨:二氧化锰属于金属氧化物,其它金属氧化物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Ⅱ、(探究二)探究氧化铁是否对过氧化氢分解起催化作用操作步骤实验情况记录结论①A试管上方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B中出现气泡快,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化铁________(填“不影响”、“减慢”或“加快”)过氧化氢分解②将B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把滤渣烘干、称量。固体质量为________g氧化铁质量不变③C试管上方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D中溶液变成黄色氧化铁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16.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率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二氧化锰的质量相同时间内产生O2的体积①50.0g1%0.1g9mL②Xg2%0.1g16mL③50.0g4%0.1g31mL(1)为了精确对比,②中X的值应为_____,③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2)兴趣小组同学测量氧气体积应为图中的_____(填序号)装置。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_____,分解速率越快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题分析】
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说明原子核体积很小;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说明原子核带正电。故选D。2、D【解题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而A、B、C三项中都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只是发生了物理变化,因此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为水的三态变化,为物理变化;
B、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
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无新物质生成,不适用质量守恒定律;
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生成物质量=反应物质量之和,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D。【题目点拨】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于任何的化学变化。3、B【解题分析】
A、甘氨酸中碳、氧、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24:32:5:14,甘氨酸中氧元素的含量最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一个甘氨酸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即含有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2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甘氨酸是由甘氨酸分子构成,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甘氨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32=3: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4、B【解题分析】
A.氢氧化钠是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因为氧化物只含两种元素,而氢氧化钠含三种元素,故原说法错误;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故说法正确;C.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原子不一定都是金属元素的原子,如氢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但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故原说法错误;D.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故原说法错误。故选B。5、B【解题分析】
A.是分液漏斗不是长颈漏斗,故A错误;
B.是试管夹,故B正确;
C.是细口瓶,不是滴瓶,故C错误;
D.是锥形瓶,故D错误。
故选B。6、C【解题分析】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常做保护气,充入灯管中能呈现不同颜色,做不同的电光源,灯管中充入氖气呈现红色光,能穿透云雾,常用作航海、航空的指示灯。故选:C。7、C【解题分析】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是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①装药品;④固定装置;⑤加热;③排水法收集气体;⑥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⑦停止加热。8、A【解题分析】
A、由化学式可知,氧气和臭氧是同种元素的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故A正确;B、由化学式可知,氧气和臭氧分子结构不同,不含有同一种分子,故B错误;C、由化学式可知,氧气和臭氧是同种元素的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故C错误;D、由化学式可知,氧气和臭氧分子结构不同,不具有同样的性质,故D错误。故选A。9、A【解题分析】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保护人居环境,故A符合题意;B、推行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保护人居环境,故B不符合题意;C、全面推进污水治理有利于保护人居环境,故C不符合题意;D、加强生态湿地保护有利于保护人居环境,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是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A、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铁柱磨成针是铁被磨损,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野草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等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风吹花落,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答案为C。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4AE【解题分析】
由结构示意图可知,A是铝离子,B是铝原子,C是氯离子,D是氩原子,E是锶离子。【题目详解】(1)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A是铝离子,B是铝原子,C是氯离子,D是氩原子,E是锶离子,故各粒子共涉及到4种元素。(2)A是铝离子,E是锶离子,故各粒子中属于阳离子的是AE。(3)A是铝离子C是氯离子,A和C所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铝,化学式为。(4)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在1-18号元素中,D是氩原子,故和D所属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有氦元素和氖元素,元素符号为。【题目点拨】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6:72210.35%【解题分析】
(1)由化学式可知,葡萄糖酸锌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4=6:7;根据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5,可知12×12+x+16×14+65=455,x=22;(2)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日需锌的质量为20kg×0.5mg=10mg,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即需要从口服液中摄入10mg锌,根据标签,每支口服液上含锌的量为5mg,故理论上一天需服该口服液1支;(3)该品牌补锌口服液中葡萄糖酸锌的质量分数为×100%=0.35%;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COO3良(II级)SO2,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答案合理即可)【解题分析】
(1)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等六项,所以X是CO;(2)由表格中的数据信息可知,该日太原市空气污染物中含量最少的是CO;(3)该日太原市空气污染指数为55,空气质量属于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中的Ⅱ级;(4)二氧化硫主要来自于煤炭的燃烧;二氧化氮主要来自于工厂排放的废气、机动车辆排放到尾气等;(5)改善空气质量,就需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如;使用清洁剂能源代替煤和石油、积极植树造林,防止扬尘污染、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等等;故答案为使用清洁剂能源代替煤和石油(答案合理即可)。14、玻璃棒引流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任一种肥皂水+6煮沸H2OH2+O21∶2BCA【解题分析】
(1)图1装置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玻璃棒,该仪器的作用是引流;(2)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3)用肥皂水可判断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其中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4)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为0和高铁酸钠的化学式为Na2FeO4可知,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5)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消毒杀菌;(6)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H2OH2+O2;其中与正极相连的产生氧气,与负极相连的产生的是氢气,二者的体积比为1:2,但在实验中所得数据略小于该值。针对这一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相同条件下,在水中溶解的氧气比氢气稍多或连接生成氧气一端的电极被氧气氧化,消耗了一部分氧气;(7)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所以能保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