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学习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考任务1-6答案_第1页
国开学习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考任务1-6答案_第2页
国开学习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考任务1-6答案_第3页
国开学习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考任务1-6答案_第4页
国开学习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考任务1-6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开学习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考任务1答案一、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巴甫洛夫B.詹姆斯C.罗杰斯D.桑代克答案:桑代克2.下列选项中,与注意品质的好坏无关的是()。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起伏D.注意的转移答案:注意的起伏3.当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守恒性和系统性特征时,他的思维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具体运算阶段4.强调外界环境对学习起决定作用的学习理论有()。A.人本主义理论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D.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答案: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5.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A.操作性条件反射B.经典性条件反射C.社会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答案:操作性条件反射6.下列选项中,强调内部心理过程和认知结构在学习中重要作用的观点有()。A.发现学习理论B.人本主义学习理论C.试误说D.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答案:发现学习理论;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7.儿童在知道了“金属”的基本性质后,再学习“铁”、“铝”等,这时的同化学习属于()。A.初级概念学习B.类属学习C.总括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答案:类属学习8.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恍然大悟”或“豁然开朗”的情况,这一现象可以用()解释。A.定势B.功能固着C.迁移D.酝酿效应答案:酝酿效应9.快速联想策略和头脑风暴法都是由()提出的。A.奥斯本B.基克C.杜克D.卢钦斯答案:奥斯本10.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的关键是()。A.反馈B.示范C.展开D.概括答案:展开;概括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1.实验法答案: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的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12.认知风格答案:认知风格又称为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13.意义记忆答案:是在对事物的意义和逻辑关系理解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的记忆。14.学习答案:学习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手段,通过学习个体行为或能力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15.陈述性知识答案:主要是指作为言语信息的知识,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16.概念同化答案:指将新概念纳入到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之中,从而使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17.原理学习答案:原理学习的实质是学生能够在体现原理的不同情境中适当地应用原理。18.迁移‘’答案:指“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形成产生的影响。19.定势答案: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20.功能固着答案:是指当一个人熟悉了一种物体的某种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的其它功能的心理特点。而且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其他功能。21.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简述行动研究的特点。答案:行动研究的特点是:(1)实践性与参与性相结合;(2)合作性与渗透性相结合;(3)持续评价性与即时反馈性相结合。(4)可变性与适应性相结合。22.简述小学期间同伴团体对儿童的影响。答案:小学时期是开始形成同伴团体的时期。这时的同伴团体对儿童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在团体活动中,儿童学习处理各种关系中的社会问题,学会按照同伴团体的标准建立合适的反应模式来组织自己的行为,社会交往技能进一步扩展和提高;同伴团体还可以为儿童提供形成和评价自我概念的机会,同伴的拒绝与接受反应使儿童对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23.小学生学习的类型有哪些?答案:根据小学生学习的内容,小学生学习的类型有:(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3)行为规范的学习。24.简述促进知识迁移和应用的教学原则。答案:为了将“为迁移而教”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我们的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制定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的编排应该循序渐进。(3)把握每一阶段学习的迁移价值。(4)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5)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6)培养学生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态度。25.简述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答案:(1)意志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2)能利用细微的线索;(3)动觉反馈作用加强;(4)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示;(5)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26.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根据小学儿童的个体差异,简述“因材施教”的必要性。答案:了解与鉴别个体差异是教师“因材施教”的前提。小学儿童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1)认知差异。①一般认知能力差异。对于早聪早慧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拓展自己、完善个性。对于晚熟的学生,教师要给以扶持和鼓励,防止一个未来的巨匠埋没在不适当教育氛围中。组成智力的认知成分一般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这些成分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从而构成了智力结构上的差异。学生智力结构上的差异随时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如果教师善于发现学生这些差异,就能够找到适应个别差异的教育教学方法。②专门领域的知识差异。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基础不同,对教学的要求也就不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可以弥补学生因缺乏预备性知识给学习成绩带来的负面影响。③认知风格差异。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认知特点和不同的学习特点要求不同的教学方式与之相适应。比如,教师有必要在帮助冲动型学生在发挥优势的同时,提高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精确性。(2)人格差异。①气质差异。教师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对于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气质类型之间没有好坏之分。气质不能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无论哪一种气质类型的学生都有可能获得好的学习成绩,成为学校中的优秀学生。但是,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达到同一成就水平所走的道路有可能不同;他们适应学校生活环境的方式也可能不同。针对学生的气质差异,教师一是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允许学生按照自己方式发展进步。二是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宜的教育教学方式。②性格差异。儿童的性格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和训练对儿童性格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小学时期,是儿童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切实承担起塑造儿童良好性格的任务。(3)性别差异。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当以科学的、清醒的、审慎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性别差异,对确实存在差异的学习领域,教师要精心研究帮助男女学生共同提高的教学设计;对于社会偏见,可通过教学与学习的事实,打消社会偏见带来的消极影响,鼓励学生努力进取。如果不能根据小学儿童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而是一刀切,那么就会影响教育的实效性。27.谈谈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创造性。答案:(1)树立良好的教育观念和注重教师的素质(2)广开思路,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3)丰富想象力和快速联想能力(4)多利用原型启发发展,类比推理(5)头脑风暴法(6)培养创造性的人格品质(7)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创造性28.论述如何培养智力技能。答案:(1)形成程序性知识。(2)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3)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4)要科学地进行练习: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丰富练习形式、注意举一反三、练习要适量适度,循序渐进。

国开学习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第2次形考任务答案考核任务形式:专题讨论(100分,占权重10%)请认真阅读教材第3章相关知识,围绕下列题目,分小组开展面对面或者在线专题讨论。请在讨论结束后总结自己的发言内容以及小组成员发言对自己的启示。(100分)专题讨论题目:针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学习理论及其不同学习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学习理论的发展趋势等主题展开讨论。要求:组成3―5人的学习小组完成本次作业,每个小组自定时间,通过QQ、微信等或面对面开展讨论,讨论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讨论时需要提前准备一下发言提纲。专题讨论完成后,总结自己的发言内容及小组成员讨论对自己的启示,填写讨论总结表,不少于400字,请附上讨论照片或截屏图片。参考答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三种不同的学习理论。它们对于教育和学习过程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启示。下面是对这些学习理论及其不同学习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以及学习理论的发展趋势的讨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和反馈对学习的影响。它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获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启示包括:-强调奖励和惩罚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奖励来增强学习动机,通过惩罚来减少不良行为。-强调重复和练习的重要性,通过反复练习可以巩固学习成果。-强调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促进学习效果。2.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的思维过程和内部认知结构。它认为学习是通过主动构建知识和理解来实现的。认知学习理论的启示包括:-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学习者需要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强调学习者的先前知识和经验对学习的影响,学习者的先前知识可以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强调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学习者需要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它认为学习是一个自我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启示包括:-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和自我决定,学习者需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机会。-强调学习者的情感和情感体验,学习者的情感状态对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有影响。-强调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多样性,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需求。学习理论的发展趋势包括:-整合性发展:学习理论的发展趋势是向整合不同学习理论的观点和方法,以更全面地理解学习过程。-社会性学习:学习理论越来越关注社会环境和社会互动对学习的影响,强调合作学习和社会共享的重要性。-技术支持学习:学习理论的发展也受到技术的影响,如网络和移动技术的发展为学习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方式。

国开学习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第一次形考任务答案一、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A.家庭环境不良B.社会文化不良C.经济条件较差D.学校教育失误答案:家庭环境不良;社会文化不良;学校教育失误2.研究表明,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A.开始部分B.结尾部分C.中间部分D.开始和结尾部分答案:结尾部分3.下列项目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复述便是死记硬背B.做笔记、列提纲是一种认知策略C.不同学科所要求的学习策略可能会不同D.心境可以影响记忆效果答案:复述便是死记硬背4.下列学习策略中,有利于提高回忆成绩的策略有()。A.分散复习B.集中复习C.试图回忆D.谐音字法答案:分散复习;试图回忆;谐音字法5.在下列精加工策略中,()是有助于理解的策略。A. 首字联词法B.划线法C.笔记法D.列提纲法答案:划线法;笔记法6.教师表扬某一同学助人为乐的行为,其他同学也受到鼓励而学习这种助人为乐的行为。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解释。A.直接强化B.固定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强化答案:替代强化7.在学生失败以后,容易使学生对未来失去信心的归因方式是()归因。A.运气B.努力C. 能力D.任务难度答案: 能力8.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成分是()。A.学生每学期的考试成绩B.获奖情况C.教师评语D.学生作品答案:学生作品9.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主型教师行为表现的是()。A.重视集体的作用B.给学生完全的自由C.教师决定一切D.鼓励学生发表意见答案:重视集体的作用;鼓励学生发表意见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某学生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交头接耳,此学生是问题行为的学生B.问题行为是直接指向他人和环境的不良行为。C.问题行为不仅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来自课堂、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因素。D.教师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可以视情节严重的程度使用惩罚。答案:问题行为不仅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来自课堂、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因素。;教师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可以视情节严重的程度使用惩罚。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1.品德答案: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12.他律答案: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13.习俗水平答案: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去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群体或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1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答案: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人类遗忘的规律,即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刻开始,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15.个人效能感答案:是指学生在执行某一任务时对自己胜任能力的判断,它是影响学习策略选择的一个重要的动机因素。那些能有效使用策略的人相信只要自己使用某一策略就会对自己的成绩产生影响。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策略的效力。16.动机答案:指个体为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力。成就动机促使人产生成就行为,追求在某一社会条件人们认为重要的社会目标。17.成就动机答案:是指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做,且力求达到更高标准的内在心理过程。简言之,就是要求获得优秀成绩的欲望。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18.情绪答案:主要指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增强、减弱或消失,如捷报传来个体高兴得手舞足蹈,听到噩耗痛哭失声。19.课堂中的学生问题行为答案:主要是指学生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20.心理健康答案: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1.简述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答案: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其要点是:第一,道德发展与认识发展。该理论认为:(1)道德的发展是认识发展的一部分;(2)道德判断能力与逻辑判断能力的发展有关;(3)社会环境对品德发展有巨大的刺激作用。第二,应用道德两难论方法可研究品德的发展。这种方法是虚构一些故事,用问答的方式讨论故事中人物行为的品德性质。代表性的道德两难故事是“海因茨故事”。第三,品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式。⑴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以惩罚与服从为准则。第二阶段: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⑵习俗水平。第三阶段:以人际和谐为准则,又称为“好孩子”取向。第四阶段: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⑶后习俗水平,又称原则水平。第五阶段;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第六阶段: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则。柯尔伯格认为,这些发展顺序是一定的,不可颠倒的,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是不相等的。同时,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者习俗水平上,而永远达不到超习俗水平的阶段。22.为了保证有效地复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答案:为了保证有效地复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及时复习;(2)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3)试图回忆;(4)利用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5)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6)利用情境和心境的相似性提高复述效果。23.简述愉快教育的教学策略。答案:愉快教育的教学策略主要有:(1)把握愉快四因素;(2)明确挑战性任务;(3)形成灵活的教学方式;(4)强调掌握目标。24.简述加涅的学习目标分类体系。答案:加涅按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以下五类:(1)言语信息的学习;(2)智慧技能的学习;(3)认知策略的学习;(4)态度的学习;(5)运动技能的学习。25.简述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答案:答: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具备以下条件:(1)教师的课堂运作能力(2)教师的移情(3)教师的积极期望(4)教师的焦虑水平应当适中。26.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从心理学技术的角度,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答案:第一,激发道德动机。例举典型行为加以分析使学生掌握有关道德行为方式的知识,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动机。第二,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榜样,展示有关的道德行为方式,更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在公平、守规则、负责任等方面树立榜样。第三,采用行为技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行为习惯训练,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反复训练和实践基础上养成的。道德行为训练的主要原则是强化正面教育,当青少年的言行符合教育者的标准时,就要给予肯定。27.试论学习策略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答案:答:学习策略是一种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学习的程序性知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就能教会的。同时,学习策略存在适应性问题,不同的策略可能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和材料,所以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策略的一个标志是能够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灵活地选用合适的学习策略。在策略学习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特定性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即通常所说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帮助学生选择学习策略或改善其对学习不利的学习策略。同时,还要考虑学习策略的层次,必须给学生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策略。(2)生成性生成性是有效使用学习策略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的材料进行重新加工,产生某种新的东西。这就是要求学习者进行高度的心理加工。(3)有效的监控教学生何时、何地与如何使用策略非常重要。尽管教师都清楚这一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很少去实践。策略执行监控是自我调节的重要环节。有效监控强调学生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二者之间的关系上,监控自己使用每种学习策略所导致的学习结果,以便确定所选策略的有效性。(4)个人效能感个人效能感是指学生在执行某一任务时对自己胜任能力的判断,它是影响学习策略选择的一个重要的动机因素。那些能有效使用策略的人相信只要自己使用某一策略就会对自己的成绩产生影响。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策略的效力。策略训练课程必须包括动机训练。28.试论述维持课堂纪律的基本策略。答案:维持课堂学习秩序的最佳策略,是预防学生违纪行为的产生。(1)维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只要学生注意学习,把兴趣集中在学习上,他们就不会分心,不会发生其他的违纪活动。教师应做到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需要,教学方法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作业难度适中。(2)非言语线索的运用。运用非言语线索,比如一个眼色或一个手势,既可控制不当行为的产生,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教师要善于随时随地觉察课堂里每一位学生是否都在专心听讲,当发现某一学生有表现不当的迹象时,就要立即采用非言语线索,给学生一个暗示信号。(3)有选择地强化正当行为。为了预防课堂内违纪行为发生,教师可以对某些学生采取选择性强化策略。在课堂学习中,当某个学生出现不良行为迹象时,教师可以不加理会,而向他提出一个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这样,他就会感到教师在注意他,而当他回答正确时,又获得了成就感,正当行为受到强化,实际上也就抑制住了他的不正当行为。(4)赞扬其他学生。有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不当行为,一般地说,教师不必去理会他,可以采取赞扬其他学生的策略,选择他邻座的同学或他最要好同学的行为表现加以赞扬,这样做可使行为不当的学生受到暗示和控制。(5)正确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一般来说,处理学生违纪行为应该以说服教育,促进学生自省为主。但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可以视情节严重的程度,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恰当惩罚。但要注意惩罚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有效地终止学生的不良行为。

国开学习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第4次形考任务答案考核任务形式:案例收集与分析(100分,占权重15%)请收集国内外小学教育的实践案例,结合所学的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对收集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案例中的成功经验或不足之处产生的原因,以及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100分,其中案例材料占50%,案例分析占50%。)要求:请认真研读全书各章的内容,查阅、收集、筛选(或加工)相关案例。案例可为各级各类学校、机构对小学生实施教育教学实践的实例,小学教育的教学计划、课程教学方案或活动方案等等。案例可摘录已有案例(刊载于网络、报纸、杂志上的资料,请注明资料出处),也可根据生活实践适度加工和改编。提交的案例要求主题清晰、重点突出,不少于400字。案例分析要求紧扣主题、联系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不少于400字。参考答案:小学教育案例启示:以趣激学首先,我将收集一些国内外小学教育的实践案例。比如,中国某小学的“快乐教育”、美国某小学的“项目式学习”、澳大利亚某小学的“反思性教学”等。以中国某小学的“快乐教育”为例,学校强调快乐学习,通过游戏、音乐、艺术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这个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需求,创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足之处在于,这种教学方式可能导致一些学生过于依赖外在的刺激,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师素质的要求再以美国某小学的“项目式学习”为例,学校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个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强调了实践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之处在于,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更多的教学时间和资源,同时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指导和引导能力。澳大利亚某小学的“反思性教学”案例,学校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让学生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这个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强调了学生的学习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不足之处在于,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自我管理和反思能力,同时也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引导和评估能力。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成功经验: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需求,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学习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2.不足之处产生的原因:过于依赖外在的刺激,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需要更多的教学时间和资源,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指导和引导能力;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自我管理和反思能力。这些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小学教育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需求,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应该注重实践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除此之外,这些案例还提醒我们注意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快乐教育中,虽然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快乐感,但也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应该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以便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和挑战2.多元化教学策略的结合:项目式学习和反思性教学虽然有其独特的优点,但也不能忽视其他教学策略的重要性。例如,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传统的进授式教学可能更有效。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3.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角色需要发生转变,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伙伴。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沟诵和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反思性学习4.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往往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支持。例如,项目式学习需要更多的实践场地和设备,反思性教学需要更多的反思时间和空间。学校应该合理分配和利用教学资源,以满足各种教学方法的需求。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学校和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和支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得到最好的发展。总之,这些案例告诉我们,小学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需求,注重实践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管理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需求

国开学习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第5次形考任务答案考核任务形式:调研报告(100分,占权重20%)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第1章、第9章和第12章。2.查阅相关资料,选取一定的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通过在线或实地调查方式,调查小学生学科学习的学习动机,小学生、小学老师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探讨如何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维护和促进小学生和小学老师的心理健康。3.调查结束后,提交一份调查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报告应包括“题目、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结论及启示”等,字数不少于1000字。4.评分时着重考察调查方法的可行性、调查内容的丰富性、调查结论的有效性等。参考答案:小学生学科学习的学习动机及小学师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一、引言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小学生的学科学习动机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成果。同时,近年来,小学生和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和研究,了解小学生学科学习的学习动机现状,探索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针对小学师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改善小学教育质量提供参考二、调查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本研究选取了某市五所小学的师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计500人。其中,学生300人,教师200人。同时,考虑到不同年级、性别、家庭背景等因素可能对学习动机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故在选取样本时尽量做到均衡。2.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问卷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采用国际通用的动机问卷和心理健康量表进行测量。访谈则主要针对部分师生进行深入了解,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三、调查结果与分析3.小学生学习动机现状及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目标导向: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学习缺乏动力。(2)兴趣不足:部分学生对某些学科缺乏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3)自信心不足: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害怕失败,不敢尝试新的挑战.(4)家庭支持不足:部分学生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支持不足,导致孩子在学习中缺乏后盾.4.小学师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小学师生存在以下心理健康问题:(1)压力过大:由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小学师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工作本身,还来自于家庭和社会。过大的压力可能导致身心疲惫、焦虑等问题。(2)情绪波动:小学师生在面对工作中的困难、生活中的挫折以及人际关系等问题时,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甚至出现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波动可能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3)沟通不畅: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小学师生在沟通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沟通不畅可能导致相互理解不够,影响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同时,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期,缺乏沟通可能导致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问题。(4)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教育是小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由于家长工作繁忙等原因,很多小学生家庭教育缺失,导致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同时,部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过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这也给小学师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5)自我认知不足:自我认知是指个人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认识。部分小学师生在自我认知方面存在不足,容易产生自卑、不自信等问题,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四、对策与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5.针对小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首先,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其次,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再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勇敢尝试和面对挑战;最后,加强家庭教育支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6.针对小学师生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应减轻师生的工作压力,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任务量,其次,加强情绪管理和沟通技巧培训,提高师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和沟通水平,同时,完善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制和家校沟通机制建设家庭友好型学校,创设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与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及压力;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增强教师的心理保健意识与能力;鼓励教师自我调节,积极面对职业压力等,此外,还应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认知水平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最后,对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保持适度的期望值,以避免过高的期望值给小学师生带来心理压力.同时,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和支持小学教育的发展,为小学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五、结论与启示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小学生学科学习的学习动机问题和小学师生心理健康问题都亚待解决。为了提高小学教育质量,促进小学生和小学教师的全面发展,我们提出以下结论与启示:1.重视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学习动机是影响小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关注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1)帮助小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引导小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并鼓励他们不断追求进步。(2)提高小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学校可以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增加小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亲子阅读、科学实验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学科兴趣(3)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学校和家庭应鼓励小学生勇敢尝试和面对挑战,通过适当的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4)加强家庭教育支持。家长应尽可能多地参与孩子的学习,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与孩子共同阅读、讨论等方式,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孩子的学习进步2.加强小学师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与维护2.加强小学师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与维护小学师生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小学师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与维护。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减轻师生的工作压力。学校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任务量,避免过度劳累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关注和支持小学教育的发展,为小学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2)加强情绪管理和沟通技巧培训。学校可以组织情绪管理和沟通技巧培训,提高师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和沟通水平。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亲子沟通、家庭治疗等方式,增进与孩子的沟通和理解.(3)完善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制和家校沟通机制。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共同关注和支持孩子的成长和发展。(4)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培训。学校可以组织教育教学能力培训、自我认知水平提升等职业素养培训,提高教而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认知水平。同时,教师自身也应积极学习和探索新的教育理令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总之,通过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关注和维护小学师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小学教育质量促进小学生和小学教师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国开学习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第6次形考任务答案考核任务形式:设计一节课的教学方案(100分,占权重15%)要求:1.认真阅读教材第2、8、9、10、11章有关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完成设计一节课的教学方案。2.该方案可用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实现:根据小学儿童存在的多种个别差异,如何实施“因材施教”;促进知识迁移与应用、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儿童创造性、如何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从学习策略教学角度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等等教学任务。3.课程设计方案要求清晰表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组织呈现、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评价与总结等内容。活动方案不少于600字。4.评分时着重考察课程设计方案的教学目标是否清晰、突出,教学内容呈现是否合理,教学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等。参考答案:小学课程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2.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二、教学内容与组织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数学基础知识:教授加减乘除基本运算,通过实例和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2.语文能力:教授基本的汉字书写和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文和练习进行训练。3.创造性思维:通过设计小实验、小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4.品德教育:通过实际案例和故事,教育学生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良好品德。教学内容的组织呈现采取“主题模块”方式,将上述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主题模块,例如“森林里的数学”"汉字的旅程”、"发明家的实验室”、“美德之星”等。三、教学活动安排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1.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知识讲解: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4.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鼓励他们继续进步四、教学评价与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评价将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包括!1.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和水平2.进行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3.对学生的品德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价,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总结本次教学方案的实施过程和效果,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创设法:通过创设与小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促进知识迁移与应用。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4.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六、教学资源准备本节课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包含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2.实验器材:用于进行小实验、小制作的器材和材料。3.教学工具:如白板、彩笔等用于进行示范和讲解的教学工具。4.品德教育素材:如故事书、绘本、音频等用于进行品德教育的素材。七、教学流程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1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知识讲解: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过论、实验操作等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4.创造性思维培养:通过设计小实验、小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5.品德教育:通过实际案例和故事,教育学生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良好品德。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7.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拓展任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技能水平8.教学评价与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鼓励他们继续进步,同时反思本次教学方案的实施过程和效果,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八、教学策略选择与运用本节课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和运用以下教学策略:1.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2.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促进知识迁移与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3.问题解决教学: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4.案例分析教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了解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5.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九、教师角色定位与转变本节课中教师将扮演以下角色1.知识的传授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将负责讲解和示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的学习方法2.活动的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