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石油与天然气工业 常规陆上接收站液化天然卸料臂的设计与测试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6e23e9899a324353ccc8fa5246771fd/76e23e9899a324353ccc8fa5246771fd1.gif)
![2023石油与天然气工业 常规陆上接收站液化天然卸料臂的设计与测试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6e23e9899a324353ccc8fa5246771fd/76e23e9899a324353ccc8fa5246771fd2.gif)
![2023石油与天然气工业 常规陆上接收站液化天然卸料臂的设计与测试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6e23e9899a324353ccc8fa5246771fd/76e23e9899a324353ccc8fa5246771fd3.gif)
![2023石油与天然气工业 常规陆上接收站液化天然卸料臂的设计与测试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6e23e9899a324353ccc8fa5246771fd/76e23e9899a324353ccc8fa5246771fd4.gif)
![2023石油与天然气工业 常规陆上接收站液化天然卸料臂的设计与测试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6e23e9899a324353ccc8fa5246771fd/76e23e9899a324353ccc8fa5246771f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油天然气工业 常规陆上接收站液化天然气卸料臂设计与测试PAGE\*ROMANPAGE\*ROMANII目次范围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术语、定义 2缩略语 9卸料臂设计 10卸料臂的长度和结构 10设计依据 12旋转接头 16结构轴承 185.5附件 195.6管道和管件 205.7焊接 215.8腐蚀防护和脆化防护 215.9维护 22安全系统 226.1概述 22两级报警和停车系统 23监测和报警系统 23ERS 24安全装置 25船岸连接 277.1概述 27QCDC的设计 28QCDC系统 28法兰盖 29液压和电气控制系统 298.1概述 29卸料臂操作 29液压元件 30电气元件 31控制系统测试 32遥控器 32卸料臂码头控制盘 32检查和试验 329.1概述 32原型试验 32制造检验和测试 39工厂验收测试 41现场验收测试 43质量保证和控制 45质量体系 45质量方案 45文档需求 46附录A(资料性)设计数据表 47附录B(资料性)参考图表 60附录C(资料性)所需文件 64附录D(资料性)章条编号对照 67附录E(资料性)技术差异及原因 68附录F(资料性)对应规范性引用文件 70PAGEPAGE72石油天然气工业常规陆上接收站液化天然气卸料臂的设计与测试范围LNGLNGLNGLNG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323.1焊缝无损检测射线检测第1部分:X和伽玛射线的胶片技术(GB/T3323.1-2019,ISO17636-1:2013,MOD)GB/T3323.22X3323.2-2019,ISO17636-2:2013,MOD)GB/T3836.11(GB/T60079-0:2017,MOD)GB/T3836.22d(GB/T3836.2-2021,IEC60079-1:2014,MOD)GB/T3836.33e”保护的设备(GB/T3836.3-2021,IEC60079-7:2015,MOD)GB/T3836.44(GB/T3836.4-2021,IEC60079-11:2011,MOD)GB/T3836.55p(GB/T3836.5-2021,IEC60079-2:2014,MOD)GB/T3836.66o”保护的设备(GB/T3836.6-2017,IEC60079-6:2015,MOD)GB/T3836.77q”保护的设备(GB/T3836.7-2017,IEC60079-5:2015,MOD)GB/T3836.99m”保护的设备(GB/T3836.9-2021,IEC60079-18:2014,MOD)GB3836.1414(GB3836.14-2014,IEC60079-10-1:2008,MOD)GB/T3836.15爆炸性环境第15部分:电气装置的设计、选型和安装(GB/T3836.15-2017,IEC60079-14:2007,MOD)GB/T3836.1818(GB/T3836.18-2017,IEC60079-25:2010,MOD)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4208-2017,IEC60529:2013,MOD)GB/T4942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分级(GB/T4942-2021,IEC60034-5:2020,IDT)GB/T14039(GB/T4406:1999,MOD)GB/T15822.1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1部分:概述(GB/T15822.1-2005ISO9934-1:2001,IDT)GB/T18253-2018钢及钢产品检验文件的类型(GB/T18253-2018,ISO10474:2013,IDT)GB/T18851.1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1部分:概述(GB/T18851.1-2012ISO3452-1:2008,IDT)GB/T20438.1-7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所有部分)(GB/T20438.1-7-2017,IEC61508:2010,IDT)GB/T21714.33(GB/T21714.3-2015,IEC62305-3:2010,IDT)GB/T24963-2019液化天然气设备与安装船岸界面(GB/T24963-2019ISO28460:2010,MOD)GB/T26479弹性密封部分回转阀门耐火试验(GB/T26479-2011,ISO10497:2010,MOD)ASMEB16.5管法兰和法兰管件(PipeFlangesandFlangedFittings)ASMEIX(BoilerandPressureVesselCodeSectionIX:WeldingandBrazingQualification)术语、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终端terminal配有装卸设施的LNG生产或接收工厂。3.2常规陆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conventionalonshoreLNGterminalLNG3.3码头控制室jettycontrolcenter位于或邻近码头,主要用于控制或监控卸料臂作业的控制中心。3.4产品productLN、NG或L23.5输送transfer产品的装卸作业。3.6卸料臂transferarm/armLNGLNG3.7LNG运输船LNGcarrier/LNGC用于运载LNG的专用船舶。3.8漂移driftLNG运输船在环境的影响下纵向和/或横向位移。3.9浮动freewheelLNG3.10垂荡heaveLNG运输船在波浪作用下引起的垂直方向运动。3.11摆动luffing内臂和外臂在垂直平面内的旋转运动。3.12纵摇pitchLNG运输船沿水平方向的旋转运动。3.13横摇rollLNG运输船绕其径向水平轴所产生的偏转运动。3.14横荡swayLNG运输船在波浪作用下引起的横向运动。3.15偏转yawLNG运输船绕其垂直轴线的转动。3.16前纵荡surgeforeLNG运输船在波浪的作用下向船首方向纵向运动。3.17后纵荡surgeaftLNG运输船在波浪的作用下向船尾方向纵向运动。3.18基座立管baseriser/riser栓固在装载平台上,对卸料臂铰接组件起支撑作用的直立组件。3.19内臂inboardarm顶端旋转接头与耳轴旋转接头之间承载流体的管段和构件。3.20外臂outboardarm顶端旋转接头与三维旋转接头之间承载流体的管段和构件。3.21立管法兰riserflange用于连接LNG管道的卸料臂法兰。3.22绝缘法兰insulatingflangeLNG3.23对接法兰presentationflange用于连接到船舱汇管或短节的卸料臂法兰。3.24旋转接头swiveljoint/swivel卸料臂上的可转接头,允许卸料臂自由跟随LNG运输船的移动而运动。3.25立管和耳轴旋转接头组件riserandtrunnionswivelassembly安装在基座立管顶部的流体输送系统,由立管旋转接头、耳轴旋转接头和弯头组成。3.26立管旋转接头riserswivel立管组件中的旋转装置,内臂通过该接头可绕基座立管转动。3.27耳轴旋转接头trunnionswivel立管和耳轴旋转组件中的旋转接头,实现内臂绕水平轴周向转动。3.28顶端旋转接头apexswivel内臂与外臂之间输送流体的铰接接头。3.29三维旋转接头组件(TSA)tripleswivelassembly位于外臂末端,由上部、中间和下部旋转接头和弯头构成的总成。3.30上部旋转接头topswivelLNG3.31中间旋转接头middleswivelLNG3.32下部旋转接头bottomswivel靠近三维旋转接头水平段对接法兰,能够调节LNG运输船纵摇运动的铰接接头。3.33结构轴承structuralbearing支撑产品管线和组件的负荷重量,承载组件上的轴承旋转接头,允许卸料臂自由跟随LNG运输船的移动。3.34配重counterweight用于平衡内臂和外臂的重量系统。3.35集电弓系统pantographsystem将平衡力矩从外臂传递到配重的系统。3.36可调支腿jackQCDCLNG3.37快速连接器(QCDC)quickconnectdisconnectcoupler/QCDC/coupler在卸料臂对接法兰与LNG运输船上装卸口法兰对接后,对连接法兰实施快速压紧的装3.38悬吊式遥控器remotependantcontrol/remotecontrol(LNG对卸料臂进行法兰连接或脱开操作的装置。3.39主液压单元(MHU)mainhydraulicunit产生液压动力的液压装置,以保证卸料臂的正常操作和紧急脱离程序。3.40紧急释放装置(PERC)poweremergencyreleasecoupling作为紧急措施时,提供快速释放卸料臂的动力装置。3.41紧急脱离系统(ERS)emergencyreleasesystem执行包括紧急停车(ESD3.42实时位置监控系统(CPMS)constantpositionmonitoringsystem持续监控卸料臂位置的系统,可向操作者和船舶提供实时信息。3.43紧急停车(ESD)emergencyshutdown一种安全有效地阻止船岸间LNG和NG传输的方法。3.44不间断电源(UPS)uninterruptedpowersupply3.45安全完整性等级(SIL)safetyintegritylevel当工艺流程需求发生时,安全仪表系统完整性的统计表示。3.46短管spoolpiece用于连接船舱汇管和对接法兰或QCDC的管道短节。3.47干舷freeboard汇管位置处,LNG运输船甲板和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3.48船舱汇管cargomanifoldLNG运输船上用于与卸料臂法兰连接带有法兰的管道总成。3.49汇管间距manifoldspacing船舱汇管管道总成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3.50汇管舷距manifoldsetbackLNG运输船船舷与汇管立面之间的水平距离。3.51观测线spottingline当LNG运输船靠泊时,用于对准卸料臂与船舶汇管中心线所使用的线。3.52状态attitude卸料臂所处的各种使用模式(例如:操作、收起、连接、置换、水压试验及维护保养)。3.53操控范围operatingenvelope卸料臂对接法兰操控移动所需的空间。3.54碰撞clash卸料臂的任何部位间在设计操作条件下或紧急分离状况下的任何接触,包括以下部位:;——同一卸料臂上的相邻部分(例如:三维旋转接头与外臂);——装卸平台上的任何设备(例如:配重和管线系统或阀门)。3.55回转slew卸料臂绕立管的水平旋转运动。3.56压痕brinelling旋转接头或结构轴承座圈上,由于滚珠或滚柱过载所造成的任何永久性凹痕。3.57接触角αcontactangle:α旋转接头或结构轴承滚珠或滚柱与滚珠或滚柱接触中心平面之间的角度。3.58夹角includedangle内臂与外臂之间的角度。3.59设计温度designtemperature卸料臂设计的温度范围。3.60设计压力designpressure卸料臂设计的压力范围。3.61水(液)击压力surgepressure管道或管道系统内流速变化引起压力的急剧变化。3.62应力分析stressanalysis3.63气蚀cavitation当流体中压力降至或低于液体的蒸汽压力时会产生气泡及气泡破裂现象。3.64用户(指定代理人)owner(designatedagent)安装卸料臂的公司或公司集团,负责安全设计和安装的指定代理人。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CPMS 实时位置监控系ERS 紧急释放系统ESD 紧急切断FL 流体载荷LNG 液化天然气LNGC 液化天然气运输L2 化气MHU 主液压单元NDE 无损检测NG 天然气N2 OBE 操作基准地震PERC 动力驱动紧急脱离装PL 压力载荷PQR 性能质量记录QCDC 快速连接器SIL 安全完整性等级SSE 安全停运地震TL 热载荷TSA 三维旋转接头组件UPS 不间断电源WL 风载荷WPS 焊接工艺规范卸料臂设计卸料臂的长度和结构概述卸料臂基本配置见图B.2。卸料臂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三维旋转接头组件(TSA),包括紧急释放系统(ERS)和快速连接器(QCDC)——外臂——内臂和外臂之间的顶端旋转接头组件——集电弓钢索系统——内臂——内臂与基座立管之间的立管和耳轴旋转接头组件——基座立管承受低温的管段应能在结构内自由伸缩,而结构本身不应受低温的影响。平衡在无冰且排空的条件下,整套铰接组件应相对耳轴旋转接头保持平衡。卸料臂的尺寸和间距卸料臂尺寸A.1A.15A.1A.4间距分析除非表A.6中另有规定,否则设计应满足以下最小间距:——操作与备用状态的卸料臂间任一部分的最小净距为0.15m;——操作状态的卸料臂与邻近的结构、管道、设备等任一部分间的最小净距为0.3m;——相邻两台操作状态的卸料臂上任一部分间的最小净距为0.3m;——相邻两台操作状态的卸料臂配重间的最小净距为0.15m。表B.1显示了主要间距检查点的位置。卸料臂制造商的间距分析应包括所有情况,包括紧急释放位置和紧急释放后的缩回姿态。该分析应根据码头布局的立体图和平面图确定所有检查点,而且应考虑远期扩展情况。当卸料臂处于收起位置时,卸料臂的任何部分都不得超出码头前沿或护舷压缩后的靠泊LNGA.A.A.2和A.。设计依据管线直径和产品数据12m/s12m/s(如紧急释放系统内)。卸料臂制造商应将卸料臂内LNG和返回蒸发气的压力损失曲线告知用户并征得用户同意。材料和材料等级材料和材料等级的化学、物理和机械性能应符合预先设计条件,如压力、温度、风载、地震载荷和使用环境。对于产品输送管线部件,考虑材料在低温下的断裂韧性,宜选用不锈钢(304、304L、316或316L),同时建议考虑不锈钢在氯离子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出于焊接性能,卸料臂使用碳钢的部件碳含量不宜高于0.26%,除非经焊接工艺规范(WPS)和性能质量记录(PQR)认证。卸料臂主体结构以及主体结构与管线间部件的材料等级应满足卸料臂安装在较低环境温度使用的情况。应力分析概述LNG5.2.3.25.2.3.9(地方标准和法规或与用户商定规范的规定。载荷组合A.15LNG5.2.3.10A.15许用设计应力承压和非承压结构件的基本许用设计应力(Sd)应取以下两种情况的较低值——屈服强度除以1.5,32.4,屈服强度和极限抗拉强度宜为适用材料标准中规定的值。许用设计应力是将基本允许设计应力乘以提供的系数K获得的。压力载荷压力载荷(PL)应根据设计压力计算。流体载荷流体载荷(FL)设计应根据LNG的最大密度计算。积冰除非表A.9中有明确规定,卸料臂自重和风载荷(DL+WL)应包括如下结冰厚度(比重=0.80):a)寒冷气候条件下在所有构件上为6mm;b)在产品输送条件下输送构件上为25mm。注:以上情况不累计计算。热载荷风载荷卸料臂制造商应计算最大风向的风载荷(WL)并按以下方法计算风载荷:a)动压
Z Z q0.613kk Z Z 式中:zqzN/m)zKZ——高度z处的动压相关系数KZT——地形因子(取1.0)V——以3s阵风风速计算(m/s)I——重要性因子(取1.0)KZ的定义如下:KZ2.01(Z/Zg)2/,4.6≤Z≤Zg;KZ2.01(4.6/Zg)2/,Z<4.6;式中:Z——低潮之上的高度(m);Zg——坡高(m)——幂率系数表1暴露类别坡向α坡高(m)C9.5274D11.5213C10m。D1.6km。暴露类别D由海岸线向内陆延伸4000m或卸料臂高度的10倍。DCD。b)风力风力计算如下:FqzGCfAf式中F——设计风力(N)G——阵风影响因子(取0.85);Cf——力学系数;Afm)阵风影响因子(G)既要考虑顺向风作用在卸料臂上涡流产生的载荷影响,也要考虑EN1991-1-4力学系数(Cf)是由于卸料臂的形状或阻力受到顺向风影响而产生的。卸料臂是单一EN1991-1-42表2力学系数截面表面类型Cf圆Dqz5.3适当平滑粗糙0.71.0圆Dqz5.3全部1.2平面或棱形全部1.72D(m;q(N/m)地震载荷地震载荷应基于操作基准地震[(OBE)见表A.9]进行计算。当用户要求时,卸料臂制造商还应考虑基于安全停运地震(SSE)的地震载荷,并且将计算许用应力结果报用户审核批准。地震载荷应考虑平行和垂直于码头基准面的平面,宜同时计算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作用力。卸料臂处于收起状态时的抗震设计应符合国家(地方)标准和法规。用户可能需要卸料臂制造商提供在连接状态下的分析报告(见表A.15)。设计应力程序设计应力程序应按以下步骤执行:a)确定各种负荷情况下的设计载荷;使用线弹性材料性能计算应力和等效应力(特雷斯卡应力、冯·米塞斯应力或主应力);确定许用设计应力;等效应力不应超过规定的许用设计应力;局部间断性应力和/2倍;在不参考国家(地方)标准和法规的情况下,主要承压部件应针对不确定因素有一2应限制构件的最大形变量以确保在任何载荷状态下设备的功能和指定的间距要求;h)在适当部位检查动力特性;最小额定断裂强度下完整的钢丝绳组件,包括其锚固装置,对应的安全系数至少应5;卸料臂制造商应确保传递到汇管法兰的载荷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小于用户规定的最大值,也不应超过国际石油公司海运协会(OCIMF)/国际液化气体船及码头经营者协会(SIGTTO)发布的最新版“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舱汇管推荐值”。A.1545应力强度因数应该用于弯头法兰和管道弯头等,法兰末端的修正因数应小于等于90°弧角。如果需要也应考虑旋转接头的影响。旋转接头旋转接头由产品密封装置、轴承系统和外部密封装置组成。产品密封装置检查口应位于主、次密封装置间的环形空间。旋转接头宜适应临时真空的情况。轴承系统轴承系统应使用氮气吹扫以防止内部结冰。外部密封装置该装置用于防止水和颗粒物进入轴承。设计旋转接头应满足以下最低要求:a(SFa)+PL;b(SFb)+PL9.2.2.2c(SFc)PL,允许压痕(表面形变)9.2.2.23比值。表3安全系数(见表A.15)工况编号(见表A.15)SFa结构失效安全系数SFb抗泄漏安全系数SFc抗压痕安全系数3,4,5或94.02.01.51,2,7,8或103.33(=4.0/1.2)1.67(=2.0/1.2)1.25(=1.5/1.2)SSE2.0(=4.0/2.0)1.0(=2.0/2.0)0.75(=1.5/2.0)注1:在工况6中不需要设计旋转接头。2:PLPLTA.155、810A.15等效轴向载荷()计算如下:式中:
5MTd
tanFA——外加轴向载荷(N);MT——外加弯曲力矩(N•m)d——滚道直径(m);FR——外加径向载荷(N);——接触角(滚珠轴承滚道接触中心线与滚珠平面所形成的角度)。结构轴承概述结构轴承的设计应基于周期运动和静载荷。周期运动除非用户有规定,以下列参考值作为船舱管汇每年位移量的最小值:——LNG运输船的垂荡=1×106次/年(每年汇管总位移量75000m);——LNG运输船的纵荡=1×106次/年(每年汇管总位移量100000m);——LNG运输船的横荡=1×106次/年(每年汇管总位移量5000m)。每一个轴承旋转运动应分别计算上述每一个运动,并为轴承设计选择最大旋转角度。上述参考值应乘以设计使用寿命,用于计算轴承的周期运动。结构轴承周期运动的设计应选择一个至少4倍的安全系数。静载荷静载荷应符合以下标准:a(SFa)时不应出现任何结构失效;c(SFc)8%。安全系数是发生事故时最大等效轴向载荷与表3中计算的最大等效轴向载荷之比。等效轴向载荷()由下式计算:PCAbearing式中
F5MTd
tanF——外加轴向载荷(N);MT——外加弯曲力矩(N•m);d——滚道直径(m);FR——外加径向载荷(N);——接触角(滚珠轴承滚道接触中心线与滚珠平面所形成的角度)4662。结构轴承的保护轴承应有适合海洋环境的密封和保护层,相关要求如下:——润滑脂的加注点应在备用和维修状态时易于操作;——应设计明显的润滑脂排出口,防止润滑脂过量超压;——润滑脂管线和配件应为奥氏体不锈钢、涂覆铜合金或其他适合海洋环境的材料;——每个滚道应装有足够多润滑脂加注口,以确保润滑脂均匀分布。润滑脂加注口的数量和密封保护方法应征得用户同意。润滑脂取样点轴承应有足够的润滑脂取样点确保润滑脂的取样,以此确定轴承的状态。附件可调支架(支腿)4.2.3.10LNGLNG(或其他等高的位置)450mm1400mm。可调支架的设计不应受卸料臂随LNG运输船移动的干扰。氮气置换管线锁定机构锁定装置要求如下:——外臂的锁定方式应是机械的也可以是液压的,液压锁定应由分隔锁定阀完成;——内臂(转动和上下摆动功能)应是机械锁定;——维修时应尽可能用液压锁定转动机构;——日常操作时不应使用锁定机构;——液压锁定机构应由独立于遥控系统的手动操作完成;——当锁定机构启动时,卸料臂的任何动作都不应引起液压系统超压。梯子和平台卸料臂应配备安全通道和带扶手的平台,以提供安全的维修工作区域。蒸发气回收管线(地方液氮管线绝热坠冰防护可以根据接收站的操作体系和规程考虑安装坠冰防护装置。管道和管件连接方式如果可能,所有管道连接方式都宜采用焊接,包括卸料臂与码头产品输送管道的连接。排放接口(DN25),并且接口宜强度加强。丝堵连接如有特殊需要,在立管底部和三维旋转接头组件处宜设置丝堵连接,作为压力表接口。阀门GB/T26479连接法兰ASMEB16.5(地方)标准和法规的要求。垫片所有垫片应符合地方或国家标准和规定,或用户的指定要求。焊接承压部件的焊接应由有资质的焊工按照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第IX部分或国家(地方)标准和法规的要求,使用经批准的焊接程序进行。腐蚀防护和脆化防护腐蚀防护腐蚀和腐蚀防护应考虑卸料臂使用环境因素,并由用户确认。在选择涂层体系时,应考虑含盐或腐蚀性的环境和操作条件。如果产品管道有涂层,应特别注意产品管道频繁经历的冷热交替。GB/T13912GB/T13825涂料和钢结构腐蚀保护宜符合GB/T30790(所有部分)中的相关要求。钢丝绳应使用镀锌钢并用耐磨涂料做浸渍处理。液压缸活塞杆应使用不锈钢,以防止海洋环境中的腐蚀。脆化防护LNGLNG(机柜和仪表盘可安装在不受溢出LNG影响的位置。维护主要组件的替换宜尽可能在检修期间完成。卸料臂制造商宜尽可能确保组件的标准化和可替换性。安全系统概述紧急停车(ESD)(通常指“ESDI”)的功能是安全停止和隔离船岸之间液化天然气和蒸发气输送。通常情况下,这个系统会由以下几种条件触发:——探测到火源或天然气泄漏;——储罐高液位或压力异常;——船舶漂移;——岸侧电力故障或手动信号。ESDI启动后,应实现船岸两侧在用的输送泵跳车,船岸两侧ESD阀门在规定的时间内关闭,以便将输送管线的液体冲击控制在可接受的限度内。(ERS)(通常指“ESDII”)的功能是当船的漂移超过允许的操作范围LNGERS由PERC分离时减少产品损失。ERSERSERSPERCESDERS功能的协调动作。ESD和ERS系统应符合GB/T24963中的相关要求,特别是系统所需的安全完整性等级GB/T21109(所有部分的ESD和ERS系统已达到相应的SILGB/T20438.1-7中的相关要求,同时应考虑电气和电子元件的电磁兼容性(EMC)。两级报警和停车系统一级报警一级报警会中断输送操作,通常会触发以下程序:a)紧急停车系统(ESD);b)LNG输送泵停车。如果用户要求紧急脱离系统(ERS)隔离阀在一级报警关闭,则应利用验证过数据进行风险评估,确保有利于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完整性。至少应考虑控制系统增加的复杂性,LNGLNGLNGESDERS二级报警除非用户另有规定,断开的卸料臂应以受控的方式自动提升收回至压缩护舷靠泊线后,监测和报警系统报警范围卸料臂报警范围应根据对泊位内LNG运输船的特性评估结果确定,见GB/T24963。卸料臂位移报警系统LNG(也可考虑SIL除第一级和第二级警报之外,还可设置预报警,它不会触发的除人为干预外任何动作。报警应引入码头控制室,其余报警宜征得用户同意。任何系统组件的失效宜被检测到并应采取适当措施。卸料臂实时位置监控系统(CPMS)除了6.3.2之外,连续实时位置监控系统可被用为操作员和船舶提供实时信息。如果CPMS用于ESD/ERS触发,则其应具有用户要求的SIL。压力和液压油液位报警就地控制盘至少应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发出声光报警,并能在码头控制室重复报警:——PERC执行机构压力异常,除采用本质安全液压回路的情况外(见6.4.3);——蓄能器压力低,若安装了蓄能器;——蓄能器氮气压力低,若安装了蓄能器;——液压油箱油位低。ERS概述卸料臂应配备双阀和PERC,以实现卸料臂与船体能快速脱离。阀门分别安装在PERC的两侧,整个系统应安装在TSA的垂直立管上,且PERC的法兰面应保持水平。LNG5s10s2s以内。报警距离应根据上述要求确定。在码头管道的液压冲击压力分析中应考虑紧急脱离系统阀门关闭时间。PERC应满足卸料臂与船舶汇管彻底和安全的分离。TSA的下部仍应与船舶汇管连接,ERSPERC应配置定位装置或标识,确保在断开后复位时能准确定位。ERS应配备一个装置,防止由于双阀间介质因热膨胀而导致超压。ERSERS(4中列出的最小安全系数来设计最大等效设计载荷():a(SFa)+PL;b(SFb)+PL。表4安全系数(见表A.15)工况编号SFa结构失效安全系数SFb抗泄漏安全系数3,4,5或94.02.01,2,7,8或103.33(=4.0/1.2)1.67(=2.0/1.2)SSE2.0(=4.0/2.0)1.0(=2.0/2.0)注1:在工况6中不需要设计ERS或QCDC。2:PLPLTA.155810A.15ERSLNGERS下列两种形式的系统是符合设计要求的:ERSPERC能够触发。ERSPERCPERC电磁阀泄漏或者排放管线背压导致的液压故障而误动作的可能性。ERS阀门关闭后,PERC才能打开。脱离后,即使出现液压或电力故障,PERC卸料臂制造商应根据GT24932019154安全装置防火要求应遵循以下防火要求:——卸料臂上的ERS阀门和排凝阀门应符合GB/T26479的防火要求;——液压系统应安装在适当位置,以便消防水应从主液压单元(MHU)处主动排出;ERS阀门关闭和打开紧11001.535010分钟。通常来说,在外臂较低位置的油管或软管比较关键。用户可以根据GB/T24963或国家(地方)标准和法规的防火要求针对设备、室外机柜和面板、管道和结构元件提出明确要求。应设计1套被动防火措施来配合主动防火系统(例如:灭火装置、喷头、监控器等),以使保护效果最优化。电气安全要求概述电源规格应由用户在表A.7中进行确定。主电源应设置过载保护。卸料臂制造商提供的断路器应符合相关规定。危险区域划分GB3836.14GB/T2496(地方)LNG运输船靠泊时形成的危险区域。电气元件GB/T3836.1GB/T3836.2、GB/T3836.3GB/T3836.4GB/T3836.5GB/T3836.6GB/T3836.7GB/T3836.9GB/T3836.18、GB/T3836.15和或国家(地方)标准和法规的要求。防雷和接地保护GB/T21714.1GB/T16895.3(地方)标准和法规。用户应提供码头接地的详细资料。因雷击造成的建筑物损坏以及人员人身危害应根据GB/T21714.3或国家(地方)标准和法规的要求进行评估。电源故障概述液压或电力系统故障不应触发紧急脱离系统动作。液压动力备用系统应安装液压蓄能器、多电源或应急发电机等液压动力备用系统以保证液压动力。即使所有的卸料臂不是同时断开,液压动力的能量应支持岸侧所有卸料臂依次紧急断开、升高和收回到护舷压缩后的靠泊线后面。QDC电力备用系统逻辑和控制系统的电源备用系统应由接收站提供,如UPS、多电源或备用发电机,应符合国家(地方)标准和法规要求。杂散电流保护器绝缘法兰和软管的电阻应不小于以下值:——制造并安装完成后10000Ω;——静压实验后及使用周期中1000Ω。500V20V及以上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绝缘电阻测试,1000Ω。接地所有法兰连接,包括旋转接头(除绝缘旋转接头外),应通过接地电阻阻值不大于2Ω的接地线接地。注:ERS和QCDC具有电气连续性,不需要单独接地,因为如果单独接地可能会影响其安全运行。船岸连接概述A.10。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卸料臂与船的连接:——用户指定标准的螺栓法兰;——手动快速连接器(QCDC);——液压快速连接器(QCDC)。应为QCDC将要连接的每种直径的法兰提供中心校正设备。密封件和法兰表面处理应与LNG运输船汇管相匹配。垫片应符合国家(地方)标准和法规的要求或由用户指定。QCDCQCDC4中的最小安全系数来设计最大等效设计载荷(6.4.22):a)防止结构失效和分离载荷系数(安全系数)a(SFa)PL;b)抗渗漏和永久变形载荷系数(安全系数)b(SFb)×LCA+PL。当载荷组合与表A.15不同时,应选择适当的安全系数。在计算安全系数时,应考虑到最少的连接夹具仅因弯曲力矩产生张力的方向。当至少一个连接夹具在最大等效设计载荷和最低操作压力下失效时,耦合器应保持密封。QCDC法兰等级和直径应符合表A.10的规定。QCDC夹紧机构在设计时应对公称汇管法兰厚度进行5mm的不均匀性补偿。QCDC液压操作QCDC的连接和断开,应尽可能通过位于码头平台的的卸料臂控制盘和就地控制站完成。该就地控制站通常是便携式或悬挂式控制面板。LNGERSQCDC,应有一个用于防止打开的联锁设备。ERS准备就绪的时打开。液压操作QCDC夹具应以相同的力矩同时操作,且不应船的汇管法兰过度压紧。如果发生液压系统失压故障,液压控制QCDC和与液压系统有关的阀门应保位,且应提供手动释放装置。QCDC10s-15s(QCDC应能在规定厚度冰层下的最大汇管负荷下断开。手动QCDC的夹具/解锁手柄上不需要加长杆,该加长杆不属于原始设计。所有运动部件的润滑都应在不拆卸联轴器的情况下完成。法兰盖QCDC法兰盖上应设有把手,以方便手动安装和拆卸。液压和电气控制系统概述该系统应包含两种速率的操作模式。该系统应被设计为间歇(停止/启动)运转。卸料臂及其附件的操作动力应来自专用液压单元。控制柜应安装在码头控制间或仪表间。控制盘及执行机构应安装在码头一侧,包括:(LNG——遥控器(A.13)LNGLNG输送汇管处进行卸料臂的正常连接和断开操作。远程控制位置的选择可商议确定。(见表A.14)应考虑作为安全系统组成部分的电气和电子原件应考虑电磁兼容性(EMC)。7章内容要求的液压和电气控制系统也可以被使用。卸料臂操作卸料臂操作包括以下内容。单个卸料臂可进行以下操作:——常规的浮动和回转操作,包括越过LNG运输船护栏和连接区域汇管末端的操作;——操作到维护位置。在下列条件下液压油压力处于可接受压力范围内:——LNG运输船正常移动的浮动模式;——LNG运输船漂移时的浮动模式;——连接过程和LNG运输船正常移动的控制模式;——连接后的控制模式:如果连接到LNG运输船后,未处于浮动模式,设计应防止卸料臂受到损伤。。QCDC的连接和断开(如果适用);ERS的操作包括自动提升和收回;ERS在以下状态下可进行操作:——整个外臂置于略高于水平位置,以方便排净;——满载和空载卸料臂处于回收状态;——满载和空载卸料臂处于重新连接PERC状态。在完全断电的情况下,每只臂上应该有一个单独的手动释放阀,用于紧急释放。这些阀门的位置可以设置在每个臂液压单元外。应采取措施防止这些阀门的无意或意外操作。液压元件液压系统用于操作卸料臂到指定位置,其设计应基于以下因素:卸料臂操作过程中的风载荷;旋转接头和其他运动部件的摩擦;c)a)b)10%的安全裕量;0.15m/s的运动速度和形成的惯性力;紧急脱离时产生的最大不平衡力矩;f)由冰的重量产生的不平衡力矩。卸料臂的运动以及阀门关闭的速度应使用流量调节器控制,而不应使用针型阀。应限制浮动时的压力升高,应保持在较低压力值。操作PERC的液压回路的设计应避免由液压泄漏、温度升高、误操作或任何其他原因造成的过压无意中触发PERC。液压油油箱的输出和回流管线应安装过滤器。应安装带有可更换滤芯的过滤器。出于安全考虑,应配备两套液压“动力”源,其中一套备用以防另一套出现故障。液压系统的设计应确保在紧急释放和上升速度下,同时紧急断开已连接的最大数量臂,2(6.1章节料臂收回到护舷压缩后的靠泊线后面的安全位置(见6.5.3.2章节)。如果配备了液压蓄能器,应设置控制气囊或者缸体内氮气压力的系统。液压油箱的排气口应装有干燥剂。管道、油管和配件的材料应采用不锈钢(304、304L、316、316L)材质。管道应牢固软管接头应使用不锈钢材质,且管卡应抗紫外线(UV)老化。应对每个液压回路单独冲洗。宜使用可生物降解的液压油,以避免海水污染。电气元件安装在卸料臂的电缆应用于本质安全电路,并符合电缆规定参数要求。电气元件应设计为间歇操作。GB/T4208GB/T4942IPIP56级。电气设备的现场装配应保持在最低限度。有线和无线遥控器都应为本质安全型。电机的“停止”按钮应为自动复位型。控制系统测试应为控制系统的日常测试提供条件,例如互锁设备、警报器和灯。遥控器5
表5遥控器指令类型控制指令显示卸料臂选择带有零位的选择开关—运转速率选择选择开关(高/低)—卸料臂动作驱动装置(舷内、外臂上、下及旋转运动)—QCDC(如需要)驱动装置—卸料臂码头控制盘卸料臂操作控制盘应位于码头上。控制盘应至少配备表6中规定的仪器。表6码头控制台类型指令报警ESDI手动激活ESDI专用声光信号ESDII手动激活ESDII(注释如下所示)专用声光信号注释:手动激活开关由用户安装检查和试验概述原型试验旋转接头寿命动态测试概述524000小时的连接时间。注:24000小时=24小时×每年200次操作×5年。当卸料臂制造商能够提供在LNG接卸作业中使用相同型号和尺寸的旋转接头连续成功运行至少5年且无故障的操作运行数据时,应取消旋转接头寿命动态测试。测试方案原型试验应采用全尺寸制造的旋转接头,并遵循以下条件:(40000081062510s);——温度低于-160℃(可用液氮充满旋转接头内部,通过控制小流量液氮,测量氮气液体液位);——旋转接头内部压力变化范围为0.25MPag(2.5barg)到0.35MPag(3.5barg);16600kN(41000N,径向载21000N46——氮气吹扫是每个试验中的常规操作(见4.3.3章节);——在大约每40000次转动后,应将旋转接头的温度恢复到环境温度;30%、60%100%的运动次数后,应拆除测试旋转接头。c)测试验收标准试验过程中,应连续测量以下项目:(10cm3/min/cm);——旋转副摩擦力不应显著增加。在完成30%、60%和100%的运动次数拆除测试旋转接头时,应检查以下项目:——压痕不应超过滚珠直径的8%;——外部密封件仍应有效,即无积水、内部结冰或密封件损坏;——密封件(主密封和次密封件和外部密封件)和轴承(滚道和滚珠或滚子)表面不允许有明显磨损(磨损即金属微量磨失)。原型试验水压试验旋转接头的水压试验应在环境温度下进行,不低于设计压力的1.5倍应保持至少30分钟,不产生永久变形。局部真空和泄漏试验局部真空和泄漏试验应在上述压力试验后进行。——第1阶段:水压试验后,旋转接头在50kPa(abs)下进行部分真空试验。——第2阶段:以水压方式施加设计压力,证明密封件正确复位,不允许有任何泄漏。——第3阶段:泄压后,使用空气或者氮气加压到0.3MPa,以检查次密封无泄漏。可能由温度变化产生一些不连续的气泡。每阶段测试的持续时间应为30分钟。旋转试验旋转接头应在1MPa的压力或规定的操作压力(以环境温度下的较高者为准)下10秒的运动周期内旋转至少±5°时进行流体静压泄漏测试。不应有任何泄漏。测试持续时间应为30分钟。防潮试验(例如填充液氮的环境中并将旋转接头温度曲线稳定在-160°C以下。不需要施加外部载荷和内部压力。向旋转接头上10mm1小时,然后将旋转接头恢复到环境温度。在测试过程中,旋转接头应按照8.2.2.2章节的规定旋转和摆动。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宜监测氮气吹扫压力,并将压力保持在现场使用所规定的压力水平/速率。拆卸旋转接头并检查旋转接头内部是否有积水、结冰或密封件损坏。e)载荷试验载荷能力试验应以设计压力PL为最小值,使试验载荷组合PCT等于计算出的最差恶劣载荷组合,即:=SF×
+PL其中PCT是试验载荷,由计算得到的最大载荷SF(见表3)×表A.15中每个负载组合PCAswivel(见4.3.5章节)和PL(见4.2.3.4章节)。12阶段的温度应低于-160°C3阶段应仅7SF定义。表7每个阶段的SF阶段123SFSFcSFbSFa每个阶段的测试时间应至少为10分钟。12阶段,然后施加外部载荷。11中测8%。滚珠凹痕应使用合适的测量仪器测量。在第2阶段中应检查旋转接头的泄漏情况,验收标准如下:10cm3/min/cm。在第3阶段,旋转接头和组件不会发生解体故障。112A.15PL,(设计压力SF将压PL减掉。注2:在第3阶段,当SF超过泄漏设计标准,即使表A.15中的载荷组合要求施加压力负载PL,也不会加压到内部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外部载荷可以将SF×PCAbearing和压力负载PL相加。ERS水压试验ERS1.530分钟,期间不应产生永久变形。气压试验应使用空气或氮气将内部压力加压到0.6Pa测试时间应持续30分钟。强度试验等于计算出的最差载荷组合,即:=SFb×+PL其中LCT是试验载荷,由计算得到的最大载荷SFb(见表4)×表A.15中每个负载组合LCA(见5.4.2章节)和PL(见4.2.3.4章节)。测试应利用抗泄漏安全系数(SFb)在环境温度和低于-160°C的温度下进行。此外,通过计算证明在抗结构失效系数(SFa,见表4)下ERS不会发生结构故障。(或由用户指定10A.15(设计压力)SFbPL减掉。阀门操作试验ERS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进行测试:a)温度低于-160℃;b)设计载荷LCA;c)设计压力。10次;然后通过阀门密PERC0.5MPa10次。记以内。释放性能测试ERS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进行性能测试:温度低于-160℃;;25毫米(或用户指定更厚厚度)。为安全起见,ERS不应受压,然而对于其他外部载荷应等效于压力载荷(PL)加上设计载荷()冰层的形成应使用精细的水喷雾。静压力应设置到最小。3PERC12PERC释放,不需要将两个阀门实际分离,以避免阀门密封面结冰,但在最后一次测试中应确认完全断开。在测试中,阀门关闭后2秒内PERC应被触发和释放。低温阀座泄漏试验该试验应利用执行器在ERS上部阀完成。该阀应处于正常的操作状态,即阀杆与水平最低点的ERS法兰垂直。阀门应充满液氮,并且温度稳定在-160°C以下进行。0.3MPag1MPag12次测量和记录数据。允许的泄漏率应为:——阀杆:0;——阀座:阀门每1mm公称直径收集氮气1cm3/min。QCDC水压试验QCDC1.530分钟,期间不应产生永久变形。气压试验应使用空气或氮气将内部压力加压到0.6MPa无泄漏,测试时间为30分钟。强度试验强度试验至少在设计压力PL下进行,使试验载荷组合LCT计算出的最差载荷组合,即:=SFb×+PL其中LCT是试验载荷,由计算得到的最大载荷SFb(见表4)×表A.15中每个负载组合LCA(见6.2)和PL(见4.2.3.4)。测试应利用抗泄漏安全系数(SFb)在环境温度和低于-160°C的温度下进行。此外,通过计算证明在抗结构失效系数(SFa,见表4)下QCDC不应发生结构故障。每个阶段的测试时间至少应为10分钟。(或由用户指定出于安全原因,在强度测试过程中执行器系统不应存在静压力。A.15(设计压力)SFbPL减掉。紧急泄漏测试QCDC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进行紧急泄漏测试:a)使至少一个夹具失效;b)施加最小操作压力;c)设计载荷LCA;d)应使用合适的液体(或由用户指定)加压,在环境温度下使用空气或氮气,低温条件下使用液氮,然后施加外部载荷,无渗漏情况发生。释放性能测试(QCDC)为了一致性,该测试应进行三次。在所有测试中,QCDC夹具的操作时间都应在10s~15s达到最大行程,QCDC都应从试验法兰脱离,没有爪钩钩住。测试应在常温和低温(低于-160°C)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每个温度下测试3次):出于安全原因,QCDC不应加压。在低温条件下:——积冰25毫米(或者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增加厚);使用精细的水喷雾制造冰层。供应商应提供在同等条件下其设计能够有效的防止QCDC夹具意外开启的试验证明。制造检验和测试概述除非另有规定,卸料臂上所有项目都应进行测试。材料GB/T18253-2018(地方)标准和法规选用。焊接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第IX(地方无损检测焊缝射线检查除角焊缝和分支连接外,产品管线的所有对接焊缝均应根据GB/T3323.1、GB/T3323.2或国家(地方)标准和法规的要求100%进行射线检查。焊缝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不能进行射线照相的产品线焊缝和所有角焊缝以及压力容器部件的分支连接应根据GB/T18851.1或国家(地方)标准和法规100%进行渗透检测。10%GB/T18851.1GB/T15822.1(地方标准和规定进行渗透检测或磁粉检测。尺寸检查基座立管、内臂、外臂、ERS和QCDC应进行尺寸检查以确认符合规格要求。压力试验卸料臂的每个部件或子组件都应进行水压试验。卸料臂的承压部件应在1.5倍设计压力的条件下进行试验。遵循合适的压力等级准则,应至少持续30分钟。试验介质的选择应能防止任何施工材料的污染以及试验介质残留在关键部件中的风险,这可能导致卸料臂在低温条件下结冰而损坏。尤其在对不锈钢进行试验时的氯化物含量。在试验过程中,卸料臂应禁止靠近以确保人员安全。在水压试验过后要对零部件进行彻底干燥。禁止直接进行热处理。ERS水压试验ERS1.530分钟。验收标准是不应有渗漏和永久变形。脱离性能测试脱离测试应在环境温度下进行3次来验证联锁功能,并确认阀门关闭的动作时间在规定±10%2PERC阀门泄漏试验阀座和阀盖密封泄漏率应在环境温度下使用空气或氮气来测量和记录。0.3MPa压力条件差下,5分钟内不允许有任何泄漏。根据测量方法,可能由温度变化产生一些不连续的气泡应在低于-160°CERS装置(仅限上部阀)进行低温测试。30.3MPa1MPa(12次测量1mm1cm3/min。QCDC水压试验QCDC1.530分钟,并按照规定相应压力等级进行实验。验收标准是不应有渗漏和永久变形。脱离性能测试脱离性能测试应在环境温度、无外部载荷的情况下进行3次,验证连接和释放功能,确1015秒之间,在最小液压油压力下能够正常操作。QCDC法兰进行测试。绝缘法兰(杂散电流保护器)应使用20V或以上电压等级的仪器进行测试。水压试验后电阻值不应小于1000Ω。如果要在水压试验前进行法兰绝缘试验,电阻值不应小于10000Ω。液压回路试验所有在车间组装的液压回路元件应由卸料臂制造商或配件供货商用合适的介质在不低于1.5倍设计压力的条件下进行测试,以确认无泄漏和永久变形的情况发生。工厂验收测试工厂测试应证实和/或确认以下事项:——完整的液压动力系统;——控制和报警系统;——ERS阀和PERC的功能;——QCDC的功能;——各种联锁的操作;——包络范围;——遵守的规范;——卸料臂在所有指定速度下的平稳操作性;——平台和梯子的适用性;——三维旋转接头单元的平衡;——运动部分的间隙,如钢制品的边缘、软管和电缆;——适当的液压油管、线缆和软管的布线和支撑;——评估设备、阀门和润滑点的可维护性和可接近性;有铭牌、设备编码服务等。平衡与性能试验。空载卸料臂的对接法兰应移动到包络线的所有极端位置(应检查所有的报警装置。紧急断开测试应按以下执行(被允许的包络范围内):——卸料臂是空载状态,连接在移动的模拟汇管上;——使用控制面板按钮,对空载卸料臂进行一次静态位置测试;——模拟静态位置时电源发生故障,使用蓄能器对的空载卸料臂进行测试。满载的卸料臂自动升起和收回后,应移动至收起状态,外臂升至水平面以上,以便于排空。空载的卸料臂应可以重新连接。ERSERS如果有规定,QCDC应在正常操作条件下进行脱离性能试验。如果用户不接受类似卸料臂的现有认证,可要求在低于-160℃条件下进行功能试验。所有ERS工厂验收测试都应记录在视频中,以便可以慢动作观看。建议提供两个固定摄像头:一个显示完整的PERC和其执行机构,另一个显示整个呈90°的卸料臂缩回动作。现场验收测试概述在现场安装后,卸料臂制造商应通过现场验收测试证明所有卸料臂在环境温度下的功能。所有卸料臂应完全组装,电气和液压设备应完全检查。检查液压回路系统中的液压油质量。应符合GB/T14039(或等效标准)或阀门组件制造商设定的标准的要求,严格遵守-/18/15等级的表面清洁度。(主液压单元和液压油管)。卸料臂组件概述应按照8.1.15.2至8.5.2.7章节中的描述对卸料臂组件进行测试。泄漏测试现场提供的连接接头(包括旋转接头)含水量不应超过0.1%。应在0.6MPa的压力下使用空气或氮气进行泄漏检查,测试时间至少为30分钟。验收标准为不存在泄漏。平衡测试应在空载状态下检查内臂、外臂和三维旋转接头组件之间的平衡,必要时进行调整。验收标准为符合相关规范要求。间隙检查B.2)。验收标准不能有碰撞。操作测试应进行以下测试作为操作测试。测试期间,应检查与其他结构接口(输入/输出)的安装情况。验收标准应符合以下要求:——空载卸料臂的交接口法兰应移动到操作包线的所有极端位置(典型数:8),以及——应检查运动部分的间隙,如钢制品的边缘,软管和电缆。——应检查所有警报设定值和连锁情况。——CPMS(如有)应进行检查。——应检查旋转接头氮气干燥系统。——应检查QCDC(如有)应进行检查。应检查维护和维修作业的方便性和可操作性。注:包括卸料臂(如有模拟汇管法兰)周围的空间,便于卸料臂的维护作业。ERSERS脱离性能测试应使用控制面板上的按钮和蓄能器(如有)从静态位置(被允许的包络范围内)在空载条件下进行测试,在模拟电源故障状态。进行此测试是为了确认PERC释放,不需要实际断开阀门。PERC释放后,卸料臂应自动收回到指定位置,然后,应将外臂操纵到水平位置以上,最后将臂置于收起状态。测试完应进行重连操作。LNGLNGERS的实际断开测试。电阻测试在卸料臂安装以后,安装完成所有的软管、管线、线缆等组件,检测绝缘法兰的电阻。应使用20V或以上电压等级的仪器进行测试。验收标准为不小于1000Ω。液压回路应按照8.5.3.2至8.5.3.3章节中的描述对液压回路进行测试水压试验现场提供的液压油管应在1.5倍设计压力下进行水压测试。验收标准为没有永久变形或渗漏。泄漏测试应对已进行水压试验的设备与油管的连接接头,在设计压力下进行水压试验。验收标准为不存在泄漏。质量保证和控制质量体系ISO9000ISO9001要求的质量体系。质量方案(含设计活动质量保证计划应包括设计、制造和测试等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应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遵守标准和规定的要求;——所有部件的材料;——焊接工艺和资质;——热处理程序;——无损检测;——建议修复方法;——供应范围内的测试;——尺寸检查;——液压系统的清洁度;——喷漆和防腐蚀;——认证和测试所有升降装置部件;——钢结构装配的论证;——电气和仪表仪器设备的认证和测试;——绝缘法兰的电阻;——包装和存放。文档需求C.1C.2附录A(资料性)设计数据表表A.1到A.15和图A.1到A.4标明了卸料臂设计数据。注1:允许用户(用户和卸料臂制造商)复制表A.1至A.15中的表格。注2:表A.1至A.15主要由用户填写。表A.1卸料臂详细设计参数泊位No.卸料臂位号No.卸料臂设计压力kPaG设计流量m3/h设计温度最低/最高°C卸料臂操作单项连接组合表A.2产品和操作数据泊位No.产品卸料臂温度°Ckg/m3粘度kPa.s蒸汽压力kPaGm3/hkPaG最低最高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表A.3LNG运输船详细参数船型(货仓数量、围护系统)LNG运输船舱容 a装载(m)(m)b护栏高度(m)c最小值最大值(m)(m)d最小值最大值(m)(m)e汇管间距最小值最大值(m)(m)表A.4LNG运输船运动船型LNG运输船舱容(m3)运动(以汇管为基准)前纵荡a(m)后纵荡a(m)横荡a(m)垂荡最大值+(m)-(m)横摇最大值+(°)-(°)纵摇最大值+(°)-(°)偏转最大值+(°)-(°)a纵荡和横荡同时发生。表A.5汇管详细参数船名产品直径mm/ASME等级///壁厚/材料///产品直径mm/ASME等级///壁厚/材料///产品直径mm/ASME等级///壁厚/材料///产品直径mm/ASME等级///壁厚/材料///表A.6泊位详细参数——基础单位:米a基座平面与海图基准面高度b码头前沿与靠泊线距离,最大值/最小值c基座中心线与码头前沿距离d基座间隙e码头可用长度f码头可用宽度g平面内最高点与海图基准面距离h安装方式1基座法兰与基座平面距离i安装方式2基座法兰与基座平面距离j安装方式3基座法兰与基座平面距离k立管中心到立管法兰面基座中心线与基座法兰距离卸料臂动作时和停用臂之间的最小间隙(见5.1.3)(5.1.3)相邻卸料臂任何部分之间的最小间隙(注意:一些船舶上的最小汇管中心距允许相邻ERS和相邻QCDC之间的间隙小于0.3m)(见5.1.3)卸料臂配重之间的最小间隙(见5.1.3)表A.7泊位详细参数——额定功率和供电电源电压Hz交流直流相数/芯数由用户电动机是/否逻辑/跳闸系统是/否电气仪表是/否电液元件是/否表A.8泊位详细参数——安全危险区域分类危险区域分类表A.9环境参数设计风速a(见5.2.3.8)——收起状态(m/s)——操纵状态/连接状态(m/s)——水压试验/维护维修(m/s)地震系数(OBE)——垂直方向——水平方向(G)(G)环境温度-最低环境温度-最高(°C)(°C)太阳辐射温度(°C)对于结冰对风载荷的影响需要考虑结冰厚度(5.2.3.65.2.3.8)——在寒冷气候下的所有组件 (mm)——在产品承载部件 (mm)bc(m)(m)a10m3m/s(地方)标准和法规的规定风速,或与用户商定的规定风速。b包括潮汐和正垂荡。c包括潮汐和负垂荡。用“+”或“-”表示高于或低于海图基准。表A.10特殊要求泊位号/卸料臂位号单位ERS制造商和型号ERS装置阀门关闭行程时间第一行程(ESDⅠ)/第二行程(ESDⅡ)ERS装置阀门关闭时间(s)PERC打开时间(s)2s内ERS装置阀门——型号——通径——球径(mm)满\少机械连锁是\否液压连锁是\否快速连接/断开耦合器(QCDC)是\否QCDC操作液压/手动卡具夹紧操控时间最小/最大(液压驱动)(s)10-15液氮回流管线是\否对接法兰等级/直径(公称通径)(mm)磅级基座立管法兰等级/直径(公称通径)(mm)磅级控制系统码头控制盘见表A.12)便携式遥控器见表是\否是\否卸放口,压力等级/直径(公称通径)(mm)——立管基座是\否,磅级——TSA底部是\否,磅级——码头管线和船舱汇管(防止卸料臂无卸放口)是\否——ERS阀门顶部是\否,磅级a压力等级/直径(公称通径)(mm)——基座立管——顶端——码头管线或船舱汇管(防止卸料臂无卸放口)\\\否外臂锁定装置机械/液压基础螺栓——指定卸料臂制造商——卸料臂制造商提供是\否是\否卸料臂制造商提供的各种模板是\否备用电动液压泵是\否手动液压泵是\否旋转接头吹扫系统是\否旋转接头蒸汽回收管线是\否保温——内臂是\否——外臂是\否——基座立管是\否支腿是\否润滑——油脂规格——滤芯是\否——就近是\否——集中是\否——其他是\否维修用汇管样板是\否表A.10特殊要求(续表)泊位号/卸料臂位号单位液压蓄能器是\否坠冰防护是\否设计使用寿命年a氮气吹扫管线布置需要根据接收站卸货完成后的吹扫操作规程确定。当利用重力进行吹扫时,氮气吹扫入口应设置在卸料臂顶部。表A.11极限报警详细参数(卸料臂ERS)卸料臂位号预警要求是/否a俯仰动作预警(m)b一级报警(俯仰动作)(m)c二级报警(俯仰动作)(m)d最大伸出距离(俯仰动作)(m)e相对于海图基准面探底操作极限距离(m)f相对于海图基准面扬高操作极限距离(m)g右旋极限(纵荡)详见表A.4h左旋极限(纵荡)详见表A.4i右旋二级报警(m)j左旋二级报警(m)k右旋一级报警(m)i左旋一级报警(m)m右转动预警值(m)n左转动预警值(m)-当达到一级报警值时的最大漂移速度(纵荡方向)a(m/s)-当达到一级报警值时的最大漂移速度(横荡方向)a(m/s)-当达到二级警报值时的最大漂移速度(纵荡方向a)(m/s)-当达到二级警报值时的最大漂移速度(横荡方向)a(m/s)-当达到手臂机械限制时的最大漂移速度(纵荡方向a)(m/s)-当达到手臂机械限制时的最大漂移速度(横荡方向)a(m/s)a建议附上船舶离泊时离泊距离和离泊速度与时间的对应曲线。表A.12码头控制柜要求a电源开\关(锁定键)是\否b液压油泵开\关是\否c卸料臂选择开关是\否d卸料臂就地控制是\否e码头控制柜就地/遥控开关是\否f两个速度移动的选择开关是g一级报警按钮,安装在红色保护盖内是ah二级报警按钮,安装在红色保护盖内是ai急停复位按钮是\否j报警灯是\否kERS阀门锁定开关是\否a见8.7章节A.13a卸料臂移动控制是\否b两种速度移动选择是cERS阀门锁定开关是\否A.14a码头(一个\多个臂)是\否b三维旋转接头总成(一个\多个臂)是\否c无线电控制是\否表A.15设计载荷情况工况编号模式载荷组合许用应力Kc×Sd1收起DLa+WLS1.2Sd2收起DLa+EL1.2Sda3移动操纵DL+WLO0.9Sdb4连接DL+WLO0.8Sdc5连接DL+FL+PL+WLO0.8Sd6连接DL+FL+PL+WLO+TL1.5Sd7紧急脱离DL+WLO1.1Sd8紧急脱离DL+FL+PL+WLO1.1Sd9维护DLa+WLM0.9Sd10静压试验DLa+FL+PLT+WLO1.3SdDL=静载荷EL=地震载荷FL=流体载荷PL=设计压力载荷PLT=TL=WLS=收起模式风载荷WLO=WLM=维修模式风载荷a通常卸料臂的安装位置应考虑地震情况。如果用户希望对卸料臂连接时工况进行地震计算分析,宜重新核对载荷组合。b在工况1、2、9和10中不包括结冰的静载荷。c每种工况的许用应力均已考虑到卸料臂的特殊状态:使用状态下连接到码头管道、LNG运输船舱汇管时紧急释放模式或压力试验模式受到的管道约束,以及停用状态下收回、操控、维修模式下受到的管道约束。标引序号说明:1——船舱汇管 a——干舷2——护栏 b——护栏高度3——水平面 c——汇管与水平面高度d——汇管舷距e——汇管间距图A.1LNG运输船详细参数标引序号说明:1——垂荡 5——倾斜2——偏转 6——横荡3——前纵荡 7——后纵荡4——横摇 8——码头图A.2LNG运输船运动名称正视图俯视图标引序号说明:1——式1 a——基座平面与海图基准面高度2——式2 b——码头前沿与靠泊线距离,最大值/最小值3——式3 c——基座中心线与码头前沿距离4——护舷 d——基座间隙5——靠泊线 码头可用长度6——海图基准面 f——码头可用宽度7——码头 g——平面内最高点与海图基准面距离8——基座平面 h——安装方式1基座法兰与基座平面距i——安装方式2基座法兰与基座平面距j3k——基座中心线与基座法兰距离图A.3泊位详细参数标引序号说明:5——安全操作区域①②③④ 13——纵荡(见表A.4)6——法兰连接空间 14——横荡(见表A.4)7——最大范围 15——d(见图A.1)8——2级报警区域 >d=dmin9——1级报警区域 <d=dmax10——预警范围 16——c(见图A.3)11——海图基准面 17——护舷12——定位观测线 18——靠泊线图A.4卸料臂设计和警报设置,ESD/ERS检测和激活附录B(资料性)参考图表表B.1间距检查点指南检查点汇管管口间距摆动范围观测位置平视图俯视图相邻操作臂间顶点的间距最小零相邻操作臂间顶点的间距最小最大待用臂配重和所有其他已连接臂配重间的间距最小最大对接法兰与ERC阀门QCDC等的间距最小零和最大船舶在最大吃水量,最大潮位时船舷到三维旋转接头间的间距配重与码头设备的间距最小最大船舷到三维旋转接头间的间距标引序号说明:1——检测板 6——左旋1级2——顶端1级 7——旋转角度3——顶端2级 8——右旋1级4——顶端角度 9——右旋2级5——左旋1级图B.1角度探测接近开关(典型)表B.2角度探测接近开关(典型)接近开关位置结果顶端角度旋转角度ABCDEFcccccc安全——允许运输的产品occccc一级报警——触发一级报警——ERS阀门关闭——产品输送切断——触发脱离电压信号oocccc二级报警——触发二级报警——如果尚未关闭,将关闭ERS阀——ERC断开——触发脱离电压信号ococcccoocccoooccccccooccccococcccoocccooo说明:co标引序号说明:1——主配重 11——汇管旋转接头2——次配重 12——对接法兰(或QCDC,如果需要)3——耳轴旋转接头 13——汇管4——耳轴组件 14——短管(如果需要)5——内臂 15——可调支腿(如果需要)6——夹角 16——紧急脱离装置7——顶端旋转接头 17——三维旋转接头组件8——摆动 18——立管法兰9——外臂 19——立管10——旋转接头 20——立管旋转接头图B.2卸料臂配置附录C(资料性)所需文件表C.1投标文件投标过程中必需的文件共1页文件号:版次:所需文件订购单编号:文件代号描述需要√份数备注一般文件101卸料臂制造商文件清单102项目完成时间表103质量保证手册104质量计划105公用工程消耗清单106分卸料臂制造商清单107分包商清单108验证试验证书机械/结构110总体布置图111操作范围示意图112零件图113ERC/ERS配置图114QC/DC配置图115剖面图116材料明细表117设计数据表118界面图119码头界面负荷数据120重量与重心数据121焊接汇总清单122焊接工艺/规定123焊接工艺评定124无损检测(NDE)程序125无损检测操作员资质126热处理程序127喷涂规定128臂平衡程序129工厂验收测试程序130包装与储存规定电液控制与仪表150电气接线图151电路图(典型)152电气设备清单153继电保护装置数据表154仪表数据表155控制逻辑图156液压管路图(典型)157液压设备清单158液压元件数据表运行170运行备件清单171消耗品清单172产品危害(hazard)数据表表C.2合同文件发包后必需的文件第1/2页文件号:版次:工程设计文件订购单编号:文件代号描述需要√份数文件类型截止日期包括在资料一般文件201卸料臂制造商主要文件清单202项目完成时间表203质量保证手册204质量计划205质量保证程序206公用工程消耗清单207分卸料臂制造商清单208分包商清单209验证试验证书机械/结构210总体布置图211操作范围示意图212零件图213PERC/ERS配置图214QCDC配置图215剖面图216材料明细表217设计数据表218应力分析报告219ERS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报告a220第三方设计证明221界面图222码头界面负荷数据223重量与重心数据224焊接汇总清单225焊接工艺/规定226焊接工艺评定227无损检测(NDE)程序b228无损检测操作员资质229热处理程序230喷涂和涂层规定231臂平衡程序232工厂验收测试程序233试验与测量设备明细234验收准则235包装与储存规定电液控制与仪表250电气接线图251电路图252电力电缆路由系统253电缆明细表254电气设备清单255架空保护设备数据表256仪表数据表257液压管路图258控制逻辑图259液压设备清单260压力控制阀明细表261液压元件数据表表C.2合同文件(续表)发包后必需的文件第2/2页文件号:版次:工程设计文件订购单编号:文件代号描述需要√份数文件类型截止日期包括在资料262接口数据表263控制系统设计计算书记录和证明文件301原材料试验证明302无损检测(NDE)报告b303热处理记录304热处理证书305压力测试证明306耐火测试证书307第三方验证证书308工厂验收测试报告或证书309性能测试证书310验证使用载荷证书311重量和/或称重证明文件312喷涂/涂层记录或证明文件313认可和/或修理报告314装箱单315版本注释316未完成的工程项目清单317未完成的工作清单现场和其他401现场储存程序402拆箱/吊装指南403安装程序404工厂/终端界面资料405试车程序406操作程序407维护程序408润滑日程表409安装与试车备件清单410运行备件清单411消耗品清单412产品危害数据表aFMEA:故障模型与应急分析bNDE:无损检测附录D(资料性)表D.1给出了本文件章条编号与ISO16904:2016章条编号对照。表D.1ISO16904:2016本文件章条编号ISO16904章条编号112233445566778899101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影产业中的教育元素与文化传承
-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
- 砖厂安全技术防范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Unit 7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分课时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失智老年人照护》模块 8:重度失智老年人照护-技能 35 衣物更换(SZ-35)
- 如何有效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 石墨制造工艺中的精密加工技术探讨
-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现状与优化策略
- 现代服务业中的人才培养与引进策略
- QES三体系内审检查表 含审核记录
- 信息论与编码 自学报告
- 口腔百问百答
- 二年级乘除法口诀专项练习1000题-推荐
- 贷款项目资金平衡表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理日志
- [整理]10kv开关站标准设计说明(最终版)
- 分级诊疗制度管理办法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 公务员入职登记表
- 九年级新目标英语单词表默写最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