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复习资料_第1页
美术复习资料_第2页
美术复习资料_第3页
美术复习资料_第4页
美术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术复习资料一、美术理论基础知识什么是美术?美术重要涉及绘画、雕塑、设计和建筑艺术等四大门类。广义来说,书法、篆刻、摄影、摄像、动画、新媒体艺术和电脑美术也归入美术的范畴之内。三庭五眼:是前人绘画经验的总结,是成年人五官平视时的基本比例关系的普通规律。图示:人体的基本比例:站七坐五盘三半。(站着7个头长,坐姿5个头长,盘坐3个半长)中国人根据脸型和中文的相似之处的一种分类办法,普通分为八种:(1)国字形脸型;(2)目字形脸型;(3)田字形脸型;(4)由字形脸型;(5)申字形脸型;(6)甲字形脸型;(7)用字形脸型;(8)风字形脸型。重心线——人体重心是由人的头、躯干及四肢重力的合力作用而形成的点,由此点垂直向下指向地面的线称为重心线。动态线——人体的运动产生动态,就描绘着衣人物的动态而言,最明显的动态线就是衣裤与身体贴的较紧的部位。透视学:在平面或者曲面上再现空间感、立体感的办法和与此有关的科学研究。(1)视平线——指眼睛向水平方向望去所看到的水平线,它随视点变化而变化。(2)平行透视——也称焦点透视。立方体有一种面与画面平行,那它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就叫平行透视,它只有一种消失点。(3)成角透视——也称二点透视。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平行透视图)(成角透视)黄金比例——是造型艺术中的一种分割法则。广泛应用于造型艺术中,被认为是最美、最协调的比例,其比值约为1:0.618。构图:在美术创作中,普通指在平面的物质空间中,安排和解决物象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和局部的形象构成整体的艺术作品,以体现构思中的预想形象与审美效果。8、藏书票——是由图像和文字两部分构成,它小而精,因此被誉为“书上宝石”“版画珍珠”“EXLIBRIS”意为“我的藏书”。9、藏书票的画面普通由图案、拉丁文、票主名、作者签名构成。(1)印章——画家的印章普通分为姓名章、斋馆章、闲章。(插入方寸之间ppt)中国画(1)中国画从内容上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几类,从技法上分有工笔和写意。(2)墨——分为五色即焦、浓、重、淡、清五个色阶。(3)中国画写意花卉按技法普通分为泼墨法、破墨法和积墨法。用笔重要办法有中锋、侧锋、逆锋、拖笔等。(4)中国画山水画中的“三远法”指的是高远(仰望山巅为高远)、深远(由前窥其后为深远)、平远(极目远望为平远)。(散点透视法,西方为焦点透视法)(5)“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涉及一种内在的愤怒、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5)中国画的意境就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体现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它能使观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思想感情受到感染。12、书法涉及笔法、笔势和笔意三要素。12、《韩熙载夜宴图》为设色画,绢本,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分为五段:悉听琵琶、击鼓观舞、观赏王屋山跳六么舞、更衣暂歇、清吹合奏、曲终人散。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来宾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精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体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作者顾闳中,约9生,980间逝世,五代南唐画家。江南人。元宗、后主时任画院待诏。工画人物,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善于描摹神情意态。存世作品有《韩熙载夜宴图》卷,绘写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夜宴。该画真实地描绘了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韩熙载纵情声色的夜生活,成功地刻划了韩熙载的复杂心境。清初四僧(1)石涛,原名朱若极,法名道济,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老人等。他师法自然,以“搜尽奇峰打初稿”的精神,在写生实践的基础上,大胆突破前人的规范,发明出大量新颖独特、千情万态的优秀作品。他的山水画笔墨构图千变万化,风神灵动,代表着清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代表作有《黄山图》《听泉图》笔墨豪放而有雄伟的气势;《细雨虬松图》用笔粗略,着重于对山水的真实感受。《黄山图》《听泉图》弘仁,号浙江学人,安徽歙县人。作品以黄山景观大幅著称,与石涛、梅清被称为“黄山派”,“石涛得黄山之灵,梅清得黄山之影,弘仁得黄山之质”。弘仁为“海阳四家”之首,又称“新安画派”。(海阳四家,或新安四家,亦即新安画派的重要代表,至于新安画派组员所指范畴就扩大到四家以外,统称新安画派。海阳四家指明末清初弘仁、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四画家。)代表作有《黄海松石图》。其画中岩石与松树姿态奇古而富变化,下面的三座山峰,实为黄山的“蓬莱三岛”的提炼和概括,体现了黄山的精神本质。(下图为《黄海松石图》)朱耷,号八大山人、个山、良月、道郎等。明室后裔,深怀“亡国之痛”,精神抑郁,情态癫狂,作品个性特性突出,笔下的鱼鸟神情奇特,经常显出“白眼向人”活痛苦不堪、倔强绝犟的情态。(4)髡(kūn)残,字介丘,号石溪,又字白秃,石道人、残道者等。作品布局严谨,墨气从容,景物茂密,境界奇僻,画面多峦幽深,长于干笔皴擦。代表作有《报恩寺图》《苍翠凌天图》《雨洗山根图》。《报恩寺图》14、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15、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富春山居图》局部元代黄公望《幽涧寒松图》局部元代倪瓒《青卞隐居图》元代王蒙《秋江鱼影图》元代吴镇16、吴门画派——戴进、文徵明、唐寅、仇英(苏州别名吴门,此画派的画家多为苏州人)古希腊代表建筑:帕特农神庙(古希腊文:Παρθενών),是古希腊雅典娜女神的神庙,兴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卫城。它是现存至今最重要的古典希腊时代建筑物,长约69.49米,宽约30.78米,矗立于3层台阶上,玉阶巨柱,画栋镂檐,遍饰浮雕,蔚为壮观。整个庙宇由凿有凹槽的46根大理石柱围绕。普通被认为是多立克柱式发展的顶端;雕像装饰是古希腊艺术的顶点,另外还被尊为古希腊与雅典民主制度的象征,是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之一。近两个世纪以来,希腊持续进行对该神庙的修复与重建工作。哥特式代表建筑: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NotreDamedeParis)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哥特式风格基督教教堂,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矗立在塞纳河畔,位于整个巴黎城的中心。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该教堂以其哥特式的建筑风格,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堂内所藏的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即使这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妙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属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含有核心代表意义的一座。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数年。米兰大教堂(MilanCathedral),意大利出名的天主教堂,又称"杜莫主教堂"、多魔大教堂、朵摸教堂。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规模雄踞世界第二,是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也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教堂之一。坐落于米兰市中心的大教堂广场,教堂长158米,最宽处93米。塔尖最高处达108.5米。总面积11700平方米,可容纳35000人。米兰大教堂在宗教界的地位极其重要,出名的《米兰赦令》就从这里颁布,使得基督教正当化,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在这里达芬奇·布拉曼特曾为他画过无数设计初稿,为使得大教堂更加壮丽。拿破仑曾在这里加冕,达芬奇为这座建筑发明了电梯。米兰大教堂也是世界上雕塑最多的建筑和尖塔最多的建筑,被誉为大理石山。米兰大教堂也是天主教米兰总教区的主教堂,米兰教区则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区。米兰大教堂不仅仅是一种教堂,一栋建筑,他更是米兰的精神象征和标志,也是世界建筑史和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3)科隆大教堂位于科隆市中心,始建于1248年,几经波折1880年最后完毕。大教堂是欧洲基督教权威的象征,是哥特式宗教建筑艺术的典范。它为罕见的五进建筑,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高塔直向苍穹,象征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除两座高塔外,教堂外部尚有多座小尖塔烘托。教堂四壁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钟楼上装有5座响钟,最重的达24吨,响钟齐鸣,声音洪亮。科隆大教堂内有诸多珍藏品。二战期间,教堂部分遭到破坏,近来始终在进行修复,作为信仰象征和欧洲文化传统见证的科隆大教堂最后得以保存。19、非洲艺术《王太后像》青铜雕塑16世纪初作者贝宁20、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三杰:达.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拉斐尔代表作《西斯廷圣母》、米开朗基罗代表作《大卫》21、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和专业美术而言的,以广大劳动人民为主体作者和享用者的美术。民间美术种类重要有木版年画(民间过农历年时张贴体现欢乐吉庆气象的图画。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杨家埠是中国古代民间年画的三大出名产地)、剪纸、玩具、石雕、泥塑、面塑、皮影、刺绣(中国刺绣重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刺绣的技法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等,刺绣的用途重要涉及生活和艺术装饰,如服装、床上用品、台布、舞台、艺术品装饰)、染织、竹编、草编等。22、纹样(1)纹样定义——纹样是一种实用性与装饰性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有较强的主观性、趣味性和规律性。(2)纹样的题材有植物纹样、几何纹样、动物纹样、风景纹样和人物纹样。(3)纹样的组织形式:单独纹样、适合纹样和持续纹样三种。23、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自然之美、空间之美和人文之美。24、青铜器:(1)分类:武器和工具类:戈、矛、斤、(刀)、越、镞、铲、凿等。乐器类:钲、饶、钟、鼓等。生活用品类:鼎、鬲(lì)、簋(guǐ)、豆、爵、斝(jiǎ)、卣(yǒu)、纍(lei)、瓿(bù).青铜器的造型装饰特点:纹样--饕餮纹(兽面纹,夸张了的或者幻想中的动物正面形象)、夔龙纹、夔凤纹、云纹、雷纹等。云雷纹饕餮纹夔纹纹样组织形式有单独纹样,二方持续纹样和四方持续纹样,多以单独纹样为主体,最为强烈夺目。青铜器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作为祭祀的礼器,是标志奴隶主贵族等级权威的“礼器”。由于它独特的“礼器”性质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和艺术精神。青铜工艺的社会意义、政治意义、宗教意义,在世界各民族中是罕见的,形成了青铜艺术的特殊风格,这种风格北李泽厚先生成为“狞厉美”。(5)青铜器代表作:后母戊方鼎是商代已经发现最大的青铜器。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832.84公斤,器腹部内壁铸铭“后母戊”,是商王母亲的庙号。后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后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势华丽,工艺高超,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反映了殷商青铜冶铸业的技术水平,是商周青铜器的代表作。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以云雷纹为地,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部周缘饰饕餮纹,柱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后母戊”青铜方鼎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锻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锻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出1000公斤。制作如此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环节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后母戊”青铜鼎的锻造,充足阐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锻造不仅规模宏大,并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另外,经光谱定性分析与化学分析的沉淀法所进行的定量分析,“后母戊”青铜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战国时期成书的《考工记·筑氏》所记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从中可见我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内在传承。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浮雕、莲鹤方壶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展翅欲线刻、体面的结合,使器物达成了很高的艺术水平飞的立鹤体现出升腾的美感,洋溢被解放的生命力。25、剪纸的基本知识概念:是以纸为材料,通过剪、刻、染等办法,塑造出多个艺术形象,用于生活环境的装饰和喜庆活动的点缀。(1)剪纸的艺术特色:概括、夸张、生动、简洁(2)剪纸的历史与演变:商周即已出现,现有不同的风格流派。(3)剪纸的基本技法:阴刻(阴刻剪纸的的特点与阳刻剪纸恰恰相反,就是刻去原稿的轮廓线,保存轮廓线以外的部分,要“剪剪相断”。即:以整体块状为主。)、阳刻(阳刻剪纸的特性是保存原稿的轮廓线,剪去轮廓以外的空白部分,要“剪剪相连”。即:以线条相连。)、阴阳混刻。(4)色彩体现:单色、彩色、套色、染色。26、陶瓷(1)特性:胎体不透明、质地较松、气孔率较高、质地粗糙含少量杂质。(2)分类: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和工业陶瓷。(3)陶器和瓷器的区别:陶器普通用陶土作胎,烧制温度大致在900℃-1050℃之间,胎体较疏松,有较强的吸水性,普通表面无釉或者有低温釉。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通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由于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多个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普通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成本低廉,含有耐磨不透水的特性。(4)宋代出名的瓷窑有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5)唐三彩:汉族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因此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27、彩陶:新石器时代陶瓷工艺已较为发达,发掘于黄河流域的有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发掘于长江流域的有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彩陶;以及发掘于沿海的龙山文化和河姆渡文化的黑陶等。历史上有瓷都之称的都市是景德镇,有陶都之称的都市是宜兴。青瓷成熟于魏晋,白瓷成熟于隋唐,唐三彩是唐代陶瓷美术中的代表作品。

28、服装设计的三要素:款式、颜色、面料。29、什么是“因材施艺”?所谓“因材施艺”就是充足的运用和发挥物质材料自然属性的特质,进行巧妙的加工和制作,出现宛如天成般的独特艺术效果。30、色彩的基础知识三原色——红色、蓝色、黄色。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1)色相——是指不同的“相貌”。(2)明度——指色的明暗、深浅程度。(3)纯度——指色的饱和度。(4)在24色相环上夹角15°以内的色称作同类色;45°所指的色为近似色;120°所指的色为对比色;180°所指的色为互补色。(参考右图)31、标志,是一种含有象征意义和一定内涵的视觉符号。标志的分类:一是国家、都市、公司、商品、团体、活动、机构等类型的标志;二是交通、安全、场馆、产品使用、质量、操作等类型的公共标志。标志的应用和特性:识别性、原则化和通用性。标志设计的要素:构思、构图、色彩标志的体现形式:具象、意象、抽象标志的形式组合:图形组合、文字组合、图文组合。标志的设计原则:①简洁明了,便于识别记忆;②定位精确,内涵深刻;③新颖独特,造型优美;④较长的时效性和较广的合用范畴。32、招贴:又名海报或宣传画、广告画,属于户外广告。规定运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较短时间和一定空间距离内提供清晰的视觉信息,精确传达特定的主题。重要类型有政治类、文化类、公益类、商业类、娱乐类、比赛类等。体现办法有:绘画、摄影、剪切或电脑制作。招贴的构成要素:图形、文字与色彩。招贴的创作流程:①确立主题;②选择要素;③绘制草图;④组合创作并修改。33、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分类:(1)标志设计——以寓意深刻,形态简洁的视觉符号形象来象征或指称某一事物体现一定的含义,传达特定的信息的设计。(2)包装设计——产品与消费者的媒介,能够保护、介绍、美化商品。(3)字体设计——对文字的笔画、构造、造型、色彩以及编排等方面进行艺术解决。(4)图像设计——运用多个手工或电脑的绘画手段或影像技术进行发明性的图像设计。(5)广告设计——能够获取大量信息,且很大程度影响自己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6)书籍设计——对书籍的封面及排版等进行艺术化的设计。(7)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运用视觉设计手段,使公司形成一种整体形象。34、展示设计——是一种以信息传达为目的,集多个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空间视觉传达设计。35、基础图案——分为基础设计和图案构成两个方面。36、平面构成——是构成和设计的基础。37、素描(速写)基础理论:五调子是西方绘画体系中素描教学所用到的专业术语。五调子:是指含有一定形体构造、一定材质的物体受光的影响后在本身不同区域所体现的明暗变化规律。高光:受光物体最亮的点,体现的是物体直接反射光源的部分,多见于质感比较光滑的物体。亮灰部:高光与明暗交界限之间的区域。明暗交界限:分辨物体亮部与暗部的区域,普通是物体的构造转折处。(明暗交界限不是指具体的哪一条线,它的形状、明暗、虚实都会随物体构造转折发生变化。)反光:物体的背光部分受其它物体或物体所处环境的反射光影响的部分(反光可使物体更通透含有体积感)。投影:物体本身遮挡光线后在空间中产生的暗影(有了投影的重色物体在画面里才不会显得浮)。试一试,在右图中标出明暗五调子38、印象派: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它是将科学的色彩学理论运用于绘画,中国高考艺术专业的色彩考试,也是以这种色彩规律作为原则。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39、新印象派:新印象派,或称新印象主义(neo-impressionism)、点彩派,是继印象派之后在法国出现的美术流派他们不用轮廓线划分形象,而用点状的小笔触,通过合乎科学的光色规律的并置,让无数小色点在观者视觉中混合,从而构成色点构成的形象,被某些艺术评论家称作"点彩派"。二、名家名画1、油画董希文《开国大典》1953年赏析:所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它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不凡。作者以严谨的构图,用写实手法和传统的重工彩相结合,成功地再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一伟大庄重时刻。《开国大典》中国画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1959年赏析:题目出自毛泽东词《沁园春.雪》,画面描绘的是云开雪霁、旭日东升时,莽莽神州大地“红妆素裹,分外妖娆”的美丽图景。整幅画都是从江山如此多娇之“娇”字上下功夫,概括了祖国的壮美江山。抒发了画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江山如此多娇》素描王式廊1959《血衣》赏析:《血衣》取材于画家王式廊解放早期在华北各地参加徒弟改革的斗争场面。他以一位妇女高举被害丈夫的血衣作为激发受害农民起来控诉地主罪行的导火线,塑造了众多含有不同性格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中国画齐白石《趣蛙图》赏析:画以水墨涂染六只青蛙群集聚会,两只早已等在本地,一只刚跳下地,四肢刚着地,身体还没放松;两只刚爬到,其中一只一条腿还没来得及收回;一只正从水中游过来,六只各各神态动作不同,极为生动活泼,令人不禁莞尔。又以淡水墨略略勾画水线和草,整幅意趣盎然,栩栩如生。《趣蛙图》李可染中国画1984年《春牧图》赏析:描绘了一种牧童悠闲地骑在水牛背上,观望春天美景的情景。作品中稳重的水牛和天真的孩童,动静对比强烈,相映成趣。作者用极凝炼概括的笔墨挥写而成,看似信手拈来,却是笔笔见功力,恰到好处,其精湛的艺术造诣表露无遗。《春牧图》石涛清朝中国画《搜尽奇峰图》赏析:立足于师法造化,以灵活多变、奔放奇险而又蕴藏着沉郁、沧茫的笔墨,里描绘奇峰怪石和充满生机的草木,从而开创出中国山水画的新境界。王希孟北宋《千里江山图》赏析: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作品为大青绿设色绢本,间以赭石配色。画面色彩匀净明丽,富于装饰性。壮丽秀美的山水,仿佛将人带入了一种超乎物象之外的精神世界。梵.高油画《乌鸦群飞的麦田》赏析:后印象主义画家梵.高对黄色的热爱炽烈而持久。色彩对比鲜明而明亮的麦田,燃烧着画家激情的火焰,倾注着他内心激荡的情感。《乌鸦群飞的麦田》梵.高油画《星月夜》赏析:天空与大地被紧凑的粗线条所清晰的勾勒出来,深沉和凝重的底色色调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恐惧、压抑甚至是悲剧的感觉。这一切带给我们的感觉唯有震撼了。让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激情在压抑之后肆无忌惮的放任和体现。德拉克洛瓦法国1830油画《自由引导人民》赏析:是为纪念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作品。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杜键油画《在激流中迈进》赏析:作者以简洁的艺术语言,雄健有力的笔触,凝重的色调体现了黄河船工们齐心合力在黄河的激流浊浪中奋力迈进的惊险场景。运用烘托和对比的手法来刻画黄河船工在劳动中所体现的惊人力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东汉《击鼓说唱俑》赏析:说唱俑席地而坐,头部硕大,裹着头巾,前额充满皱纹,赤膊跣足,左臂环抱一种圆鼓,右手高扬鼓锤。形象生动的塑造了一种老年说唱艺人的形象。《击鼓说唱俑》13、伦勃朗荷兰油画17世纪《夜巡》赏析:此画是为阿姆斯特丹城射手连队画的一幅群像。画的光和色彩的体现也是令人惊叹的。原画体现的是白天,因长久烟薰,颜色变黑人们误称为"夜巡"。它引发了17世纪荷兰的艺术赞助人的价值观与画家个人追求之间微妙的关系。《夜巡》14、伦勃朗油画《浪子回头》赏析:画面体现的是老人的小儿子,所求家产,远走异乡,放浪形骸,迷途知返,最后回到家中,父子相遇的一刻。《浪子回头》15、毕加索西班牙壁画《格尔尼卡》赏析:作者运用阴冷的色彩,夸张、变形以及象征的手法,体现出法西斯暴行所制造的血腥景象,刻画了无辜平民所遭受的灾难、死亡和痛苦,达成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格尔尼卡》凯绥·柯勒惠支德国素描《面包》赏析:作品描写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小朋友与妇女饥饿形象的一种侧面,由于没有面包,两个饥饿的孩子拉扯着母亲的衣服在啼哭,无可奈何的母亲留给我们的只是一种背影,。以大胆而夸张的笔法刻画人物恐怖的眼神和绝望的姿势,体现出小女孩同时也是作者内心的孤单和恐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