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年第1学期《货币学与金融史》试卷_第1页
2007-2008年第1学期《货币学与金融史》试卷_第2页
2007-2008年第1学期《货币学与金融史》试卷_第3页
2007-2008年第1学期《货币学与金融史》试卷_第4页
2007-2008年第1学期《货币学与金融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2007-2008-1《货币学与金融史》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0×2′=20′)1.战国时只在楚国流通的货币是____。A布币B刀币C环币D蚁鼻钱2.半两钱最早出现于____。A原始社会B先秦时期C秦始皇统一中国后D汉代3.中国最早出现年号钱是在_____。A魏晋南北朝B东汉C唐朝D宋朝4.唐代出现专门从事存款的金融机构是____。A柜坊B钱铺C寺庙D当铺5.八思巴文使用于哪个朝代的钱币上?A朝代B清代C元代D宋代6.王莽币制改革时期所铸行的大面值的货币,是一种____。A升值货币B贬值货币C贵金属货币D贱金属货币7.秦汉时期,我国实行复本位的两种货币为____。A金和银B银和铜C金和铜D银和铁8.两汉五铢钱制度的正式确立在____。A汉高祖初年B汉武帝在位初期C西汉中期D东汉初年9.近代流通于中国的外国银元中对中国货币制度影响最大的是____。A本洋和鹰洋B西班牙和葡萄牙银元C荷兰和墨西哥银元D英国和日本银元10.下列对票号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A年终结算制不利于其业务的长远发展B资金来源狭窄致使放款也规模小C对商业的汇款数量大是其业务发展的主要原因D人力股可使其员工竭尽所能去扩大业务经营二.填空题(10×2′=20′)中国商周时期使用的最常见的货币是_____。王莽第一次币改时发行的最大货币名称为_______。北宋时期出现了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最初是____地区开始行用的。南宋与北宋货币制度的最大不同点是南宋的____已不最主要的货币。纸币使用由最初的分界到不分界最早出现在_____。中国古代的最早最完备的纸币制度条例是出现在____朝。明朝中后期,_____上升为主要货币。明朝时把前代传下来的铜钱叫旧钱,把本朝发行的铜钱叫_____。如果说钱庄是依靠外国洋行和银行的帮助而发展的,那么票号的兴盛则离不开_____的支持。中国近代成立最早的商业银行是_____。三.名词解释(5×3′=15′)五铢钱通宝钱制飞钱烂板袁大头四.简答(5×5′=25′)简述战国时期的货币体系简述西汉到东汉黄金消失的原因试述中国近代银两制度的内容北宋交子产生的原因分析通过一些钱币的政治谣言(如南北朝时的太货六铢、东汉刘秀时货泉、东汉后期的四出五铢和明朝末年的跑马崇桢钱等)分析钱币的社会功能。五.论述题(2×10′=20′)比较古代中国和希腊货币文化的异同。试述国民党法币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2007-2008-1《货币学与金融史》期末考试答案一.1.D2.B3.A4.A5.C6.B7.C8.B9.A10.D二.1.海贝2.一刀平五千3.四川4.铜钱5.金朝6.元7.白银8.制钱9.清朝政府10.中国通商银行三.1.五铢钱:汉代铸币,为纪重货币。自汉武帝元狩四年开始铸造,它避免了秦半钱名实不副的缺陷,因其形制、质量适中,字后代仿制,并影响了中国货币700年。2.通宝钱制:通宝钱是又一种中国封建社会行用时间较长的铜铸币,自唐初武德四年始铸的开元通宝到清朝末年止。通宝钱制打破了量名钱的惯例,开创了通宝钱制的时代,是金属货币制度的一大进步。3.飞钱:唐朝长安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出外经商带现钱不便,于是产生了用将现钱存于京师,再由京师的进奏院出贴子,商人持贴子回乡取现钱,这种票据的使用大大方便了商人在异地的经商,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这是中国汇兑业务的开始。4.烂板:近代西方国家把银元输入中国,初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行用,但为了增加其信用,广东的中国民间商号将银元表面打印上自己商号的名称,以作为保证兑现银两和一定成色的证明,后来每一家商号都这样做,使得一枚银元变得百孔千疮,面目全非。5.袁大头:民国时期所铸行的银币,流通量大,成色稳定,因上面有袁世凯头像而得名。有民三、民八、民九和民十四等不同版别。1914年《国币条例》定其为国币,中国白银货币渐趋统一。四.简答战国时期的四大货币体系答:(1)布币,北方主要用于燕、赵、魏国(2)刀币,行用于燕、赵、齐等国(3)环钱,用于秦国,后发展到燕、魏、赵等国(4)蚁鼻钱,南方的楚国行用。东汉黄金消失的原因答:(1)外流(2)为器(3)陪葬和窖藏(4)佛像(5)散入民间。近代银两制度的内容答:银两制形成于明代中后期,明政府将白银作为上缴国库的税银要求各地铸成50两一锭的形状。(1)银两的形式:船形元宝;银锞;滴珠和福珠;银饼和碎银。(2)成色:差别很大,各地不一,共计100种以上。从十足99.2%到9成和8成不等。各地使用的银两有上海的二七宝、北京的二六宝、天津的二四宝等。炉房是银两的制造者;政府还专设机构公估局,来鉴定银两成色,加印章后流通市面。为记账方便,还用虚银两,如纹银百两成色94%,各地所用的虚银两也不一致,如上海的九八规元、天津的行化银、汉口的洋例银等。(3)平砝:银两的重量标准叫平,各地的标准不一,使平砝很复杂。约有170种。分库平、关平、漕平、市平、市平等等。4.交子产生的原因:(1)信用关系的普遍发展(2)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改进(3)四川地区使用铁钱(4)四川地区的地理交通的复杂性。5.从钱币的政治谣言分析其社会功能:(1)政治宣传,为巩固政权和维护政治的稳定;(2)为人民树立一种信仰,维护社会的安定;(3)维系货币的信用,货币的信用反过来又影响政权的稳定;(4)促进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五.论述题1.中国与希腊古代货币文化的不同答:(1)两者都是世界货币文化的二枝奇葩。古希腊和中国两大货币文化较圈。(2)中国文字,西方为图案;中国为浇铸,西方为打制;中国为贱金属,西方为贵金属;中国为圆形方孔,西方为无孔(3)近代中国衰败,最后货币文化被迫融入西方。法币改革的背景、内容等意义答:背景(1)世界货币的发展从金本位向信用货币过渡,而中国刚刚在1932年废两改元(2)世界列强正在搞货币集团,美英日争夺中国货币权(3)1930年代的大衰退引起银价变动,冲击着中国经济,美国人提高银价而大量收购,使中国白银大量流入美国。而中国却出现了货币紧缩型通货膨胀。内容(1)废除银本位制,实行法币制度(2)三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3)先与英国后与美国的货币发生联系。意义(1)中国自主的币制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增长(2)是中国近代独立经济制度形成的开始。2007-2008-1《货币学与金融史》期末考试试题B一.单选题(10×2′=20′)1.古代西方钱币的制作以冲压为主,而中国古代的钱币则主要以___。A浇铸B手工制作C机器制作D打制2.秦汉时期除铜钱外,上币为____。A白银B黄金C白鹿皮币D粮食3.从西汉前期到隋朝约700年时期里,中国使用的主要铜钱为_____。A五铢钱B半两钱C通宝钱D铜元4.与五铢钱相比,开元通宝的货币制度不再属于_____。A金属货币B实物货币C称量货币D信用货币5.与中国的飞钱相比,古代西方的金融汇兑业务要比中国____。A晚很多B早很多C稍晚一点D稍早一点6.咸丰年间以银两为单位发行的纸币是_____。A大清宝钞B户部官票C户部宝钞D至元宝钞7.中国最早的自办的银行是____。A中国通商银行B大清银行C中国商业银行D户部试办银行8.早期在中国市场上流通的影响较大的外国银元是:A.英国的站人洋B.法国的坐人洋C.德国的马剑D.西班牙的本洋9.1935年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后,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有发行货币权的银行为:A.中国银行B.中央银行C.农民银行D.交通银行10.1933年国民党实行废两改元,铸行流通的银元是:袁头币B.孙中山的半身像币C.蒋介石头像币D.黎元洪头像币二.填空题(10×2′=20′)中国先秦的四大货币体系,其币材是____。鬼脸钱是在战国时的___国使用的货币。战国时黄金的价值计量单位是镒和____。秦朝的半两钱是统一的货币,半两应是___铢。汉武帝推行的____,是继秦始皇统一币制后中国货币史上又一件大事。王莽在位时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其中六泉十布是代表性的货币,十布中面值最大的是_______。唐高祖对中国钱币再一次进行改革,废五铢钱,铸通宝钱,通宝钱一直行用至____朝末年止。北宋最早的纸币是在四川地区行用的______。南宋使用的主要货币是_____。最早纸币不分界是在____时期。三.三.名词解释(5×3′=15′)布币鬼脸钱一刀平五千五铢钱庄票四.简答(5×5′=25′)1.比较中西纸币产生有哪些不同?试述北宋钱荒与宋周边国家经济交往和各国货币政策的关系略述咸丰朝货币体系复杂性的原因、表现和结果国民党政府废两改元及其影响简述明、清和国民党时期白银的地位、作用和变化过程五.论述题(2×10′=20′)试述清代三次发行纸币的背景与内容分析钱庄发展的原因及其经营上的局限性2007-2008-1《货币学与金融史》期末考试B答案一.选择题1.A2.B3.A4.C5.B6.B7.A8.D9.C10.B二.填空1.青铜2.楚国3.斤4.十二5.五铢钱6.大布黄千7.清8.交子9.纸币10.金三.名词解释布币:战国时期行用一种青铜铸币,其形状似古代的金属工具铲,是战国时期四大货币体系之一。在当时战国各国中使用,但铸形不同。根据其发展的时间不同,分为原始布、空首布和平首布。秦统一六国后,布币不再充当货币。鬼脸钱:战国时南方楚国行用的一种货币,其外形似一张脸谱,另一种像蚂蚁形,叫蚁鼻钱,皆属于一个系列。这种钱应由原始的铜贝发展而来,与最早的天然货币海贝有渊源关系。一刀平五千:王莽时期发行的一种大钱,上书一刀平五千,就是一种金错刀,两枚的这样的刀值五铢钱一万枚,即值黄金一斤。因为当时黄金与五铢钱的比价为1:10000。王莽发行大钱的目的是用一枚金错刀来兑换有钱手中的黄金。五铢钱:汉朝自武帝时行用的一种青铜货币,比秦朝半两钱更加先进,不仅重量符合其名义重量,有重量适中,成色固定,形制单一,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流通700年之久。庄票:庄票是由钱庄签发的载有一定金额并由其负责兑现的一种票据,分即期和远期两种,即期庄票贝票即付,远期庄票到期付现。庄票的信用很好,可代替现金在市面流通。四.简答题①②③④⑤⑥中西纸币产生的不同:①中國纸币产生于货币战的环境;西方纸币产生于商品经济较发达的环境②中国纸币产生于贱金属的币材环境;西方纸币产生于贵金属金币③中国纸币依赖于国家信用;西方早期的纸币是银行券,由私人银行发行。北宋钱荒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交往及其货币政策关系:①北宋政策对外实行将铜钱作为贸易品的政策,大量的铜钱流出国门,有时外来史节等还可得到许多的赏赐②中国北方和西北的近邻如西夏、辽和金等国都对北宋进行了针对性的货币政策③同一时期的东亚各国如日本和朝鲜等国也从中国大量吸收铜钱入境,导致钱荒。④东南亚各国也大量吸收中国铜钱,使得中国铜钱一时成为国际货币。咸丰朝货币的复杂性及其原因:①内有太平天国起义②外有第二次鸦片战争③财政收支极为困难④表现为咸丰铜钱分为小平钱叫通宝、折二以上至当50为重宝、当百以上为元宝;咸丰朝还发行纸币,分别为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⑤结果打破了清王朝银钱平行本位体系⑥货币体系开始出现动荡。废两改元及其影响:①1932年国民党采取一项币制改革,废除银两,改用银元,在实际上将银两制从人民生活中废除了②这是1014年《国币条例》改革的继续③有利于中国币制的统一,是中国币制的一大进步,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银本位国家④削弱了依赖两制生存的钱庄的实力,扩大了银行业的影响。明清和民国白银地位的变化:①明前期白银不为主币,明初用纸币和铜钱,但中期后白银取得了主币地位②清朝继续银铜复本位制,白银为上币,铜钱为下币。③民初《国币条例》统一银元使用,但银两继续存在。④国民党30年代的币改,废两改元,银两制才真正退出流通,银元成为国币,银本位真正实现⑤1935年中国又实行了法币制度,将银元收归国有,实行纸币本位制。银元正式退出流通。五.论述题1.清朝三次发行纸币的背景和内容答:①清朝顺治帝时,发行了纸币,因为当时全国尚未统一,清发行扩充军费来镇压南方反抗。发行数量不多,并在叛乱结束后不再发行②咸丰年间,因太平天国起义而发行纸币,但因引起了通货膨胀而很快停发③清末时,各国银行发行兑换券,中国自己的银行大清银行也发行银元票和银两票。2.分析钱庄发展的原因:①钱庄经营灵活,给工商业的贷款符合当时中国企业规模不大的特点。②清代币制的复杂性是钱庄继续存在的根本原因。③钱庄与外商洋行的关系密切,并受制于洋行,使其不断发展。经营上的局限性:④每年的年终结算制,使其没有长远的规划⑤存户多为股东或其亲友,存款来源范围狭窄,经不起形势变化。⑥放贷受年终结算制度的影响,所贷款项必须在年终前收回,资产难以充分运用,投资的效益低。⑦放款只凭信用,没有抵押,增加了风险。浅埋暗挖隧道工艺标准1.竖井1.1适用范围:本章适用于浅埋暗挖隧道开挖的竖井由格栅钢架、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联合组成初期支护的施工及验收。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99-1999《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J163-20021.3术语(1)圈梁:竖井棚架支护底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2)竖井棚架:采用工字钢等型钢焊接成型的吊装骨架,用于提升、倒运竖井及隧道内垃圾和各种材料的吊运装置。(3)格栅钢架:用钢筋或型钢焊接加工而形成的架式支架。(4)喷射混凝土:利用压缩空气或其它动力,将按一定配比拌制的混凝土混合物沿管路输送至喷头处,以较高速度垂直射于受喷面,依赖喷射过程中水泥与骨料的连续撞击,压密而形成的一种混凝土。(5)干喷:将水泥和骨料干拌后送到喷嘴,在喷嘴的前端让其与水合流的一种混凝土的施工方法。(6)湿喷:将水泥和骨料加水搅拌均匀后直接喷射到受喷面上的一种混凝土施工方法。(7)初期支护:当设计要求隧洞的永久支护分期完成时,隧洞开挖后及时施工的支护。(8)钢支撑:采用工字钢等型钢焊接成型的支护钢架,用于支撑初衬结构的一种支护方式。1.4一般规定1.4.1竖井的断面形式可采用矩形或圆形,当地质情况较差时宜采用圆形。1.4.2竖井井口应做锁口圈梁,锁口圈梁应在井身掘进前完成。1.4.3竖井应设防雨棚,井口周围应设防汛墙和栏杆。1.4.4竖井应安装上下爬梯,爬梯应牢固可靠,利于行走,不影响竖井施工和运输。1.4.5施工中竖井口、井底、绞车房和工作吊盘间均应有联系信号,必要时可设直通电话。1.5工艺流程(I)锁口圈梁1.5.1圈梁施工前应进行复核量测,确定竖井准确位置。1.5.2开挖圈梁时严禁扰动圈梁底部土方,清出圈梁底后可直接浇注垫层混凝土.1.5.3垫层混凝土应沿线路方向灌注,布灰应均匀,其允许偏差为:+5高程mm,表面平整度3mm。-101.5.4挡水墙高度应高于现况地面该地区最高降水量。1.5.5圈梁钢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进场后检查出厂材质证明,并按规格、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苫盖,防止雨淋生锈。2钢筋绑扎前检查钢筋是否锈蚀,除锈后方可绑扎。3施工垫层浇注完毕并上强度后方可进行圈梁钢筋施工。4钢筋绑扎应用同标号砂浆垫块或塑料卡支垫,支垫间距为1m左右,并按行列式或交错式摆放,垫块或塑料卡与钢筋应固定牢固。5钢筋绑扎搭接35d,钢筋搭接时,中间和两端共绑扎3处,并必须单独绑扎后,再和交叉钢筋绑扎,钢筋绑扎搭接接头必须错开。6单支箍筋和双支箍筋拐角处与主筋交叉点全部绑扎,双支箍筋平直部分与主筋交叉点可交叉绑扎。7箍筋位置保证正确并垂直主筋,双支箍筋弯钩叠合处,沿受力方向错开设置,单支箍筋可按交错式排列。8钢筋绑扎牢固稳定,不得变形松脱和开焊。9圈梁埋件必须固定,保证牢固、位置正确,埋铁位置根据现场情况设置。10验收标准:钢筋:主筋分布间距:±10双层筋间距:±10保护层厚度:±5双支箍筋单面满焊10d1.5.6圈梁模板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绑扎完毕验收后方可支搭模板。2模板进场后立即对模板除锈,并码放好,做好苫盖,模板使用前再对模板刷隔离剂。3模板铺设应牢固、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相邻两块模板接缝平齐,高低差不大于2mm。支架系统连接应牢固稳定。4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50%方可拆除模板,拆除的模板及时清除灰渣及时维修,妥善保管。5验收标准模板:表面平整度:3模内尺寸:+3轴线位移:51.5.7圈梁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模板验收完毕后方可浇注混凝土。2混凝土浇注一般采用灰溜子浇注,配合人工手推车浇注。3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梅花形振捣,振捣间距不大于50cm,振捣棒插入混凝土内每次不短于3分钟,直至混凝土表面不起泡为准,保证混凝土的振捣密实。4混凝土塌落度14~16cm。5混凝土浇注时严禁向混凝土中加水。6混凝土终凝后采用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7混凝土抗压和抗渗试件应在灌注地点制作。7.验收标准(mm)轴线位移20高程+20垂直度15厚度%%p101.5.8圈梁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还应符合7.1、7.2、7.3有关规定。(II)竖井棚架1.6.1竖井一般采用龙门架和电葫芦做为运输系统,并设防雨棚。1.6.2施工中所采用的龙门架和电葫芦必须经过计算,是否能够达到竖井提升要求。1.6.3龙门架各立柱应设钢筋混凝土独立墩,并准确定位竖井圈梁上柱脚预埋铁位置1.6.4安装龙门架应首先立托梁,然后架设行梁,再立龙门架的吊梁,最后架设横撑和斜撑。1.6.5龙门架立柱与预埋铁之间应加设焊接三角钢板,焊缝长度不低于2cm。1.6.6电葫芦安装前,应仔细检查有无损坏或丢失的零部件,并给起升和运行减速器加油,将加油孔密封,严防渗漏。1.6.7根据导轨情况,用调整垫圈调整电葫芦轨道,保证轮缘与轨道翼缘间有4mm间隙。1.6.8在轨道两端设置弹性缓冲器,以保证电葫芦行至两端不脱轨或防止破坏机体。1.6.9在轨道或其连接的构架上设置地线,接地线为截面不小于25mm的金属导线。1.6.10龙门架和电葫芦使用中应经常检查、维修和保养。1.6.11提升设备不得超负荷作业,运输速度应符合设备技术要求;1.6.12提升设备应有深度指示器和防过卷、过速等保护装置以及限速器和松绳信号等。1.6.13提升用的钢丝绳和各种悬挂用的连接装置,应具有规定的安全系数,使用前应进行拉力试验,合格后方可安装。(III)竖井开挖1.7.1竖井开挖采用逐榀开挖,每榀对角开挖,开挖顺序为①--③--②--④,严禁全断面开挖。1.7.2竖井格栅榀距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绝不允许超挖。1.7.3竖井土方开挖严禁向下和向外超挖,尽可能避免对竖井侧壁土质的扰动。(IV)格栅安装1.8.1格栅宜选用钢筋、型钢、钢轨等制成。格栅钢筋的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8mm。1.8.2格栅应在开挖挂网或喷混凝土后及时架设。1.8.3安装前应清除底脚下的废渣及杂物。格栅安装允许偏差:横向和高程为±5cm,垂直度为±2°。1.8.4格栅安装可在开挖面以人工进行,各节钢架间宜以连接板、螺栓和加强筋连接。1.8.5各格栅间宜采用竖向连接筋连接,竖井四角必须各设连接筋1根。1.8.6钢筋网片铺设应平整,并与格栅连接牢固,钢筋网片搭接长度不小于一个网孔。1.8.7钢筋格栅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应在格栅里外侧各铺设一层,并连接牢固。1.8.8钢筋焊接10d,单面满焊,格栅连接板处设置4根加强筋。1.8.9钢筋焊接时,引弧在形成焊缝部位进行,不得烧伤主筋。1.8.10钢筋焊接过程中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光滑,焊缝余高平缓过渡,弧坑必须填满。1.8.11钢筋焊接的焊缝厚度不小于主筋直径的0.3倍,焊缝宽度不小于主筋直径的0.7倍。1.8.12格栅应与所喷混凝土形成一体,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0mm。格栅与围岩间的间隙必须用喷混凝土天实。(V)钢支撑1.9.1竖井支护一般采用盘撑和对撑等钢支撑支护方式。1.9.2竖井钢支撑应在竖井挖至一定深度时,按照设计要求及时安装,一般自地面6米以上,不大于3米设一道,6米以下不大于2米设一道;最下一道钢支撑做至竖井底板上30cm。钢支撑应牢固可靠,对竖井壁能够施加预应力,起到支护作用。1.9.3竖井钢支撑一般采用不低于30#工字钢;八字支撑采用不低于25#工字钢。1.9.4钢支撑需要设置支架时,其支架一般采用Φ48钢管,每两根为一组,间距不大于3米,结构外露稍大于所采用的工字钢宽度,入土不小于1.0米,结构内与钢格栅焊接牢固,钢支撑和支架应在同一平面内。1.9.5工字钢切割面无裂纹、夹渣、分层和大于1mm的缺棱。1.9.6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焊逢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之间过渡平滑、焊渣与飞溅物清除干净。1.9.7竖井结构施工时,钢支撑上不得堆放材料或其它重物。发现变形、楔子松动或支撑系统出现故障时,必须及时处理。1.9.8钢支撑应随竖井回填自下而上逐层拆除,边拆边回填,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1.9.9验收标准钢支撑安装位置允许偏差:高程±50mm水平间距±100mm(VI)喷射混凝土1.10.1喷射混凝土应在格栅安装后及时进行,亦采用湿喷工艺。1.10.2喷射混凝土前应清理场地,清扫受喷面;对机具设备进行试运转。就绪后方可进行混凝土喷射作业。1.10.3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满足混凝土强度和喷射工艺要求。1.10.4喷射混凝土作业应自下而上施工,混凝土终凝至下一循环开挖土方时间应不小于3小时。1.10.5作业开始时必须先送风,后开机,再给料;结束时,应待料喷完后再关风。1.10.6喷射作业完毕或因故中断喷射时,必须将喷射机和输料管内的积料清除干净。1.10.7喷射机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喷头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施工时喷头与喷面保持垂直,保持0.6~1.0m的距离。喷手在施工时必须控制好水灰比,保持混凝土面平整,呈湿润光泽,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1.10.8混合料应随拌随喷,不掺混合料的干拌料,存放时间不应大于2h;掺有速凝剂的干混合料,存放时间不应大于20min.1.10.9喷射混凝土回弹量不大于15%。1.10.10喷射混凝土后应进行养护和保护,养护时间不得低于14d,温度低于5℃不得浇水养护。所喷混凝土达不到设计强度的40%不得受冻。1.10.11验收标准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30mm矢弦比不大于1/6(VII)竖井封底1.11.1施工开挖接近井底200mm时,不得超挖或扰动井底土方。1.11.2封底严禁全断面开挖,采用分段开挖预留封底钢筋施工,封底钢筋与竖井格栅焊接成整体。1.11.3竖井井底应平整压实,其允许偏差为:+5高程mm,表面平整度20mm,并在1m范围内不得多于1处。井底经-10检查合格后,应及时进行施工混凝土垫层。1.11.4钢筋焊接10d;钢筋绑扎搭接35d,钢筋搭接时,中间和两端共绑扎3处,并单独绑扎后,再和交叉钢筋绑扎,钢筋绑扎搭接接头错开。1.11.5钢筋绑扎牢固,不得有松脱开焊。1.11.6施工中根据现场情况预留罐坑,竖井两端预留泵坑,泵坑、罐坑周边及坑底采用钢筋和双层网片支护,并喷护混凝土。1.11.7验收标准钢筋:主筋分布间距:±10双层筋间距:±10保护层厚度:±5喷射混凝土:喷层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砼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井底标高-20,01.11.4钢筋焊接10d;钢筋绑扎搭接35d,钢筋搭接时,中间和两端共绑扎3处,并单独绑扎后,再和交叉钢筋绑扎,钢筋绑扎搭接接头错开。1.11.5钢筋绑扎牢固,不得有松脱开焊。1.11.6施工中根据现场情况预留罐坑7.3竖井土方开挖严禁向下和向外超挖,尽可能避免对竖井侧壁土质的扰动。(IV)格栅安装1.8.1格栅宜选用钢筋、型钢、钢轨等制成。格栅钢筋的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8mm。1.8.2格栅应在开挖挂网或喷混凝土后及时架设。1.8.3安装前应清除底脚下的废渣及杂物。格栅安装允许偏差:横向和高程为±5cm,垂直度为±2°。1.8.4格栅安装可在开挖面以人工进行,各节钢架间宜以连接板、螺栓和加强筋连接。1.8.5各格栅间宜采用竖向连接筋连接,竖井四角必须各设连接筋1根。1.8.6钢筋网片铺设应平整,并与格栅连接牢固,钢筋网片搭接长度不小于一个网孔。1.8.7钢筋格栅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应在格栅里外侧各铺设一层,并连接牢固。1.8.8钢筋焊接10d,单面满焊,格栅连接板处设置4根加强筋。1.8.9钢筋焊接时,引弧在形成焊缝部位进行,不得烧伤主筋。1.8.10钢筋焊接过程中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光滑,焊缝余高平缓过渡,弧坑必须填满。1.8.11钢筋焊接的焊缝厚度不小于主筋直径的0.3倍,焊缝宽度不小于主筋直径的0.7倍。1.8.12格栅应与所喷混凝土形成一体,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0mm。格栅与围岩间的间隙必须用喷混凝土天实。(V)钢支撑1.9.1竖井支护一般采用盘撑和对撑等钢支撑支护方式。1.9.2竖井钢支撑应在竖井挖至一定深度时,按照设计要求及时安装,一般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