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调研报告7篇_第1页
医疗机构调研报告7篇_第2页
医疗机构调研报告7篇_第3页
医疗机构调研报告7篇_第4页
医疗机构调研报告7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疗机构调研报告医疗机构调研报告7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家逐步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晰。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顿的医疗机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医疗机构调研报告1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日趋完善,以及法制知识的广泛普及,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服务质量的规定也逐日严格。尽管十年来,各地医院的医护技术水平已有很大的进步,但医疗纠纷却是逐年上升。1存在的问题为什么技术水平提高,患者的不满意率却大幅度升高呢?究其因素,笔者认为有下列几个方面:(1)患者参加医疗的意识增强;(2)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减少,不盲目遵从医嘱,对多个医疗、检查的必要性存在疑问;(3)患者对医疗技术的现状盼望过高;(4)患者对医疗机构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盼望过高。现在我国的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1)人力资源局限性。护理人员配备严重局限性,绝大多数护士终日奔波于繁重的基础护理和简朴技术操作,无暇顾及患者的心理需求。(2)负效应多于正效应。医疗机构近几年在媒体上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令广大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减少。(3)综合分析差。由于科室划分越来越细,局限了医务人员日常接触的病种,因而对混合病种的患者治疗难以精确把握。(4)步调不一致。由于在日常工作中,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比医生多,患者有较多时间向护士提出疑问,而护士对患者的病情理解不清,对患者的疑问往往解释不清,引发患者不满。或者医生与护士的解释存在分歧,使患者在理解疾病时产生混淆,无所适从,因而对医护工作不满。(5)医患间信任度差。另外尚存在患者对医生规定的多个检查、化验缺少必要认识,在主观上不能认同,存在抵触情绪,盲目回绝必要的检查,由于多个工作的解释工作不到位,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个案在临床上随处可见。2方法随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及法律意识的增强,患者对医疗事业的规定也越来越高。如何改善医患关系,树立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摆在医务人员面前的一种重要问题。因此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中,应进一步理解可能存在的护患沟通困难,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效的沟通方式,从而实现有效沟通。我院自20__年开始实施六种护患沟通方式,规定全体护理人员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逐步实现人性化护理。实现护患有效沟通的六种沟通方式是:一种规定:诚信,尊重,同情,耐心。两个技巧:倾诉,介绍。三个掌握:掌握病情,检查成果,治疗状况。四个留心:留心沟通对象的情绪状况,受教育程度及沟通的感受,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盼望值,留心自己的感情反映并学会自我控制。五个避免:避免强求沟通对象,即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易刺激对方情绪的语调和语言;避免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变化对方的观点;避免压抑对方的情绪;六个方式:防止自己的针对性沟通;换对象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协调统一沟通;实物对照沟通。在工作中,全体护理人员主动按照有效沟通的方式,针对不同的患者,机动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方式与其沟通,使护患关系有了很大改善。具体总结经验以下:(1)患者的病情应具体向患者介绍。强调语言技巧,用词婉转,避免残酷词语引发患者过分紧张。如为患者可能难以接受的事实,应主动与家眷沟通,拟定与患者介绍病情的真实程度和一致性。并在全科统一口径,避免出现解释上的失误,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2)多个化验检查应向患者解释进行检查的必要性,获得患者的认同。患者有回绝检查的权利,在讲明检查项目的目的和意义的前提下,患者仍回绝检查,可订立回绝检查书。不可违反患者意志。(3)重视患者的倾诉,予以适宜的解释。对患者表述的不适,应立刻到床旁检视患者,告知医生,对患者的不适予以对应解决或合理解释。(4)重视病情观察。特别是对昏迷或麻醉未苏醒患者,应加强病房巡视,主动检视患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5)加大健康教育宣传教育力度。除常规的出入院宣传教育外,护士对患者进行的任何操作都应予以具体的介绍目的、办法以及注意事项。获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6)强调护士的职业形象。规定言语温和,礼貌周到,称呼适宜,举止得体[1]。当代护理学的开创人,南丁格尔说过:“护理是一门艺术,进行艺术创作需要全身心的付出,精心准备。犹如画家雕刻家创作艺术作品那样。由于护理的对象是人,因此我必须说护理是一门最精细的艺术,他关注人类的生存状况,尝试对人类的困难(心理、身躯、道德、精神)作深刻的理解,护理是作为一门艺术的实践活动。”前辈的总结十分精辟,确实,护理工作不光是规定护理工作者精确完毕多个具体的护理工作,还需要大家用心灵去体会患者的不安与痛苦、愉快与喜悦,让患者感觉到护士与他们在一起。只有这样,才干增加护患之间的互相信任,实现切实有效的沟通,减少医疗纠纷,从而真正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医疗机构调研报告2农村医疗机构的药品监管是我们日常监管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保障广大农民用药安全的一种重要环节。然而在药品监管实践中,农村医疗院所的药事管理十分单薄,药品抽验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县内药品经营公司,并且也是假劣药品的多发区,因违法违规行为被查处的案件也居高不下,这既是我们药品监管工作的重点,也是药事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根据几年的药品监管工作实践,就农村医疗机构药品监管的难点及对策谈某些见解和体会。一、农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现状与分析我县现有乡镇卫生院23家,村级卫生所及个体诊所316家。分布在农村16个乡镇和187个自然村。由于受地方经济的影响,这些乡镇卫生院、村级诊因此及个体诊所的经济基础比较单薄,有的甚致职工都开不出工资,并且硬件设施极度匮乏,处在维持现状。在这种状况下,农村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难以达成政府和百姓的规定,也给我们药品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首先,农村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功效达不到规定。由于乡镇医疗机构受规模、人员所限,在药事管理上药房人员缺少,有的还不够从事药房管理的资质条件,尚有的是资质能力偏低,对药品的养护、评价、配制和分发以及特殊药品管理的知识还达不到规定的规定,以致造成药事管理功效不全,只能维持简朴的药事管理职责。第二,药学技术人员中非药学专业人员占有一定比例,学历普通较低,业务素质不高,有的药房人员身兼数职。这种状况在农村医疗机构体现的尤为突出。第三,药事管理制度不健全。药事管理的好坏有赖于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的有效贯彻。农村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制度建设大多没有摆上日程,个别基层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制度事实上处在可有可无状态,既缺少外部的压力,又缺少内部激励的动力,就连《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的“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药品保管制度”等由于没有对应的法律责任,在相称一部分农村医疗机构中得不到贯彻,给药品的安全使用带来了隐患。第四,药事管理水平较低。在日常监管中,农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水平明显低于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和药品经营公司。农村医疗机构涉药人员的技术水准、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普遍较低。医院往往只重视药品的进出数量管理,重视药品的经济收益,无视药品的质量管理,并且对药房、药库及设施的投入比较少,诸多农村医疗机构的药房,药库硬件还不如普通的药店,制度和软件建设更是处在低层次状态,不能适应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基本规定。第五、药品养护和贮存设施条件较差,农村医疗机构的药品贮存设施能够用“简陋”二字来形容。一是药库药房条件差,既无隔热装置,室内也无空调,窗帘、排气扇,及防鼠装置等设施,药品直接与地面或墙壁接触,在潮湿多雨的季节极易吸潮霉变。有些医疗机构,特别是村卫生所和个体诊所,多个药品随意摆放,未按规定进行分类,极易混淆;二是阴凉库缺少。全县80%的医疗机构没有设立阴凉库,有阴凉库的其面积与用药规模不相适应,空调长久关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三是冷藏设备不齐全,只有乡镇以上医疗机构配有冰箱,95%的村级医疗机构没有冰箱,有冰箱的也是和家庭混用。某些需要冷藏的药品如胎盘注射液等也在常温下寄存。乡镇以上医疗机构的冰箱不是不使用就是不够用,冰箱未起到应有作用;四是中药贮存器皿简陋。用纸箱、竹篓、麻袋盛装中药现象普遍,造成中药饮片发生吸潮霉变;五是温度计配备不全,多数医疗机构没配备温度计,有的配备了温度计,也无统计,温湿度超出规定范畴时,也不采用任何方法,温湿度调控成为一名空话;六是某些医疗机构缺少烘干、熏蒸等中药养护设施;七是药品出库不按先进先出的原则操作,随意性大,造成经营发现过期失效药品。第六,药品采购渠道不正规,质量隐患大,由于没有制度的约束,加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某些医疗单位愿冒着被查处的风险向无证经营者采购药品,特别是农村个体诊所,药品采购渠道比较混乱。而无证经营者提供的药品来源复杂,加上储存和养护条件差,没有对应的药品质量确保方法,因此药品质量难以确保,安全隐患大。又因购进药品无质量验收制度也不进行验收,一旦药品出现质量问题,难以追根溯源。二、造成现状的根本因素造成农村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相对混乱的因素诸多,归纳起来重要有下列几个方面1、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对药品生产公司,药品经营公司未按照规定实施gsp的,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而时医疗机构获得用药资格与药品经营公司的准入条件却不同,医疗机构使用(其实质就是经营)药品只要由卫生行政部门许可,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就可用药,且用药范畴广,并能够合用三类医疗器械。即使《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对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有关设施、设备、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及规章制度有对应规定,但没有具体的具体规定,因此卫生行政部门在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前,极少组织现场验收,而办药店,则规定法人代表含有高中以上学历,同时还要有2名药师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并且必须通过gsp认证。另外,普通零售药店要获得三类医疗器械的经营资格,必须要有2名主管药师以上职称的药学技术人员。因此,在农村申办药店的人少,而申办个体诊所的人却诸多。另外,法律法规对医疗机构用药范畴规定的不明确。《药品流通监督管理方法》(暂行)第27条规定:“城乡中的个体行医人员和个体诊所不得设立药房,不得从事药品购销活动。而现实中城乡个体行医人员和个体诊所普遍设立了药房。即使有关解释明确了城乡和乡村的区别,但是药房和药柜怎么区别,法律法规都没有明确规定,因而对违反第27条该如何进行处分现实中难以操作。2、不重视药品管理,设施设备投入不够。农村医疗机构一向只重视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医疗技术的提高,对药品管理只抱应付态度。首先,有些医疗机构认为,医疗水平及名誉的提高完全依赖于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与医务人员医疗技术的提高,而药品的管理对此没有明显的直接影响。特别是乡镇一级卫生院资金原来就很紧缺,在药品管理方面投入不如在医疗设备上投入经济效益来得快。乡镇医疗机构买一台空调,一年下来电费要好几千,而保存的药品价值也但是几百元,经济上很不划算。村级卫生所需要在阴凉和冷藏条件下保存的药品价格有的只有几元,即使被药监部门查获,处分金额也比需要的投入少得多;另首先,有人把药剂科看作是辅助科室,在资金技术上投入明显局限性;再者,从现实中看,医疗机构使用药品(既使使用假劣药品)造成的纠纷远远少于其它医疗事故造成的纠纷。以上是直接造成医疗机构对药品的管理不够重视,设施设备投入局限性的重要因素。另外农村医疗机构对药品从业人员培训不重视。每年除药监部门对药剂人员进行有限的一、二次培训外,极少组织对药剂人员进行药学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从而造成了药剂人员专业知识和药品管理知识局限性,整体素质偏低,有些药学技术人员缺少敬业精神和必要的职业道德修养。3、我们还存在监管力度还不够问题。由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成立时间短、人员少、资金局限性,执法装备落后,从而影响监管覆盖面。**县现有乡镇卫生院23个,村级诊所187个,个体诊所316个,分布比较分散,每年监督检查频次达不到两次,这也是造成监管不到位的一种客观因素。三、加强农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对策与建议1、把农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上面谈到的农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存在的多个问题,要治理好必须依赖于健全的法制。众所周知,药品是直接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特殊商品,也是受法律法规严格管理的商品之一。现行的《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的生产、经营实施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必须符正当定的条件才干得到法定的“许可”,由于我国医疗机构的市场属性迟迟未能在法律层面得到确认,尚属于“使用”单位的性质,因此医疗机构的“用药”不需要获得“许可”。这一现状直接造成了诸多的法律问题和实践问题。首先,医疗机构承当着80%份额的药品质量安全的重大责任;另首先,医疗机构使用药品却游离于市场准入之外,只要成立医疗机构就自然获得了使用药品的权力,这对广大药品经营公司而言是一种超国民待遇,对药品质量安全有效管理也少了最后一道最重要的防线。实践证明,基层医疗机构使用药品的质量问题,违法违规问题始终居高不下,仅靠事后监管很难治本,只有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将医疗机构药品纳入市场准入的大环境中去,明确医疗机构使用药品是市场流通的一种形式,从开办起就要符正当定规定或原则,才干获准“使用”药品资格。否则就严格实施“医药分家”,不允许其单设药房或药库。现在在现有管理基础上,某些地方或通过规章或通过规范性文献对基层医疗机构设立的药房及药库提出了基本原则,这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现实选择。2、依法配备符合资质的药学技术人员。笔者认为,对农村医疗机构药房与药库实施市场准入可能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然而,规定农村医疗机构配备依法经营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是《药品管理法》(22条)规定的必须推行的法定义务,应当能够依法强制推行。问题是即使《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了这一医疗机构的法定义务,并且进一步规定了严禁性条款,即“非药学技术人员不得直接从事药剂技术工作”,但是由于缺少配套的法律责任条款,这一法定义务以及严禁性条款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摆设”,仅靠药监人员的教育督促事实上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在某些配套规章如《药品流通监督管理方法》上明确违反《药品管理法》第22条应承当的法律责任。如农村医疗机构涉药人员的基本素质能依法得到确保,农村医疗的药事管理水平和药品质量会得到明显提高。3、健全完善农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制度。药事管理顾名思义必须要符合当代管理科学的某些基本原则和办法。其中,制度确保是重要一环。相对药品生产公司的gmp认证规范和药品经营公司的gsp认证规范,承当80%以上药品终端消费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至今没有一套对应的科学管理制度来规范,这是我国药事管理之“链条缺损”。应当说大型综合性医院数年来在药事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然而,大量的农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起点低,制度贯彻几乎都没有成文,更无从谈及制度执行与保障,直接造成了农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随意、被动、削弱,造成了农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始终处在低水平甚至负性循环。在监管实践中,某些农村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缺少可控确保方法,违法违规行为屡禁屡犯,其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药事管理不规范,缺少必须的制度保障。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农村医疗药事管理制度建设刻不容缓,首先要果断贯彻贯彻药事法规,明确规定的有关制度,如医疗机构购进药品检查验收制度、购销统计制度、药品保管制度等;另首先要从实际出发,调动农村医疗机构本身主动性,参考药品经营公司gsp认证规范,制订一套适合本辖区医疗机构用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如采购审批制度、处方调配制度、药品拆零管理制度、药品质量岗位制度、药品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等。在现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法制尚不健全完善的阶段,加强和增进农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上台阶、上水平,要依靠多方面的力量,要采用有效方法调动多方面的主动性、主动性,特别是要与政府以及卫生行政部门等协调动作,运使用方法制的、政策的、自律的、经济的手段,切实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使之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为广大农民的用药安全有效,增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明一种良好环境。1、药械从正规渠道购进2分2、建立药械购进、验收、登记2分3、药械购进、使用帐目清晰2分4、使用正规药品、器械2分5、特殊药品管理规范2分6、依法对药品、器械进行管理2分根据上述内容及分值,药品监督执法人员在对医疗机构药品进行检查时,如发现没有做到的内容,则此项分数全扣,当一次检查扣分达4分下列,且行为较轻的,则予以警告,限期改正外,必须视情予以经济处分。如全年累计扣分达10分以上,则该单位必须停业整顿,同时建议卫生主管部门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如发放了《药品使用许可证》,同时予以吊销。医疗机构调研报告3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市个体诊所成为我市建立多层次新型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但其规模小、数量多、设立分散、状况复杂,管理难度较大。截止现在,全市个体诊所已有近300家,重要集中在市中区和滕州市城区街道,为城区居民提供了基本的医疗服务,近几年,通过对医疗市场的整治和规范,个体诊所在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医疗环境上有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通过实施医疗机构监督量化分级以来,部分个体诊所的软硬件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20xx年开始,我们国家组织了几次大型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今年省里又针对性的开展了一级下列医疗机构专项整治活动,通过检查成果看,我市民营个体医疗机构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和制约了个体诊所的健康发展,下面我结合日常的检查状况,对个体诊所存在的问题做简要分析:一、人员执业、地址变更问题(法律规定)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医师经注册后,能够在医疗、防止、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畴执业,从事对应的医疗、防止、保健业务。未经医师注册获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执业医师法第十七条:医师变更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畴等注册事项的,应当到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办理变更注册手续。执业医师法第三十条:执业助理医师应当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在医疗、防止、保健机构中按照其执业类别执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从现在我市检查的状况看,有近10%的诊所不是开业申请人在执业,而聘任的人员多数没有办理医师变更注册。有的诊全部医师没护士、有的有护士没医师,个别诊所甚至是护士现场执业,近期,市监督所对一家诊所进行了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就是由于没有坐诊医生,由护士进行现场执业,造成患者延误病情死亡。这样的事例不少,由于人员执业造成的医疗纠纷在我市屡屡出现。有关诊所聘任人员行医问题,卫生部有专门的司法解释:第没有获得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和已获得证书未进行变更注册的人员都视为非卫生技术人员。一部分执业人员未及时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变更注册。有关诊所私自变更执业地点问题,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时候,已经对诊所进行了核准登记,核定了诊疗科目和执业地点,不是随便能够变更的,变更要首先进行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变更。今年,我们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5家诊所私自变更了执业地点,均进行了行政处分。二、超范畴执业和夸张宣传问题(法律规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畴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其改正,并能够根据情节处以3000元下列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广告管理方法》第六条医疗广告内容仅限于下列项目(一)医疗机构第一名称;(二)医疗机构地址;(三)全部制形式;(四)医疗机构类别;(五)诊疗科目;(六)床位数;(七)接诊时间;(八)联系电话。根据检查状况,多数诊所能基本按照核准科目开展诊疗活动,但是有个别诊所存在超范畴执业状况,有的内科诊所公然宣传治疗妇科、外科、皮肤科、儿科等疾病,现在,我市审批的诊所中除内科、中医、口腔诊所外,只审批了1家美容诊所和1家皮肤科诊所。检查发现有个别诊所甚至违法开展妇科手术、放环、取环、流产输卵管结扎术、早期终止妊娠术等项目。有关夸张宣传的问题,个体诊所在媒体公布医疗广告的现象比较少,但是个别诊所通过散发小广告,门头广告牌宣传的现象很普遍,多数有内容违规,新《医疗广告管理方法》修订的重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明确了医疗广告公布前的审查制度,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广告内容进行成品审查,获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后方可公布。二是限制了医疗广告内容,限于医疗机构第一名称、医疗机构地址、全部制形式、医疗机构类别、诊疗科目、床位数、接诊时间、联系电话等8项内容;同时,规定医疗广告不得出现下列八项内容,即涉及医疗技术、诊疗办法、疾病名称、药品的;确保治愈或者隐含确保治愈的;宣传治愈率、有效率等诊疗效果的;淫秽、迷信、荒诞的;贬低别人的;运用患者、卫生技术人员、医学教育科研机构及人员以及其它社会社团、组织的名义、形象作证明的;法律法规规定严禁的其它内容。并规定严禁运用新闻形式、医疗资讯服务类专项节(栏)目公布或变相公布医疗广告。三、消毒、隔离技术规范问题(法律规定)《消毒管理方法》第四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消毒管理组织,制订消毒管理制度,执行国家有关规范、原则和规定,定时开展消医疗机构调研报告4在人们日常生活患有多个疾病的时候,只有普通的小病能到药店购置药品治疗,其它大部分疾病需要到各级医疗机构进行用药治疗,医疗机构的病患者相对集中,用药人群大,在用药品种、数量上相对较大。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不停规范医疗机构药品从购进到使用全过程的管理,对于确保我市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含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现阶段对医疗机构的监管规范程度不及药品生产、经营公司,医疗机构在药品使用管理上还存在某些问题急需尽快解决。一、法律法规在医疗机构管理方面占的比例小,规范的多,处分的少。现在,对药品生产公司、药品经营公司国家都实施gmp、gsp全过程管理,而对医疗机构却没有对应的规范来管理;在现有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中对医疗机构的规定大部分是规范的内容,而医疗机构违反了法律法规,只有在进货渠道和药品质量方面明确规定了法律责任,其它方面没有明确处分根据。全部这些状况使药品监管部门对医疗机构的监管缺少查处力度,医疗机构有些违法行为不整治药品监管部门也没有方法解决。二、医疗机构诊疗药品管理不规范。在某些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药品,有的不懂得按药品管理,还按试剂管理,单独购进,有的在某些试剂商店进货。诊疗药品普通规定低温保存,并且使用期非常短,经常有过期失效现象出现。另外诊疗药品普通都寄存在医疗机构的化验室冰箱内,有的冰箱内的湿度较大,有的冰箱内还寄存其它生活用品。三、药品储存的设施设备与药品的储存规定不相适应。有的药品库房门窗不严密,库内温湿度无法控制,无法保持库内卫生环境;库内药品摆放混乱,合格区和不合格区无明显分界,药品与非药品混放,需低温保存的药品就在常温状态下寄存;无防尘、防潮、防霉、防污染以及防虫、防鼠、防鸟设备等等;有的大型医疗机构即有库房,又有病房药局,各科室也寄存药品,这样的药品储存环境不仅难以达成药品储存规定,并且药品管理还非常混乱。四、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缺少。有些医疗机构严重缺少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小型医疗机构没有专职人员管理使用药品,从药人员大多由医生、护士兼职或临时人员担任,缺少必要的药学知识,对药品的功效、毒副作用、配伍禁忌、注意事项、购进、验收、储存保管等知之甚少,使其使用的药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五、管理制度和程序不完善。缺少药品管理有关制度和程序,在药品购进、保管、储存、养护、使用等核心环节无章可循。六、村级卫生室医疗条件差。有的村卫生室设在医生家里,只有一间房间,既是药房,又是诊室,还是医生的休息室,药品在这样的环境下寄存不符合规定规定。七、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书管理问题。在我市某些林场、农村的卫生所,有的长久看不到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书,对其正当性需要到主管部门进行核算,有的一种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书两个医生使用,尚有某些乡村的游医,不办任何证件,暗中卖药,与药品监督管理人员打游击战,全部这些给药品监管带来诸多不便。八、有的医疗机构将科室分别承包给个人经营,这些承包个人对药品的管理更加混乱,为了经济效益,他们从违法渠道购进药品,药品质量难以确保;特别是某些中医诊所,中药饮片质量非常不好,还经常违法自配药品卖给患者。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下列建议,供参考:一、建议国家局尽快制订对应的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章,或者由我省自行制订地办法规,对医疗机构的药品使用管理进一步明确细化,并明确对应的法律责任;同时建议国家局对医疗机构制订出台有关药品使用的质量管理规范,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确保药品质量。二、结合药品经营公司gsp原则的有关规定,制订我市医疗机构创立规范药房方案,分步实施,大力推动了医疗机构药房的规范化建设。自从20xx年我市开始医疗机构创立规范药房工作,到今年年终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有28户达成了规范药房原则,尚有6户没有达标;对县级下列医疗机构还要研究具体方法,进一步推动。三、进一步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对某些不规范的违法行为要加强指导,推动整治;对违法渠道购进药品和药品质量存在问题的要加大处分力度,依法查处;对农村、林场以行医为名(未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书)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经营药品的违法行为要果断查处,依法取缔。四、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使医疗机构和广大人民群众对药品管理的重要性和药品知识有更深一步的认识,推动医疗机构建立诚信体系,形成由药监部门一家依法管药转变为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舆论氛围。五、结合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我市农村、林场卫生所创立规范药房、达标药房,推动我市农村、林场卫生所的药品管理,确保农村、林场卫生所使用药品的质量。我们要从保护广大群众生命健康的角度着想,工作主动主动,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监督管理好医疗机构的药品质量,保障全市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增进我市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医疗机构调研报告5几年来,随着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和监管力度的加大,医疗机构管理和使用医疗器械的法律法规意识普遍有所提高,医疗机构进货渠道进一步规范,使用无产品注册证书、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裁减的医疗器械的违法案件逐年减少。但是,医院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医疗机构中管理医疗器械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医疗机构在医疗器械的管理和临床用械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结合几年来从事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实际,现就工作中发现的有关问题及对策作下列探讨:一、存在重要问题及产生的因素(一)在医疗器械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中,医疗机构在医疗器械的管理和临床用械方面存在下列重要问题:1、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的购进、验收和保管、养护和报废等制度不健全,有关统计不完整。2、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公司资质资料收集不齐全,在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领用程序不规范,特别是某些大型的医疗器械设备未建立技术档案。3、医疗器械必要的保管养护储存条件不含有,普遍不如药品,多数无防潮、通风等设施;产品未按规定归类寄存,器械仓库存在脏、乱、差现象。(二)产生的因素:一是医疗机构的领导在医疗器械的管理上有重医药轻械,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二是医疗器械的采购、保管人员普遍存在法规意识淡薄,医疗器械的专业知识匮乏的现象;三是国家对医疗器械在流通、保管、养护和储存等方面缺少系统的规定和规定,使监督部门和医疗机构无章可循。二、对策建议医疗机构应在医疗器械采购、验收、保存、使用、报废等环节加强管理,建立和执行确保医疗器械质量的规章制度,严格从业人员上岗资格,完善档案资料管理等方面加强医疗器械管理,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和操控体系,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同时,国家局应尽快制订和出台医疗器械在流通、保管、养护、储存等方面的管理方法和规定,使监管工作有法可依。(一)严格从业人员上岗资格。医疗机构要建立对应的医疗器械管理的职能科室,负责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储存、使用管理、质量跟踪、资料控制、维修保养检查、产品报废裁减、培训操作人员、不良反映报告等工作,并配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对有关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二)完善档案资料管理。医疗机构要强化医疗器械档案资料管理,对二、三类设备类医疗器械逐台建立档案,搞好医疗器械的基础管理工作。(三)严把采购关。医疗机构采购医疗器械要由医疗器械管理职能科室负责,由有关科室提出申请,经医院同意交由采购部门执行,大型器械设备须由医疗设备委员会或院务会讨论同意后交由采购部门执行。采购医疗器械必须做到:1.严把“采购三关”,即公司资质关、产品正当性关、人员正当性关。必须从获得《医疗器械生产公司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公司许可证》的公司购进产品;产品必须是正当合格产品,必须是经注册、有质量原则、有合格证明的医疗器械,且有正当的票据;销售人员要有身份证复印件、加盖本公司印章和公司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的公司法定代表人委托受权书,并有明确授权范畴和期限。2.初次进货时必须严格审核供货商资质,医疗机构应当向供货单位索取并保存下列加盖供货单位公章的复印件:(1)《营业执照》。(2)《医疗器械生产公司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公司许可证》。(3)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委托授权书原件,委托授权书应明确授权范畴。(4)销售人员身份证明。(5)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及附件、质量原则。(6)产品合格证明。(四)严格质量验收。1、到货必须验收,并做好验收(购进)统计,验收(购进)统计应当注明:产品名称、供货厂商、注册证号、执行原则、规格(型号)、生产批号(出厂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使用期、数量、价格、购销单位、购销日期等内容。2、必须查验外观质量、包装及规定的包装标记和中文阐明书。3、发现外包装有破损、质量有问题、包装上无注册证书编号和产品同意文号的、过期、失效、裁减产品不得入库。(五)严格保存养护。医疗器械的保管保存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保存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仓库的基本条件应符合产品原则规定的储存规定。2、做好在库产品的养护工作。3、仓库要有六防方法,即防尘、防潮、防污染、防鼠、防霉、防虫。4、仓储要有垫板或货架。5、对产品要做好色标管理,合格品为绿色、待验品为黄色、不合格品为红色,并按区域分类寄存。6、产品要有货位定位标志。7、产品保管应做到帐、卡、物相符合。(六)严格使用管理。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器械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强设备管理。对损坏设备进行维修,对维护、保养、检查等环节进行管理,建立设备周期性检查制度。(2)加强对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管理。对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领用、发放要处在受控状态。(3)加强对重点监控产品植入医疗器械的管理。使用植入医疗器械应当统计有关信息,最少应涉及病人姓名、住院号、手术时间、手术医师姓名、产品名称、规格(型号)、产品跟踪号(生产批号)以及生产单位和供货单位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等事项,并与病历一同保存。(4)建立医疗器械不良反映报告制度。发现医疗器械不良反映要及时报告。(5)加强操作使用人员的培训。特别是三类医疗器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培训,涉及技术操作方面、安全方面、自校自检方面的培训,做到要有培训合格的人员才干操作设备。(七)建议国家局应尽快制订和出台医疗器械在流通、保管、养护、储存和报废等方面的管理方法和规定,使药监部门和医疗机构在监督管理工作中有法可依。总之,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切实肩负起医疗器械监管的重任,督促医疗机构采用多个形式,从严规范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管理,抓好综合治理,做到标本兼治,确保人民群众用械安全有效。医疗机构调研报告6柘荣县药品监督管理局自成立以来,在加大对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上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和心血,对医疗机构在药品使用环节上的监督管理尤为重视,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对某些医疗机构出现的某些不规范使用药品及对药品质量管理上的疏漏仍然感到不容乐观。在这里根据这次调研活动中所理解的状况,以及结合我局在这几年的对本县医疗机构的执法管理过程中所碰到的某些问题及对应管理方法作一种总结分析。一、柘荣县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环节监管的状况和办法(一)从加强岗位培训入手,提高人员素质。我局在狠抓监督检查的过程中,把事前的培训协助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分批分层次组织法律法规和药学业务知识培训,进行指导。同时采用有效方式认真督促医疗机构本身开展药剂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切实提高医疗机构涉药人员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和药学专业水平,为规范药品管理提供有力的人员确保,打下坚实的基础。(二)从规范购药渠道入手,确保药品质量。为从源头上确保医疗机构药品质量,我局“三管齐下”,一是规定医疗机构高度重视营销人员和供货公司资质审验,做到“三查五对”(即查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委托授权书;对身份证、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印章、授权范畴),订立配送质量确保合同,把好进药第一关;二是加强药品营销人员管理,通过建立信誉档案、强化信用管理方法,督促医药公司严格依法聘任营销人员,严格实施对营销人员的审查考核和业务培训;三是大力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打击无证经营药品、非法渠道购药等违法行为,有效地净化了市场。(三)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统一管理“软件”。针对医疗机构药品管理没有明确的规范化质量管理体系的状况,我局在出台的《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制度》中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的“软件”,即组织机构设立、人员岗位职责、质量管理制度、有关资料统计等统一做了细化,督促医疗机构统一制作各项制度并统一上墙明示,统一对药品采购、验收、储存、养护、使用等各个环节的规范操作,统一做好多个资料收集和质量统计,使医疗机构在药品管理上做到合乎规定,有章可循。(四)从创立“规范药房”入手,加强诚信自律。为加强诚信自律体系建设,我局根据医疗机构等级规模不同,专门制订了《柘荣县医疗机构“规范药房”验收原则》,分县级、乡(镇)卫生院、社会医疗机构和城乡个体诊所三级制订对应的条款,符合规定的按照得分状况评为“规范药房”。“规范药房”采用动态管理,每年将根据监督检查和管理状况可升级或降级,对验收不合格的医疗机构将统计在案并作为重点监督对象增加检查次数,对屡教不改者采用有效方法进行整治并在新闻媒体予以公开曝光,从而充足地调动了医疗机构的主动性,主动地加强药品质量管理。(五)从亲密部门配合入手,建立长效机制。一是与本地卫生行政部门联合构成了医疗机构药品规范管理领导小组,印发了《有关加强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的告知》,并成立了联合检查指导小组,加强指导;二是建立互通信息制度,卫生行政部门通报有关医疗机构涉药违法案件和检查状况,加强部门信息沟通,从而增强了部门沟通和药品监督执法工作透明度,也使医疗机构更加重视药品管理,提高了遵法遵规的自觉性。二、现在柘荣县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上存在的重要问题(一)我县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及乡村卫生室等医疗机构,由于病患者相对集中,用药人群大,在用药品种、数量上相对较大,是人民群众药品使用最直接、最广泛的窗口,因此对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通过这几年多的监督管理实践,我们感觉到,医疗机构在监督管理中重要存在下列问题:1、进药渠道不规范。由于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及经济利益的驱动,各级医疗机构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进货渠道混乱的问题。即使药监部门一而再、再而三地责令其改正,并严肃打击其违法行为,但他们想方设法钻法律空子,使得药监部门无法有效地对其进行监管。2、医疗机构药品从业人员素质低下。重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法律观念淡薄,对《药品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缺少必要的认识;另首先专业知识匮乏,由于某些医疗机构负责人对药品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的`无视,造成了药品从业人员整体专业水平相对低下,从而造成在药品使用管理上的效率低下。3、药房、药库药品管理差。与药品经营公司相比,医疗机构的药房、药库在卫生条件、场地、设施等方面都相对较差,药品堆放杂乱无章,灰尘较大,拆零药品较乱,没有药房及药库管理制度,中西药品没有分开,药房、药库设施缺少,基本上没有防尘、防鼠、防潮、隔热等设施,并且在药品验收制度的实施方面也明显存在局限性。特别在村级卫生所,仍然还存在过期药品未及时清理的问题(二)我县在对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环节行政执法过程中碰到的法律问题。我国现在在药品研究、生产、经营等环节都制订了对应的质量管理规范,如药品研究领域有glp、gcp,药品生产领域有gmp,药品经营销售环节有gsp等,这些规范都是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有关条款的规定制订出来的,含有法律效力。药品研究、生产、经营单位只有符合并通过这些规范的严格认证,才含有正当从业的资格,这些环节抓监管工作能够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但是在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环节却碰到了某些违法行为无法追究的情形。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状况令人担忧,对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潜在威胁。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已经远远落在了药品研究、生产和经营等环节的后头。在现阶段,我国药事管理法律法规在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环节上还存在诸多的局限性之处:1、欠完备、全方面我国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对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环节仅限于规定而规定,没有对应的约束条款,或只有禁则而无罚则,即规定了应当怎么做,却没有规定其对应的法律责任,使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有效地解决和解决不同形式的违法行为,致使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环节中许多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威慑。而这些行为却无形之中对百姓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如:正当票据、购进验收有统计是医疗机构依法购进药品的根据和凭证,在《药品管理法》中虽作了明确规定,但却没有罚则,而这在实际操作中非常重要。2、欠前后规定的一致性《药品管理法》有关医疗机构药品使用参考什么质量管理规范才干获得认证许可并没有做出象gmp、gsp那样的明确规定,但在《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第八十三条有关药品认证含义中却提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实施对应质量管理规范进行检查、评价并决定与否发给对应认证证书的过程”这样的描述,显然没有做到法律与法规的统一。3、对药品使用从业人员业务学习缺少硬性规定我国现在实施的执业药师制度在药品生产、经营公司由于gmp、gsp认证必须配备的硬性规定,极大地增进了药品生产、经营公司从业人员学习的主动性。但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环节因没有对应的质量规范,该制度很难得到医院的重视,医疗机构药品从业人员不学习照样工作,无危机感,这就很难确保百姓用药安全,更不能对的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了。三、对规范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环节的构想和对策(一)、完善补充现有法律法规1、在现行的《药品管理法》的基础上,需对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章节增加以下内容:(1)医疗机构药品使用须经医疗机构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同意并发给《药品使用许可证》;无《药品使用许可证》的,不得使用药品。(2)《药品使用许可证》应当标明使用期和经营范畴,到期重新审查发证。(3)医疗机构药剂科必须含有依法通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4)含有与所使用药品相适应的药库、药房、设备、仓储设施、卫生环境;含有与所使用药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者人员;含有确保所使用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5)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必须按照xx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本法制订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使用药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规定对医疗机构药剂科与否符合《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进行认证;对认证合格的,发给认证证书。(6)《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的具体实施方法、实施环节由xx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xx卫生行政部门共同制订。2、制订《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制订《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必须充足考虑医疗机构的特殊性;制订《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可参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制订《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时除对药库、药房软硬件做出规定外,应考虑急诊室、防疫室、中药炮制室、病区药房、化验室、煎药室的药品管理问题。(二)、医疗机构用药行为可实施“扣分制”管理。“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是药监部门工作方针,为把这一工作方针运用到对医疗机构用药行为的监管上,建议可借鉴交警部门对驾驶员扣分的作法,对医疗机构用药行为实施“扣分制”管理。这一管理模式重要涉及:按照《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对医疗机构使用药品的规定,制订一种扣分的原则,即扣分的内容,这一内容不适宜过多、过细,但必须量化,有操作性,如1、药械从正规渠道购进2分2、建立药械购进、验收、登记2分3、药械购进、使用帐目清晰2分4、使用正规药品、器械2分5、特殊药品管理规范2分6、依法对药品、器械进行管理2分根据上述内容及分值,药品监督执法人员在对医疗机构药品进行检查时,如发现没有做到的内容,则此项分数全扣,当一次检查扣分达4分下列,且行为较轻的,则予以警告,限期改正外,必须视情予以经济处分。如全年累计扣分达10分以上,则该单位必须停业整顿,同时建议卫生主管部门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如发放了《药品使用许可证》,同时予以吊销。医疗机构调研报告7如何有效的做好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的监管,是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新农合医疗机构与否得到健康发展的问题。黑龙江省卫生监督顺应形式的发展成立医政四科,是个新成立的科室。该科为了做好全省新农合医疗机构的监管,不停探索、研究,于20xx年3月22日至31日组织人员到海伦市、绥棱县、兰西县的3个县及3个乡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进一步县卫生局农合办、县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走访、理解状况。现将调研状况报告以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xxxx年5月-现在:河北华达监理公司的基本状况海伦市、绥棱县、兰西县通过几年的探索,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赔偿政策逐步完善,赔偿水平逐步提高,报销程序逐步简化,监管能力逐步加强,资金使用合理安全,农民信任度明显提高,农民参合主动性不停提高。1、海伦市的基本状况在省卫生厅和绥化市卫生局的精心指导下,在海伦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加大缴费力度、强化监管方法、严密核销程序,使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获得了明显成效。有定点合作医疗机构28个,其中乡镇23个。xxxx年,参合人数达成400,618人,参合率达98%;收缴农民参合基金1201万元,合作医疗总资金达6009万元,共为46,130名参合患者核销医药费5995万元,其中,住院核销5836万元,门诊核销159万元,实际住院比例为省级45%、市级55%、乡级65%,20xx年,全市参合人数仍为400,618人,参合率为98%总资金6009万元,截止到现在,已核销总资金为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