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阻燃剂精细化工橡塑助剂行业分析报告_第1页
2023年阻燃剂精细化工橡塑助剂行业分析报告_第2页
2023年阻燃剂精细化工橡塑助剂行业分析报告_第3页
2023年阻燃剂精细化工橡塑助剂行业分析报告_第4页
2023年阻燃剂精细化工橡塑助剂行业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阻燃剂精细化工橡塑助剂行业分析报告目录TOC\o"1-4"\h\z\u一、阻燃剂行业管理体制 41、主管部门 42、行业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4二、阻燃剂产品概述 51、阻燃剂分类 6(1)总体分类 6(2)有机磷系阻燃剂的分类 72、阻燃剂特性及客户选择标准 73、三大类阻燃剂比较 8三、阻燃剂市场总体分析 101、国际阻燃剂总体市场情况 102、我国阻燃剂市场总体情况 113、阻燃剂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12(1)“无/低卤化”趋势 12(2)有机磷系技术革新从而部分替代传统阻燃剂的趋势 13四、有机磷系阻燃剂未来市场容量 141、下游行业对有机磷系阻燃剂的需求情况 142、有机磷系阻燃剂未来市场容量 16五、国内阻燃剂行业发展的有利、不利因素 161、阻燃剂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6(1)国内外防火安全要求的逐步提升 16(2)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17(3)下游行业的发展为阻燃剂带来长久需求 18(4)我国发展有机磷系阻燃剂具有天然的磷资源优势 192、不利因素 19(1)阻燃剂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尚未健全 19(2)产品之间的替代需较长时间完成 19六、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201、技术壁垒 202、安全生产、运输壁垒 203、法律法规的壁垒 21七、行业利润变动情况 21八、本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影响 221、与上游行业的关联关系及影响 222、与下游行业的关联关系及影响 22八、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221、国际主要生产厂商 222、国内阻燃剂主要生产厂商 23一、阻燃剂行业管理体制1、主管部门阻燃剂行业属于精细化工项下的橡塑助剂行业,目前行业宏观管理职能由国家发改委承担,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为国家发改委、公安部、各应用行业主管部门。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制定产业政策,指导企业技术改造。阻燃剂行业自律机构是中国阻燃剂学会和材料应用行业协会。中国阻燃剂学会和各应用行业协会主要负责阻燃剂行业市场研究、参与制订相关行业标准和政策法规、对会员企业的公众服务、行业自律管理以及代表会员企业向政府部门提出产业发展建议等。2、行业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在欧盟、美国及日本等阻燃剂主要生产和应用国家,各行业的阻燃标准、法律法规、政策已经成熟,并日益严格。我国在阻燃立法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涉及阻燃剂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阻燃制品管理工作的通知》、《阻燃制品标识管理办法》及各应用行业相关管理办法、阻燃性能测试的行业标准等。我国在消防、纺织、塑料、建材等行业已先后制定了百余项关于阻燃性能测试的国家标准,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推广阻燃制品及组件的应用。阻燃剂作为一种塑料改性添加剂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2016年1月23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修订发布了《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6年度)》,指出:“通用塑料(PP、PE、ABS、PS、PVC等)的改性技术”是当前高分子材料重点领域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阻燃剂行业中新型环保阻燃剂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行业。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5年本)》鼓励类产业内中包括:“合成树脂加工用新型助剂、新型吸附剂、高性能添加剂和复配技术开发,大型合成树脂及合成树脂新工艺、新产品开发”。同时,我国《“十一五”化学工业科技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高性能环保型阻燃剂是“十一五”期间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重点之一。二、阻燃剂产品概述阻燃剂是一种阻止材料被引燃及抑制火焰传播的橡塑助剂,也是材料的一种改性添加剂。近几十年来,塑料等化工合成材料及其制品得到蓬勃发展,迅速代替钢材、木材等传统材料。但大多数化工合成材料具有可燃和易燃的特点,有时还产生浓烟和有毒气体,构成对环境和人们生命安全巨大的威胁。因此,合成材料的防火要求催生了阻燃剂产品的出现。随着合成材料的广泛运用和防火标准的提高,阻燃剂的使用量和应用领域逐步拓展。目前阻燃剂行业已经成为仅次于增塑剂的第二大橡塑助剂行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纺织品、涂料等领域。1、阻燃剂分类(1)总体分类阻燃剂经过几十年的创新,发展出了数百个品种,常用的也有近百种。常见的分类是按照阻燃剂中主要阻燃化学元素不同,分为有机卤系、有机磷系和无机系三大类。卤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的氟、氯、溴、碘和砹五种元素。有机卤系阻燃剂主要阻燃元素为溴、氯等卤素,主要有溴系和氯系阻燃剂,其中尤以溴系为主,代表品种为十溴二苯醚和四溴双酚A等。无机阻燃剂主要组分是无机物,并以金属氢氧化物为主,主要品种有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磷酸二铵等。有机磷系的主要阻燃元素为磷,分子结构以磷酸酯为主,代表品种为TCPP、BDP等。(2)有机磷系阻燃剂的分类按照应用领域不同,可将有机磷系阻燃剂划分为聚氨酯类有机磷系阻燃剂和工程塑料类有机磷系阻燃剂等。聚氨酯类有机磷系阻燃剂主要包括TCPP、TDCP、TEP等;工程塑料类有机磷系阻燃剂包括BDP、RDP、TPP、HPP等。根据化学成分中是否含有卤素“氯”,将有机磷系阻燃剂分为有卤磷系阻燃剂和无卤磷系阻燃剂。有卤磷系阻燃剂是分子结构中含有氯及磷两种阻燃元素,代表产品TCPP在聚氨酯泡沫中应用最广。无卤磷系阻燃剂的分子结构中没有“氯”等卤素,阻燃元素仅为磷、或磷和氮、硅等的混合。因无卤磷系阻燃剂不含卤素,其优越的环保性能而成为有机磷系阻燃剂的发展方向,并适用于聚氨酯和各类不同的工程塑料,特别是BDP、RDP在PC/ABS合金领域的应用很广。2、阻燃剂特性及客户选择标准阻燃剂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使用者会综合考虑这几个特性以及材料需求选择不同类别的阻燃剂。第一、阻燃效率。阻燃效率取决于基体材料和阻燃剂的分解温度的匹配程度,分解温度越相近,阻燃效率就越高。第二、环保性。环保是目前十分关注的特性,对环境危害大的阻燃剂产品将被限制或禁止使用。阻燃剂的环保性涵盖了从生产、使用、回收或废弃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首先,阻燃剂的化学成分本身毒性要低,在使用及燃烧中不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回收或废弃处理时也不会危害环境;其次,具有抑烟性,火灾中绝大多数受害人是被材料燃烧时释放出来的烟气熏死或毒死的,因此阻燃剂通过抑制烟前体的生成或释放达到抑烟的效果。第三、相容性。阻燃剂相容性好则阻燃剂添加量低,对基体材料的本身机械、加工、热塑等性能的影响小,阻燃材料的性能高。如果相容性差,一方面会影响材料的性能,另一方面阻燃剂也容易从材料中析出,从而降低阻燃效率。第四、性价比。在阻燃剂性能相当的情况下,阻燃剂的价格越便宜,应用越广泛。在日常生活用品、建材等大众化的阻燃材料中,阻燃剂的性价比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指标。3、三大类阻燃剂比较有机卤系阻燃剂作为阻燃领域的传统品种,以其高阻燃效率和高性价比等特点,在通用塑料及工程塑料中优势依然明显,只有出现良好替代品的市场,溴系阻燃剂才会逐步萎缩。无机阻燃剂没有卤系的环保问题,但其阻燃效率低,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差。如果要使材料达到较高的阻燃级别,需添加较多量的无机阻燃剂,这将降低材料本身的机械性能。所以,无机阻燃剂往往被作为填充料用于对机械强度性能要求不高的材料,如在电线电缆、印刷线路板等通用塑料、橡胶行业。目前通过阻燃剂复配以及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可以降低添加量和改善阻燃材料机械性能。有机磷系阻燃剂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与高分子聚合物的相容性好,所以在聚氨酯、工程塑料中应用最为广泛,同时兼有增塑剂、润滑剂的功效。有机磷系阻燃剂相对于有机卤系阻燃剂(主要是溴系阻燃剂)的环保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发烟量小,抑烟效果好。在添加了无卤磷系阻燃剂的材料燃烧时不会产生大量烟气和有毒气体,在添加了有卤磷系阻燃剂的材料燃烧时不会产生如二噁英等剧毒物质,因此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安全的危害小,符合国际环保发展趋势;第二,可回收性强。加入有机磷系阻燃剂的材料的可回收性要比有机卤系阻燃剂回收性好,即使废弃,亦不会释放有毒物质,危害环境,因此属于环保型阻燃剂。随着产品研发的推进,会有更多的有机磷系阻燃剂取代溴系阻燃剂。有机磷系阻燃剂的缺点在于,因其多为油状液体,致其挥发性较高、热稳定性较差。但是通过改进,目前已经有多种固态高耐热有机磷系阻燃剂。三、阻燃剂市场总体分析1、国际阻燃剂总体市场情况随着现在化工合成工业迅速发展和防火安全意识的提升,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即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在主要行业推行阻燃材料的使用。近二十年来,世界上阻燃剂产量和消费量均保持较快增长。根据中国投资咨询网产业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测算,2016年全球阻燃剂总消费量为170万吨左右。从区域分布来看,阻燃剂的消费和生产集中在发达国家,美国、欧盟和日本是世界三大阻燃剂市场,2015年全球阻燃剂销售额约为35亿美元,美国约占全球阻燃剂消费总量的40%,西欧约占30%,日本约占20%。这些国家及地区也形成了一些阻燃剂生产的跨国公司,如美国雅宝公司、美国科聚亚公司和以色列化工集团工业品部。据美国市场咨询机构Freedonia的研究报告,全球阻燃剂需求将以年均4.8%的速度增长,2019年将达到230万吨,市场价值达50亿美元。其中,欧盟市场阻燃剂需求年均增速约3%,预计到2019年需求量达到52万吨;北美市场年均增速预计为3.4%,到2019年需求量达74万吨。未来5年亚太市场阻燃剂需求将以年均7%的速度增长,到2019年需求量将达86万吨,超过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阻燃剂消费市场。2、我国阻燃剂市场总体情况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没有强制的阻燃标准,所以与欧美日相比,国内阻燃剂产品的消费量还很低,以塑料制品为例,美国阻燃塑料制品占塑料总量的40%左右,而中国还不到2%。生产商普遍规模较小且科技含量较低、技术工艺水平较为落后,一般产能在几百吨至几千吨,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合成材料的广泛应用,对阻燃剂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00-2023年间,依赖电子设备和汽车等制造行业的发展,我国阻燃剂年均消费增长率是全球的4倍,超过20%。2016年我国阻燃剂的年产量约为25万吨,表观消费量约为24万吨/年。根据中国投资咨询网产业研究中心预测,“十一五”期间,中国阻燃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预计可达到15%。伴随国内市场的发展,我国阻燃剂生产商的规模和技术水平也逐步成长,并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全球最大的阻燃剂综合制造商美国雅宝公司,在其2017年年报中将以色列化工集团、本公司、浙江万盛化工有限公司作为其在有机磷系阻燃剂领域内主要的三个竞争对手。但从产品规模、技术创新、资本实力等方面,国内企业还与跨国公司存在较大差距。3、阻燃剂市场未来发展趋势(1)“无/低卤化”趋势传统阻燃剂中,溴类阻燃剂由于阻燃效果好,对阻燃高分子材料性能影响小,性价比高从而得到广泛使用。但该阻燃剂在环保性上存在缺陷,阻燃中会产生有害致癌物质(如二噁英)和大量有害烟雾,因此欧盟RoHS法令禁止多溴二苯醚等有害物质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的使用。美国一部分州也出台了类似法规。国际上许多非政府组织的绿色环保机构正积极推动“无/低卤素”行动,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也制定了各自的环保标准,对使用卤素的限制要求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其供货商遵守该限制或限量,生产绿色环保产品。2016年,国际电子工业连接协会(IPC)提出的标准草案建议在整个电子业界推行“无/低卤化”。可以预见,全球的“无/低卤化”要求将给应用于电子产品的阻燃剂带来一次新的革命。(2)有机磷系技术革新从而部分替代传统阻燃剂的趋势有机磷系阻燃剂存在阻燃效率比溴系低、热稳定性较差的缺点。为了增强有机磷系的稳定性,耐热性和阻燃效率,从而在更多领域有效替代溴系阻燃剂,目前已经形成了三个发展方向:一是通过改变分子结构,将磷-氧-碳键转变为更为稳定的磷-碳键,从而用于分解温度更高的材料,并且由于含磷量的增加阻燃效率也得以提升;二是将单分子阻燃剂向大分子聚合物发展,分子链加长后阻燃剂的稳定性增强,减少挥发性;三是向本体阻燃材料方向发展,即将阻燃元素或基团直接加入材料的分子结构中,使基材本身具有阻燃性。以上的技术进步将有力的改善有机磷系阻燃剂自身的缺点,扩大其应用领域。近几年,美国、欧洲和日本阻燃剂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有机磷系阻燃剂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有机磷系阻燃剂占阻燃剂消费量的比例已分别达到26%、25%和20%。除日本外,亚太地区阻燃剂消费结构严重不合理,有机磷系阻燃剂和无机阻燃剂的消费比例较低。由于国内阻燃剂行业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尚未完全建立,国内阻燃剂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国内阻燃剂的消费量较低。溴系阻燃剂作为传统品种,市场接受度高,所以我国阻燃剂消费结构中长期以溴系为主。目前,我国的阻燃剂行业正处在一个消费结构转型时期,未来有机磷系和无机系的使用比例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四、有机磷系阻燃剂未来市场容量1、下游行业对有机磷系阻燃剂的需求情况有机磷系阻燃剂的优势应用领域在聚氨酯和工程塑料。聚氨酯产品弹性好、抗冲击力高、保温性能佳,在汽车、家具和建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全球聚氨酯产业发展迅速,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制造和消费中心。2000-2015年全球聚氨酯年均增长率为6.7%,IAL咨询公司专家预计未来5年内全球聚氨酯年均增长率将达到4.2%左右,亚洲和中国增长速度最快,中国将以10%以上速度增长。另一方面,聚氨酯材料属于熔点低的易燃合成材料,主要应用领域汽车、家具、建筑保温、家电皆有相应的防火阻燃需求,因此阻燃剂已经成为聚氨酯生产中一个重要助剂。2015年,我国提出了建筑节能规划,建筑外墙以聚氨酯硬泡的阻燃板材替代传统外墙保温材料,这将为阻燃剂特别TCPP、TDCP等聚氨酯类有机磷系阻燃剂提供宽广的市场。值得说明的是,全球的“无/低卤化”要求虽已在在电子产品及相关工程塑料领域推行,但对有卤磷系阻燃剂在聚氨酯材料中的应用还没有影响。工程塑料指被用做工业零件或外壳材料的工业用塑料。随着电子电器产业的长足发展,以电子电器外壳及元器件为主要应用领域的PC、PC/ABS、HIPS、PPO/HIPS等工程塑料需求增长迅速。其中PC/ABS合金作为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商业化聚合物合金,2022年世界总产量超过70万吨。近五年,PC/ABS合金的产量每年都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在塑料领域中排在前列。PC/ABS合金综合了PC和ABS的优良性能,使得它在电子电气领域和电子时尚消费品如电脑、手机等领域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BDP、RDP、TPP等无卤磷系阻燃剂是目前在PC/ABS中应用最多最理想的阻燃剂,它们因与PC/ABS合金相容性好,环保、阻燃性能优异,热稳定性高,特别是对材料的性能影响小而得到青睐。另外,近年来显像管电视机正被液晶、等离子电视取代,以溴系阻燃的HIPS在电视机外壳的应用也逐渐被无卤阻燃代替。特别是BDP热稳定性好,价格比RDP便宜,因而用量最大。2、有机磷系阻燃剂未来市场容量根据美国化学工业网统计,2016年,全球聚氨酯类有机磷系阻燃剂的市场容量大约为21万吨,预计到2019年,市场容量大约为25-30万吨。2016年,工程类有机磷系阻燃剂的全球市场容量大约在10-12万吨/年,预计到2019年将达到20万吨/年左右。另外,随着产品创新出现的可耐高温的新型有机磷系阻燃剂的市场,预计在2019年也会有2-3万吨。五、国内阻燃剂行业发展的有利、不利因素1、阻燃剂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1)国内外防火安全要求的逐步提升国际上发达国家对于材料阻燃问题已经相当重视,并用法规、标准等形式加以强制要求,因此目前阻燃剂的主要消费市场在发达国家。未来欧美发达国家将会在实施领域和阻燃要求上逐步提升和深化,例如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已经通过了家具及床垫对小火阻燃性的方法,并制订了关于家具阻燃性法定的新阻燃标准,这将明显增加阻燃剂的用量。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对防火安全也日益重视,这将会极大的促进各国阻燃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的推出或提升,从而带动阻燃剂市场消费量的增长。值得重点关注的是,2016年3月,我国最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开始正式施行,其中对塑料制品阻燃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标准是国家为了有效控制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制定的,在标准中明确了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的定义及分类、燃烧性能要求及标识等内容,规定了公共场所使用的建筑制品、铺地材料、电线电缆、插座、开关、灯具、家电外壳等塑料制品以及座椅、沙发、床垫中使用的保温隔热层及泡沫塑料的燃烧性能,提出了相应的阻燃标准等级要求。为强化上述标准的执行,我国公安部消防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阻燃制品管理工作的通知》,该规定明确自2017年7月1日起“凡是使用不符合《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的阻燃制品的,对该公共场所的消防验收或者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一律不得予以通过”。因此,随着我国塑料用量的快速增长和防火安全标准的日益严格,中国阻燃剂市场还有很大的改进和发展空间。(2)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阻燃剂作为一种塑料改性添加剂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2016年1月23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修订发布《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6年度)》,指出:“通用塑料(PP、PE、ABS、PS、PVC等)的改性技术”是当前高分子材料重点领域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我国《“十一五”化学工业科技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高性能环保型阻燃剂是“十一五”期间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重点之一。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5年本)》鼓励类产业内中包括:“合成树脂加工用新型助剂、新型吸附剂、高性能添加剂和复配技术开发、大型合成树脂及合成树脂新工艺、新产品开发。”以上产业政策为我国阻燃剂产业结构调整和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支撑,也为阻燃剂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3)下游行业的发展为阻燃剂带来长久需求阻燃剂作为一种橡塑助剂,或者说材料改性添加剂,下游塑料、橡胶等合成材料的发展为阻燃剂带来长久的市场需求。目前,“以塑代钢”正在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消费的一种趋势,我国塑钢比只有30:70,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70:30和世界50:50的平均水平,市场总需求量将保持10%以上的年增长率。如前文所述,有机磷系阻燃剂的两个优势应用领域在聚氨酯和工程塑料,两种合成材料未来空间都很大。特别是2015年以来中国提出建筑节能规划,要求建筑外墙以聚氨酯硬泡的阻燃板材替代传统外墙保温材料,该规划的实施将为阻燃剂特别是聚氨酯类有机磷系阻燃剂提供宽广的市场。(4)我国发展有机磷系阻燃剂具有天然的磷资源优势不同国家和地区阻燃剂产品结构与资源的天然禀赋具有直接关系。目前中国在磷资源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以色列、美国等国家在溴资源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我国磷资源储量约为66亿吨,占全球磷资源储量的36%左右,为世界第一大磷资源储量国家。国家一直对磷资源产品实施保护政策,对低端磷产品出口征收较高的关税,使得国内外磷矿石价格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内较低的磷矿石价格使得国内公司与国外同行业公司相比具有较明显的成本优势。因此,依靠我国丰富的磷资源优势,开发研制有机磷系阻燃剂,拓展其应用领域,应成为今后国内阻燃剂产品研发的重点之一。2、不利因素(1)阻燃剂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尚未健全阻燃剂行业是法规推动性行业,虽然公安部和各应用行业主管部门目前正在制订阻燃剂相关法规规定及应用标准,并成立了塑料等相关行业应用推广小组,大力推广阻燃剂尤其是绿色环保型阻燃剂在公共场所的应用,但是国内阻燃剂应用领域的拓展和消费量的大幅增长与国民经济实力相匹配,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2)产品之间的替代需较长时间完成从理论上讲,三大类阻燃剂各自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某些领域可以相互替代。但因三大类阻燃剂特性存在明显差别,在长期的使用中已形成各自的优势领域。目前阻燃剂行业和下游应用龙头企业对市场的引导作用以及消费地的相关法律法规等诸多因素也会影响到阻燃剂品种的选择,因此不同类型阻燃剂之间的替代需要技术进步和较长时间的市场培养。六、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1、技术壁垒由于国内阻燃剂行业起步较晚,过去国内阻燃剂生产厂商往往依靠粗放的经营模式参与市场竞争,以成本优势、资源优势甚至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生存空间,产品技术较为落后,研发能力不强,产品结构不合理,行业进入门槛较低。但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环保和安全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特别是行业竞争日趋全球化,阻燃剂技术成为进入阻燃剂行业最关键的要素,阻燃剂生产商若没有充足的技术储备、优秀的人才队伍、先进的工艺流程和持续的研发能力,是没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因此,差别化的竞争优势、持续的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构成潜在竞争者进入本行业的最大壁垒。2、安全生产、运输壁垒部分阻燃剂原材料是高危险性的易燃易爆品,其运输过程、仓储、生产对安全要求极为严格。企业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制度做保证,可能会由于一些疏忽、操作和控制不当,引发泄漏、火灾甚至爆炸等安全事故。新进入企业必须取得相关部门对生产、运输等方面的许可证。另外,专业人员必须要经过专业培训,方可上岗作业。因此,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方面的制度、资质、经验构成了潜在竞争者进入本行业的壁垒。3、法律法规的壁垒随着环保、健康和安全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欧盟REACH法案的推广应用,国内阻燃剂出口企业必须按照其要求和程序进行注册、评估,这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新进入企业生产的条件,构成竞争者进入本行业的壁垒。另外,市场、规模、品牌和资金实力等也构成潜在竞争者进入阻燃剂行业的壁垒。七、行业利润变动情况总体来看,阻燃剂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变动和下游主要应用领域的需求直接影响着行业利润水平,同时产品结构、技术水平、资源要素和政府政策等也是影响其行业毛利率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可以获得低成本要素尤其是资源类要素的企业和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企业,可以维持较高的利润水平。八、本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影响1、与上游行业的关联关系及影响阻燃剂产品涉及的上游行业主要是黄磷下游产品磷酸盐和石油下游产品环氧丙烷等。由于2017年年初罕见的西南大雪、黄磷供应的季节性及国家对黄磷出口政策的调整等因素影响,上游原材料三氯氧磷价格波动较大,并一度出现供应紧张。另外,上游石油价格持续波动,直接导致环氧丙烷价格的变动。上游原材料价格和供应问题将成为影响阻燃剂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重要因素。因此阻燃剂行业与上游行业存在较高的关联度。2、与下游行业的关联关系及影响阻燃剂产品涉及的下游行业主要是塑料行业、建材行业、交通运输、日常生活等领域。随着国内外环保、安全、健康法规的建立健全和各应用行业阻燃标准的提高,阻燃剂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使用量不断提高。但经济周期对下游应用行业的影响也会产生一定的反向传导效应。因此,阻燃剂行业与下游行业存在较高的关联度。八、行业主要企业简况1、国际主要生产厂商目前,国际阻燃剂三大生产商均为上市公司,阻燃剂业务是主营业务的一部分。他们通过自身积累和收购兼并等方式,丰富完善业务链,现已基本涵盖三大类阻燃剂品种,成为阻燃剂综合制造商。下表为国际三大阻燃剂生产商基本情况:2、国内阻燃剂主要生产厂商我国阻燃剂法规体系、标准尚在完善之中,阻燃剂市场的发展刚刚起步,国内阻燃剂厂商产能较小,大多仅从事一类阻燃剂业务,与国际上阻燃剂跨国公司缺乏全方位的竞争力。其中,有机卤系生产商主要产品为溴系阻燃剂,集中在我国溴资源丰富的山东地区。无机系阻燃剂生产商数量多,但规模较大的企业多为采矿企业,拥有铝矿、镁矿资源。下表为国内阻燃剂的主要生产企业:

2023年乳制品行业分析报告目录1行业壁垒高,护城河宽广 31.1行业壁垒高,新进入者难以进入,中小企业将被淘汰 31.2行业护城河宽广,未受到国外竞品冲击 42行业供需不平衡,未来几年供给不足 42.1供给不足,我国乳制品行业国内供给仍然存在缺口 52.1.1散户养殖退出严重,奶牛存栏量难有增长 52.1.2奶牛养殖规模、单产水平仍然偏低,提升之路漫长 72.2需求旺盛,我国乳制品行业存在一倍以上市场空间 82.2.1我国人均用奶量仍远低于亚洲其他国家及全球平均水平 92.2.2行业标准提升,民众对于乳制品信心有望逐步提高 102.2.3新型城镇化政策将有望在未来五到十年内激活广阔的农村市场 113产品结构升级和行业竞争减弱将带来净利率提升 133.1产品结构升级将带来毛利率提升 133.2行业竞争减弱将带来期间费用率下滑 164重点企业 184.1伊利股份:乳制品行业龙头,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184.1.1布局全国优质奶源,从源头上解决质量及成本上升问题 184.1.2液体乳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奶粉高毛利继续保持,共同推动利润增长 184.2光明乳业:高端产品拐点放量,跨区域扩张值得期待 194.2.1高毛利产品莫斯利安2022年进入拐点放量期 194.2.2常温奶、酸奶、巴氏奶高端差异化效果显著 194.2.3跨区域扩张值得期待 201行业壁垒高,护城河宽广1.1行业壁垒高,新进入者难以进入,中小企业将被淘汰2018年7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发改委联合发布《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18年修订)》。这是自2017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我国首次就乳业的发展规范等问题做出重大调整,修订后的《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大幅提高了乳业准入门槛。新政策最大的变化在于,新建乳制品项目可控奶源占比从30%提高至40%,大幅提高了奶业企业扩张成本。同时,还原奶彻底被禁。2019年12月1日,工信部、发改委、质检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乳品行业开展项目(企业)审核清理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乳品行业项目(企业)审核清理工作。将对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企业,依法撤销生产许可证。”2019版的《企业出产乳制品许可前提审查细则》与之前相比严格很多,不仅增添了很多常规审查项目,还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出产企业须配备相应检测设备,对食物添加剂、三聚氰胺等64项指标进行自检。企业必需具备三聚氰胺检验项目相关的检验设备及能力,不得进行委托检验。2021年初,在中国质检工作会议上,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介绍,2020年中国质检系统全年吊销注销食品和工业产品企业生产许可证1.5万张,依法吊销注销乳制品企业生产许可证426家、淘汰了40.4%的企业。上述政策将导致很多中小企业被淘汰,有利于行业龙头扩张。1.2行业护城河宽广,未受到国外竞品冲击相比于葡萄酒、啤酒等子行业遭遇到国外竞品的强烈竞争,乳制品行业并未受到国际巨头冲击。虽然近年来,雀巢、美赞臣等境外公司纷纷进入我国乳制品行业,但由于受到奶源的限制,境外公司的产品主要以奶粉为主,液态奶的生产和销售主要通过与国内企业设立合资公司的方式进行。到目前为止,我国液态奶终端市场仍是以国内龙头伊利、蒙牛、光明的产品为主导,国外产品占比极低。2行业供需不平衡,未来几年供给不足由于成本增长速度过快,散户养殖不断退出,规模化养殖短期又难以快速推进,奶牛存栏量和单产短期内都难以得到快速提高,预计中短期内国内乳制品市场供给将维持偏紧局面;与此同时,国内乳制品需求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乳制品市场仍然具备巨大的想象空间,供需矛盾的客观存在使得我国乳制品企业有充分的施展空间。2.1供给不足,我国乳制品行业国内供给仍然存在缺口2.1.1散户养殖退出严重,奶牛存栏量难有增长从原奶价格和乳制品价格近年来的增速对比来看,原奶价格的快速提升引致了乳制品价格的快速增长,乳制品涨价属于典型的成本驱动型,两者存在强烈的正相关关系。无论是规模养殖还是农户散养,物质及服务费用(预计饲料费用占比为90%以上)占比都在75%以上,因此估计饲料成本占原奶生产总成本的70%以上,人工成本占比约为10%左右。因此,饲料价格波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奶牛养殖成本及原奶价格。由于上游农产品和饲料价格的长期趋势是随通货膨胀逐年上涨,因此原奶价格将始终存在较强的提升压力。成本端刚性增长,但收购端价格上涨却难抵成本上升。以苏州物价局调查数据为例,2021年全市奶牛头均产奶量提升1.72%、头均主产品产值提升4.28%,但头均饲养总成本受饲料、服务费用以及人工成本的上升而大幅增加,同比增长15.99%。成本端的快速增长使得全市农户养殖头均净利润大幅下滑58.44%,收购端的价格上涨难以有效抵御成本上升,农户养殖积极性受挫严重。此外,进口全脂奶粉的挤压影响逐渐显现。2021年,乳业生产的基础原料——全脂粉的国际价格持续走低,全年进口全脂奶粉到岸均价仅为23000元/吨,而国内乳企就地收取奶农牛奶加工成全脂奶粉的成本高达34000元/吨。巨大的差价使得乳品企业大规模缩减国内奶源采购规模,转向使用进口全脂粉。由于乳企减少收奶量,散养农户退出情况严重。2.1.2奶牛养殖规模、单产水平仍然偏低,提升之路漫长我国奶牛单产水平仅为美国一半左右,提高绝非一日之功。2019年,我国奶牛单产水平约为5.5吨,相比发达国家8-10吨的单产水平,差距仍然较大。我国奶牛单产水平较低直接原因是由于国内散养占比高,导致良种奶牛占比低(荷斯坦奶牛占比不足1/3)、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下、养殖观念落后。但规模化养殖的推进并不如想象中顺利,散养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都将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乳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传统的散养和小规模家庭养殖模式越来越不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比例逐渐下降,而养殖小区、奶牛合作社和自有牧场为形式的规模牧场比例在逐渐提高。规模化养殖的推进对行业发展百利无一害,但一方面受制于国内草地退化严重、优质牧场缺失,另一方面受制于养殖成本快速增长,规模化养殖的效益并不如想象那么美好,两方面共同制约国内规模化养殖推进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更不会一蹴而就。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散养和小规模家庭养殖的传统养殖模式仍将占主导地位。一方面是散户退出情况严重、奶牛存栏量短期内难以提高,另一方面是规模化养殖推进过程奶牛单产水平短期内难以快速提高,这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了在中短期内我国原奶供给市场将维持一定偏紧的状态,尤其是由于优质奶源匮乏,中高端乳制品市场供给更加吃紧。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进口全脂和脱脂奶粉数量分别为36.5万吨和19.5万吨,合计56万吨;进口液态奶7.8万吨。以奶粉折合原奶的比例(1:8)进行还原,则我国2021年进口原奶量超过450万吨,占全国奶制品产品及消费量的10%以上。这充分说明,国内需求仍需部分进口进行满足。2.2需求旺盛,我国乳制品行业存在一倍以上市场空间人均用奶量是除了行业收入之外乳制品行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衡量性指标。影响人均用奶量指标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均收入、饮食习惯、国家政策等。我们预计,未来国内乳制品消费市场仍具备数倍于现在的市场空间,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2.2.1我国人均用奶量仍远低于亚洲其他国家及全球平均水平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较晚,虽然经历了多年快速扩张的发展阶段,十年间人均用奶量从人均不足1公斤快速提升至16公斤,但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人均用奶量为14.47公斤,2019年为16.00公斤。但这一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乃至与我国饮食习惯相似的亚洲周边国家如日韩等国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如果仅是达到日韩平均水平,那我国乳制品行业整体规模有望至少翻番。2018年,世界人均用奶量为105公斤,这一数字是我国的7倍左右。即便是与我国饮食习惯相似的日本、韩国等地,其乳制品的年人均消费量也明显高于我国。2018年,日本人均用奶量为63公斤,韩国44公斤,印度84公斤,都是我国水平的数倍以上。即便是达到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的韩国之水准,我国乳制品的市场空间也将扩容接近两倍。这意味着,替代品不足、需求较为刚性的乳制品在我国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行业的天花板还远未触及。在2017年以前,我国人均用奶量增长较快,2016年增速达到22.01%。2017年,人均用奶量陡然下降,这是因为三聚氰胺这一突发事件带来的行业变动,这一突发因素正是行业增速过快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但乳制品是存在刚性需求的,这使得人均用奶量从2018年开始恢复,2019年再次回到10%以上增速。综上所述,除去受三聚氰胺影响的2017年及2018年,我国人均用奶量增速均在10%以上。2.2.2行业标准提升,民众对于乳制品信心有望逐步提高未来,乳制品安全问题有望随着乳制品行业准入标准以及生产许可标准的大幅提高而得到缓解,而大部制改革中对于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及职责的进一步整合和调整也将有利于乳制品安全问题的逐步解决。综上,我们认为,未来民众对于国内乳制品的信心有望得到逐步提高。2.2.3新型城镇化政策将有望在未来五到十年内激活广阔的农村市场我们认为,中国下一个乳制品“黄金时代”的创造,主要将依赖于目前仍未得到挖掘的农村市场。但村市场需求的激发将主要依靠新执政周期(未来五到十年)中将贯穿始终的新型城镇化政策。我们所理解的新型城镇化,将不再是新一轮的固定资产投资热潮、“造城运动”或简单的农民进城,而将是以人为本、创造新财富,是未来“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语)。我们认为,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实施将促使未来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天平逐渐向中小城市及广大农村倾斜。这一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将在未来五到十年里拉动乳制品行业实现再一次快速发展、重新创造新“黄金时代”最重要的推动力量。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乳及乳制品消费量(折合为原料奶)为22.15千克,而农村居民消费量仅为10.2千克,尚不足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一半。考虑到城镇化水平,则可以估算出城镇和农村的乳制品消费总量之比约为2:1,即城镇约占全国消费总量的2/3,农村约占1/3。可见,目前国内乳制品的主要消费市场仍然在城镇。目前农村已基本具备乳制品消费快速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市场空间,未来有望成为并肩城镇的第二增长极。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指标来看,2021年这一指标为7917元,已超过乳制品行业大规模爆发前200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6860元。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201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乳及乳制品消费量(10.2千克)基本上与2002年全国人均奶类消费量(10.07千克)相近。两个指标同时指向国内乳制品行业超高速爆发前夕时点,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如今我国农村地区已基本具备可供乳制品消费快速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市场空间,未来有望成为并肩城镇的第二增长极。新一届政府上台后,新型城镇化政策将会成为未来保障我国经济增长、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政策之一。我们预计,高收入人群对乳制品的消费将保持相对稳定,而广大低收入人群会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乳制品企业渠道的深入普及从而增加乳制品的消费。我们坚信,未来农村地区将是国内乳制品行业的新“蓝海”和新战场,其乳制品消费增速将持续高于城镇水平。综合来看,我们认为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且人均用奶量与其他亚洲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结合国际水平、行业发展阶段及未来政策保障,我们预计未来几年,我国人均用奶量增速保持1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难度并不大,中远期来看,整体行业规模存在至少翻番的市场空间。3产品结构升级和行业竞争减弱将带来净利率提升3.1产品结构升级将带来毛利率提升伴随常温奶的扩张,产品升级的最直观体现在产品包装的升级。2003年,液态奶塑料袋包装占比高达26.28%,而利乐包装(含利乐枕和利乐砖)占比合计为35.46%;2018年,液态奶塑料袋包装占比下滑至11.40%,而利乐包装(含利乐枕和利乐砖)占比大幅升至54%,提升近20个百分点。产品升级最核心内容在于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不断提升,以适应不断增长的高端需求。赔本赚吆喝、增收不增利的营销思想已不适应现如今乳制品行业的竞争态势,产品结构升级将是今后乳制品企业经营的核心任务。我们认为,近年来城镇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提升放缓,并非代表城镇乳制品消费已进入发展瓶颈期,而是由于乳制品行业之前爆出的各种质量问题,城镇中高收入人群对于乳制品消费由求“量”逐渐发展至求“质”,城镇乳制品消费格局正在发生一场结构化升级,对于中高端乳制品的消费需求爆发正在酝酿。在这场产品结构化升级浪潮中,谁能领导市场发展方向、紧跟消费需求、培养出更多的忠实消费者,谁就能在这场升级浪潮中受益。以伊利为例,以金典有机奶、QQ星、营养舒化奶为代表的高端液态奶营收占比已提升至液态奶总收入的32%左右;而奶粉业务中,依靠“金领冠”及“金装”系列高端及次高端奶粉产品结构提升带动,其毛利率也由2003年24.60%大幅提升至2021年上半年的44.15%,已大幅高于液态奶及冷饮业务毛利率。综合来看,伊利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不断提升是公司营业收入及利润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依靠产品结构升级而带来利润率提升的还有光明乳业。作为公司少有的可全国化布局的核心高端产品,莫斯利安的强劲增长有望由华东地区扩展至全国地区。此外,公司低温鲜奶中的优倍、常温奶中的优+以及畅优、健能等酸奶产品均有望成为销售额突破10亿的明星产品。与蒙牛、伊利的高端常温产品全国化带来的净利率提升在未来同样将在光明身上再现,产品高端化将帮助光明走出经营拐点。因此,我们认为,产品升级将引领乳制品行业下一个发展浪潮,处于行业最顶端的龙头公司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优秀的营销、创新能力,将最有可能在这场结构化升级浪潮中扩大竞争优势,领跑市场。3.2行业竞争减弱将带来期间费用率下滑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前行业快速发展的十年,是国内乳制品企业跑马圈地的黄金时代,因此,市场份额和营业收入规模的增长为第一要务。而由于抢占市场份额而引发的价格战以及期间费用难以控制,利润增长的速度跟不上营业收入的增长。伊利、蒙牛2020年平分32.32%的市场份额。以区域性厂商起家的伊利和蒙牛,以“全渠道扩张+全产品线覆盖”的营销手段大规模进入全国市场,凭借强大的销售网络和创新的产品研发优势,在成功地引导了国内乳制品消费理念提升的同时,也牢牢占据了国内乳业市场份额的前两位,形成行业内双寡头格局。2003-2006年(剔除2016年伊利净利润负值),伊利营业收入复合增速为27.37%,而营业利润复合增速仅为10.92%;2003-2016年,蒙牛营业收入复合增速为39.25%,而营业利润复合增速仅为28.75%。下图可见,2003-2016年伊利和蒙牛营业利润率一直处于明显的下滑状态,这与当时两方的价格战以及大规模营销导致的期间费用大增有直接关系。2018年中粮入主蒙牛之后,蒙牛期间费用率下滑明显,显示出国企背景的中粮主导下的蒙牛经营风格由激进逐渐趋向稳健。这一转变客观上有利于缓解整个行业激烈的竞争态势,行业利润率有望得到一定提升。伴随蒙牛销售费用率和期间费用率的总体走低态势,伊利的销售费用率和期间费用率也呈现近似走势,尤其是销售费用率方面体现更为明显,蒙牛经营策略趋向稳健必将减小伊利甚至全行业的竞争压力。4重点企业4.1伊利股份:乳制品行业龙头,长期投资价值凸显4.1.1布局全国优质奶源,从源头上解决质量及成本上升问题公司通过自建牧场、合建牧场、奶联社等方式发展奶源基地,已自建或合建牧场约800个,未来五年还将增加建设800个不同规模的牧场。就奶源分布而言,伊利近年来开始在中南部地区大兴养殖,完成了四川、湖北、安徽、江苏等中南部地区奶源布局规划,建成后形成全国均衡布局,为公司带来两大利好:1、能有利于减少北方奶运输到南方的物流成本;2、利于公司保质期较短产品实现全国快速铺货。4.1.2液体乳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奶粉高毛利继续保持,共同推动利润增长液体乳尽管毛利偏低,但仍是公司营收和盈利的最主要来源。由于市场空间广阔、新型城镇化政策保障、产能扩能以及明星产品推动,液体奶业务未来三年有望实现25%的年复合增速速度。奶粉是公司盈利能力最强的产品。由于奶粉附加值高,成本转嫁能力强,高毛利有望保持。而洋奶粉涨价、限购将缓解国产奶粉竞争压力未来3年伊利奶粉业务复合增速有望保持在15%左右。4.2光明乳业:高端产品拐点放量,跨区域扩张值得期待4.2.1高毛利产品莫斯利安2022年进入拐点放量期莫斯利安是公司少有的可全国化的核心高端产品,目前其产品销售仍限制于华东地区,随着公司扩建产能的投放,未来其高端化、全国化的路径值得期待。预计莫斯利安2022年开始放量,规模化之后净利率有望达到10%左右,与蒙牛、伊利的高端常温产品全国化带来的净利率提升2022-2015年将在光明身上再现。2020年公司整体净利润仅为2.38亿元,未来2-3年莫斯利安给公司带来的净利润贡献将有望超过2020年的整体净利润,高毛利产品莫斯利安将带领公司进入利润爆发式增长拐点。4.2.2常温奶、酸奶、巴氏奶高端差异化效果显著受制于前一轮UHT奶全国化扩张光明并未跟随,面对伊利和蒙牛的激烈竞争,公司进行差异化战略,进行了产品高端化。随着莫斯利安销售达到16亿元,公司低温鲜奶上的优倍、常温奶上的优+、以及畅优、健能等酸奶产品均有望成为突破10亿的明星产品。公司运作莫斯利安核心单品成功将会带动全国渠道中其他产品快速放量,公司高端差异化战略将得以实施。其中,2021年光明畅优的单品增速达35%以上,高于市场平均增速,单品销售额近10亿元。4.2.3跨区域扩张值得期待2021年上半年公司上海地区收入占比达到30.17%,较2020年28.79%的收入占比略有提升。与此同时,2021年上半年上海地区收入增速达20.31%,高于公司整体收入增速。公司在上海大本营市场高速扩张值得重点关注,随着公司在高端乳制品上持续发力,将有利于公司在大本营市场占有率继续提升,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公司目前具备四个事业部,分别为华东、华北、华中、华南事业部。2021年上半年公司外地市场收入增速达到14.54%,我们对其华北市场和华南市场的终端进行了草根调研,对比发现2021年以来公司在这些区域的铺货率明显增强,尤其是在酸奶品类上的铺货率超过蒙牛和伊利。预计随着核心单品莫斯利安的高速扩张,将带动公司省外其他产品的销售增长,未来全国化扩张值得期待。

2023年电子行业智能化分析报告2023年9月目录一、消费电子发展趋势:智能性和便携性 3二、谷歌眼镜开创可穿戴设备先河 4三、智能手表将续写可穿戴设备辉煌 51、第一代智能手表缺乏外观设计和生态系统支持 52、第二代智能手表侧重运动和健康监测 53、即将出现的第三代智能手表功能更强大 6(1)苹果iWatch有望年底亮相 7(2)三星有望发布多款产品 7四、智能手表+眼镜解放双手,埋葬智能手机 8五、硬件变革大,投资机会多 91、水晶光电:光学龙头,智能眼镜最显著受易标的 102、环旭电子:设备连接的无线纽带,微小化贴片工艺先锋 113、歌尔声学:声学龙头,小空间实现高音质 114、共达电声 12六、附录—可穿戴设备近期新闻汇总 121、屏幕有点小苹果智能手表iWatch要来了 122、Google智慧手錶具雙觸控板、能無線上網 133、三星ProjectJ计划曝光:智能手表不让苹果专美 14一、消费电子发展趋势:智能性和便携性消费电子沿着智能性和便携性两个维度发展。在过去几年,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智能性维度,即设备从功能型向智能型的演变;直至最近,谷歌眼镜才引发了市场对便携性维度的关注。在便携性的维度,我们把电子产品分为四种类型:固定型、可携带型、可穿戴型和嵌入人体型。我们认为,消费电子产品从可携带型向可穿戴型的演变刚刚开始,未来甚至会向可嵌入型演变,投资机会将非常丰富。JuniperResearch预计:至2023年,整个可穿戴电子设备市场将会超过150亿美元,比2021年将近翻一倍,可穿戴智能设备的销量至2022年预计将达到7000万台。正如应用的成长促进了智能手机市场的兴盛,可穿戴技术领域也会出现类似的成长:做到应用生态系统与可穿戴设备同步增长,各种新功能的产品将层出不穷。谷歌、苹果、三星等大厂商均已在可穿戴电子设备领域有所布局,期望能把握下一轮移动技术变革的行情。当前各大厂商关注度较高的可穿戴式智能设备主要是智能眼镜和智能手表。二、谷歌眼镜开创可穿戴设备先河谷歌眼镜给硬件行业带来了重大变革和机遇,其对硬件的要求体现在四个方面:1)人机互动友好性(包括信息输入和输出);2)续航时间长;3)连接性;4)轻薄微型化。谷歌眼镜在硬件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信息输出和续航时间上,信息输出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微投和反射显示屏的图像输出方案以及骨传导耳机的声音输出方案,通常的微投具有功耗高的问题,谷歌的创新能够大大降低功耗,延长续航时间。谷歌眼镜硬件的创新关键在于微投和反射显示屏。关于谷歌眼镜的详细论述请参见我们3月25日专题报告《谷歌眼镜--无边界创新时代的开启》。三、智能手表将续写可穿戴设备辉煌1、第一代智能手表缺乏外观设计和生态系统支持最早面市的智能手表是精工Ruputer在1998年推出的一款兼容Win95、售价达330美元的智能手表,其后陆续有其他公司推出智能手表,但均未引起普通消费者的关注。我们认为,在智能手机尚未普及的时期,消费者对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认知度低,创新跨度过大的智能手表不可能取得胜利。此外,第一代智能手表在外观设计和生态系统支持等方面都较为薄弱。2、第二代智能手表侧重运动和健康监测摩托罗拉在2020年发布了MotoActv智能手表,主打运动监测功能。产品内臵8GB空间,配有1.6寸彩色触控屏幕,采用强化玻璃,可以防汗、防雨及防刮;可与Android2.1系统或以上的智能手机同步;采用了MotorolaAccuSense技术,也内臵了GPS系统,可以让用户在运动时可以准确追踪所在位臵及记录时间、距离、速度、心跳及热量消耗;内臵258mAh锂电池,不够非常理想,运动时可连续使用5至10小时。2022年面市的Pebble智能手表是第一款完全支持iOS功能的智能手表。产品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运行,搭载iOS或Android2.3以上系统。配有分辨率为144x168的1.26寸黑白背光屏幕,采用e-paper电子纸技术,可以通过蓝牙2.1+EDR与其他设备连接;内臵震动马达和三轴加速度计,可安装位运动专门设计的程序。3、即将出现的第三代智能手表功能更强大第二代智能手表在功能上还无法与智能手机相媲美,但苹果、三星、谷歌等巨头的动向让我们坚信第三代智能手表功能将更为强大,有望与智能手机相当。(1)苹果iWatch有望年底亮相消息称,苹果已经建立了一支100的团队来研制智能手表iWatch,已经开始试产,富士康已经收到了苹果的订单,并有望在年底面市。苹果的iWatch智能手表具有步程计和健康指标传感器等第二代智能手表的功能,也能通过连接智能手机来显示电子邮件、IM和其他数据,此外,还能够实现手机的通话功能,并通过内臵地图实现导航。在硬件配臵方面,iWatch将采用1.5寸OLED屏幕(台湾铼宝科技RiTdisplay)和OGS触摸屏,内臵的电池仅可续航1-2天(苹果的目标是续航4天至5天)。(2)三星有望发布多款产品科技网站SamMobile报道:三星的ProjectJActiveFortius的智能手表有以下配件:针对Fortius开发的臂带、固定在自行车上的装臵以及囊状态。三星也设计了健康软件SHealth,预示着运动和健康监测将是三星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重要卖点。媒体也传出三星智能手表将命名为GALAXYAltius,屏幕分辨率为500x500。四、智能手表+眼镜解放双手,埋葬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在功能手机通话和短信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上网、安装应用程序、收发邮件等功能。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便携性较差的电脑,我们判断,便携性更强的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眼镜将埋葬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三种设备各有优缺点:1.智能手机是最成熟产品,功能丰富,但屏幕较小,并需要手持操作,约束了在驾车等场合的使用;2.智能眼镜输出画面大,视觉效果较好,但装在镜脚的触摸屏面积小,仅仅具有简单动作识别功能,信息输入不方便,不适合复杂的操作;3.智能手表具有合适输入的触摸屏,操作方便,可以完成复杂的信息输入,但屏幕太小,不适合人眼长时间观看。我们认为,智能眼镜和智能手表具有信息输入和输出优势互补的特点,两者的结合将兼具各自优势,能够实现在手表上输入复杂内容,在眼镜上观看大的画面,从而实现较好的视觉体验。智能眼镜+手表的硬件组合也具有智能手机所不具备的优点:一方面,眼镜和手表持续与人体接触,并可以通过传感器自然地获得人体信息,从而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另一方面,眼镜和手表都不需要手持操作,解放了双手,适合在各种不同场合的应用,更胜于必须手持操作的智能手机,有望替代智能手机,从而带来消费电子的革命性变化。五、硬件变革大,投资机会多可穿戴设备的外在形态完全不同于智能手机等传统硬件产品,这些产品在硬件方面的变革很大,其中,智能眼镜侧重于光学方面的创新,智能手表是智能手机的缩小版,并加入更多传感器以读取人体脉搏等信息,部分厂商也可能在腕带处采用柔性化硬件设计。此外,智能眼镜+手表的硬件组合也需要两个产品之间频繁的信号互联,势必增加对无线模组的需求。我们认为,水晶光电、环旭电子、歌尔声学等公司将显著受益于可穿戴设备的高速发展。1、水晶光电:光学龙头,智能眼镜最显著受易标的公司是手机镜头用红外截止滤光片和数码相机用光学低通滤波器的领先厂商。公司在产品升级和新产品拓展两个维度实现增长。光学低通滤波器的单价随着从卡片机升级为单反微单而增长10倍以上,随着摄像模组对像素和成像质量要求的提高,红外截至滤光片材质从普通光学玻璃升级为蓝玻璃,单价和市场空间有10倍的提高。公司不断拓展微投、Kinect产业链相关产品等新产品。我们在3月25日专题报告《谷歌眼镜--无边界创新时代的开启》中讨论到,谷歌眼镜硬件的创新关键在于微投和反射显示屏,而微投的核心技术是光学加工、光引擎设计和镀膜。水晶光电在这三方面均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在光学加工方面,水晶光电具有十来年的经验积累;在光引擎设计方面,水晶光电与芯片设计商奇景及LCOS专利持有人合作;镀膜更是水晶光电的核心优势,其光学镀膜的产能规模位居全球第一。水晶光电当前已进入某海外客户的智能眼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