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一中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一中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一中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一中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一中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大庆市一中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B.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2.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过程C.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刺激→A→B→效应器”,使手缩回D.人在吃的过咸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刺激→A→C→D→F”,使饮水量增加3.甲、乙两图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分别是()A.衰退型、增长型 B.增长型、衰退型C.稳定型、衰退型 D.稳定型、增长型4.生长、增殖、衰老、凋亡……细胞的生命历程大都短暂却对个体的生命有一份贡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硝化细菌无纺锤丝和染色体,进行无丝分裂B.细胞生长过程中物质运输的效率不断提高C.凋亡时,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都会显著降低D.分化提高了细胞执行特定生理功能的效率5.在南方茶园中,利用生物防治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学诱饵能散发出类似于雌性害虫性外激素的气体,布下“爱情陷阱”,专等雄性昆虫撞来而掉在诱饵下的水盆中,这种方法的直接影响是()A.降低昆虫出生率 B.改变昆虫性别比例C.增加昆虫迁出率 D.改变昆虫年龄组成6.如图所示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表示与物质交换有关的系统,甲、乙、丙为内环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中的蛋白质减少或丙→甲流动受阻,均会导致组织水肿B.正常情况下与甲相比,乙中的浓度较高,浓度较低C.人体摄入酸性或碱性食物后,内环境pH不会发生剧烈变化D.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除了通过图中的a、c,还可以通过皮肤7.一种角蝉幼虫和蚂蚁长期栖息在一种灌木上,角蝉幼虫分泌的含糖分泌物是蚂蚁的食物,同时蚂蚁也保护角蝉幼虫不被跳蛛捕食。科学家随机选取样地中一半灌木,将上面的蚂蚁捕净,另一半灌木不做处理,统计角蝉幼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样地的食物链是灌木→角蝉→蚂蚁→跳蛛B.角蝉幼虫和蚂蚁的种间关系是原始合作C.蚂蚁所摄取的能量直接来自于灌木D.有蚂蚁时角蝉幼虫数量将持续增加8.(10分)下列有关种群“J”型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J”型增长的种群有K值B.“J”型增长的种群生存条件是有限的C.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种群呈“J”型增长D.“J”型增长的种群个体数一定不断增加二、非选择题9.(10分)如图是用甲、乙两个电流表研究神经纤维及突触上兴奋产生及传导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静息状态下,甲指针偏转,乙指针不偏转B.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两次C.刺激b处时,甲指针维持原状,乙指针偏转一次D.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不偏转10.(14分)下图是某人的体验化验单和人体的血糖调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XX医院化验单姓名:XXX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7TU/L0-45肌.酐CRE1.9mg/dl0.5-1.5尿素氮BUN14.6mg/dl6.0-23.0血清葡萄糖GLU223mg/dl60-110甘油三酯TG217mg/dl50-200总胆固醇TCH179mg/dl150-220(1)从图中的化验单可以看出其生理指标测定值异常的项目有_____。(2)据人体血糖调节示意图可知,正常人的血糖平衡是由_______共同调节的结果。图中的激素a是_____,它与激素b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填拮抗作用/协同作用)。(3)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吃的很少,则不利于身体健康.此时机体会处于饥饿状态,但一般情况下,体内的血糖仍能维持相对稳定,请从体液调节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稳定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在l~5号五个三角瓶中分别加入某种培养液,把瓶口封闭后在高温下灭菌处理。冷却后,在l号瓶内放入草履虫,2号瓶内放入小球藻.3号瓶内放入某种细菌。结果l号、2号瓶内的草履虫与小球藻不能繁殖。3号瓶内的细菌个体数变化如A图所示。4号瓶内同时放入草履虫与细菌,两者个体数目变化如B图所示。5号瓶内同时放入等量的细菌和小球藻,两者个体数目变化如C图。以上实验是在25℃、光照充足条件下进行的。回答下列各问题:(1)请将A图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转换成种群中个体数量增长率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_____(2)由A图可知,瓶内细菌在第1天至第3天的生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第3天至第6天的生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B图可知,细菌与草履虫的关系属于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C图,试分析细菌与小球藻两者个体数能得以不断增加的原因________12.亲孕期肥胖或高血糖会增加后代患肥胖和代谢疾病的风险。科学家用小鼠进行实验,研究孕前高脂饮食对子代代谢调节的影响。(1)从孕前4周开始,实验组雌鼠给予高脂饮食,对照组雌鼠给予正常饮食,食物不限量。测定妊娠第20天两组孕鼠相关代谢指标,结果如下表。分组体重(g)胰岛素抵抗指数脂肪含量(mg/dL)瘦素含量(ng/dL)脂联素含量(μg/dL)对照组38.83.442523.710.7实验组49.14.893446.95.6①正常情况下,体脂增加使脂肪细胞分泌瘦素增多,瘦素经体液(血液)运输作用于下丘脑饱中枢,抑制食欲,减少脂肪合成,该机制为(负)反馈调节。表中结果显示,实验组孕鼠瘦素含量______(填“高于”“低于”或)对照组,但瘦素并没有发挥相应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瘦素抵抗”。②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能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据此推测实验组孕鼠出现胰岛素抵抗的原因是______。(2)24周龄时,给两组子代小鼠空腹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或胰岛素,检测结果如图1。图1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______,推测实验组小鼠出现了“胰岛素抵抗”。(3)研究发现,幼鼠脂肪组织的瘦素和脂联素含量与各自母鼠均呈正相关。测定幼鼠脂联素基因和瘦素基因的表达量、基因启动子所在区域的组蛋白甲基化水平,结果如图2。①结果显示,实验组通过提高脂联素基因启动子所在区域的组蛋白甲基化水平,从而______脂联素基因的表达,影脂联素的合成,使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②瘦素基因的表达量与其启动子所在区域的组蛋白甲基化水平呈______相关。但由于血脂过高会抑制瘦素向脑内运输,导致瘦素抵抗,引起肥胖。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题图分析:图示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食物网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其中戊为生产者,其余生物均为消费者。图中共有六条食物链:戊→甲→丁→丙、戊→丁→丙、戊→庚→丁→丙、戊→庚→乙→丙、戊→己→庚→丁→丙、戊→己→庚→乙→丙。【详解】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三个不同的营养级,即第二、三、四营养级,A错误;B、戊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错误;C、能量在流动过程中,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且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丙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最高获得的能量最少,所以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C正确;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很有可能会对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物种构成威胁,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故选C。2、D【解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过程,图示也表明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A→B只涉及神经调节,如反射活动,其中E、F、H只涉及体液调节,A→C→D,A→G→F涉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如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等。【详解】A、饭后血糖升高时,可以通过传入神经传给下丘脑,再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A正确;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存在反馈调节,所以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过程,B正确;C、人的手被针刺时,通过神经调节,使手缩回,过程为:“针刺激→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有关肌肉”,既刺激→A→B→效应器,C正确;D、人在吃过咸的食物时,渗透压升高,作用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的水盐条件中枢促进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既刺激→A→神经系统→G→F,D错误。故选D。3、B【解析】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详解】图甲中幼年个体数多,老年个体数少,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使得种群密度增加,表示增长型;图乙中幼年个体数少,老年个体数多,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使得种群密度减少,表示衰退型,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4、D【解析】1、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表面积与体积比下降,物质交换速率降低。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详解】A、硝化细菌进行二分裂,A错误;B、在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体积增大,其相对表面积减小,物质运输效率下降,B错误;C、凋亡时,与细胞凋亡有关的酶活性增强,C错误;D、细胞分化使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了细胞执行特定生理功能的效率,D正确。故选D。5、B【解析】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详解】昆虫的求偶、交配是通过性信息素的传递来实现的,所谓性信息素是指雌虫分泌到体外以引诱雄虫前去交配的微量化学物质。根据这一原理,利用高新技术,人工合成信息素即性引诱剂,布下“爱情陷阱”在田间释放后,等雄性昆虫撞来而掉在诱饵下的水盆中,从而大幅度降低产卵量和孵化率,达到防治农林害虫目的,所以这种方法的直接影响是改变昆虫性别比例,从而降低昆虫出生率。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故选B。6、B【解析】由图判断: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丙是淋巴,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如果血浆中蛋白质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会导致液体更多地流向组织液,或者淋巴回流受阻,都会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B、正常情况下,由于组织细胞有氧呼吸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生成组织液中氧气含量较高二氧化碳含量较低,而回流组织液中氧气含量较低而二氧化碳含量较高,B错误;C、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当人体摄入酸性或碱性食物后,内环境pH不会发生剧烈变化,C正确;D、代谢废物除了通过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还可以通过皮肤排出,D正确。故选B。7、B【解析】分析曲线图:具有蚂蚁的植物和无蚂蚁的植物相比较,具有蚂蚁的植物幼角蝉的数目多,而没有蚂蚁的植物幼角蝉的数目不会增多,说明蚂蚁的存在对角蝉有利,有利于角蝉的繁殖。【详解】A、该样地的食物链是灌木→角蝉→跳蛛,A错误;B、角蝉幼虫分泌的含糖分泌物是蚂蚁的食物,同时蚂蚁也保护角蝉幼虫不被跳蛛捕食,说明角蝉幼虫和蚂蚁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B正确;C、蚂蚁所摄取的能量直接来源于角蝉幼虫分泌的含糖分泌物,C错误;D、有蚂蚁时角蝉幼虫数量将会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增加,D错误。故选B。8、D【解析】A、“S”型增长的种群有K值,“J”型增长的种群无K值,A错误;B、“J”型增长的种群生存条件是理想的,无限的,B错误;C、自然界中环境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所以绝大多数种群呈“S”型增长,C错误;D、“J”型增长由于资源、空间是理想的,无限的,所以种群个体数不断增加,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D【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详解】A、甲电流表的两极分别位于膜外和膜内,乙电流表的两极均置于膜外。静息状态下,甲电流表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甲指针偏转,而乙电流表两极均为正电位,乙不发生偏转,A正确;B、刺激a处时,对于甲电流表,兴奋传到电极处,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甲指针偏转一次,对于乙电流表,兴奋先传到乙电流表的左边电极,然后传到右边电极,乙指针偏转两次,B正确;C、刺激b处时,兴奋无法传到左边神经元,因此甲指针维持原状,对于乙电流表,兴奋无法传到电流表左边电极,乙指针偏转一次,C正确;D、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兴奋无法传到右边神经元,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一次,D错误。故选D。10、(1).肌酐、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2).神经-体液(3).胰高血糖素(4).拮抗作用(5).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使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增加,葡萄糖进入血液使血糖维持相对稳定(6).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解析】1、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2、分析图:A能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B能升高血糖浓度,为胰高血糖素。【详解】(1)从图1中的化验单可以看出其生理指标测定值异常的项目有肌酐、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2)由图2可知,血糖平衡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激素a是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和激素b(胰岛素)是拮抗作用。(3)在饥饿状态下,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使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增加,葡萄糖进入血液使血糖维持相对稳定。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稳定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及其功能,掌握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11、(1).(2).由于食物和空间充分,细菌迅速繁殖,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3).数量增加新增加的细胞数和死亡的细胞数达到动态平衡(或出生率等于死亡率)(4).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或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以及pH的变化等)(5).捕食(6).细菌利用环境中有机物生存并繁殖后代,与此同时,细菌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有利于小球藻的大量繁殖【解析】据图A分析,1到3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3到6天种群数量基本不变,6天后种群数量减少。图B中细菌和草履虫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图C中细菌和小球藻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互利共生的关系。【详解】(1)根据A图分析,根据细菌个体数量的变化曲线可知第1天时生长速度基本为0,随后开始增加,到第2天为最高值后开始下降,第3天到第6天,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生长速度为0,之后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生长速度继续下降。则种群中个体数量增长率变化曲线为:(2)由A图可知,瓶内在第1天至第3天由于食物和空间充分,细菌迅速繁殖,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在第3天至第6天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种群内新增加的细胞数和死亡的细胞数达到动态平衡(或出生率等于死亡争等),种群数量不变。(3)由B图可知,细菌和草履虫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4)由C图可知,细菌和小球藻互利共生,由于细菌利用环境中有机物生存并繁殖后代,与此同时,细菌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有利于小球藻的大量繁殖,细菌与小球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