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北京西城师大附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原子的元素符号为XB.该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4C.该原子的元素符号为CD.该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液体 B.倾倒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 D.点燃酒精灯3.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动植物都非常重要。下列气体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臭氧 D.一氧化碳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黑色的固体变成红棕色C.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5.科学家发现的N(NO2)3是-种新型火箭燃料,关于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A.N(NO2)3由氮、氧两个元素构成B.N(NO2)3中含有3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C.N(NO2)3属于氧化物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2.6%6.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7.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下列关于维生素D2的说法错误的是A.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含有73个原子C.由3种元素组成 D.H、O元素质量比为11:48.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只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放在两只试管内加热。下列有关放出氧气质量(g)与反应时间(t)关系图象(图中是a纯氯酸钾曲线,b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曲线)其中正确是A.A B.B C.C D.D9.X2+的离子核外有28个电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65,X原子核内中子数为A.37 B.35 C.36 D.3410.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
20
15
2
反应后质量/g
m
29
0
8
A.m的值是1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29:811.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需区分的物质实验方法A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②加足量水观察是否溶解B铁丝和铝丝①伸入硫酸铜溶液中②观察颜色C厕所清洁剂和厨房清洁剂①分别加入酚酞溶液②分别加入纯碱观察现象D稀盐酸与稀硫酸①伸入木条立即观察②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A.A B.B C.C D.D12.为解决电力短缺的现象,国家将加强开发核能。钚为一种放射性元素,可用于核发电,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核电荷数为94,则它的核外电子数为()A.94B.244C.160D.150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两个重要实验。(1)甲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2)乙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3)丙能证明CO2与石灰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14.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某同学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向一种无色液体中加入一种黑色粉末状固体,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①(1)此气体是什么物质?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猜想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此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2)产生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3)该同学想制取该气体,现提供制取和收集该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请你帮他选择。①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②若要制取并收集该气体,应采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填编号)③若用图F收集该气体,气体应从_____端(填“c”或“d“)导入。(4)实验使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应选择_____(填编号)。①氯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残渣,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锰(残渣中只有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填编号)。a烘干b溶解c过滤d洗涤分离得到的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_____保持不变。②同学们利用收集到的氧气进行气体性质实验时发现很多因素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实验分析与结论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说明_____,反应现象不同细铁丝在氧气中易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粗铁丝在氧气中不易燃烧说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不同,反应现象不同③若要测定一定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体积,可以将F中的集气瓶改成量筒,把气体直接收集在量筒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是:_____。I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把导气管伸入装满水的量筒中→加热Ⅱ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加热→待有连续均匀气泡产生时,把导气管伸入装满水的量筒中Ⅲ装药品→检查装置气密性→加热→把导气管伸入装满水的量筒中Ⅳ装药品→检查装置气密性→加热→待有连续均匀气泡产生时,把导气管伸入装满水的量筒中15.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请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____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3)实验室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4)将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是_____。(5)试管口放棉花的作用是_____。(6)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净的原因是_____。16.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如下探究实验:(1)如图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中放入一粒白磷(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将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5℃热水的烧杯上。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内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与红磷燃烧相似)____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刻度__________处,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气态的__________而生成了固态的________,从而使玻璃容器内的气体体积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②玻璃容器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_。③此反应中白磷要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2)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①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_____________。②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__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装置中需改进的是______。当选用E装置收集完气体后,测得瓶中氧气纯度明显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A装置漏气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C集气瓶在移出水槽前未盖玻璃片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4)下图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O2的体积。在水面上封了一层植物油,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1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2)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__(填序号,下同);(3)某小组采用高锰酸钾,用A、E装置组合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原因是_____;(4)如果要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最好用_____装置收集氧气,原因是_____;(5)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鸡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若收集二氧化碳只能用C装置,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实验室有不纯的氯酸钾样品,把该样品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后,固体混合物质量变化如下所示:(应化学方程式)反应前固体总质量反应后固体总质量(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2)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题分析】根据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结合“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则3x=2+2x,解得x=2,故质子数为6的元素为碳元素,元素符号为“C”;该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6”;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选C。点睛: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在原子结构中质子数=电子数,在离子结构中,质子数大于或小于电子数。2、B【解题分析】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睛:胶头滴管的使用口诀“竖直悬空正上方”。3、A【解题分析】
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主要有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臭氧。【题目详解】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选A。4、C【解题分析】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红棕色的固体变成黑色,故选项说法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5、C【解题分析】A、N(NO2)3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错误;B、一个N(NO2)3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错误;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N(NO2)3属于氧化物,正确;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6.8%,错误。故选C。点睛: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D【解题分析】
A、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题目点拨】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7、B【解题分析】
A、维生素D2中,碳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大,因此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该选项说法正确;B、一个维生素D2分子由73个原子构成,该选项说法错误;C、维生素D2由三种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D、维生素D2中H、O元素质量比为:44:16=11:4,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8、C【解题分析】
催化剂只是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根据氯酸钾制取氧气的特点,不加催化剂时产生氧气的速率慢,加入催化剂后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因为b加入了二氧化锰,但a没加,所以在速率−−时间关系图上,b的斜率应该比a大,因为氯酸钾的质量相等,所以a与b产生氧气的质量是相等的,因为氯酸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分解,所以初始阶段没有氧气生成,故选C。【题目点拨】图像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位置、变化趋势、终点位置是否正确。9、B【解题分析】
根据阳离子为失电子,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上中子数进行解答。【题目详解】X2+的离子核外有28个电子,则X原子的核外应该有30个电子即有30个质子,又因为其相对原子质量为65,故,X原子核内中子数为65-30=35。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的掌握,要明白原子失电子变为阳离子,得电子变为阴离子。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上中子数。10、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M=(1g+20g+15g+2g)-(29g+8g)=1g;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叫催化剂。所以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由物质的质量变化可知,乙、丁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丙质量减少是反应物,故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分解反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分解反应11、C【解题分析】
A、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收水分潮解,也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对应的碳酸盐,但是外观上看不出区别;②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但是加足量水观察不出区别;两种方法都不能区分,故A错误;B、①铁丝和铝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都会产生红色固体,不能鉴别;②铁丝和铝丝都是银白色,不能根据颜色区分;两种方法都不能区分,故B错误;C、①厕所清洁剂显酸性,加入酚酞不变色;厨房清洁剂显碱性,加入酚酞变红,可以区分;②厕所清洁剂能与纯碱反应,产生气泡;厨房清洁剂不与纯碱反应,可以区分;两种方法都能区分,故C正确;D、①稀盐酸与稀硫酸中伸入木条都没有明显现象;②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稀硫酸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①不能区分②能区分,故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找出物质的特性是区别物质的关键。如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于水后,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的是氢氧化钙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将铁丝和铝丝分别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的是铝丝,无明显变化的是铁丝。12、A【解题分析】由题意: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核电荷数为94,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知钚原子的中核外电子数为94,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可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44−94=150。故选A。点睛: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氧气防止高温生成物熔化溅落炸裂瓶底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题分析】
电解水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题目详解】(1)电解水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甲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生成的气体是氧气。(2)乙中集气瓶内铁丝燃烧放出大量热,生成四氧化三铁,故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生成物熔化溅落炸裂瓶底。(3)丙能证明CO2与石灰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4、氧气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分液漏斗集气瓶AC或AE(或AF)cBCbcda质量与化学性质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反应物的浓度不同Ⅰ【解题分析】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题目详解】(1)该气体可能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检验的方法是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猜想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此气体可能是氧气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3)①仪器a是分液漏斗,b是集气瓶。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来收集;故选AC或AE(或AF)。③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要用装置F来收集氧气时,氧气从长管进入;故从c端进。(4)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所以选择装置B来制取,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用C装置收集。①氯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残渣,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锰(残渣中只有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用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顺序为bcda。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其质量与化学性质在反应后不发生改变;故填:质量与化学性质;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说明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细铁丝在氧气中易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粗铁丝在氧气中不易燃烧。实验分析与结论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说明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细铁丝在氧气中易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粗铁丝在氧气中不易燃烧说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不同,反应现象不同③实验步骤是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否则由于漏气而收集不到气体、装药品、把导气管伸入装满水的量筒中、再加热反应因为反应完毕后试管内剩余的气体氧气没有全部出来,与刚开始时没反应前的试管内空气体积基本相同,所以必须把试管内空气体积也算上;故选Ⅰ。【题目点拨】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来收集。15、铁架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满先横放试管,把高锰酸钾放在纸槽上并伸入试管内,缓慢竖立试管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中刚有气泡产生就开始收集气体(或收集前集气瓶内未装满水等)【解题分析】
根据图示信息及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进行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由图示信息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铁架台。(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可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及氧气,故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3)氧气具有助燃性,故实验室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满。(4)粉末状药品的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取,将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是故先横放试管,把高锰酸钾放在纸槽上并伸入试管内,缓慢竖立试管。(5)高锰酸钾粉末在生成的氧气流中会进入到导管中,故试管口放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中。(6)制取氧气时,装置内原有空气存在,所以在收集时要先将集气瓶装满水排尽空气,并且要在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故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净的原因是刚有气泡产生就开始收集气体(或收集前集气瓶内未装满水等)。【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注意事项的掌握,难度不大,学生应该要清楚氧气制取的装置的选择,收集装置的选择等。16、产生大量白烟P+O2P2O54氧气五氧化二磷减小氮气除尽氧气木炭燃烧虽消耗了氧气,但产生了新的气体,致使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在明显变化药品要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时只消耗氧气;生成物最好是固体;如果生成物是气体,则应用其它物质将其完全吸收【解题分析】
(1)本实验既是通过白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5),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白烟。①红磷燃烧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因此实验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内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白磷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P+O2P2O5;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刻度4处(既空气体积减少了1/5);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气态的氧气而生成了固态的五氧化二磷,从而使玻璃容器内的气体体积减小。②氮气占大气总量的78.12%而且氮气不支持燃烧,因此玻璃容器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③为了准确测量空气中的氧气,因此需要通过白磷燃烧将氧气完全除尽因此反应中白磷要过量。(2)①木炭燃烧虽消耗了氧气,但产生了新的气体(二氧化碳),致使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在明显变化,因此无法进行测量,也因此实验失败。②实验室测氧气含量的反应原理:通过可燃物消耗氧气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外界液体就可以等体积进入,从而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因此该实验需要药品要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时只消耗氧气;生成物最好是固体;如果生成物是气体,则应用其它物质将其完全吸收。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集气瓶BE过氧化氢水+氧气催化作用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垃圾日清合同
- 汽车无偿赠与合同
- 企业投资决策咨询服务协议
- 医疗器械使用风险与责任豁免协议
- 工业机器人应用研发合作协议书
- 9《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 第六单元写作 《“劝学”新说》-议论的现实针对性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外籍人士租房备案专项协议
- 法拍房租赁权冲突处理协议
- 接处警流程培训
- 《法律法规常识讲解》课件
- 《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解读
- 呼吸专科护士年终总结汇报
- GB/T 15934-2024电器附件电线组件和互连电线组件
- CQI-23模塑系统评估审核表-中英文
- 情志护理方法
- 重庆七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零诊测试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药店入股合同协议书
-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教学计划
- 2024年征信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