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厂东、西厂取水口工程布置试验研究_第1页
重庆电厂东、西厂取水口工程布置试验研究_第2页
重庆电厂东、西厂取水口工程布置试验研究_第3页
重庆电厂东、西厂取水口工程布置试验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电厂东、西厂取水口工程布置试验研究

重庆发电厂是重庆主要的能源处理厂之一。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庆的发电总量远远不能满足能源消耗的需求。为了满足重庆能源消耗的发展需求,缓解电网不足、峰容量变化的矛盾,根据重庆能源发展计划,计划对重庆电厂进行改造,并扩大现有工厂的安装。重庆总厂东厂和西厂的改造工程是改变发电厂的改造项目。由于从电厂取水口的水质直接关系到造船厂的正常运行,取水口段位于重庆主城区李沱长江段。该段属于三峡水库175m回水区的中后期,受到沉积物、河流类型、水流条件变化等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收集井的配置进行测试和研究。1泥沙冲淤分析重庆发电厂东、西厂取水口工程位于重庆主城区李家沱长江河段,下距朝天门约17km.该段河道在平面形态上呈反“S”形状(图1),其河势受上、下两个反向急弯道的控制,衔接两弯道的过渡段较为顺直,长约2.5Km,右岸为宽大的黄家碛边滩,枯水河宽仅有300m左右,而洪水期水流漫滩后河宽可达1000m以上.电厂取水口位于第二个弯道的上枝的左岸,粗柄碛首部附近.粗柄碛为宽大的淤积边滩,最大宽度约500m,占据洪水河宽60%以上.该河段河床组成为沙卵石,两岸岸坡为基岩,多年来河道形态变化较小,河势及主槽较为稳定.但是河床地形复杂,李家沱长江大桥左岸有小灶盘石梁挑流,其下有砖灶子石梁纵卧江心,将枯水河床分为左右两汊,水流出左汊后正对电厂取水口处;河底高程起伏较大,水流条件较为复杂.重庆河段属于典型的山区河道,在天然情况下,泥沙冲淤遵循浅滩“汛淤枯冲”、深槽“洪冲枯淤”的规律;当三峡水库按156m方案蓄水运行时,水库回水尚未影响到取水口河段,该河段仍维持天然河道特征.当三峡水库按175m方案蓄水运行后,重庆河段将处于水库回水变动区中段,使该河段同时具有天然河道和水库的双重特性,根据以往泥沙研究成果表明:随着三峡枢纽运行时间的增长,重庆主城区河段的泥沙淤积将成累积性增加,边滩加宽,河型转化,回水上延.重庆发电厂东、西厂取水口河段也将产生一定的泥沙淤积,河床形态发生演变,并可能对电厂取水口的引水防沙条件产生重要影响.2西亚、西亚国家电厂取水口采用蘑菇头式取水头(图2),共布置取水头7个,其中东厂4个,西厂3个,位于李家沱长江公路大桥下游约300m的长江左岸,距宜昌航道里程约676.5km.取水管线紧贴长江岸壁,取水头头部伸入河中竖直向上,顶部罩有蘑菇状拦污栅.3试验边界条件利用重庆河段泥沙模型研究取水口的取水条件,模型平面比尺175,垂直比尺125,流速比尺11.18;模型沙选用轻质荣昌精煤粉,悬移质含沙量比尺0.398,泥沙运动时间比尺105.试验边界条件及其控制如下:1)试验采用SX-1型流量-水位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模型流量和尾门水位的可视化自动控制,给定长江和嘉陵江的试验流量和模型出口生基塘的水位,由计算机自动跟踪和控制模型进口流量与尾门水位,采用HD-4型电脑流速仪测定流速,用精密水位测针测定模型沿程水位.2)泥沙试验采用1961~1970年长江和嘉陵江天然水沙系列,经概化后在模型上进行三峡水库156m方案和175m方案系列泥沙试验,用精密天平测量试验水体的含沙量,用光电颗粒分析仪测量模型沙的粒径级配.4试验计划和成果分析4.1工程河段水位分析天然条件下,重庆发电厂东、西厂取水口附近存在局部深潭,该潭内水面比降较小,但流速相对较大,河床多年来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其水深完全满足取水要求.三峡水库按156m方案运行时,水库回水的最上游端在铜锣峡的郭家沱,重庆发电厂东、西厂取水口河段位于回水末端上游约35km,水位基本不受三峡水库回水的影响,该处的取水条件与天然情况基本一致.当三峡水库按175m方案运行后,由于变动回水区河段泥沙淤积在整体上呈累积性增长趋势,使得该河段汛期水位随之有所抬高.由表1、表2可以看出:在天然河道情况或156m方案运行期,工程河段的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分别为163.28m和186.61m;水库按175m方案运用后,工程河段各年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分别为164.36m和188.48m,较天然河道情况(或156m方案运用期)水位分别升高1.08m和1.87m.由于水位的抬高,特别是最低水位的抬高,使该河段取水条件相对变好,取水更有保证.在枯水期水库蓄水至175m,该处平均水位较天然情况抬高近14m,流速大为减小,水流平缓,更加有利于取水口的正常取水.4.2砂处理对提取条件的影响4.2.1泥沙冲淤分析在156m方案运行时期,取水口河段位于回水末端上游约35km,基本不受三峡水库回水的影响,仍将处于天然河道状态.泥沙冲淤仍遵循浅滩“汛淤枯冲”、深槽“洪冲枯淤”的规律.浅滩淤积主要发生在7~9月,汛末10月及汛后水位降低过程中淤沙得到一定冲刷;深槽则由于汛期水流集中,流速、比降增大而发生冲刷,汛后则因水深较大,过水面积相对浅滩段较大导致流速、比降减缓而发生淤积.试验成果表明:在三峡水库运行至第10年末(即原调度方案2012年末),重庆发电厂河段(从李家沱大桥上游约450m至新厂取水口下游约600m止,河道长共计3000m,)的剩余淤积量为161.68×104m3,淤积强度为53.89×104m3/km(表3).泥沙淤积部位仍主要在该河段的边滩,其次是在该河段的沟汊和深沱内有少部分残留淤积物,各部位泥沙淤积厚度均较小,一般在2m以下.模型上泥沙冲淤时段和冲淤部位与天然情况基本一致,汛后在局部特殊部位有一定的剩余淤积量,一般至年末可达到冲淤基本平衡.取水头位于宽浅河段的主流带,其附近基本没有泥沙淤积;水流条件也与天然河道情况一致,取水口取水条件良好.4.2.2泥沙沉积分析三峡水库按照175m方案运行时重庆发电厂东、西厂取水口河段将处于三峡水库回水变动区的中段,其水流条件在汛期和枯水期均较天然情况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泥沙冲淤也较天然情况和156m方案运行期有较大变化.由于汛期坝前水位按145m运行,重庆主城区河段水位较天然情况抬高0~2m,加重了该河段汛期泥沙淤积;每年10月初水库开始蓄水,取水口附近水位最大升高约15m左右,河道呈现水库特性,失去枯水走沙的功能;水位消落期延至第2年5月,减少了河道的消落走沙期,使得在上一年淤积的泥沙不能被完全冲走,从而导致累积性泥沙淤积.根据泥沙试验结果,当三峡水库运行到第30年末时,在取水口附近长约3km的河道内泥沙淤积总量达到689.13×104m3,单位河长淤积量为229.71×104m3/km(表4),河道向着高滩深槽方向发展;泥沙淤积部位主要在弯道的凸岸边滩和凹岸的回流缓流区域,如在该河段上游右岸的弯道凸岸—倒钩碛淤积后与其紧邻的黄家碛淤积边滩连成一片,边滩淤积宽度达到150m~450m,淤积厚度达到5~15m,往下毛纺厂一侧的深沱区淤积也较为严重,最大淤厚达到25m以上,紧连的李家沱淤积形成宽约100m的边滩,淤厚约10m.而电厂取水口位于李家沱弯道上枝的凸岸冲刷区,泥沙不易落淤,水库运行30年,该处泥沙淤积厚度约在0.5m以下,不会影响该取水口的正常安全取水.4.3源地的物质渗透为观测河道漂浮物对取水口的影响,试验分别在东、西厂取水口上游的不同位置模拟投放了大量漂木和其他悬浮物等,从漂浮物的运动轨迹可以明显看出,在中枯水流量时漂浮物出上游弯道(倒钩碛)后较均匀地向下游运动,当其运动至李家沱长江大桥附近,由于受河道左侧小灶盘石梁的阻水影响,漂浮物被挑至河心的砖灶子石梁,一部分沿砖灶子右汊一直向下游运动,另一部分沿石梁的左汊向下漂流,当漂至砖灶子尾部附近的上丁坝(取水口正对面)时受阻,大部分沿丁坝与砖灶子石梁之间的缺口向右岸主槽运动,与沿石梁右汊下行的漂浮物汇合后继续向下游漂移.由于丁坝与取水口之间的缺口分流,其水流有一定流速,吸引了少量的漂浮物到取水口附近,但由于该取水口附近局部水面比降较大,表面流速和底流流速均相对较大,而取水口进水流量和流速均相对较小,使该取水口吸附漂浮物的可能性变小,因而漂浮物会迅速漂走,沿上、下丁坝间流向下游.随着流量的增大和水位的逐渐升高,左岸的小灶盘石梁和河心的砖灶子石梁被淹没,丁坝和取水管道均被淹没,河面变宽,上游漂流物运动至大桥后会较均匀地向下游运动,经过取水口的漂浮物明显较枯水增多,但由于此时取水头顶部的淹没水深较大,纵向流速大,取水口吸附漂浮物的可能性更小,漂木撞击取水建筑物的可能性甚微.5天然情况及三峡水库运行期内,1)无论天然河道情况或是在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工程河段的水流条件均满足取水要求,特别是在水库按175方案蓄水期,水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