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稿-高考总复习-地理-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7022d17ae5cf88fe0a8c489b985672/1e7022d17ae5cf88fe0a8c489b9856721.gif)
![终稿-高考总复习-地理-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7022d17ae5cf88fe0a8c489b985672/1e7022d17ae5cf88fe0a8c489b9856722.gif)
![终稿-高考总复习-地理-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7022d17ae5cf88fe0a8c489b985672/1e7022d17ae5cf88fe0a8c489b9856723.gif)
![终稿-高考总复习-地理-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7022d17ae5cf88fe0a8c489b985672/1e7022d17ae5cf88fe0a8c489b9856724.gif)
![终稿-高考总复习-地理-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7022d17ae5cf88fe0a8c489b985672/1e7022d17ae5cf88fe0a8c489b98567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地图基础知识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1.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与注记2.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1.学会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理解比例尺的性质、掌握比例尺的应用。(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判读和应用。(综合思维、区域认知)3.学会绘制和判读地形剖面图。(地理实践力)1.以地图为载体,考查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考查频度较高。2.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综合题在区域等高线背景中呈现,不直接设问,隐形考查。[梳
理
知
识
体
系][再
现
基
础
知
识]一、地图三要素三要素是指地图上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比例尺数字式注记图例指示标北方线段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千米(1)图甲的定向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的定向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图丙的定向方法是_______________。(2)甲乙两图的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3)图甲中A地位于B地的______方位,B地位于C地的______方位。图乙中河流流向大致为______。图丙中,D地位于E地的______方位,F地位于D地的______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乙西北正东向北正东西北2.将一张1∶100000的地图的比例尺放大一倍,则新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则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___倍(见下图)。若将一张1∶50000的地图的比例尺缩小1/2,则新图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则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______(见下图)。1∶5000041∶1000001/4二、等高线地形图1.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甲地的海拔为_______
m,乙地的海拔为______
m。(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
m。150050010002.等高线地形图
读下图回答问题:(1)等高线:在地形图上_______相同的点连成的线。(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又称高程)______,并且都以海平面作为0米。②等高距全图一致: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的等高距______。海拔相同相同③等高线为______曲线:等高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能显示出其全部闭合状态。④两条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在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所以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只有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才显示为重合状态。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_____,等高线越密,坡度越___。甲、乙两处坡度较陡的是____。⑥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垂直相交,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______。⑦示坡线指向海拔较_____的方向。闭合陡缓陡乙相反低(3)地形部位的判断①AB线为______,等高线向海拔____的方向弯曲。②CD线为______,等高线向海拔____的方向弯曲。③丁处为______,位于两个______之间,连接两条______线和山脊线。④丙处为______,该处等高线______。山脊低山谷高鞍部山峰山谷陡崖重叠(4)地形类型的判断山地海拔大于______米,相对高度大丘陵海拔介于_________米之间,相对高度小平原海拔小于____米,相对高度很小高原海拔大于_____米,内部起伏___,边缘起伏大盆地四周______,中部低该图的地形以_________为主。500200~500200500小高丘陵【易错提示】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坡度的大小取决于等高距、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疏密等因素。三、地形剖面图1.含义: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___________状况。地势起伏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1)连剖面线:图中_____线。 (2)建坐标系:确定剖面图的____________和垂直比例尺。 (3)判断海拔:起止点、最____点、最低点等。
图中A点为起点,海拔为_____米,B点为____点,海拔为200米;C点为______点,海拔为___________米。 (4)画坐标点:将图中重要点准确画在坐标图中。 (5)连平滑线:将各点连接成平滑的曲线。AB水平比例尺高200止最高500~600答案(4)(5)见下图【易错提示】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往往与等高距有倍数关系。3.意义: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它在平整土地,修建渠道,建筑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例1】
(2014·北京文综,28)下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图(b)为校园图局部。指示牌在图(b)中的位置是(
)考点一地图三要素A.① B.②
C.③
D.④[尝试自解]
________[审题能力培养]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B100②1.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1)依据比例尺公式判断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2)依据实际面积大小判断
图上面积相同时,实地面积越大,则比例尺越小,如下图,甲、乙、丙三个阴影区比例尺的关系:甲>乙>丙。2.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比例尺是分子为1的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比例尺越大。
大比例尺小比例尺实际范围相同图幅面积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详细图幅面积小,反映的地理事物简略图幅大小相等反映的实地范围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详细反映的实地范围大,反映的地理事物简略应用举例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3.比例尺的缩放、图幅变化判读4.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 (1)根据比例尺求距离
如下图,求A、B两地的直线距离。先用刻度尺量出AB间的图上距离,然后除以比例尺。(2)根据距离求比例尺如下图,AB间为30千米,求出该图的比例尺。先用刻度尺量出AB间图上距离,然后除以30千米即可,注意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单位要统一。(2019·广州市实验中学月考)土地下陷速度是指土层平均每年下陷的深度,下图是某城市土地下陷速度等值线图。据此回答(1)~(2)题。(1)若将该图比例尺扩大到原图的4倍,同时保持实际范围不变,则(
)A.新图比例尺为1∶800000 B.同一地点,土地下陷速度变大C.新图面积变为原图面积的16倍
D.相邻两条等值线间差值比原图扩大(2)甲区域的面积接近(
)A.1平方千米
B.2平方千米
C.4平方千米
D.8平方千米解析第(1)题,若将该图比例尺扩大到原图的4倍,新图的长和宽都变为原来的4倍,因而面积变为原来的16倍。第(2)题,结合图例可知,图中甲区域的面积与一个边长为2千米的正方形面积相近,由此甲区域的面积接近4平方千米。答案(1)C
(2)C素养一区域认知:地图上方向的判断1.(2018·北京文综,9)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该村东西宽2千米,南北长1千米,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读下图,回答下题。
与上述信息相符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本题解答宜采用作图法,根据文字信息提示考生可在草稿纸上自己作图,与选项中的四幅图进行对比即可得出正确答案。需要注意主干道的长度为1km,甲、乙、丙三幅图中主干道长度为1km,而丁图中主干道长度为1.5km,乙图中村史馆和培训中心位置不正确,丙图主干道为东西方向错误。答案A素养二综合思维:比例尺的计算2.(2014·重庆文综,11~12)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读图,完成(1)~(2)题。(1)若图中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
)A.① B.②
C.③
D.④(2)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m、宽为220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A.A4纸(29.7cm×21cm) B.B4纸(36.4cm×25.7cm)C.A3纸(42cm×29.7cm) D.B3纸(51.5cm×36.4cm)解析第(1)题,据图可以看出,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内容为喷水池,其建筑面积最小,对比可知④为喷水池,而①为食堂,②为教学楼,③为学生宿舍。第(2)题,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由题干可知,平面图所采用的比例尺表示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10m,故该学校局部用地的长和宽在图上的长度应分别为30cm和22cm,对比各选项即可判断出B选项符合要求。答案(1)D
(2)B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常考21类基础图示之一)【例2】
(2016·上海地理,7~8)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1)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2)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审题能力培养]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1)B
(2)C2梯田自北向南流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对于所有等高线地形图来讲,其判读方法具有一致性,一般从以下五个方面判读。读图五方面读图内容分析、解决问题读数值范围①区域地势起伏大小②海拔最大值、最小值判读区域地形特征,判断坡向(迎风坡、背风坡、阳坡、阴坡)读延伸方向区域等高线整体大致凸出方向读疏密程度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②坡面凸凹:高疏低密——凸坡,高密低疏——凹坡农业:陡坡种水土保持林,缓坡修梯田工程建设:为道路平坦,公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之”字形道路也是为了降低坡度读图五方面读图内容分析、解决问题读弯曲状况①山脊:凸向低值处②山谷:凸向高值处③鞍部:正对的两山脊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导致局部等温线弯曲:山谷地势低,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凸向温度低的方向;山脊相反读局部闭合①山顶、山峰:中间高四周低②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③表示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判读规律:“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判读局部海拔高度大小或高度范围或高差等1.有关下图虚线或字母处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判断正确的是(
)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B.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答案D2.下图中等高线最大值为500米,最小值为100米,等高距为100米。据此完成(1)~(2)题。(1)等高线①和②的海拔分别为(
)A.100米300米
B.200米400米C.100米400米
D.200米300米(2)图中③④⑤三条河流中画法不正确的有(
)A.0条
B.1条
C.2条
D.3条解析第(1)题,因为河谷处地势最低,则河谷两侧的等高线值为最小值,故①为100米;已知等高距为100米,从而推理②等高线值为300米。第(2)题,河流应位于山谷处,根据等高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原则,可知④处比两侧低为河谷。而③⑤两处比两侧高为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答案(1)A
(2)C素养一区域认知:等高线地形图中地貌判断1.(2015·上海地理)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1)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 A.山脊
B.陡崖
C.断块山脉
D.峡谷 (2)图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 ①崩塌堆积物②突出小基岩③河中的沙洲④低矮的山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地势落差大,且呈带状分布,为典型峡谷地形,D项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图中灰色部分等高线向海拔较低的地区凸出,应该为地势较高的地形,但高度不大,且靠近陡崖,有可能是崩塌堆积物,也有可能是陡崖上突出的小基岩,A项正确。答案(1)D
(2)A素养二地理实践力:牧民冬、夏转场路线选择2.(2015·江苏地理)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读图可知,四条路线中③路线等高线最稀疏,
位于河谷,地形坡度最平缓,最易于转场;第②条线
路为山脊;第①④条线路都有一处陡坡,不适宜转场。
答案C考点三等高线地形图中的五种常见计算【例3】
(四川高考题)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1)~(2)题。(1)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鞍部
B.山谷C.山脊
D.山顶(2)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A.156米
B.178米
C.220米
D.255米[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审题能力培养]第1步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1)图中等高距为①_____米。(2)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水分条件好,森林②_____。30密集第2步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1)B
(2)C山谷最高处7五个角度看等高线的计算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之间的海拔,就可以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如图中甲处,假设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大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小的。则图中n=4,Δd=100米,H大=400米,H小=100米,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计算:(1)陡崖的相对高度(H)计算公式为(n-1)Δd≤H<(n+1)Δd。因此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300米≤H<500米。(2)陡崖的绝对高度①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Δd。图中崖顶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400米≤H顶<500米。②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Δd<H底≤H小。图中崖底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0<H底≤100米。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一般来说,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等高距为Δ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Δd米<H<(n+1)Δd米。
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H<400米。4.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 T差=(0.6℃·H相)/100m。5.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的计算(图中a>b)(1)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图,若c=b,则d<b,即“小于小的”。(2)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其等高线的值。如图,若c=a,则d>a,即“大于大的”。(2019·山东省实验中学月考)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中等高距为200m,回答(1)~(2)题。(1)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100
250 B.100
350C.500
250 D.500
350解析第(1)题,河流集水方向是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第(2)题,河流位于山谷处,可以判断出a的数值大于300,图中等高距为200m,则a的数值为500;根据局部闭合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b点的数值小于300,大于100。答案(1)A
(2)C素养综合思维: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相关计算1.(高考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题。(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解析第(1)题,根据河谷的位置、等高距为100米和山峰为580米,以及河谷两侧的等高线数值相等且对称分布原理,可以推出Q地左侧的等高线为400米,则Q地的海拔范围为400~500米。第(2)题,本题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设桥梁处河岸的海拔为H,如图,可知H的海拔范围为200~228米之间,桥梁处河岸与山峰(580米)的高差为h,推得352米<h<380米。答案(1)D
(2)C2.(高考全国卷)读下图,完成(1)~(3)题。(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米
B.55米
C.60米
D.65米(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米。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米
B.40米
C.65米
D.90米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最高点位于东北侧,海拔大于80米小于85米,图示区域最低点位于东南侧,海拔大于20米小于25米,两者之间高差大于55米小于65米,C项正确。第(2)题,河水流速的快慢取决于坡度的大小,图中四处中,③附近等高线最密集,流速最快。第(3)题,水库应建在开口较小的山谷处,即图中①②之间的峡谷处,该处目前的河水水位约为45m,因此该坝的坝顶海拔约为58m,可据此在图中画出大坝的位置和长度,然后结合比例尺可算出,该坝的坝顶长度约为40m。答案(1)C
(2)C
(3)B考点四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考的三大应用【例4】
(2016·江苏地理,3~4)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1)~(2)题。(1)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A.③ B.④
C.⑤ D.⑥[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审题能力培养]第1步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5月初”说明:我国东南部地区进入雨季,易发生洪水,威胁人员安全。第2步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1)B
(2)D低洼水灾较缓陡崖较高较大⑥应用1.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判断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判断判断气候差异气温差异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光照差异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应用2.判断河流水系、水文特征1.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AB段为河流。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为(
)A.由南向北再向东流
B.由东向南流C.由东向西再向南流
D.由南向东流(2)某观察者测得山顶的气温为3℃,则图中最低气温不会低于(
)A.0.9℃ B.1.7℃
C.2℃
D.3℃解析第(1)题,结合等高线与河流关系,按照没有指向标地图方向判断方法知,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为由南向北再向东流。第(2)题,根据地形对气温影响,最低气温出现在海拔最高处。读图知图中最高点介于600~650米之间,结合气温随高度递减规律,最高点与山顶最大温差为1.3℃,可计算图中最低气温不会低于1.7℃。答案(1)A
(2)B应用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选“点”、选“线”、选“面”(1)选点类型区位要求图示水库坝址①坝址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为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地势落差大;②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类型区位要求图示疗养院疗养院应建在地形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向阳、背山面水(河、湖、海)、气候宜人、空气清新,且有交通线通过,交通便利的地方宿营地①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岸,以避开暴雨造成的山洪;②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③应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类型区位要求图示港口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最好是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泥沙淤塞航空港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要求地势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还要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与城市保持适当的距离;等等气象站气象站应建在地势较高、地形开阔的地方(2)选“线”类型区位要求图示公路、铁路线公路、铁路线一般要求建在坡度平缓的地方,尽量与等高线平行,缩短线路,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通往山顶的公路呈“之”字形弯曲,以减小坡度类型区位要求图示引水路线在选择引水路线时,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这一特性,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较合适的引水路线输油、输气管道路线要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2.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城镇规划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中城市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拟建一大型港口,最合适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2)为了加强乙村和甲城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线路规划最合理的是(
)A.a B.b C.c D.d(3)图中铁路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
)①穿越河流②邻近港湾③穿越城区④坡度太大A.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解析第(1)题,从图中的图例不难看出,①④为沙质海岸,不适合建大型港口。②③均适合建港口,但是该城市要发展外向型经济,需要进出口大量商品,因此港口的位置应该尽量离城市较近。③比②远得多,因此,选②,正确答案选B。第(2)题,c线路大致与等高线平行,修建难度最小,最为合理。第(3)题,图中铁路线明显穿过城市中心,这样会增加城市的交通压力,同时该铁路穿过一山地,坡度较大,不利于施工。答案(1)B
(2)C
(3)A(3)选“面”类型区位要求图示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布局方案。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类型区位要求图示工业区、居民区的选址工业区宜建在地势平坦开阔,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有资源和能源分布的地区;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形开阔的向阳地带,并要求交通便利,远离污染3.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因其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下图为“汉中、淅川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A.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C.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D.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2)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汉中和淅川都处于山间谷地、东西距离较近,北部山地都能阻挡冷空气,且都处于开口向东的山谷,A、B、C错误;与汉中相比,淅川附近有水库,对气候有调节作用,D项正确。第(2)题,根据“南橘北种最后一站”这一关键信息,推断影响其种植的主导因素是热量。①~④地中①地海拔最低,位于阳坡,热量最丰富,且位于水库附近,水库对气候有调节作用,故①地最适宜种植柑橘,A项正确。答案
(1)D
(2)A素养一地理实践力:水库大坝选址1.(2017·江苏地理,9)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甲地两侧等高线为60米,且上游为盆地地形,可建成水位60米的水库;甲地位于峡谷处,大坝工程量小,建设成本低,A项正确。答案A素养二区域认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分析气候差异2.[2016·全国卷Ⅰ,37(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6分)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堪察加半岛地处季风气候区,图中等高线反映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且高差较大。因此山脉对季风起阻挡作用,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且形成明显的气候垂直分异。答案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考点五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常考21类基础图示之二)【例5】
(高考经典题)某中学地理小组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单位:m)。读图回答(1)~(2)题。 (1)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上图中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上图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A.a处
B.b处
C.c处
D.d处[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审题能力培养]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1)C
(2)A最高最低山顶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第一步:确定剖面线。在等高线图上画出一条剖面线(可能为已知,如下图中的A—B)。第二步:确定比例尺(包括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画横轴和纵轴。纵坐标表示高度,横坐标表示水平距离。第三步:标刻度。横轴数值范围参照比例尺确定,纵轴最大数值为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最大值加等高距,最小值为交点的最小值减等高距。第四步:描点。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或仅描关键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第五步:连线。用光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如图中8′,9′两点高度相同,两者之间为河谷,地势较低)。AB间的剖面图如下:2.地形剖面图的基本判读方法
判断地形剖面图是否准确的关键点(如下图)判读地形剖面图,主要抓住以下“三看”①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A在200~250m之间,B在250~300m之间。②看极值点是否准确:a在250~300m之间;b在150~200m之间;c在350~400m之间。③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从A到B经过了升高—降低—迅速升高—缓慢降低的过程。3.通视问题的判读技巧通视问题可通过做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做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上图)有时仅看两地的高差不能确定视野情况。因为两地之间可能有山脊存在,如下图中,A点不能看到B点。(2019·南昌一中高三期末)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受天气影响,图中东阳河河水时清时黄,当该河流量偏大、水色泛黄时,图中所示区域可观测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独特景象。某中学地理社团成员9月23日来到图示区域开展研学活动,并选择好观测点进行观测。据此完成(1)~(3)题。(1)该社团有四名成员分别位于甲、乙、丙、丁四处,受地形影响,在观测点只能看到其中一处的成员,该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在图中观测点观测到“白日依山尽”时,落日位于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3)一个旅行社在某地举办攀岩比赛,需要制作陡崖剖面图海报,想宣传“险、奇”效果,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解析第(1)题,图示丙与观测点位于山谷两侧,中间没有地形阻挡而能相互看到,故C正确。甲与观测点间有山脊阻挡而不能相互看到;乙与观测点间有一凸坡阻挡而不能相互看到;丁与观测点位于同一等高线上,但丁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说明丁位于谷地中,则也可能相互看不到。第(2)题,9月23日是秋分,太阳从地平面落下时应位于正西方;而“白日依山尽”,是因山地阻挡而看到太阳落山,则此时太阳应位于西南方;结合观测点位置,可判断只能是④,故D正确。第(3)题,要想宣传“险、奇”效果,应使海报中的陡崖坡度加大,故应在保持水平比例尺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答案(1)C
(2)D
(3)B素养一区域认知:地形剖面图上剖面线判断1.(2014·上海地理,18~19)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1)~(2)题。(1)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②和④(2)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A.一个岛
B.两个岛
C.三个岛
D.无岛解析第(1)题,交点为鞍部,其海拔在200m~250m。AB线大致沿山谷到鞍部的剖面,故鞍部为最高点,选②;MN线是沿山峰到鞍部的剖面,鞍部为最低点,故选④。所以答案为D。第(2)题,该地区最低海拔是100米,最高蓄水位海拔是150米,蓄水区只局限在河谷地带,无岛屿出现,选D。答案(1)D
(2)D素养二综合思维:剖面图判读应用2.(高考全国卷)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3)题。(1)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A.80m B.110m C.170m D.220m(2)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点间的最高点C.道路③最长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3)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A.道路③ B.道路① C.道路①和② D.道路②和③解析第(1)题,由题目文字表述可知,甲、乙两地有三条道路相连,故三条道路的起止点应该是甲、乙两地。读图可知三条道路的起止点海拔分别为150m和260m,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110m。第(2)题,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道路①路程最长,且山区道路多为“之”字形,不可能是直线,A项错;根据剖面线海拔,道路②没有经过甲、乙两点间的最高点,B项错;道路③最短,C项错;道路①和②剖面线右侧形态相同,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D项对。第(3)题,使用大型运输车运输重型机械设备,应尽量选择坡度小的道路,以保证运输安全。读图可知,道路①在三条道路中是起伏最小的。答案(1)B
(2)D
(3)B在高考中考查地形特征的题目多以区域图、等高线图、地形剖面图为载体来考查,主要考查地形类型的判断,地形特征的描述,以及地形对气候、河流的影响等。[2017·海南地理,22(1),6分]阅读图示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图中示意巴拉圭位置及地形。[考
题
探
究][样卷评析]
判一判评一评样卷一得分:4分失分原因:区域范围不清,审题不细,本题归纳巴拉圭国家地形,而不是区域图中地形。样卷二得分:0分失分原因:答题要点不准确,没有得分点。不能用地图归纳地形特征。[答案探源]标准答案获取答案途径试题材料原理规律地势较低,海拔在500米以下(2分);以平原为主(2分);地势自巴拉圭河(中部)向两侧逐渐升高(2分)。图示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中,海拔高度、等高线疏密分布等。教材中原理规律:地形类型及地形特征描述。1.地形的判断及地形特征的描述,其思维流程为[思
维
建
模]2.地形特征描述规范答题术语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地形类型平原高原
山地丘陵盆地①地形以××××为主;②××地形主要分布在××区域地势高、低①地势××高××低、地势自××向××倾斜;②地形崎岖(平坦)或地面起伏大(小)海岸线平直、曲折①海岸线平直;②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等特殊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发育1.[2015·四川文综,13(2),6分]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描述图中区域的地形特征。[应
用
体
验][思维流程]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分布在西南(南)部和东北(北)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起伏大,西南(南)高,东北(北)低答案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分布在西南(南)部和东北(北)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起伏大,西南(南)高,东北(北)低。综合题中的等高线地形图以小比例尺大区域地形图为主,图中的等高线主要以1500米、2000米、3000米、4000米为主,不符合同图等距特征(综合题一般不需要计算)。因此,判读时注意不仅要简单地看其疏密程度,而且要细致地读数据。2.(高考经典题)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略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6分)答案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为低山丘陵,西北部为平原。第2讲地图基础知识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1.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与注记2.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1.学会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理解比例尺的性质、掌握比例尺的应用。(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掌握等高线图的特征、判读和应用。(综合思维、区域认知)3.学会绘制和判读地形剖面图。(地理实践力)1.以地图为载体,考查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考查频度较高。2.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综合题在区域等高线背景中呈现,不直接设问,隐形考查。[梳
理
知
识
体
系][再
现
基
础
知
识]一、地图三要素三要素是指地图上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比例尺数字式注记图例指向标北方线段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千米(1)图甲的定向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的定向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图丙的定向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2)甲、乙两图的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3)图甲中A地位于B地的______方位,B地位于C地的______方位。图乙中河流流向大致为____________。图丙中,D地位于E地的______方位,F地位于D地的______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乙西北正东自南向北正东西北2.将一张1∶100000的地图的比例尺放大一倍,则新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则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_____倍(见下图)。若将一张1∶50000的地图的比例尺缩小1/2,则新图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_,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则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_____(见下图)。1∶5000041∶1000001/4二、等高线地形图1.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甲地的海拔为________
m,乙地的海拔为______
m。(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___
m。150050010002.等高线地形图
读下图回答问题。(1)等高线:在地形图上_______相同的点连成的线。(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又称高程)_________,并且都以海平面作为0米。②等高距全图一致: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的等高距_____。③等高线为_____曲线:等高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能显示出其全部闭合状态。④两条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在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所以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只有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才显示为重合状态。海拔相同相同闭合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______,等高线越密,坡度越___。甲、乙两处坡度较陡的是___。⑥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垂直相交,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______。⑦示坡线指向海拔较___的方向。(3)地形部位的判断①AB线为______,等高线向海拔___的方向弯曲。②CD线为______,等高线向海拔___的方向弯曲。③丁处为______,位于两个______之间,连接两条______线和山脊线。④丙处为______,该处等高线_______。陡缓陡乙相反低山脊低山谷高鞍部山峰山谷陡崖重叠
(4)地形类型的判断山地海拔大于______米,相对高度大丘陵海拔介于______________米之间,相对高度小平原海拔小于_______米,相对高度很小高原海拔大于_______米,内部起伏_______,边缘起伏大盆地四周_______,中部低该图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500200~500200500小高丘陵【疑难辨析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坡度的大小只与等高线的疏密有关吗?
提示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坡度的大小取决于等高距、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分布的疏密等因素。三、地形剖面图1.含义: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______________状况。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1)连剖面线:图中_____线。(2)建坐标系:确定剖面图的_____________和垂直比例尺。(3)判断海拔:起止点、最____点、最低点等。图中A点为起点,海拔为_______米,B点为_____点,海拔为200米;C点为_______点,海拔为_________米。地势起伏AB水平比例尺高200止最高500~600(4)画坐标点:将图中重要点准确画在坐标图中。(5)连光滑线:将各点连接成平滑的曲线。答案(4)(5)见下图【疑难辨析2】绘制剖面图时,水平比例尺与垂直比例尺大小相同,对吗?
提示
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3.意义: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它在平整土地,修建渠道,建筑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考点一地图三要素【例1】
(2014·北京文综,28)下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图(b)为校园图局部。指示牌在图(b)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审题能力培养]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B100②1.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1)依据比例尺公式判断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2)依据实际面积大小判断
图上面积相同时,实际面积越大,则比例尺越小,如图,甲、乙、丙三个阴影区比例尺的关系:甲>乙>丙。2.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比例尺是分子为1的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比例尺越大。
大比例尺小比例尺实际范围相同图幅面积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详细图幅面积小,反映的地理事物简略图幅大小相等反映的实地范围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详细反映的实地范围大,反映的地理事物简略应用举例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3.比例尺的缩放、图幅变化判读4.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 (1)根据比例尺求距离
如下图,求A、B两地的直线距离。先用刻度尺量出AB间的图上距离,然后除以比例尺。(2)根据距离求比例尺如下图,AB间为30千米,求出该图的比例尺。先用刻度尺量出AB间图上距离,然后除以30千米即可,注意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单位要统一。(2019·广州市实验中学月考)土地下陷速度是指土层平均每年下陷的深度,下图是某城市土地下陷速度等值线图。据此回答(1)~(2)题。(1)若将该图比例尺扩大到原图的4倍,同时保持实际范围不变,则(
)A.新图比例尺为1∶800000 B.同一地点,土地下陷速度变大C.新图面积变为原图面积的16倍
D.相邻两条等值线间差值比原图扩大(2)甲区域的面积接近(
)A.1平方千米
B.2平方千米C.4平方千米
D.8平方千米解析第(1)题,若将该图比例尺扩大到原图的4倍,新图的长和宽都变为原来的4倍,因而面积变为原来的16倍。第(2)题,结合图例可知,图中甲区域的面积与一个边长为2千米的正方形面积相近,由此甲区域的面积接近4平方千米。答案(1)C
(2)C素养一区域认知:地图上方向的判断1.(2018·北京文综,9)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该村东西宽2千米,南北长1千米,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读下图,回答下题。
与上述信息相符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本题解答宜采用作图法,根据文字信息提示考生可在草稿纸上自己作图,与选项中的四幅图进行对比即可得出正确答案。需要注意主干道的长度为1km,甲、乙、丙三幅图中主干道长度为1km,而丁图中主干道长度为1.5km。答案A素养二综合思维:比例尺的计算2.(2014·重庆文综,11~12)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读图,完成(1)~(2)题。(1)若图中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
)A.①
B.②
C.③
D.④(2)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m、宽为220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A.A4纸(29.7cm×21cm) B.B4纸(36.4cm×25.7cm)C.A3纸(42cm×29.7cm) D.B3纸(51.5cm×36.4cm)解析第(1)题,据图可以看出,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内容为喷水池,其建筑面积最小,对比可知④为喷水池,而①为食堂,②为教学楼,③为学生宿舍。第(2)题,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由题干可知,平面图所采用的比例尺表示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10m,故该学校局部用地的长和宽在图上的长度应分别为30cm和22cm,对比各选项即可判断出B选项符合要求。答案(1)D
(2)B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常考22类基础图示之一)【例2】
(2016·上海地理,7~8)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1)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2)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审题能力培养]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1)B
(2)C2梯田自北向南流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对于所有等高线地形图来讲,其判读方法具有一致性,一般从以下五个方面判读。读图五方面读图内容分析、解决问题读数值范围①区域地势起伏大小②海拔最大值、最小值判读区域地形特征,判断坡向(迎风坡、背风坡、阳坡、阴坡)读延伸方向区域等高线整体大致凸出方向读图五方面读图内容分析、解决问题读疏密程度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②坡面凸凹:高疏低密——凸坡,高密低疏——凹坡农业:陡坡种水土保持林,缓坡修梯田工程建设:为道路平坦,公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之”字形道路也是为了降低坡度读弯曲状况①山脊:凸向低处②山谷:凸向高处③鞍部:正对的两山峰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导致局部等温线弯曲:山谷地势低,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凸向温度低的方向;山脊相反读图五方面读图内容分析、解决问题读局部闭合①山顶、山峰:中间高四周低②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③表示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判读规律:“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判读局部海拔大小或高度范围或高差等1.有关下图虚线或字母处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判断正确的是(
)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B.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答案D2.下图中等高线最大值为500米,最小值为100米,等高距为100米。据此完成(1)~(2)题。(1)等高线①和②的海拔分别为(
)A.100米300米
B.200米400米C.100米400米
D.200米300米(2)图中③④⑤三条河流中画法不正确的有(
)A.0条
B.1条
C.2条
D.3条解析第(1)题,因为河谷处地势最低,则河谷两侧的等高线值为最小值,故①为100米;已知等高距为100米,从而推理②等高线值为300米。第(2)题,河流应位于山谷处,根据等高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原则,可知④处比两侧低为河谷。而③⑤两处比两侧高为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答案(1)A
(2)C素养一区域认知:等高线地形图中地貌判断1.(2015·上海地理)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1)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A.山脊
B.陡崖
C.断块山脉
D.峡谷(2)图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①崩塌堆积物②突出小基岩③河中的沙洲④低矮的山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地势落差大,且呈带状分布,为典型峡谷地形,D项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图中灰色部分等高线向海拔较低的地区凸出,应该为地势较高的地形,但高度不大,且靠近陡崖,有可能是崩塌堆积物,也有可能是陡崖上突出的小基岩,A项正确。答案(1)D
(2)A素养二地理实践力:牧民冬、夏转场路线选择2.(2015·江苏地理)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
读图可知,四条路线中③路线等高线最稀疏,位于河谷,地形坡度最平缓,最易于转场;第②条线路为山脊;第①④条线路都有一处陡坡,不适宜转场。答案C考点三等高线地形图中的五种常见计算【例3】
(四川高考题)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1)~(2)题。(1)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2)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A.156米
B.178米
C.220米
D.255米[审题能力培养]第1步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1)图中等高距为①_____米。(2)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水分条件好,森林②_______。30密集第2步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1)B
(2)C密集最高处7五个角度看等高线的计算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之间的海拔,就可以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如图中甲处,假设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大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小的。则图中n=4,Δd=100米,H大=400米,H小=100米,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计算:(1)陡崖的相对高度(H)计算公式为(n-1)Δd≤H<(n+1)Δd。因此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300米≤H<500米。(2)陡崖的绝对高度①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Δd。图中崖顶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400米≤H顶<500米。②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Δd<H底≤H小。图中崖底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0<H底≤100米。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一般来说,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等高距为Δ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Δd米<H<(n+1)Δd米。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H<400米。4.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 T差=(0.6℃·H相)/100m。5.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的计算(图中a>b)(1)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图,若c=b,则d<b,即“小于小的”。(2)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其等高线的值。如图,若c=a,则d>a,即“大于大的”。(2019·山东省实验中学月考)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中等高距为200m,回答(1)~(2)题。(1)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100
250 B.100
350 C.500
250 D.500
350解析第(1)题,河流集水方向是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第(2)题,河流位于山谷处,可以判断出a的数值大于300,图中等高距为200m,则a的数值为500;根据局部闭合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b点的数值小于300,大于100。答案(1)A
(2)C素养综合思维: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相关计算1.(高考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题。(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解析第(1)题,根据河谷的位置、等高距为100米和山峰为580米,以及河谷两侧的等高线数值相等且对称分布原理,可以推出Q地左侧的等高线为400米,则Q地的海拔范围为400~500米。第(2)题,本题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设桥梁处河岸的海拔为H,如图,可知H的海拔范围为200~228米之间,桥梁处河岸与山峰(580米)的高差为h,推得352米<h<380米。答案(1)D
(2)C2.(高考全国卷)读下图,完成(1)~(3)题。(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米
B.55米
C.60米
D.65米(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米。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米
B.40米
C.65米
D.90米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最高点位于东北侧,海拔大于80米小于85米,图示区域最低点位于东南侧,海拔大于20米小于25米,两者之间高差大于55米小于65米,C项正确。第(2)题,河水流速的快慢取决于坡度的大小,图中四处中,③附近等高线最密集,河水流速最快。第(3)题,水库应建在开口较小的山谷处,即图中①②之间的峡谷处,该处目前的河水水位约为45m,因此该坝的坝顶海拔约为58m,可据此在图中画出大坝的位置和长度,然后结合比例尺可算出,该坝的坝顶长度约为40m。答案(1)C
(2)C
(3)B考点四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考的三大应用【例4】
(2016·江苏地理,3~4)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1)~(2)题。(1)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A.③
B.④
C.⑤
D.⑥[审题能力培养]第1步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5月初”说明:我国东南部地区进入雨季,易发生洪水,威胁人员安全。第2步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1)B
(2)D低洼水灾较缓陡崖较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家居系统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一居室房屋租赁合同附带绿植养护服务3篇
- 二零二四年企业培训与员工发展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广告宣传效果评估与优化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企业运营管理持续改进与绩效评估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四南京租房合同纠纷处理及调解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电商合作合同范本:电商虚拟试衣间技术应用协议4篇
- 2025版水利工程供水与用水权转让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度乙型肝炎疫苗代理销售及配送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精密材料采购合同3篇
- (正式版)JBT 5300-2024 工业用阀门材料 选用指南
- 九年级上册-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核心考点与重难点练习(统部编版)
- 健康指南如何正确护理蚕豆病学会这些技巧保持身体健康
- 老客户的开发与技巧课件
- 26个英文字母书写(手写体)Word版
- GB/T 13813-2023煤矿用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 DB31 SW-Z 017-2021 上海市排水检测井图集
- 日语专八分类词汇
- GB/T 707-1988热轧槽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33084-2016大型合金结构钢锻件技术条件
- 高考英语课外积累:Hello,China《你好中国》1-20词块摘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