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人物类
[2021•台州】文言文阅读(14分)
沈怀清勘案
[清]徐承烈
绍兴沈怀清先生,名嘉征,由巡检©仕至臬司咒居官廉干和平,故自下僚叫存历大位。
公任江西浮梁令时,曾暂署某县篆。适城中常被盗,公履任后严缉之。凡城门出入者,皆盘诘焉,而绝无影响。
一日大雪崩腾,署后有三层楼最高,可俯瞰山川城市。公治酒邀友至上层赏之。见城中万屋中栉,皆被雪漫,惟一
家平屋数间,无片雪凝积,而微见烟起。公异之,使人踪迹其处,则邑中巨室也。主人远宦北方,携眷以往,楼屋
厅堂悉皆封闭,而留一仆居门首守之。公疑其为盗薮,集兵役围其前后,入而搜之。至无雪之屋,果群盗潜伏带。
盖伙盗甚众,恐突烟起而动人疑,因移地作数灶,以供饮煮,屋低人众兼之火气上冲是以雪不积聚遂群获之。搜出
赃物无算。有跳屋而逃者,悉为邻佑所令。公讯之,则盗贿其家守门之仆,借屋以为巢穴,食物皆托其代购。群盗
日惟高卧,夜则出劫,邑中富饶之家,无得免者,已数月矣。因公履任后,查缉严甚,不敢出城,而人初不料其窟
于此处也,遂悉置之法。
(选自《听雨轩笔记》)
【注释】①巡检:县级负责社会治安的官员,正九品。②臬司:主管一省司法的官员,正三品。③下僚:职位低微
的官史。
15.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4分)
文言词句方法解释
(1)万屋生栉参考成语法:,翼双飞
—
(2)因磔地作数灶查阅词典法:①接近,靠近,趋向;②完成,(填序号)
达到:③即使。
(3)果群盗潜伏覆课内迁移法:三人行,必有我师帚(《〈论语〉
十二章》)
(4)悉为邻佑所医
语境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断—
16.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屋低人众兼之火气上冲是以雪不积聚遂群获之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公异之,使人踪迹其处,则邑中巨室也。
18.沈怀清“由巡检仕至臬司”,在仕途上能这样快速升迁是偶然的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4分)
15.(1)挨着、靠近(2)①(3)于此,在其中(4)同“擒",捉拿。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①比翼双飞:比喻夫妻恩爱,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帮助,共同前进。比翼,
翅膀挨着翅膀。据此可推断此处“比”意思是“靠着,挨着”。②句意:因而就地砌几个小灶。就:接近,靠近,
趋向。③根据方法提示的课内句子可推断此处“焉”意思是“于此,在其中”。④句意:都被邻居擒获。禽:同“擒”,
捉拿。
16.屋低人众/兼之火气上冲/是以雪不积聚/遂群获之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可以结合句意划分。句意:房屋低矮,人数众多,加上烟气上升,因此
大雪不能积聚,于是被抓获。
17.沈怀清对此感到奇怪,派人追寻踪迹到这个地方,发现这是县里的大户人家。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句中重点词:异,认为……很奇异。踪迹,名词作动词,查询踪迹。巨
室,富贵之家。
18.不是偶然。沈怀清为官尽职严明,履任后严缉盗贼,使之不敢出城;他有敏锐的观察力,治酒邀友赏雪时,见
城中一屋无片雪凝积,微见烟起,就觉察到异常;他有准确的判断力和很强的指挥能力,当他得知这是县里的大户
人家,而主人又远在北方时,就判断这些房屋已经成为盗贼聚集的地方,立刻派人包围、搜查,并将盗贼捉拿归案,
这些都是沈怀清能快速升迁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的能力。沈怀清到任后命令严缉罪犯,采取了“凡城门出入者,皆盘诘”的
措施,“严”字写出沈怀清对案情严肃认真的态度。同时,他有着司法人员所特有的机警的眼睛和灵敏的头脑。雪
天宴友,他看到“城中万屋比栉,皆被雪漫,惟一家平屋数间,无片雪凝积,而微见烟起”的异常情况,于是立刻
派人前去探察。当沈怀清得知这是一个大户人家,而主人又远在他方时,就判断出这些房屋已经成为盗贼聚集的地
方。然后立刻包围、搜查、捉捕。
【参考译文】
绍兴沈怀清先生,名嘉征,由县级负责社会治安的官员做到省级负责司法的官员。他为官清廉,办案干练,对
人态度和蔼可亲,因此从职位低微的官员升迁为职位高的官员。
沈怀清先生担任江西浮梁县令时,曾暂代某地县篆一职。恰逢城中经常被盗贼偷盗,沈公到任后严加追查缉拿
盗贼。凡是出入城门的人,都要接受盘查和询问,却没什么收获。一天大雪纷飞,县衙后面有三层楼在县内最高,
可以俯视山川及全城景观。公安排酒宴邀请朋友到楼上观赏美景。见城中密密排列的万家房屋都被雪浸盖,唯有一
家的几间平房上,没有积雪,还有轻烟飘起来。沈公对此感到奇怪,派人追寻踪迹到这个地方,发现这是县里的大
户人家。主人远在北方做官,把家眷也带去了,他家的楼屋厅堂全都封闭,只留下一个仆人守着前门。沈公怀疑是
强盗聚集的地方,聚集士兵衙役包围房屋前后,进去搜捕。搜到没有积雪的屋内,果然有大批盗贼潜伏在那里。原
来盗贼人数很多,恐怕升起大量烟火引起别人怀疑,因而就地砌几个小灶,以供喝水吃饭,房屋低矮,人数众多,
加上烟气上升,因此大雪不能积聚,于是被抓获。搜出的赃物不计其数。有跳出房屋逃走的盗贼,也都被邻居擒获。
沈公审讯盗贼,原来盗贼贿赂那个守门的仆人,借来房屋作为聚集的巢穴,食物都托仆人代买。这群盗贼白天休息,
晚上出来偷盗,城中的富裕人家,没有一个幸免,己经好几个月了。因为沈公到任后,巡查缉拿特别严格,他们不
敢出城,并且人们开始谁也没料到他们的巢穴在这里,于是盗贼全都被依法处置。
二、【2021•天津】]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有范延贵者为殿直®,押兵过金陵。张忠定公咏②为守,月问曰:"天使®沿路来,还曾见好官员否?”贵日:
“昨过袁州萍乡,县邑宰④张希颜者,虽不识之,知其好官员也。”忠定曰:“何以言之?"延贵曰:“自入萍乡
县境,驿传⑤桥道皆完葺,田莱⑥垦辟,野无惰农。及至邑,则邸肆⑦无赌博,市易不敢喧争。夜宿邸中,阳更鼓分
明。以是知其必善政也。”思定大笑曰:“希颜固善矣,天使亦好官员也。”即日同荐于朝。希颜后为发运使®,
延贵亦阁门祗候,皆号能吏也。
(节选自《东轩笔录》,有删改)
[注]①殿直:皇帝的侍从官。②张忠定公咏:张咏,谥号忠定,北宋名臣。③天使:皇帝的使者。④邑宰:邑,
县。宰,泛指地方官吏。⑤驿传(zhuan):驿站。⑥田莱:荒芜不耕之田。⑦邸(chan)肆:店铺。⑧发运使:
与后面的“阁门祗候”都是官职名。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国问日因:
(2)网更鼓分明闻: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虽不识之,知其好官员也。
15.请结合原文分析,为什么张咏将张希颜、范延贵“同荐于朝”?(3分)
13.(1)于是,就(2)听到,听见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1)句意:于是问道。因:于是,就。(2)句意:听到打更的鼓声分明。闻:
听到,听见。
14.(我)虽然不认识他,(但)知道他是出色的官员。
15.通过与范延贵的对话,张咏了解到张希颜善于政事,是一位好官员;范延贵以政绩和才能来评价张希颜是个好
官员,知人识人,所以张咏认为范延贵也是一位好官员。张咏爱才惜才,为国举贤,因此将张希颜范延贵“同荐于
朝”。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概括能力。从张咏和范延贵的谈话中,可知张希颜在交通、农业、管理、治安方面做得非常
出色,百姓生活井然有序,说明张希颜是一位有才能的官员;范延贵观察入微,根据所见所闻评价张希颜,说明范
延贵有识人之才,也是一位好官员。因此张咏将两人“同荐于朝”。
【参考译文】
有个叫范延贵的人担任皇帝的侍从官,押兵经过金陵。张咏担任当地太守,于是问道:“使者沿路过来,曾见
到好的官员吗?”范延贵说:“昨天路过袁州萍乡,县令张希颜,我虽然不认识他,(但)知道他是出色的官员。”
忠定说:“为什么这么说呢?”延贵说:“自从进入萍乡县境,驿站桥道都修葺过,荒芜不耕的田地都得到开垦,
野外没有懒惰的农民。等到了城里,店铺里没有赌博的人,交易的时候人们不喧哗争执。夜晚住在旅馆内,听到打
更的鼓声分明。因此知道他一定擅长处理政务。”忠定大笑着说:“希颜本来就很好,使者您也是一位好官员。”
思定当天将两人一同举荐给朝廷。希颜后来担任发运使,延贵也做到了阁门祗候的职位,都被称作能干的官吏。
三、[2021•江西]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0分)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因晏在宫内,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①,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日:
“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
张吴兴千八岁,亏齿,先达知其不常,故茗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
入。”
谢仁祖年八岁,谢豫章将②送客。尔时语已神悟®,自参上流。诸人感共叹之,曰:“年少,一坐④之颜回。”仁
祖日:“坐无尼父⑤,焉别颜回?”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日:“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
必不明。”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令方:使其成方形。②将:带、领。③尔时语已神悟,自参上流:那时(谢仁祖)言谈中已表现出奇异
的领悟能力,跻身于上流社会。④坐:座位。⑤尼父:指孔子。
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年()(2)戏()(3)咸()
【答案】(1)年龄,年级(2)戏耍,戏弄,开玩笑(3)全,都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释义。可根据平时积累和课内所学,结合句子意思分析。(1)可联系“元方时年七岁
(年龄)(《陈太丘与友期》)“,解释为年龄;(2)根据句意可知是“故意逗他说”,因此可翻译为“戏弄,开玩笑”;
(3)可联系“咸来问讯(都)(《桃花源记》)”,解释为“全,都”。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何氏之庐也。
(2)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答案】(1)(这是)何家的房子。
(2)比如人的眼睛中有瞳仁,没有这东西,(眼睛)必定不明亮。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1)句中的“庐”解释为“房子”的意思;(2)句“譬如”意思
是“就好像”,“此”指“瞳仁”等。关键字词解释准确了,翻译句子就变得非常容易了。
10.选文中四个孩子,你最喜欢哪一个?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理由。(3分)
【答案】示例一:我最喜欢何晏。从他画地为方,身处其中,委婉表达自己不想被曹操收为养子的想法,可见他是
个聪明机灵的小孩。
示例二:我喜欢张吴兴。从他快速、准确回应前辈的戏谑,维护自己的尊严,可见他是个反应敏捷、善于言辞的小
孩。
示例三:我喜欢谢仁祖。从他能领悟长辈话中的意思,并机智应对,可见他是个有知识、反应敏捷的小孩。
示例四:我喜欢徐孺子。从他由月中之物联想到眼中之物(瞳仁),从而有力反驳对方,可见他是个善于联想、反
应敏捷的小孩。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开放性题型,任选个并说明理由即可。
【参考译文】
何晏七岁的时候,聪明过人,魏武帝曹操特别喜爱他。因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长大,曹操想认他做儿子。何
晏便在地上画个方框,自己站在里面。别人问他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何家的房子。”曹操知道了这件事,
随即把他送回了何家。
吴兴太守张玄之八岁时掉了牙,大人们知道他不是一般的孩子,故意逗他说:“你嘴里怎么开了狗洞?”张玄
之应声回答:“就是为了让你们这些人从这里出入。”
谢仁祖(谢尚)八岁的时候,父亲谢豫章(谢鲸)带着他送客。此时谢仁祖已经是聪明颖悟、应答敏捷的上流
人才了。大家都在赞扬他,说道:“少年是座中的颜回呀。”谢仁祖答道:“座上没有孔子,怎么能区别出颜回呢?”
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经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让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非常明亮吧?”徐孺
子说“不是这样的,如同人眼中有瞳孔,没有它,眼睛就不明亮。”
四、【2021•长沙】
唐张全义为河南尹,经黄巢之乱,居民不满百户,四野俱无耕者。全义招怀®流散,劝之树艺久数年之后,都
城坊曲@,渐复旧制;桑麻帝冷,野无旷土。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出见田畴④美者,辄下马与僚佐⑥共观
之,召田主劳?酒食。有田荒秽⑥者,则集众杖之。或诉以“乏⑦人牛”,乃召其邻里,责之曰:“彼诚乏人牛,何
不助之?”众皆涉,乃释之。由是邻里有无相助®,故Q户皆有蓄积,凶年不饥,遂成富庶焉。
(选自《农桑辑要•典训》,有删减)
[注]①招怀:招纳安抚。②树艺:种植栽培。③坊曲:大街小巷。④田畴:已经耕种的田地。⑤僚佐:随从官员。
⑥秽:杂草多,荒芜。⑦乏:缺乏。⑧有无相助:有无相通,彼此帮助。
1.下面是阅读本文时对文言字词的推断,其中有明年塔送的一项是()(2分)
A.成语“蔚然成风”中“蔚然”的本义为“草木茂盛的样子”,据此可类推“桑麻蔚然”中的“蔚然”也为此意。
B.“召田主劳以酒食”与“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以”的用法是一样
的。
C.字典中“谢”有“辞别”“感谢”“道歉”“衰退”等意思,文章中“众皆谢,乃释之”的“谢”应为“辞别”
之意。
D.甲骨文的“比”字,像两个人并肩而立,所以“故比户皆有蓄积”中的“比”有“并列,并排”之意,“比户”
就是“家家户户”的意思。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B.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
C.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D.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语句的大意。(3分)
乃召其邻里,责之曰:“彼诚乏人牛,何不助之?”
4.袁隆平院士的去世,引发了大家对农业的热议。老师要大家搜集重视农业的人和事,本文中张全义的哪些事迹
符合要求?(3分)
1.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众人都道歉,才放他们离开。谢,道歉。
2.C【解析】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理解句意,在相对完整的陈述处划分。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张全义明察政
务,没人能欺骗,他量刑宽松,处事简约。
3.(张全义)于是召集他的邻人,责问(他们)说:“他确实缺乏人力牛力,你们为何不帮助他?”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乃,于是。其,他的。责,责备。之,代词,他们。
彼,他。诚,果真、确实。乏,缺乏。何,为什么。之,他。
4.张全义招募流民,劝课农桑,奖勤罚懒,倡导互助,勤于引导,表现了他对农业的重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根据“全义招怀流散,劝之树艺”可得:招募流民,劝课农桑。根据“出见
田畴美者,辄下马与僚佐共观之,召田主劳以酒食。有田荒秽者,则集众杖之“可得:奖勤罚懒。根据''彼诚乏人
牛,何不助之?”可得:倡导互助,勤于引导。这些行为都体现了他对农业的重视,使当地成为富庶之地。
【参考译文】唐人张全义为河南尹,经历黄巢之乱,市井乡邑的百姓不满百户,四处土地都没有耕种的人。全义招
纳安抚流亡失散的百姓,劝他们务农耕种.几年之后,城邑的大街小巷渐渐恢复旧时的规模;桑麻等作物生长茂盛,
野外没有闲置的土地。张全义明察政务,没人能欺骗,他量刑宽松,处事简约。张全义外出观察耕种的田地,见到
田中整齐美观,就下马让随从官员一起观看,并召来田地的主人慰劳他酒食。如果看见禾苗中有杂草,就(会立即
召唤田土的主人来,)召集众人责问他。百姓若拿耕牛疲乏或缺乏人丁耕锄来申诉,他就召集他的邻居,责备他们
说:“这家确实缺少人和牛,(你们)为什么不帮助他家呢?”邻居们都道歉,他也赦免了他们。从此洛阳的百姓
彼此帮助,因此家家都有蓄积,发生水灾旱灾都没有饥民,于是成为富庶之地。
五、【2021•随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
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
之序以申其志,日: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④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⑤,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
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⑥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⑦视听之娱,信®可乐
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①羲之: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②冠:超越。③修禊:古人游春活动。④映带:景物相互映衬。
⑤流觞曲水:觞,酒杯。在弯曲的水道中取酒为乐。⑥品类:这里指天地万物。⑦极:尽情。⑧信:实在、确实。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B.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C.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D.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当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B.茂林修竹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C.名士多居之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D.羲之自之序以申其,春处处事之(《桃花源记》)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4.联系选文,概括出引发作者“信可乐也”感慨的原因。
1.C【解析】本题考查断句。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
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据此可断句为: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
终焉之志。
2.B【解析】A集会/适逢,恰赶上;B.都指高高的样子;C.指示代词,这,这里/结构助词,的;D.名词,志向/
动词,做标记。
3.(1)虽然没有音乐演奏的盛景,(但是)边喝酒边赋诗,也足够用来畅快地叙说幽深内藏的感情。
(2)抬头望见广大的天地,低头察看繁盛的万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1)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一觞一咏:边喝
酒边赋诗。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2)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4.①美丽的山水;②游春活动;③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会宴饮;④畅叙幽情(内心的情怀);⑤欣赏天地万物。(答
对其中任意三项,意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信可乐也”,意思是“实在很快乐”,引发作者感慨的原因可结合文段中内容
分析,如“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可知“信可乐也”
因为美丽的山水:“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知’'信可乐也"因为游春活动,能与志同
道合的朋友聚会宴饮,畅叙幽情;由“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可知“信可乐也”因为可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欣赏天地万物。
【参考译文】
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会稽郡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
上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许询、支循等人,皆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
与王羲之爱好相同。王羲之曾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稽郡山阴城的兰亭宴会聚集,并亲自作序,以申明其志。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做禊礼这件事。诸多贤士都汇聚
到这里,年长、年少者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
水流,在亭子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水引来在弯曲的水道中取水为乐,排列坐在曲水旁功。虽然没有音乐演奏的
盛景,(但是)边喝酒边赋诗,也足够用来畅快地叙说幽深内藏的感情。。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
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六、【2021•扬州】文言文阅读。
贺铸,字方回,卫州人。喜谈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语言。尤长于度曲,掇拾人所弃遗,?加隐括©,皆
为新奇。尝言:“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眠。”初,监太原工作,有贵人子同事,骄倨不相下。铸廉
②得盗工作物,摒待吏,闭之密室,以杖数目:“来,若某时盗某物为某用,某时盗某物人于家,然乎?“贵人子
惶骇,谢:“有之。”铸目:“能从吾治,免白发③。”即起自袒其肤,芯之数下,贵人子叩头祈哀,即大笑狰去。
自是诸挟气力颉顽④者,皆侧目不敢仰视。家贫,贷子钱自给,有负者辄折差与之愁毫丕以,丐人"
(节选自《宋史•文苑列传》,有删减)
[注释]①隐括:润色修改。②廉:查访,侦查。③白发:告发。④颉顽(xiehang);倔强,自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少加隐括(2)奔命不限
(3)林之数下(4)大笑狰去
【答案】(1)稍微(2)空闲(3)用杖打(4)释放。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1)句意为:稍加润
色修改。少:稍微•(2)句意为:(常常使他们)不停地奔命。暇:空闲。(3)句意为:(他)就用杖打了几下。
杖:用杖打。(4)句意为:(贺铸)便大笑着释放了贵族子弟。释:释放。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人
【答案】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人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
有亏欠人家的,便拿地契房券等给人家抵押,丝毫不向别人乞讨。据此断句为: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
人。
3.翻译句子。
(1)喜谈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语言。
(2)贵人子惶骇,谢:“有之。”
【答案】(1)(贺铸)喜欢议论当朝大事,学识广博,记忆力特强,善于言辞。
(2)贵族子弟十分惊恐,认错说:“有这些事。”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1)
句重点词语有:谈,议论;工,擅长。(2)句重点词语有:惶骇,惊恐害怕;谢,道歉。
4.简要说明贺铸惩罚“贵人子”达到的效果。
【答案】从此以后,那些依仗权势目中无人的人,都只能用眼角的余光看他,不敢抬起头来看。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从“自是诸挟气力颉旋者,皆侧目不敢仰视”可知,从此以后,那些依仗权
势目中无人的人,都只能用眼角的余光看他,不敢抬起头来看。
【参考译文】
贺铸,字方回,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喜欢议论当朝大事,贺铸学识广博,记忆力特强,善于言辞。贺铸
尤其擅长作曲,常常把别人丢掉的曲子搜集起来,稽加润色修改,便成了新奇的曲子。他曾经说:“我在笔下驱
使着李商隐、温庭筠,常常使他们不停地奔命。”隋朝建国初,监太原工作。有一个贵族子弟和贺铸是同事,这
个人骄纵傲慢,目中无人,贺铸经过察访,了解他偷盗公物,于是把仆役和公差们屏退后,把这个贵族子弟关在
密室里,贺铸手里拿着刑杖数落说:“过来,你在某时盗窃某物去作某用,又某时盗窃某物拿回自己家中,是这
样吗?”贵族子弟十分惊恐地叩头说:“有这些事贺铸说:“如果让我处罚你,就不揭发了。”贵族子弟于是站
起来,自己脱去衣服露出肌肤,他就用杖打了几下,贵族子弟叩首哀告祈求,贺铸便大笑着释放了贵族子弟。从
此以后,那些依仗权势目中无人的人,都只能用眼角的余光看他而不敢抬起头来看。贺铸家境贫困,经常靠借高
利贷维持生活,有亏欠人家的,便拿地契房券等给人家抵押,丝毫不向别人乞讨。
七、【2021•连云港】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
孔子贫且贱。及长,学为季氏史Q料量平②;尝为司职吏③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
味,齐人舜之。
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处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日:
“天生德于予,桓雉其如予何!”
太史公目:诗有之:“高山”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
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时习礼其家,余祗回④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
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⑤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减)
【注释】①季氏史:仓库管理员。②料量平:出纳钱粮算量得准确清楚。③司职吏:管理牧场的职务。④祗回:
相当于“低回流连,盘桓。祗,恭敬。⑤折中:调和取证。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学为季氏史(2)齐人称之
(3)高山伸止(4)诸生/时习礼其家
【答案】(1)曾经(2)称道,称赞(3)仰慕,敬仰(4)按照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解释。对于课外的文言词语,要善于联系学过的课内词语来作答。(1)“尝”
可以联系“予学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曾经”;(2)“称”可以联系“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称道,
称赞”;(3)“仰”可以根据《新华字典》的解释选项作答,即“仰慕,敬仰”;(4)“以"可以联系“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按照”。
8.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答案】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己焉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节奏的划分。划分的时候,应该以词语的意义为单位,表达一个意义的词语就不
能被划分开。题目中还作出了提示,‘‘限两处"。“矣”常用于句末,据此,可在其后划一处。“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意思是“当时很荣耀,死了之后就销声匿迹了”,据此可知“荣”字也应划一处。这样断句就明确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2)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答案】(1)孔子来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借昭子结识景公。
(2)孔子是一介平民百姓,(他的思想)流传了十几代,求学的人都很尊敬推崇他。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的时候,要遵循逐字逐句的原则,文言句子中的每个词语都要有对应
的解释,适当地增删调换,使句子表达流畅。(1)中关键词“适”是“来到”的意思,“为”是“做”的意思,“通”
是“结识”的意思。(2)中关键词“布衣”指“平民百姓”;“学者”指“求学的人”,“宗”是“尊敬推崇”的意思。
10.孔子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答案】①做事认真尽忠职守;②学习专注而深入;③处变不惊有定力;④思想学说影响深远。(写出三点即
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的时候,要看孔子在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根据其言行来分析性
格特点。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的情节,从他“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可见其做事认真尽忠职
守;从“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可知其学习专注而深入;从“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可知他
的思想学说影响深远。
【参考译文】
孔子早年生活,既穷苦又没地位。等到成年以后,曾经担任过仓库管理员,出纳钱粮算量得准确清楚;曾经担
任过管理牧场的小职务,而场中牲口就越养越多。因此他出任主管营建的司空。
孔子三十五岁时,鲁国发生动乱,孔子来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借助昭子结识景公。孔子和齐国的乐
官之长讨论音乐,听到了舜时的《韶》乐,专心地把它学起来,三个月期间,吃饭时连肉味都觉不出来了,齐人都
很称道这件事。
孔子又离开曹国,来到宋国。一天和弟子们在大树下讲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雌想要加害孔子,把大树给砍了,
孔子只好离去。弟子催促说:“我们行动该快一点!"孔子说:''上天既然赋了道德使命给我,桓魁他乂能把我怎样!”
太史公说:《诗经》上有这样一句话:“巍峨的高山让我仰望,宽广的大道让我顺着它前进。"我虽然不能达到
那样的高度,但是心中一直向往着它。我读孔子的书,由此想见他的为人。到/鲁国,观看了孔子的祠堂、车子、
衣服和礼器,许多儒生在他家里按时演习礼仪,我徘徊不己,舍不得离开。天下的君王以及贤人有很多,(他们大
多是)当时很荣耀,死了之后就销声匿迹了。孔子是一介平民百姓,他的思想流传了十几代,读书的人都很尊敬推
崇他。从天子王侯,到全国研究六经的人,都以孔子的学说作为准则,孔子可以说是学问最高、道德至尚的人了。
八、【2021•泰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
(冯)异自以久在外,不自安,上书思慕阙廷力愿亲帷幄②,帝不许。后人有章言异专制关中,斩长安令,威权
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
帝使以章示异。异惶惧,上书谢口:“臣本诸生,遭遇受命之会,充备行伍,过蒙恩私,位大将,爵通侯,受
任方面,以立微功,皆自国家③谋虑,愚臣无所能及。臣伏④自思惟:以诏敕战攻,每辄如意;时以私心断决,未尝
不有悔。国家独见之明,久而莓远,乃知'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久当兵革始起扰攘之时豪杰竞逐迷惑千数。
臣以遭遇,托身圣明,在倾危混淆之中,尚不敢过差,而况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装,巍巍不测乎?诚
袋以谨敕,遂自终始。见所示臣章,战栗怖惧。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缘自陈。"诏报曰:“将军之于国家,
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
(节选自《后汉书•冯异列传》,有删改)
【注】①阙廷:朝廷。②亲帷幄:侍奉皇帝。帷幄,指帝王。③国家:指皇帝。④伏:敬词,古时臣对君奏言多用。
⑤“性与”以下两句:语出《论语》。以此来赞誉光武的圣明,说明自己的愚钝。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3处。(3分)
当兵革始起扰攘之时豪杰竞逐迷惑千数
【答案】当兵革始起/扰攘之时/豪杰竞逐/迷惑千数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断句。文言文断句先考虑句意,然后把握断句的基本规律,如: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
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本句意思是:刚开始起兵时,天下纷扰混乱,
豪杰竞相崛起,相互逐利,迷惑众生。据此,正确的断句是:当兵革始起/扰攘之时/豪杰竞逐/迷惑千数。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上书谢曰谢:(2)久而前远益:
(3)而臣爵位所蒙蒙:(4)恩烈父子犹:
【答案】(1)谢罪(2)更加(3)蒙蔽(4)如,好像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释义。解答此类题的关键,一是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二是注意结合具体语言环境,三
是要学会课内知识的迁移运用。(3)题中的“蒙”,可由所在语句的意思“我怎么可能为自己的卑微爵位所蒙蔽”
推断出其意为“蒙蔽”。(1)题中“谢”与《唐雎不辱使命》中“长跪而谢之曰”的“谢”意思一致,都是“道歉,
谢罪”的意思;(2)题中的“益”与《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益”意思一致,都是“更加”的意思;(4)
题中的“犹”与《与朱元思书》中“在昼犹昏”的“犹”意思一致,都是“如,好像”的意思。
2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以诏敕战攻,每辄如意;时以私心断决,未尝不有悔。(5分)
(2)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缘自陈。(3分)
22.【答案】(1)按照圣上的诏令开战,每次都能称心如意;我偶尔私自做出征战的决断,没有不后悔的。
(2)知道圣明的君主了解我的愚钝品性,所以才敢借机表白自己的心迹。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词
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
完整。重点词语必须翻译准确。第一句重点词“以(按照)”“辄(就)”;第二句重点词“知(了解)”“固(所
以)”“陈(表白)”。
23.选文第二段表现了冯异的哪些特点?请分条概括。(4分)
23.【答案】善战功高,谦卑谨慎,忠于国家,谨遵君臣大义。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概括作答。如:“帝
使以章示异。异惶惧,上书谢曰”一一谨小慎微;“位大将,爵通侯,受任方面,以立微功,皆自国家谋虑,愚臣
无所能及”一一功高位重,但是谦虚,不自高自大;“诚冀以谨敕,遂自终始”一一忠于国家;从光武帝说“将军
之于国家,义为君臣”可知,冯异是一个谨遵君臣大义之人。据此分条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冯异长久在外征战,内心不安,就上书表白渴望回归朝廷之心,称愿意亲自侍奉皇帝,光武帝没有准许。后来
有人上书说冯异在关中十分专制,斩杀长安县令,拥有至高的权势,百姓都拥戴他,称他为“咸阳王”。
光武帝派人把奏章带给冯异看。冯异十分惶恐,上书谢罪说:“我本是一介书生,得到受命的机会,充当了汉
军的一员,蒙受圣上过多的恩宠,高居大将之位,享有通侯的爵位,接受治理一方的使命,建立了微不足道的功勋,
但这些都是圣上苦心思虑的成果,愚钝的臣下根本无力做到这些。我暗自思忖”按照圣上的诏令开战,每次都能称
心如意:我偶尔私自做出征战的决断,没有不后悔的。皇上有独到高明的眼光,时间越久越显得深远。我由此明白
了:'人性与天道,是无法得知的。’刚开始起兵时,天下纷扰混乱,豪杰竞相崛起,相互逐利,迷惑众生。我能
遇到圣上,将自己交托给圣明,在危乱混沌之时,都不敢有什么闪失,而今天下太平,上下尊卑有序,我怎么可能
为自己的卑微爵位所蒙蔽,不知思量陛下的巍峨高大?我自始至终都想着要谨遵您的旨意。现在看到您给我看的奏
章,战战栗栗,惊恐万状。知道圣明的君主了解我的愚钝品性,所以才敢借机表白自己的心迹。”光武帝下诏回复
说:“将军忠于国家,谨遵君臣的大义,恩情亲如父子。有什么可嫌疑的,又有什么可恐惧的呢?”
九、【2021•眉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7分)
孝景三年,吴楚反久周亚夫以中尉为太尉,车击吴楚。因自请上目:“楚兵剽②轻,难与争锋,愿以梁争
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
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弓高侯
等组吴楚兵后食道久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后吴奔壁东南瓯⑤,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
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吴王济■弃其军,而与壮士数千人亡走。汉兵因乘胜,遂
尽虏之,降其兵。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破平。
五岁,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不得。景帝由此疏之。后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
降,景帝欲侯⑥之以劝后。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
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唯徐卢为列侯。亚夫因谢病。景帝中三年,以病免相。顷之,景帝居禁中⑦,召条侯®,赐
食。独置大裁⑦,无切肉,又不置箸。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景帝视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条侯免冠
谢。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日:“此怏怏者非少主心臣也!”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注]①吴楚反:以吴王潺为首的吴、楚七国发动叛乱。②剽:强悍,勇猛。③深壁:加高营垒。④弓高侯:指名
将韩颓当。食道:粮道。⑤龈:角落。⑥侯:封侯。⑦禁中:宫中。⑧条侯:指周亚夫。⑨大藏(zi):大块的
肉。⑩怏怏:不满意,不服气的样子。少主:刘彻,后来的汉武帝。
7.下面是某同学结合语境对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推断,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击吴楚一一回顾课文“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可以推知“东”的意义为“向东”。
B.愿以梁季之一一查字典,“委”的义项有“顺从”“舍弃”“托付”等,此处应选择“顺从”。
C.继吴楚兵后食道一一联系文中“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可推知“绝”义为“断绝”。
D.而与壮士数千人七走一一联系词语“流亡”“亡命天涯”,可推知“亡”义为“逃跑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
B.太尉使备西北己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
C.太尉使备西北/己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
D.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亚夫善于审时度势。他避敌锋芒,采用固守追击的战术,仅三月就平定叛乱。
B.周亚夫性格刚直耿介。他不愿恭顺景帝,为栗太子被废而极力争辩,景帝疏之。
C.周亚夫尽力劝止封侯。他认为降者如被封侯就难以责罚那些不谨守节操的人臣。
D.周亚夫为人胸无城府。景帝赐肉无筷,他不懂景帝用意,内心不悦,愤然离席。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
帮帮你:便:①有利,适宜;②有利的时机;③熟悉,擅长。
宜:①合适;②应该;③当然。一一《古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2)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
7.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
语意思。B项句意为:希望先把梁国放弃。所以“委”是“舍弃”之意。
8.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最后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
是:而太尉却让人们防备西北角。后来吴国精兵果然奔到了西北角,但不能攻入。吴兵已经饿了,于是就撤退离去。
据此断句为:太尉使备西北/己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
8.I)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概括。D项,根据“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可知,“愤然离席”与原文意思不
符。
10.(1)梁王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援,太尉认为坚守有利,不肯去救。
(2)皇帝起身,条侯乘机快步走出宫去,景帝目送他出去。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1)中关键词:日,每天。使使,派使者。(2)中关键词趋,起身。目,看着。
【参考译文】
景帝三年,吴、楚等七国反叛。周亚夫由中尉升为太尉,领兵东进攻打吴、楚叛军。周亚夫亲自请示皇帝
说:“楚兵勇猛轻捷,难与他们争锋相对,希望先把梁国放弃,让他们进攻,我们去断绝他们的粮道,这样才能
把他们制服。”汉景帝答应了周亚夫的请求。太尉已经在荥阳会军,吴国叛军刚刚进攻梁国,梁国形势危急,请
求援救。太尉却领兵向东北去,跑到昌邑,加高营垒坚守不出。梁王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援,太尉认为坚守有利,
不肯去救。梁国上书报告景帝,景帝派使者诏令太尉救梁。太尉不遵从皇帝的诏令,坚守营垒仍不出兵,而派弓
高侯等人切断了吴楚军队后方的粮道。吴国军队缺乏粮食,士兵们饥饿,屡次挑战,可是太尉始终不出战。后来
吴兵向汉军大营东南角奔来,而太尉却让人们防备西北角。后来吴国精兵果然奔到了西北角,但不能攻入。吴兵
已经饿了,于是就撤退离去。太尉派精兵去追击,大败吴军。吴王刘浮抛弃了大军,与几千名壮士一起逃跑。汉
军于是乘胜追击,全部俘虏了叛军,并使他们投降。双方攻守一共只有三个月,吴、楚叛乱就被平定了。
五年以后,周亚夫升任丞相,景帝非常器重他。后来,景帝废了栗太子,丞相周亚夫极力争辩,也未能劝阻。
景帝因此就疏远了他。后来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个人投降汉朝,景帝想要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后来的人。丞相周亚
夫说:“那几个人背叛他们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如果封他们为侯,那还怎么去责备不守节操的臣子呢?”景帝
说:“丞相的建议不能采用。”于是把王唯、徐卢等人全都封为列侯。周亚夫因而称病在家。中元三年,周亚夫因
病被免去丞相职务。不久,景帝在皇宫中召见条侯,赏赐酒食。席上只放了一大块没有切的肉,也不放筷子。条
侯心中不满,转头就叫管宴席的官员拿筷子来。景帝看到后笑着说:“这些不能满足你的需要吗?"条侯脱下帽
子谢罪。皇帝起身,条侯乘机快步走出宫去,景帝目送他出去。景帝说:“这个愤愤不平的人不能做少主的大臣
啊!”
十、[2021•凉山州]
晏子方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由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②,策驷马③,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
归,其妻请去©。夫问其竺。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
自下⑤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久晏子怪而问之,御以
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御:赶车的人。②大盖:车上的伞盖。③驷马:四匹马。④去:离开,引申为离婚。⑤自下:指无骄傲
之志,甘居人下。⑥抑损:克制,谦逊。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3分
(1)晏子为齐相为
(2)从门间而寒其夫窥
(3)夫问其故故
【答案】(1)做,任,担任(2)偷看(3)原因,缘故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释义。结合句意分析加点词的意思,“晏子为齐相”句意是晏子做了齐相。为:做,
任,担任。“从门间而窥其夫”句意是(他的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偷看(她的丈夫)。窥:偷看。“夫问其
故”句意是丈夫问其中的原因。故:原因,缘故。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2)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答案】(1)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任齐国国相,名声传扬各国。
(2)晏子感到奇怪,便问他是什么缘故,车夫据实回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1)句得分点为:“长”,身高;“相”,担任国相;
“显”,传扬。第(2)句得分点为:“怪”,感到奇怪;“御”,车夫;“以实对”,据实回答。
11.仆御是否接受了他妻子的劝诫,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答案】仆御接受了妻子的劝诫,由之前的“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到之后的“自抑损”可以看出。(意思相近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先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物理试题含答案
- 光通信器件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 中国聚腺尿苷酸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自行发债市场深度调查及发展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中国户外花盆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汽车轮胎修补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3-2028年中国征信服务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奶粉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年文具五金配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铁矿采选行业分析报告
- 领子的分类课件
- 农产品的互联网营销课件
-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两位数除两、三位数 沪教版 (共15张PPT)
- 《六大茶类》讲义
- Unit 2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X会计师事务所的J城投公司发债审计项目研究
- 中国传媒大学全媒体新闻编辑:案例教学-课件-全媒体新闻编辑:案例教学-第7讲
- 生理学泌尿系统6学时课件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1 Introduction
- 人教三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全册
- 优秀教研组评比制度及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