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第一章课件_第1页
概率论第一章课件_第2页
概率论第一章课件_第3页
概率论第一章课件_第4页
概率论第一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数量规律的一门课程,它主要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大块内容。2课程的性质与意义性质:本课程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自动化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意义:使学生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方法,增强学生运用数学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其中绝大多数在实质上只是概率的问题.”–

拉普拉斯

(Laplace)“概率论是生活真正的领路人,如果没有对概率的某种估计,那么我们就寸步难行,无所作为.”

–杰文斯3课程的特点与要求应用性很广,涉及商业、医学、保险、体育等领域。理论性较强,较难理解。需要具有良好的排列组合、线性代数的数学基础。认真听讲,不要缺课。认真完成作业,对理解课程很有帮助。4课程的授课形式与考试考核讲授为主,互动、讨论辅助。鼓励广泛开展课外学习。考察形式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和应用题。考试:主卷成绩(70%)平时成绩(30%):课堂考勤+平时作业5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三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第五章、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第六章、样本及抽样分布;第七章、参数估计;第八章、假设检验;6

1.1

随机试验;

1.2

样本空间;

1.3

概率和频率;

1.4

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

1.5

条件概率;

1.6

独立性.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7课时)7

2.1

随机变量;

2.2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3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2.4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

2.5

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8课时)8第三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8课时)

3.1

二维随机变量;

3.2

边缘分布;

3.3

条件分布;

3.4

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

3.5

两个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9

4.1

数学期望;

4.2

方差;

4.3

协方差及相关系数;

4.4

矩、协方差矩阵.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5课时)10

5.1

大数定律;

5.2

中心极限定理.

第五章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3课时)11

6.1

随机样本;

6.2

直方图和箱线图;

6.3

抽样分布.第六章样本和抽样分布(5课时)12

7.1

点估计;

7.3

估计量的评选标准;

7.4

区间估计;

7.5

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区间估计;

7.6(0-1)分布参数的区间估计;

7.7

单侧置信区间.第七章参数估计(6课时)13第八章假设检验(6课时)

8.1假设检验;

8.2

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

8.3

正态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

8.6

分布拟合检验;

8.8

假设检验问题的p值法.14

概率论15关键词:

样本空间 随机事件 频率和概率 条件概率 事件的独立性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16自然现象确定性现象:在特定环境下结果确定;不确定性现象:在特定环境下结果不确定.——确定——不确定——不确定分类:例:向上抛出的物体会掉落到地上

明天天气状况

买了彩票会中奖17随机现象特点:

个别试验结果不确定;

重复试验其结果具有规律性;注:

随机现象属于不确定现象的一种特殊情形.

例:

抛硬币;

临沂市2月14日的最高温度;概率统计的研究对象:随机现象的数量规律.18可以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事先知道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试验前并不知道哪个试验结果会发生.

例:

抛一枚硬币,观察试验结果;对某班听课人数进行一次登记;随机试验

试验:

各种各样的科学实验;

对某些现象特征的观察;

随机试验:19§2样本空间·随机事件

样本空间:

随机试验所有结果构成的集合,记为S={e1,e2……}.S={0,1,2,…};S={正面,反面};S={(x,y)|T0≤y≤x≤T1};记录一城市一日中发生交通事故次数

例:一枚硬币抛一次记录某地一昼夜最高温度x,最低温度y

样本点:样本空间的元素,即e1,e2.20A={至少有10人候车}={10,11,12,…}为随机事件.S={0,1,2,…};

例:观察13路公交车临大站候车人数,

随机事件:样本空间的子集,简称事件.

事件发生:在随机试验中,若随机事件中的样本点出现了,就称这个随机事件发生了.

基本事件:由一个样本点组成的单点集.

必然事件:在每次试验中总发生的事件,如样本空间.

不可能事件:在每次试验中都不发生的事件,如空集.21包含、相等关系:例:记A={明天天晴},B={明天无雨}

记A={至少有10人候车},B={至少有5人候车}

SAB事件间的关系(1)22SBASAB

和事件:

积事件:事件间的关系(2)23当AB=Φ时,称事件A与B不相容的,或互斥的。SBA事件间的关系(3)

差事件:

不相容事件:SAB基本事件是两两互不相容的。

对立事件:24事件的运算

交换律:

结合律:

分配律:

德摩根律:25例1.设A={甲来听课},B={乙来听课}

,则:{甲、乙至少有一人来}{甲、乙都来}{甲、乙都不来}{甲、乙至少有一人不来}26§3频率与概率频率:—事件A发生的次数(频数);n—总试验次数

;例:某人一共听了17次“概率统计”课,其中有15次迟到,记A={听课迟到},则频率 反映了事件A发生的频繁程度。27频率的性质:思考:能否通过频率来表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28试验序号n=5n=50n=500nHfn(H)nHfn(H)nHfn(H)1234567891023151242330.40.60.21.00.20.40.80.40.60.6222521252421182427310.440.500.420.500.480.420.360.480.540.622512492562532512462442582622470.5020.4980.5120.5060.5020.4920.4880.5160.5240.494表1例:抛硬币出现的正面的频率29实验者nnHfn(H)德·摩根204810610.5181蒲丰404020480.5069K·皮尔逊1200060190.5016K·皮尔逊24000120120.5005表230

频率的稳定性:随着试验次数n的逐渐增大,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逐渐稳定于某一常数.

想法:重复大量试验,以那时事件A的频率来表示它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矛盾: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对每一个事件都做大量的试验.31事件的概率

定义一:

的稳定值p定义为A的概率,记为P(A)=p.

定义二:对于事件A,若赋予一个实数P(A),且函数P(.)满足:称P(A)为事件A的概率。

概率主要来表征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32概率的性质33§4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

古典概型的特点:试验的样本空间只包含有限个元素。试验中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

古典概型的例子:抛硬币观察正反面。掷骰子观察出现的点数。

古典概型中事件A的概率:34实例(1)

例1:将一枚硬币抛掷三次,并记以下事件:A1:恰有一次出现正面;A2:至少有一次出现正面;求P(A1),P(A2)解:A1={HTT,THT,TTH};A2={HTT,THT,TTH,HHT,HTH,THH,HHH}

;S={HTT,THT,TTH,HHT,HTH,THH,HHH,TTT}

;35实例(2)

例2:将n只球随机地放入N(N≥n)个盒子中,求每个盒子至多有一个球的概率(设盒子的容量不限)。球的每种分法是一个基本事件,所求概率为解:

延伸问题:n个人至少有两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36实例(3)

例3:设有N件产品,其中有D件次品,今从中任取n

件,问其中恰有k(k≤D

)件次品的概率?产品的每种取法是一个基本事件,所求概率为解:

上式称为超几何分布的概率公式。37实例(4)

例4:

袋中有a只白球,b只红球,k(k≤a+b

)个人依次在袋中取一只球,记事件A=“第i(i=1,2…k)个人取到白球”,试求:

(1)放回抽样时的P(A);(2)不放回抽样时的P(A)(1)

第i个人时取时有a只白球,b只红球,则解:(2)结论:不放回抽样时,各人取到白球的概率一样,与取球的顺序无关。38实例(5)

例5:在1~2000的整数中随机地取一个数,问取到的数既不能被6整除,又不能被8整除的概率?记A=“取到的数能被6整除”,B=“取到的数能被8整除”解:所求事件概率为39解:假设接待站的接待时间没有规定,并记:

A=“12次接待来访者都是在周二、周四”例6:某接待站在某一周曾接待12次来访,已知所有这12次接待都是在周二和周四进行的,问是否可以推断接待时间是有规定的?实例(6)则有由于所求概率过小,故推知接待时间是有规定的。40定义:发生概率很小的随机事件。小概率事件实际推断原理: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实际上几乎是不发生的。41§5

条件概率定义: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件B发生的概率含义:限制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例1:将一枚硬币抛两次,记A=“至少有一次正面”

B=“两次掷出同一面”,求两种解法得:42

例2:一个盒子中有3只一等品,1只二等品,作不放回抽样两次,记A=“第一次取到的是一等品”,B=“第二次取到的是一等品”解:试求AB=“第一、二次取到的都是一等品”43条件概率的性质44乘法定理(1)公式一:设P(A)>0,则有公式二:设P(AB)>0,则有

问题:公式二是否P(A)>0这一条件?45乘法定理(2)推广公式:设A1,A2….An为n个事件,

P(A1A2….An)>0,则有46乘法定理应用实例(1)例1:

设袋中有r只红球,t只白球.每次自袋中任取一只球,观察其颜色后放回,并放入a只与所取出那只球同色的球.若在袋中连续取球四次,试求第一、二次取到红球,且第三、四次取到白球的概率.解:

设Ai=“第i次取到红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