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浙江省东阳市九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cd7125020135e9b19a7f12a625b9d55/4cd7125020135e9b19a7f12a625b9d551.gif)
![2024届浙江省东阳市九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cd7125020135e9b19a7f12a625b9d55/4cd7125020135e9b19a7f12a625b9d552.gif)
![2024届浙江省东阳市九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cd7125020135e9b19a7f12a625b9d55/4cd7125020135e9b19a7f12a625b9d553.gif)
![2024届浙江省东阳市九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cd7125020135e9b19a7f12a625b9d55/4cd7125020135e9b19a7f12a625b9d554.gif)
![2024届浙江省东阳市九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cd7125020135e9b19a7f12a625b9d55/4cd7125020135e9b19a7f12a625b9d5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浙江省东阳市九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一停止立即打开弹簧夹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该实验可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D.将红磷换成适量木炭,瓶中的水换成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溶液,也能得出相同结论2.近两年广泛流传一个民生热词:“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A.用霉变的油菜籽生产食用油B.在猪饲料中加入瘦肉精C.制作面包时,加入少量小苏打D.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白酒3.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③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④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用硝酸钾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50g。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称量:用天平称量硝酸钾5g B.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45mLC.溶解:将硝酸钾倒入量筒中溶解 D.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5.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A.原子结构模型 B.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关系模型C.物质分类模型 D.自然界氧循环模型6.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A.小于6毫升B.大于6毫升C.等于6毫升D.无法确定7.判断古生物年代常用碳14定年法,已知碳14原子中核电荷数为6,中子数为8,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14B.6C.8D.128.一定条件下,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物质的构成微粒M反应前的质量/g683201t时刻的质量/g8x反应后的质量/g00y37A.x=0.75yB.物质M中一定不含氧元素C.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D.反应前后硫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9.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D.酒精挥发: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10.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研究空气的组成时给固体氧化汞加强热,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图表示(图中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C.氧化汞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汞原子构成的D.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某课外活动中,学生利用下图所示的材料完成探究实验,杠杆已调至平衡。(1)实验1中,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是因为铁粉与_____发生了反应。将铁粉换成下列物质中的____(填序号),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提示:CaO+H2O=Ca(OH)2]A.NaCl
B.Ca(OH)2
C.CaO(2)实验2中,通入CO2一段时间,右边乒乓球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Ca(OH)2溶液,杠杆重新平衡,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在2A+B=3C+D的反应中,已知60gA和3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5gC,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若16g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b和a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3)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14.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华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分度盘中间,两种物质混合反应后发现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探究。探究一催化剂的选择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有催化作用。分别用下列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表所示:温度Fe2O3Al2O3CuOMgO开始反应470515305490剧烈反应490540350545(1)上述实验中,从温度对反应催化效果来看,最好选用__________作催化剂。探究二氧化铜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相关装置和数据见下表:序号KClO3质量催化剂质量待测试剂①2.45g—a②2.45g0.51gMnO2b③2.45g0.51gCuOc(2)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若b_________c(填“>”、“=”或“<”)可知在某温度下氧化铜对氯酸钾分解效果更好。探究三氧化铜与二氧化锰的对于过氧化氢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安妮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在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分别将注射器内盛有的双氧水注入试管中,利用注射器收集氧气,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3)装入药品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开始实验时注入双氧水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另一种方法除了误差较大,还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A快速推注射器活塞B缓慢推注射器活塞(4)实验中造成U形管内红墨水液面左低右高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5)通过图象2除了能得出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6)由氧化铜催化的反应,t1-t2时间段反应速率逐渐变_______(填“快”或“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16.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提出猜想]猜想一:气体成分含有_____,猜想二:气体成分含有_____,(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向所取得气体中加入_____。_____。有二氧化碳(3)测定氧气含量。[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C,白磷的着火点为40°C。[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反思与评价]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_____,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大家经讨论后一直认为方案_____(选填“一“或“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原因是_____。c.经过A.B两组同学将收到的气体尽管都用比较准确的方案实验,但A的误差较大,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题分析】
A、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由于剩余气体膨胀,测量的结果会小于五分之一,故说法错误;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是为了装置的气密性好,若装置漏气时,氧气耗尽,空气会及时补充,达不到实验的目的,故说法正确;C、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能与碱性溶液反应,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可将瓶中的水换成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溶液,也能得出相同,故说法正确。故选A。2、C【解题分析】
A、霉变的食材中含有霉菌毒素,会危害人体健康,选项错误;B、瘦肉精有毒,会危害健康,选项错误;C、少量小苏打能与面团发酵生成的酸反应生成气体,使面团松软,不会影响人体健康,选项正确;D、工业酒精中混有甲醇,能使人失明,甚至使人失去生命,选项错误,故选C。3、A【解题分析】
图2实验是在密封的小容器中进行的,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此说法正确;②图1中乙烧杯中的酚酞试液变红色,丙烧杯中的酚酞不变色;图2中丁试管中的滤纸不变色,戊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的酚酞变红色,图1和图2两个实验均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此说法正确;③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仍可形成对比实验,此说法正确;④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低,分子运动速率越慢,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也会变红,只是需要的时间长一些,此说法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在解答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该题的考查的知识点,然后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4、C【解题分析】
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50g,需硝酸钾的质量=50g×10%=5g,故选项说法正确。
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5g=45g(合45mL),故选项说法正确。
C、溶解时,应将硝酸钾倒入烧杯中溶解,不能在量筒内进行,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配制完成后,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5、D【解题分析】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模型中质子不在原子核内,选项A错误;B、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了,是并列关系,没有交叉部分,选项B错误;C、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选项C错误;D、人和动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的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氧气,选项D正确。故选D。6、B【解题分析】
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mL,俯视读数偏大,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即剩余体积小于12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大于6mL。故选B。【题目点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大,实际则偏小,仰视读数小,实际则偏大。7、B【解题分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核内质子数为1,电子数为1.故选B【点评】熟记原子中这两个等式: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8、C【解题分析】
由表可得,反应前H2S的质量为68g,反应后质量为0g,质量减少68g,为反应物,反应前O2的质量为32g,反应后质量为0g,质量减少32g,为反应物,反应前H2O的质量为1g,反应后的质量为37g,质量增多36g,为生成物,M反应前为0g,反应后为68g+32g+1g-37g=64g,为生成物;假设H2S前的化学计量系数为m,O2前的化学计量系数为n,则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种类不变可知,反应前有:4H,反应后,因M中一定含有硫元素,所以,不能含有氢元素,因此,H2O前的化学计量系数为2,才能符合反应前后都4H,反应前后2O、2S,反应后:2H2O中有4H、2O,剩余的2S,属于另一生成物,故M前的化学计量系数为2,M的化学式为:S,最终得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22S+2H2O,据此思路进行解析。【题目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2H2S+O22S+2H2O的意义可得,当消耗32g氧气时,生成64g硫,即y=64g,由表可知,t时刻,剩余氧气质量为8g,即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32g-8g=24g,当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24g时,假设生成硫的质量为x,根据各物质实际质量比=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总量比可得,,则x=48g,因此,x=0.75y,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物质M中一定不含氧元素,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由分析可知,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反应后S的化合价为:0,反应前后硫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题目点拨】该题为难题,解题关键是:从表格中找到硫化氢完全消耗时的质量,氧气完全消耗时的质量,作为突破口,计算出两者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系数,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推测出M的化学式,从而正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最终,化学方程式作为解题依据。9、B【解题分析】
A、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运动,具有花香物质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便感觉的香味,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改变,而变化中分子的大小不发生变化,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食物腐败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了变化,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酒精挥发是因为分子的不断运动,使酒精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0、D【解题分析】
根据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等。【题目详解】由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微观示意图可知:A、氧化汞受热能分解生成汞和氧气,故A正确;B、加热氧化汞时,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没有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正确;C、氧化汞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汞原子构成的,故C正确;D、加热氧化汞时,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氧分子,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由此证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只有分子,还有原子。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D。【题目点拨】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利用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氧气、水蒸气BC下降CO2+Ca(OH)2→CaCO3+H2O【解题分析】
(1)铁与氧气、水蒸气发生缓慢氧化生成铁锈,质量增加,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生石灰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2)实验2中,通入CO2一段时间,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左边的乒乓球上升,右边乒乓球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Ca(OH)2溶液,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被消耗,杠杆重新平衡,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CO2+Ca(OH)2→CaCO3+H2O。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60【解题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D的质量为:60g+30g-75g=15g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解得x=60。44g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2g,36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36g×=4g,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和为16g,故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设某物质的化学式为CmHn,则:,故=,故化学式为CH4,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1:2H2A2H2O2H2↑+O2↑【解题分析】
(1)水电解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为1:2。试管b和a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a中产生的气体是H2;(2)从微观上分析可知,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A正确;B、水是直接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C、水是纯净物,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故C错误。故选A;(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14、由于反应生成氢气逸出,使反应后天平不平衡。(或反应没有在密闭装置内进行,生成的氢气逸出)Fe+2HCl=FeCl2+H2↑【解题分析】
两种物质混合反应后发现天平不平衡,是因为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生成的氢气扩散到空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CuO生成25mL氧气所需的时间>将左侧装置浸入热水中,注射器中活塞右移,U型管中液面左低右高B反应剧烈,放热大造成活塞向外移动偏大过氧化氢反应放热,且生成氧气,导致大试管中压强变大催化剂不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慢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变小,反应速率减慢【解题分析】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加入催化剂后氯酸钾分解温度最低的是氧化铜,故上述实验中从温度对反应催化效果来看,最好选用氧化铜作催化剂。(2)根据探究二的实验目的:氧化铜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可知实验是用来比较分别加入等量氧化铜与二氧化锰催化剂和没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情况,要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可以通过对比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时间的长短来体现,所以待测数据是三种情况下收集25mL气体所需的时间;产生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的时间越短。说明催化效果越好。故由实验结论氧化铜的催化效果更好,可知相同条件下用氧化铜做催化剂时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的时间短,b>c。(3)装入药品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新能源储能项目落户保障合同
- 厨具设备购销合同(31篇)
- 教学工作总结英语2024(32篇)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2025年业务提升合作谅解协议
- 2025年供应链管理公司合作项目协议书
- 2025年产品创新与生产协作协议
- 2025年农村医疗人员定向就业协议
- 2025年大数据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远程医疗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万通地产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数据论文)11000字】
- 吉利收购沃尔沃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 JGJ/T235-2011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 人教版PEP五年级英语下册单词表与单词字帖 手写体可打印
-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 抖音房产直播敏感词汇表
- 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深圳市2023年中考英语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看看我们的地球》
- 2022-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2第二讲 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