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社会热点,形成独特视角_第1页
聚焦社会热点,形成独特视角_第2页
聚焦社会热点,形成独特视角_第3页
聚焦社会热点,形成独特视角_第4页
聚焦社会热点,形成独特视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焦社会热点,形成独特视角(本专题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相对应)【专题解说】高中生写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在选材方面常常会落入到“名人伟人古人”的茫茫大海中。所谓的“万能素材”一直被人调侃,每年都有很多作文有类似“屈原向我们走来……”这样的经典句型,当然这里的“屈原”也可以换成“司马迁”“李白”“苏轼”“陶渊明”等,考场作文常常弥漫着一种“陈腐”的气息。有的学生阅读视野稍微广阔些,可将古今中外更多的“名人伟人”招至笔底。这些素材能够体现书斋特色,但仍少见具有时代气息、生活气息,能体现当代书生关注现实人生的视野、胸襟和青春风貌的佳作。时代要求的不能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置身时代的洪流,阅读社会新闻,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关注“接地气”的生活,打开心灵的“视窗”,采撷更为广阔的生机蓬勃的人生智慧,这些热气腾腾的、有生命力的、舒卷时代风云的素材涌来笔端,高中生的文字里也应该可以表现出独特的视界和襟怀,表现出锐思的锋芒,让笔下奔流着青春的热血,让文字散发出现实人生的温度,让思想折射出时代青年的光芒。【方法点拨】、新闻化素材一一贴近生活世界如此广阔,何必"萧萧黄叶闭疏窗”?积累素材何必厚古薄今?时代的洪流里有无数的鲜活素材。如下文片断:上帝对人们居高临下、高深莫测、不怀好意的嘲笑从未停止过:“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切尔诺贝利事故,福岛核泄漏……无数的人在灾难中遇难。上帝嘲笑人类的“小聪明”,可有些嘲笑却是可以避免的: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残忍屠杀,斯大林的政治大清洗,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的原子弹,两伊战争……这不是思考的过错,这是思考不足的过错。—《MH370失联六十四日祭》这个时代被称为“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在矛盾中不可控制地向前发展。每天都有新闻播报,这世界时有空难海难矿难战乱,也不断有科技创造经济突破等令人振奋的成就;有国家世界的大事,也有百姓生计的方方面面。信息量如此之大,如能很好地积累运用,文章自然会表现出悲欢离合、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展现出风华正茂的时代青年的风貌。本单元选择了有关“香港回归”“奥斯维辛集中营"“‘神五’成功发射”等内容的新闻报道,还有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深入阅读这些文章,内心或许还会澎湃激荡,同时对时事社会的关注也可能会让你产生表达的愿望。热点新闻素材本身只是客观的事件,深入思考,提升高度,才能更好地展现出时代青年的视界和情怀。许多同学喜欢新闻工作者白岩松、崔永元、柴静等人,觉得透过他们的镜头,我们的确看到了更为真实和广阔的人生,很多文字激荡着我们的灵魂。如果透过作文的字里行间,也能看到学生所关注的社会和人生,将比无病呻吟和生搬硬套之作更能体现出深刻广博的现实力量。二、精准化立意一一聚焦热点由于社会热点多半“妇孺皆知”,所以选择贴切的角度使之很好地为中心服务很重要。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与航空系列、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一直是高中生青睐的热点题材,几乎成为新生的“万能素材”。但原材料是没有提炼加工过的,我们运用时需要找好角度,突出事件的典型意义。如:展望未来,我们有像杨利伟那样不怕苦累,在太空树立尊严的奠基石;更有像我们一样的新青年在民族立场上坚定不移,在社会中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集体中团结向上的开拓者。中华民族或许仍将在坎坷中前进,或许会被沿途荆棘刮得遍体鳞伤,但中国人的尊严不会倒,中华民族的脸上不会有疤。—《不能放弃的尊严》像这样因为充满自信而取得成功的例子数不胜数:杨利伟作为一名飞行员,如果他对自己不够自信,怎么可能沉着地走入太空船,成为中国的“太空第一人”? 《相信自己》古往今来,这意气一直在我们身边,从2003年杨利伟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到2005年,费俊龙、聂海胜二人升空,中国的意气让世界为之折服。生命中,有太多人太多事的意气让我们感动。—《谈意气》“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杨利伟和“神州”系列关乎人生、英雄、信念、追求、梦想、荣耀、尊严、感动、超越、探索、征程、生命等许多话题。用得好,它就可以有持久的生命力,但关键是紧扣题目,选好角度,灵活运用。三、形象化表达一一体现价值文题、论点、分论点,若能精准提炼,形象表达,必然可以使热点事件“顾盼神飞”,自然也可以使文章加深感染力或说服力。同样是报道“神五”飞天梦,人教版和粤教版所选的几篇文章,不同的作者不约而同都用了非常形象化的标题,人教版《必修一》的一篇题为“飞向太空的航程”,粤教版的两篇题为“心随飞翔”和“英雄潇洒走苍穹”。新闻不是淡而无味的叙事,运用新闻素材进入作文更不可寡淡无味,不讲究遣词造句、不注重语言中的理性批判、情感内涵。我们都希望语言饱满有血有肉,形象可感,有感染力,有说服力。夏衍先生的报告文学《包身工》,结尾两段令人读之难忘:在这千万被饲养者的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夏衍先生运用了排比、对比、比喻、引用等修辞,以形象的语言水到渠成地进行议论和抒情,揭示出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及其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向,表达了对这种黑暗制度的愤恨和对美好未来必定到来的坚定决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类似于这样的语句都特别能够引起人们的强烈情感: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嬉戏。我们在采用新闻热点素材入文时,同样也可选用那些最能打动人心的典型素材,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简明而形象有力地突出文章的论点或主旨。四、善于另辟蹊径,寻找常规素材中的新意由于时下接收信息途径的多样性,社会热点素材虽然充满时代气息、生活热度,却容易流于大众化、平庸化。如何防止它演变为泛泛而论的新的“万能素材”?善于思考,深入挖掘或另辟蹊径,使众所周知的素材形成“别开生面”“唯我独有”的新气象。如:小悦悦惨死车下无人相救的事例早已成为媒体讽刺人心不古的佐证,图片、视频轮流展出,再伴有尖锐极端的评论,这都显得咄咄逼人,舆论就这样用正义之剑挑开公众关于良知那还未痊愈的痂。 《良知未泯》【友情提醒】运用热点新闻素材要注意避免以下几个问题:.热点撞车,选材随大流比如“感动中国人物”,不少师生考前会备考“感动中国”“最美……”系列。有一阵涉及社会道德的作文,考场上满篇都是“小悦悦”和“老奶奶”,出镜次数仅次于屈原、司马迁,加之不能灵活运用,不能推陈出新,好的材料用多了也会产生审美疲劳,何况批量生产毫无特色的呢?.泛述事件,无文学提炼多数同学运用这些“热点事件”素材还是为了佐证观点,但如果没有很好的文学提炼,就可能会变成泛泛概述一个众所周知的事件。“热点事件”占了不该有的篇幅,使文章水分太多,内容含金量降低。.牵强附会,不灵活运用有的同学苦心经营了新的“万能素材”,好比杨利伟和航天系列,但制成了没有血肉的“标签”,什么文章都简单照贴,结果只是凑了字数,不能起到充分表达、加强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